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应力应变关系
第4章 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方程)
强化材料卸载:
f ( ij ) 0,
f df d ij 0 ij
4.3 增量理论
在塑性变形时,全量应变和加载历史有关,要建立普遍的全量应变与应力 之间的关系是很困难的,所以主要研究应力和应变增量或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 。这种关系叫做增量理论,其中包括:密席斯方程、塑性流动方程和劳斯方程 。前两者适用于理想刚塑性材料,后者适用于弹塑性材料。
x
y 4G2 x y
2
2
2 2 6 xy 4G 2 xy 6
2 2 2 2 2 2 xy yz xz 等式左边为: x y y z z x 6
1 等效应力为:
1 i 2 1
2 2 2 yz xz x y y z z x 6 xy 2 2 2
则等效应变与弹性应变强度关系为: 当 =0.5 时
3 i = 2(1 )
i
弹性应力应变关系特点: 1.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 2.弹性变形是可逆的,应力应变关系单值对 应 3.弹性变形时,应力球张量使物体产生体积 变化;物体形状的改变只是由应力偏张量引 起的。 4.应力主轴与应变2G
同理可得:
y m
1 - E 1 - E
x
z m z
m
1 y y 2G
1 z z 2G
m
x
1 x 2G
1 y y 2G 1 z z 2G
d
2 2 2 x d y d y d z d z d x 6 d xy d yz d xz 2 2 2
《弹塑性力学》第四章 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方程)-精品文档42页
28.09.2019
2
第四章 应力应变关系(本构方程)
共9个方程,但需确定的未知函数共15个:
ui,ij=ji, ij=ji,
还需要根据材料的物理性质来建立应力与 应变间的关系:
ij = ji = fij ( kl )
Wijij
——W为
的函数。
ij
28.09.2019
11
§4-1 应变能、应变能密度与弹性材料的
本构关系
因为W只取决于弹性体的初始应变状态和最 终应变状态,与变形过程(加载路线)无关,
所以W 为它的全微分
W
W
ij
ij
28.09.2019
12
§4-1 应变能、应变能密度与弹性材料的
时刻达到 t +t:位移有增量 uuiei
应变增量 ijeiej 外力功增量:A Vfu d V S F u d S
28.09.2019
8
§4-1 应变能、应变能密度与弹性材料的
A 本构f关u 系d VF u d :函S 数增量
则 [C] 为对称矩阵 [C]= [C]T。
28.09.2019
19
§4-2 线弹性体的本构关系
2.1 各向异性材料 Eijkl 的独立系数为21个——材料为各向
异性线弹性材料。
*对各向异性材料的本构关系可见,剪应 变引起正应力,正应变也产生剪应力。 弹性材料性质一般都具有某些对称性, 利用对称可进一步简化 [C] 中系数。
V
S
Vfiuid V sF iuid SU V Wd
应变能增量A 中有体积分和面积分,利用
第四章 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于是
∂K ∂2 u ∂2 v ∂2 w δK = δ t = ∫∫∫ ρ dτ[ 2 δu + 2 δv + 2 δw] ∂t ∂t ∂t ∂t
第二节 弹性变形过程中的能量 对于物体静止时 可认为 δ K = 0 , 不考虑热交换 ,即 δ Q = 0 δ V = δ U , δ U = δ U1 + δ U 2 其中,
c41 = c42 = c43 = 0 c51 = c52 = c53 = 0 c61 = c62 = c63 = 0 只能证9个数为0
第三节 各向同性体中的弹性常数 (2)沿任意两个相反的方向,弹性关系相同。 如只改变z轴方向,w和z的方向改变,则
γ yz
∂w ∂v = + = −γ yz′ ∂y ∂z
σ x = f 1 ( ε x , ε y , ε z , γ xy , γ yz , γ zx ) σ y = f 2 ( ε x , ε y , ε z , γ xy , γ yz , γ zx ) σ z = f 3 ( ε x , ε y , ε z , γ xy , γ yz , γ zx ) τ xy = f 4 ( ε x , ε y , ε z , γ xy , γ yz , γ zx ) τ yz = f 5 ( ε x , ε y , ε z , γ xy , γ yz , γ zx ) τ zx = f 6 ( ε x , ε y , ε z , γ xy , γ yz , γ zx )
+
σ ij , j + X i = ρ u i
..
