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2-通过激素的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2-2-通过激素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219f6367aa00b52acfc7caf4.png)
激素调节
激素调节: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的方式
分泌各种下丘脑 释放激素 垂体
分泌生长 激素和各 种促激素 分泌肾上 肾上腺 腺素等
分泌雌性激 卵巢 素、
胸腺 分泌胸腺 激素等
胰腺
其中的胰 岛分泌胰 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
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垂 体分泌的生长激素和各种促 -激素
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
(人教版生物必修3: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教学目标
1.激素调节的发现 2.激素调节的实例 3.激素调节的特点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促胰液素的发现
沃泰默实验(法) ①稀盐酸 注入 ②稀盐酸 注入 ③稀盐酸 注入
胃酸刺激小肠神经,神经将兴奋传给胰腺使其分泌胰液
狗的上段小肠肠腔 结果 分泌胰液
负
反
垂体
分级调节:性激素、肾上腺素 也是分级调节,类似甲状腺激
馈 调
TSH(促甲状腺激素)
素的调节方式
节
甲状腺
负反馈调节:趋于平衡
正反馈调节:偏离平衡,如排
甲状腺激素
尿反射、血液的凝固等
三、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人体血液中的含量为3×10-5-15×10-5mg/mL,而每mg的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 产热增加4200kJ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 能被特定的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就称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 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激素被运输到全身,可以与各种细胞接触,但只能被靶细胞接受,这是因为靶 细胞上带有激素分子能够识别的受体(蛋白质) 激素种类多、量极微,既不组成细胞结构,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只 是起着细胞代谢的调节作用,是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教学案: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e3b1d6b0717fd5360cdc90.png)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1.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2.调节血糖含量的激素主要有胰岛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和胰岛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
3.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4.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
5.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下丘脑――→TRH 垂体――→TSH甲状腺甲状腺激素 6.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1.促胰液素的发现(1)斯他林和贝利斯提出的假设: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流到达胰腺,引起胰液的分泌。
(2)实验验证过程:2.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的调节,就是激素调节。
3.人体主要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连线]二、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来源和去向2.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激素(1)含义: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
(2)意义: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三、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1.调节过程[据图填空](1)腺体:a.下丘脑,b.垂体,c.甲状腺。
(2)激素:甲: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乙:促甲状腺激素(TSH)。
(3)作用:“+”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2.调节方式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
2.通过体液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4.激素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
1.判断下列叙述的正误(1)下丘脑分泌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等(×)(2)在血糖含量低的情况下,肝糖原和肌糖原都能转化为血糖(×)(3)胰高血糖素主要作用于肝脏,抑制肝糖原的分解(×)(4)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理效应相反(√)(5)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减少(×)(6)甲状腺激素的靶器官可以是垂体(√)(7)激素一般对所作用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具有一定的特异性(√)(8)甲状腺激素可为细胞提供能量从而促进新陈代谢(×)2.下列激素中,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解析:选B 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下丘脑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均由下丘脑分泌;雄性激素由睾丸分泌,雌激素、孕激素由卵巢等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分别由垂体、甲状腺和垂体分泌。
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新教材2023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1c03dec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5.png)
①分泌细胞: _胰__岛__B__细__胞___。 ②作用: _降__低__血__糖___浓__度___。
③作用机理:
(2)胰高血糖素。 ①分泌细胞:_胰__岛__A_细__胞____。 ②作用:__升_高__血__糖__浓__度____。 ③作用机理:
3.反馈调节。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_效__果___,反过来又作为信 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
探究一 血糖平衡的调节
1.血糖的调节过程。 下图为某人饮食前后血糖质量浓度变化曲线,请据图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点前和C点后此人血糖质量浓度处于动态平衡,此 时,人体内血糖的主要来源分别是什么?
