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超好用)课件PPT
合集下载
2018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ppt (6)
山 水 田 园 诗
山馆 余靖 野馆萧条晚,凭轩对竹扉。树藏秋色 老,禽带夕阳归。 远岫穿云翠,畲天得
雨肥。渊明谁送酒?残菊绕墙飞。 (1)首联、颔联诗人是怎样表现自己的境 遇、情怀?试具体分析。
“萧条”不仅渲染了田园的冷落,更表 现了诗人此时心情的黯淡、孤寂。 (2)“远岫穿云翠,畲天得雨肥”写出了景 物的什么特点?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穿云翠”是生动美丽的景色,“得 雨肥”意味着丰足。美好的景物反衬出 诗人的穷困潦倒和黯然神伤的心情,这 是乐景写哀情。
8、山水田园诗
把山水景物和田园风光以及人文景观作为写作对 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摹刻画,以此来抒发情怀、表 情达意、寄托理想、娱乐遣兴。 特征(意象)有: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 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表现要点:宁静、闲适、恬淡、农家乐(丰收喜 悦)、隐逸情怀等。
鉴赏基本方法指导
理解:词义、句义
古 诗 鉴 赏
6、惜别送别诗
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 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 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 上大多是采用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 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以婉约派词人、 诗人写的较多。 离愁别绪;表明心志;劝勉鼓励安慰等。
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2、即事感怀诗
古人常以“即事”为题写诗,因一点事由而 生发,抒写心中的感慨,例如怀亲、送友、思乡、 赠人、人生感悟、闲情逸趣等等。 分析即事感怀诗要注意:
①“事”,作者写了什么事,或者说是什么事触发 了作者的思绪; ②“怀”, 要体味诗人抒的是什么“怀”,注意 “事”与“怀”结合点,所抒之“怀”是否深挚感人。
2.借助意象,体味情感。 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 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 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 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 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 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 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 但落花流水却无情。
2018届新课标高考第一轮语文总复习专题课件古代诗歌鉴赏-(共106张PPT)
9.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讲评】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 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②作 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 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陈子昂的“前
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
下”(《登幽州台歌》),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 心却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 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 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 阵子(醉里挑灯看剑)》。
二、诗歌中的原型扩张 作者的形象表现在诗歌中,就扩张为涵义丰富的 艺术形象。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形象有: 1.豪放洒脱的形象。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将进酒》),表现了他淡于富贵、 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 性格。
2.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 庇 天 下 寒 士 俱 欢 颜 。 …… 吾 庐 独 破 受 冻 死 亦 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 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 见一斑。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 度的能力。题干要求结合典故分析诗歌情感,首先结 合注释“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理解任公子的典故; 然后结合盛唐政治环境和诗人的情怀,就能推断出诗 人的思想感情,联系李白怀才不遇的人生经历得出“英 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的结论。)
考纲在线 古诗文阅读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2018届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通用版)优秀PPT课件
阅读示范
一、掌握读懂诗歌的基本方法 1.读标题,把握有效信息 诗歌标题是诗歌内容的有效载体,标题含有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有的标题 概括了作品的主要内容,有的揭示了诗歌主题,有的奠定了诗歌的感情基 调,有的表明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等,准确理解诗歌标题是 做诗歌鉴赏题的有效方法。
【应用体验】 阅读下面诗歌标题,写出各个标题含有的有效信息。 (1)(2015·全国Ⅰ卷)《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3)主、宾换位。叶梦得《水调歌头》:“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显 然是“黄花报霜信”。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动—— 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 (4)定语倒装。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 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 挪前挪后。 ①定语挪前。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在动词“遥 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关。 ②定语挪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 月。”意即“一月夜飞度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 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 中心部分,但作者“飞度”的显然只能是“镜湖”,而不可能是“月”。