第二节 弹性变形过程中的能量 由平衡方程: σ ij, j + X i = ρ ui ∂δu ∂u ∂ v ∂u 又 ; ∂ δ v ∂δ u =δ = δε = δγ + = δ +
弹塑性力学第四章
x
y
)
2019/7/26
36
§4-3 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
yz
2(1 )
E
yz
xy
2(1
E
)
xy
zx
2(1
E
)
zx
采用指标
符号表示:
ij
1 E
(1 ) ij
ij kk
ij
E
1
ij
1 2
ij kk
2G
0 0 0
2G
0
0
0
2G 0 0 0
2G 0
0
对
称
2G 0
2G
2019/7/26
31
§4-3 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
3.1 本构关系用、G表示
采用指标符号表示:
ij 2Gij ij kk 2Gij iⅠj
2019/7/26
16
§4-2 线弹性体的本构关系
2.1 各向异性材料 Eijkl 减少为66=36个独立系数,用矩阵 表示本构关系
{}=[c]{}
11
22
33
23
31
T 12
11
22
33
23
31
T 12
x3 弹性主轴
材料主轴,并取另一坐标
系x’i ,且x’1 = x1,x’2=x2,
x2
x’3=-x3。在两个坐标下,
第四章应力与应变关系
(4-3a)
广义虎克定律
在小变形条件下,应变分量都是微量,(a)式在应变 为零附近做Taylor展开后,忽略2阶以上的微量,例如
对 , 可x 得:
x (f1)0(f1x)0x (f1y)0y (f1z)0z
( f1
yz
)0yz
(f1zx)0zx
(f1xy)0xy
广义虎克定律 展开系数表示函数在其对应变分量一阶导数在应变分 量等于零时的值,而 实( f 1 际) 0 上代表初应力,由于无初应 力假设 等于( f 1零) 0 。 其它分量类推,那么在小变形情况下应力与应变关系 式简化为:
3 t 2 3
和 称 为拉梅(Lame)弹性常数,简称拉梅常数
各向同性体的广义虎克定律
(三)最后通过坐标变换,进一步建立任意正交坐标系应 力与应变关系
在各向同性弹性体中,设 o为x y任z 意正交坐标系,它
的三个轴与坐标系 应O力12主3 轴的方向余弦分别为 、 (l1 ',m1和',n1 ') (l2,',m因2 ',n为2 ')1,(2l3,',m33 ',轴n3是') 主轴,主轴方向的 剪应变和剪应力等于零。 根据转轴时应力分量变换公式得
系O123各轴的方向余弦,知:
l1 n3 cos180 1 m2 cos0 1 l2 l3 m1 m3 n1 n2 cos90 0
各向同性体的广义虎克定律
因此新坐标轴也指向应变主轴方向,剪应变也应该等
于零,且因各向同性时,弹性系数C41,C42和C43应
该不随方向面改变,故取 x, y分, z别为1′,2′和3′轴,同
上式作为虎克定律在复杂受力情况下的一个推广, 因此称为广义虎克定律。式中系数Cm n(m ,n1,是2, ,6) 物质弹性性质的表征,由均匀性假设可知这些弹性性 质与点的位置无关,称为弹性常数。上式也可以写成 矩阵形式
动荷载下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4.3.1 等效线性模型(Hardin-Drnevich 模型)
等效线性模型就是将土视为粘弹性体,采用等效弹性模量 E 或 G 和等效阻尼比 λ 来反
映土体动应力~动应变关系的非线性与滞后性。并且将模量与阻尼比表示为动应变幅的函
数,即 Ed = E(ε d ), λ = λ(ε d ) 或 Gd = G(ε d ), λ = λ(ε d ) ,同时在确定上述关系中考
4.2 应力应变关系的力学模型
从土受力后的表现可以抽象出以下三个基本力学元件(即弹性元件、粘性元件和塑性元 件),并且可用这三个元件的组合来近似地描述土的力学性能。
如果在上述每种力学元件上作用的应力σ 为往返动应力,即σ d = σ m sin ω ⋅ t ,则可以
看出,对于弹性元件(Hooke 模型),动应力应变关系为过原点的一条斜直线(如图 4-4a), 直线的斜率取决于弹性元件的弹性模量 E,应力应变曲线内的面积等于零。对塑性元件
σ d ≥ σ 0 时为粘性元件的关系,因此组合成一个
如图 4-9 所示的曲线形态。
图 4-8
6
σ
σ σ0 o −σ0
σ0
c (Bigham 体)
σ
σ
σ
0
σ0
σc o εd
E1
σ
σ
E2
σ0
σd
σ0 1
o E
−σ0 1
E1 E 1 εd
图 4-9
图 4-10
对于双曲线模式如图 4-10 所示,当 σ d ≤ σ 0 时,σ d = (E1 + E2 )ε d ;当 σ d ≥ σ 0 时,
(3)变形积累性
由于土体在受荷过程中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这一部分变形在循环荷载的作用下
第四章应力与应变关系本构方程
x
x
E
y
E
z
E
y
y
E
x
E
z
E
z
z
E
y
E
x
E
xy
xy
G
yz
yz
