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导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传递或递减排列构成了电磁波谱。
2 辐射能量:指以电磁波形式向外传送的能量,常用Q表示
3 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表面的辐射能量,常用Φ表示,。
4 辐射出射度:又称辐射通量密度,指面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即物体单位面积上发出的辐射通量,常用M表示,辐射源物体表面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单位:W/m2。
辐射照度:简称辐照度,指面辐射源在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接收的辐射能量,即照射到物体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常用E表示,单位:W/m2。
5 辐射强度:指点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向某一方向发出的能量,即点辐射源在某单位立体角内的发出的辐射通量。
6 辐射亮度: 简称辐亮度,指面辐射源在单位立体角、单位时间内,在某一个垂直于辐射方向单位面积上辐射出的辐射能量,即辐射源在某一方向,单位投影表面,单位立体角内的辐射通量,具有方向性。常用L表示,单位:W/(sr?m2)
7 朗伯源:辐射亮度L与观察角无关的辐射源,称为朗伯源。一些粗糙的界面可近似看作朗伯元。涂有氧化镁的表面也可近似看成朗伯源,常被用作遥感光谱测量时的标准板。太阳常被近似看成朗伯源,使对太阳辐射的研究简单化。严格地说,只有绝对黑体才是朗伯源。
8.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单位时间黑体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I=1.360*10^3w/m2
9 瑞粒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I∝λ4,即波长越长散射越弱。使无云的天空呈现蓝色。
10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即I∝λ-2,并且散射在光线向前方向比向后方向更强,方向性比较明显。云雾对紫外线的散射即为米氏散射,潮湿天气米氏散射影响较大。
11 无选择性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比波长大很多时发生的散射。特点是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无论从云下还是乘飞机从云层上面看都是白色的。
12 大气窗口:由于大气层的反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太阳辐射的各波段受到衰减的作用轻重不同,因而各波段的透射率也各不相同。我们把受到大气衰减作用较轻、透射率较高的波段叫大气窗口。
13. 发射波谱曲线:地物的发射率(比辐射率)随波长变化的规律称为发射波谱曲线。
14 反射波谱:地物的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通常

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横坐标表示波长λ,纵坐标表示反射率ρ。
15 空间域增强:是指在图像平面上直接针对每个像元点进行处理,处理后像元的位置不变。



遥感导论
第一章 绪论
一.遥感:从运出探测感知物体或事务的技术,即不直接接触物体本身,从远处通过各种传感器探测和接收来自目标物体的信息,通过信息的传输及其处理分析来识别物体的属性及其分布等特征的综合技术。
广义: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声波、地震波)等的探测。
狭义: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P1)

二、遥感的类型(P4):
1、按遥感平台分(传感器设置的位置):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2、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分(探测波段的范围):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
※多波段遥感:指探测波段在可见光波段与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成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3、按工作方式分: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成像遥感和非成像遥感。
4、按遥感的应用领域分:从大的研究领域可分为外层空间遥感、大气层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等;从具体应用领域可分为资源遥感、环境遥感、农业遥感、林业遥感、渔业遥感、地质遥感、气象遥感、水文遥感、城市遥感、工程遥感、灾害遥感、军事遥感等。

三、遥感的特点(P5):
1、大面积的同步探测:遥感平台越高,视角越宽广,可以同步探测到的地面范围就越大;
2、时效性:在短时间内对同一地区进行重复探测,发现地球上许多事物的动态变化(天气预报、水灾、火灾、军事行动等);
3、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遥感获得的地物电磁波特性数据综合地反映了地球上许多自然、人文信息;成像方式、时间,数据记录等都均可按要求设计,因此数据具有可比性,较大程度地排除人为干扰。
4、经济性: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局限性:遥感技术所利用的电磁波还很有限,仅是其中几个波段范围。
四、1999年10月14日中国—巴西地球资源遥感卫星CBERS-1成功发射。

第二章 电磁辐射与地物光谱特征
一、电磁波谱:按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构成电磁波谱。该波谱以频率从高到低排列,可以分为r射线、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无线电波。(P15)

