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理论与评估(省培多重班,2014-12(1))

合集下载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则PPT学习教案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原则PPT学习教案
第22页/共29页
(二)受重视
LOREM
训练过程中,儿童除了接受指令并完成任务外,还在密切 关注和关心训练人员对自己“工作”的态度,非常期望训练人员 能关注自己所作所为,使自己受到重视。
第23页/共29页
(三)获得肯定
LOREM
与受重视密切相伴的另一种非常重要的积极支持是 :肯定儿童的表现。
获得肯定是儿童完成任何活动的心理需要,也是训 练取得成效的重要动力。因此,作为训练人员需要在训 练中调整自己观察问题的视角和评价方式,以满足儿童 获得肯定的心理需要。
成功原则是全部基本原则的引擎,引领训练工作的各个方面
第27页/共29页
THANKS
第28页/共29页
这是儿童训练工作的基本规律之一,超越不得。
第7页/共29页
(三)突出儿童的主体地位 在训练关系上,儿童是训练主体,是训练活动的主宰。尊重儿童在训
位是调动儿童积极性的根本。当然,强调儿童的主体地位并不是忽视训 训练人员的主导作用有:设计规划训练总体方案、创设训练情境、操作
提示、启发等。
第8页/共29页
C
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 衡但统一协调
D
具有个体差异性,一 般符合正态分布
第2页/共29页
1、儿童的生长 发育是一个阶 段性的连续过 儿童的生长发育虽然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但总体是一个连续不
断的发展过程,在某个阶段突出表现为某些能力领域的发展,如
程 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觉运动阶段(0~2岁)、
第24页/共29页
六、主动性原则
训练活动能否持续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关键在于儿童参与训练的主动 性。
训练的主动性是儿童对训练的内在需要,是基于对训练意义的认识、 训练过程的快乐体验以及成就感的积累而表现出的“我要训练”的内在驱动 力。 主动性原则 : 积极参与活动并努力改变现状的内在愿望,主动、自觉、独 立和创造性地开展训练。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一、特殊儿童和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为了更好地理解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的相关知识,现就“特殊儿童”、“残疾儿童”等有关概念加以介绍。

(一)特殊儿童与残疾儿童“特殊儿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特殊儿童是指在智力、感官、情绪、肢体、行为或沟通等能力的一个方面或多方面与正常儿童有显著差异的儿童,包括低于正常发展的儿童和高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两大类。

狭义的特殊儿童是指低于正常发展的儿童,也称为残疾儿童、缺陷儿童或障碍儿童。

本课程提及的“特殊儿童”均为狭义的特殊儿童。

我国的残疾人分类中,没有“感觉统合失调”这一类别,但是在临床上发现多类特殊儿童均有感觉统合失调。

(二)感觉统合训练感觉统合训练是指为提高个体感觉统合能力,减少感觉统合失调对个体生活、学习的负面影响而开展的有计划的训练活动,也称为感觉统合治疗。

二、感觉统合训练的基本问题感觉统合训练的组织、实施涉及的基本问题有训练对象、训练服务提供者、训练的适用范围、主要训练领域、训练周期与频次、训练效果等六个方面。

(一)训练对象1.发育阶段不同的训练对象从生长发眘阶段来看,感觉统合训练主要用于青春期前的儿童,他们外周器官及神经系统的可塑性较强,易于组织实施,训练效果较好。

2.健康状况不同的训练对象从儿童健康状况而言,感觉统合训练可用于单纯感觉统合失调儿童,也广泛用于各类残疾儿童。

智力障碍儿童、脑瘫儿童、自闭症儿童、发育迟缓儿童以及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等大多存在感觉统合失调问题,须长期接受感觉统合训练。

3.参与目的不同的训练对象从儿童参与感觉统合训练的目的来讲,训练对象可分为四种类型:问题干预型、辅助干预型、预防型和发展型。

问题干预型的训练对象存在不同程度感觉统合失调,参与训练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善感觉统合发展中的问题。

