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的政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封 建 经 济 的 发 展
秦商鞅 变法成 效最大
(战国)
各国掀起 自上而下 变法运动
秦的统一
秦 兼 并 前221年 定都咸阳 六 国 咸阳 示 意 性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图意义: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


据秦琅邪石刻,皇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 汉学者编写的《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 沙”,大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 左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A.《淮南子》等书以传说贬抑秦始皇 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记述莫衷一是 C.历史材料的运用首先要辨别真伪 D.石刻与文献形成证据链印证历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 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 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 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 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 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 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 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 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 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 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8分) 【答案】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 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 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君主专制:
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 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 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 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实际上是君主专制的变式, 君权转移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手中, 君主专制没有被颠覆,故A项错误;宦官的专权与中央集权体制 遭到破坏无直接关系,故B项错误;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表 面上君主权力受到制约,但两千多年中无法杜绝,根源在于君 权至上,君权缺乏监督控制,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C
影响: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中国版图初步奠定,形成了以华夏族为主 体的中华民族。
▲本课难点:
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概念
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即(皇帝)个人专 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 指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分配中,全国军政
财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 管理和控制,绝对服从(中央)。
预习作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历程
阶段 时代 中央官制 地方官制 监察制度 选官制度
确立 秦 巩固 汉
成熟 隋唐 发展 宋元
强化 明
顶峰 清
形成 背景 秦 朝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形 成
秦的统一
总 结
皇帝制 ①确立皇帝称号; 度 ②皇位世袭;③皇帝独尊;④皇权至上 具体 内容 中央官 三公九卿制 制 郡县制 郡高于县,郡守、县令(县长) ①促进秦朝国力增强,初步奠定 祖国疆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以及中华民族的形成;②有利于 积极影响 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③奠定了 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 的基本格局。 秦朝后期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阶 消极影响 级矛盾激化,爆发陈胜、吴广起 义,秦二世而亡。
即中央控制地方,地方服从中央
中央集权制度有两对主要矛盾:即皇权 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秦 朝 中 央 集 权 制 度 的 形 成
1、皇帝制度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3、地方官制:郡县制
1、皇帝制度的确立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 万世,传之无穷。‛ —— 皇位世袭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 皇帝‚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材料:发生在秦始皇时期的一次朝议 丞相王绾“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 为置王,毋以填(音镇)之。请立诸子,唯上幸 许。‛ 廷尉李斯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 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 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 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 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阅读材料,分别概括王绾和李斯的观点;秦始皇 赞同谁的观点?
柳宗元认为,秦末农民起义“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 也”;西汉七国之乱“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 亦明矣”。下列哪种说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 A.郡县制与秦末农民战争没有关系 B.七国之乱因汉初分封而爆发 C.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统治 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是历史的必然
【解析】题目给了三句话,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这 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县制,郡县制有利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因此选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 够全面。材料无法体现郡县取代分封的历史必然,重在秦制中 央集权之得,因此排除D。 【答案】C
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①促进秦朝国力增强,初步奠定祖 国疆域,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以及中 华民族的形成; ②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 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消极影响: 秦朝后期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阶级矛盾激 化,爆发陈胜、吴广起义,秦二世而亡。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史记· 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天 下苦秦久矣。” 其表现有( ) ①战乱频仍 ②民族矛盾尖锐 ③刑罚严酷 ④赋税徭役沉重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实际是重现秦朝的暴政与封建社会弊端 的理解。秦朝实现了国家的大一统,排除①②;秦中 央集权制的形成,皇帝权力至高无上,出现刑罚严酷, 而土地兼并现象是封建社会无法根除的,导致阶级矛 盾的尖锐,D项正确。
中央官职: 秦和西汉前期,丞相为“百官之长”,其主要职责 是( ) A.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对重大军政事务作出决定 C.处理朝廷各种日常军政事务 D.代表皇帝监督百官
【解析】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太尉。丞相为 “百官之长”,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是副丞相, 掌管律令、图籍,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协助皇帝管理军务。 汉承秦制,使这一制度得以沿袭。 【答案】A
皇帝独尊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皇权至上
这反映了秦朝时期皇帝制度有何特点?
皇帝制度:
秦灭六国后,秦王赢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 “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皇帝之称是秦始皇认为自己“功过五 帝、德高三皇”,因此,把三皇与五帝的名称合为“皇帝”, 说明他认为王的称号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和地位,而且其并 不仅仅满足于作人间最高统者,还要将自己的权威罩上神的光 环。A项说法错误;BD项可体现,但与题意不符。 【答案】C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纲: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 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本课重要概念: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 制、郡县制
(西周)
分封制、宗法制
诸侯势力强 大“两制” 渐渐崩坏
(春秋)
诸侯割据混战
【考点】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的统一;史学理论——史料使用 【解析】《淮南子》是汉初黄老之学的代表作,主张坚持汉初旧制,无为而治, 刘安作《淮南子》的材料未涉及“贬抑秦始皇”,故A项错误;年代相近也可能 导致历史记述不同,与“最能说明”不符,故B项错误;颛顼是上古传说中的 “五帝”之一,《淮南子》保存了部分神话材料,而“秦琅邪石刻”是考古资料, 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故C项正确;石刻与文献两者相互矛盾,未能 “形成证据链印证”,故D项错误。 【答案】C
请思考
假如你是秦始皇,完成 统一后你最担心的是什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秦 始皇是怎样做的?
一、‚六王毕,四海一‛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统一货币、度量衡、车轨 ②统一文字; 车同轨,书同文 ③修建长城、驰道、灵渠在岭南置郡,这是 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 ④颁布秦律;
⑤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地方:郡县制(地方行政体制)
1、原因: 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中央集权
2、特点 A、按地域划分。 B 、郡守、县令皇帝任免,绝对服从, 不能世袭,无封地、有俸禄。 C、中央垂直管理地方,有利于中央集 权和国家统一。
3、意义
(1)有利于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巩固国家统一, 是中央集权制的重要环节。 (2)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3)地方行政制度的划时代变革,有利于促进 社会经济与文化发展。
影响
地方官制的演变:
读表1,据此不能得出的认识是( 表1 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简表
时期 高层政 区 统县政 区 县级政 区 魏晋南北 秦汉 隋唐 宋金 朝 元
)
明 清

郡 郡 州
路来自百度文库

行省
布政使司

路、府、 府、直隶 府、直 州 州/州 隶州






州、县
A.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B.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 C.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 D.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地方官制的演变: 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 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解析】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属于中央权力机构,与题干地方 制度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依据材料中“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 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说明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故 B项正确;“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C项错误; “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属于经济信息与题干没有关系,故 D项错误。 【答案】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