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心肺脑复苏病人的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其它用药及输液:
(1)碳酸氢钠是纠正酸中毒的首先药。
心跳骤停早期以呼酸为主,过早使用碳酸氢钠会加重呼酸,宜在通
气后或心跳骤停10分钟后使用为妥。 首剂0.5~1mmol/kg(5%碳酸氢钠100ml=60mmol),一般5%碳
酸氢钠以15ml/min左右的速度输入为宜。
(2)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可拉明)山梗菜碱(洛贝林)二甲弗林 (回苏林)派甲酯(利他林)采用静脉给药。
第二节 心肺脑复苏
心肺脑复苏CPCR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复苏,即基础生命支持
后续复苏,即进一步生命支持
复苏后处理,即延续生命支持
如能在4分钟内进行初期复苏,8分钟内进行二期复苏,
则成功率可达40%。如果8分钟内未于复苏,则几乎无
存活的可能。
一.基础生命支持(BLS)
基础生命支持是心脏骤停后抢救生命的基础,包括对突发心脏骤
面减少对胸骨本身的冲击力,以免发生骨折 。
5.按压与放松间隔比为1:1时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6.在30次按压周期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要改变手的位置。
(四)复苏有效指征
抢救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有效标志 为:能触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60mmHg 以上,瞳 孔逐渐缩小、口唇转红、开始有自主呼吸等 。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一).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进一步呼吸支持
(三).复苏药物的应用
(四).心电图监测与电击除颤
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
(一).继续保持呼吸道通畅 根据病人的情况和医院的条件,选择口咽通 气管、鼻咽通气管、气管内插管、环甲膜穿 刺,必要时可施行气管切开术。
(二)进一步呼吸支持
2. 脱水:是防止急性脑水肿的重要措施 首选20%甘露醇,每次250ml,在15-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 入,必要时每6小时可重复使用一次。护理病人时要密切观 察血压、尿量等,检查血钾、血钠情况,注意有无血容量 不足。 3. 糖皮质激: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稳定溶 酶体膜,对减 轻脑水肿和保护脑功能有肯定疗效。首选地塞米松,5-
接正压能气,以便药物弥散,快速吸收。
(3)心内给药 最后考虑。
3.心脏复苏药物
(1)肾上腺素;首先,能增强心传导系统的自律性和心肌纠缩力,增快心
率,提高血压,并可使心室颤动由细颤变为粗颤,使电除颤易于生效。
常用剂量为1mg静脉或气管内给药,每5分钟重复一次。 (2)阿托品:降低心脏迷走神经张力,解除窦房结和房室结的抑制,提高 窦房结的兴奋性,促进房室传导。在复苏中用于心脏停搏和电机械分 离,严重的窦缓,房室传导阻滞。 用法:0.5mg~l mg iv 5min重复,总量不超过2mg。气管内给药 1~2mg,稀释10ml,其血浆药物浓度比静脉内给药低,但作用时间延 长 4倍 (3)利多卡因:治疗室性早搏、室速和室颤的首选药物 提高室颤阈,降低 除颤阈。常用量1~1.5mg/kg,静脉注射,必要时可重复给药。
人的口鼻,通过“一听、二看、三感觉”判断有无呼吸:
听有无呼吸声、看胸廓有无起伏、感觉有无呼吸气流。
三.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方法
4. 其它 心音消失、血压测不到到、瞳孔散大、反射消失、面
色苍白或发钳等体征。
诊断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依据为“三消失”意识突然消失、 大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动作消失。对意识突然消失的病人,应 迅速抢救,一可因反复评估脉搏、呼吸、测血压、听心音、观 察瞳孔变化,作心电图检查而延误抢救时机。
(3)心电机械分离 心脏有心节律性活动,但无有效的机械功
能,仅有微弱、缓慢、不规则的室性自博。心电图上间断出 现大畸形,振幅较低的QRS波群,频率多为20~30次/分。