提示:主要来源均是肝糖原分解。 (2)图中AB段时间内,血糖的主要来源是什么?BC段时 间内,血糖的主要去向是什么? 提示:AB段时间内,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糖类的消 化和吸收;BC段时间内,血糖的主要去向是被组织细胞摄取, 氧化分解。 (3)AD段时间内,此人体内胰岛素水平发生怎样的变化? 提示: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达到平衡。
模型与建模 在血糖的调节过程中,通过分析血糖的来源和去 向及激素的调节过程,可分别构建出血糖升高和降低 的调节模型,进而构建出血糖的整体调节模型(如上图 所示)。模型与建模是一种较好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应 学会运用此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例1】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肝、肌肉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①③过程 C.胰岛A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④过程 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等过程
【例4】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甲状腺滤泡上皮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可维持细胞内外的Na+浓度梯度,钠碘同向转 运体借助Na+的浓度梯度将碘转运进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碘被 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活化后,进入滤泡腔参与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3-2 激素调节的过程【课时作业】(学生版含详解)
![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3-2 激素调节的过程【课时作业】(学生版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42f35fe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3.png)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1(新教材)【课时作业】11..33..22 激激素素调调节节的的过过程程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在人体内作为信使传递信息B.激素在人体内含量较低,但有高效的生物催化作用C.甲状腺激素除了促进人体产热,还能升高血糖D.正常人体内,激素的分泌受反馈调节2.(2021·北京西城高二期中)下列有关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平衡受神经—体液调节B.血糖的含量升高可以促进胰岛A 细胞分泌胰岛素C.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只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D.尿液中只要检测出葡萄糖,就是患有糖尿病3.(2021·山东济南高二月考)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糖代谢及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肌肉、肝脏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B.胰岛B 细胞分泌的激素促进②③过程C.胰岛A 细胞分泌的激素抑制②③过程D.胰岛素促进④⑤⑥⑦过程4.(2021·湖北武汉高二质检)根据下图中人体器官模型,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如果该器官为肝脏,则饭后血糖浓度A 处高于B 处B.如果该器官为肝脏,则饥饿时血糖浓度A 处低于B 处C.如果该器官为肾脏,则尿素的浓度A 处高于B 处D.如果该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浓度A 处高于B 处5.(2021·黑龙江哈尔滨高二期中)下列与糖尿病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是因为其体内糖的代谢异常,导致非糖物质分解加强B.尿液中偶尔含有少量糖的人不一定是糖尿病患者,尿液中持续含有较多糖的人则一定是糖尿病患者C.糖尿病患者吃得多,是因为其体内的糖被大量排出体外,导致血糖含量过低D.糖尿病患者的尿多,是因为其代谢旺盛,产生的水比一般人多6.体液调节中,激素从内分泌腺产生之后,通过体液传送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
下列关于激素与靶细胞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状腺激素与下丘脑细胞B.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与垂体细胞C.胰高血糖素与骨骼肌细胞D.促甲状腺激素与甲状腺细胞7.下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3 2 激素调节的过程(练习)(含答案)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 3 2 激素调节的过程(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cec57b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10.png)
3.2 激素调节的过程1、(多选)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B.糖尿病是经常摄入过量的糖引起的,高血糖患者的尿液中肯定含糖C.胰岛素的分泌仅受血糖的调节D.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答案】AD【解析】糖尿病是由于胰岛B细胞受损引起的,B错误;胰岛素的分泌还受神经调节,C错误;胰岛素的分泌增加会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D正确。
2、下图为某健康人的血糖变化情况,此人在13时前仅进食了早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B.B点时,体内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C.C点时,血糖浓度接近基础血糖水平,没有相关激素调节D.C点时,肝糖原和肌糖原正在水解,补充血糖【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A点时,早餐过后不久,血糖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而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B点时,血糖浓度较低,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以升高血糖,调节血糖平衡;C点时,在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下,体内的肝糖原水解补充血糖。
3、下图为血糖的三个来源和三个去路,以及血糖浓度的正常范围。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糖尿病患者体内由于血糖的去路发生了障碍,导致了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B.人体在进食后4 h左右的时候,血糖的主要来源是肌糖原和肝糖原的分解C.在三个血糖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向D.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是肝糖原分解【答案】B【解析】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缺乏胰岛素或胰岛素的靶细胞缺乏受体,导致血糖的去路发生障碍,从而使得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A项正确;进食后4h左右,主要依赖肝糖原的分解补充血糖,肌糖原不能补充血糖,B项错误;血糖的三个去路中,糖的氧化分解是主要去路,C项正确;肝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是空腹时血糖的重要来源,D项正确。
