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
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推进,课堂教学也发生了根
本性的变化。现在我国的学生生活条件好,受到父母的过分疼爱,致使
很多学生缺乏正确的劳动观念和良好的劳动习惯,在校受应试教育影
响,劳动观念差,生活能力差,动手能力差的普遍现象。实质已经说明
我国基础教育的弱点和弊端。发展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把发展学生的
劳动技能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物质劳动为取材
对象的劳技课教学,从开始新课导入到课中的技能训练,再到讨论总结
的各阶段,处处充满创造的因素和题材,课程改革的劳技课新板块,为
学生发挥聪明才智,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所以在培养学生
劳动技能观念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因此培养学生
的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基础教育的主要任务。
一、劳动技术课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方面创造了条件
1.从劳动技术课培养目标看
劳动课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学会动手、学会创新、养
成良好劳动、学习、生活习惯,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和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使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发展
的需要。
在教学中要明确劳技教学目标,将思想教育寓于劳技教学训练之
中,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了解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提高思想道德
品质及个人各方面素质,因此劳动技术课教学目标就是对学生实施素质
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2.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劳动技术课的教学内容是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劳动技术素质及各种能力的载体。因此劳技课堂教学内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技术项目,即考虑教学任务目标,又考虑学生接受能力,同时还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能。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技能,又能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提高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简单生产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适应现代生活打下基础。同时也为学生动手实践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去实践,去创新。
3.教学方法的实践性
实践性是劳技教学的主要特征,教学中要以实践为主,加强劳动技能和训练,增加动手能力,使学生在亲身学习实践中培养正确地劳动观点,形成正确思想观,道德观,价值观,因此劳技教学过程,实际就是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形成各种能力,培养学生创作的过程,俗话说:熟能生巧。创造的一般过程是劳动过程,创造力是劳动过程的一种功能表现。因此在劳技教育中要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去创造,使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劳动艰辛、幸福和快乐。懂得劳动成果的来自不易,在劳动实践中,通过教师及时指导点拨,使其正确地掌握劳动技能,提高各种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教学时间及教学形式的灵活性
本门课程大纲规定讲授知识和劳动实践的时间安排原则是1:2。这不仅是劳技教学时间的分配比,也是教学过程的结构比。从认识论的高
度,强调了劳技课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分配比重,突出了实践为主的劳技课教学的主要特点。
在课时安排上强调可灵活安排课时。即在比值不变的前提下,灵活机动地调节课时。可根据地区、学校条件、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分散或集中使用课时,但不可太集中课时,这样不利于思想教育。
因此,无论从劳动技术课开设意义和目标要求看,还是从劳动技术课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时间安排来看,劳动技术课都具有于其它学科不同的特点。实践性是劳技课区别于其它学科最突出的特点。这就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奠定了基础,是其它任何一门课程无法比拟的。
二、在劳技课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
创造是人类永恒的活动,是人类的自然属性。劳技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创造力呢?
1.更新教育观念
1)明确开设劳动技术课的重大意义。
要努力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充分认识到劳动技术教育在全面育人过程中具有不可缺少的重要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缺少劳技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劳技教育是综合实践课中亮点,是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因而明确自己肩负历史责任。努力去实现劳技教学目标。
2)明确劳动技术课教学特点。
目前劳技教学中普遍存在传统式教学方式,严重影响劳技教学质量,虽然有种种原因,但经分析研究认为,还是教育观念问题。
其一: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认为唯师为尊,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是教师教会的。
其二:教学方法陈旧,采取传统讲解接受式教学方法。
其三:缺乏敬业精神,存在等、靠、依赖等不负责思想。即以学校没有学生操作条件为由,以"应试"教育这个保护伞,上课照本宣科,领导也不问津,学生成绩好坏无关紧要,无人关心。
所以加强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使教师明确劳动技术课教学目标要求,按着劳动技术课教学特点进行教学,落实劳技课教育性,技术性,实践性的教学特点,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精神的关键的在。
2.在劳技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动手实践创造条件,提供机会。
1)提供动手实践场地和器材。
劳动技术课教学内容复杂,教学设备、器材及相关材料十分缺乏,需劳技教师积极去探索、开发。
要根据学校实际办学条件,根据学校劳技教学场地,教学内容的需要,取得有关领导支持,采取多种渠道有效措施解决改善劳技教学条件。如利用学校现有教学设备、器材上好劳技课;争取资金,购置必备急需教学设备;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教具;发动群众,解决有关教具和上课所需材料等。
2)营造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生的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力为前提,以激发学生创造思维为根本,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中吸收知识,获得创造性技能和思维,养成科学的创造态度。兴趣是创新产生的必要条件,创设教学情境,激起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劳动技术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一般有以下几种:
①导入设计,教师一般采取各种教学方法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②教师演示时教师爱采用直观形象表现手法。运用多种教学媒体,尤其是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方法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实践中;
④教师巧用手段,为学生提供展示作品机会等等。
⑤拓展技术点,让学生主动投入实践、创造。
3)让学生学会观察,启发学生想象力。
观察是认识事物最基础途径,是发现问题的前提,教学中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通过观察启发学生想象力。如通过巧设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思维发现;教师演示让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了解操作方法,作品制作要求;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了解事物本质,产品结构,特点等。
4)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机会,诱发学生大胆创新。
创造能力的获得最终要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学生虽具备创新意识和创造思维,但如缺乏动手,还是不会有所创造。学生只有在动手操作中,通过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