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5.4 打折销售教案 (新版)北师大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教案2
数学初中七年级上北师大版《第五章第四节打折销售》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教学内容:《打折销售》是北京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第4课时的内容。
2.内容分析:本节课取材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打折问题,通过对打折销售中数量关系的分析,经历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和加深理解,又是今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以及函数的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知识基础:在本章前面几节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并学习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并且在小学阶段中对“打折销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学生已具备一些字母表示数,代数式运算的基本能力,但由于学生仅比较了解简单数量关系,复杂的实际问题间的数量关系到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并未真正有所感受,缺少理性的思考。
2、学习能力和态度:学生的基础一般,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较弱。
但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代数运算基础,积累了一些分析问题的经验,并且学生对学习数学有一定的兴趣。
在学生头脑中虽有一些打折销售的数量关系,但并没有上升为能力,因此学生渴望通过学习有关知识,能通过自己的探究从而得到知识情感的成就,因此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展开学习活动;同时,由于我校平学分班,学生的基础程度有差别,因此存在部分学生理解动手操作能力也比较弱,学生“听”的能力较差,抽象思维水平较低,但习惯于直观性较强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理解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成本价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体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归纳出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思考、探究、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感知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普遍联系,培养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宗旨。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案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五章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案:
1.理解打折销售的概念,掌握实际应用中一元一次方程的建立。
2.学习根据商品原价、折扣和折后价格之间的关系,列出相应的一元一次方程。
3.解决以下问题:
a.某商品原价为x元,打y折后,售价为多少?
。
-通过实例,让学生掌握解决打折销售问题的步骤和关键点。
举例:以商品原价100元,打8折为例,学生需要能列出方程0.8x = 80,并求解出原价x=100元。
2.教学难点
-学生对于折扣的概念理解,特别是折扣与折后价格、原价之间的关系。
-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可能会对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感到困惑。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购物打折的情况?”比如,衣服原价200元,打8折后多少钱?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打折销售的奥秘。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打折销售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如何根据折后价格和折扣求原价。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计算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针对难点,教师应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a.利用直观的图形或实物,帮助学生理解折扣的概念。
b.通过具体案例,逐步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方程。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打折销售”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பைடு நூலகம்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3. 设计互动环节,让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游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③重点知识点:
1. 打折销售的基本概念:原价、折数、售价。
2. 一元一次方程的表示方法:售价 = 原价 × 折数。
3.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求解售价、原价、折数等未知数。
4. 实际问题解决方法:从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未知数。
7. 创新意识:通过解决打折销售问题,学生能够培养创新意识,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
8. 情感交流: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和发表意见,与教师和同学进行有效的情感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关系。
板书设计
①艺术性:
1. 使用清晰的字体和颜色,使板书内容一目了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引入实际案例:通过引入生活中的实际打折销售案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互动式教学:采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互动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资源:运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直观展示打折销售的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点。
情感升华:
结合“打折销售”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 ——打折销售》说课稿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这一节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五章第四节。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方程的解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打折销售问题。