G
zx
zx
G
常数关系:
E (1 )(1 2 )
E G 2(1 )
本构方程:
x
x
Ex
xy y
Ey
xz z
Ez
y
y
Ey
yx x
Ex
yz z
Ez
z
z
Ez
zy y
Ey
zx x
Ex
xy
xy
Gxy
yz
yz
Gyz
zx
zx
Gzx
4-4 层向同性体的本构方程
层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有5个
C11 C12 C13 C23 C55 C66
C44
1 2
第四章 应力与应变关系 本构方程
4―1 4-2 4-3 4-4 4-5
广义虎克定律 应变能、应变能与弹性常数的关系 正交各向异性体的本构方程 层向同性体的本构方程 各向同性体的本构方程
4―1 广义虎克定律
一、单向虎克定律
E
二、广义虎克定律的一般形式
广义胡克定律中的系数Cmn(m,n=1,2,…,6)称为弹性常数,一共有36个。
四弹性常数之间的关系36个常数就变为21个常数对于完全的各向异性弹性体有21个弹性常数对于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各向异性材料具有13个弹性常数对于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弹性常数有9个对于层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有5个对于各向同性材料弹性常数有2个43正交各向异性体的本构方程对于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弹性常数有9个本构方程
第四章土体中的应力计算详解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地基中的应力状态 应力应变关系 土力学中应力符号的规定
强度问题 变形问题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自重应力 附加应力
建筑物修建以前,地基 中由土体本身的有效重 量所产生的应力。
基底压力计算 有效应力原理
建筑物修建以后,建筑物 重量等外荷载在地基中引 起的应力,所谓的“附加” 是指在原来自重应力基础 上增加的压力。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2)侧限压缩试验
应力应变关系-以某种粘土为例
z p
非线性 弹塑性
1 Ee
1 Es
z
e0 (1 e0 )
侧限变形模量:
Es
z z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常规三轴试验与侧限压缩试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比较
z p
侧限压缩试验
常规三轴试验
z
e0 (1 e0 )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1 应力状态及应力应变关系
三.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假定 1、室内测定方法及一般规律
变形模量 E 与侧限变形模量 Es 之间的关系
§4 土体中的应力计算 §4.3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计算
一. 竖直集中力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计算-布辛内斯克课题
P
o
αr
x R
y M’
βz
x
z
zx
y
xy
x
M
y yz
z
R2 r2 z2 x2 y2 z2 r / z tg
第四章应力应变关系
4 应力应变关系4.1弹性变形时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当材料所受应力小于其线弹性极限时,材料应力应变间的关系服从广义Hooke 定律,即1()1()1()111222x x y z y yx zz z x yxy xy yz yz zx zxE E E G G G εσνσνσεσνσνσεσνσνσετετετ⎧=--⎪⎪⎪=--⎪⎨⎪=--⎪⎪⎪===⎩,, (4.1) 式中,E 为拉压弹性模量,G 为剪切模量,ν为泊松比,对于各向同性材料,三个常数之间满足()21E G ν=+关系。
由上式可得11212()()33m x y z x y z m E E ννεεεεσσσσ--=++=++= (4.2) 于是11()'2x m x m x E G νεεσσσ+-=-= 或1112''22x m x x m G G Eνεεσσσ-=+=+ 类似地可以得到1112''22y m y y m G G E νεεσσσ-=+=+ 1112''22z m z z m G G Eνεεσσσ-=+=+于是,方程(4.1)可写成如下形式1212'00'0000'x xy xz x xy xz m v yx y yz yx y yz m G E m zx zy z zx zy z εγγσττσγεγτστσσγγεττσ-⎛⎫⎛⎫⎛⎫ ⎪ ⎪ ⎪=+ ⎪ ⎪ ⎪ ⎪ ⎪ ⎪⎝⎭⎝⎭⎝⎭即'1122ij ij m ij ij m G Eνεεεσδσ-'=+=+ (4.3)显然,弹性变形包括体积改变的变形和形状改变的变形。