4、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答案】D【解析】人体进食后淀粉等糖类被消化、吸收,使血糖浓度上升,从而促进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177746b2e3f5727a5e9626d.png)
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之所以没有成功,是因为他囿于定论,没有大胆地去质疑、探索和创新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
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解析:选A。
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不是由胰腺分泌的。
2.下列各组分泌腺所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释放到内环境的是( )A.唾液腺、垂体、肠腺B.肾上腺、甲状腺、胰岛C.睾丸、汗腺、皮脂腺D.卵巢、胃腺、肝脏解析:选B。
唾液腺、肠腺、胃腺属消化腺,分泌的消化酶释放到消化道内,不属于内环境;汗腺、皮脂腺分泌到外界环境,也不属于内环境。
3.(原创)2019年第三十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伦敦举行,反兴奋剂工作的难度加大。
如“类胰岛素生长因子”能增强人的肌肉力量,但由于是通过基因工程注射到人体内,很难检测。
以下关于胰岛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一种激素B.胰岛素是人体中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C.胰岛素是由胰岛A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D.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都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解析:选C。
胰岛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蛋白质,是人体内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它与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
4.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B.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管理甲状腺分泌激素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血液中一定含量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解析:选A。
下丘脑是内分泌腺的枢纽,分泌多种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其中一种,垂体是最重要的内分泌腺,分泌多种激素,有的直接调节生命活动,有的管理其他内分泌腺,如促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从而调节相关的生命活动。
高中生物必修3讲义: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Ⅱ) 含解析
![高中生物必修3讲义:第2章 第2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Ⅱ)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85b06d1ed630b1c58eeb5a9.png)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Ⅱ)[学习目标] 1.构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进一步理解反馈调节的内容。
2.举例说明激素调节的特点。
知识点一激素调节的实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知识梳理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1)结构:a.□01下丘脑、b.□02垂体、c.□03甲状腺。
(2)物质:甲:□04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乙:□05促甲状腺激素。
(3)图中“+”“-”分别表示□06促进和□07抑制。
(4)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提高□08细胞代谢的速率。
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09全身细胞。
2.激素分泌调节机制——分级调节下丘脑控制垂体,垂体控制相关腺体的方式,我们称为□10分级调节。
除甲状腺激素外,还有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也属于分级调节。
3.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机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既存在□11分级调节,也存在□12反馈调节机制。
[问题思考]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请结合上述分级调节模型思考缺碘为什么会引起大脖子病。
提示:缺碘→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大脖子病”。
典题分析题型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例1]如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
甲、乙、丙表示结构,a、b表示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乙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B.a与b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C.乙的活动只受甲分泌激素的调节D.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解题分析]由图可知,甲为下丘脑,乙为垂体,丙为甲状腺,A正确;激素a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b为促甲状腺激素,B正确;乙的活动不仅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同时还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C 错误;甲状腺激素既存在分级调节,也存在反馈调节机制,D正确。
[答案] C规律总结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方法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的分级调节中,如果顺序靠前的腺体被切除,则之后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减少,之前的腺体分泌的激素要增加;三个结构所分泌的激素(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如果顺序靠前的激素分泌增加(减少),则该激素之后的激素分泌要增加(减少),该激素之前的激素分泌要减少(增加)。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第2课时)示范教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2.2《通过激素的调节》(第2课时)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61a34f0029bd64793e2ca5.png)