(2)(2015·全国Ⅱ卷) 《残春旅舍》
(3)(2015·江苏卷)《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
答案:(1)题材、事件。(2)时间、地点。(3)时间、对象。
2.抓诗歌主要意象,领悟诗歌意境 诗歌意象是诗歌的重要因素,诗歌意象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 调、抒发作者情感的作用。准确把握诗歌意象对于读懂诗歌非常重要, 关注诗歌意象一般情况下需要关注以下几种类型:①白云、青山、苍天、 空山等意象表现悠远和清净平淡的意境;②“山林”和“宫阙”,表现诗 人的理想和现实之间的矛盾与冲突;③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的意象隐喻、 传达、透射出情思、理想、节操等;④意象的并列和叠加,体现诗歌的画 面感,给人以巨大的想象空间。
2018年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表达技巧(用).ppt
鲜明、生动、深刻的印象。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 物,可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 从形式上使作品对称;从内容上使作 品意义集中含蓄。语言简练,整齐
设问 用问题引入,牵动全篇,承上启下, 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 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 气,表达强烈感情。
考查形式:
1.这首诗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2.诗中的某句抒发情感时使用了什么 修辞手法? 3.请从修辞的角度谈某一句的妙处。
《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岑参
《残春旅社》
韩
唐·律诗 唐·律诗
边塞征战诗 写景抒怀诗
《 无阮 名郎 氏0归1(春02风吹0雨3)》04 宋·词
《韩山店梦觉作》韦庄 /《宿渔家》郭震
唐·绝句 宋·绝句
《鹊桥仙(华灯纵博 学)》 陆游
宋·词
爱情闺怨诗 羁旅思乡诗 写景抒情诗
考点 鉴赏表达技巧; 评价情感; 鉴赏诗歌语言
返回
滁洲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问:这首诗在情与景的抒写上有何特色?试略作分析。
答:诗人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叙) 诗人独爱自甘寂寞安贫守节的涧边幽草,无意居高媚时的黄 鹂。郊野渡口一副水急舟横的悠闲景象。(析) 表露出诗人恬淡的胸襟以及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 伤的情怀。(评)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 简要分析。
答: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 情。(叙) 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 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 ,(析) 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 感。(评)
2018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备考浅谈 课件 (共61张PPT)精选课件PPT
诗意情怀,对高三、对人生都是恩赐。
第三阶段 从容考场
• 四、复习策略 • 核心: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 反过来,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其
他题型培养出的素养来促进。 • 读散文把握主旨的能力,读小说分析人物
形象“察言观行”的技巧,做实用类条分 缕析的习惯,诗歌鉴赏都需要。 • 最重要的当然是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阶段 爱上古诗
• 1.教学中,举一反三,激活内存; • 2.实践中,学以致用,形成氛围; • 3.生活中,继续拓展,养成习惯; • 4.人生中,常伴古诗,化成气质。
第二阶段
学习
会读古典诗歌 打好鉴赏双基
第二阶段 鉴赏古诗
• 一、摆正心态 • 古诗难读: • 那是精微的语言,微妙的情感; • 那是多样的人生,深沉的思绪; • 那是漫长的历史,浩渺的时空…… • 古诗好读: • 因为我们与古人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
• 思维品质提升了,解题能力也就提高了。
第三阶段 从容考场
• 四、复习策略 • (四)以面覆点,完善思维 • 这一复习策略,指的是二轮复习(高三
下学期)时,通过比较大量地演练各地 最新月考模拟题,以题的“面”,覆盖 一轮复习掌握的知识技能的“点”,进 一步完善鉴赏答题的思维品质。
第三阶段 从容考场
第三阶段 从容考场
• 四、复习策略 • (三)真题强化,内化双基 • 4.开阔视野,完善双基 • (2)关注冷门题型: • B.比较题:
• 经常出现,且角度多样:形象、语言、手法、思 想内容的比较都有。
• 如2014新课标二卷、2015年新课标一卷、2016 新课标三卷都出现了比较鉴赏,对学生“求同存 异”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
景象及其作用分析题也有考查。 相比而言,课标一卷比课标二卷稍难。
第三阶段 从容考场
• 四、复习策略 • 核心:学以致用,融会贯通 • 反过来,诗歌鉴赏能力的提升,也需要其
他题型培养出的素养来促进。 • 读散文把握主旨的能力,读小说分析人物
形象“察言观行”的技巧,做实用类条分 缕析的习惯,诗歌鉴赏都需要。 • 最重要的当然是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第一阶段 爱上古诗
• 1.教学中,举一反三,激活内存; • 2.实践中,学以致用,形成氛围; • 3.生活中,继续拓展,养成习惯; • 4.人生中,常伴古诗,化成气质。
第二阶段
学习
会读古典诗歌 打好鉴赏双基
第二阶段 鉴赏古诗
• 一、摆正心态 • 古诗难读: • 那是精微的语言,微妙的情感; • 那是多样的人生,深沉的思绪; • 那是漫长的历史,浩渺的时空…… • 古诗好读: • 因为我们与古人有着共同的文化基因。
• 思维品质提升了,解题能力也就提高了。
第三阶段 从容考场
• 四、复习策略 • (四)以面覆点,完善思维 • 这一复习策略,指的是二轮复习(高三
下学期)时,通过比较大量地演练各地 最新月考模拟题,以题的“面”,覆盖 一轮复习掌握的知识技能的“点”,进 一步完善鉴赏答题的思维品质。
第三阶段 从容考场
第三阶段 从容考场
• 四、复习策略 • (三)真题强化,内化双基 • 4.开阔视野,完善双基 • (2)关注冷门题型: • B.比较题:
• 经常出现,且角度多样:形象、语言、手法、思 想内容的比较都有。
• 如2014新课标二卷、2015年新课标一卷、2016 新课标三卷都出现了比较鉴赏,对学生“求同存 异”的思维品质要求较高。
景象及其作用分析题也有考查。 相比而言,课标一卷比课标二卷稍难。
2018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ppt(12份)11