教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面对七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数学学习方面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对于方程的解法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但是,对于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打折销售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在打折销售问题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打折销售的问题模型,熟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问题。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并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讲解打折销售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解决打折销售问题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引入生活中的打折销售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打折销售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打折销售问题中的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3.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打折销售案例,让学生掌握解决打折销售问题的方法。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打折销售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参考教案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体会与掌握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的一般步骤。
(2)会寻找打折销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能熟练列出方程。
2.数学思考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中碰到的商品打折销售问题。
3.解决问题(1)经历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过程。
(2)培养反思的意识与习惯。
(3)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习惯,能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4.情感与态度(1)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他人沟通。
(2)明白诚实是为人立身之本的道理。
〖教材分析〗《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本节课通过“打折销售”这一素材培养学生学会对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思考,并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去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设计〗(一)表演小品,导入新课店主站在一张桌子后,桌子上放着两件衣服,身后立着一块醒目的牌子:“放血大处理”,“血”字是红色的。
店主喊:“大家过来看一看,瞧一瞧,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本店不计成本挥泪大甩卖,所有服装两折处理,每件只卖48元……”一工商人员上场对店主说:“你这是违法行为,请把牌子收起来,不能这么喊。
”店主:“我确实是两折处理呀!”工商人员:“你把衣服的成本价提高了多少标价?”店主:“我提高了500%以后标价的。
”工商人员:“同学们,他将每件衣服按成本价提高了500%进行标价,再按两折处理,每件衣服卖48元,你们算一算,他到底是赚还是亏?”(表演结束。
)(二)学生猜测小品中的店主是赚是亏?(独立思考)(三)学生讨论以下问题1.如果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为100元,按成本价提高500%标价,标价是多少?再按标价打两折销售,实际售价是多少?2.假设一件衣服的成本价为x元,按成本价提高500%标价,标价是多少?再按标价打两折销售,实际售价是多少?3.你所列出的实际售价与小品中的商家的售价有什么关系?4.根据这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解出方程;验证你的猜测是否正确。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优质教案
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课目的1.理解成本、售价、收益、收益率之间的数目关系,并能复述。
2.能在详细打折问题中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依据所求方程的解来解说和剖析打折销售中的详细现象。
3.经过检查,体验和剖析,充足感觉身旁的数学,试试用数学的目光剖析生活中的打折现象,理性花费。
4.会从问题情境中研究等量关系,经历和体验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质问题的过程,培育抽象、归纳、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课重难点能在详细打折问题中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依据所求方程的解来解说和剖析打折销售中的详细现象。
教课过程设计:一情形引入进价加提升价减收益商品收益=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售价= 商品标价X 折扣商品售价= 成本 + 收益标价售价乘以打折数= 成本(1+收益率)目的:二、活动研究依据检查认识到的相关商品打折销售实质,解答学生自己编拟的题目.学生编题选:1. 一件商品原价为120 元,按八折(即原价的80%)销售,则现售价应为元。
2. 某件商品进价是270 元,八折销售可获收益50 元,则原售价为元。
3. 某商品的进价是1530 元,若按商品标价的九折销售,收益率是15%。
求该商品的标价。
4. 某老板先把一件商品按成本提升50%后标价,再打八折销售,售价为600 元,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商家的收益为多少元?5. 某商场售货员同时卖出两件衣服,每件都以135 元售出,若按成本计算,此中一件盈利 25%,另一件损失25%,问此次售货员是赔了仍是赚了?(这里选了四人小组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五道题,学生们都准备得很充足。
)目的:设置了比教科书更开放的问题。
实质生活中的数学识题常常能够有不一样的方案,经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时机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案,都有可能获取成功的体验。
同时又分享他人的解题方案,共同议论不一样方案的优弊端,这关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加强学生的自信心、培育创建性思想十分有益。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4打折销售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1.首先,我会向学生介绍折扣的定义,解释折扣与原价、折后价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具体实例让学生理解折扣的计算方法。
