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合集下载

肌酐的测定实验报告

肌酐的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肌酐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肌酐测定的操作步骤。

3. 学会使用肌酐测定试剂盒,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

二、实验原理肌酐是人体肌肉代谢的终产物,主要由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组成。

外源性肌酐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肉类,内源性肌酐则是由人体肌肉代谢产生。

在正常情况下,肌酐主要通过肾脏滤过排出体外。

因此,通过测定血液或尿液中肌酐的浓度,可以评估肾脏的滤过功能。

本实验采用肌酐测定试剂盒,通过碱性苦味酸终点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浓度。

三、实验材料1. 肌酐测定试剂盒2. 血清样品3. 移液器4. 一次性吸管5. 比色皿6. 移液器吸头7. 混匀器8. 水浴锅9. 移液器吸头10. 洗耳球11. 计时器四、实验步骤1. 标准曲线的制备(1)取6个比色皿,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肌酐标准溶液。

(2)在每个比色皿中加入适量的肌酐测定试剂A和B,混匀。

(3)将比色皿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50℃恒温反应10分钟。

(4)取出比色皿,用洗耳球吹洗内壁,使其充分混合。

(5)用移液器取标准溶液和样品,分别加入比色皿中,混匀。

(6)用移液器将样品转移到比色皿中,立即放入比色仪中测定吸光度。

2. 样品测定(1)取3个比色皿,分别加入血清样品、试剂A和B,混匀。

(2)将比色皿放入水浴锅中,加热至50℃恒温反应10分钟。

(3)取出比色皿,用洗耳球吹洗内壁,使其充分混合。

(4)用移液器取样品,分别加入比色皿中,混匀。

(5)用移液器将样品转移到比色皿中,立即放入比色仪中测定吸光度。

3. 结果计算根据标准曲线,将样品的吸光度对应到肌酐浓度,即可得到样品的肌酐浓度。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标准曲线的制备根据实验数据,绘制标准曲线,得出线性方程:Y = 0.0162X - 0.0178(R² = 0.9989)2. 样品测定通过测定样品的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得出样品的肌酐浓度为XX mg/dL。

六、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碱性苦味酸终点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酐浓度,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肌氨酸氧化酶法)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肌氨酸氧化酶法)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程序1. 摘要肌酐试剂盒适用于体外临床检验,用于测定人血清或尿液中肌酐的含量。

2. 适用范围程序适用于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尿液中肌酐的浓度。

3. 职责使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CREA 浓度的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本SOP 程序进行,室负责人监督管理;本SOP 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 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生化室负责人、科主任签字批准生效。

4. 检测方法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肌酐(CREA )试剂盒采用的是肌氨酸氧化酶法。

5. 原理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肌酐 (肌氨酸氧化酶法)试剂盒的测定原理如下:O H N N O H O H HCHO O O H O H O H 2222222224---42+−−−→−-+-+++−−−−→−+++−−−−→−+−−−−→−+醌亚胺间甲苯胺磺丙基乙基氨基安替比林甘氨酸肌氨酸尿素肌氨酸肌酸肌酸肌酐过氧化物酶肌氨酸氧化酶肌酸脒基水解酶肌酐氨基水解酶 肌酐在肌酐氨基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肌酸,肌酸在肌酸脒基水解酶的作用下生成肌氨酸和尿素,其中产物肌氨酸在肌氨酸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甘氨酸、过氧化氢和甲醛。

最后过氧化氢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与色原底物4-氨基安替比林和N-乙基-N-磺丙基-间甲苯胺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醌亚胺.由于醌亚胺在波长546nm 处有最大吸收峰,所以在一定底物浓度范围内, 546nm 处吸光度的变化值与样本中肌酐的含量成正比.6. 仪器日立7600自动生化分析仪7. 试剂7.1 试剂来源: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7.2 试剂瓶内主要成分:肌酸脒基水解酶、肌氨酸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ESPMT 、肌酐胺基水解酶、4-氨基安替比林7.3试剂稳定性:试剂避光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本试剂有效期为12个月。

试剂不可冰冻。

7.4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8.标准品和质量控制8.1校准程序:使用某某公司提供的标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肌酐的测定