迁移训练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提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 “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 “关键”之说?为什么?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 抒发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 “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 诗的关键。 解析:这首诗是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 李白客居洛阳是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 思乡之情。诗的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 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折柳”属 汉乐府古曲,抒写离别行旅之苦。古人别离往 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杨柳依依,正好表达恋 恋不舍之情。全诗紧扣“闻”字,因笛声而 “闻”折柳,因“闻折柳”而起思乡之情。
水槛遣心二首(其一) 杜甫 去郭轩楹敞, 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 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 此地两三家。 [注]槛,音jiàn,栏杆。赊,远 “细雨鱼儿出, 微风燕子斜。”是千古名句,请说说妙在哪里? “出”是“出现”之意。写出了鱼儿在细雨中摇曳着身躯,喷 吐着泡沫,欢欣地游到水面上来了。“出”字用得细腻自然。 “斜”是“倾斜”之意。写出了燕子在微风的吹拂下,轻柔的 躯体,轻盈地掠过水蒙蒙的天空, “斜”字用得逼真生动。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 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 (3)点出该字作用,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提问】清代冯浩《玉谿生诗笺注》引杨守智 评说第二句中的“敌”字说:“敌”字险而稳。 这里本可以用一个“对”字,为什么用成“敌” 字,你认为哪一个字更好?试结合全诗加以赏
参考答案
“敌”字更好。(第一步) “敌”在此处是“抵挡”之意,用“敌”字不 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 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 “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而又不得不承受 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之情。(第 二步) “敌”字偏于主观精神状态。 “对”字偏于 客观描绘。用“对”难以达到以上表达效果。 (第三步)
最新2018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精选课件PPT
17
试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它对我们懂诗、解题的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
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
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 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 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 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 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 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7
专题三 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
2.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的内容层次。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我们读诗、 赏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 “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 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 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的;绝句的三、四 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 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间的过渡(过 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6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 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 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 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 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 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 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 重忠义。
试以杜甫《春日忆李白》为例来看它对我们懂诗、解题的帮助。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首联从赞美李白诗才超群“起”,颔联指出其清新俊逸的风格
为“承”。颈联为转,开始由赞李白的诗才诗风转为写对李白
的思念:从空间阻隔写两人天各一方。尾联是“合”,是怎样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苏轼、 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光大。特征:善 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观感情。
不仅要掌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大文学源头及其特点, 还要按照历史的顺序理清诗歌发展脉络;既要对各个时期的诗 歌总体风格有所了解,还要对各个时期的(特别是唐宋时期) 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有比较深刻的认识。
27
专题三 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
2.从情景关系入手读懂古诗的内容层次。 古人云:作诗无他端,只“情”“景”二字。我们读诗、 赏诗也一样,只要抓住了“情”“景”,就等于抓住了 “牛鼻子”。在正常情况下,旧体诗、词的基本章法是 先写景,后抒情。对于近体诗来说,绝句的一、二两句, 律诗的一、二两联,词的上片是写景的;绝句的三、四 两句(尤其是末句),律诗的后两联(尤其是尾联),词的 下片是抒情部分。而词,又特别强调上下片间的过渡(过 片)。当然,也有少数诗作是先抒情后写景的。
6
诗歌作为典型的文学样式,其思想内容不可能不打 上时代的烙印。①北朝诗多写征战尚武。②南朝诗多写 男女相思。③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 反映边塞生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 的、离别思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 繁,生灵涂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 唐代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④北宋诗重义理。 ⑤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⑥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 中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 重忠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 画眉深浅入时无?”
