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作为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起源、实质与影响
作为意识形态的新自由主义:起源、实质与影响作者简介作者:J.B.福斯特(John B.Foster),美国俄勒冈大学社会学教授。
译者:卢地生,上海社会科学院国外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新自由主义是21世纪资本主义的核心意识形态,但是统治阶级却否定其现实存在,更不要说承认其背后的真实意图了。
本文分析了新自由主义的起源,解释了其存在目的,并详述了其出现后的一系列后果,最后指出新自由主义的实质及其危害。
文章认为,相对于主张经济自由并让监督它的国家为其划定范围的自由主义而言,新自由主义则强调市场自由是国家进行组织和治理所必须遵循的原则。
因此,在新自由主义条件下,国家被嵌入到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国家失去了传统的监管职能,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产阶级的意愿,从而使资本主义成为绝对的资本主义,也加速世界走向毁灭。
未来人类社会的唯一出路,就是开始一场旨在保护地球的长期生态革命,以创造一个实质平等、生态可持续、满足公共需求的世界。
这就是21世纪的生态社会主义。
法国诗人C.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在1864年写道:“魔鬼最聪明的诡计就是让你相信他并不存在!” 我想说的是,这也适用于今天的新自由主义者,他们的鬼把戏就是假装自己不存在。
尽管新自由主义已被广泛认为是21世纪资本主义的核心意识形态,但掌权者却很少提及该词。
2005年,《纽约时报》甚至发表了一篇名为《新自由主义?它不存在》的文章。
在这个邪恶的诡计背后,隐藏着一个令人不安甚至噩梦般的现实。
新自由主义可以被定义为:与垄断金融资本崛起相关联的统治阶级政治意识形态的一体化工程,其主要战略目标就是将国家嵌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之中。
因此,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资产阶级的意愿,从而削弱了自身保证社会再生产的传统角色,只剩下促进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作用了。
新自由主义的目的无非是创造一个绝对的资本主义。
所有这些都加剧了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极端的人类行为和严重的生态破坏。
新自由主义及给我们的启示-精品文档
新自由主义及给我们的启示-精品文档新自由主义及给我们的启示一、新自由主义政策的目标新自由主义的目标是提高效率,提高竞争力。
在全球激烈的经济与政治竞争中,发展速度成为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这就使得效率问题成为社会、政治、经济政策的首要问题。
新自由主义的崛起适应了这种需要。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速度飞快,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一体化进程在加快的发展。
每个国家要想立足于当今的社会,必须努力的发展本国的经济、科技等。
尤其是发展速度不可忽视。
而新自由主义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因而它更能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存活下来,并且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新自由主义在当代的霸权地位安德森认为,新自由主义在当代的霸权地位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过去十年最重要的方面可以简单地确定为新自由主义在事实上的巩固和普遍的蔓延。
这一点当时并未得到普遍的预见。
在1989-1991年苏联阵营解体时,即使它的敌手也不是立刻就明白:不受约束的自由市场资本主义将横扫东西方的壁垒。
许多东欧的不同政见者、西欧的进步人士、北美的保守党人当时都以为: 左派一旦从斯大林的遗产中得到解脱,就将获得富有希望的再生。
直到1998年,今日马克思主义仍满怀希望地宣称新自由主义的终结。
但是,新自由主义改变了时代潮流。
安德森列举了新自由主义时代潮流在全球引起的大规模社会经济变化:其一,美国资本主义以不可思议的八年繁荣再次响亮地宣示了它的老大地位。
其二,通过联盟掌权的欧洲社会民主党转向美国模式。
其三,日本资本主义陷入深刻的衰落,南韩和印度接受解除管制的新自由主义标准。
其四,全球市场体系中最薄弱的新俄国经济已稳定化。
安德森认为,从这场新自由主义改革以来,西方思想界不再存在任何有意义的对立,即制度性对抗的观点,新自由主义作为一整套原则统治全球,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为成功的意识形态。
他特别指出,在新自由主义的霸权变得更绝对之时,左派应采取不妥协的现实主义布迪厄指出, 新自由主义已成为当代世界居支配地位的话语体系。
新自由主义的由来_发展及其影响
8
国外社会政治思潮
几乎所有的新自由主义流派都反对福利国家制度。因 为福利制度会助长人的懒惰而不利于竞争。但许多资 本主义国家为了维护私有制, 避免阶级对立和冲突, 又 在事实上实行福利国家制度。 同时, 新自由主义坚决反 对通货膨胀, 认为通货膨胀有百害而无一利。 二战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及其影响 新自由主义 真 正 成 为 一 种 思 潮 并 得 以 发 展 是 在 二 战以后, 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一、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萌芽时期。 4566 年, 极端新 自由主义派的代表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哈耶克发表 了《通往奴役之路》, 激烈抨击国家对市场机制自由运 转的一切限制,认为它们对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构成 了致命威胁。4567 年, 哈耶克在瑞士的佩勒兰山召集, 成立了佩勒兰山学会, 该学会的宗旨是, 一方面反对凯 恩斯主义和二战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团结与福利政 策;另一方面为创建另一种资本主义模式即强硬的和 不受任何规章约束的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几年以后, 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进入 81 和 91 年代快速持久的 发展时期, 迎来了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因此, 哈耶克 新 自 由 主 义 派 的 理 论 主 张 在 战 后 长 达 21 多 年 的 时 间 里始终停留在理论状态, 没有受到人们的青睐, 成为一 种边缘性的思潮。 在这一时期也有例外, 以弗莱堡学派 为代表的温和的新自由主义以其独到的社会市场经济 理论在德国的经济复兴过程中取得了成功。 二、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盛时期。 凯恩斯主义在 21 世纪 91 年代以后受到越 来 越 多 的 抨 击 , 尤 其 是 457: 年的石油危机引起战后世界经济的严重危机,发达资 本主义国家全部被卷入了经济衰退的漩涡,首次出现 了以低增长和高通胀为特征的滞胀现象。在这种情况 下, 新自由主义的观点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 哈耶克等 人断言, 危机的深层次根源在于工会。在他们看来, 工 会破坏了私人用于投资的资本积累的基础, 造 成“ 寄 生性福利开支”不断扩大。企业利润下降, 通货膨胀和 物价上涨, 从而导致市场经济出现全面危机。 根据这个 推理, 医治危机的药方只能是: 一方面, 维护强大的国 家, 使它有能力削弱工会力量和严格控制货币总量; 另 一方面, 节省财政开支, 压缩社会福利, 减少国家对经 济活动的干预。同时, 要保持所谓的自然失业率, 即建 立一支失业者大军。 新自由派的这一纲领并没有很快付诸实施。起初, 多数经合组织国家力图通过实施凯恩斯主义的补救办 法来摆脱危机。直到 71 年代末, 新自由主义思潮才开 始在西欧和美国普遍兴起。 4575 年 , 撒切尔夫人出任 英国首相,这 是 发 达 资 本 主 义 国 家 第 一 个 公 开 宣 布 实 践 新自由主义纲领的政府。一年之后 即 45;1 年 , 里根当选 为美国总统。随后在 45;2 年, 德国基督 教 民 主 联 盟 主 席 科尔出任联邦德国总理。与此同时, 施吕特领导的右翼联 盟在丹麦掌握了政权。接着, 除瑞典以外的所有斯堪的纳 维亚模式福利 国 家 都 转 向 右 翼 。 这 些 年 的 右 转 浪 潮 为 新 自由主义的兴起创造了政治条件。在英国, 撒切尔领导的 各届政府压缩货币 总 量 , 提高利率, 大幅度减轻高收入者 的所得税, 取消对金融流动的控制, 大幅度提高失业率, 压制罢工, 执行反 工 会 法 和 削 减 社 会 开 支 。 在 美 国 , 里根 政府优先考虑 的 是 与 苏 联 的 军 备 竞 赛 , 在 经 济 上 同 样 实 施有利于富人的利税政策。在德国及北欧, 基督教民主主 义右翼政府对 实 施 新 自 由 主 义 纲 领 多 少 持 保 留 态 度 。 它 们虽然坚决主 张 货 币 紧 缩 和 财 政 改 革 , 但 并 没 有 大 量 缩 减社会支出, 并避免与工会正面对抗。在法国、 意大利、 西 班牙、 葡萄牙、 希腊等社会党执政的南欧国家, 也普遍实 行了非常接近新自由主义的政策。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