肌酐的测定

丙酮酸 + ATP
乳酸脱氢酶
丙酮酸 + NADH +H+
乳酸 + NAD+
340nm比色
• 2.肌酐亚氨水解酶法:
肌酐酶水解
肌酐
N-甲基内酰 + NH3
溴酚蓝电极
或离子电极
测NH3
酶法优点:特异性高、准确性好
缺点:酶试剂昂贵、来源困难、不易保存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准确性、特异性好,一般作为参考方法
• 3.速率法(动力学法): 根据肌酐和碱性苦味酸形成复合物
的速度与非肌酐干扰物的不同,且肌酐 的反应速度与浓度成正比的原理。
干扰物质:
a.快反应物质 最初30s内反应 b.慢反应物质 120s以后反应 肌酐反应:31~60s 该法有助于解决反应的特异性,可消除 某些非化学反应的干扰且简单、快速
• 4.双pH法(二次读数法):
肌酐的测定
• 血清非蛋白含氮化合物的一种,肌肉组 织中肌酸或磷酸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 肌酐的排出量相当恒定,不受食物蛋白 质含量及尿量的影响而与肌肉发达程度、 性别及年龄有关。
• 肌酐的测定是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
• 分类: (一)化学法:碱性苦味酸法
1.漂白土碱性苦味酸法 2.阳离子交换树脂法 3.速率法 4.双PH法(二次读数法) (二)酶法: 1.肌酐酰胺水解酶法 2.肌酐亚氨水解酶法 (三)高效液相色谱法
• 3. 0.75 mol/L 氢氧化钠溶液 • 提供碱性环境
• [操作步骤] 见书
• [注意事项] • 1.制备去蛋白血滤液时,钨酸溶液应缓慢
的滴入血清中,边加边摇,将试剂与血 清充分混匀以利蛋白质沉淀。
• 2.呈色后应在30分钟内比色为宜。过久会 使测定管吸光度增加,可能与标本中存 在的非特异性物质有关。

血清肌酐测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清肌酐测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血清肌酐测定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血清肌酐测定是一种衡量肾脏功能的常见检测方法。

在临床上,通过检测血清中的肌酐水平来评估肾脏功能是否正常。

本文将介绍血清肌酐测定的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

一、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进行血清肌酐测定前,首先应准备好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包括:- 血清肌酐测定试剂盒- 10ml离心管和离心机- 比色皿或试管- 显微镜(可选)- 多功能生化分析仪2. 采集血样使用采血针和血管采血带,从患者的静脉或手指上采集适量的血液样本,约2-5ml。

注意遵循无菌操作规范,避免任何交叉污染。

3. 分离血清采集的血液样本放入10ml离心管中,并轻轻摇晃几次,确保血液充分混合。

然后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3000 rpm的速度离心10分钟。

离心后,血液将被分离成血清和红细胞。

4. 转移血清用吸管小心地将离心管中的血清转移到比色皿或试管中,注意不要和红细胞混合。

将比色皿或试管放置在平台上,以便进行测量和分析。

5. 操作仪器根据试剂盒的说明书,将试剂按照比例加入到血清中,并轻轻混合。

然后使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根据仪器的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在仪器上选择相关参数,如波长等,然后放入试管或比色皿进行测量。

6. 记录结果根据仪器上的显示结果,记录下测得的血清肌酐浓度。

同时,还可以观察血清的颜色和透明度,以便在有需要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评分标准血清肌酐测定的评分标准主要是基于测得的血清肌酐浓度进行划分。

一般来说,结果的评估可以按照以下标准进行:- 正常范围:男性0.6-1.2 mg/dl,女性0.5-1.1 mg/dl。

- 轻度肾功能异常:男性1.3-1.5 mg/dl,女性1.2-1.4 mg/dl。

- 中度肾功能不全:男性1.6-2.5 mg/dl,女性1.5-2.4 mg/dl。

- 重度肾功能不全:男性>2.5 mg/dl,女性>2.4 mg/dl。

需要注意的是,评估结果不仅仅依赖于血清肌酐浓度,还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等因素,以获得更准确的肾功能评估结果。

SOP-Cr(苦味酸法)

SOP-Cr(苦味酸法)

目录目录 (1)第1章目的和范围 (2)1.1 目的 (2)1.2 适用范围 (2)第2章操作规程 (2)2.1 测定原理 (2)2.2 试剂贮存与稳定性 (2)2.3 试剂与样本准备 (2)2.4 测定参数 (2)2.5 操作步骤 (3)2.6 校准和质控 (3)第3章结果计算 (3)3.1 吸光度变化的计算 (3)3.2 浓度的计算 (3)第4章方法学特性 (3)4.1 正常参考范围 (3)4.2 线性范围 (4)第5章临床意义 (4)第6章安全防护 (4)第1章目的和范围1.1目的为用户使用迈瑞公司Cr(苦味酸法)试剂时,提供正确的操作流程和操作规范。