三.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及判断方法
1. 突发性意识消失:可轻拍病人肩部并大声呼叫病人, 以判断意识是否存在。 2. 大动脉搏动消失 :触摸颈动脉,在喉结旁开两横指 (2~3cm)、胸锁乳突肌前缘的凹陷处。 3. 呼吸动作消失 在保持呼吸道通畅的同时,以耳靠近病
步骤3:一手掌根部放在按压区
步骤4:四指交叉抬起不接 触胸壁进行按压
(一) C——人工循环
1.胸外心脏按压: 2.胸内心脏按压:胸部严重创伤(如肋骨骨折、张力性气胸、 心包填塞等)、胸廓畸形、胸腹部手术中病人心搏骤停时,
由于不能作胸外心脏按压,需紧急切开胸壁,将手伸入胸
腔直接挤压心脏,挤压频率为60次/分。
第一节概述
复苏是指使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迅速恢复循
环、呼吸及脑功能所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
又称心肺脑复苏(CPCR)
临床死亡期
死亡是一个逐渐进展的过程,分为濒
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临床死
亡期的病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组织细胞缺血缺氧,但仍有微弱的代谢活动。
其中脑组织对缺血缺氧耐受性最差,一般只
开放气道
(四)注意事项
1.肘关节伸直,上肢呈一直线,双肩正对双手,以保证每次按压 的方向
与胸骨垂直。用身体的力量,而不是手臂的力量。 2.按压幅度为45 cm,,最理想的按压效果是可触及颈或 股动脉搏动。
3.按压频率为>100次/min ,按压/通气为30:2。
4.每次按压后放松,使胸骨恢复到按压前的位置,血液在此期间可回流到 胸腔,放松时双手不要离开胸壁,一方面使双手位置保持固定,另一方
(一) C——人工循环
1.胸外心脏按压: (1)病人体位:仰卧于硬质平板上,下肢稍高以利静脉回流。 (2)按压部位:胸骨下段(定位:两乳头连钱中点,或胸骨 下切迹上方2横指处)。
步骤1:沿肋弓向中间滑移
2:胸骨与剑突交界处向上二横指
(一) C——人工循环
1.胸外心脏按压: (3)按压方法:抢救者位于病人一侧,将左手掌根置于按压 部位,右手掌重叠于左手背上,两手手指交叉互扣,指尖翘起, 双臂伸直,用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使胸骨下陷至少5cm,按 压频率至少100次/分,掌根不能抬起离胸壁,按压与放松的时 间相等。按压时心脏排血,放松时心脏充盈,形成人工循环。 (4)按压有效指标:能触摸到大动脉的搏动。
一.心跳呼吸骤停的原因
1.意外事故 如溺水、电(雷)击、各种严重创伤等,以创伤为
最常见。
2.心脑血管疾病 如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心肌炎、心瓣 膜病、主动脉病变、脑出血、脑血管栓塞等。冠心病是成人猝
死的主要病因。
3.麻醉及手术意外、心导管检查 如麻醉方法不当,麻醉药过 量,手术时大出血或过度牵拉内脏引起迷走神经反射、硬膜外 麻醉的并发症,(全脊髓麻醉)等。 4.严重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 如血钾过高或过低,严重酸中毒 5.药物过敏或中毒.
10mg加在液体中静脉滴入,一般使用3- 4日,治疗期间应
观察疗效,注意有无出现水、钠潴留等不良反应。
3.仰头提颌法;双手置于患者头部两侧,将食、中、无名 指放在下颌角后方,向前抬起下颌,双手拇指推开嘴唇, 用手掌及腕部使头后仰。
(三)B-人工呼吸
用人工呼吸的方法借外力来推动肺、膈、胸廓的活动,使 气体被动进出肺,以保证机体氧的供给和二氧化碳的排出, 维持一定的氧分压。 1.口对口的人工呼吸
2.口对鼻或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1.简易气囊呼吸器 2.人工呼吸机
(三).复苏药物的应用
1.用药目的:激发心脏复搏并增强心肌收缩力,防治心律失常;纠 正酸中毒;补充血容量;防治脑水肿。 2.给药途径: (1)静脉给药,为首选。及早建立静脉脉含情通路。 (2)气管内给药,适用于气管插管的病人,将肾上腺、阿托品、利 多卡因等以生理盐水稀释后,用细导管经气管远端注入,并
第6章 心肺脑复苏 病人的护理
石河子卫生学校 刘爱芸
学习目标
1.说出复苏概念,并解释临床死亡期的重要性。 2.叙述心跳呼吸骤停病人的护理评估依据。 3.在模型人上正确模拟现场初期复苏操作。 4.配合医生实施复苏给药的护理。 5.简述脑复苏的护理措施。 6.培养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和救死扶伤的 人道主义精神。