它表明,在这一时期,全球化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资本主义市场国家和社会开始朝着自由市场的方向发展。
在朴素的自由主义理论框架及其对金融体系的极大影响下,世界经济秩序发生了深刻变化,新形势下,就产生了新自由主义。
新自由主义,又称自由市场改革新自由主义,是1980年代以来最为普遍的一种财政政策,这种政策主张政府在给社会带来福利的同时,要减轻它的财政负担,主张以不干预市场为主,以减少对私营部门的影响为核心,完全依靠市场调节政策。
它的精髓是由经济学家米尔斯所提出的,强调政府减少影响市场有效性的干预,以提高经济主体的市场表现。
国际上大部分国家都采用新自由主义政策,这也是全球化运动的重要部分。
从实质上讲,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本质是:政府的财政负担减少,自由市场和市场调节的作用增强,使资源的配置不再受政府的主宰,以市场调节公平性、自由价格机制以及货币稳定的要求而代替。
新自由主义的出现来源于当时的经济环境,这一经济环境是由政治变革、技术进步、民间融资以及社会不平等导致的,新自由主义着眼于更完善和更加有效地将资源向经济效率较高的部门配置,获得优势于世界竞争。
新自由主义政策带来的后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有助于稳定经济,让经济体系更加有效的配置资源,促进经济的繁荣昌盛;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的实施也会造成收入不均衡,部分经济体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从而导致物价的上涨、污染的加剧等不良后果。
总的来说,新自由主义的产生,以及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都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机会。
它虽然不能解决世界上一切问题,但至少能够促进世界宏观经济的稳定,给我们带来坚实的增长和发展机遇。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
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引言新自由主义是由一系列经济理论和政策构成的政治经济学思潮,其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西方世界。
它对经济规模的限制提出了质疑,主张私有化、市场自由化、自由贸易以及限制政府干预等政策。
新自由主义迅速传播并影响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政治发展,对全球秩序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讨论新自由主义对全球秩序的影响,以及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所带来的不同后果。
新自由主义对全球秩序的影响1. 全球市场一体化新自由主义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开放市场和自由贸易。
因此,在新自由主义的影响下,全球市场逐渐实现了一体化。
这种一体化虽然为全球贸易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增加了全球市场的连锁风险。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一个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系统崩溃的例子。
2. 财富不平等的加剧随着新自由主义的推行,全球财富不平等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往往会使富人更加富有,而贫穷的人则更加贫穷。
这种财富不平等的加剧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导致了社会动荡和不稳定,这对全球秩序产生了负面影响。
3. 国家经济主权的削弱新自由主义的政策追求市场自由和私有化,往往会削弱国家的经济主权。
全球化发展趋势下,企业和跨国公司越来越强大,而国家的能力相对较弱。
这可能导致一些国家在全球经济和政治格局中失去影响力,从而影响全球秩序的平衡。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后果新自由主义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多样化的,取决于他们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背景。
1. 先发国家新自由主义在先发国家如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推行。
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有所改善,但也伴随着财富不平等的进一步加剧。
在这些国家的全球影响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和挑战。
2. 发展中国家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引入往往伴随着结构性调整和市场开放。
这些政策在一些地区取得了成功,如中国的经济转型。
然而,在一些其他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也带来了贫困加剧、失业增加以及社会不稳定等问题。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型经济思想,它的产生是对传统自由主义激进化的一种反叛,也是对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和福利国家模式的一种回应。
其主要特点是强调市场自由、政府干预少、私有产权保护等,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经济学说之一。
但是,“新自由主义”也备受争议,许多人指出它的根源实质是资本主义寡头垄断、社会剥削和经济不平等,而其后果则是贫富悬殊加剧、社会矛盾激化、环境恶化等。
“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应该说是资本主义的发展演变。
在20世纪初期,由于一战和俄国革命的影响,资本主义陷入了危机,出现了许多对资本主义得到重新诠释的思想,如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这些思想强调市场竞争和政府规制的不足,试图找到解决社会问题的新的方法。
到了20世纪中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市场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国际市场的竞争开始加剧,传统的规制主义越来越难以适应复杂的市场环境。
在这种新的情境下,新自由主义得以应运而生,其核心思想是“最小化政府、最大化市场”,认为政府的管制是市场健康发展的障碍,只有减少政府的干预,放开市场,才能使市场在竞争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有效的动态平衡。
然而,“新自由主义”也带来了诸多后果。
首先是贫富不均加剧。
由于“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竞争,企业将追求利润最大化,而这通常是通过压低成本、裁减福利以及扩大员工权利范围之外的灵活性等方式来实现。
这会导致政府职能下降,造成社会福利的缺失,进而加剧社会分化。
其次,“新自由主义”对环境的影响也是必须关注的。
自由市场体系通常没有办法很好地纳入环境损失的成本,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暴露的环境损失无法得到应有的反馈,企业和个人将会继续反复盘算和利用资源,导致资源耗竭和污染加剧。
第三,“新自由主义”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经济不稳定。