辅助干预型的训练对象本身是残疾儿童,他们在接受某种专业康复训练的同时,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作为主要康复训练的补充,比如脑瘫儿童的训练以物理康复为主,也可以适度开展感觉统合训练,作为物理康复的补充。

6.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6.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梁杰康复治疗师学习目标掌握自闭症儿童等4类特殊儿童特点。

掌握各类特殊儿童感统训练的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及训练人员技术要求。

掌握4类特殊儿童感统训练方案设计的基本技术及组织训练活动的基本技能。

重难点掌握各类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目标、内容、组织实施及训练人员技术要求。

目录 自闭症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ADHD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学习障碍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智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特点训练的基本对策训练项目举例相关的辅助训练自闭症儿童特点社交障碍语言发育迟缓行为与兴趣异常感统统合失调:视、听觉、皮肤觉[触觉、温度、痛觉]、前庭觉、本体觉多个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常,影响其感觉间信息整合和整体把握感知对象。

训练的基本对策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组织实施(准备活动、训练组织形式、训练方式、训练难点及应对)训练人员的技术要求(语言表达、操作示范、支持与纠偏、评价与反馈)训练项目举例触觉:压马路(滚筒、瑜伽垫、平衡步道)前庭觉:旋转飞人(吊台、羊角球)本体感觉:传球(球课做障碍物体、如球、书本、平衡台等)综合项目:运动中推球(球、滑梯)球类可配合滑梯、蹦蹦床、浪桥等器材课设计和组织多种综合训练项目。

日常生活举例(摇荡浴巾、互丢纸团等)既能提高训练成效,亦能增强亲自关系。

ADHD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注意力多动缺陷的儿童特点训练的基本对策训练项目举例相关的辅助训练注意力多动缺陷的儿童特点 智力基本正常较好的运动能力沟通交流有障碍但不严重注意力缺乏多动—冲动训练基本对策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组织实施(训练活动准备[方案设计的准备、施训儿童的心理准备、训练环境及设施设备的准备]、训练组织形式、训练方式、训练难点及应对、安全防护、训练常见问题及其应对)训练人员的技术要求(言语表达、操作示范、支持与纠偏、评价与反馈)训练项目举例触觉:海洋球池(海底寻宝、兴风作浪、围湖造田、情景认知项目等)前庭觉:悬空花样舞步(拖步行走、交替行走、踮脚尖行走、高抬腿走、合作行走等)本体感觉训练项目:穿越雷区(设备:主要是球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第1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1.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1.2 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1.3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二)第2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2.1 感觉统合理论的发展2.2 大脑神经发育与感觉统合2.3 感觉统合训练与儿童发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三)第3章: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3.1 视觉统合训练3.2 听觉统合训练3.3 触觉统合训练3.4 本体感觉统合训练3.5 前庭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四)第4章: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4.1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原则4.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实例4.3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实施步骤第5章: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5.1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5.2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5.3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策略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六)第6章: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6.1 教案设计的要点6.2 教案设计的基本结构6.3 教案设计实例解析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七)第7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7.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步骤7.2 感觉统合训练的指导策略7.3 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八)第8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8.1 与家长的有效沟通8.2 家长在家乡的辅助训练8.3 家长反馈意见的收集与处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九)第9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9.1 儿童的特殊需求9.2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与适应9.3 特殊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安全保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十)10.1 成功案例分析10.2 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第一章)2. 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第二章)3.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第三章)4.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第四章)5. 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第五章)6. 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第六章)7.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第七章)8. 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第八章)9. 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第九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本环节重点解释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以及它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特殊儿童-感统训练