n 单看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 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作者 是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已期 待与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已过关的心情。
看题目——题目定内容 3 3、表达作者的情感。
(二)看作者——作者定诗风3
3、了解作者的际遇。
• 不同经历和遭遇,呈现的内容和风格会有极大差异。
• 如: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决定他超尘脱俗。李白的诗 人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 行径,决定他是一个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的浪漫主义 诗人。杜甫草堂生活为界,之前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又 经安史之乱;到了成都后,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这样的 经历决定了他前后作品内容、风格的差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2
2、了解作者的气质、风格。
• 陶渊明——归园之乐 • 李白——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 杜甫——沉郁顿挫 •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 白居易——雅俗共赏 • 李贺——奇诡变幻 • 李商隐——含蓄绰约 • 杜牧——清丽俊逸 • 李清照——闲适与愁苦。
积累文学常识
要用
作者 情感 的 载体
把握 感情 的切 入点
(一)看题目——题目定内容1
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 • 08重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 【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 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 06江苏《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 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 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四)看意象
• 意象的效果。(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柳树—寓意是“惜别怀远”,表达思乡之情。 月亮—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流水—流水不返 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 ,生命苦短。 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不愿同流合
• 李清照的人生道路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 为相得,故那时的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夫丧与兵灾改 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她生活孤苦,决定了她后期的作品充满 愁绪……
• 有许多作者的生平,我们不了解,虽给我们做题带来些困难, 但我们还可以从诗歌中找相关的信息。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3
例(20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例(2005·全国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思考: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家的孤寂。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 北朝战乱尚武精神 • 南朝安定男女情思 •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2018年高考复习诗歌 鉴赏(超好用)
考纲要求:
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鉴赏诗歌第一步能读懂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 象 特殊词句
通向诗 歌主旨 的第一 条快速 通道
明确 风格 了解 时代
每个都 有用, 每个都
积累历史知识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例1(2007·江西卷)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 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 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 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 和悠闲之情。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例2(2010·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 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 盾? 为什么?(4分) • 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 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 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 亲人之情。
看题目——题目定内容 2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n《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 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n 不看题目,就可能错误地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 中的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山中留客》,才能明白写作 用意是留客,是让朋友留下来,欣赏美景只是个理由罢了。
(三)看诗后注解
• 两个作用: 1、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
歌的写作背景。 2、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
。
强调关注什么
(三)看诗后注解