自由市场只保证了长期的稳定,如果在短期内某些企业或行业遇到各种困难而无法继续承担职责,可能会对其他行业或其他地区产生不良影响,从而引发更大的经济波动。
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
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浅论新自由主义及其影响一、新自由主义概述1、新自由主义的起源自由主义是产生于17世纪英国的一种思潮,长期以来,它对经济思想、社会思想和政治思想都产生过很大影响。
西方经济学中的自由主义又被称为经济自由主义。
西方学者将经济自由主义分为古典自由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在西方经济学中,新自由主义是指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与国家干预主义相对立的经济自由主义。
在以凯恩斯主义为代表的国家干预主义盛行时,新自由主义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
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陷入“滞胀”——即“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出现危机以来,新自由主义从非主流地位上升至主流地位。
其主要理论流派的基本情况为:现代货币学派,代表人物是密尔顿·弗里德曼;供给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阿瑟·拉弗、保罗·罗伯茨等人;此外还有理性预期学派、伦敦学派、弗莱堡学派等。
2、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西方经历了两次战后最深重的经济危机,整个西方经济长期陷入“滞胀”,而凯恩斯主义者却提不出有效对策,从而使他们信奉的经济思想陷入危机,走向衰落。
与此同时,新自由主义各种流派已经汇合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准备迎接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危机的挑战。
伴随着里根和撒切尔的上台和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新自由主义的兴起。
西方经济学家也把这一现象叫做“新古典复兴”[2]。
其原因分析起来有如下几点:凯恩斯主义失灵:凯恩斯的需求管理理论是一种宏观经济理论,其实质是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以实现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均衡。
由于凯恩斯理论的宏观目标与微观基础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在70年代陷入"滞胀"型危机,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反对凯恩斯宏观理论的新自由主义就会抬头。
美国经济学家大卫·M科茨从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阐述了新自由主义兴起的原因。
他认为,“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接受新自由主义是对那一时期经济不稳定的回应。
新自由主义的历史、实质和影响
• (4)新自由主义遭受冷落
• 米瑟斯的理论当时未被社会普遍接受,新自由主 义学派居于非主流派地位。原因是: • 一是当时欧美许多国家采纳凯恩斯的理论,走上 福利国家和国家干预主义的道路,取得成效。西 方因此经历了长达30年的经济繁荣时期。
• 二是这一时期,全球经济 处于停滞状态,惟有苏联 “风景这边独好”,社会 主义建设出现“英雄般” 的成就。 • 苏联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 划制度,苏联的建设成就 迫使西方一些有见识的政 治家和思想家理智地看待 苏联的制度,在深刻思考 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凯恩斯革命”与 国家干预主义
弗兰克林· 罗斯福
• 1933年罗斯福接任总统后,宣布实行“新政”。 本质上,“新政”就是利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式, 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达到克服经济危机和缓和 阶级矛盾的目的。 具体措施上,通过政府宣布的一系列“法规”,对 财 政、金融、货币、工业、农业等部门进行干预和调 节,缓解经济危机,促使经济复苏,减少失业人数, 缓和社会矛盾。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
• 《通论》发表之后凯恩斯经济思想得到广泛的传播, 罗斯福新政使国家干预主义走上了政治舞台。 • 二战后,以凯恩斯理论为根据而形成的凯恩斯主 义,成为当代资产阶级经济学界主流流派,对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具有重大的影响。 古典 经济自由主义被边缘化了。
• (3)新自由主义产生
• 国家干预主义:反对自由放任,主张扩大 政府机能,限制私人经济,由国家对社会经 济活动进行干预和控制,直接从事大量经济 活动的一种经济思想和政策。国家干预主义 最初集中表现为欧洲封建社会晚期的重商主 义,当代集中表现为凯恩斯主义。
• (2)主流经济学派转换的类型和时期 西方经济学发展中,由于资本主义发展 阶段及其生产周期性规律的作用,西方 经济学各流派的主流地位发生了多次转 换。
新自由主义兴起影响
新自由主义兴起影响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学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兴起。
这种思潮认为国家干预经济会导致市场失灵,尤其是政府对企业的管制会阻碍经济发展和创造就业机会。
因此,新自由主义者主张实行市场自由化,弱化政府的干预,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繁荣。
新自由主义最早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的研究。
他们认为政府过度干预市场会削弱企业竞争力和市场效率,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从而打击经济增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新自由主义逐渐普及,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深刻影响社会和人们的观念。
新自由主义兴起的重要条件是政治、社会和经济环境的变化。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其间代表性事件是1970年代的经济危机。
全球通货膨胀高企,经济衰退加剧,政府的运营费用高耗能,而且公共部门效率低,公共福利难以得到落实,这些都给公共部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社会上出现了信任危机,人们不再相信政府的治理能力,逐渐支持更多的民主和市场化改革。
政治领导人和精英们也随时代变化,转向具有市场化导向和企业家精神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带来了多种影响。
首先,新自由主义逐渐转变了政府的作用和职能。
早期的福利国家目标是通过公共支出和政府管制来消除不平等和提高社会福利。
后来福利国家的方式转向,开始追求公共支出的经济效率和更强的监管,对市场提供更好的机会。
其次,新自由主义者强调市场机制和竞争是实现效率的唯一途径。
在市场机制中, 计划经济和政府干预会遭受歧视,而私人部门的企业将获得更好的机会。
政府部门的规模也在减小,当然不同国家之间也存在差异。
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等地的市场化改革比欧洲更为彻底,而奥地利、芬兰等地则是在更温和的范围内推进市场化的改革。
新自由主义的第三个影响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渐占据优势。
全球化推动着经济、文化和政治的交流,激励人们在不同地区和通行商态之间转化更顺畅。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中得到广泛推崇的一种经济和政治理论,其实质是一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反思和批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主张市场自由、私有化和自由贸易,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和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