二、遥感常用的电磁波波段的特性:(P15)
1.紫外线(UV):0.01-

0.4um,碳酸盐岩分布、水面油污染等
2.可见光:0.4-0.76um,鉴别物质特征的主要波段,是遥感最常用的波段
3.红外线(IR):0.76-1000um。近红外:0.76-3.0um;中红外:3.0-6.0um;远红外:6.0-15.0um;超远红外:15-1000um;(近红外又称红外或反射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又称热红外),植被感应等
4.微波:1mm-1m,全天候遥感,有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之分,具有穿透能力,发展潜力大。

三、电磁波的特性:
1.电磁波是横波 2.在真空下以光速传播 3.满足一下公式:f*λ=c E=h*f 4.电磁波具有波粒二象性:在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在与物质相互作用时主要表现为粒子性。
四、(绝对)黑体:在任何温度下,对各种波长的电磁辐射的吸收系数等于1(100%)的物体。(P19)

五、黑体遵循的辐射定律:(P19)
1、普朗克热辐射定律:表示出了黑体辐射通量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按波长分布的规律。黑体辐射的三个特性:
A 辐射通量密度随波长连续变化,每条曲线只有一个最大值。
B 温度越高,辐射通量密度越大,不同温度的曲线不同。
C 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所对应的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2、玻耳兹曼定律:黑体总辐射通量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它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温度的微小变化,就会引起辐射通量密度很大的变化。这是红外装置测定温度的理论基础。
3、维恩位移定律: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最大值对应的峰值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
4、基尔霍夫定律:
A 在一定温度下,地物单位面积上的辐射通量W和吸收率之比,对于任何物体都是一个常数,并等于该温度下同面积黑体辐射通量。
B 在给定的温度下,物体的发射率=吸收率;吸收率越大,发射率也越大。
C 地物的热辐射强度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所以,地物微小的温度差异就会引起红外辐射能量的明显变化。这种特征构成了红外遥感的理论基础。

六、太阳常数:是指不受大气影响,在距太阳一个天文单位内,垂直于太阳光辐射方向上,单位面积时间黑体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能量:I =1360W/m2. (P24)

七、大气的散射:太阳辐射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微粒而使传播方向改变,并向各个方向散开。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其实质是电磁波在传输中遇到大气微粒而产生的的一种衍射现象。 (P29)
大气散射的影响:
1、改变了电磁波的传播方向,干扰传感器的接收;
2、降低了遥感数据的质量、影像模糊,影响判读;
3、大气散射集中在太阳辐射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区,因此,散射是太阳辐射衰减的主要原因。

八、大气散射的三种情况:(P

29)
1.瑞利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小得多时发生的散射。散射率与波长的四次方成反比,因此,瑞利散射的强度随着波长变短而迅速增大。瑞利散射对可见光的影响较大,对红外辐射的影响很小,对微波的影响可以不计。
2.米氏散射:当微粒的直径与辐射波长差不多时发生的散射,主要由大气中的微粒(尘埃、小水滴等)引起。云雾的粒子大小与红外线的波长接近,所以云雾对红外线的散射主要为米氏散射。
3.无选择性散射:当微粒的直径比辐射波长大得多时发生的散射,其强度与波长无关,即在符合无选择性散射条件的波段中,任何波段的散射强度相同。

九、几种天气现象得原因:(P29)
1、无云的天空呈现蓝色:因为蓝光波长短,散射强度较大,因此蓝光向四面八方散射,使整个天空蔚蓝,使太阳辐射传播方向的蓝光被大大削弱。(瑞利散射)
2、日出日落时天空呈橘红色:因为这时太阳高度角小,阳光斜射向地面,通过的大气层比阳光直射时要厚得多。在过长的传播中,蓝光几乎被散射殆尽,波长次短的绿光散射强度也居其次,大部分被散射掉了。只剩下波长最长的红光,散射最弱,因此透过大气最多。加上剩余的极少量绿光,最后合成呈现橘红色。所以朝霞合夕阳都偏橘红色。(瑞利散射)
3、云雾呈白色的原因:云雾粒子直径虽然与红外线波长接近,但相比可见光波段,云雾中水滴的粒子直径就比波长大得多,因此对可见光中各个波长的光散射强度相同,所以人们看到云雾呈现白色,并且无论从云下还是乘飞机从云层上面看,都是白色的。(无选择性散射)