3.口咽通气管的应用
(三)B-人工呼吸
1.口对口吹气法最简单、及时、有效的
人工呼吸法。成人14-16次/分小儿18-20次/
分、婴幼儿30-40次/分。 连续吹气两次,每次吹气持续1秒钟,吹气频
率8~10次/分。同时眼睛斜看病人胸廓,有起
伏为有效;吹气间隔时,抢救者抬头并侧头 换气,同时放开病人鼻孔,病人胸廓弹性回
(3)输液治疗:维持体液平衡和循环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维持机体
内环境的稳定。
(四).心电图监测与电击除颤
1.心电监测: 明确心脏停骤的类型和心律失常的情况,指导复苏药 物的应用。 2.心脏电击除颤:是治疗心室颤动最有效的方法。 绝大多数心跳骤停是室颤所致,早期除颤大大提高复苏成功率。 方法:电极板分别置于右锁骨下和心尖部,垫盐水纱布或涂导电 膏,用一定压力紧贴胸壁。电击能量300J,小儿用100J,可重复 2~3次。电击后应继续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能触及颈动脉搏动。
二.心跳骤停的类型
根据心脏活动和心电图表现,心跳骤停可分为三种类型,有条件应 及早监测,但切不可因反复检查而延误抢救时机。 (1)心室颤动 最常见,心室肌发生快速、无规则、不协调的颤 动。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消失,代之以大小不等、形态各 异的心室颤动波,频率为200~400次/分。 (2)心脏停搏 又称心室静止 ,心电图呈一直线。
有4~6分钟左右。
病理生理
1.心跳停止 : 血氧下降 , 组织缺氧 , 无氧酵解 , 酸
性产物积聚+呼酸 , 组织器官损伤----不可逆损伤. 2.常温下各组织器官耐受缺氧时间 大脑4~6分钟,小脑0~15分钟,延髓20~30分钟,脊髓 45分钟,交感神经节60分钟,心脏和肾脏30分钟,肝脏2 小时,肺脏时间更长些 。因此对心跳停止、呼吸骤停后 4~6分钟内进行心肺脑复苏,可避免脑细胞的死亡。
三.持续生命支持(PLS)
(一).脑复苏:脑功能的恢复与否取决于心脏停跳时间
和心肺复苏时间。防治脑水肿是脑复苏的关健。
1. 低温:可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增强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降温前
先用氯丙嗪、地西泮等辅助降温的药物,可防止低温引起寒战、血
管痉挛等加重组织缺氧。然用冰块进行物理降温,给病人戴冰帽、 放置冰袋,使体温降至34~32℃,注意观察,呼吸、血压应保持 平稳,肌张力松弛。降温持续至病人神志恢复。复温时应该先逐步 撤除冰袋,待体温逐渐恢复,1-2天后再停用辅助降温药物。
(二)A-开放气道
病人意识丧失后,舌根后坠可堵塞声门,颈椎弯曲可阻塞 气道,口腔及呼吸道异物、分泌物可造成气道梗阻。在人 工呼吸前,必须确保气道通畅。 首先松解病人的衣领及裤带,清除口腔异物、分泌物。打 开气道: 1.仰头抬颏法: 2.仰头举颈法: 3.仰头提颌法:
1.仰头抬颏法:操作者一手置于患者前额,手掌用力向 后压,使其头部后仰,另一手置于下颏下方,使颏部向 前抬起 2.仰头抬颈法:操作者一手抬起颈部,另一手以小鱼际 肌侧按压患者的前额,使其头部后仰,颈部抬起
停立即确认,启动急救反应系统、及早实施高质量的CPR以及迅
速除颤。 目的:迅速建立有效的人工呼吸和人工循环,向心、脑及全身
重要器官供氧。
主要措施是CPR,即对心跳、呼吸骤停的病人就地采取心脏按 压和人工呼吸。
CPR包括三个步骤:C是人工循环
A是开放气道 B是人工呼吸
(一) C——人工循环
人工循环是用人工的方法促使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使人工呼吸 后带有新鲜空气的血液流向全身器官。 1.胸外心脏按压:施实前可对心室颤动的病人实施心前区捶击, 有机械除颤的作用。 方法:松握空心拳,以距离胸壁20~25cm的高度,垂直叩击胸 骨下段1~2次。间隔1~2秒,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量中等。捶击后判断有无心跳或 观察心电图变化。如无反应立即行人工胸外心脏按压。
缩。每次吹气量为500~600ml
步骤和措施
判断患者反应 高声呼救
要贴近病人面部,轻拍(拍肩)大声喊叫 “喂,您怎么了?”
如无意识,立即高声呼救(叫旁人、120), 取自动体外除颤仪(AED)
将病人仰卧放置于坚固的平面上,救护人员 于病人右侧
救护体位
心脏按压
单人操作2:30;双人操作2:15 深度与频率:胸骨下陷3-4cm; 1、仰面抬颏法 2、仰面抬颈法 3、双手托颌法 要求:观察口腔及气管,有无异物,如 有,立即取出,清除口腔异物和呕吐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