1.2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医疗机构的用户。

第2章操作规程2.1测定原理肌酐与苦味酸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橙红色复合物,在固定的时间内吸光度增加速率与样品中肌酐浓度呈正比。

2.2试剂贮存与稳定性2.3试剂与样本准备本试剂为液体双试剂,先将R2与蒸馏水按1+7的比例稀释,然后再与R1按1+1的比例混合,作为工作液R。

样本可以为血清,肝素血浆,尿液。

血清、血浆的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3天尿液的稳定性:4~8℃保存可稳定3天对尿液用蒸馏水作1+49稀释后检测,结果乘50后报告。

2.4测定参数测定波长:570nm;分析类型:两点连续监测法,扣除试剂空白;延迟时间:30秒;反应时间:2分钟;试剂/样本比例:200/20。

2.5 操作步骤A1后准确定时,2 min 时记录吸光度A2S :蒸馏水或样品: 20 μlR :200 μl 2.6 校准和质控请使用迈瑞公司推荐的校准品和质控品。

第3章 结果计算3.1 吸光度变化的计算ΔA=[(A2-A1) 校准品管或样品管]–[(A2-A1)空白管]3.2 浓度的计算C 样本=(ΔA 样本/ΔA 校准)×C 校准C 样本:为测定的样本浓度C 标准:为校准品的浓度第4章 方法学特性4.1 正常参考范围本法正常参考范围:女性:44μmol/L ~109.6 μmol/L (0.5~1.24 mg/dl )4.2线性范围本法线性范围上限为1768 mol/L,当样品测定值超过上限时,应将样品用生理盐水作1+ 5稀释后重测,结果乘以6。

肌酐测定SOP_Cr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肌酐测定SOP_Cr临床意义_检验科生化项目SOP
6.1质控品准备和储存
肌酐测定
文件编号:
版本号:
页码:第页共页
质控品为液体,可以直接使用。原包装质控品-10~-70℃可保存到瓶身有效期,未开启2~8℃可保存90d,开启后2~8℃可保存30d。
6.2质控水平和分析批长度
每24小至少进行一批,每批2个浓度水平。
6.3质控操作程序
与4.4标本检测步骤相同,只需要按F4:NEXT PRIORITY将ROUTINE修改成QC状态。
3.1.1试剂组成
试剂船1~3孔为苦味酸锂25mmol/L,液体;4~6孔为NaOH100mmol/L,K3Fe(CN)60.13mmol/L,液体。
3.1.2试剂准备
直接使用。
3.1.3试剂保存
试剂2~8℃保存,有效期内稳定。
3.2质控品
美国BIORAD液体多项质控品。
3.3校准品
西门子校准品。
3.4仪器
4.4标本检测
4.4.1手工编排测试项目:样品按编号装入样品架,主屏幕按F1:ENTER DATA,在Position处输入样品所在样品架字母及所在位置号,按enter,在Patient Name处选择性输入病人名字,按enter,在Sample No处输入样品号,按enter,在Tests处使用检验键或检验组合键选择相应项目,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按键改变Mode(按F7:MEXT MODE选择样品管类型)、Priority(按F4:NEXT PRIORITY选择样品的处理模式)、Fluid(按F8:NEXT FLUID选择标本类型)。
SIEMENS DIMENSION Xpand Plus/RxL Max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
肌酐测定
文件编号:
版本号:
页码:第页共页

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标准操作程序SOP文件
准备:直接使用。
定标频率:A试剂盒在仪器上放置14天后
B 试剂批号更换后
C 由质控结果决定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20
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
版序:ABCD
页码:第2页,共4页
4.3 质控物
来源:Precinorm (罗氏正常值质控)
Precipath (罗氏病理值质控)
9.5血清标本出现溶血、脂血或黄疸等的干扰情况参见抗干扰能力。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20
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
版序:ABCD
页码:第3页,共4页
9.6不能使用苦味算法检测婴儿的溶血标本,因为此使其HbF的浓度大于5%,在此情况下,应该使用酶法肌酐检测。
9.7 换算公式:mg/dl×88.4 =mol/l
11 临床意义
在肌代谢中,内源性肌酐来源于肌酸及肌酸磷酸盐,在肾脏功能正常时,肌酐通过肾小球滤过。在急性/慢性肾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对肾透析的监测时,肌酐的测定很有意义。尿液中的肌酐浓度可以作为一些分解物(白蛋白、-淀粉酶)排泄的参考物。
1.1 肾病初期血肌酐通常不变,只有肾功能严重损伤时,血清肌酐才增加,故对晚期肾病患者临床意义较大。其值增高2.5~5倍,提示尿毒症可能,增高10倍常见于尿毒症。与血尿素氮同时测定,若二者均增高,示肾严重损害,若尿素氮高而肌酐不高,则常为肾外因素,如胃肠出血,尿路梗阻、高蛋白饮食等。
8 性能指标
本法线性范围为血液:0.1-25mg/dl尿液:0.1-500mg/dl,不准确度: ±15%,不精密度血液:CV=3.4%,尿液:CV=1.9%,灵敏度为0.1mg/dl。