十、大气窗口:通过大气而较少被反射、吸收或散射的投射率较高的电磁辐射波段。大气窗口是选择遥感工作波段的重要依据。 (P31)

十一、反射的几种情况:(P37)
物体的反射状况分三种:镜面反射、漫反射、实际物体反射。
1、镜面反射:指物体的反射满足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只有在反射波射出的方向上才能探测到电磁波。(如非常平静的水面。)
2、漫反射(朗伯面):不论入射方向如何,反射出来的能量分散到各个方向。
3、实际物体反射:介于镜面与郎伯面(漫反射面)之间。

第三章 遥感成像原理与遥感图像特征
一、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工具,根据运载工具的类型,可分为地面遥感(与地面接触的平台)、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 (P46)
1航天平台的高度在150km以上,其中最高的是静止卫星,位于赤道上空36000km的高度上。其次是高700-900km左右的landsat、SPOT等地球观测卫星。航天飞机的高度在300km左右。
2. 航空平台

包括低、中、高空飞机,以及飞艇、气球等,高度在百米至十余千米不等。
3.地面平台包括车、船、塔等,高度均在0-50m的范围内。

二 气象卫星的特点:(P48)
1.轨道:低轨:近极地太阳同步轨道,800-1600km,与太阳同步,使卫星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地方时)经过每个地点的上空,使资料获得时候具有相同的照明条件。高轨:地球同步轨道,36000km左右,相对于地球静止,所以可作为通讯中继站,用于传送各种天气资料,如天气图,预报图等。
2.短周期重复观测:静止气象卫星30分钟一次,极轨卫星半天一次,利于对地面快速变化的动态监测。
3.成像面积大,有利于获得宏观同步信息,减少数据处理容量。
4.资料来源连续,实时性强,成本低。

三、气象卫星资料的应用领域:(P49)
1.天气分析和气象预报; 2.气候研究和气候变迁的研究; 3.资源环境其他领域。

四、主要陆地卫星系列:(P50)
1.陆地卫星(landsat):美国,1972年发射第一颗,共发射了7颗,产品主要有:MSS,TM,ETM,属于中高度长寿命卫星。运作特点:近极地,近圆形轨道;轨道高度为700-900km;运行周期为99-103min/圈。
2.SPOT卫星(地球观测卫星系统):1978年,法国为主,联合比利时,瑞典等国家设计。标准轨道高度832km,成像HRV波谱段
3.中国资源一号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CBERS):1999年10月14日,太阳同步近极地轨道,轨道高度778km。
4.其他陆地卫星。

五、海洋卫星系列特点:由于海洋具有其特殊性,如面积大,反射较强,海水具有透明性的差异以及海面特殊状况等,海洋遥感具有以下特点: (P52)
1.需要高空和空间的遥感平台,以进行大面积同步覆盖的观测:因海洋具有范围广、幅度大、变化快的特点。
2.以微波为主:微波穿透能力较好,并且可以较好的获得海水温度、盐度和海面粗糙度等信息。
3.电磁波于激光、声波的结合使扩大海洋遥感探测手段的一条新路:利用声波等技术可突破深度上的局限性,将遥感技术的应用范围延伸到深海甚至海底。
4.海面实测资料的校正。

六、中心投影于垂直(正射)投影的区别:(P58)
航片是中心投影,即摄影光线交于一点;地图是正射投影,即摄影光线平行且垂直投影面。
1、正射投影图像的缩小和放大与投影距离无关,并有统一的比例尺;中心投影则焦距固定,航高(距离)改变其比例尺也随之改变。
2、正射投影总是水平的,不存在倾斜问题,只关系到比例尺稍微的改变;中心投影若投影面倾斜了,航片各部分的比例尺将显著变化,各点的相对位置和形状不再保持原状。
3、地形起伏对正射投影几乎五影

