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课智能垃圾桶教学教案
新型垃圾箱教案
![新型垃圾箱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099faf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b.png)
新型垃圾箱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新型垃圾箱的设计与使用教学目标:1. 了解新型垃圾箱的概念和设计原理。
2. 掌握新型垃圾箱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垃圾分类能力。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请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你们是否了解垃圾分类?你们知道如何有效地处理垃圾吗?2. 引入新型垃圾箱的概念:介绍新型垃圾箱的定义和设计目的,即提高垃圾分类效率和环境保护。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介绍新型垃圾箱的种类和功能:例如智能垃圾箱、压缩垃圾箱等。
2. 解释新型垃圾箱的设计原理和工作流程:如传感器检测、自动分类和垃圾压缩等。
三、实践操作(20分钟)1. 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每个小组分配一种新型垃圾箱进行操作。
2. 学生按照指导手册,学习使用新型垃圾箱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模拟投放垃圾并观察新型垃圾箱的自动分类和压缩效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使用新型垃圾箱的体验和发现,讨论其优点和不足之处。
2. 整理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新型垃圾箱的优势,并与传统垃圾箱进行对比。
五、拓展延伸(10分钟)1. 环保意识教育:通过视频、图片等资料展示,引导学生了解垃圾对环境的危害,培养环保意识。
2. 制定垃圾分类计划:让学生思考并制定自己的垃圾分类计划,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实践。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新型垃圾箱的使用心得体会,包括对其优点和不足的评价。
2.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垃圾分类。
教学评估:1. 实践操作中观察学生的使用技巧和操作是否正确。
2. 讨论与总结环节中评估学生对新型垃圾箱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3. 作业评估学生对新型垃圾箱的使用心得和对环保意识的认识。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或投影仪。
2. 新型垃圾箱的样品或模型。
3. 视频、图片等环保教育资源。
教学反思:教案中结合了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和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对新型垃圾箱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智能垃圾桶方案设计讲课教案
![智能垃圾桶方案设计讲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8182545fbfc77da369b106.png)
设计思路:本智能垃圾桶分为两件组装,及智能垃圾桶与智能垃圾清扫机的结合。
智能垃圾桶采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红外感应控制系统、无线通信系统,实现自动开关桶盖并调节开盖角度、遥控垃圾桶走动、智能封袋的功能。
与传统智能垃圾桶相比较,功能性更强,智能化程度更高。
1 设计思路从垃圾桶的结构和功能出发,主要从垃圾桶外观、分类回收功能、恶臭气味处理、智能翻盖、语音提示等方面进行多功能垃圾桶的设计,力求垃圾桶不仅能满足收集垃圾的功能,而且因其美观,色彩能与周围环境相和谐,成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分类回收功能设计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成分复杂,含易腐有机物、煤灰、泥沙、塑料、橡胶、玻璃、纸类等,有的生活垃圾中含有电池、金属等,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重要手段。
城市垃圾可分为可回收物和不可回收物2 部分,其中,金属、塑料、玻璃、纸张、木制品等可回收再利用,废旧电池对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较重,可设置专门的收集装置回收,集中处理,其他的不可回收的物品可收集后清运至垃圾处理场进一步处理。
可将垃圾桶设置成2 个子桶,一个为可回收桶,涂成绿色,并在显著位置标记可回收标志和字样;另一个为不可回收桶,涂成黄色,标记不可回收标志和字样,在垃圾桶的侧壁处可挂置小的废旧电池回收箱。
3 吸附设计垃圾桶是垃圾临时存放的场所,有机垃圾在垃圾桶内易腐烂变质,散发出恶臭气味,在垃圾桶外壳与内桶间壁处,填充一层活性炭纤维,由于活性炭纤维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好的吸附性能,可以净化空气,吸附垃圾腐烂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气味,防止空气污染。
4. 自动翻盖由于现行的垃圾桶投放口多在桶身侧面,有些还带有盖门,人们投放垃圾时需要走近或用手开门,这样易对人体造成污染。
设计红外线感应自动开门装置[4],可实现当人走近垃圾桶时,桶门自动打开,投入垃圾后桶门自动关闭,不仅清洁卫生,而且避免垃圾腐烂的恶臭气味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5 语音功能在垃圾桶的集成电路上安装语音模块系统,当人接近垃圾桶投放垃圾时,语音系统会提示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智能分类垃圾箱课程设计
![智能分类垃圾箱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219c37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ee.png)