血清肌酐(Creatine)苦味酸法测定作业指导书

血清肌酐(Creatine)苦味酸法测定作业指导书

血清肌酐(Creatine)苦味酸法测定作业指导书1.实验原理不去除蛋白的Jaffe碱性苦味酸连续监测比色法。

肌酐与苦味酸在碱性条件下形成橙红色复合物,在固定的时间内吸光度增加速率与样品中肌酐浓度呈正比。

肌酐+ 苦味酸肌酐苦味酸复合物2. 标本采集2.1 病人准备:早晨空腹采血(空腹12小时左右),静脉采血。

2.2 类型:血清,肝素血浆,尿液。

3. 标本存放:血清、血浆的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7天;-20℃保存至少可稳定3个月。

尿液的稳定性:20~25℃保存可稳定2天;4~8℃保存可稳定6天;-20℃保存可稳定6个月对尿液用蒸馏水作1:49稀释后检测,结果乘50后报告。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运输5. 标本拒收的标准:细菌污染的标本不能作测定。

6. 实验材料6.1 上海申能肌酐检测试剂盒(142 1717170 1 试剂1:6×64ml+试剂2:6×16ml)。

6.1.1 试剂组成:试剂1(R1):氢氧化钠0.16mol/L试剂2(R2):苦味酸 4.0mmol/L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25℃,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

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1中含氢氧化钠。

请按以下条例处理:R36/38: 刺激眼睛和皮肤。

S26:如与眼睛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并请医生诊视。

S37/39:戴上手套并采取合适的眼/脸的防护。

S45:如发生事故或感觉不适立即请医生诊视。

试剂2中含苦味酸。

吸入、接触皮肤、吞咽将会中毒。

戴上手套并采取合适的眼/脸的防护。

如与皮肤接触应立即用聚乙二醇400(DAB8)或大量水冲洗。

如情况严重,立即请医生诊视。

使用实验室试剂应采取必要的预防。

6.2 校准品:使用DiaSys公司提供的TruCal U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文件。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肌酐测定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血清肌酐测定(缩写CRE),尿液肌酐测定;组合项目申请:肾功能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

2.1.3急诊标本采集后,在检验申请单上填写标本采集时间。

2.1.4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5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1.5.1标本量不足:少于0.3ml的全血标本,或少于0.1ml的血清或血浆。

2.1.5.2对反应吸光度有干扰的标本,包括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

2.1.5.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

2.1.5.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

2.2标本保存2.2.1接收标本后在30min内将标本离心分离出血清。

2.2.2标本保存时间:室温(15~25℃)下可稳定一天,普通冰箱中(2~8℃)稳定3天。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2.2.3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2.3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2.3.1采血前使受检者保持平静、松弛和空腹状态。

2.3.2 不建议采集抗凝血标本,如果必须使用血浆,推荐的抗凝剂是肝素。

3 方法原理肌酐酶肌酐 + H2O -------------- 肌酸肌酸酶肌酸 + H2O -------------- 肌氨酸 + urea肌氨酸氧化酶肌氨酸 + H2O + O2 ------------------氨基乙酸 + H2O2 + 甲醛过氧化物酶F-DAOS+H2O2 + 4-氨基安替比林------------------蓝色染料该染料在600nm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与样品中肌酐浓度成正比4 试剂及其他用品4.1试剂:肌酐测定试剂盒(货号CR6113),由北京利德曼生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

肌酐测定试剂盒(苦味酸法)产品技术要求huayuyikang

肌酐测定试剂盒(苦味酸法)产品技术要求huayuyikang

肌酐测定试剂盒(苦味酸法)适用范围:本试剂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或尿液中肌酐的含量。