响,只是比例的变化,相对位置不变;当对中心投影产生投影差,地面起伏越大,像上投影点水平位置的位移量就越大。

七、微波遥感的特点:(P72)
1、能全天候、全天时工作:微波的散射作用较弱,在大气中衰减较少,对云层、雨区的穿透能力较强,基本不受烟云雨雾的限制。
2、对某些地物具有特殊的波谱特征:许多地物间微波辐射能力差别较大,容易分辨出可见光与红外遥感所不能区别的某些目标物的特性。
3、对冰、雪、森林、土壤等具有一定穿透力。
4、对海洋遥感具有特殊意义:微波对海水特别敏感。
5、分辨率较低,但特性明显。

八、微波遥感方式和传感器:微波遥感分为有源(主动)和无源(被动)两大类。 (P74)
1、主动微波遥感:是指通过向目标地物发射微波并接收其后向散射信号来实现对地观测遥感方式。主要传感器是雷达。此外还有微波高度计和微波散射计。
2、被动微波传感:通过传感器,接收来自目标地物发射的微波,而达到探测目的的遥感方式。被动接收目标地物微波辐射的传感器为微波辐射计,被动探测目标地物微波散射特性的传感器是微波散射计。

九、遥感图像特征:遥感图像是各种传感器所获信息的产物,是遥感探测目标的信息载体。遥感解译人员需要通过遥感图像获取三方面的信息:目标地物的大小、形状及空间分布特点;目标地物的属性特点;目标地物的变化动态特点。因此相应的将遥感图像归纳为三方面特征:几何特征、物理特征和时间特征。这三方面特征的表现参数即为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辐射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 (P80)
1、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指像素所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即扫描仪的瞬时视场,或地面物体能分辨的最小单元。
2、遥感图象的波谱分辨率:指传感器在接受目标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间隔愈小,分辨率愈高。
3、遥感图象的辐射分辨率:指传感器接受波谱信号时,能分辨的最小辐射度差。在遥感图像上表现为每一像元的辐射量化级。
4、遥感图象的时间分辨率:指对同一地点进行采样的时间间隔,即采样的时间频率,也称重访周期。


第四章 遥感图像处理
一、颜色的性质:所有颜色都是对某段波长有选择的反射而对其他波长吸收的结果。颜色的性质由明度、色调和饱和度来描述: (P85)
1.明度:是人眼对光源或物体明亮程度的感觉,物体反射率越高则明度越高。
2.色调:是色彩彼此相互区分的特征,决定物体向外辐射的光谱组成。
3.饱和度:是色彩纯洁的程度,也就是光谱中波长段是否窄,频率是否单一的表示。


二、颜色相加原理:(P87)
1、互补色:若两种颜色混合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就称为互补色。如黄和蓝、红和青、绿和品红均为互补色。
2、三原色:若三种颜色,其中的任一种都不能由其余两种颜色混合相加产生,这三种颜色按一定比例混合,可以形成各种色调的颜色,则成为三原色。最优三原色:红、绿、蓝。

三、颜色相减原理:(P90)
1.减色过程:白色光线先后通过两块过滤光片的过程。
2.颜色相减原理:当两块滤光片组合产生颜色混合时,入射光通过每一滤光片时都减掉一部分辐射,最后通过的光线是经过几次减法的结果。
3、减法三原色:黄、品红、青色。

四、颜色相加和颜色相减的区别:当蓝和黄滤光片分别透过白光而将透过的光混合在白屏幕时,由于黄与蓝是互补色,因而当强度调整适当时,可以出现白色,这就是加色法原理;而白光一次透过黄、蓝滤光片后得到绿色,这是减色法原理,前者是相加混合,后者是相减混合。 (P90)

五、光学增强处理:(P91)
1. 利用加色法或减色法实现彩色合成:(1)加色法彩色合成方法:合成仪法 分层曝光法
(2)减色法彩色合成:染印法 印刷法 重氮法
2.光学增强处理:相关掩膜处理方法 改变对比度 显示动态变化 边缘突出
3.光学信息处理:图像的相加和相减(光栅滤波法) 遥感黑白影像的假彩色编码