智能分类垃圾箱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智能分类垃圾箱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标准。
2. 学生掌握生活中常见垃圾的分类方法和相关知识。
3. 学生了解智能分类垃圾箱在环保事业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使用智能分类垃圾箱进行垃圾分类。
2. 学生具备分析智能分类垃圾箱优缺点的能力,并提出改进建议。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简易的智能分类垃圾箱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养成环保意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 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培养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对科技创新的兴趣,激发探索精神。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普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智能分类垃圾箱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探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与交流。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其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基础知识:介绍垃圾的分类标准,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以及各类垃圾的处理方法。
教材章节:《环保教育》第五章第二节“垃圾分类与处理”2. 智能分类垃圾箱原理:讲解智能分类垃圾箱的工作原理、技术要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科技与创新》第三章第五节“生活中的智能设备”3. 环保意识培养: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意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材章节:《环保教育》第一章“环保意识与行为”4. 简易智能分类垃圾箱制作: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简易的智能分类垃圾箱模型。
教材章节:《科技与创新》第二章第四节“设计制作与实践”5. 课程实践与评估:组织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课程中的学习成果。
多功能垃圾桶课程设计
![多功能垃圾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043dd9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94.png)
多功能垃圾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多功能垃圾桶的概念,掌握其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2. 学生能够了解环保和资源再利用的重要性,认识到多功能垃圾桶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多功能垃圾桶。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环保意识,关注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再利用,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2. 学生能够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增强对科学的兴趣,提高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协作,培养沟通、交流和分享的团队精神,增进同学间的友谊。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项目式学习为主要形式,结合环保教育和科技制作,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鼓励学生发表见解,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课本内容,设计以下教学内容:1. 环保知识介绍:讲解环保的重要性,垃圾分类的意义,以及多功能垃圾桶在环保中的作用。
- 教材章节:《环保小卫士》第四章第二节《垃圾分类,从我做起》2. 多功能垃圾桶设计与制作:- 结构与功能:介绍垃圾桶的基本结构,包括分类垃圾容器、投掷口、脚踏板等,讲解各部分功能。
- 设计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简单机械原理,了解如何实现垃圾桶的自动开盖、压缩垃圾等功能。
- 教材章节:《科学制作》第三章《生活中的简单机械》- 材料选择:介绍适合制作多功能垃圾桶的材料,如塑料、木板、金属等。
- 制作过程:详细讲解垃圾桶制作的步骤,包括设计草图、选择材料、加工组装等。
- 教材章节:《劳动与技术》第五单元《创意制作》3. 课程安排与进度:- 第一阶段:环保知识学习,了解垃圾分类和多功能垃圾桶的重要性。
wedo感应垃圾桶教案
![wedo感应垃圾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e7ef9e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88.png)
提出问题:日常生活中垃圾处理 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垃圾桶的
作用与不足。
介绍感应垃圾桶的概念,引起学 生兴趣。
阐述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内容 。
讲解感应垃圾桶原理
01
详细介绍感应垃圾桶的工作原理,包括感应器、电机、控制系 统等部分的作用。
02
通过图示、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感应垃圾桶的工作过程。
引导学生讨论感应垃圾桶与普通垃圾桶的区别和优势。
编程与调试
学生掌握了使用WeDo 2.0软件编写简单程序的方法 ,以及如何通过调试程序来优化感应垃圾桶的性能 。
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制作感应垃圾桶的过程中,学生遇到了各种问题,但通过团队 合作和教师的指导,他们成功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解决问 题的能力。
