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学案课件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高中政治 生活与哲学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探究世界【温故知新】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是什么?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哪些重要理论成果?【目标导航】高考考点:※理解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理解哲学的运动概念、物质与运动的关系、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理解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与普遍性【自主探究】:亲爱的同学,请你根据下面的提示,带着问题阅读课本,做好自学和预习。

相信你一定行!1.为什么说自然界具有物质性?2.为什么说人类社会具有物质性?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4.什么是物质?1.什么是运动?2.运动与物质的关系?3.什么是静止?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什么是规律?2.什么是规律的客观性?什么是规律的普遍性?3.为什么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首先,二者是紧密联系的。

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谈不上哲学上所说的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之中,万事万物都只是物质的具体表现。

它们之间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是普遍和特殊的关系。

其次,二者又是有区别的。

物质的具体形态各有其属性与特征,而哲学上所说的物质那么舍弃了这些具体属性与特征,它只成认物质的惟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哲学上讲的物质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永恒的、不灭的;而物质的具体形态可能是看得见的、暂时的、可以消灭的。

2、想一想:否认运动会导致什么错误?否认相对静止会导致什么错误?只成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成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是相对主义和狡辩论。

3、议一议:人在规律面前应该怎么办?尊重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和把握规律,并在此根底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二、误区点拨:1、理解物质概念时应把握的要点:①把握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

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只有这种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性,才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优秀学案优秀资料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自然界的物质性;(2)物质的含义;(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4)运动的含义;(5)静止的含义;(6)规律的含义;(7)运动是有规律的;(8)规律是客观的。

理解:(1)世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是物质的,不是上帝和神创造的;(3)物质和具体的物质形态的区别和联系;(4)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5)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6)物质和运动的关系;(7)运动和静止的关系;(8)规律的客观性。

分析:(1)联系当前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说明自然界的物质性;(2)联系我国当前的社会改革以及社会发展的状况,说明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用课本知识分析,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4)结合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执政等社会热点,说明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体会如何去理解一个哲学观点,如何以基本事实为基础进行哲学抽象,初步了解学习哲学的基本方法;(2)通过学习、体会、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3)通过收集和分析材料,培养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的能力;(4)培养和训练透过现象认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能从世界本质问题上指出有神论的荒谬性,从根本上消除有神论的影响,初步树立唯物主义的自然界、世界观;(2)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规律观。

二、重点、难点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证明;2、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

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的学习,将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而物质又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规律的,规律又是客观的。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分析法,理解物质与物质的具体形态、物质与运动、运动与静止、规律与现象的区别与联系。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PPT参考课件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PPT参考课件

2021/3/10
授课:XXX
2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二) 意 识
(1)强意调识意活识动在具“有认目的识性世和界计”划活性动。中起的 作引2)用起意客。识观只活世停动界留具的在有变对主动化事创。物造)认性识和阶自段觉,选择没性有
的 3)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
作 的重要条件。
用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重视意识的 作用重视精 神力量, (方
法论)
7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哲学依据: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物 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 要求我们必须坚意调识意对识改造在客“观改世造界世具界有”指导活作动用中起的作
动 用。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引起了物

质2)具意体识形对态于人的体变生化理。活)动具有调节和

控制作用
2021/3/10
授课:XXX
3
)
归纳比较:
意识的能动作用:
①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②人的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我们做好各
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
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2021/3/10
授课:XXX
8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方法论——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为什么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怎样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21/3/10
授课:XXX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时政透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2019_2020学年高中政治第2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4课探究世界的本质时政透视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课 时政透视
全面开启巴黎协定实施新征程
【热点聚焦】
2018年12月15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卡托维兹大会顺利闭 幕。大会如期完成了《巴黎协定》实施细则谈判,通过了一揽 子全面、平衡、有力度的成果,全面落实了《巴黎协定》各项 条款要求。大会期间,中国政府代表团在会场内设立了“中国 角”,举行了25场边会,主题涉及低碳发展、碳市场、可再生 能源、南南合作、气候投融资、森林碳汇、地方企业气候行动 等领域,全面、立体地对外宣传介绍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行动与成就,展现了积极推进全球生态 文明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负责任大国形象。
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着不可解决的矛盾 ④人的活动是自然
生态系统的重要影响因素
AHale Waihona Puke ①②B.③④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通过改变治沙方式,促进荒漠化治理,体现了① ④;材料没有体现放弃主观能动性的发挥,②不符合题意;③ 只看到人与自然的对立,没有看到两者的统一,是片面的。
3.气候监测表明,自1880年以来,全球地表平均温度上 升了0.85℃,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科学评估报告 认为,如果气候变暖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下去,预计全球气温在 2030年至2052年间就会比工业化之前水平升高1.5℃,气候变 化将进一步放大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生态系统的气候风险并产 生各种新的风险,人类社会将置于更加不确定和更加难以控制 的气候风险之中。因此,应对气候变化事关全球可持续发展, 事关国际安全,是人类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治理模式的重大挑 战。
【知识连线】
1.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 律,坚持按自然界客观规律去积极推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2.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规律和把握自然界的规律,并 运用规律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从而为人类造 福。