六、数字图象:能够被计算机存储、处理和使用的图像。遥感数据的表示既有光学图像又有数字图像。光学图像又称模拟量,数字图像又称数字量,它们之间的转换称为模/数转换,记作A/D转换,或反之称数/模转换,记作D/A转换。数字图象与光学图像的区别:光学图像又称作模拟量,数字图像又称作数字量,其本质区别在于模拟量是连续变量而数字量是离散变量。 (P95)

七、为什么要进行辐射校正?(P98)
1、传感器仪器本身产生的误差:传感器在光电变换的过程中,对各波段的灵敏度是有差异的,即传感器对各波段的光谱响应是不同的,因此会造成辐射畸变。另外,传感器的光学镜头的非均匀性,会引起边缘减光,也会造成图像辐射畸变。
2、大气对于电磁辐射的影响:吸收作用直接降低地物的辐射能量,引起辐射畸变。散射作用除降低地物的辐射能量外,散射的部分辐射还会进入传感器,直接叠加在目标地物的辐射能量之中,成为目标地物的噪声,降低了图像的质量。
3、光照条件的影响:光照条件的不同也会引起辐射畸变,如太阳高度角、地面坡度等,都会引起辐射的畸变。
4、其它生态环境因子:形成“同物异谱,异物同谱”现象,图象不能全部

真实地反映不同地物地特征,影响了数字图象的质量。

八、辐射校正的两种方法:(P100)
1、直方图最小值去除法:(基本思路:每幅图像上都有辐射亮度或反射亮度应为0的地区,而事实上并不等于0,说明亮度最小值必定是这一地区大气影响的程辐射度增值。)将每一波段中的每个像元的亮度值都减去本波段的最小值,使图像亮度动态范围得到改善,对比度增强,从而提高图像质量。
2、回归分析法:将波段b的每个像元的亮度值减去α ,来改善图像,就是消除了大气的程辐射。
图像直方图:用平面直角坐标系表示一幅灰度范围为0-n的数字图像的像元灰度分布状态。其中横坐标表示像元灰度值,纵坐标表示某一灰度级(或范围)的像元个数占像元总数的百分比。
通过灰度直方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图像特征,以确定图像增强方案并了解图像增强后的效果。

九、遥感影像变形的原因:(P103)
1.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无论是卫星还是飞机,运动过程中都会由于种种原因产生飞行姿势的变化从而引起影像变形。主要包括航高(航高越向高处偏离,图像对应的地面越宽)、航速(航速的快慢会导致图像上下方向的位置错动)、俯仰(引起图像上下方向的变化)、翻滚(导致星下点在扫描线方向偏移,使整个图像的行向翻滚角引起偏离的方向错动)、偏航(引起扫描行方向的变化,导致图像的倾斜畸变)。
2.地形起伏的影响:会产生局部像点的位移,使原来本应是地面点的信号被同一位置上某高点的信号代替。
3.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像点的位移和像元对应于地面宽度的不等。
4.大气折射的影响:折射厚的辐射传播不再是直线而是一条曲线,从而导致传感器接收的像点发生位移。
5.地球自转的影响:产生影像偏移。

十、图像镶嵌:是将多个具有重叠部分的图像制作成一个没有重叠的新图像,图像镶嵌有基于像元的镶嵌和基于地理坐标的镶嵌。
图像镶嵌注意的问题:1.镶嵌要有足够宽的重叠区,最好不少于图像的1/5;2.相邻图像往往色调或灰度值不一致,需要进行直方图匹配;3.若镶嵌后需要进行某种地图投影变换,最好先根据该投影方式分幅校正。

十一、图像融合: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融合成一幅图像,可以同时达到高的光谱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同一类型传感器的不同分辨率的图像也可进行融合。
图像融合的方法:1.主成分分析(用全色波段代替第一主成分);2.彩色空间变换(RGB-HLS); 3.乘法;4.Brovey变换;5.小波变换等。

