地质勘察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文字部分
一、前言 (1)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三、岩土层参数统计分析与选用 (7)
四、场地稳定性分析评价 (8)
五、岩土工程评价 (9)
六、地基基础设计方案 (9)
七、结论与建议 (13)
附图表:
1、勘探点一览表…………………………………………….……………..3张
2、地层统计表……………………………………………..……………8张
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8张
4、物理力学统计表…………………………………………………….……2张
5、图例…………………………………………………………………....……1张
6、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图……………………………………………………1张
7、4-2、4-3层表等高线图……….……………………………….…......2张
8、场地地形图……………………………………………………1张
9、工程地质剖面图….……………………………………………….…………30张
10、钻孔柱状图…………….……………………………………….……………54张附件:
1、土工试验报告…………………………………………………………1张
2、水质分析报告…………………………………………………………2张
3、土的腐蚀性测试报告…………………………………………………….1张
4、岩石单轴抗压强度测试报告…………………………………………………1张
5、钻孔岩芯彩照1套
一、前言
受东莞市松湖居置业有限公司(甲方)的委托,我院(乙方)承担了万科·松山湖1号花园五期的岩土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详细勘察阶段。
(一)地理位置及工程概况
场地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场地西侧为松山湖水库及鱼塘,东北侧为新竹路和与之平行的莞深高速公路,距离莞深高速公路大朗出口处约2.0km。拟建建筑物概况:12栋3层住宅,建筑物编号为1栋~12栋,全部设地下室一层;幼儿园1栋,为1~3层。总占地面积约35588m2。建筑物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幼儿园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1栋~12栋住宅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目的和任务
根据现行有关规范规定和设计要求,本次勘察的主要任务如下:
1、查明建筑场地的地层结构、均匀性,查明基础下软弱地层和坚硬地层的分布、工程特性和变化规律,以及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
2、查明有无可液化土层,并对液化可能性作出评价,判明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3、判明建筑场地内及其附近有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地质现象,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特殊性岩土的分布及其对基础的危害程度,并提出防治措施的建议。
4、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及补给条件,水位变化幅度及规律。
5、评价地下水对基础设计和施工的影响,判定水质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6、对地基基础设计方案及基坑开挖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基础设计及基坑开挖方案建议,提供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和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7、采用桩基础时分析成桩的可能性并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技术参数,论证桩施工期间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三)工作概况
本次勘察布置钻孔共计54个,位于拟建建筑物及基坑区域,钻孔编号为ZK1~ZK54。
各钻孔位置以珠区坐标表示,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为保证勘探点位置的准确性,采用全站仪测放钻孔,控制点为:
针对场地及建筑特点,本次勘察方法的选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主要勘探手段采用钻探,钻探工艺采用全孔取芯、孔内作标准贯入试验及取土、岩样等方式完成。钻孔类型分2类,一类为取样标贯技术孔,共计24个;另一类为标准贯入试验孔,共计30个。取样标贯技术孔钻入中风化岩2~3m,标准贯入试验孔钻入中风化岩1~2m。详细参考“勘探点统计一览表”。
2、采用标准贯入试验的原位测试手段分析土层强度及变形特征。
3、室内土岩力学性质测试数据详细,作土的常规物理力学试验,岩石作天然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4、于2010年11月8日组织钻机(XY-100型)2台进场施工,开始野外作业,至2010年11
月17日完成全部钻孔施工。实际完成工作量如下表1。
表1 工作量统计表
其中Ⅰ、Ⅱ、Ⅲ类土进尺1243.80m;Ⅳ类土进尺244.10m;Ⅴ类土进尺205.80m。
(四)执行标准
本次勘察工作执行标准如下: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版);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4、《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5、东建【2004】32号文件;
6、《建筑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030-2002)
8、《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J/T15-20-97)
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一)地形地貌特征
拟建场地位于东莞市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原始地貌为山前坡地及丘间洼地,坡丘地段为荔枝林,大部分地段保留原始地貌。现钻孔地面标高最高处为33.03m,位于ZK47孔;最低处位于ZK29孔,为24.25m,最大高差8.78m。
(二)岩土层分布特征
据钻探揭露资料,场地内岩土层按其成因及物理力学性质差异自上而下分为:人工填土层(Q ml)、第四系冲洪积层(Q al+pl)、第四系残积层(Q el)及燕山期(γ)花岗岩四大单元层。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 ml)
素填土(层序号为1):褐黄色,褐红色,湿,松散状,主要由花岗岩残积土堆填,局部为耕植土。于ZK23~ZK26、ZK28~ZK32、ZK34~ZK43、ZK45~ZK54共29个孔有揭露。揭露层厚0.50~3.90m,平均1.04m;层顶标高24.25~33.03m,平均27.74m。
进行标贯试验1次,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为5击。校正后锤击数4.7击。
2、第四系冲洪积层(Q al+pl)
粉质粘土(层序号2-1):土黄色,土红色,湿,可塑状,主要成份为粘粉粒,含砂。于ZK1~ZK24、ZK26~ZK40、ZK42~ZK46、ZK48、ZK49、ZK51、ZK53、ZK54共49个孔有揭露。揭露层厚1.20~8.00m,平均4.58m;层顶埋深0~3.90m,平均0.56m;层顶标高23.41~32.00m,平均26.81m。
进行标贯试验93次,标准贯入试验实测锤击数为7~20击。校正后锤击数6.1~18.7击,平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