第2课时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模型建构活动的小组都成立起来了吗?活动所需的卡片都准备好了吗?各小组先进行活动,而后依据活动议论教材中的剖析思虑题。
整个过程给大家十分钟时间。
(学生活动、议论)师方才的活动中每位同学都很积极。
下边请一组同学登台示范活动方法。
(学生示范)课件展现:1.乙代表什么器官?2.当血糖水平高升时,胰岛是如何反响的?反响的结果如何?当血糖降低时呢?3.当身体不可以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状况?4.现代,糖尿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这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有没有关系?为什么?如何防备糖尿病?生 1乙代表胰岛。
生 2当血糖水平高升时,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添,同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减少;反响的结果将使体内血糖水平降落到正常水平。
当血糖水平降低时,胰岛 B 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减少,同时胰岛 A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添,从而使体内血糖水平上涨到正常水平。
师请展现各小组绘制的血糖调理体制表示图,评比出最正确作品。
老师也着手做了一个,我们一同来看看。
而后请一位同学用语言来表述这一过程。
(演示多媒体CAI — 1)生当血糖浓度过低时,胰腺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血糖高升。
当血糖浓度过高时,胰腺分泌胰岛素,促进血糖降低。
生 3 当身体不可以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涨,剩余的血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生 4 现代人们生活水平提升了,吃得好了,动得少了,糖尿病的发病率愈来愈高。
得了糖尿病要控制饮食,特别是糖类和脂肪的摄取,必需时给机体增补胰岛素。
师给机体增补胰岛素能不可以用口服的方法?谈谈原由。
生不可以。
由于胰岛素是蛋白质,口服的话会被消化液中的蛋白酶分解而无效。
师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要素互相作用而惹起的一种常有病,与人们的饮食状况和生活方式有直接的关系。
饮食过多而不克制,营养剩余,体力活动过少,从而造成肥胖(脂肪聚积)等是糖尿病的诱因之一。
现代社会人们的压力愈来愈大,陪伴着精神的紧张、情绪的激动等多种应激状态,体内高升血糖的激素(如生长激素、去甲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会大批分泌,从而使血糖高升。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体液调节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b040d49d8e9951e79a89271a.png)
第2节激素调节的过程一、选择题1.人体内激素、神经递质和酶都具有特定的生物活性,三者的共同点是( C )A.都是蛋白质B.发挥作用后被灭活C.与特定物质结合D.发挥作用需要体液的参与解析:少数RNA也是酶,激素不都是蛋白质,A错误。
酶在发挥催化作用后不被灭活,B错误。
三者均具有专一性,C正确。
酶可在体外发挥作用,不需要体液,D错误。
2.关于人体内激素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 A )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C.甲状腺细胞是促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解析: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受下丘脑传出的传出神经的支配,A错误。
3.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 h内,每隔0.5 h检查该动物血液中糖的浓度。
下表是这项实验的结果,如下表示不正确的答案是( D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75×10-2 mg·mL-1B.食用糖后120 min,血糖浓度降至75×10-2 mg·mL-1,这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的结果C.食用糖后180 min,血糖浓度依然维持在75×10-2 mg·mL-1,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的结果D.该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过程是激素调节的结果解析: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抗衡调节的结果,但这一过程中也有神经调节。
4.如下关于动物机体内神经递质和激素的表示,错误的答案是( C )A.神经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解析: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直接通过胞吐的形式进入突触间隙,到达突触后膜发挥作用,不经血液运输,C错误。
5.据报道,来自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一个研究组提出了两种分别叫作PBA和TUDCA 的化合物有助于糖尿病治疗,其机理是: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以恢复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并已用Ⅱ型糖尿病小鼠进展实验获得成功。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版含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析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ceee39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7.png)
一、选择题1.对体温调整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素分泌缺乏产热也将缺乏B.醛固酮通过影响盐的排泄调整体温C.胰高血糖素分泌缺乏时,血糖不能保证正常产热所需D.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在产热上是拮抗的2.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3.下图能正确反映人体内促甲状腺激素(TSH)与甲状腺激素(TH)含量改变的是 ( )4.右图是人体某项生命活动调整过程的示意图。
据图推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体液调整或神经调整的过程B.假如细胞1是垂体细胞,细胞2可以表示甲状腺细胞C.假如细胞1是胰岛B细胞,则细胞2只能表示肝细胞D.细胞1的分泌物,只能是蛋白质类物质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①抗体不肯定是蛋白质,但吞噬细胞肯定是免疫细胞②抗原不肯定必需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B细胞,但肯定须要经过吞噬细胞的处理才传递给T细胞③含有致病基因不肯定会患遗传病,但遗传病患者肯定含有致病基因④同源染色体的形态大小不肯定一样,但形态大小一样的肯定是同源染色体(不考虑变异)⑤单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有可能含等位基因,但一个染色体组内肯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虑变异)⑥常染色体上的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肯定相等;但在一对亲本的杂交试验中,某种遗传病在雌雄群体中的发病率相等,此病不肯定是常染色体遗传病。