新自由主义的根源实质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这一时期西方国家面临经济衰退和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传统的福利国家模式开始出现矛盾。
新自由主义的理念是对福利国家的一种反思,认为国家过度干预经济会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市场失灵,进而影响经济增长和个人自由。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主张通过减税、削减政府开支、降低福利和社保支出等方式,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以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
新自由主义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新自由主义的倡导者认为市场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但市场并非完全公平和高效,贫富差距的加大和社会不公现象的增加是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常见后果。
新自由主义政策强调市场化改革,导致大规模的国有企业私有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对劳工权益和社会福利造成了冲击。
新自由主义政策强调经济自由化和贸易自由化,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但也加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和不平衡,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新自由主义在政治上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
由于新自由主义政策强调个人权利和自由市场原则,忽视了社会正义和公平的价值观,导致了政府对社会公共事务的退缩,政治参与度下降,社会分裂和民主的衰退。
尽管新自由主义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争议,但它也带来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实施使得市场经济在许多国家得到了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和创新,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合作。
“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是对福利国家模式的反思和批判,主张市场自由、私有化和自由贸易。
其后果包括贫富差距加大、劳工权益受损、全球不平衡和社会不公等问题。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经济学理论,也是一种政治经济运动。
它的核心思想是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国家干预的减少和个人自由的扩大,认为市场机制是有效分配资源的最佳方式。
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根源实质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包括经济、政治和社会因素等。
在经济方面,新自由主义的产生与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困境有关。
当时,西方国家面临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生产率下降等问题,传统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已经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全球化进程加速,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也面临着挑战。
新自由主义强调市场自由化,认为市场经济能够提供更高效的资源配置和经济增长,因此受到了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的关注和支持。
在政治方面,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思想文化的变革有关。
20世纪70年代是西方国家社会转型的时期,民主化和社会平等的要求逐渐成为社会的主流声音。
传统的福利国家模式在满足这些要求的也带来了高福利支出和税收负担等问题。
新自由主义主张个人自由和市场经济的扩大,相对于福利国家来说,更为符合个人自由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新自由主义得到了一些政治精英的支持,成为应对社会变革的一种选择。
新自由主义的实施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
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加剧了社会经济的不平等。
随着市场机制的扩大作用,资本主义社会中财富和权力的集中程度加大,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导致社会的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日益激化。
国家的干预减少导致了社会福利的缩减。
新自由主义认为国家的干预会扭曲市场机制,因此主张减少国家干预。
这导致了公共服务的削减,包括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福利待遇下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不足。
新自由主义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市场经济追求经济增长和利润最大化,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往往忽视了可持续性的考虑。
这导致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的加剧。
新自由主义的产生根源实质是对传统经济模式的反思和对个人自由的强调。
新自由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危害
新自由主义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危害新自由主义是一种经济思想,它强调市场的自由和竞争力。
它主张政府应该减少干涉,让市场自由发挥作用。
新自由主义的出现与20世纪70年代英国女王玛丽的当政有关,它在1979年至1990年间,曾是英国政府的主导思想。
新自由主义在80年代时期便流行到了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
然而,新自由主义在实践中暴露出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现代中国,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更加突出。
一方面,新自由主义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新自由主义认为市场经济应该自由实现,政府干涉应该减少,因此,政府应该少征税,支持自由市场的力量,鼓励富有的人创业,创造更多的财富,进而带动整个社会的进步。
但在实践中,新自由主义政策带来的后果却让贫穷者受益不多,却让富人日益富裕。
这是因为自由市场有时会直接带来一个非常明显的结果,那就是一些富人为了自己谋求私利而以善意表示自己的行动,但其实在市场垄断中,贫穷者无法获得那些优质的资源和服务。
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将环境问题冷落:新自由主义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以经济为先,而将环境问题置于不顾。
在新自由主义的模式下,企业的责任主要是向股东负责,而非社会和自然环境。
这往往会导致企业为了在市场上获得财富,不惜破坏周围的环境和生态系统,这对于整个社会和生态环境都是一种无法挽回的损失。
在中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曾经长期推行,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
此外,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想导致了公共服务的下降: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新自由主义的政策下被大大削弱。