2.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学习如何用百分比来表示折扣,讲解百分比在折扣计算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演示如何将折扣转化为百分比进行计算。
(五)总结归纳
1.练习题完成后,我会邀请几名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心得,让学生在分享中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2.接着,我会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强调折扣计算、百分比应用和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最后,我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自主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自主探究折扣的计算方法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案例分析:精选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折扣与百分比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构建方程解决问题。
4.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5.课堂小结: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帮助学生梳理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方法,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字数:1015字
二、学情分析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5.4打折销售这一章节,面对的是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的运算能力,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还在逐步形成中。学生对折扣的概念在生活中已有初步了解,但在数学角度的认识可能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4.组织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和方法,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概括和归纳能力。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5.4《打折销售》优秀教学案例
在讲授新知识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讨论。我会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计算折扣后的价格。例如,我会给每组一个购物场景,让学生们计算不同商品的折扣后价格,并比较哪组计算的结果最准确。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能够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在学生小组讨论后,我会组织学生们进行总结归纳。我会邀请每组的代表分享他们讨论的结果和计算方法。通过总结归纳,学生们能够巩固所学知识,形成系统性的理解。
5.作业小结的布置:通过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们巩固所学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1.个人反思:让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思考自己在学习折扣知识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制定改进措施;
2.小组评价: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对小组成员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3.教师评价:我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帮助学生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我让学生观察超市中的促销广告,分析其中的折扣信息,从而加深对折扣的理解。同时,我还通过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折扣知识。
此外,我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例如,让学生分组计算超市中不同商品的折扣后价格,并比较哪组计算的结果最准确。这样,学生在合作中能够互相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打折销售问题,如计算购买商品的实际花费等。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情境教学法为主线,结合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折扣知识。具体来说,学生需要通过以下过程来达到学习目标: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案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案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打折销售的实际背景,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商品原价、折后价、折扣等概念,并学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求解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对解方程有一定的了解。
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不够,需要通过实例来引导学生理解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打折销售的实际背景,理解商品原价、折后价、折扣等概念。
2.学会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打折销售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打折销售的实际背景,掌握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实际问题的方法。
2.难点:建立正确的数学模型,求解一元一次方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的联系,培养他们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如商品原价、折后价、折扣等。
2.准备教学PPT,展示实例和讲解过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商品原价、折后价、折扣等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打折销售的实际背景。
2.呈现(10分钟)呈现具体实例,如一件商品原价为100元,打八折后的价格为80元。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知识来表示这个问题。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这个问题。