例(2010·安徽卷)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 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 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 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 要分析。
n 单看内容,好像是写一个新媳妇准备第一次见公婆时梳洗打扮 的心理状态的,只有看了题目——《近试上张水部》,才知道作者 是以公婆比喻主考官,以新郎比喻自己的好友张水部,表现自已期 待与不安,并希望张水部帮助自已过关的心情。
看题目——题目定内容 3 3、表达作者的情感。
(二)看作者——作者定诗风3
3、了解作者的际遇。
• 不同经历和遭遇,呈现的内容和风格会有极大差异。
• 如:陶渊明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决定他超尘脱俗。李白的诗 人兼有游侠、刺客、隐士、道人、策士、酒徒等类人的气质或 行径,决定他是一个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的浪漫主义 诗人。杜甫草堂生活为界,之前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又 经安史之乱;到了成都后,过了一段比较安定的生活。这样的 经历决定了他前后作品内容、风格的差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2
2、了解作者的气质、风格。
• 陶渊明——归园之乐 • 李白——愤世嫉俗、清新飘逸 • 杜甫——沉郁顿挫 • 王维——含蓄生动,雄浑奇拔(边塞诗) • 白居易——雅俗共赏 • 李贺——奇诡变幻 • 李商隐——含蓄绰约 • 杜牧——清丽俊逸 • 李清照——闲适与愁苦。
积累文学常识
要用
作者 情感 的 载体
把握 感情 的切 入点
(一)看题目——题目定内容1
1、表达作者写作缘由 • 08重庆《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 【答案】上片写浙东山水的美好;下片抒 发作者送别的情意。
• 06江苏《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词的前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 漂泊异乡,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感、强烈的 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四)看意象
• 意象的效果。(表达情感、塑造形象) 柳树—寓意是“惜别怀远”,表达思乡之情。 月亮—是思乡、念亲的标志,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 流水—流水不返 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 ,生命苦短。 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君子不愿同流合
• 李清照的人生道路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 为相得,故那时的作品充满了上流女子的闲适。夫丧与兵灾改 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她生活孤苦,决定了她后期的作品充满 愁绪……
• 有许多作者的生平,我们不了解,虽给我们做题带来些困难, 但我们还可以从诗歌中找相关的信息。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3
例(2008·福建卷) 绝句漫兴九首(其三) 杜甫
例(2005·全国卷)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思考: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思家的孤寂。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生活背景。
• 北朝战乱尚武精神 • 南朝安定男女情思 • 盛唐建功立业的豪歌 • 晚唐王朝衰败的挽歌 • 北宋的哲理思考入诗 • 南宋的爱国情怀入诗
2018年高考复习诗歌 鉴赏(超好用)
考纲要求:
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 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形象的鉴赏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鉴赏诗歌第一步能读懂
题 目 作者 注 释 意 象 特殊词句
通向诗 歌主旨 的第一 条快速 通道
明确 风格 了解 时代
每个都 有用, 每个都
积累历史知识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例1(2007·江西卷)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古城。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 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 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 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 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 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在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 和悠闲之情。
看作者——作者定诗风1
例2(2010·江西卷)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 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 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 盾? 为什么?(4分) • 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 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 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答案】表达了作者漂泊中深切思念家中 亲人之情。
看题目——题目定内容 2
2、表达作者写作目的。
n《山中留客》“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 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n 不看题目,就可能错误地理解为作者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赞扬山 中的美景,只有看了诗歌的题目——《山中留客》,才能明白写作 用意是留客,是让朋友留下来,欣赏美景只是个理由罢了。
(三)看诗后注解
• 两个作用: 1、暗示背景,介绍作者这时的处境,诗
歌的写作背景。 2、解说重点字词、典故,消除阅读障碍
。
强调关注什么
(三)看诗后注解
例(2010·安徽卷) 岁暮①
[唐]杜甫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②,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注]①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甫客居阆州(今四川 阆中)。②雪岭:又名雪山,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 维州、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州已被吐蕃 攻占。 •问题: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结合全诗作简 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