前者与球应力分量成正比,即12m m E νεσ-= (4.4)后者与偏差应力分量成正比,即''12''12''12111222x x m x G y y m y G z z m z G xy xy yz yz zx zxG G G εεεσεεεσεεεσετετετ⎧=-=⎪=-=⎪⎨=-=⎪⎪===⎩,,或简写为2ij ij G σε''= (4.5)此即为广义Hooke 定律。
弹性力学第四章应力应变
当变形较小时,可展开成泰勒级数, 并略去二阶以上的小量。
f1 f1 f1 f1 f1 f1 xy x ( f1 )0 x y z yz xz z 0 x 0 xz 0 y 0 yz 0 xy 0
x C11 x C12 y C13 z C14 yz C15 xz C16 xy y C21 x C22 y C23 z C24 yz C25 xz C26 xy z C31 x C32 y C33 z C34 yz C35 xz C36 xy yz C41 x C42 y C43 z C44 yz C45 xz C46 xy
上式中 cmn(m,n=1,2…6)是弹性系数,共36个,对 于均匀材料它们为常数,称为弹性常数,与坐标无关。
上式即为广义胡克定律,可以看出应 力和应变之间是线性的。 可以证明各弹性常数之间存在关系式 cmn = c nm 。对于最一般的各向异性介质,弹 性常数也只有21个。
§4.2 弹性体变形过程中的功与能
yz C41 x C42 y C43 z C44 yz C45 xz C46 xy
xz C51 x C52 y C53 z C54 yz C55 xz C56 xy
(4-2)
xy C61 x C62 y C63 z C64 yz C65 xz C66 xy
0 0 0
f3 f3 f3 f3 f3 f3 z ( f3 )0 z yz x y xz xy z 0 x 0 xz 0 y 0 yz 0 xy 0
土动力学-土的动应力-应变关系--32页
r
清洁非饱和砂
清洁饱和砂
2021/3/1
(4- 30)
max 33 1.5lg N
max 28 1.5lg N
土动力学
1
1
m ax1
Gm a x
m
m a x
r 1
m
r
清洁非饱和砂
清洁饱和砂
饱和粉质土
饱和粘性土
(4- 30)
max 33 1.5 lg N
max 28 1.5lg N
1
1
m a x
2 1 G2 m y
(e)
2 - 3 - 4段的结束条件
2 4
G1
2 y
(f)
20241/3-/15段的应力应变关土动系力学
2 - 3- 4段的应力应变关系
2 G1 m
2 1 G2 m y
(e)
2 - 3- 4段的结束条件
2 4
G1
2 y
(f)
4 - 5段的应力应变关系
一个动力过程的计算完成后,可求出新的等价 应变幅值,确定新的G和λ,如此循环,直至满 足相邻的两遍计算的误差允许为止
2021/3/1
土动力学
等价非线性弹塑性模型是由最大剪切 模量和下图中的两条曲线所定义的
2021/3/1
土动力学
1
4
确定主干线是构成弹塑性模型的最主要 的步骤
应能较好的表示从0点连续加荷到破坏的应 力应变轨迹线的形状
所包含的力学参数要少,并便于测定
2021/3/1
土动力学
曼辛准则(2个限制条件和2个规定)
两个限制条件
卸荷与反向加荷阶段和初始加荷阶段的应力 应变轨迹线的斜率相等
卸荷点的坐标为1,1 。则反向加荷阶段的卸
第四章 应力和应变关系
第四章应力和应变关系内容介绍 知识点应变能原理应力应变关系的一般表达式完全各向异性弹性体 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本构关系 弹性常数各向同性弹性体应变能格林公式 广义胡克定理一个弹性对称面的弹性体本构关系 各向同性弹性体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应变表示的各向同性本构关系如果加载缓慢,变形过程中物体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但物体的温度保持不变,称为等温过程。
设等温过程中,输入物体的单位体积热量为d Q ,熵的增量为d S ,对于弹性变形等可逆过程,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有因为 ,d Q=TdS , 所以, Q=TS 。
上式中,T 为绝对温度,TS 为输入单位体积的热能。
代入公式可得所以 。
上式中,E 0为物体单位体积的内能,TS 为输入的热能,即U 0=E 0 - TS 。
所以在等温条件下,功能公式仍然成立。
上述公式是从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出发得到的,因此它不受变形的大小和材料的性质的限制。