环保意识的培养
通过制作感应垃圾桶,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 到垃圾分类和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他 们的环保意识。
等。
引导学生关注环保理念,选 择环保材料和可回收材料,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提醒学生在使用过程中注意垃 圾分类和节约资源,培养良好
的环保习惯。
PART 05
总结与展望
感应垃圾桶的基本原理
学生了解了感应垃圾桶如何通过红外线传感器检测物体接近 ,并自动打开盖子的工作原理。
WeDo 2.0 套件的使用
学生熟悉了WeDo 2.0套件中的各种组件,包括马达、传感器等,并学习了如何将这些组件正确连接到智能集线器上。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学 生思考如何制作出更具创意和实用性 的感应垃圾桶。
提供一些创意灵感和实用案例,帮助 学生拓展思路和视野。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材料、设计和技 术,以实现更好的效果。
(完整)进阶课智能垃圾桶教学教案
![(完整)进阶课智能垃圾桶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1c158be2b160b4e777fcf97.png)
1、宝贝们知道上面这些图片所代表的垃圾么?2、那大家知道这些垃圾都属于什么类型的垃圾么?3、那个小朋友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啊4、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呢?今天的机器人会怎样帮助我们进行垃圾分类?科学知识1、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通过分类地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2、垃圾分类的种类主题搭建1、提前准备好投影仪,可以参考PPT进行简易搭建,如果孩子动手能力较强,也可以鼓励小朋友们进行看图模仿搭建2、PPT搭建机器人较为简易,但是马达连接处容易掉,可以针对年纪小的宝贝来改装搭建使用创意搭建1、可以鼓励小朋友们设计分类垃圾桶,分门别类投放垃圾2、设计可以自动收集垃圾的智能机器人程序学习1、智能垃圾桶程序90—13—17—93-14—17拓展游戏垃圾分类知识大比拼(准备提问卡和知识卡片)1.啤酒瓶收破烂的都不要了,算其他垃圾吗?答:错。
因为啤酒瓶能卖钱,属于可回收物。
只不过它个头大、利润低,遭嫌弃罢了。
所以还是要和报纸等放在一起,收集多了一起卖掉.如果嫌它放在阳台上占地方,就拎下来投在小区里蓝色的“可回收物”箱里,环卫工人会来收的。
集中之后,进入现有废品回收渠道。
2.几颗不用的纽扣,塑料做的,是可回收物吗?答:对.因为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比如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橡胶及橡胶制品,都属于可回收物。
如果数量不大的话,纽扣也可以投在“其他垃圾"里。
3。
速冻饺子、豆腐包装盒,都是厨房里产生的垃圾,当然是厨房垃圾吗?答:错.因为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装袋都归类“其他垃圾"。
另外,用过的餐巾纸、卫生间的纸,还有抽过的烟头、旧衣物,也属于“其他垃圾”。
4、花生壳算其他垃圾吗?答:对。
5.热水瓶胆和废旧灯管一样,属于有毒有害品吗?答:错。
热水瓶胆本身是玻璃的,有一层很薄的银,应该划为其他垃圾。
另外,像修正液之类,毒性不强,也可以归为其他垃圾。
第14课贴心的垃圾桶(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河大音像版
![第14课贴心的垃圾桶(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河大音像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f66ef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5.png)
第十四课贴心的垃圾桶一、教材分析(一)内容分析本课以垃圾桶桶盖的自动打开与关闭为创作任务。
先明确垃圾桶桶盖的打开方式,再利用已经学过的舵机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等硬件组成模拟的垃圾桶控制器,设计实现垃圾桶桶盖自动打开、关闭及减少误开等情况的脚本,完成创作任务。
(二)教学目标1. 能根据需求设置舵机的旋转角度。
2. 会设计舵机延迟旋转的脚本。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根据需求设置舵机的旋转角度。
2. 教学难点舵机延迟旋转脚本的设计。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舵机和超声波测距传感器的相关知识,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设置舵机的旋转角度。
设计利用二次判断避免误开情况的脚本,对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加以指导。
三、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教师需为每个学习小组或每位学生准备本课所用到的蓝牙主控、超声波测距传感器、舵机及其控制板、数据线。
准备带盖的垃圾桶的实物或图片。
(二)过程设计1.趣味导入上课之初,展示带盖垃圾桶的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实现感应和自动打开的功能,激发学生创作智能硬件作品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兴趣。
2.新课讲授让学生根据平时见过的垃圾桶桶盖的打开方式(也可以借助实物或者图片进行观察),探讨如何利用舵机硬件模拟控制垃圾桶桶盖的开关,以及如何利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实现有人来扔垃圾时垃圾桶桶盖自动打开的功能。
3.任务驱动任务一:先确定舵机的初始角度,再确定垃圾桶桶盖打开和关闭时舵机的角度,让学生设计脚本,实现利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测量的距离控制垃圾桶桶盖打开和关闭的效果。
任务二:让学生思考如何避免桶盖误开的情况。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想法,并在组内讨论其可行性,然后根据确定的方案,让学生设计脚本实现避免桶盖误开的效果。