引导学生理解,打八折相当于原价的0.8,所以可以建立方程100 * 0.8 = 80。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解答其他类似的打折销售问题,如商品原价为200元,打七折后的价格为多少。
引导学生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问题。
七年级数学上册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案(新版)北师大版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有关商品销售的问题.2.通过应用题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中的相等关系,体会代数方法的优越性.过程与方法1.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的模型,初步形成学生利用方程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活动学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由具体实例的分析、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以及善于分析问题、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分析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难点: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如何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那么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二、例题讲解【例1】某商场将某种商品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已知这种商品的进价为1800元,那么这种商品的原价是多少?分析:利润率==,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要抓住这个等量关系.由于本例中只提到售价、进价和利润率,因此我们可以用“进价”代替“成本”.解:设商品原价是x元,根据题意,得=10%,解这个方程,得x=2475,因此,这种商品的原价为2475元.【例2】商店在某一时间以每件60元的价格卖出两件衣服,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卖这两件衣服总的是盈利还是亏损,或是不盈不亏?分析:两件衣服共卖了120(60×2)元,是盈是亏要看这家商店买进这两件衣服时花了多少钱,如果进价大于售价就亏损,反之就盈利.假设一件商品的进价是40元,如果卖出后盈利25%,那么商品利润是40×25%元,如果卖出后亏损25%,商品利润是40×(-25%)元.本题中,设盈利25%的那件衣服的进价是x元,它的商品利润就是0.25x元,根据进价与利润的和等于售价,列出方程x+0.25x=60.由此得x=48.类似地,可以设另一件衣服的进价为y元,它的商品利润是-0.25y元,列出方程y-0.25y=60.由此得y=80.两件衣服的进价是x+y=128元,而两件衣服的售价是60+60=120元,进价大于售价,由此可知卖这两件衣服总共亏损8元.三、巩固练习在商品市场经常可以听到小贩的叫嚷声和顾客的讨价还价声:“10元一个的玩具赛车打八折,快来买啊!”“能不能再便宜2元?”如果小贩真的让利2元卖了,他还能获利20%,求一个玩具赛车的进价是多少元?【答案】10×80%-2=6(元),设进价为x,则有x·(1+20%)=6,解得x=5(元).即一个玩具赛车的进价是5元.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上面的例题,请同学们总结出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学生回答,教师予以补充.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5.4《打折销售》说课稿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以下前置知识或技能:
1.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
2.乘除法的运算规则。
可能存在的学习障碍有:
1.对折扣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折扣与原价、折后价之间的关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无法将折扣知识灵活运用,导致计算错误。
3.部分学生可能对数学应用题有恐惧心理,缺乏解题信心。
2.关系推导:引导学生探究折扣与原价、折后价之间的关系,通过举例、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计算方法。
3.实例演示:结合生活实例,演示如何计算打折后的价格,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理解折扣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或实践活动:
1.课堂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折扣计算方法。
(二)媒体资源
我将使用以下教具、多媒体资源和技术工具辅助教学:
1.教具:购物小票、商品标签等实物,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折扣在生活中的应用。
2.多媒体资源:制作PPT课件,展示与折扣相关的图片、动画和案例,增强视觉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投影仪:将PPT课件和实物投影到大屏幕上,方便全体学生观看,确保教学效果。
4.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难易适度的练习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解题过程中获得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自信心。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和任务驱动法。这些方法的理论依据如下:
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引导、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这种方法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构建新知识。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出现的问题或挑战:
2019秋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5.4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