如果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弹性的,则由格林公式,单位体积的应变能必为应变分量的齐二次函数。
因此根据齐次函数的欧拉定理,可得即用张量表示,写作设物体的体积为V ,整个物体的应变能为 。
由于应变能函数的存在,通过格林公式就可求出应力。
本节将通过应变能的推导应力和应变的一般关系。
若将应力表达为应变的函数,则应力和应变关系的一般表达式为这里的函数f i (i =1,2,…,6)取决于材料自身的物理特性。
对于均匀的各向同性材料,单向拉伸或压缩时,应力应变关系可以通过实验直接确定。
但是对于复杂的应力状态,即使是各向同性的材料,也很难通过实验直接确定其关系。
这里不去讨论如何建立一般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关系,仅考虑弹性范围内的小变形问题。
对于小变形问题,上述一般表达式可以展开成泰勒级数,并且可以略去二阶以上的高阶小量。
例如将的第一式展开,可得上式中(f 1)0表达了函数f 1在应变分量为零时的值,根据应力应变的一般关系式可知,它代表了初始应力。
如果加载很快,变形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变形过程中没有进行热交换,称为绝热过程。
弹性力学 第四章应力和应变的关系
vI t
x
x
t
y
y
t
z
z
t
yz
yz
t
xz
xz
t
xy
xy
t
若固定x,y,z的值,则得在dt时间内vI 的增量为,即在上式两边乘以dt
dvI xd x yd y zd z yzd yz xz d xz xyd xy
由于内能密度 vI 是状态的单值函数,dvI 必须是全微分,因此
所以
v
1 2
(
x
x
y y
zz
xy xy
xz xz
zy zy )
张量表示
v
1 2
ij
ij
弹性体应变能 V v dV V
§4-3 各向异性弹性体
(一)极端各向异性弹性体
理论具有36个弹性常数
x c11 x c12 y c13 z c14 xy c15 yz c16 zx y c21 x c22 y c23 z c24 xy c25 yz c26 zx
的值,根据无初始应力假设,( f1)0为0。均匀材料,函数 f1
对应变的一阶偏导数为常数。这是因为对物体内各点来说,
承受相同的应力,必产生相同的应变;反之,物体内各点
有相同的应变,必承受同样的应力。
经过上面的处理后,小变形情况就可简化为
广义胡克定律
x C11 x C12 y C13 z C14 xy C15 yz C16 xz y C21 x C22 y C23 z C24 xy C25 yz C26 xz z C31 x C32 y C33 z C34 xy C35 yz C36 xz xy C41 x C42 y C43 z C44 xy C45 yz C46 xz yz C51 x C52 y C53 z C54 xy C55 yz C56 xz xz C61 x C62 y C63 z C64 xy C65 yz C66 xz
1 有限元-应力应变关系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SJTU
与低碳 钢拉伸时 力学行 为类似的塑性材料 ,如 16 锰钢, 50 钢,以及一些高 强度低合金钢等。 另一些 塑性材料 ,如青 铜等,则无明显的屈服阶 段。
(MPa)
锰钢
800 600 400 200
镍钢 16锰钢 青铜
(%)
0 10 20 30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E x 1 1 y x
1 z 1 x
x
E
z3
z
E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第四章 应力-应变关系
广义胡克定律
2.2
广义虎克定律
y y
(Generalized Hooke’s Law)
叠加原理(Principle of Superposition)
p
e
A
E
A
近似 实际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SJTU
o
e
e
o
E
o
弹性应变
p
e
材料力学 Mechanics of Materials
第四章 应力-应变关系
低碳钢性能
低碳钢 卸载、再加载时的力学行为 卸载,再加载 屈服、强化阶段内 当荷载 S 逐渐卸至零时,部分变形恢复, e A p 部分变形残留。即:
第四章 应力-应变关系
其他塑性材料的拉伸 1.7 其它塑性金属材料拉伸时的力学行为
名义屈服应力
0.2
(MPa)
锰钢
800 600
镍钢 16锰钢 青铜
工程弹塑性力学课件:第四章应力与应变的关系(肖)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
一、平衡方程 应力分量满足平衡方程:
x yx zx X 0
x y z
xy y zy Y 0
(1.67)
x y z
xz yz z Z 0
x y z
ij, j Fi 0