4.实践练习垃圾桶桶盖打开后,可用“等待 1 秒”积木结合“舵机转到度”积木实现桶盖的延迟关闭效果。
5.展示交流6.课后总结。
室内智能垃圾桶课程设计
![室内智能垃圾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cc468f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d7.png)
室内智能垃圾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室内智能垃圾桶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分类方式。
2. 学生能掌握室内智能垃圾桶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的意义。
3. 学生了解智能硬件在生活中的应用,认识到科技创新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智能垃圾桶设计方案。
2.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室内智能垃圾桶。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对智能垃圾桶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环保意识,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
2.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科技创新意识,激发对智能硬件的兴趣。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沟通、协作,培养团队精神和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科技制作课,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了解智能硬件在环保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环保意识。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动手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善于合作交流。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鼓励创新思维,强调团队合作,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学习成果,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获得全面的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室内智能垃圾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 智能垃圾桶的分类与工作原理- 常见传感器及其在智能垃圾桶中的应用2. 环保与垃圾分类知识:- 垃圾分类的意义与方法- 智能垃圾桶在垃圾分类中的应用与优势3. 智能硬件在生活中的应用:- 智能家居系统简介- 智能垃圾桶在智能家居中的地位与作用4. 实践操作:- 设计并制作简易智能垃圾桶- 小组合作,进行智能垃圾桶的使用效果评估教学大纲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室内智能垃圾桶的基本原理与结构,让学生了解智能垃圾桶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讲解环保与垃圾分类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智能垃圾桶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探讨智能硬件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
语音垃圾桶课程设计
![语音垃圾桶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91ffc4c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fc.png)
语音垃圾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语音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特别是“语音垃圾桶”的原理与功能。
2. 学生能够通过学习,了解语音识别的基本流程,包括声音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匹配等步骤。
3. 学生能够结合环保主题,掌握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并将语音技术应用于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中。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语音识别知识,设计并实现一个简易的语音垃圾桶模型。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够有效进行任务分配和执行。
3. 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数据收集、处理和分析,形成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于科技的兴趣,激发他们对人工智能技术探究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主动参与环境保护的责任感。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实用主义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设计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结合信息技术和环保教育,注重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但需要进一步提高实践操作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要求: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课程中取得进步。
二、教学内容1. 引入新课:介绍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对语音垃圾桶的兴趣。
