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4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研 究进展
新型治疗方法
✓ 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
✓ 免疫疗法:通过激活免
感染的新型药物,如瑞
疫系统来清除病毒,如
德西韦等
CAR-T细胞疗法等
12
34
✓ 基因编辑技术:利用
✓ 干细胞疗法:利用干细胞
CRISPR等基因编辑技术,
来修复受损的神经细胞,
对病毒进行精准打击
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抗炎治疗:使用抗炎药 物减轻炎症反应
免疫调节治疗:使用免 疫调节药物,增强免疫
功能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 感染,可能需要进行手
术治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康复治疗:在疾病恢复期, 进行康复治疗,帮助患者
恢复身体机能
预后和预防
预后:及时治疗,预后良好
预防: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感染
疫苗接种:接种疫苗,降低 感染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及时 发现并治疗感染性疾病
妄等
04
05
运动障碍:肢体 无力、瘫痪、共
济失调等
感觉障碍:感觉 减退、感觉异常、
疼痛等
06
语言障碍:言语 不清、失语等
07
视觉障碍:视野 缺损、视力下降
等
08
09
10
癫痫发作:突然 发作的抽搐、意
识丧失等
精神症状:焦虑、 抑郁、幻觉等
其他症状:如食 欲减退、体重下
降、疲劳等
并发症状
01
头痛、头晕、恶心、 呕吐
02
03
意识障碍、昏迷、抽 搐
肢体瘫痪、感觉障碍、 运动障碍
04
05
语言障碍、认知障碍、 行为异常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引起感染的疾病。
这种感染通常由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引起。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死亡。
病因和传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因主要包括细菌感染、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和寄生虫感染。
常见的致病菌包括脑膜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常见的病毒包括脑膜炎病毒、乙脑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常见的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隐球菌等;寄生虫感染则较为罕见。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有经血液、经淋巴和直接扩散三种。
病原体可通过血液或淋巴经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也可以通过面部骨折、颅脑手术等直接侵入。
临床表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具体症状取决于感染的部位、细菌或病毒类型以及患者的免疫状态等因素。
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发热、恶心呕吐、颈硬、意识障碍等。
新生儿和老年人感染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可能较为隐匿,且出现的症状可能不典型,需要高度警惕。
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通常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
头颅CT扫描、脑脊液检查和血液培养等是常用的诊断手段。
对于病原体的鉴定也非常重要,有助于制定相应的抗生素或抗病毒治疗方案。
针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包括补液、控制发热、纠正电解质紊乱等。
抗感染治疗的药物选择应根据具体病原体确定,必要时可联合应用多个药物以增加疗效。
预防措施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个人卫生习惯,养成勤洗手的良好习惯;2. 避免与感染病人密切接触;3. 接种疫苗,如乙脑疫苗、脑膜炎球菌疫苗等;4. 保持家庭和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定期通风消毒;5. 避免过度疲劳,保持充足的休息和合理的作息时间;6. 加强免疫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
结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严重威胁。
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
临 床 表 现
• (2)脑室管膜炎(脑室炎) 多见于小婴 儿革兰氏阴性杆菌脑膜炎,诊断治疗不及 时者发生率更高。致病菌经血行播散,脉 络膜裂隙直接蔓延,或经脑脊液逆行累及 脑室管膜,均可引致发病。病死率或严重 后遗症发生率较高。如脑室液呈炎性改变 (糖<0.3g/L,蛋白质>0.4g/L,白细胞 >50*106/L且以多形核细胞为主)或细菌 学检查阳性,即可明确诊断。
• ①化脓性脑膜炎中(尤其新生儿或早产儿