特殊儿童-感统训练

• 滑梯: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 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 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 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 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 注意力集中。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 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 意力和观察力。 • 大龙球:孩子趴于球(光面球)上时手脚自然放 直,抓脚其做前后左右旋转刺激前庭发展 ,触觉刺 激 ,提高运动企划能力 ,群体合作性和协调性。
8.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 缺乏及活动不足;
9.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 折; 10.保护过度或骄纵溺爱,造成身体操作能力 欠缺; 11.过早用学步车,造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 力不足; 12.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 的定型化;
(三)感统失调的表现
• 感觉统合失调的临床表现可分为:本体感 觉失调、前庭感觉失调、视觉系统失调、 听觉系统失调,以及触觉系统失调。本体 感觉失调又分为左右脑平衡失调和动作协 调不良,前庭感觉失调又分为前庭平衡失 调和前庭网膜失调,触觉系统失调又分为 触觉过分敏感或过分迟钝。
课程简介及其作用
• 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 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 袋鼠跳: 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 双脚同时向前跳。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 庭刺激,抑制过敏的讯息。 • 圆筒吊缆: 孩子屈曲身体,用手紧抱圆筒 并保持身体平衡,做前后左右大回转。促 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儿童感觉的训练很重要吗?
感觉统合训练注重儿童动感觉的发展。它能促使儿童不断 与环境产生互动,在帮助儿童认识物体的形状、颜色、质 地、声音,认识自身,认识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发展动作 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应变能力、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在儿童期的最初六七年间,儿童的大脑是一部以处理感觉和运动信息为主的机器。

他们都是直接由感觉来认识自己的身体以及自身以外的客体世界,特别是周边环境。

他们通过温、痛觉获得关于冷暖、危险的信息,通过听觉学习分辨不同声音代表的意义及如何讲话,通过视觉学习辨别物体大小、形状、颜色和明暗等,通过本体感觉和前庭觉学会运动方式和姿势控制。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感觉统合的理论在世界各国儿童教育及康复训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一章绪论一、儿童感觉统合功能概述个体早在出生前就已经开始各种感觉功能发展,出生后的新生儿具有相当的感觉能力,但他们还无法很好地组织这些感觉形成对个体自身和客体的有意义认识。

在儿童早期发育中,一方面是各种感觉功能不能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是各种感觉系统之间在功能协调和整合,以便多角度、更全面地认识各种刺激。

认识人感觉系统间的协调和整合是构建感觉统合理论的基础。

(一)感觉统合的概念●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简称SI)这一观点是由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的。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视、听、触觉等),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

即个体在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情绪的稳定及从事目的性活动,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即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等。

(二)感觉统合的功能1. 组织功能个体身上的不同感官,把内外世界的众多感觉刺激传递到脑中,众多的感觉刺激各有各的传入和传出通道,在此情况下,个体要根据这些信息顺利进行活动,脑就必须把这些感觉信息组织好。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ppt课件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ppt课件

精品ppt
23
(三)成因
➢胎位不正所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活动空间太小,爬行不足所产生前庭平衡
失常
➢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早产或剖腹产,造成触觉学习不足 ➢祖父母采用传统方式,要求太多或太放纵 ➢洁癖症家长或保姆造成幼儿刺激缺乏及活
动不足
精品ppt
24
➢要求太多、管教太严,拔苗助长对孩子产 生的挫折
1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2本课程内容简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感觉统合训练生理心理基础?第三章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与评估?第四章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第五章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务要素?第六章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务技术?第七章各类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第八章感觉统合训练室的建设与管理?第九章见习3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第二节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第三节感觉统合训练发展简介4第一节感觉统合与儿童发展?一感觉统合的理论?一感觉统合的概念?是指脑对个体从视听触嗅前庭等不同感觉通路输入信息进行选择解释联系和统一的神经心理过程是个体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基础
• 本体感的发展是以前庭平衡觉和触觉的发展为 基础的。
• 本体感觉出现问题会让儿童在体育活动中动作 不协调(不会跳绳、拍球等),动作记忆差、 学技术困难,音乐活动中发音不准(走调、五 音不全等),特别怕黑,经常迷路或迷失方向, 生活自理能力差。
精品ppt
19
1、感觉运动统合失调的表现
• 1)、前庭问题 • 2)、触觉问题 • 3)、本体觉问题 • 4)、视觉问题 • 5)、听觉问题
精品ppt
30
• (五)训练周期、频次及训练效果
• 一般为以半年为一个训练周期,每周训练 应不少于2次,每次训练活动须持续一个小 时左右,每个训练项目持续3-8分钟,可重 复进行同一项目训练。

