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作品c推进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冠杯”第六届中国大学生铸造工艺设计大赛
参赛作品
铸件名称:C–推进器
自编代码:ACGWLY
方案编号:
目录
摘要 (2)
1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2)
2 铸造工艺方案确定 (4)
2.1铸型种类与造型及制芯方法的选择 (4)
2.1.1铸型种类及造型方法的选择 (4)
2.1.2制芯方法的选择 (4)
2.2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确定 (4)
2.3铸造工艺参数 (5)
2.3.1铸件最小铸出壁厚 (5)
2.3.2铸件最小铸出孔 (5)
2.3.3铸件尺寸公差及加工余量 (5)
2.3.4铸件收缩率 (5)
2.3.5起模斜度与分型负数 (6)
2.4砂箱尺寸 (6)
3 砂芯的设计 (7)
4 浇注系统设计 (8)
4.1直浇道的确定 (9)
4.2集渣包的设计 (9)
4.3内浇道的确定 (10)
5 冒口设计 (11)
6 铸造过程数值模拟 (12)
6.1网格划分结果............................................... (12)
6.2 Procast数值模拟............................................... (13)
7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摘要
铸件C-推进器材质为铝合金,铸件质量约1460kg,为大型铸铁件。铸件外形尺寸为1100mm×860mm×450mm,主要壁厚为200mm,最小壁厚35mm。铸件采用手工砂型造型,设计中首先对铸件进行了工艺性改造,从而在不影响零件主要结构及使用的情况下,既有利于提高铸件整体强度,又较大程度的简化了工艺设计难度。采用中间偏底部浇注系统。分型面选在铸件最大断面处且接近主要加工面,浇注位置选在铸件分型面侧面。由于铸件厚大、结构相对简单,直浇道下方接集渣包再转接内浇口。砂芯下方采用合并式芯头,砂芯中部采用组合型结构,通过垂直芯头进行定位及固定。铸件沿长度方向一边浇注、另一边采用边冒口补缩,以防止在凝固阶段形成缩孔。铸件工艺出品率约为70%。设计过程采用三维造型软件Pro/E绘制出零件的三维图,然后在Procast软件中完成网格划分并模拟浇注和凝固过程,观察模拟结果,验证工艺方案的合理性。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模拟,最终铸造工艺可获得质量良好的铸件,避免了缩孔、缩松等缺陷,符合零件的使用要求。
1. 零件铸造工艺性分析
本铸件是一个厚度较大的大型铸铁件,材料为普通铸铁,铸件质量约为1460kg。铸件外形尺寸为1100mm×860mm×450mm,主要壁厚200mm,最小壁厚35mm。铸件主体为厚大的平板,机座支撑部分壁腔深且内有相互连通的盲孔。铸件的三维造型如图1-1所示。
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按照所提供的零件图,四个外围支撑体与中心支撑体之间连接为一段中空的圆管,给铸造工艺设计及铸造生产过程带来极大的困难,因此需对铸件进行工艺性改造。解决办法是在连接管与底板间补充一个加强筋板,这样不仅强化了支撑体之间的连接,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铸造工艺设计的难度。工艺改造后的零件与原零件对比图如图1-2所示。
图1-1 机座零件三维图
图1-2 工艺改造后的零件与原零件对比图
图1-3 机座零件图及铸件图对比
铸件主要加工面上有大量螺纹孔,为了便于机械加工、减少砂芯数量,故将直径小于Ø40的圆孔不予铸出[1]。
另外,铸件四角分布四个孔,若安放砂芯必然对铸件自由收缩及冷却过程形成较大的影响,进而影响铸件内在质量,而机械加工非常方便,况且该孔及所在平面也都是机械加工表面,具有较高的机械精度要求,工艺设计中也未铸出。
该铸铁件尺寸比较大,铸件主体部分壁厚较大,且包含主要加工面,浇注时很容易产生缩孔、缩松等缺陷。为了保证铸件质量,充分利用铸铁件石墨化膨胀的自补缩作
用,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造型材料及方法宜选择使铸型强度较高的方案:如普通砂型铸造,最好采用机器造型;手工造型最好采用呋喃树脂砂造型;砂芯可采用树脂砂制芯。
根据铸件主要加工面和大平面朝下的原则,工艺设计时,厚大的平板部分位于砂箱的底部,这样可以保证铸件主要加工面附近的内在质量。
2. 铸造工艺方案的确定
在考虑了铸造合金的种类、零件的结构及技术要求等因素后,设计了多种工艺方案。经过Pro/E造型,将三维模型导入Procast,进行网格化分及数值模拟后,确定出最优的铸造工艺方案。应用Procast进行模拟分析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图1-4 铸造工艺设计及Procast模拟流程
2.1铸型种类与造型及制芯方法的选择
2.1.1铸型种类及造型方法选择
针对这种大型铸铁件,为充分利用铸铁件石墨化膨胀时的自补缩作用,若采用砂型铸造,最好机器造型保证铸型强度;也可选用强度较高的树脂砂型或水玻璃砂型、干型等[2]。
本设计采用树脂砂手工造型,用呋喃树脂做型砂粘结剂。
2.1.2制芯方法的选择
采用树脂砂制芯,浸刷特制易清理涂料并烘干。
2.2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确定
铸件分型面及浇注位置的选择是铸造工艺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关系到铸件的内在、外在质量及铸件的尺寸精度等。
根据重要加工表面朝下的原则,分型面及浇注位置设置如图2-1所示,铸件凸起部分壁较薄易于冷却,便于实现顺序凝固,同时这样利于安放砂芯。浇注系统采用封闭式(以防止气体吸入),不设横浇道,铁水通过集渣包后由内浇口从铸件中间偏下部位集中引入铸件,通过集渣包的缓冲作用,使铸件缓慢、平稳充型,并将浇口以60°夹角注入型腔,从而保证金属液平稳充型,并顺时针形成旋流,避免金属液对砂芯的直接冲击,便于熔渣上浮至冒口。浇口杯与直浇道接口处设置过滤网,既能挡渣,又可以起到缓流的作用。
分型面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铸件的尺寸精度、成本和生产率。本铸件的分型面可以有三种选择,如图2-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