1.1 产品型号/规格试剂1:1×20ml、试剂2:1×5ml;试剂1:1×40ml、试剂2:1×10ml;试剂1:2×40ml、试剂2:2×10ml;试剂1:4×40ml、试剂2:4×10ml;试剂1:8×40ml、试剂2:8×10ml;试剂1:1×80ml、试剂2:1×20ml;试剂1:2×80ml、试剂2:2×20ml;试剂1:5×80ml、试剂2:5×20ml;试剂1:3×60ml、试剂2:1×45ml;试剂1:6×70ml、试剂2:3×35ml;试剂1:5×40ml、试剂2:1×50ml;试剂1:8×50ml、试剂2:2×50ml;试剂1:4×80ml、试剂2:4×20ml;试剂1:4×50ml、试剂2:1×50ml;1.2 划分说明试剂1:NaOH 300mmol/L试剂2:苦味酸 0.5mol/L2.1 外观和性状2.1.1 试剂盒各组分应齐全、完整、液体无渗漏;中文包装标签应清晰、准确、牢固。

2.1.2 试剂1应为无色液体;试剂2应为黄色澄清液体。

2.2 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2.3.1 试剂空白吸光度在光径1 cm、主波长505 nm下,以蒸馏水为检测样本时,吸光度应不大于0.600。

2.3.2 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在光径1 cm、主波长505 nm下,以蒸馏水为检测样本时,吸光度变化率(△A/min)不大于0.010。

2.4 分析灵敏度肌酐含量为100 μmol/L时,测定吸光度变化率(△A/min)应在0.031—0.056范围内。

Roche P模块 肌酐(苦味酸)说明书

Roche P模块  肌酐(苦味酸)说明书

质控: 质控使用“订单信息”中列出的材料。 可添加其他适用的质控品。 血清/血浆 使用上面列出的未稀释血清质控材料进行 质控。 可添加其他适用的质控品。 尿液 使用上面列出的 Precinorm PUC 和 Precipath PUC 进行质控。 可添加其他适用的质控品。 应根据各实验室的具体要求采用适合的质 控间隔和限值。检测值应在设定的范围 内。若质控值在设定范围外,各实验室应 采取相应措施。 按可用的政府规章和地方法规进行质控。
稀释液 (NaCl)
6µL 144µL
2µL 180µL
10µL 115µL
cobas c 111 系统-检测设定
血清、血浆和尿液应用参数
测定模式
吸光度
Abs.计算模式
动态
反应方向
上升
波长 A/B
512/583 nm
计算结果 第一次/最后一次 21/26
血清/血浆
补偿
-18µmol/L (-0.2mg/dL)
波长(副/主) 反应方向
单位
试剂移液 R1 R3
样本 样本容量
正常 减少 增加
10µL 10µL 10µL
速率法 A
10/27-37-15-23 (STAT 4/12-19)
570/505nm
上升
µmol/L (mg/dL,mmol/L)
稀释 样本稀释
样本
30µL
样本
样本稀释
样本容量
样本
稀释液 (NaCl)
正常
10µL 6µL 144µL
减少
10µL 2µL 180µL
增加
10µL 10µL 115µL
cobas c 311 系统-检测设定 血清和血浆应用参数

SOP标准操作程序-CREA

SOP标准操作程序-CREA

SOP标准操作程序CREA肌酐(货号:OSR6178)实验原理:肌酐测量用于诊断和治疗肾脏疾病。

血清肌酐测定被证明在评价肾小球功能和监测肾透析方面是有用的。

但是,血清水平对于早期肾损坏并不敏感,在治疗肾衰竭的过程中,它对血液透析的反应比尿素氮(BUN)慢得多。

血清肌酐和BUN都用来区分肾前性氮质血症和肾后性(梗阻性的)氮质血症。

血清BUN的增加并不伴随血清肌酐的增加对于识别肾前性氮质血症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肾后性氮质血症,血清BUN和肌酐都增加,但是增加并不是成比例地大于BUN。