特殊儿童的感统训练

特殊儿童的感统训练

特殊儿童的感统训练:专业性报告在当今社会,特殊儿童的教育与康复问题备受关注。

感统训练,作为针对特殊儿童的一种重要干预方法,其专业性和流量化需求显得尤为突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特殊儿童的感统训练,如何确保其专业性并扩大影响力。

一、专业引领:以科学为基础的感统训练感统训练(Sensory Integration Training)是一种针对特殊儿童,尤其是孤独症、多动症等神经发育障碍患者的干预方法。

其理论基础源于感觉统合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类通过感觉系统接收并整合各种感觉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从而形成完整的知觉,并对环境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在感统训练中,专业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评估的准确性:对特殊儿童的评估是感统训练的关键。

这需要具备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进行,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2.方法的针对性:针对不同的儿童症状和需要,感统训练的方法和策略应有所不同。

专业人员需要根据每个孩子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

3.实施的持续性:感统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专业人员持续跟踪和调整训练方案,以确保训练效果的最大化。

二、流量赋能:扩大感统训练的影响力尽管感统训练对于特殊儿童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仍有很多儿童未能得到有效的干预。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专业人员的短缺和服务的有限性。

因此,扩大感统训练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1.提升公众意识:通过媒体、公益活动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感统训练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感统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拓展服务范围:通过建立更多的感统训练中心、培训更多的专业人员等方式,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的特殊儿童得到有效的干预。

3.创新技术应用: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远程教育、虚拟现实等,提供更为便捷和有效的训练方式,以增加服务的可及性和覆盖面。

三、总结:专业性与流量化的有机结合特殊儿童的感统训练是一个需要专业性和流量化相结合的领域。

第一章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

第一章 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

第一节 感觉统合能力与儿童发展
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一)感觉统合能力发展的要素 1、身心发展,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发展 发展的连续性、阶段性(关键期) 可塑性、代偿性 2、持续、丰富的环境刺激(敏锐性、精确性)
第一节 感觉统合能力与儿童发展
(二)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阶段 1、初级感觉统合阶段(3岁以前) 2、中级感觉统合阶段(3-7岁)关键期 3、高级感觉统合阶段(7-至青春期)
第三节 感觉统合训练发展简介
(二)理论与应用技术的传播
1、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以“儿童感统智能训练会馆”的 方式普及感觉统合训练教育,在台湾,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已 成为每个幼儿园和小学常规的教学内容 2、80年代初,感觉统合教育理念传入亚洲,90年代初传入 香港,到96年为止,香港感统智能训练在幼儿园中普及率达 到93.2% 3、90年代初,感觉统合教育被引入中国大陆,建立了儿童 感觉统合训练室,但是目前在内地,普及率还不高。
对个体生活、学习、社会化等方面的影响。 应用研究:训练技术研究,训练器械研发 (二)研究方法: 调查法、实验研究、个案研究,自然科学(功能性核磁共振) 四、学科定位 应用性为主兼顾理论研究的学科
第二节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五、相关学科 生物医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脑科学以及康复学 心理、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各类特殊儿
第二节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1、触觉太敏 感或迟钝
7、视、听、触、前 庭觉及本体觉异常
2、异常行为、 自伤行为、自
我刺激行为
(三) 适用范