二、几何方程
x
u x
y
v y
z
w z
xy
u y
v x
yz
v z
xy
120
1 4
x
+
3 4
y
3 4
xy
x y
190 10-6 130 10-6
xy 577 10-6
1,2
x
y
2
( x - y
2
)2 +( xy
2
)2 =30 10-6
330 10-6
1=360 10-6,2 =-300 10-6
2
0
=
arctan(
xy x -
y
)
61。
0
0
30.5。 120.5。
(1.82)
应变与位移的关系→本构关系
材料力学中: x
E x
x
1 E
x
y
z
1 E
x
广义虎克定律: ①正应力→正应变,与剪应变无关
②剪应力→剪应变,与正应变无关
例:贴三角形应变花。
0 =190 10-6,60 =200 10-6,120 =300 10-6, 材料常数:E=206.8109 N / m2, 0.3。
2 y
z 2
2 z
y2
2 yz
yz
0
2 z
x2
弹性力学 第04章应力和应变关系
第四章应力与应变关系§4-1 应力和应变的最一般关系式§4-2 弹性体变形过程中的功和能§4-3 各向异性弹性体§4-4 各向同性弹性体§4-5 弹性常数的测定§4-6 各向同性体应变能密度的表达式显然有5225C C =同理可证nmmn C C =这样就证明了极端各向异性体,只有6+30/2=21个独立的弹性常数。
⎪⎪⎪⎪⎭⎪⎪⎪⎪⎬⎫⎪⎪⎪⎪⎩⎪⎪⎪⎪⎨⎧⎥⎥⎥⎥⎥⎥⎥⎥⎦⎤⎢⎢⎢⎢⎢⎢⎢⎢⎣⎡=⎪⎪⎪⎪⎭⎪⎪⎪⎪⎬⎫⎪⎪⎪⎪⎩⎪⎪⎪⎪⎨⎧xy xz yz z y x xy xzyz z y x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γγγεεετττσσσ66564636266156554535255146454434244 136353433233 126252423222 16 15 14 13 12 111②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各向异性弹性体如果物体内的每一点都具有这样一个平面,关于该平面对称的两个方向具有相同的弹性,则该平面称为物体的弹性对称面,而垂直于弹性对称面的方向,称为物体的弹性主方向。
这样,物体的弹性常数从21个变为13个。
若Oyz 为弹性对称面,则(可用坐标变换公式得到)⎪⎪⎪⎪⎭⎪⎪⎪⎪⎬⎫⎪⎪⎪⎪⎩⎪⎪⎪⎪⎨⎧⎥⎥⎥⎥⎥⎥⎥⎥⎦⎤⎢⎢⎢⎢⎢⎢⎢⎢⎣⎡=⎪⎪⎪⎪⎭⎪⎪⎪⎪⎬⎫⎪⎪⎪⎪⎩⎪⎪⎪⎪⎨⎧xy xz yz z y x xy xzyz z y x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γγγεεετττσσσ665656554434244 13433233 1242322214 13 1211100000000000000如果互相垂直的3个平面中有2个式弹性对称面,则第3个平面必然也是弹性对称面。
应力应变关系
力σp,称为比例极限(proportional limit)。低碳钢的比例极限σ p ≈ 200MPa 。超过A点后,
应力-应变曲线开始偏离原来的直线路径。图上AB段呈现非线性关系。在点B以内的范围,
试件的变形完全是弹性变形。也就是说,当卸载时,应力-应变曲线沿原路径返回,发生
的变形可以全部恢复。超过B点后变形就不能完全恢复,材料将产生塑性变形(plastic
锰钢σb=915.6 δ=29.9%
镍钢σb=715 δ=53.8%
16 锰钢σb=500 δ=25%
Q235 钢σb=400 δ=29% 青铜σb=247 δ=38.3%
相交与B点,对应的应力就是该材料的 名义屈服强度,记为σ0.2。
ε (%) 0 10 20 30 40 50 60
二、脆性材料
图 4-6
(4-2)
其中ε 是轴向应变,ε’是侧向应变,比例系数μ就是泊松比。工程材料的泊松比在 0.2 到 0.5 之间。E 和μ是表征线弹性的、均质的、各向同性材料的基本材料常数。
2,屈服阶段
低碳钢的拉伸应力-应变图上从B点到C点出现应力值上下抖动,应变增加较快的一段
曲线。这一阶段表明材料开始了非弹性行为。
§4-1 低碳钢的拉伸试验
在分别考虑了应力和应变后,从直觉上知道这两个量是互相关联的。事实上,在第一
章的绪论里已经提到过应力应变之间的胡克定律。它描述了很大一类材料在小变形范围,
在简单拉伸(压缩)条件下所具有的线性弹性的力学性能。低碳钢 Q235 是工程上常用的
金属材料。这一节着重介绍低碳钢的力学性能,然后简单介绍其他一些材料的性能。
学性质。这种试验通常是在常温(室温)
下对试件进行缓慢而平稳加载的静载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应力应变关系4.1弹性变形时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当材料所受应力小于其线弹性极限时,材料应力应变间的关系服从广义Hooke 定律,即1()1()1()111222x x y z y y x zz z x yxy xy yz yz zx zxE E E G G G εσνσνσεσνσνσεσνσνσετετετ⎧=--⎪⎪⎪=--⎪⎨⎪=--⎪⎪⎪===⎩,, (4.1)式中,E 为拉压弹性模量,G 为剪切模量,ν为泊松比,对于各向同性材料,三个常数之间满足()21E G ν=+关系。