政府必须削减开支来减轻财政赤字,这会进一步降低公共服务行业质量和水平。
这也会给穷人、老人和残疾人带来严重的负担。
在中国,新自由主义可能促使市场竞争激烈,但公共服务却遭到了巨大的限制。
最后,新自由主义的代价居高不下:新自由主义倾向于自由市场、私营企业和自由贸易,而将社会保障、劳工保护和治理等问题置于不顾,因此有可能导致社会经济成本太高。
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1. 经济政策:新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了许多国家在 20 世纪 80 年代和 90 年代实施的经济自由化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减少政府干预、私有化、降低贸易壁垒和放松金融监管。
这些改革旨在提高经济效率和竞争力,但也可能导致贫富差距扩大和社会不稳定。
2. 全球化:新自由主义思潮推动了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资本、商品和劳动力的跨国流动。
这导致了国际贸易的增加和跨国公司的崛起,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如劳工权益、环境问题和贫富差距。
3. 政治观念:新自由主义思潮对政治观念产生了影响,强调个人自由、民主和人权。
它主张限制政府权力,加强法治和公民社会的作用。
然而,这也可能导致政府在提供公共服务和解决社会问题方面的能力受到限制。
4. 社会不平等: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实施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自由市场和私有化可能导致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加剧贫富差距。
这可能引发社会不满和社会动荡。
需要注意的是,新自由主义思潮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是复杂的,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
它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对于新自由主义思潮的评价和应对,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国家兴起的一种思想潮流,其核心理念是市场自由和国家干预的减少,主张个人自由和经济自由。
新自由主义的出现是对传统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一种思想挑战,其产生的根源实质主要包括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不满、对社会主义模式的质疑以及全球化的影响等。
而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后果则包括增加了社会不平等、加剧了贫富差距、削弱了社会福利、削弱了国家干预能力等诸多问题。
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之一是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20世纪70年代是全球经济面临危机的时期,包括石油危机、通货膨胀等使得传统的政府干预经济模式受到挑战,传统的社会福利国家模式也遭遇了挑战。
这种危机感促使人们重新审视政府干预经济的方式和效果,以及社会福利制度的可持续性,从而推动了新自由主义的产生。
对政府干预经济的不满也是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之一。
在20世纪70年代,很多国家的政府都实行了大规模的国有化和计划经济,这种政府干预模式被认为是效率低下、浪费资源的,因此在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中间产生了对这种模式的不满和质疑。
他们认为政府过多地干预市场会导致资源配置的失灵,从而提出了市场自由的新理念。
对社会主义模式的质疑也促使了新自由主义的产生。
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中的社会主义模式在一些方面出现了困难和问题,例如生产率低下、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等。
这使得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对其进行改革的呼声,并逐渐将目光转向了新自由主义的理念。
全球化的影响也是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之一。
20世纪70年代是全球化进程加速的时期,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成为主要特征。
全球化的加速使得新自由主义理念更加具有吸引力,因为市场自由和经济自由可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需要。
新自由主义所带来的后果是复杂而深远的。
新自由主义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在市场自由的体系下,富人变得更富,穷人变得更穷,社会阶层变得更加固化,从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论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
论新自由主义对中国的影响一、新自由主义的发展过程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对传统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更新完善,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具体而言,新自由主义的诞生是在面对传统自由主义下全球经济形势不佳的情况下,为了去除经济体制中的瑕疵、提高市场效益而逐步形成的一种其他自由主义的变种。
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核心观点是:政府应当减少干预市场的力度,同时放宽市场管制以及经济垄断限制,因为自由放任的市场会调控经济并推动社会的发展,将自由市场的发挥力度作为经济和个人自我实现的关键因素。
新自由主义把竞争性市场规则视为自然规律,并强调市场的有效机制以及市场信任值,强调企业家和个人的市场为王的精神,其理论和实践范畴涉及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等诸多领域。
二、新自由主义在中国的影响自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正在不断加快市场化、国际化进程。
新自由主义的思想影响也影响了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政府在扩大市场自由度的路径上寻找着一种逐渐放弃管理经济活动的方式,从而持续推动市场经济化进程。
然而,市场化的负面效应逐渐显现,严重削弱了本来应该由政府负责的领域,特别是在如粮食、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
1、第一产业逐渐被削弱中国新自由主义的推行对第一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年复一年,特别是在近年来,农村人口减少,而城市化进程持续加速,使很多农民失去了工作和收入来源。
同时,新自由主义倾向导致政府财政支出的削减,导致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分裂问题加剧。
2、自由市场不能完全解决经济问题尽管新自由主义提出了建立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系,但是市场化的不平等性和市场化经济的腐败从一定角度上看却使经济不可避免地出现周期性波动,电信、金融等行业的市场化进程也都出现了问题。
3、贫富分化问题日益突出新自由主义的另一个负面影响是贫富分化的日益突出,相对贫困的人口数量逐步增加。
由于新自由主义政策的推行以及国际化和市场化经济的发展,大量的财富集中在了少数人手里,而中低收入阶层和农村群体则因收入问题、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差距而越来越失去在社会中的话语权。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及对当代世界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学派向凯恩斯主义发起了挑战。
这个学派的兴起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至要想了解当今世界的垄断资本、南北关系以及全球化,都不能不对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作深入的研究。