3、语言发 展迟缓
4、完成动 作有困难
6、注意力缺陷, 多动或冲动
5、存在沟通与 人际交往有困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第2节 前庭功能训练 一、前庭功能训练的基本对策 二、训练项目及技术要领
第3节 本体感觉功能训练 一、本体感觉功能训练的基本对策 二、训练项目及技术要领
第七章各类特殊儿童的感觉统合 训练
第1节 智障儿童的感觉统合训练
第2节 注意缺陷多动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特点
第3节 学习障碍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对策
第4节 自闭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第2章感觉统合训练生理心理基 础
第1节 触觉训练的生理心理基础 一、概述 二、触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2节 前庭觉训练的生理心理基础 一、概述 二、前庭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3节 本体感觉训练的生理心理基础 一、概述 二、本体感觉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第4节注意的生理心理基础 一、概述 二、注意的生理心理机制 三、注意的功能及其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第五章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 务要素
第4节 训练的组织实施 一、训练准备
二、训练组织形式
三、训练基本方法
四、技能获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五、训练难点及其应对 六、训练实时评估 第5节 训练的其他相关问题及其应对
一、训练疲劳及其应对
二、训练的安全保护
三、训练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第六章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实 务技术
第1节 触觉功能训练 一、触觉功能训练的基本对策 二、训练项目及技术要领
第三章儿童感觉综合失调的特征 与评估
第1节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 一、核心特征 二、其他表现
第2节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评估 一、疑似因素分析及推断 二、专业工具评估 三、生态观察 四、面谈
第四章 感觉统合失调的成因
第1节 生物学因素 一、遗传因素 二、生理、生化及代谢因素 三、其他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ppt课件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ppt课件

大脑是如何工作的
感觉输入 (视觉、听觉 运动觉、前庭觉、触觉) 感觉统合 (组织、统合、 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比较)
回馈 (视觉、听觉 运动觉、前庭觉、触觉)
动作输出 (运动、书写)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
• 1.前庭平衡功能失常: • 表现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爱做小动作,
自控能力差,语言发展迟缓,说话晚,语言表达困难等
产,剖腹产,出生后摇抱少,没有爬就会走路,孩子的静 坐多,活动少,过分限制了孩子的活动范围等。
• 例如:先兆流产,怀孕时用药或情绪处于应激状态,早
• 以上表现在,幼儿期也许不会表现出来,但到了学龄期,

机会再学习能力上和性格上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例如: 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坐不住,语言表达弱,人际交 往困难,心理素质方面差等
带,,骑车,跳绳,拍球等
• 5.本体感不良: • 表现为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语言表达能力差,手
脚笨拙等
• 6.触觉过分防御: • 表现为紧张,孤僻,不合群,爱惹别人,偏食或暴
饮暴食,脾气暴躁,害怕陌生环境,吃手,咬指甲,爱哭 等等
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是什么?

造成失调的原因很复杂主要与:孕育过程中的 问题和出生后的抚养方式有关。
儿童感统失调的结果
• 据调查,普通人群中,约有30%的儿童存
在不同程度的感统失调,家长和老师应及 早发现孩子的这些行为问题并及时进行治 疗训练,否则,会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和 学习能力发展,造成孩子学习基础差,心 里发育迟缓和人际关系问题,进而出现厌 学,逃学,撒谎等不良的行为。
进行感统训练流程
咨询 测评 根据结果制定相应 的训练课程训练表
• 2.视觉感不良: • 表现为尽管长时间看动画片,玩电动玩具,却无法

感觉统合基本理论、临床评估和实践(超全干货 经典)