5.4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打折销售1.理解商品销售中所涉及的进价、标价、售价、利润及利润率的含义.2.能根据商品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了解商品销售中相关概念的含义,通过分析打折销售中的数量关系,利用成本、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销售问题中打折的意义.一、情景导入某经销商将进价为50元的商品标价165元,却打着“5折亏本大甩卖”的广告,小明妈妈看见广告觉得很划算,但小明觉得经销商在欺骗顾客.你同意小明的观点吗?你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说明:学生很容易从生活中找到打折销售的例子,通过计算可以得出经销商并没有亏本.二、导学新知(一)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打折销售问题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下面问题1的学习与探究.问题1:教材第145页“想一想”上面的内容.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解决下面的问题.初步体会打折销售问题.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你能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的量吗?问题中有怎样的等量关系?每件服装的标价为:__(1+40%)x__;每件服装的实际售价为:__(1+40%)·80%x__;由此,列出方程:__(1+40%)·80%x-x=15__;解方程,得x=__125__;因此,每件服装的成本价是__125__元.归纳结论:进价是进货时的价格,标价是出售时所标明的价格,售价是出售时的实际价格.售价=标价×打折数10,利润=售价-进价.(二)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利润率问题师生共同合作完成下面问题2的学习与探究.问题2:某商场将某种商品按原价的8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已知这种商品的进价为1800元,那么这种商品的原价是多少?说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与同伴进行交流,掌握原价、售价、进价、利润、利润率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下面的问题.利用这几个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下面的问题.设商品原价是x元.则该商品的实际售价是__80%x__;该商品的利润是__80%x-1800__;该商品的利润率是__80%x-18001800__;由此,列出方程;解方程,得x=__2475__;因此,这种商品的原价为__2475__元.归纳结论:利润率=利润进价=售价-进价进价.也可变形为:进价×利润率=售价-进价.三、学组交流1.小组共同探讨,将疑难问题板演到黑板上,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组长带领组员参照展示方案,分配好展示任务,同时进行组内小展示,将形成的展示方案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规划.四、课后作业见学生用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5.4 打折销售教案(新版)北师大版一、学生起点分析打折问题,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有所接触和认识,学生已知“几折”所表示的意义,而且学过用算术方法计算一些简单的打折销售问题。
但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通过建立等量关系来分析一些较复杂的打折销售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经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知道寻找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打折销售是学生学习了代数式,简易方程即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后的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最好教材,也是前一部分知识的应用与巩固。
打折销售是生活中常见的但不是很熟悉的一个问题,学生缺少丰富的生活体验,因此布置学生进行课前调查很有必要。
学生根据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体会更加深刻。
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以“打折销售问题”为例展开探索,关键在于理解成本、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等术语的含义。
分析“打折销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方程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使学生进一步领悟到方程解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到“等量关系”。
由于打折销售问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可以在课前安排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让学生深入商店,感受有关打折销售的现实情景,了解成本、售价、标价、利润、利润率等之间的关系。
同时由于此类问题所涉及的数量关系及数据较复杂,在讨论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可以列出表格,帮助学生分析,首先鼓励学生自己填表,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通过举具体事例说明关系:利润=售价-进价,利润率=利润÷进价等,然后引导学生填写表格。
要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逐步领会学习数学与个人成长之间的关系,感受成功,增强自信。
三、教学目标1.理解成本、售价、利润、利润率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复述。
2.能在具体打折问题中准确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并根据所求方程的解来解释和分析打折销售中的具体现象。
3.通过调查,体验和分析,充分感受身边的数学,尝试用数学的眼光分析生活中的打折现象,理性消费。
4.会从问题情境中探索等量关系,经历和体验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抽象、概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教学准备。
第二环节:情景引入(汇报结果,获取信息)。
第三环节:活动探究。
第四环节:讲授例题,规范过程。
第五环节:课堂小结。
第六环节:布置作业。
环节一教学准备活动内容:布置社会调查任务:选择某种商品的打折活动做调查。
(把学生逛商场进行打折销售调查的场景播放出来(视频))目的:商品销售虽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但亲自经历过关注过商品销售的往往是少数学生,提前安排学生到商场进行价格调查,感受生活中的数学。
实际活动效果:通过这个活动,不仅达到提前预习的目的,更让学生体验数学与周围世界的联系,以及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亲切自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环节二:情景引入(汇报结果,获取信息)同学们到商场了解了有关打折销售的问题,获得了那些信息,请大家交流一下,分组讨论,形成知识体系。
进价减利润售价加提高价标价乘以打折数商品利润= 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售价= 商品标价X 折扣商品售价= 成本+ 利润= 成本(1+利润率)目的:由于学生小学已经学过一部分相关知识,而且又提前安排了社会调查,这样的交流活动,实际是学生独立面对生活时能力的体现。
实际活动效果:学生调查的很全面,事例很详实。
他们对各自收集的打折方式都进行探讨,一方面增长了生活常识,另一方面对相关术语也不讲自懂了,而且理解还很深刻。
环节三:活动探究根据调查了解到的有关商品打折销售实际,解答学生自己编拟的题目. 学生编题选:1.一件商品原价为120元,按八折(即原价的80%)出售,则现售价应为 元。
2.某件商品进价是270元,八折销售可获利润50元,则原售价为 元。
3.某商品的进价是1530元,若按商品标价的九折出售,利润率是15%。
求该商品的标价。
4.某老板先把一件商品按成本提高50%后标价,再打八折销售,售价为600元,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商家的利润为多少元?5.某商场售货员同时卖出两件衣服,每件都以135元售出,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25%,另一件亏损25%,问这次售货员是赔了还是赚了?(这里选了四人小组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五道题,学生们都准备得很充分。