十二、多源数据融合:多种遥感数据源信

息融合是指利用多种对地观测技术所获取的关于统一地物的不同遥感数据,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技术,提取各遥感数据源的有用信息,最后将其汇集(融合)到统一的空间坐标系(图像或特征空间)中进行综合判读或进一步的解析处理。通过多种信息的互补性表现,提高多源空间数据综合利用质量及稳定性,提高地物识别,解译与决策的可靠性,及系统的自动化程度的技术。

第五章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与利用
一、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指运用专业背景知识,通过肉眼观察,经过综合分析、逻辑推理、验证检查,将遥感图像中所包含的地物信息提取和解析出来的过程。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是人们通过遥感技术获取目标信息最直接最基本的方法,图像增强处理和信息提取均离不开目视分析。目视解译可借助某些工具完成,如放大镜等。
遥感图像目视解译的目的是从遥感图像中获取需要的地学专题信息,它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判读出遥感图像中有哪些地物,它们分布在哪里,并对其数量特征给予粗略的估计。

二、遥感影像的解译标志分类:
1、直接解译标志: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如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形等。
水文要素:深蓝色或蓝黑色 人工建筑:灰白色或浅蓝色 植被:呈红色 边界:湖泊等自然地物圆滑人工建筑、工程边界往往棱角分明 形状:湖泊、城市多面状,道路河流多线状,村庄为不规则点状或星状 宽度:道路不变化或变化不大,河流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 曲直:道路顺直、河流弯曲多变
2、间接解译标志:指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借助它可推断与某地物属性相关的其他现象:
(1)目标地物与其相关指示特征
(2)地物及与环境的关系
(3)目标地物与成像时间的关系
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道路
难于分辨的小池塘、小村庄,要进行分析:与道路连接的是村庄;与河流连接的则是池塘。

三、目视解译的8要素:
1.色调/颜色:全色图像上表现为图像的相对明暗程度。在彩色图像上,色调表现为颜色。
2.阴影:是图像上光束被地物遮挡而产生的地物的影子。据此可判读物体性质或高度。
3.形状:目标地物在遥感图像上呈现的外部轮廓。
4.纹理:也叫内部结构,指遥感图像中目标地物内部色调有规则变化造成的影像结构。
5.大小:指遥感图像上目标物的形状、面积与体积的度量。
6.位置:指目标地物分布的地点。
7.图型:目标地物有规律的排列而成的图形结构。
8.相关布局:

多个目标地物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

四、目视解译的方法与步骤:
方法:
1、直接判读法:根据遥感影像目视判读直接标志,直接确定目标地物属性和范围的一种方法。其直接判读标志包括: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案等。
2、对比分析法,包括:
(1)同类地物对比分析法:在同一景遥感影像上,由已知地物推断出未知目标地物的方法;
(2)空间对比分析法:根据待判读区域的特点,判读者选择另一个熟悉的与该区域特征类似的影像,将两个影像相互对比分析,由已知影像为依据判断未知影像的方法。
(3)时相动态对比法:利用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成像的遥感影像加以对比分析,了解同一目标地物动态变化的一种解译方法。
3、信息复合法:利用透明专题图或透明地形图与遥感图像重合,根据专题图或地形图提供的多种辅助信息,识别目标地物的方法。
4、综合推理法:综合考虑遥感图像的多种解译特征,结合生活常识,分析、推断某种目标地物的方法。
5、地理相关分析法:根据地理环境中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借助专业知识,分析推断某种地理要素性质、类型、状况和分布的方法。
步骤:
1、目视解译准备工作阶段:明确任务,收集资料,选择波段与影像;
2、初步解译与判读区的野外考察:确定样区,建立标志,探索方法;
3、室内详细判读;
4、野外验证与补判;
5、目视解译成果的转绘与制图。

第六章
一、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的两种方法:
1、监督分类,通过选择代表各个类别的已知样本(训练区)的像元光谱特征事先取得各类别的参数,确定判别函数,从而进行分类。
2、非监督分类:根据事先指定的某一准则,让计算机自动进行归并分类,无须人为干预,分类后确定地面类型。