由上式可得11212()()33m x y z x y z m E E ννεεεεσσσσ--=++=++= (4.2) 于是11()'2x m x m x E G νεεσσσ+-=-= 或1112''22x m x x m G G Eνεεσσσ-=+=+ 类似地可以得到1112''22y m y y m G G E νεεσσσ-=+=+ 1112''22z m z z m G G Eνεεσσσ-=+=+于是,方程(4.1)可写成如下形式1212'00'0000'x xy xz x xy xz m v yx y yz yx y yz m G E m zxzy z zx zy z εγγσττσγεγτστσσγγεττσ-⎛⎫⎛⎫⎛⎫ ⎪ ⎪ ⎪=+ ⎪ ⎪ ⎪ ⎪ ⎪ ⎪⎝⎭⎝⎭⎝⎭即'1122ij ij m ij ij m G Eνεεεσδσ-'=+=+ (4.3)显然,弹性变形包括体积改变的变形和形状改变的变形。
前者与球应力分量成正比,即12m m E νεσ-= (4.4)后者与偏差应力分量成正比,即''12''12''12111222x x m x G y y m y G z z m z G xy xy yz yz zx zxG G G εεεσεεεσεεεσετετετ⎧=-=⎪=-=⎪⎨=-=⎪⎪===⎩,,或简写为2ij ij G σε''= (4.5)此即为广义Hooke 定律。
4.2塑性变形时应力和应变的关系弹性力学是以应力与应变成线性关系的广义Hooke 定律为其基础的;而在塑性力学的范围内,一般来说,应力与应变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同时这种非线性的特征,又与所研究的具体材料和塑性应变有关。
塑性变形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十分复杂,相关的理论较多,但可将它们分为两大类,即增量理论和全量理论。
4.2.1增量理论在弹性极限范围内,弹性全量应变与当时的应力状态有确定的一一对应关系,而与加载的历程无关。
但由于塑性变形的不可恢复性,塑性全量应变与当时的应力状态不是单值关系,而与加载的历史有关。
图4.1所示低碳钢拉伸实验的结果表明:在应力超过弹性极限条件下卸载时,其应力应变基本呈平行于弹性线的线性关系,直到材料反向时的屈服极限's σ,这就是材料的卸载规律(图4.1a )。
因此,当材料发生塑性图4.1 单向拉伸随加载历史变化的应力应变关系变形时,即使应力水平相同,不同加载历程所对应的应变值也会不同(图4.1b )。
同样,对于同一应变值,不同加载历程所对应的应力值也会不同(图4.1c )。
因此,只有明确了加载历程,才能得到应力应变间的对应关系。
既然塑性变形时的应变与加载历史有关,而且也不容易得到全量应变与应力状态间的对应关系,人们自然想到建立塑性变形每一瞬时应变增量与当时应力状态之间的关系,又因为金属塑性变形过程中体积的变化可以忽略,人们又会想到建立每一瞬时应变增量与当时应力偏量之间的关系,增量理论便建立了这样的关系,这里的“增量”指的是应变增量,是相对全量应变而言的。
增量理论又称流动理论,是历史上最早提出来的阐述塑性变形过程应力应变关系的理论,代表性的有Levy-Mises (列维-米赛斯)理论和Prandtl-Reuss (普朗特-劳斯)理论。
4.2.1.1 Levy-Mises 理论S.Venant (圣维南)首先提出了应变增量主轴与应力主轴相重合的假定。
1871年Levy 进一步提出塑性变形过程中应变增量的各分量与相应的应力偏量分量成比例;1913年Mises 独立地提出了同样假设,并考虑到材料达到塑性状态后的塑性变形较大,因此建议忽略变形中的弹性部分(假定为刚塑性材料),即假定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偏量主轴或应力的主方向重合,即λτετετεσεσεσεd zxzx yzyz xyxy z zyyxxd d d d d d ======''' (4.6a )或λσεd d ij ij '= (4.6b )该式称为Levy-Mises 流动法则,它说明:塑性变形时,应变增量主轴与应力偏量主轴重合,即与应力主轴重合;应变增量的各分量与应力偏量的各相应分量成正比。
显然,上式在主轴的情况下为λσεσεσεd d d d ==='33'22'11(4.7)或表达为应变增量张量与应力张量之间的关系,即()()()213221322132()()()x x y z y y z x z z x y xy xy yz yz zx zxd d d d d d d d d d d d ελσσσελσσσελσσσελτελτελτ⎧=-+⎪⎪=-+⎪⎨=-+⎪⎪===⎪⎩,, (4.8) 式中,λd 为瞬时的非负比例系数,它在塑性变形过程中是变化的。