) 目的:设置了比教科书更开放的问题。
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往往可以有不同的方案,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提出自己的解题方案,都有可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同时又分享别人的解题方案,共同讨论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这对于发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创造性思维十分有利。
实际效果:学生经过研究后回答了对方编写的题目。
答题的过程充分表现出他们对这类问题的胸有成竹,教学过程很顺利.环节四:讲授例题,规范过程例1.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成本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即按标价的80%)优惠销售,结果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成本是多少元?教师可出示表格,让学生尝试用填写表格的形式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
如果设每件服装的成本价为x元列出方程(1+40%)x·80% - x = 15.解方程得x = 125答:这种服装每件成本为125元.例2.某商场将某种商品按原价的八折出售,此时商品的利润率是10%。
此商品的进价为1800元,那么商品的原价是多少?目的:这两道题的分析是重点,在此过程中,首先让学生分小组读题,讨论,思考题目的已知和未知,考虑思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注意分析和综合两种分析方法的应用,先用分析法。
由未知找已知,执果索因;再用综合法由已知找未知,由因导果。
这样有利于解决学生“不知如何思考”的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实际效果:两道例题,第一道题师生共同分析,第二道题学生自己分析。
部分学生在运用方程解答问题时,等量关系的寻找还是有困难,规范解题不够合理,仍需在作业过程中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
环节五: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打折销售的知识,其实类似的问题我们小学也遇到过,今天在分析实际问题时又用到了列表法,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在知识方面的收获。
提示学生通过对《日历中的方程》《我变高了》以及本节《打折销售》学习还有以往经验,让学生分组讨论,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目的: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作用,这里教师又提到学生的小学学习,目的是想提示学生,将今天的方程解法与小学学过的算术方法相对比。
此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不再处于被动状态,而成为积极的发现者。
学习活动效果:通过交流学生认识到列表分析问题的好处,发现打折销售中的一些规律,并感受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优势。
充分体现了数学课堂由单纯传播知识的殿堂转变为学生主动从事教学活动,构建自己有效的数学理念的场所。
环节六:布置作业1.课本P188随堂练习及习题5.82.思考题:王女士看中的商品在甲乙两个商场以相同的价格销售。
两商场采用的促销方式不同:在甲商场一次性购物超过100元,超过的部分八折优惠;在乙商场一次性购物超过50元,超过的部分九折优惠。
那么,她在甲商场购物超过多少元就比乙商场优惠?五、教学反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布置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去商场进行调查,了解商品打折有关情况及有关知识,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中自编题目,在活动中发现知识,在讨论中学到知识,在练习中巩固知识。
让学生感到数学是这么“亲切”,极大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所学知识,教学效果非常好。
相信学生,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课堂上把激发学生热情和获得学习能力放在教学首位,通过运用各种启发,激励的语言,以及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求知态度,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注意改进的方面在小组讨论之前,应该留给学生充分的独立思考时间,不要让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的回答代替了其他学生的思考,掩盖了其他学生的疑问。
2019-2020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5.4 生活中的常量与变量(新版)青岛版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景中了解常量、变量的概念,能根据具体情况,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具体情境中常量及变量之间的关系过程,进一步发展符号感和抽象思维。
3.通过变量、常量的学习,尝试探索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体验客观世界中的运动和变化。
重点: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难点:区分具体问题中的常量、变量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环节(板书设计): 本节知识树:教学反思一、课前准备温故知新:自学课本教材的相关内容,知道常量和变量的概念,会用关系式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二、课内探究创设情境: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里程为s千米.•行驶时间为t 小时.(1).请同学们根据题意填写下表:(2).在以上这个过程中,变化的量是________.不变的量是__________.(3).试用含t的式子表示s.2.请写出下列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将一根长60厘米的铁丝折成一个矩形框架,矩形的长y与宽x之间的关系为y=________________其中常量为____________变量为_________________交流展示:活动一通过做这2个题目,你认为怎样找出问题中的常量与变量?巩固提升:1、一般地说,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_________ ,只取同一数值的量叫做___________。
2、在S= r2中,__________是常量,_______________是变量。
3.在圆的周长公式C=2R中,________是常量,_______是变量。
达标检测:1.每张电影票售价为10元,如果早场售出票150张,日场售出205张,晚场售出310张.三场电影的票房收入各多少元.设一场电影售票x张,票房收入y元.•怎样用含x的式子表示y?2.一根弹簧原长12cm,它能挂的质量不超过20kg,并且每挂重1kg就伸长0.5cm,•求:挂重后弹簧的长度y(cm)与挂重x(kg)之间的关系式。
二、课后延伸某城市大剧院观众席的座位按下列方式设置:排数1 2 3 4 …座位数50 53 56 59 …上述问题中,第五排、第六排分别有-------- 个、------------ 个座位;第n 排有-------------- 个座位.课堂小结:谈谈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