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有趣味语文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营造有趣味的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
1672-1578(2011)02-0091-02
语文教学不能死板枯燥,要生动活泼,趣味盎然,这对增进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情趣和教学质量也是有很大作用的。近年来,我校在开展校本研究“语文趣味教学”方面,根据中学生好奇、求知欲强、思维活跃、学习从兴趣出发等方面的特点,充分利用语文本身独具的内容丰富、趣味性强的优势,努力挖掘各种趣味因素,创设情境,以各种教学形式诱发、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那么,语文教师可用哪些教学手段营造有趣味的语文课堂呢?
1 故事引趣
语文教师要博古通今,满腹经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选择恰当时机,讲些生动的故事,这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有些学生不重视断句和标点符号的使用,认为那是“小节”,不值得小题大做。据此可以先讲一则断句不妥而闹的笑话:一天,某领导宣读文件,把“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读成了“已经取得文凭的和尚、未取得文凭的干部”台下顿时哄堂大笑。这位领导生气了,他又敲话筒,又拍桌子,喊道:“你们笑什么?年轻人不好好学习可不是好事,现在连和尚也得有文凭,何况干部呢!”讲完这个故事,再教育学生重视使用标点,然后引入断句教学,那效果会好得多。再比如,针对有些学生语言罗嗦不
爽利、说话拖泥带水的毛病,可跟他们讲朱元璋痛打茹太素的故事。刑部主簿茹太素上万言书,朱元璋让人读了六千三百七十字尚未听到具体的建议,大为光火,令人痛打茹太素一顿。第二天朱元璋又让人继续读下去,读到一万六千五百字后才触及正题,提了五条建议。朱元璋指出这奏折只要写五百字即可。用这个故事教育学生,说话作文要语言简洁,拖沓冗长是该“打板子”的。
还有在讲授古诗文时。针对作者、作品距今年代久远,学生感觉陌生不易把握的特点,讲一些与作者作品有关的轶事传闻,使作者作品等这些古董“活”过来,拉近学生与作者作品的距离,对于古诗文的教学大有裨益。
“故事引趣”这一手段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课堂的人文气息,开拓了学生视野,辅助了学生对课文知识的的接受。教师教的潇洒,学生也振奋了精神。但在使用这一教学手段时,一定要紧扣课文内容,语言简洁。同时故事内容要有知识性、趣味性、人文性和启发性,消极的、低级的、庸俗的东西(比如当下手机上传播的格调不高的段子)不能讲,因为“故事激趣”不是无聊的猎奇。
2 图像出趣
图像最大的特点就是形象性、直观性。用图像辅助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图像中获得鲜明的形象,有助于对教材的感知与理解。图像激发学生兴趣,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形象性的特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图像为激发语文教学趣味的手段,可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2.1 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
文中的插图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的发挥起重要作用,而且能形象直观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情境中。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时,有位老师根据插图,让学生表演课本剧。学生们编排表演得非常专业。其中有一组是这样表现的:
廉颇(满脸羞惭,跪地抱拳):我廉颇只顾自己的名利地位,一次次羞辱蔺大人,罪不可赦。而蔺大人你却不跟我计较,高风亮节。大人,您就用这荆条狠狠地抽打我。教训教训我吧!
茼相如(扶起廉颇):千万使不得,廉大将军快快请起。大将军英勇善战,战功显赫,家喻户晓,理应得到大家的尊崇。渑池之会,没有将军一片忠心倾心相助,我和赵王不就中了秦王的计了吗? 廉颇:我廉颇居功自傲,小肚鸡肠,居然不顾国家利益。处处与大人为难,真是罪该万死啊!
蔺相如: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能没有过。
这样利用文中的插图,一来可以锻炼口表能力,二来检查学生的自读效果,三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文章都配有插图。粤教版高中语文的扉页还有彩图。对于这些图片,都可以充分利用。此外,还可以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教学要求,在网上寻找下载一些合适的图片来辅助教学。
2.2 让学生自己画图
在进行一些情景交融的散文和诗词教学时,可用适当的时间,让学生在意会文章意境的基础上。用画的形式形象地再现文章的意
境,这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比如,讲完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中的《沁园春·长沙》后,让学生画“长沙秋色图”,完成《药》的教学后,可要求学生画出康大叔丑恶凶狠的形象。
2.3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像
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平台,展示色彩缤纷、构图巧妙、意境深邃的图像,创造一种特殊的课堂气氛,增加课堂的艺术效果,引发学生的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要指出的是,一些古诗文意境优美,其本身就是一幅无形的美丽的图画,教授这样的诗文,应该激发学生想象联想,启发他们结合自己的体验,品味再造,脑中绘景画图,完成从诗文到图画的转换。只有这样,才有学生的情感参与,这样的教学,才真正地重视了体验的过程,重视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教授此类课文,最好不要使用这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否则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2.4 优化板书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普遍地使用课件。教师很少甚至没有板书。课件的使用,固然方便了教学,但是它缺少板书的韵味,缺少雅致之美。窃以为,无论现代教学手段怎么普及,怎么高明,也是无法彻底地取代板书的。语文教师一手漂亮的板书是文化的象征,是美的标志,是令人羡慕的。精心设计的板书,应是一幅优美的图画,那美丽的粉笔字与和谐的结构安排,能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一句话,优化板书,不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加深视觉刺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强化
学生对老师的敬佩。
3 设疑激趣
“设疑”是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一些悬念问题,引起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期待、好奇等不平衡状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发起积极思维,最终达到解惑的目的的一种激活教学的手段。教授课文时,巧妙的设疑,能激起学生研究性地学习与探究。例如在讲授粤教版(必修3)中的《项链》时,可以提出三个问题给学生探究思考。一问:佛莱思节夫人借给玛蒂尔德的项链是假的,可文章到最后才交代,文中有暗示吗?学生通过小组阅读讨论,探究思考,找出了文中的暗示,体会到了作者精巧的构思;二问:当玛蒂尔德知道所借的项链是假的、自己以真还假后,会不会向佛莱思节夫人索赔?学生思考探究后,认为无法索赔,这就更加充分品味出主人公的悲哀与无奈:三问:马蒂尔德丢了项链,她有其他偿还办法吗?学生设计出了多种偿还方式,但最终还是觉得作者的设计最为合理,能充分表现出作者对主人公的同情。这样巧于设疑,不仅引导学生快速地把握文章的主题和人物性格,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参与:既有思维的参与,更有情感的参与!可以说,有经验的语文教师非常善于使用这一手段来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科学设疑呢?(1)有疑才设,有的放矢,紧扣教学目的和教材的重点难点而设疑。(2)设疑有启发性,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3)有层次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4)有约束性,不可听任学生天马行空的奇思怪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