血清肌酐水平随人的年龄,体重和性别而变化。

有时它在肌肉块少,恶病质的病人,截肢者和老年人中的水平较低。

血清肌酐水平正常并不排除肾功能受损。

方法奥林巴斯AU640肌酐的测定是Jaffe方法的改良动力学法2,在这种方法中,肌酐在碱性条件下和苦味酸发生反应,形成一种红-橙色化合物。

但是,这个反应并不是肌酐所特有的,因为其它的物质,如葡萄糖,丙酮酸盐,抗坏血酸和乙酰乙酸盐与苦味酸也会发生反应,生成相似的颜色3。

Fabiny和Ertingshausen4发现,碱性肌酐苦味酸达到最大颜色变化与假性肌酐有不同的速率。

Cook5利用碱性苦味酸阳性物质不同的反应速率得到比Jaffe反应更有针对性的结果。

在520/800nm吸光度变化率与标本中肌酐浓度成正比。

肌酐+苦味酸-------------﹥红---橙色化合物标本:病人准备:无特殊要求。

类型:标本最好是无溶血的血清或肝素化的血浆。

血清应从红血球中尽快分离出来。

标本稳定性:血清肌酐在2~8℃下稳定7天,在冰冻条件下(-20℃)可长时间保存。

仪器与材料:仪器:奥林巴斯AU640生化分析仪材料:奥林巴斯AU640肌酐参与反应成份的最终浓度:氢氧化钠120 mmol/L苦味酸 2.9 mmol/L其中含有保护剂。

注意:1. 此试剂为体外诊断用,不要吞服。

2. R1有腐蚀性,可燃烧。

不要入口。

避免和眼睛,皮肤或衣服接触。

肌酐测定试剂盒(苦味酸法)产品技术要求zsbk0

肌酐测定试剂盒(苦味酸法)产品技术要求zsbk0

肌酐测定试剂盒(苦味酸法)适用范围:本产品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肌酐的浓度。

1.1包装规格液体型试剂1(R1):100mL×1,试剂2(R2):100mL×1,校准品:2mL×1。

1.2主要组成成分试剂1(R1)液体:氢氧化钠 0.32mol/L试剂2(R2)液体:苦味酸 35mmol/L校准品液体:水溶液基质(1个浓度)肌酐校准品定值范围100μmol/L~150μmol/L(每批定值,详见值单) 2.1 外观试剂盒中各组件的外观应满足:2.1.1试剂1(R1)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2试剂2(R2)应为橘黄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1.3校准品应为无色透明溶液,无杂质、无絮状物,外包装完整无破损。

2.2 净含量液体试剂净含量应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吸光度在波长505nm(480nm~520nm)(光径1cm)处,试剂空白吸光度(A)应≤0.350,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应≤0.035。

2.4准确度测定GBW09174,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5分析灵敏度对应于浓度为100μmol/L的肌酐所产生的吸光度差值(△A)应在0.011~0.070的范围内。

2.6重复性重复测试高、中、低浓度样本,变异系数(CV)应≤5%。

2.7批间差测试同一样本,批间差(R)应≤5%。

2.8线性范围在[22,880]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应≥0.990;在(80,880]μmol/L范围内,线性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在[22,80]μmol/L范围内,线性绝对偏差应不超过±8μmol/L。

2.9试剂稳定性2.9.1效期稳定性原包装的试剂盒在2℃~8℃避光贮存,有效期为16个月。

试剂有效期满后3个月以内,试剂性能应符合2.1、2.3、2.4、2.5、2.6、2.8 的要求。

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

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
肌酐标准应用液133moll五操作步骤?取试管5支按下表操作加入物ml空白管标准管测定管us1s2u1u2血清015015133moll肌酐标准应用液015015生理盐水015r1r2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075混匀后37度水浴箱放置2分钟后波长505nm处空白管调零先读取s1u1吸光度5分钟后再读取s2u2吸光度
三、器材
1、主要器具
试管与试管架
微量移液器
三用水浴箱
可见分光光度计
四、试剂
1.试剂:R1:氢氧化钠

R2:苦味酸
工作液:将R1与R2按1:1的比例混合面成。
2.肌酐标准应用液(133μ mol/L)
五、操作步骤
取试管5支,按下表操作
加入物(ml) 空白管
标准管
S1
S2
测定管(U) U1 U2
八、临床意义
肌酐经肾小球滤过后不被肾小管重吸收,通过肾 小管排泄。只有当GFR下降到正常的1/3时,Scr才明 显上升,是反眏GFR减退的后期指标。 增高: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各种 肾病,急慢性肾衰竭、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 等。 降低:见于尿崩症、进行性肌萎缩、白血病、贫血等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血清肌酐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2. 了解肌酐测定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二、实验原理
在碱性条件下,血清中的肌酐(Cre) 苦味酸反应,生成橘红色的苦味酸肌酐复合物 。检测505nm波长处吸光度的变化,可知被测 血清中的肌酐的浓度。其反应式如下:
肌酐+碱性苦味酸 OH红- 色物质
实验 苦味酸法测定血清肌酐
肌酐(CRE)是人体内肌酸代谢的最终产物, 由肾排出,少部分来自食物,大部分在体内生成, 血肌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GFR。 血肌酐的测定对中晚期肾疾病临床意义较大。 肌酐测定方法有化学法和酶法。 酶法主要有三种类型:肌氨酸氧化酶法、肌酐氨基 水解酶法和肌酐亚氨基水解酶法。