【人教版】政治《优化方案》必修4课件第2单元第4课第2框

【人教版】政治《优化方案》必修4课件第2单元第4课第2框
(2)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性决定了人们在尊重 规律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利用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改变或创造条件, 限制规律发生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 其害或变害为利。
(3)规律发生作用可以给人类带来积极后果, 也可以给人类带来消极后果,但规律本身是 客观的、没有好坏之分。
(4)思维规律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理论思考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 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永恒的,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正 是地球上万事万物的运动,书写着大地变迁 的历史。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即使人们常说“稳如泰山”, 其实,泰山每 时每刻也在运动,相对于100万年以前,它 已升高了500多米,只是相对于地球而言, 它的运动不明显罢了。
(2)规律是否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规律发生作 用的条件是否存在。条件存在,规律就必然 起作用;条件不存在,规律就不再发挥作用。
2.规律客观性的表现:规律具有客观性, 意味着它既不能被创造和改造,也不能被消 灭。规律的客观性突出地表现在它是不可违 抗的。规律的必然联系,说明它具有强制性。 想问题,办事情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 规律的惩罚。
(2)运动是______无_的条、件_____的永和恒____的;绝而对 静止是______有的条、件____的和暂_时___的相。对
(3)物质世界是_____运绝动对与_____静相止对的统一。 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_________形的而不上变学 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 _________相和对诡主辩义论。
【温馨提示】 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 性,是从物质本质上讲的,它是相对于人的 意识、精神而言的;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是从物质存在的状态上讲的。

必修4政治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必修4政治课件ppt课件ppt课件
久安和社会稳定。
01
结论
本课程总结
重点概念梳理
对课程中的重点概念进行了系统 的梳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知识体系构建
通过案例分析、图表等形式,帮 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践应用指导
结合实际案例,指导学生如何将 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对未来的展望
深化理论研究
鼓励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中 ,继续深化对政治学科的理论研
必修4政治课件
THE FIRST LESSON OF THE SCHOOL YEAR
目录CONTENTS
• 引言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政治经济学 • 科学社会主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结论
01
引言
课程简介
必修4政治课件是一门针对高中政治 学科的必修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 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培养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 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 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提供了一种以 人民群众利益为中心的制度设计,它是 一种新的尝试和实验,其成功与否取决 于社会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 。
VS
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社会主义的优越主要表现为,一个是生产 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 ;一个是生产力发展的成果要落到人民生 活水平的提高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国家体制
01 02
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
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根据马 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我国的实际情况,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的需要而确定的。
社会主义国家的职能包括
政治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

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 第二单元知识整合梳理(共20张PPT)教育精品.ppt

2019-学年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课件 第二单元知识整合梳理(共20张PPT)教育精品.ppt

和实践相结合,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实现认识世界的目的。由于客观实际是
千差万别的,又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必须做到具体的历

想 政 治
史的统一。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6.正确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客观性又称客观真理,指在真理之中包含不以人和人的意志为转
想 政 治 必 修 ④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矛盾凸显,存在法律法规不配套、政策措施碎片化、
服务体系不够健全、养老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老龄化高峰期的加速到来,将
可能改变我国经济运行,冲击现行社会保障体系,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
成为新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成为关系国计民生和

想 政
任何认识又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认识,在这个条件下是真理,超出这个条件则

必 修
是谬误。

·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热点透析
思 想 政 治 必 修 ④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热点材料]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一是老龄人口爆发式增长。预计2025年突破3 亿,秒针每跳动3下就新增1位老人。二是空巢、高龄老人增多。空巢老人已超1 亿,80岁以上老人2400万,尤以农村老人问题突出。三是老人健康状况堪忧。 70%以上老人患有慢性病,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老年痴呆患者约900万。 四是人口结构失衡,老龄化与少子化交织。我国总和生育率约1.5,低于中等和 思 高收入国家,养老问题已成为众多“四二一”家庭的隐忧。五是应对不足。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课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四课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政治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第二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情境] 开启新征程,砥砺谱新篇。