(群体够大,无致死)A.②④⑤B.①③⑤C.①④⑤D.②⑤⑥6.关于人体免疫,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内B细胞缺陷,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器官移植产生免疫排挤反响B.一个白细胞可吞噬几个细菌,属于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C.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都须要巨噬细胞D.人体免疫的三道防线中,第二、第三道防线都属于特异性免疫7.结扎小狗的胰管,正常进食,小狗出现的病症是()A.生长发育马上停顿B.血糖浓度明显上升C.消化不良D.尿量削减,体温偏高8.下列四组中,对血糖的稳定起作用的一组是A.胰岛、肝、消化腺 B.胰岛、唾液腺、垂体、肝C.胰岛、门静脉、肝 D.胰岛、肝、肾小管9.与人体高级神经中枢无.干脆联络的活动是( )A.边看电视边吃零食B.运发动长跑竞赛中,听到“加油”声,加速冲刺C.叩击膝盖下方的韧带引起小腿抬起D.遇到多年不见的老挚友一时想不起对方的名字10.由细胞分泌的只能作用于特定靶细胞的化合物是( )A.消化酶 B.抗体C.抗利尿激素 D.神经递质11.图甲为某一神经纤维示意图,将一电流表的a、b两极置于膜外,在x 处赐予相宜刺激,测得电位改变如图乙所示。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doc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93cc818a33d4b14e85246899.png)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1).描述动物和人体的激素调节。
(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态度观念方面讨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所起的重要作用。
3.能力方面探讨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
(2)血糖平衡的调节。
难点:激素调节的实例分析.教学模式启发、讲解、讨论结合式。
教学手段课件、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设计参考课时一课时三、教学策略1.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关于激素调节,学生在初中生物课已学过,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在此基础之上建立新的知识。
例如,在学习激素调节的发现前,先让学生回忆激素的概念;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也可先让学生回顾;胰岛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也可先由学生分析。
2.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创设学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知识铺垫。
例如,促胰液素的发现、血糖平衡的调节和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分析;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可由学生在回忆旧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的活动由学生先阅读理解,然后分小组进行活动和讨论;激素调节的特点由学生自己进行归纳;激素类药物应用的利与弊的评价,既可以让学生围绕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详见教学案例),也可以事先从媒体上收集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和讨论。
3.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资料本节教材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和实例,这些材料是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很好的素材。
“问题探讨”从实际出发,提出了马拉松长跑中血糖的平衡问题,如果能将它与实例一中血糖代谢途径相结合,可以为本节内容的学习创设联系实际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
资料分析“促胰液素的发现”,不仅蕴含了科学发现的思想与方法,而且通过分析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组织好模型建构活动,不仅有助于促进学生对血糖平衡调节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认识模型建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 (8)
![高中生物必修三通过激素的调节 (8)](https://img.taocdn.com/s3/m/2de1b004376baf1ffc4fad6f.png)
节
甲状腺
反馈调节
甲状腺激素 过多时
促进
新陈代谢,抵御寒冷
四、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高效 2、内分泌腺分泌,通过体液运输 3、特定激素会作用于特定的细胞和器官。(靶细胞、
靶器官)(甲状腺激素例外) 4、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
[思维激活] 激素分子既然是高效能物质,机体为何还需源源 不断地产生激素呢?
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 》
体液调节 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 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 活动所进行的调节。
激素调节
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 质进行调节。
一、激素调节的发现 沃泰默的实验 :
3.实验结论
1.实验假设:胰腺的分泌受神经调节的控制
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BC
胃酸―①―→小肠 →促胰液素―②―→胰腺 →胰液
•A.①过程肯定为神经调节 •B.②过程肯定为激素调节 •C.小肠不是控制胰液分泌的神经中枢 •D.①②过程都属于激素调节
二、激素调节的实例 实例一:血糖的平衡和调节
来源
去向
食物中的糖类 消化、吸收 血糖 氧化分解 CO2+H2O+能量
2.实验过程:
3.实验结论: 胰腺的分泌受化学物质的控制
分泌促甲状
腺激素释放 下丘脑
激素等
垂体
分泌生长激 素、促甲状 腺激素等
分泌肾上 腺素等
肾上腺
分泌雌性 卵巢
激素等
分泌雄性激 素等
睾丸
分泌甲状腺 激素等
甲状腺
胸腺 分泌胸腺
激素等
胰腺
其中的胰岛分 泌胰岛素和胰 高血糖素等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激素调节(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e4a68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1.png)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整学问点一素调整的发觉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试验(1)试验假设:胰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整。
(2)试验方法:单变量比照法。
(3)试验步骤及现象①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腔内――→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②干脆把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没有引起胰液分泌。