- 教材章节:第三章《智能语音技术》2. 理论知识学习:- 语音识别技术的基本流程:声音采集、预处理、特征提取、模式匹配。
-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垃圾种类、分类方法及其意义。
- 教材章节:第三章《智能语音技术》、第四章《环保与垃圾分类》3. 实践操作:- 设计并实现简易的语音垃圾桶模型。
- 小组合作,进行任务分配,完成模型搭建和调试。
- 教材章节:第三章《智能语音技术》、第五章《综合实践活动》4. 拓展与应用:- 探讨语音识别技术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场景。
创新课程设计智能垃圾桶
![创新课程设计智能垃圾桶](https://img.taocdn.com/s3/m/b0bf3c3d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99.png)
创新课程设计智能垃圾桶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智能垃圾桶的工作原理,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如传感器、微控制器和编程逻辑。
2. 学生能够描述智能垃圾桶在环保和资源回收方面的重要性和影响。
3. 学生掌握数据收集与分析的基本方法,理解智能设备在生活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电子和编程知识,设计并制作一个简易的智能垃圾桶原型。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能在项目中进行有效沟通。
3. 学生能够使用适当的工具和仪器进行测试,并对智能垃圾桶的性能进行评估。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认识到科技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2. 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环保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3. 学生在创新设计过程中,体验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面对挫折和失败的积极态度。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设计,旨在结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知识,通过智能垃圾桶的制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课程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采用项目式学习法,鼓励学生探究实践,注重知识的应用和技能的培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的分解和评估,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围绕智能垃圾桶的设计与制作,结合以下教材章节内容进行组织:1. 《科学》教材中有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种类。
2. 《信息技术》教材中基础编程知识,如循环、条件语句等。
3. 《工程技术》教材中的电子元件知识,包括电路设计和搭建。
4. 《数学》教材中的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介绍智能垃圾桶的概念,探讨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2. 学习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重点掌握红外传感器在智能垃圾桶中的应用。
3. 教授编程基础知识,让学生掌握如何通过编程控制微控制器,实现垃圾桶的智能开盖功能。
4. 讲解电子元件的选择和电路设计,指导学生搭建智能垃圾桶的硬件部分。
wedo 中高级课程《智能垃圾桶》教案
![wedo 中高级课程《智能垃圾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cb38c0bcd126fff6050b23.png)
《智能垃圾桶》教案备注:需要多准备11孔凸点梁。
1. 搭建动力系统。
1)利用凸点梁和积木块设计出底座,要保证两个乐高单位。
2)在上侧继续加高,第三层安装动力系统,并在左侧传动,利用8齿齿轮传动24齿齿轮,上面进行互锁加固。
2.搭建桶身。
1)利用积木块和凸点梁设计另一侧桶身,要保证两侧长度和高度相同。
3.搭建检测装置。
1)搭建3个乐高单位高度,两侧要留出位置与桶身连接。
2)后面桶身要与前面长度和高度相同,底部留出点进行桶身连接。
3)进行连接,上方利用互锁加固,保证前面和后面要高于两侧一个乐高单位,间距为11各乐高单位。
4.搭建桶盖。
1)利用轴连接四根11孔凸点梁,外侧凸点梁要与内侧凸点梁相差一个乐高单位,中间各连接一个带十字孔块,在动力系统同侧安装24齿齿轮。
2)利用薄片将桶盖连接。
3)连接完成搭建。
备注:注意连接时要提前把线固定在后侧。
4.任务分析1.老师:今天咱们首先要使桶盖能够打开,等待一段时间后自动闭合。
老师提问一:你们知道咱们可以利用什么模块吗?答:马达旋转模块、马达功率模块、马达运转块和等待模块。
1)编写程序:利用马达旋转模块控制卷轮运动。
备注:让孩子们自己选择速度,根据不同功率设置不同时间。
一、提出任务二:挑战高峰。
1.为模型设置固定距离,使智能垃圾桶检测到物体后自动开合。
1)老师:现在咱们要为使智能垃圾桶检测到物体后自动开合,但不是靠近后开合,而是物体达到固定距离后在打开,你们知道咱们要利用哪个模块吗?答:运动传感器检测状态。
2)那咱们可以利用哪个模块将咱们设置好的信息进行发送呢?答:信息块和信息发送块。
3)编写程序:。
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课时6第二单元第2课时:家用智能垃圾桶设计-教案
![八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上册课时6第二单元第2课时:家用智能垃圾桶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17bf62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ca.png)
初中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家用智能垃圾桶设计》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本课是“广州电视课堂”初中二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线上教育课程。