感觉统合基本理论、临床评估和实践(超全干货 经典)
中枢)
嗅觉信号 = 酸甜苦辣
三、感觉生理机制 (3)嗅觉
嗅觉发育指标
胎儿从5个月开始嗅觉器官就开始运作 出生一周能区别母乳的香味 15天的时候,大多数婴儿具备了基本
的嗅觉能力,如区分食物的气味 大约2个月,能够区辨难闻刺激性气味 3个月,嗅觉发展成熟
三、感觉生理机制 (4)味觉
味觉包括:酸 甜 苦 咸 鲜
三、感觉生理机制 (2)听觉发展
2-3个月
大人用语言引逗时能听到,并做出应 答式的回答,如“哦““啊”等
听到柔和、悦耳的音乐时面露笑容, 并很安静地听。听到刺耳的音乐会全 身乱动,焦躁不安
已经能够倾听周围的声音,如说话声 、乐器声,并在听到后将头转向一侧
三、感觉生理机制 (2)听觉发展
重点
三、感觉生理机制 (8)前庭觉
前庭器官位于内耳,包括半规管、椭圆 囊和球囊,是人体对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 位置的感受器
前庭器官控制人的重力感和平衡感:人对重力的感 受、判断身体与环境的关系、控制身体的平衡,对方 向感、距离感的正确掌握,以及翻、爬、坐、站、跑 等行动都与前庭器官有重要关系。
存在前庭问题的儿童会出现前庭平衡功能失调,表
4-5个月
在小儿的一侧耳后大约15cm的地方 用摇铃,能转过头向发声的方向去寻 找声源。这是测试听力重要的表现, 可以早期判断小儿的听力是否正常
能够分辨熟悉和不熟悉的声音,听到 母亲的声音特别高兴,眼睛会朝着声 源看
对愤怒的声音感到害怕,但对发声的 玩具很有兴趣
三、感觉生理机制 (2)听觉发展
5 12个月,视力达到0.2
6 1-3岁,视力发育标准约为0.1-0.6 之间。一般2岁,可辨别事物远近 ,跟得上快速移动的东西。3岁为 0.6,视觉较为敏锐,喜欢观察, 会借由眼镜来引导手去接触新事物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
听觉系统失调:
1、常会掩耳朵或按压耳朵。
2、对尖锐或拉高的声音一点也不讨厌,甚至喜欢。 3、有时对很小的声音感兴趣。
4、在教室里对外界的声音很敏感。
5、常会听到某种声音而发呆。 6、对某些特定的音乐固执的喜爱。 7、特别害怕听某些声音。 8、对巨响反应较差,甚至无反应。
9、喜欢无端尖叫或自言自语。
1、喜欢他人用力推、挤、压。
2、手脚喜欢用力挥动或用力做某些动作。
3、动作模仿不到位,常望着手脚不知所措。
4、俯卧地板时全身较软,把头、颈、脑提起特别
困难。
35
5、坐姿不够稳定,坐时会东倒西歪。
6、力度控制较差,常会因太用力而损坏玩具或因
力度太小抓不住东西。
7、速度控制较差,跑起来难以按指示停止。
28
(五)视觉
Hale Waihona Puke 眼睛的视网膜是对光波非常敏感的接受器。光刺
激视网膜,把视觉输入传送到脑干中的视觉处理
中心。视觉处理中心处理这些信息,并使他们与
其他感觉信息进行统合。然后,脑干核把信息传 送到脑干的其他部分和小脑,以便与运动信息相 协调,将运动信息传送到肌肉。
29
(六)听觉
空气中的声音波刺激了内耳的听觉接受器,把信
8
这种影响始于胎儿的极早期,前庭核在怀 孕后第九周就已出现,在第十周或第十一 周,便开始发挥功能。在子宫中到第五个 月,前庭系统已发展的很好,母亲在整个 怀孕期间,均以她身体的运动来刺激胎儿 的前庭系统。
9
前庭系统
10
前 庭 系 统
前庭
椭圆囊 球囊
半规管
前半规管 外半规管(水平) 后半规管
3、怀孕期间胎位不正产生固有平衡失常;
4、都市家庭小型化生活造成空间狭小、爬行不足、
缺少运动或集体活动等;
5、家长对孩子保护过度、娇宠溺爱,造成孩了造作 能力欠缺;
39
6、父母太忙碌,造成幼儿右脑感觉刺激不足; 7、洁癖症母亲或保姆造成幼儿触觉刺激缺乏及活动 不足;
8、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产生拔苗助长的挫折;
椭圆囊与半规管相接, 球囊位于椭圆囊下方, 感受装置为囊斑
囊斑:耳石器。毛细 胞、支持细胞、耳石 膜和耳石组成
17
(二)半规管的功能
1、壶腹嵴的适宜刺激 1 )结构特点 :三条
半规管各处于一个平面 , 彼此间约互成直角。