肌酐试剂盒-苦味酸法企业标准

肌酐试剂盒-苦味酸法企业标准

医疗器械产品企业标准(建议稿)肌酐试剂盒苦味酸法CREATININE REAGENT KITPICRIC ACID Method2005-02-27发布2005-02-28实施深圳市德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发布前言血清肌酐试剂盒目前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本公司制定本标准作为组织生产、质量检定和营销活动的依据。

本标准的编写格式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

本标准自2005年8月27日起实施本标准由深圳市德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质量部提出并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深圳市德朝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肌酐试剂盒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肌酐试剂盒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使用说明书、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体外定量检测人血清、血浆或尿液中肌酐的浓度。

本产品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半自动、全自动临床生化分析仪。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3、试剂组成液体双试剂试剂A:RA,试剂B:RB4、方法原理血清样本中的肌酐与碱性苦味酸反应生成红色Janovski复合物(Jaffe反应),该反应为非特异性反应,可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

本试剂采用速率法,增强了反应的特异性。

主要干扰物为头孢霉素。

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红色复合物与样本中肌酐浓度成正比,可在波长500~520nm处进行测定,双光束分析时,空白波长可设在550~600nm。

5、技术要求5.1、外观肌酐试剂外观应符合:试剂A为亮黄色澄清液体,试剂B为无色澄清液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临床意义
在肌代谢中,内源性肌酐来源于肌酸及肌酸磷酸盐,在肾脏功能正常时,肌酐通过肾小球滤过。在急性/慢性肾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对肾透析的监测时,肌酐的测定很有意义。尿液中的肌酐浓度可以作为一些分解物(白蛋白、-淀粉酶)排泄的参考物。
1.1 肾病初期血肌酐通常不变,只有肾功能严重损伤时,血清肌酐才增加,故对晚期肾病患者临床意义较大。其值增高2.5~5倍,提示尿毒症可能,增高10倍常见于尿毒症。与血尿素氮同时测定,若二者均增高,示肾严重损害,若尿素氮高而肌酐不高,则常为肾外因素,如胃肠出血,尿路梗阻、高蛋白饮食等。
10.5丙酮的浓度低于50mg/dl时不会有明显干扰。
10.6乙酰乙酸浓度低于20mmol/l时不会有明显干扰。
10.7-羟丁酸的浓度低于25mmol/l时不会有明显干扰。
10.8抗生素包括头孢霉素会造成结果的假阳性。
10.9在反应的早期阶段产生的浊度将会造成结果的假阴性,这是由于血清中的甘油三酯的影响造成的,但是和血脂指数没有具体的相关。标本过夜存储后这种效应会消失。
9.5血清标本出现溶血、脂血或黄疸等的干扰情况参见抗干扰能力。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20
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
版序:ABCD
页码:第3页,共4页
9.6不能使用苦味算法检测婴儿的溶血标本,因为此使其HbF的浓度大于5%,在此情况下,应该使用酶法肌酐检测。
9.7 换算公式:mg/dl×88.4 =mol/l
其它适合的质控品
贮存条件:置2-8℃冰箱至有效期。
准备:直接使用。
质控间隔时间及限制:应视不同地区及各自实验室情况而定。质控结果应在限定的范围之内,如果超出范围,实验室应根据情况采取措施。
5 仪器
ROCHE MODULAR P或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
6 上机操作
见仪器作业指导书,参数设置见附表。
7 参考范围
ABSORBANCE LIMIT [ 7500/INCREASE ]
ASSAY[RATE A]
PROZONE LIMIT [ 32000/UPPER ]
REACTION TIME[10]
TECHNICAL LIMIT(LOW) [ 18 ]
