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6分)
1. (6分) (2015高一上·株洲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
①莫言得奖,可以说既必然又偶然,我们对此应既在意,又不必太在意。毕竟在中国,和莫言大体处在同一个级别的作家还有很多,这是一批有活力和创造性的作家,莫言获奖只是一个开端。诺贝尔文学奖授予莫言,既是对莫言文学创作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来整体创作成就的一种肯定。莫言获奖代表着中国文学被世界接受,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代中国作家的认同性焦虑,对已极大边缘化的文学创作有所提振。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了解逐步深入、真实,对莫言作品的认可,就显现了这种趋势,这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出去”,有积极的意义。
②作为拥有无数经典作品的文化大国,之前惟独没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这成为国人的遗憾。然而,莫言获奖并不能说明当代文学创作就达到了世界的高度,也不能说明中国进入现代以来的文学经典化的完成,或已经出现了传世的伟大文学经典。尽管莫言的作品有特色和很成功,但就作品境界的开创、世界观的拓展方面,离中国新文学的经典尚有不少的距离。莫言的获奖,反倒提示我们:作为世界上一支重要的文学力量,我们离世界文学高塔还有多远?无论在文学的境界、思想的高度,还是汉语言书写的创造性上,当代文学的成就尚无法超越鲁迅等汉语白话文写作的开拓者们。
③莫言通过展示“吃”、“性”等本能欲望,张扬一种原始的生命冲动和激情,建构了一个非常丰富的世界,和外国报刊上报道的中国不太一样,给人许多陌生的东西,会让人看到中国成长进程中的复杂性。莫言不是一味写中国美好的一面,他的作品会让读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更深的理解。莫言以其作品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惯常认知视阈中的“中国形象”,这种形象已被世界所接受。当下文化自觉成为热门话题,但文化自觉是要自觉到民族文化上来,是说要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的地位。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发展不是亦步亦趋于西方,而是与西方世界互看,相互激发,相互丰富。不能采取本质主义的立场,理解当代中国的意义;不能从纯粹的僵化的“中国性”出发,而是从现实的中国出发,展示本土的文化力量,更真切地书写中国的文学内容。换言之,要从独特的“中国性”中显现出普世性的价值追求。正如莫言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属于人的文学,是描写人的感情,描写人的命运的。它应该站在全人类的立场上,应该具有普世的价值”。文学要关心、关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有人性的亮色,要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④莫言的得奖,反倒愈加显现出中国当下文学创作中被遮蔽的一些问题:境界的粗俗、奇观的渲染、内容的空
洞、价值观的混乱、缺乏诗意和人性的高度,作家缺乏担当意识和反思能力,文体缺乏魅力,文字缺乏美感,导致文学难以走入读者的内心。中国的文学、文化要想赢得世界的尊重,就要追求价值高尚、精神高贵,而不是低俗和自我人格矮化。
(1)
下列对莫言的获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莫言获奖既有必然性又有偶然性,这不仅是对莫言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的成就的肯定,也是对中国新时期文学三十年来整体创作的一种肯定。
B . 莫言获奖与中国经济的崛起和诺贝尔奖评委会对莫言作品的认可分不开,这对中国文化、中国文学“走出去”,有积极的意义。
C . 莫言获奖消除了当代中国作家的认同性焦虑,对已极大边缘化的文学创作有所提振,这也代表了中国文学为世界接受。
D . 莫言获奖并不能说明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已经达到了世界高度并完成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得工作,也不能说明中国现代出现了传世的伟大文学经典。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莫言获奖表明他的作品有特色、很成功,但他的作品在境界的开创、世界观的拓展方面,离中国新文学的经典还有不少的差距。
B . 莫言的作品展示了一个不同于惯常认知视阈中的、已被世界所接受的“中国形象”,让读者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有更深的理解。
C . 如果中国文学或文化将自我人格矮化,不去追求高尚的价值和高贵的精神,那么,中国文学或文化就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
D . 莫言获奖证明了文学作品中要关心、关怀当下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状态,有人性的亮色,要有温暖人心的力量。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莫言获奖提示我们:在文学的境界、思想的高度以及汉语言书写的创造性上,汉语白话文写作的开拓者们的成就,我们依旧没有超越。
B . 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文化要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自主的地位,要与西方世界互看,不是亦步亦趋于西方。
C . 在文学创作中,如果作家缺乏担当意识和反思能力,缺乏诗意和人性的高度,那么文学必将不会走入读者的内心世界。
D . 中国的优秀文学作品要从现实的中国出发,展示本土的文化力量,即要从独特的“中国性”中显现出普世性的价值追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共1题;共18分)
2. (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屠呦呦是如何被国际科学界发现的
从1960年末开始,屠呦呦以“中医中药专业组”组长的身份加入到当时的国家抗疟“523任务”行列,1972年,她领导的研究小组首次提取出了青蒿素。到了1975年,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在屠呦呦的参与下被确定。
然而,由于“523任务”的保密性质,在整个过程中,屠呦呦没有任何研究论文发表出来,外界对她所做的工作不得而知。
直到1979年,国家科委将“国家发明奖”颁给青蒿素研究成果,其中屠呦呦为第一发明单位的第一发明人。同年,中国的外宣刊物《中国建设》发表了一篇短文,介绍了青蒿素的研究。
《中国建设》是一份由宋庆龄创办的英文杂志。在1979年8月号,该杂志发表了题为“一种新型抗疟药物”的文章,这让西方的科研人员第一次了解到来自中国的青蒿素研究成果。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讲述了“一名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受到东晋医学典籍的启发,想到用新方法提取青蒿素的故事。文章并没有写出这名研究员叫什么名字,但用了“她”来指称这名研究者。
这篇文章后来在各种英文出版物中被广泛引用。1985年,美国《科学》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青蒿素的综述文章,该文详细描述了中国科研人员取得的进展。然而,在写到关键人物时,文章也并没有具名指出研究者是谁,只是含糊地说“一名研究者”,这种说法也是源自《中国建设》的那篇文章;尽管在同一篇综述中,作者引用了两篇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