一、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西方经济学流派,它在50—60年代以后有较大发展,70年代又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
新自由主义发展到今天,不仅有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学说,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学说,而且形成了拥有人力资本论、公共造反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主权经济学等)、供应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曾称为理性预期学派)等在内的庞大阵营。
新自由主义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弗里德曼以及人力资本论的西奥多·舒尔茨、公共造反学派的詹姆斯·布坎南、产权经济学的罗纳德·科斯、理性预期学派的罗伯特·卢卡斯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自由主义产生后一度遭到冷遇,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卷土重来,其声势之大,影响之广,为过去所鲜见。
按年代顺序,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中,影响较大的分别有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需要指出的是,新自由主义学说中的新制度学派,在西方学术界影响并不很大,但却对中国经济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哈耶克的基本理论观点:哈耶克是当代新自由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家。
该学派认为,经济生活中的主体由一些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构成,正是这样的个人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导致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经济达到最大化。
哈耶克对奥地利学派的思想深信不疑,对任何与经济自由不相符合的学说,予以坚决抨击。
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一个最高的政治目标,是追求文明社会的崇高目标和私人生活安全的保证。
按照自由主义原则,应尽量运用自发力,而尽量少用强制力量处理事物。
他强调,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个人的“积极性”只有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新自由主义述评
新自由主义述评【摘要】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以来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政治经济理论。
本文首先介绍了新自由主义的起源,探讨了其核心理念包括市场自由化、小政府、个人自由等。
然后分析了新自由主义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以及在实践中引发的争议,如不平等加剧、贫富分化等问题。
最后展望了新自由主义的未来,探讨了其在全球化、技术进步等趋势下的发展方向。
结论部分对新自由主义进行了总结评价,指出其优点和缺点并提出再未来的发展方向。
新自由主义在当今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争议。
【关键词】新自由主义, 起源, 核心理念, 影响, 争议, 未来展望, 总结评价1. 引言1.1 新自由主义述评概述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逐渐兴起并在全球范围内影响深远的一种经济理论和政治哲学。
它强调私有财产权、市场经济、自由竞争和小政府,主张减少政府干预和管制,提倡自由市场的运作和个人自由的发展。
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与20世纪70年代经济衰退和政府干预不当引发的问题有关。
新自由主义的支持者认为市场机制能够有效分配资源和促进经济增长,主张放宽管制、降低税收和支出,并鼓励私人企业的发展。
新自由主义也遭受了批评,认为其过度追求市场化和个人主义会加剧社会不平等和贫富分化。
新自由主义的影响还体现在全球化进程中,对发展中国家的政策建议和国际组织的影响。
虽然新自由主义受到争议,但其对经济学和政治思想的影响仍然深远,对全球化时代的挑战和变革提出了重要的思考。
2. 正文2.1 新自由主义的起源新自由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的美国。
在这个时期,由学者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和米尔顿·弗里德曼等人提出了一系列经济学理论,主张市场的自由竞争和个人自由是最有效的经济组织方式。
他们认为政府干预经济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下降,主张对市场力量进行最小程度的限制。
这一思想逐渐形成了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础。
新自由主义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和美国。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兴起、危害与替代
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兴起、危害与替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来,新自由主义全球化意识形态兴起的原因,它造成的诸多灾难性后果,以及它的可行性替代方案等,是近十多年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争相探讨的问题。
他们在这些问题上的观点,尽管有的印着改良资本主义制度的“人道主义”的历史痕迹,有的在方法论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无疑丰富了世界人民对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深刻认识,对我们科学认识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的实质及危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关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美国人诺姆·乔姆斯基在《新自由主义和全球秩序》一书中对新自由主义的内涵作了这样的概括:“‘新自由主义’,顾名思义,就是在古典自由主义思想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个新的理论体系,亚当·斯密被认为是其创始人,该理论体系也被称为‘华盛顿共识’,包含了一些有关全球秩序方面的内容。
”(《新自由主义与全球秩序》第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所谓的“华盛顿共识”,用诺姆·乔姆斯基的话说,“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一系列理论,它们由美国政府及其控制的国际组织所制定,并由他们通过各种方式实施——在经济脆弱的国家,这些理论经常用做严厉的结构调整方案。
其基本原则简单地说就是:贸易自由化、价格市场化和私有化。
”1990年,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邀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美洲开发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研究人员,以及拉美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召开了一个研讨会,讨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拉美的经济调整和改革。
会上,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约翰·威廉姆逊说,与会者在拉美国家已经采用和将要采用的十个政策工具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达成了共识。
该共识包括压缩财政赤字、降低边际税率、实施利率市场化、对国有企业实施私有化、放松政府的管制等十个方面。
