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特色课间操的创编原则及方法-最新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特色课间操的创编原则及方法
17―0072―01
课间操也称课间体育活动,是学生吃紧学习之余的一种积极性休息,在强身健体的同时对学生心理和智力有较为深刻的影响,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严重内容和反映。然而,对一些单一死板动作和形式的机械运用,未能使课间操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呈现青春活力的场面。所以在“阳光体育”的倡导下,中小学校调整、拓展的特色课间操既具有趣味性、艺术性,而且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一、特色课间操的创编原则
1.紧贴“核心目的”是创编的首要原则。特色课间操创编时要紧贴它的核心目的――强身健体。特色操舞虽融入了文化艺术等特色,但主体内容仍为课间操的操化动作,即以人体相关部位的屈、伸、收、展、举、摆、跳等为主的动作。因此,要认识到特色课间操是以课间操为基础而拓展开来的,其实质就是学生吃紧学习之余的一种积极性休息,是一种强身健体的锻炼。如果一味强调特色失了本,便也失去了课间操的意义。所以无论创编得多么有特色,多么吸引人,终究是要回到“强身健体”这个本质核心上来的,一切特色都是为它而服务的。
特色课间操作为开展于学校的体育活动,一切以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是必然的,这就要求创编者在创编时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符合科学性就要以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基础理论为指导,动作符合中小学生身体自然发展规律,运动强度适中,运动负荷控制在健身区域标准,即运动者平衡心率达其最高心率的60%――80%;符合全面性就是创编的动作、路线、方位、幅度等能使身体各个部位的肌肉、?P节、韧带及内脏器官等得到全面锻炼。
2.把握“特色融合”是创编的基本要求。中小学校特色课间操要合理地融入特色。从青少年身心特点出发,要选择大众所知、普及性较广、节奏动作欢乐、合适中小学生开朗好动的天性的元素。形式上要能激起中小学生的兴趣,也能
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动作要具有开朗柔美、轻快灵敏、艺术美感较强的特点。
这样的特色课间操,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中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并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特色课间操的创编方法
特色课间操是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下,围绕课间操改革这样一个大方向构思的,针对中小学生群体而创编的整套操舞。制定创编总体方案是特色课间操创编的第一步。制定方案时要围绕当前教育方针,围绕学校本身的特色,进而确定创编的构思和要求。总体方案包括整套操的风格、结构、动作类型、音乐和时间等方面,还要考虑做操对象的年龄、身体特征、个性特点等以及做操的场地环境等,这样创编才具有针对性。
1.音乐的选择。音乐是特色课间操的灵魂,好的音乐设计可活跃气氛,振奋精神,展现激情,提高练习者兴趣,还能给练习者一种想象力和创造力。创编时要选择适合练习者特点。风格与主题相近的乐曲,要有震撼力或能调动练习者的情绪。
2.动作和队形的设计。动作根据音乐而来,分为操和舞两大部分,晃头、拍掌、弹指、颤步这些舞的特点,要和头、肩、腰、四肢的一些屈伸、摆动,踏步、并步等操的动作合理结合起来,整体创编。队形设计上,由于是学校课间操,队形大凡为多路纵队式,男女各成一路分开,无过多变化,在配合时进行位置的交换以及在纵路的基础上进行流动变化。
动作要符合风格和音乐,符合选取的“特色”,要展现具有“特色”元素的基本动作,注意全套动作分布的对称性和方向变化的合理性,做到科学、有序。作为特色课间操的创编,队形创编可体现在空间、层次,动、静结合的运用上,以此来增强观赏性,但合宜做大范围变动,每一个队形要顾及动作的幅度和方向。
3.成套整合和完善。初步创编完成后,在试跳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整合和完善是创编特色课间操的最后一个步骤,大致概括为整合――实践――分析调整――进一步实践――完善确定成套。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每段动作是否规范,
是否达到创编目的要求,音乐与动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是否真正符合练习者的特征和实际能力,运动强度是否符合预期标准,并在趣味性、审美性、安全性方面进行完善。
在“阳光体育运动”和课间操改革的大政策下,特色课间操日益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创编者在创编时要寓于更多的创新性和时代性元素,日常生活中多拓展练习者各方面的兴趣,这样才能使体育、艺术、文化更好地融合并得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