为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的号召,基于学生的年龄特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了解目前生活中常用的垃圾桶,特别是智能垃圾桶的使用情况。
了解其的功能和应用的技术原理。
并针对现在市场上功能单一的智能垃圾桶进行研究,设计新型家用智能垃圾桶,使垃圾桶具有多项智能功能,给生活、保护环境带来更多便利,为未来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捷与舒适。
二、学情分析初中二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在有效的活动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潜能。
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收集、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使学生形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三、教学目标(1)价值体会:师生通过对家用智能垃圾桶案例的考察探究,体会垃圾桶在生活中的作用,从而增加学生的环保意识。
(2)责任担当:师生通过设计垃圾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3)问题解决:师生通过设计与制作家用智能垃圾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和动手实践能力。
(4)创意物化:通过设计与制作家用智能垃圾桶,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计一个美观、经济、实用的家用智能垃圾桶。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智能垃圾桶具备的功能与其原理的调查;(2)设计自己的智能垃圾桶。
教学难点:设计智能垃圾桶的具体步骤和方法五、工具及资源准备(1)了解目前生活中常用的垃圾桶,特别是智能垃圾桶的使用情况。
(2)挑选你所熟悉的智能垃圾桶,了解其的功能和应用的技术原理。
(3)互联网和电脑六、教学过程(一)家用智能垃圾桶调查任务:通过生活观察和上网搜索等方式,了解现在有哪些家用智能垃圾桶,把它们一一列出来与同学分享。
幼儿园科技教育教案:利用智能垃圾桶学习垃圾分类
![幼儿园科技教育教案:利用智能垃圾桶学习垃圾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97ddd36c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87.png)
近年来,科技的发展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包括教育。
在幼儿园阶段,科技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不仅能够扩展儿童的认知领域,还能够培养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今天,我们将从利用智能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学习的角度,来谈谈幼儿园科技教育的相关教案。
一、教案背景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和人口增加,现代城市中日益增多的垃圾排放已成为严重的环境问题。
而幼儿园作为儿童最早接触环境和社会的地方,应该为他们提供环保意识和实践教育,引导他们成为环保公民。
利用智能垃圾桶进行垃圾分类学习活动,对于幼儿园的科技教育和环境教育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二、教案设计(一)活动目标本次活动的目标是让幼儿通过垃圾分类来探索周围环境、加深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同时,也通过利用智能垃圾桶的形式,激发幼儿们的科技兴趣,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二)活动内容1.课前启发:教师通过教具等形式,介绍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
可以通过实物演示、图片展示或视频展开垃圾分类与环保的讲解,激发幼儿对垃圾正确分类的兴趣。
2.智能垃圾桶使用:教师将幼儿围在一起,共同使用智能垃圾桶,将垃圾分类投入不同的桶中。
同时,可以让幼儿们借助图片等形式,区分出不同的垃圾种类,如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等。
在过程中,可以引导幼儿们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即减少浪费、保护环境、节省资源等等。
也可以通过直接参与这个过程来加深幼儿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以及智能垃圾桶的运作原理。
3.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小组,分别由不同的教师负责指导。
每个小组都需要在活动时间内集中自己园区的垃圾,进行分类整理,以便更好地了解垃圾的来源、种类,以及如何正确地运用垃圾分类知识。
4.展示活动:授课结束后,可以适当安排幼儿进行讲解和展示。
可以让每个小组成员轮流进行小组内部的讲解,一起分享彼此的收获,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对于活动的认同和喜爱。
幼儿们也可以将自己的垃圾分类手工作品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小伙伴了解垃圾分类的美好。
2022年教学教材《习作展评智能垃圾桶》优秀教案
![2022年教学教材《习作展评智能垃圾桶》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4ae08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78.png)
下面的一层吸尘设备也不是白装的,它自带人眼看不到的红外线,如果发现有垃圾撒落在地上,它就会用吸尘器把垃圾吸进垃圾桶内。
这就是我想创造的智能垃圾桶,虽然现在还没有创造出来,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能够诞生!
由社会中存在的问题引出智能垃圾桶,很新颖。
写垃圾桶的外形,很有条理。
通过具体的事例写垃圾桶的神奇功能——自动分析、自动分解。
运用假设的方法导入,写出智能垃圾桶的另外功能——能够警告处分。
析、分解功能之二:教育警告捡垃圾吸进桶内希望将来诞生