动毛的方位在各 半规管不同 :① 水平半 规管位于近壶腹侧 ( 正 中线侧 ); ② 上、后 半规管位于近半规管 侧
33
前庭觉系统失调:
1、喜欢自转,而且转很久不觉头晕。 2、喜欢看、玩转动的东西。 3、喜欢边走边跳。 4、经常喜欢爬高。 5、平衡差,走路东倒西歪,经常碰撞东西。 6、不喜欢把头倒立。 7、注视、追视能力弱,数数时常要用手指指着数 才能完成。 8、颈部挺直时间较同龄儿童短,常垂头。
34
本体觉系统失调:
椭圆囊
球囊 11
壶腹嵴
(一)前庭系统结构
1、半规管和壶腹嵴 壶腹嵴:毛细胞、 支持细胞和终帽, 位于壶腹部
12
2、前 庭 前庭:是一约为5mm×5mm×3 mm的空腔结 构,其内容纳有椭圆囊和球囊,此腔后端 宽大与三个半规管开口相接,前下狭窄与 耳蜗相接。
13
14
15
16
椭圆囊、球囊和囊斑
1、囊斑的适宜刺激
任何原因引起耳石膜与毛细胞的纤毛发生相 对位移(直线变速运动),都是囊斑的适宜刺激。
23
2、椭圆囊的功能 椭圆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头部水平面的 直线加减速运动。
椭圆囊的功能
1)感受水平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产生 运动感觉。• 2 )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 引起姿势调节反应, 维 持身体平衡。 3 )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 (运动病)。
7、对某种感觉特喜欢。如:玩沙,刮东西。甚至
显得固执而又会拒绝。拒绝使用某质地的用材。
如:胶泥、浆糊等。
8、痛觉迟钝,以致意外碰伤流血而不易察觉。
9、反应慢,动作不灵活,发音或小肌肉运动都显
得笨拙不佳。
38
(二)感觉统合失调的原因
1、先天因素:脑瘫、出生窒息、缺氧性休克等;
2、神经发育不完全、早产、剖腹产等;
息传送到脑干听觉中心。这些核处理听觉信息, 也一起处理前庭系统和筋肉及皮肤所传来的信息。 听觉组织中心很靠近脑干中的视觉处理中心,两 者可交换信息,就像视觉输入一样,有些听觉信
息也会传送到脑干其他部分以及小脑,以便与其
他感觉与运动信息相协调。听觉信息与其他感觉
信息混合后,继续传到大脑半球的几个部分。
24
3、球囊的功能
球囊囊斑的适宜刺激是头部垂方向的直线加减 速运动。
25
球囊的功能
1 )感受垂直平面上头部的直线加减速运动 , 产 生运动感觉。 2 )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 引起姿势调节反应, 维 持身体平衡。 • 3 )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 (运动病)。 4 )也感受静态时头部相对于重力方向的位置变 化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训练 基本理论与评估
王 辉
E-mail:wangh102102@
2014.12
主要内容
1 2
感觉统合与感觉统合失调概念 感觉类别 特殊儿童感统失调表现与原因 特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评估
3
4
2
3
一、概念
(一)何谓感觉统合?
感觉统合(sensory integration)这一观点是由 美国南加利佛尼亚大学的Jean Ayres于1969年提出 的。 感觉统合:是指个体对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 息,在中枢神经中形成有效的组合过程。即个体在 特定的环境内有效地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 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 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 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