约翰·威廉姆逊还认为,上述“共识”或者说政策工具不仅适用于拉美,而且适用于其他有意开展经济改革的广大发展中国家。
如果说在“华盛顿共识”出笼前,新自由主义还只是关于西方全球化的一种学术或理论探讨层面的东西,那么,此后由于西方垄断资产阶级对“华盛顿共识”在全球范围内的强力推行,新自由主义逐渐成为当今所谓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范式”。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
浅析“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末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思潮,其核心观点是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和全球化。
这种思潮既是在当时的社会政治背景下产生的,也受到了历史、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将对“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及其后果展开浅析。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经济形势紧密相关。
当时,全球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危机,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面临巨大的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国家干预主义被认为是无法解决经济问题的。
新自由主义者认为,市场机制的自由运作才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有效途径。
冷战结束后,一些国家开始向自由市场经济转型,这使得“新自由主义”思潮得到了更多的传播和推广。
这种转型表明了政治体系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还受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强调市场经济的自由化和全球化,这种思潮也间接地促成了“新自由主义”的产生。
“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产生还受到了经济理论的演变的影响。
自由市场经济学的发展使得“新自由主义”得到了更加系统的理论基础,从而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
“新自由主义”产生的根源实质可以概括为对传统经济政策的批判、国家经济转型和政治体系变化,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及经济理论的演变。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为“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兴起提供了土壤。
“新自由主义”产生的后果“新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和推广带来了一系列的后果,这些后果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着不同的表现。
在发达国家,新自由主义的实践导致了市场的过度自由化和全球化,这使得一些传统产业遭到了挤压,而新兴产业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这种经济结构的转变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包括失业率的上升、社会贫富差距的扩大等。
在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的实践使得一些国家和地区由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转型,这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比如城市化导致的就业问题、资源环境的破坏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70年代初,新自由主义学派向凯恩斯主义发起了挑战。
这个学派的兴起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以至要想了解当今世界的垄断资本、南北关系以及全球化,都不能不对新自由主义理论和政策作深入的研究。
一、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新自由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西方经济学流派,它在50—60年代以后有较大发展,70年代又有了更为迅速的发展。
新自由主义发展到今天,不仅有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学说,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学说,西德的社会市场经济学说,而且形成了拥有人力资本论、公共造反学派、新制度经济学派(主权经济学等)、供应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派(曾称为理性预期学派)等在内的庞大阵营。
新自由主义学派中的代表人物哈耶克、弗里德曼以及人力资本论的西奥多·舒尔茨、公共造反学派的詹姆斯·布坎南、产权经济学的罗纳德·科斯、理性预期学派的罗伯特·卢卡斯曾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新自由主义产生后一度遭到冷遇,20世纪70年代以后,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卷土重来,其声势之大,影响之广,为过去所鲜见。
按年代顺序,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中,影响较大的分别有哈耶克的新自由主义、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和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以卢卡斯为代表的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需要指出的是,新自由主义学说中的新制度学派,在西方学术界影响并不很大,但却对中国经济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哈耶克的基本理论观点:哈耶克是当代新自由主义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家。
该学派认为,经济生活中的主体由一些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构成,正是这样的个人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导致社会资源得到最优配置,经济达到最大化。
哈耶克对奥地利学派的思想深信不疑,对任何与经济自由不相符合的学说,予以坚决抨击。
哈耶克认为,自由是一个最高的政治目标,是追求文明社会的崇高目标和私人生活安全的保证。
按照自由主义原则,应尽量运用自发力,而尽量少用强制力量处理事物。
他强调,私有制是自由的最重要的保障,个人的“积极性”只有在私有制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如果对私有财产进行限制和管理,用国家干预代替市场作用,其结果不仅是效率的损失、个人“积极性”的受挫、资源配置的失调,而且最后会走向“极权主义统治”,走向对个人的“奴役”。
哈耶克把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都归结为极权主义。
他认为,社会主义只是乌托邦,如果抛弃资本主义下的自由主义传统,背离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基础的自由选择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和纳粹主义“走着同一条道路”,都是一条“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有自动调节的功能,如果国家不进行干预,银行自动调节信用,生产过剩现象就会逐渐消失,经济就会复苏,反之,不但萧条会持续下去,而且“自由”和“平等”也会统统丧失,因此国家的反危机措施有弊无益。
在新自由主义的经济学说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就是通过价格机制的作用影响资源配置理论。
哈耶克认为,在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借助于价格和工资的自由运动,每个人按自己的收入进行选择,社会资源就能被安排到消费者最需要的部门中去,各个部门可以自行建立协调的供求关系,从而实现高度而稳定的就业水平。