小由生活现象引出智能垃圾桶,接着从垃圾桶的外形和功能入手来写,写得特别有条理。在功能方面,小能够多角度地选择不同功能来写,很有创造性。结尾流露出小对智能垃圾桶的喜爱与期待,耐人寻味。
这种垃圾桶的分类十分简单。分不清的垃圾,系统会自动分析这属于哪一类,并自动分解对自然危害十分大的垃圾,这样就不会对土地造成伤害。之所以会自动分析,是因为里面放着一种AI智能,显示屏会显示出来。如果不懂此垃圾有无害处,你就可以咨询机器人,摄像头将会对垃圾进行扫描判断,提示你该放哪个垃圾桶。如果是盲人也没有关系,只要将垃圾提起对着显示屏,让它嗅一嗅,相应的垃圾桶门便会自动翻开,将它吸进去。
智能垃圾桶
现在,大局部人都会把垃圾自觉地扔进垃圾桶,但总有一小局部人没有素质,乱丢垃圾。当然,还有很多的人不知道将垃圾分类放置,导致垃圾污染严重。所以我就想创造一种智能垃圾桶,帮助人们解决垃圾分类的问题。
这种智能垃圾桶有两个内桶,外观和普通的垃圾桶有些相似,不同的是中间的那一块是一个方形显示屏,下面有一个音响和一个摄像头。两个内桶分别放置有害垃圾和无害垃圾。下面还有一层强力吸尘器,摄像头是它的眼睛,显示屏是它的鼻子,吸尘器是它的手臂。
北师大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八年级劳动教育自动开盖垃圾桶教案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劳动实践指导手册八年级劳动教育自动开盖垃圾桶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36b7fb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f.png)
【课题名称】自动开盖垃圾桶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来源于北师大版八年级《劳动教育指导手册》第七课,自第四课开始,课程内容便以作品创作为主,在创作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劳动工具、技术设备等来完成创造性的的制作。
自本节课开始,作品的完成更加偏重于现在新技术智能设备的应用,例如智能编程、智能控制、3D打印、激光切割等等。
本节课主要应用智能硬件来实现垃圾桶自动开盖的功能,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智能硬件,因此,智能硬件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对编程思路的理解是重中之重。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够轻松理解图形化编程语言的思维和脉络,在物理学习的基础上,对各种智能设备的原理也能轻松掌握,同时,八年级的学生也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制作垃圾桶也是属于比较简单的任务。
本节课的难点是如何实现自动开盖的功能,即如何将智能设备所发挥的作用巧妙地与垃圾桶的结构结合在一起。
因此,这一部分需要教师适当启发并充分的示范。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智能硬件,了解其作用原理和使用方法。
2.学习简单的图形化编程语言,会进行基本的编程操作。
过程与方法1.运用技术手段,实现垃圾箱的自动开盖功能。
2.通过设计并动手的过程,将自动开盖的功能和垃圾桶的结构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设计思维,感受创造带来的喜悦,分享设计制作的快乐。
2.认识到技术对于改变生活的重要性,产生持续探究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智能硬件的学习和应用以及对编程思路的理解。
难点:如何将智能设备所发挥的作用巧妙地与垃圾桶的结构结合在一起。
五、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操作示范微视频、课件2.学生准备掌控板、超声波传感器、舵机、杜邦线、瓦楞纸板、热熔胶枪、吸管、剪刀、美工刀、螺丝刀、直尺、铅笔、草图纸等六、教学过程活动一新课导入,提出任务教师活动:展示生活中各种形式的垃圾桶,对比其功能的优缺点;播放智能垃圾桶视频,引出自动开盖功能;提出任务:制作自动开盖垃圾桶。
【简单机械 幼儿动手教案】--自动垃圾桶
![【简单机械 幼儿动手教案】--自动垃圾桶](https://img.taocdn.com/s3/m/3f499caea8114431b90dd8fc.png)
教案
延续1、装饰我们搭建的垃圾桶,让它在外型上更加的美观,形象,时尚,具有现
代的气息。
2、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搭建的垃圾桶再搭建出一些场景,让我们的课堂更加
的丰富。
3、同学们可以根据的自己的作品与其他的小朋友进行交流,阐述一下自己作
品的特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延续环节锻炼了孩子
门的思维的发散的能力。
丰富了课堂内容。
锻炼了
孩子们的动手的能力。
让
孩子不仅仅局限于现有的
搭建,还可以搭建出其他
更丰富的作品。
问答1、我们今天搭建的是什么作品啊?(垃圾桶)
2、我们用到了什么原理?(杠杆原理)
3、我们还用到了什么原理?(连杆)
4、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作品简单的阐述一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通过这样一问一答的
形式,锻炼了孩子们的口
语表达的能力,让孩子们
去极的思考问题,并且能
够加深孩子们对本节课所
学内容以及知识点的印象
和理解。
总结代课
2015年5月3日第一次上次课,上节课孩子们的表现大体上还是可以的,孩子们比较的活泼好动,在搭建上孩子们很认真,有的孩子非常追求完美,有一个小细节没搭建好,就会一直研究,特别有钻研的精神,特别的好,孩子们上课积极发言,动脑思考,特别的棒。
孩子们在演讲环节表现的非常的好,提出表扬。
上节课人数不够无助教。
指导师搭建作品照片。
自动开盖垃圾桶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劳动教育八年级上册
![自动开盖垃圾桶 教学设计 2022-2023学年北师大版劳动教育八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3a7d302b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7.png)
自动开盖垃圾桶教学设计
一、情景引入
垃圾桶为了美观和避免散发异味,都设计了桶盖,但是这样也带来了不便,每次扔垃圾的时候都需要打开桶盖,特别是桶盖比较脏时,有些人就不愿意打开桶盖,将垃圾随意放在桶外。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能否利用我们学习的开环控制系统设计实现一个自动开盖的垃圾桶?