4
感觉统合的功能
儿童的感觉统合功能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 的各种感觉发展到初级的感觉统合,即身体双侧 的协调、眼手协调、注意力、情绪的稳定及从事 目的性活动,进一步发展到高级的感觉统合,即 注意力集中、组织能力强,自我控制、学习能力、 概括和推理能力不断发展等。
1、组织功能 3、综合功能 2、检索功能 4、保健功能
9、早用学步车,造成前庭平衡及头部支撑力不足;
10、延误矫正,造成幼儿自信不足和不良习惯的定
性化。
40
四、特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问题估
• 儿童感觉统合发展能力评定量表
41
感谢倾听, 欢迎批评指正!
42
18
2)适宜刺激:
导致纤毛偏曲的因素 = 适宜刺激 壶腹嵴=角变速运动: →淋巴液流动→壶腹帽倾倒→壶腹帽与纤毛之 间发生相对位移→纤毛偏曲
19
转 椅 实 验 开 始 左 转
20
转 椅 实 验 匀 速 旋 转 与 旋 转 突 然 停 止
21
由转椅实验可见:
结论:半规管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是角加减
30
三、特殊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表现与原因
(一)前庭网膜及其成熟失常表现
1、视觉不平顺 2、听觉识别不足 3、前庭平衡失常 4、本体感不足 5、触觉敏感过度
31
视觉系统失调:
1、即使常看到的东西都会让他害怕。 2、喜欢看手发呆。 3、对特定的颜色、形状、文字特别感兴趣甚至固 执(如:广告纸、报纸) 4、喜欢将物品排队。 5、喜欢斜眼看东西。 6、喜欢躲在较阴暗的角落。 7、喜欢看色彩鲜艳、画面变换较快的广告。 8、喜欢看风扇或转动的东西。 9、喜欢坐车,对窗外景色变化非常着迷。
速运动。只有在旋转开始或停止时才形成 刺激,匀速旋转时不形成刺激。
2、半规管的功能
①感受角加减速运动,产生旋转感觉。 ②调整躯体肌的紧张性 ,引起姿势调节反应 , 对抗 刺激动因,维持身体平衡。 ③过久、过强的刺激也可引起植物神经性反应(运 动病)。
22
(三)前庭的功能
●功能:维持平衡;综合加工信号
枢神经系统的障碍问题,多发生在5、6岁至11、l2 岁的儿童身上。
6
二、感觉类别
(一)触觉
触觉:是指分布于全身皮肤上的神经细胞接受来自外
界的温度、湿度、疼痛、压力及震动的感觉。触觉
系统是最早的感觉系统 ,触觉感是先天形成的,在
人类的胚胎期就已经开始形成触觉系统。主要作用
是保护人体冷、热、痛、痒的正确反应,辨别触摸 到的物体的软硬,感受压力的大小。
8、对蹦跳的要求高,喜欢摔跌自己的身体,喜踮
脚走。
9、自伤,咬玩具。
36
触觉系统失调:
1、不喜欢被人抱,有时甚至拒绝他人的触摸、拖 手;不喜欢人多的地方。
2、拒绝理发、洗发、洗脸。
3、不喜欢穿鞋,喜欢打赤脚。 4、不喜欢或特喜欢特定质料的衣服。 5、喜欢吸手指,触摸生殖器。
37
6、偏食、逃避咀嚼。
26
(三)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又称深感觉)是来自于我们身体内部的肌 肉、关节的感觉,它是了解肢体的位置与运动的感 觉。本体感受往上传至脊髓、脑干及小脑,部分传 至大脑半球。大部分本体感受输入在大脑产生感觉 的区域加以处理 平衡感是人类后天形成的,平衡能力主要来自骨架 和中枢神经的功能,并在中耳的半规管,组成辨识 神经体系,以调节身体和地心引力的能力。人类生 存的每分钟都要与地心引力做平衡性的感觉统合。
5
(二)何谓感觉统合失调?
• 感觉统合失调(sensory integrative
dysfunction)是指进入大脑的各种感觉刺激信息
不能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形成有效的组合而产生的一
种缺陷。感觉统合失调又称为“神经运动机能不全
症” (Neurobehavioral Dysfunction),是一种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