所以,他认为竞争性的私有制社会提供了个人自由的基本保证。
关于“公平”或“平等”问题,哈耶克认为,如果采用行政的、组织的手段强求“平等”,实行收入均等化,就是对市场秩序本身的破坏,不仅不会公平,而且会造成更大的不公平。
只有个人的行动才可能是公正的。
哈耶克的代表作是《通“这是一本政治性的书”。
书中表露了他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仇视。
往奴役之路》。
他坦言:[!--empirenews.page--] 其实,哈耶克的理论并没有提出什么新东西。
以构成哈耶克“理想社会”框架的“自由”、“法治”、“财产私有”三条原则为例,他对自由放任的理解,没有超过亚当·斯密;对“法治”的论述,没有突破德国的康德、斯泰因“法治主义”的理论框架;至于“财产私有”的原则就更是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以后一直尊奉的信条。
哈耶克只不过是为适应垄断资产阶级反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需要,而把这些资产阶级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最基本的和核心的内容揉合在一起。
哈耶克采取简单而机械的类比方法,无理地硬把法西斯主义、垄断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混在一起,提出法西斯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其理由是三者都以经济计划为特征,而一切计划又必然以集权主义为基础。
这种风马牛不相及的逻辑,充分说明他的理论并不像他自己标榜的那样“客观”。
像哈耶克这样把法西斯主义与社会主义等同起来,全面否定公有制和社会主义,极力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即使在资产阶级学者中,也是“保守的”和“极右翼”的。
因而他的理论在西方学术界和大学讲坛上并没有成为主流。
弗里德曼的货币主义:货币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的一个资产阶级保守主义经济学派。
这个学派的领袖人物弗里德曼对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爆发之后,主张政府干预、反对自由放任的凯恩斯学说迅速风靡西方经济学界,而自由主义经济学并没有销声匿迹。
弗里德曼举起货币主义的旗帜,继续维护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笃信最为理想的经济制度应遵循自由市场的古老法则,因而成为经济学中自由放任思想不遗余力的鼓吹者和捍卫者。
货币主义的基本观点是:(1)货币供应量对名义收入变动起决定作用。
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物价变动和经济波动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活动发生波动的主要原因在于货币供应变动的不稳定性,因而,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是实现稳定的经济增长的关键。
货币供应量是政府能够控制的若干变量中的最合乎理想的一个变量,只要政府根据经济增长率适度增加货币供应量,就可以保持物价稳定和“自然失业率”,经济就趋于均衡。
(2)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是通过价格机制而发生作用的。
价格机制通过市场自发地起作用,最终总能使经济恢复均衡,因此,政府采取经济稳定政策是不必要的,只会造成不稳定。
(3)私人经济具有内在稳定性。
也就是说,私人经济具有自动稳定和消除经济波动的能力。
当私人经济处于稳定状态时,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应当是基本平衡的。
只有当政府反复无常地变动货币增长率,不断打破货币供求的平衡时,才会破坏经济的稳定而导致经济动荡。
因此,要严格控制货币供应的增长。
(4)通货膨胀归根结底是一种货币现象。
也就是说,当货币供应量明显增长,其增长速度超过社会产品产量的增长速度时,通货膨胀就会发生。
对一个政府来说,如果支出是用印制纸币和扩张信用(扩大银行信贷)的办法实施,就必然使货币增长率超过社会产品产量增长率,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弗里德曼认为,货币最重要,货币的推动力是说明产量、就业和物价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通货膨胀纯粹是货币现象,因此,制止通货膨胀的惟一有效方法是限制货币数量的增长率。
弗里德曼不像哈耶克那样否定任何形式的国家干预,但他只把国家干预重点放在稳定货币供应增长率的政策上。
他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道路应转变方向,政府只扮演仲裁者和制度制定者的角色,消除干涉人们自由的过多的国家政策。
他强调,由于政府的行为支配着经济周期中货币存量的变动,因而通货膨胀、经济萧条或增长都可以而且应当惟一地通过政府对货币供应的管理来加以调节。
[!--empirenews.page--] 由上可知,弗里德曼建立现代货币理论的基本动机,是出于对“凯恩斯革命”由来已久的不满,出于对任何破坏自由市场机制的政府干预的反对。
他对古老的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信仰从不改变,他认为资本主义不[1][2][3][4][5]下一页仅能给人类带来无限积累的物质财富,更重要的是它为人类自由提供了前提,保证人们充分展示个人能力的机会。
他的经济理论和主张都是以此为出发点,而以对付通货膨胀、反对政府干预为宗旨的。
由于货币主义理论是以坚信私人经济内在稳定性为前提的,因而它鼓吹的反对政府干预经济的政策,自然首先是维护私人垄断集团的利益的。
正因为如此,在西方国家,那些全面、彻底推行货币主义政策的,往往是右翼政府或被抨击者所说的“富人的政府”。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学界又一个新自由主义的重要学派发展起来,并引起了一场所谓“理性预期革命”,它就是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试图彻底摧毁凯恩斯主义,结束凯恩斯对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革命,进行对“凯恩斯革命”的“革命”。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理性预期”概念假定经济当事人是有理性的,他们以充分的信息为根据,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进行理性预期。
尽管各经济当事人由于种种原因,所获得的信息可能是不完全的、有限的,但是,经济当事人不论个人、企业还是国家,都是在同样的信息背景下预期未来,所以得出的预期结果是趋向一致的,而且与理论上的分析几乎没有差别。
经济当事人对任何错误会及时发现和调整,使预期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在这方面国家并不会比经济当事人做得更好。
经济生活中是理性的经济当事人通过理性预期决策自己的行为,是一种理性在发挥作用。
偶然的、一时的因素尽管会发生影响,但非常有限,如果夸大这种作用而借此进行国家干预,就是无视经济当事人的理性,无视经济当事人可以利用充分的信息来控制自身的经济行为。
这样,新古典宏观经济得出了古典式的结论:国家不会比个人或企业做得更好,自由市场竞争机制仍然是经济发展的最好机制。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和工资具有充分的灵活性或伸缩性,可以不断自动调节供给和需求的平衡。
这样,通过价格和工资的不断调整,把过剩的产品、劳动处理掉,保持市场出清。
这一假设意味着产品市场和劳动市场都不存在超额供给,不存在非自愿失业的可能性,失业都是自愿的,所以,在没有干预的情况下,市场能自动达到供求均衡,达到产量和就业的最优状态。
就是说,现实经济生活中有一个由具有灵活性的价格机制调节的自然率,不论现实经济中实际增长率如何偏离,自然率总会把经济拉回到它附近。
既然自由市场制度可以通过具有灵活性的价格机制自动地把经济调节到它的自然率水平,那么,国家干预又有什么必要呢?同时,由于具有共同的信息环境,政府知道的经济当事人也知道,而且经济当事人对于自己的生产经营比政府知道得更多,相比之下,政府在预期方面并不比经济当事人具有什么优势。
既然如此,国家干预经济又有什么依据呢?[!--empirenews.page--] 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经济当事人是理性预期人,如果政府政策是有规则的、稳定的,便自然会在经济当事人的预期之中;如果政府政策是无规则的、随机的,那就会给经济当事人的预期带来错觉,给整个宏观经济造成混乱。
但即使如此,无规则的、随机的政府政策也是可以预期的。
因为平均说来理性人头脑中的模型是正确的,只要政府不是疯子,其行为总要有些依据,经济当事人就会摸清它的行为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