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保留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引起胰液分泌。
(4)试验结果分析: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
2.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试验现象的分析及验证明验(1)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试验现象的分析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试验①试验方法:单变量比照法。
②试验步骤及现象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引起胰液分泌(本试验是和沃泰默的试验②作比照)。
③试验结果分析:小肠黏膜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
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3)促胰液素发觉的意义促胰液素是人们发觉的第一种激素。
这一重要发觉使人们相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整外,还存在一些化学物质的调整。
学问点二动物体内的主要激素1.激素调整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整,这就是激素调整。
2.人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表)激素名称产生激素的内分泌腺名称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生长激素垂体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制蛋白质的合成,并促使蛋白质、脂肪在肝脏内转变成糖原和葡萄糖;还能增加机体对有害刺激的反抗力学问点三激素调整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整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1)“三来”——食物的消化汲取(主要)、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调整血糖浓度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①内分泌细胞:胰岛A细胞。
高中必修三激素的调节
![高中必修三激素的调节](https://img.taocdn.com/s3/m/1d32234cbe23482fb5da4c04.png)
(1) 当人体内的血糖浓度降低时,通过①过程,胰岛中的 ________ 分泌的 [ ]____________增多,从而使体内血糖浓度升高。当血糖升高时,通过②过 ]______增加,这种激素在降低血糖的过程中具体作用
程,胰岛分泌的激素[
有 两 条 途 径 , 一 是 通 过 ③④⑤ 加 快 ________________ ; 二 是 抑 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 激素和 b 激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都会影响各自的分泌, 这种调节方式称 为________。
(2)调节过程
①物质:a.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 b. 促甲状腺激素 。 ②结构:甲. 下丘脑 ;乙.垂体;丙.甲状腺。 ③作用:Ⅰ. 抑制 ,Ⅱ. 促进。 ④调节类型:由Ⅰ、Ⅱ可知,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既有 分级调节 ,又 有 反馈调节。
2.激素调节的特点 (1)微量和 高效 。 (2)通过 体液 运输。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用后激素被灭活 。
【解析】
(1)血糖降低直接刺激胰岛 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高血糖素
促进肝糖原分解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血糖浓度升高直接刺激胰岛 B 细胞分泌 胰岛素,胰岛素一方面通过③④⑤过程加快血糖的转化和利用,另一方面抑制 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血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2)血糖平衡的调节 属于反馈调节。(3)Ⅱ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的含量和正常人相差很小,甚至比正 常人还高,根据图解表示的激素作用的机制分析最可能的病因是细胞膜上识别 胰岛素的受体蛋白发生了异常。
[思维升华] 1.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1)影响胰岛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高浓度,即 a 途径;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有关神经,即 b 途径; ③胰高血糖素,即 c 途径。 (2)影响胰高血糖素分泌的因素: ①血糖浓度——低浓度,即 f 途径; ②神经调节——下丘脑有关神经,即 e 途径; ③胰岛素,即 d 途径。
_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四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生物第二章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四Ⅰ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40089a00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24.png)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Ⅰ)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促胰液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没有大胆质疑、探索和创新C.斯他林和贝利斯勇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答案 A解析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随血液运输到胰腺,能促进胰腺分泌胰液。
2.下列属于人体内分泌腺的是( )。
①甲状腺②唾液腺③肾上腺④脑垂体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解析内分泌腺是指没有导管,分泌物直接进入腺体内毛细血管的腺体。
本题中仅唾液腺不属于内分泌腺。
3.下列与血糖调节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血糖调节的机制是反馈调节B.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拮抗C.肾上腺素参与血糖调节D.肌糖原可直接分解为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答案 D解析参与血糖调节的激素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肌糖原不能直接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以维持血糖浓度平衡。
4.消渴症有如下特征:“多饮而渴不止,多食而饥不止,多溲而豪浊不止”。
该病的发生与下列什么腺体异常有关( )。
A.甲状腺 B.胰岛 C.胸腺 D.肾上腺答案 B解析从所列举的症状来看,应该为糖尿病症状,而糖尿病是因为胰腺中的胰岛B细胞受损所致。
5.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答案 C解析午餐后,人体中的血糖含量上升,为a曲线,然后胰岛素含量上升为b曲线,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为c曲线。