将式(4.7)代入式(3.40),得e d ε==参照等效应力式(3.30a ),可得等效应变增量和等效应力之间的函数关系32eed d ελσ=(4.9) 于是,式(4.6)可写为'''33,2233,2233,22e e x x xyxy e e e e y y yzyz e ee e z z zxzx e e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εεεσετσσεεεσετσσεεεσετσσ⎧==⎪⎪⎪==⎨⎪⎪==⎪⎩(4.10) 或写作张量形式'32e ij ij ed d εεσσ=(4.11) 于是,通过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增量式,Levy-Mises 塑性应力应变关系式中的比例系数d λ便可计算出来,从而通过应力状态可以求出应变增量的具体值。
式(4.11)与广义Hooke 定律的结构极为相似,只不过等式左边为应变增量,比例系数为瞬时变化值,这正好体现了塑性变形与弹性变形的不同。
若某平面应变状态的z 向没有应变,即z d ε=0,则按照式(4.6)有'z σ=0,此时03x y zz z σσσσσ++'=-=,1()2z x y σσσ=+ 在主轴坐标系下则有2131()2σσσ=+,此即平面应变条件下应力间应满足的关系。
4.2.1.2 Prandtl-Reuss 理论当变形较小,如应变的弹性部分和塑性部分属于同一量级时,忽略弹性变形将会带来较大误差,此时总应变增量应由弹性应变增量和塑性应变增量两部分组成,即e ijp ij ij d d d εεε+= 前者为塑性部分,由(4.6)式确定,即λσεd d ij p ij '=后者为弹性部分,由(4.3)式确定,即'1212'e vij ij m ij ij m GE d d d d d εεεσδσ-=+=+ 于是''1212vij ij ij ij m GE d d d d εσλσδσ-=++ (4.12) 上式即为Prandtl-Reuss 理论。
Prandtl-Reuss 理论与Levy-Mises 理论的差别在于前者考虑了塑性区的弹性应变部分,因而得出了不同的本构方程式。
增量理论建立了各瞬时应变增量和应力偏量之间的关系,考虑了加载过程对变形的影响,能反映复杂的加载情况,并不受加载条件的限制。
但变形终了的应变需由各瞬时的应变增量积分得出,因此实际应用较为复杂。
需要说明的是,Levy-Mises 理论和Prandtl-Reuss 理论都只能在加载的情况下使用,卸载时须按Hooke 定律计算。
4.2.2全量理论全量理论又称形变理论,它所建立的是应力与应变全量之间的关系,这一点和弹性理论极为相似,但全量理论要求变形体受简单加载,即要求各应力分量在加载过程中按同一比例增加,因而变形体内各点的应力主轴方向不发生变化,显然,这一要求限定了全量理论的应用范围。
4.2.2.1 Hencky (汉基)理论Hencky 小塑性变形理论描述了偏差塑性应变分量与相应的偏差应力分量间的函数关系,即偏差塑性应变分量与相应的偏差应力分量及切应力分量成正比,即λτετετεσεσεσε======zxp zx yzp yz xyp xy zp z ypy xp x '''''')()()( (4.13a )或'p ij ij εσλ'= (4.13b )式中,λ—瞬时的正值比例常数,在整个加载过程中可能为变量。
因为p x p m p x p xεεεε=-=)(',所以,式(4.13)也可改写为 λτετετεσεσεσε======zxp zx yzp yz xyp xy zp z yp yxpx ''' (4.14a )即'p ij ij εσλ= (4.14b )或p p p p p px y y z z x x y y z z xεεεεεελσσσσσσ---===--- (4.14c ) 4.2.2.2 A.Ильющин(依留辛)简单加载定理在Hencky 和Nadai (纳代依)工作的基础上,A.Ильющин于1943年将形变理论的形式和所必须满足的条件进行了整理,提出了物体内每个单元都处于简单加载的具体条件,并认为物体处于简单加载状态,即当外荷载从一开始即按同一比例系数增加时,由形变理论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
满足简单加载的四个具体条件是:(1) 小变形,即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属于同一量级; (2) 12ν=,即材料为不可压缩体;(3) 荷载(包括体力)按比例单调增长,变形体处于主动变形过程,即应力强度不断增加,在变形过程中不出现中间卸载的情况,如有位移边界条件,只能是零位移边界条件;(4) 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具有n e e A σε=的幂函数形式。
4.2.3全量理论和增量理论的关系既然全量理论和增量理论都适用于简单加载(比例加载),那么,这两种理论在比例加载条件下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