二、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的组成:(填空)
1、图像处理和特征提取子系统:对遥感数据的图像处理,对地形图的数字化,对遥感图像的精纠正、图像分类、特征抽取,并存入遥感数据库内。
2、遥感图像解译知识获取系统:通过知识获取界面获取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知识,对知识进行完整性和一致性检查,通过规则产生器和框架产生器将专家知识形象化表示,并通过系统接口存入知识库中。
3、狭义遥感图像解译专家系统:包括遥感图像数据库和数据管理模块,知识库和管理模块,推理机和解译器。

三、计算机解译的主要技术与发展趋势:
1、抽取遥感图像的多种特征并综合利用这些特征进行识别:
对高分辨率卫星图像的自动解译来说,一般分别对目标地物采用地、中、高三

个层次进行特征抽取和表达。低层次的对象是像素,每个像素对应的 数值是该地物波谱特征的表征;中层次主要抽取和描述目标的形态、纹理等空间特征;高层次主要抽取和描述识别目标与相邻地物之间的空间关系。
2、逐步完成GIS各种专题数据库的建设,利用GIS数据减少自动解译中的不确定性:
(1)对遥感图像进行辐射改正,消除或降低地形差异的影响;
(2)作为解译的直接证据,增加遥感图像的信息量;
(3)作为解译的辅助证据,减少自动解译的不确定性;
(4)作为解译结果的检验数据,降低误判率。
3、建立适合于遥感图像自动解译的专家系统,提高自动解译的灵活性:
(1)建立解译知识库和背景知识库;
(2)根据遥感图像的特点来构造专家系统;
4、模式识别与专家系统相结合:既可以发挥图像解译专家知识的指导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模式识别提供经验性的知识,又可以利用数字遥感图像本身提供的特征,有助于提高计算机解译的灵活性。
5、计算机解译新方法的应用:
(1)人工神经网络在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2)小波分析在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3)分形技术及在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4)模糊分类方法在遥感图像识别中的应用。

四、监督分类与非监督分类方法比较:
根本区别:是否利用训练场地来获取先验的类别知识
监督分类根据训练场提供的样本选择特征参数,建立判别函数,对待分类点进行分类。因此训练场地选择是监督分类的关键。
非监督分类不需要更多的先验知识,它根据地物的光谱统计特性进行分类,方法简单,具有一定的精度。当两个地物类型对应的光谱特征类差异很小时,非监督分类的效果则较差。

其他:
一、3S:RS遥感 GIS地理信息系统 GPS全球定位系统

二、几何校正:最终目的:确定校正后图像的行列数值,然后找到新图像中每一像元的亮度值。
四、图象分类的两个问题:
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地物的光谱数据。存在的问题是:
1、未充分利用遥感图像提供的多种信息:
(1)只考虑多光谱特征,没有考虑相邻像素间的关系(如水陆),没有利用到地物空间关系等方面的信息。
(2)未能利用和识别图像中提供的形状和空间位置特征。
2、提高遥感图像分类精度受到限制:
(1)受大气状况的影响,如吸收、散射等;需要在分类前进行大气纠正。
(2)下垫面的影响,下垫面的覆盖类型和起伏状态对分类具有一定的影响。
(3)其他因素,如云朵的覆盖;不同时相的光照条件差异,同一地物的电磁波辐射量不同;地物边界的多样性等。
五、地物反射光

谱曲线:根据地物反射率与波长之间的关系而绘成的曲线。地物电磁波光谱特征的差异是遥感识别地物性质的基本原理。
六、灰度值的重采样
纠正后的新图像的每一个像元,根据变换函数,可以得到它在原始图像上的位置。如果求得的位置为整数,则该位置处的像元灰度就是新图像的灰度值。
如果位置不为整数,则有几种方法:
1、最近邻法:距离实际位置最近的像元的灰度值作为输出图像像元的灰度值;
2、双线性内插法:以实际位置临近的4个像元值,确定输出像元的灰度值。
3、三次卷积法以实际位置临近的16个像元值,确定输出像元的灰度值。
七、三种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1、最近邻法:计算简便,图像锯齿状,线状地物,锯齿状的。一般用2双线性内插法。
2、双线性内插法:由于考虑周围4个点,可能丧失一些细节。图像并非不清晰,而是会变得稍微有一点模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