2020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

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次全会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擘画发展蓝图、规划实践路径、作出战略部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了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探究] 宏伟蓝图已绘就,砥砺奋进正当时。

请你以“2035·祖国·我”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展望我国2035年的目标,并谈谈青年人如何有所作为。

我的思考:我与祖国圆梦2035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青年要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梦想之中,勇于追梦、勤于圆梦;热爱伟大祖国,奉献祖国,奉献人民;担当时代责任,在担当中历练,在责任中成长;勇于砥砺奋斗用青春和汗水创造奇迹;练就过硬本领,以真才实学服务人民;锤炼品德修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要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知识点一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本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进程:中国人民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进行了180多年的持续奋斗。

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3.特点(1)人民梦①中国梦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表达了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景,已成为激荡在十四亿多人心中的高昂旋律,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大同心圆。

②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2单元第4课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课件:第2单元第4课第1框 世界的物质性

典型 例题
2. 中国科学院称,在我国贵州瓮安生物群中发现一枚 6 亿年前的原始海
绵动物化石“贵州始杯海绵”,是迄今为止全球发现的最古老的可靠海绵化石。
该发现将原始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实证记录从寒武纪向前推进了 6000 万年。
这一科学发现佐证了( B )
①探索真理是认识的目的 ②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对点即练] 2.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 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 产一致。”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A ) ①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 ②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 础 ③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 需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走向高考
[2018·北京卷]“窗含西岭千秋雪”“玉窗五见 樱桃花”。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 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 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 “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的 有( ) 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 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 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对点即练] 1.达尔文发表于 1859 年的《物种起源》至今深刻影响着人们对生命起 源和进化历程的认识,尽管人们对其进化假说一直存在争议,但他的基本观 点还是闪烁着真理的光彩,不断被科学的发展所证实。例如( A ) ①生物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不是神的意志的产物 ②生物进化的 自然选择说揭示了生物进化的根本内因 ③人类的起源是生物进化的结果, 否定了上帝造人说 ④劳动在从古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生物的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是生物长期进化

新高中政治高考必修4 第2单元 第4课

新高中政治高考必修4  第2单元  第4课
必修四 哲学与文化 第二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四课 探索认识的奥秘
课标内容
质量标准
1.运用相关学科的方法,表述相关
了解人的实践活 体制运行的意义,在实践中识别决
动的特性和作 策目标和主要限制性条件,确认合
用,理解社会生 理的选择方案。
活的实践本质; 2.运用相关学科的方法,在实践中
阐明实践是认识 反思各领域既有政策和体制、机制
目录
落实必备知识
知识梳理 ///////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 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 多次反复 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追 求真理是一个 永无止境 的过程;认识具有上升性,那些经过实践反复检验 的、已经确定的真理并没有被推翻,而是不断地 向前发展 。 (2)方法论要求: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 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3.想一想 人类通过卫星更清晰地认识太空,这体现出实践是如何推动认识发展的? 提示 体现实践提供更完备的认识工具推动认识发展。
目录
2
提升关键能力
1 核心考点一 /////// 2 核心考点二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目录
核心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考点精析 ///////
目录
核心考点一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命题探究 ///////
[对点练1] (2016·江苏卷)信息科学在高速发展,但信息安全举步维艰,量子通
信是迄今唯一被严格证明为无条件安全的通信方式。十多年来潘建伟团队一
直在为此努力并取得重大突破,已经为60周年国庆阅兵等国家重要政治活动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二单元第四课第二框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提示】(1)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 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离开运动谈物质, 就会陷入形而上学的泥潭。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 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离开物质谈 运动,就会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 (2)相对于神舟十号飞船宇航员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相对于其 他天体宇航员处于运动状态。这说明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 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物质世界 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全面理解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运动
静止
一方面,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
哲学上所讲的运动, 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另
区 别
含义
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一方面,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 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
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提示】(1)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事物 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有其内在规律,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 发明车辆防碰撞技术,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 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 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车辆防碰撞技术的发明,正 是人们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 件和形式利用规律的结果。
栏目 导引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__运__动__变__化__ 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__无__条__件__的、永恒的和 __绝__对__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__特__殊__状态,静止是__有__条__件__ 的、暂时的和__相__对__的。 (3)物质世界是__绝__对__运__动__与相对静止的统一。只承认静止而 否认运动是__形__而__上__学__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 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__诡__辩__论__。 教材P32“探究问题2” 提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确认运动绝对性的同时,也肯定相 对静止的存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欧 布里德夸大了运动的绝对性,否定了相对静止,导致了相对 主义和诡辩论。