巩固提升6.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如果淡水鱼不排卵,可将同种性成熟鱼的垂体提取液注射到雌鱼体内,促进其排卵。
这一方法主要是利用了垂体细胞合成的( )。
A.甲状腺激素B.雌激素C.促甲状腺激素D.促性腺激素答案 D解析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卵巢,促进卵巢产生更多的卵细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节通过激素的调节知识点一素调节的发现1.法国学者沃泰默的实验(1)实验假设:胰液分泌是一种神经调节。
(2)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3)实验步骤及现象①把稀盐酸注入狗的上段小肠腔内――→引起胰腺分泌胰液。
②直接把稀盐酸注入狗的血液――→没有引起胰液分泌。
③切除通向该段小肠的神经,只保留血管,再向小肠内注入稀盐酸――→引起胰液分泌。
(4)实验结果分析:小肠上微小的神经难以剔除。
2.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验证实验(1)斯他林和贝利斯对沃泰默实验现象的分析在盐酸的作用下,小肠黏膜可能产生了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进入血液后,随血液到达胰腺,引起胰液分泌。
(2)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①实验方法:单变量对照法。
②实验步骤及现象剪下狗的一段小肠,刮下黏膜,将黏膜和稀盐酸混合磨碎后的提取液注射到同一条狗的血液――→引起胰液分泌(本实验是和沃泰默的实验②作对照)。
③实验结果分析:小肠黏膜能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促进胰液分泌的作用。
他们把这种物质称为促胰液素。
(3)促胰液素发现的意义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这一重要发现使人们认识到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除了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存在一些化学物质的调节。
知识点二动物体内的主要激素1.激素调节的概念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2.人体内主要的激素及其作用(如下表)知识点三激素调节的实例——血糖平衡的调节1.血糖的来源与去路(1)“三来”——食物的消化吸收(主要)、糖原分解、非糖物质转化。
(2)“三去”——氧化分解(主要)、合成糖原、转化为脂肪和某些氨基酸等。
2.调节血糖浓度的激素(1)胰高血糖素①内分泌细胞:胰岛A细胞。
②作用:作用于肝脏,主要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升高血糖。
③这是升高血糖最重要的激素。
(2)胰岛素①内分泌细胞:胰岛B细胞。
②作用:促进细胞对血糖的摄取、氧化分解、合成和转化,抑制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
总之是通过促进血糖去向,抑制血糖来源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③这是惟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
(3)肾上腺素由肾上腺分泌的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也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3.调节过程(1)用下列模型表示调节过程①血糖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②神经中枢: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
③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2)相关激素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协同作用⎩⎪⎨⎪⎧概念: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起到增强效应的结果 实例:人幼年⎩⎪⎨⎪⎧⎭⎪⎬⎪⎫生长激素分泌过少――→侏儒症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呆小症共同调控机体的生长和发育拮抗作用⎩⎪⎨⎪⎧概念: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实例:血糖浓度0.8~1.2 g/L⎩⎪⎨⎪⎧⎭⎪⎬⎪⎫胰岛素――→降血糖作用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作用共同调节使血糖含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4.血糖的基本调节方式——反馈调节 (1)概念:反馈调节是指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工作的调节方式。
如A 作用的结果是B ,B 又反过来影响A 。
(2)分类: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①正反馈:指的是作用效果反过来作为促进信号的调节,造成的结果就是使活动完成,如人的排尿反射、血液的凝固、分娩过程等,再如某同学刻苦学习,受到表扬后学习更加刻苦这些都是正反馈的例子。
②负反馈:指的是作用效果反过来作为抑制信号的调节,如血糖的调节。
血糖浓度升高则促使胰岛B 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作用于全身细胞,促进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血糖浓度的降低作为胰岛素升高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使胰岛素分泌减少。
(3)意义: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它对于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5.与血糖浓度有关的疾病——糖尿病(1)定义:临床上把空腹时血糖含量超过1.3 g/L时的情况称为高血糖,若血糖含量超过1.6~1.8 g/L,一部分葡萄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形成糖尿,称为糖尿病。
(2)病因: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3)症状:三多一少。
①多食:胰岛素分泌不足,导致葡萄糖进入细胞及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供能不足,此时肝脏释放和由非糖物质转化来的葡萄糖增多,因而出现高血糖,由于细胞供能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多食。
②多饮多尿:多食会导致血糖来源增多,使血糖持续性升高,当血糖超过1.6~1.8 g/L时就会出现糖尿。
糖尿病人在排出糖的同时渗透性地带走一部分水分,于是出现尿多,口渴多饮的现象。
③由于糖氧化分解障碍,使体内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导致患者消瘦和体重减轻。
(4)检查:通过检查空腹时血糖的含量。
(5)治疗和预防:病情轻者可以口服降糖药物结合控制饮食,病情较重者需要注射胰岛素治疗。
知识点四激素调节的实例——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1.分泌器官:甲状腺。
2.化学本质:氨基酸类衍生物,合成甲状腺激素需要碘。
3.下图是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示意图。
(1)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垂体直接调节,垂体对甲状腺的调节通过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实现。