Measurement POINT(1)[20]
TECHNICAL LIMIT(HIGH) [ 2210 ]
另外,血清或血浆中的蛋白将发生非特异性的反应,为了获得准确的结果,肌酐浓度必须达到0.3mg/dl。
3 标本
3.1 血液:血清及肝素/EDTA抗凝血浆(不要用肝素铵的抗凝剂),处理方法见标本准备。
稳定性:2-8℃7天
-20℃长期储存
3.2 尿液:新鲜标本、不要冷冻、不要加防腐剂
稳定性:2-8℃4天
-20℃长期储存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20
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
版序:ABCD
页码:第1页,共4页
1 测定方法
速率空白补偿法。
2 测定原理
肌酐+苦味酸碱性环境肌酐-苦味酸复合物
在碱性环境中,肌酐与苦味酸形成一种橘黄色的化合物,颜色的深浅与肌酐的浓度成正比。肌酐的测定应用速率空白补偿法,可以有效的清除胆红素的干扰。
8 性能指标
本法线性范围为血液:0.1-25mg/dl尿液:0.1-500mg/dl,不准确度: ±15%,不精密度血液:CV=3.4%,尿液:CV=1.9%,灵敏度为0.1mg/dl。
9 注意事项
9.1R1中含有NaOH溶液,具有腐蚀性;R2中含有苦味酸,具有毒性。如果不慎沾上,请用大量的清水清洗;如果进入眼睛应找医生处理。
SECONDARY [ 570 ]
DUPLICATE LIMIT(ABS) [ 10 ]
S.VOLUME(NORMAL) [ 11 ]
SD LIMIT [ 0.1 ]
S.VOLUME(DECREASE) [ 4 ]
SENSITIVITY LIMIT(LOW) [ 0.57 ]
S.VOLUME(INCREASE) [ 20 ]
POINT(2)[ 25]
CALIBRATION METHOD [ LINEAR ]
POINT(3)[ 11 ]
CALIBRATION POINT [ 2 ]
POINT(4)[16]
SPAN POINT [ 2 ]
WAVELENGTH(PRIMARY)[505]
DUPLICATE LIMIT(%) [ 5 ]
准备:直接使用。
定标频率:A试剂盒在仪器上放置14天后
B 试剂批号更换后
C 由质控结果决定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20
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
版序:ABCD
页码:第2页,共4页
4.3 质控物
来源:Precinorm (罗氏正常值质控)
Precipath (罗氏病理值质控)
11.2 肾衰晚期和进行性肌萎缩时,其值降低,故宜动态观察,方能对预后作出评估。
ABCD医院
生化实验室
文件编号:
ABCD-SOP-04-20
血清肌酐(Crea)测定苦味酸法
版序:ABCD
页码:第4页,共4页
Crea参数设置表
TEST NAME[CREA]
R.VOLUME(R4) [ 0 ]
TEST CORD[690 ]
SENSITIVITY LIMIT(HIGH) [ 1.1 ]
R.VOLUME(R1) [ 180 ]
S1 ABS(LOW) [ 0 ]
R.VOLUME(R2) [ 0 ]
S1 ABS(HIGH) [ 4000 ]
R.VOLUME(R3) [ 36 ]
10抗干扰能力:
10.1标准:回收率在90%-110%之间。
10.2黄疸:黄胆指数达到10时不会有明显干扰。(直接和间接胆红素浓度约为10mg/dl)
10.3溶血:溶血指数达到750时不会有明显干扰。(血红素浓度约为750mg/dl)
10.4脂血:乳糜指数达到1000明显干扰。(甘油三酯浓度约为2000mg/dl)
7.1 血清/血浆(成年人)
男性:0.70-1.20mg/dl(62-106umol/l)
女性:0.5-0.9mg/dl(44-80umol/l)
7.2 尿液:晨尿(成年人)
男性:39-259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g/dl(3450-22900umol/l)
女性:28-217mg/dl(2470-19200umol/l)
9.2 由于敞开口的试剂R1会吸收CO2,致使定标不稳定。一次建议使用试剂罩隔离绝大部分试剂和空气的接触。减少吸收CO2。
9.3 仅应用于体外诊断。
9.4 对于尿液标本,本仪器会用生理盐水或者蒸馏水自动进行1+10倍稀释,结果仪器会自行计算得出。不能进行自动稀释的仪器,标本需要手工进行稀释。检测前应离心以取出沉淀的污染物。
4 试剂
4.1试剂
来源:ROCHE配套试剂(详见试剂说明书)。
贮存条件及稳定性:未打开试剂盒:2-8℃储存至效期末
R1: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
R2:打开后机上稳定28天
准备:直接使用。
4.2 校准物
来源:ROCHE配套校准物,具体如下:
S1:0.9%的NaCl
S2:C.f.a.s
贮存条件:校准物在2-8℃保存可保存至有效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