二、实验过程
1、实验目的
通过自动开盖垃圾桶控制系统,感受开环控制系统的工作过程
2、实验设计
用ArduinoUNO作为主控,利用超声波传感器检测距离,当检测到有人靠近时,通过舵机带动垃圾桶盖打开,一段时间后,垃圾桶盖自动闭合。
有人想要丢垃圾时,只要走到靠近垃圾箱的位置,它感应到有人在旁边,自动把盖子自动打开;扔完垃圾后,它又自动把盖子合上。
3、实验原理
开环控制系统原理:
自动开盖垃圾桶系统原理:
本实验是利用开环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来实现,超声波传感器检测前方距离,距离达到预期值,舵机摆臂打开垃圾桶盖子,5秒后自动关闭垃圾桶盖子。
4、实验主要材料
5、实验过程
第一步:传感器执行器介绍
第二步:老师演示开源软件在线编写程序写入主控板。
第三步:演示测试系统
第四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现象分析
6、评价与改进
如下图是我们画的利用超声波测距传感器和舵机制作的自动开盖垃圾桶的的控制系统,请问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学生可以基于设计原则和控制原理进行思考和表述。
请简述你的改进优化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可以鼓励小朋友们设计分类垃圾桶,分门别类投放垃圾
2、设计可以自动收集垃圾的智能机器人
程序学习
1、智能垃圾桶程序
90-13-17-93-14-17
拓展游戏
垃圾分类知识大比拼(准备提问卡和知识卡片)
1.啤酒瓶收破烂的都不要了,算其他垃圾吗?
答:。
因为啤酒瓶能卖钱,属于可回收物。只不过它个头大、利润低,遭嫌弃罢了。所以还是要和报纸等放在一起,收集多了一起卖掉。如果嫌它放在阳台上占地方,就拎下来投在小区里蓝色的“可回收物”箱里,环卫工人会来收的。集中之后,进入现有废品回收渠道。
4、花生壳算其他垃圾吗?
答:对。
5.热水瓶胆和废旧灯管一样,属于有毒有害品吗?
答:错。
热水瓶胆本身是玻璃的,有一层很薄的银,应该划为其他垃圾。另外,像修正液之类,毒性不强,也可以归为其他垃圾。
一般,有危害性、传染性、易燃易爆的才划为有害垃圾之列。生活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不是很多,像头发上擦的摩丝,里面有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再比如用剩的香水,里面的酒精成分多,易挥发,这一类可以作为有害垃圾处理。
2.几颗不用的纽扣,塑料做的,是可回收物吗?
答:对。
因为除塑料袋外的塑料制品,比如泡沫塑料、塑料瓶、硬塑料、橡胶及橡胶制品,都属于可回收物。
如果数量不大的话,纽扣也可以投在“其他垃圾”里。
3.速冻饺子、豆腐包装盒,都是厨房里产生的垃圾,当然是厨房垃圾吗?
答:错。
因为一次性餐具、食品包装袋都归类“其他垃圾”。另外,用过的餐巾纸、卫生间的纸,还有抽过的烟头、旧衣物,也属于“其他垃圾”。
搭建难点:这个机器人需要注意的搭建环节是机器人倾倒的动作的实现,对于年龄较小的小朋友可以根据课外ppt进行简化搭建
活动准备:不同垃圾分类的图片
活动过程(一)
环节
内容
情景导入
图片引入:
1、
1、宝贝们知道上面这些图片所代表的垃圾么?
2、那大家知道这些垃圾都属于什么类型的垃圾么?
3、那个小朋友知道我们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啊
4、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垃圾分类呢?今天的机器人会怎样帮助我们进行垃圾分类?
科学知识
1、垃圾分类就是将垃圾分门别类地投放,并通过分类地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
2、垃圾分类的种类
主题搭建
1、提前准备好投影仪,可以参考PPT进行简易搭建,如果孩子动手能力较强,也可以鼓励小朋友们进行看图模仿搭建
2、PPT搭建机器人较为简易,但是马达连接处容易掉,可以针对年纪小的宝贝来改装搭建使用
进阶课教学教案
智能生活家居单元
姓名:
日期:
活动目标
知识目标:①学习垃圾分类的基本常识
②认识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垃圾分类
③机器人如何帮助人类实现垃圾分类
能力目标:①理解垃圾分类的含义,并能识别不同的垃圾如何进行分类
②if语句的含义及特殊条件下的使用方法
③根据搭建手册能够独立完成智能垃圾桶机器人的搭建,可以根据课外拓展机器人进行创意搭建
我是小小演讲家(为什么要进行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