(2)下丘脑可以通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量,实现对甲状腺的间接调节。
(3)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和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活动受体内甲状腺激素浓度的影响。
甲状腺激素浓度高时,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少,垂体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少;反之则多。
知识点五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任何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非常少,但其效率都非常高,这是因为激素有逐级放大作用的结果,如甲状腺激素在人体内的含量只有3×10-5~14×10-5mg/mL,但1 mg 甲状腺激素可使人体产热增加4 200 kJ。
2.通过体液运输内分泌器官(或细胞)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血液,随血液循环系统运输到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传递各种信息。
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1)靶器官、靶细胞:能够识别特定的激素,被特定激素作用的器官、细胞,称为该激素的靶器官、靶细胞。
(2)不同的激素的靶器官的范围不同,如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的细胞起作用,而促甲状腺激素只作用于甲状腺。
(3)作用机制: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代谢速率发生改变,从而起调节作用。
(4)作用特点: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因此体内激素在不断产生和不断灭活中维持动态平衡。
【例1】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发现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胰液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B.沃泰默实验其中一组对照组排除盐酸作用于胰腺分泌胰液C.斯他林和贝利斯在沃泰默研究的基础上,勇于向权威观点挑战,大胆质疑、探索与创新是成功的关键D.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作用于胰腺,促进胰腺分泌胰液答案 A解析沃泰默实验中第②步是为了排除盐酸通过小肠细胞吸收运送于胰腺,引起胰液分泌;斯他林、贝利斯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大胆质疑,勇于向权威挑战,所以B、C选项正确。
促胰液素是由小肠黏膜分泌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胰腺分泌胰液,所以D正确。
【例2】关于高等动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由无导管的腺体分泌②直接进入血液③激素的化学成分都是蛋白质④血液里含量极少,但对动物起重要的调节作用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答案 A解析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
内分泌腺和其他腺体的区别是没有导管,其分泌物直接进入血液。
激素在血液里的含量极少,但对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是很重要的。
其化学成分较复杂,大致分为多肽类、蛋白质类、脂类、固醇类等,不一定都是蛋白质。
【例3】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甲、乙、丙、丁四只雄性小狗,丁狗不作处理,甲、乙、丙狗分别做不同的手术处理。
几个月后查得各自血液中三种激素的含量如下表,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B.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生长停滞C.丙狗可能出现的症状有性情变得温顺D.在相同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其个体大小变化为:甲、丁狗个体小,基本处于手术前状态,丙、乙狗不断长大答案 D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甲狗处理的是甲状腺,可能出现的症状有行动呆笨而迟缓、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身体发育停止等;乙狗处理的是垂体,其生长停滞;丙狗处理的是性腺,其可能的症状为性情变得温顺;丁狗没做任何处理,其生长发育应正常,不会出现个体小的现象。
【例4】两人在空腹状态下,同时一次性口服葡萄糖100 g,然后每隔1 h测定一次血糖含量,将结果绘制成如图曲线,据下图分析正确的是()①a、b分别代表正常人和糖尿病患者②a在1~2 h血糖下降,某些氨基酸合成增加③b在1~2 h血糖处于高处,蛋白质分解减少④b在2 h后下降是由于血糖氧化分解并合成糖原所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 A解析分析坐标曲线图可知,b为糖尿病患者,a为正常人。
正常人口服葡萄糖后,升高的血糖会调至正常,其主要途径是转化为肝糖原和肌糖原,也可能合成一些非必需氨基酸;b在1~2 h血糖处于高处,但不能利用,蛋白质分解不会减少;b在2 h后下降主要是由于大部分糖随尿排出。
【例5】右图是高等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在寒冷的环境中,激素③的分泌增加,但与大脑皮层无关B.切除垂体后,①的分泌会增大,③的分泌会立即停止C.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不促进代谢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增加答案 C解析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神经、体液的共同调节,与大脑皮层冷觉中枢有关,故A错;切除垂体后,③的分泌量不会立即停止,在垂体原来的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会促进甲状腺分泌③,故B错;切除甲状腺后,①和②的分泌会增加,但由于无甲状腺,不能再分泌③,故不能促进代谢,所以C对;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减少,故D错。
1.沃泰默没有发现促胰液素,斯他林和贝利斯发现了促胰液素,下列关于他们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他们都运用了单变量对照的实验原则B.沃泰默设置的实验变量是有无神经C.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变量是有无小肠黏膜物质D.沃泰默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小肠上的神经剔除干净答案 D解析沃泰默失败的原因是缺乏向权威挑战和创新的精神。
2.结扎小狗的胰管,短时间内小狗将出现的症状是()A.影响消化和血糖调节B.不影响消化和血糖调节C.影响消化,不影响血糖调节D.不影响消化,影响血糖调节答案 C解析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内分泌部分泌的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通过血液循环系统运输,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调节血糖的平衡;外分泌部分泌的胰液经过胰管进入消化道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所以结扎胰管只影响消化,不影响血糖调节。
3.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A、B、C三种激素后,观察到的相应反应如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