2020-2021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第2单元第4课课时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2020-2021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4学案:第2单元第4课课时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课时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学业要求核心素养1.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2.理解实践的含义与特点3.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政治认同:通过实践与认识的理解,自觉树立实践观点。

2.科学精神:在把握实践与认识的基础上,科学分析人类认识的发展。

初学教材深度预习——掌握本课必备知识很久以前,在西红柿的原产地,人们都叫它“狼果”,红果绿叶十分醒目,人们根据“鲜艳的蘑菇”有毒这一常识,推断它也有毒,所以都不敢吃它,只是拿它当作一种观赏植物,摆着好看。

后来人们一直把它当盆景,在十六世纪的欧洲,英国有位公爵,就把它随身带回了家,并把它当作爱情的信物,送给了自己心爱的女神。

从此,西红柿成为爱情的象征。

人们纷纷效仿,给它起了“爱情果”的名号。

到了十七世纪,一名法国画家很喜欢画西红柿,感觉这“爱情果”有魔力。

于是他不顾生命危险,吃了一口,发现西红柿酸酸甜甜的很好吃,吃完一个后,他觉得自己要死了,就躺着等死,然而并没有事,躺在床上等死的他安然无恙,于是“西红柿无毒可以吃”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世界。

请在学习新知识之前,思考以下问题:西红柿称为“狼果”是一种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提示:是一种感性认识,是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现象的认识。

有人认为感性认识不可靠,理性认识才是正确的。

你如何评价?提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如何理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提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一、认识与实践1.认识(1)01主体对02客体的能动反映。

(2)03感性认识和04理性认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两种不同水平的反映形式,也是认识过程的两个不同阶段。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含义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05现象、事物的06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是人们借助07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08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09规律性的认识表现感觉、10直觉和表象概念、11判断和推理级别认识的12初级阶段认识的13高级阶段关系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深化为14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具有辩证统一关系(1)15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讲义 新人教版

高中政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 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讲义 新人教版

学案2 认识运动把握规律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1)静止的含义①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②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X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2)运动和静止的关系①区别: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

②联系: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③错误倾向: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那么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2)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1)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

一旦违背客观规律,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

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使事物处于显著的变化之中。

( )提示错误。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不一定是显著的变化,二者不能混淆。

(2)“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就是静〞“静就是动〞。

( )提示错误。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动就是静〞错误,因为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

(3)规律有好坏之分。

( )提示错误。

【全册精品】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及导学案含答案

【全册精品】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全册教案及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4 全册教学案目录✓ 1.1生活处处有哲学✓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0.1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10.2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11.1社会发展的规律✓11.2社会历史的主体✓12.1价值与价值观✓12.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12.3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2.1哲学的基本问题✓ 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1时代精神的精华✓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4.1世界的物质性✓ 4.2认识运动把握规律✓ 5.1意识的本质✓ 5.2意识的作用✓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6.2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7.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7.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8.1世界是永恒发展的✓8.2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9.2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一、教材分析《美好生活的向导》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第1章第1框的教学内容,主要学习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哲学的本义和任务理解:(1)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就在我们身边运用:举例说明生活中存在的哲学思想,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2.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教学难点: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四、学情分析本框题的内容比较简单,容易理解,但由于学生是初次接触哲学还没有树立用哲学的思维认识问题,所以教师要对课堂上的举的生活中的现象及时从哲学的角度概括。

五、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生活处处有哲学》的具体内容,初步概括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

新人教版必修高中政治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世界的物质性

素养感悟 (1)政治认同:认同新发展理念,树立理论自信。 (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 自然的关系。 (3)法治意识:树立依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4)公共参与:自觉加入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行列。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把大气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作为2018年监督工作的重中之重,推动解决人 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法律的武器治理污染,用法治的力量保卫蓝 天。这是因为 A.生物产生和进化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①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发展是完全一样的
②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具有物质性
③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一样,一切活动无需人的意识的参与
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界一样,是一个客观物质过程
A.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23456789
7.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④是主观唯心主义在生活中的表现
A.②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典例6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云:“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该诗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是 A.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C.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C.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D.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456789
2.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联系表现在
√A.没有物质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
B.没有物质,就没有物质具体形态 C.物质是永恒的,物质具体形态是暂时的 D.物质概括的是物质具体形态的共同属性,而物质具体形态除了有这种共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