中),有一次或几次脑脊液检查是完全正
常的,如B族溶血性链球菌--30%的白
细胞计数和45%的脑脊液糖与血糖的比
值是正常的。
实验室检查
• ②化脑早期,脑脊液检查可以是正常的,
可几小时后可重复腰穿。
• ③新生儿脑脊液中中性白细胞>4个或6
周~1岁的婴儿脑脊液中中性白细胞>2 个,应考虑化脓性脑膜炎。
实验室检查
• 1.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多明显增
高,可达(20-40)*109/L,分类以中性
粒细胞为主,占80%-90%以上,伴明
显核左移。部分病例,特别是重症患儿
或新生儿化脑,可见白细胞总数减少。
实验室检查
• 2.脑脊液检查 典型化脑的脑脊液 特点是:外观混浊,压力增高;白细胞 总数明显增多,达(500-1000) *106/L 以上,分类以中性粒细胞为主;糖含量 显著降低,定量常在lmmol/L以下;蛋 白质常明显增高,多>1g/L。
1岁半以上小儿少见。
临 床 表 现
• 发生机制可能与以下2个因素有关:
• ①化脑时脑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成分易于 进入硬膜下腔; • ②硬脑膜及脑血管表层静脉发生炎性血栓,其 中穿过硬膜下腔的桥静脉炎性栓塞的影响更大, 可引起渗出或出血,局部渗透压增高,因此水 分进入,形成硬膜下积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整理课件
21
简介
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可有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脑膜刺激征、剧烈头痛、
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整理课件
22
病原体
革兰染色阴性的肾形双球菌
普通培养基不易生长,在巧克力或血培养基上 生长良好
人是唯一的天然宿主
对干燥、寒冷、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极敏 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CNS infection)
整理课件
1
定义
指各种生物性病原体侵犯CNS实质、被膜及血 管等引起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 病。
感染途径
血行感染 直接感染 神经干逆行感染
整理课件
2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颅内脓肿 脊髓局限性感染 颅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 结核性脑膜炎 流行性乙型脑炎 病毒性脑炎
脑膜炎、脊膜炎或脑脊髓膜炎: 主要侵犯脑和(或)脊髓软膜 脑膜刺激征明显,昏迷发生晚,后遗症少
脑膜脑炎: 脑实质与脑膜合并受累
根据发病情况及病程可分为
急性:<2周 亚急性:2~4周 慢性感染:>4周
整理课件
5
基本临床表现
发热 意识障碍 脑膜刺激征:头痛、呕吐、颈强直 局限性神经损害体征、病理反射等
脑膜炎奈瑟菌(革兰阴性双球菌):首选头孢曲松或头孢 噻肟,备选方案有青霉素G、氨苄西林、氯霉素、氟喹诺 酮类或氨曲南。
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革兰阳性杆菌或球杆菌):首选氨 苄西林+氨基糖苷类,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TMP/SMX或美 罗培南。
大肠杆菌、流感嗜血杆菌、绿脓杆菌(革兰阴性杆菌): 除流感嗜血杆菌外,多数为医院获得性感染,首选三代头孢 菌素,其他可选用头孢吡肟、美罗培南、氟喹诺酮类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课件
欢迎参加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本课件将深入介绍中枢神经 系统感染的定义、类型、病因和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治疗方法 和预防措施,以及结论和建议。
疾病介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脊髓等组织炎症反 应的一类疾病。这类感染可导致严重的神经功能损害和生命威胁。
头痛和发热
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最常见的症状。
脑脊液检查
通过腰穿采集脑脊液进行检查,可以确定感染 的类型。
意识障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严重时,可表现为昏迷或意 识模糊。
影像学检查
如脑部MRI或CT扫描可帮助确定中枢神经系统的 损伤程度。
治疗方法和预防措施
1
Hale Waihona Puke 抗病毒治疗2病毒性脑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病毒药物。
3
个人卫生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细菌、病毒、真菌或寄生虫等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或直接侵入脑脊髓,引起炎症反应并 影响神经功能的一类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类型
细菌性脑膜炎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脑膜炎球菌和肺炎链 球菌。
病毒性脑炎
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脑组织炎症, 常见病因包括乙型脑炎病毒和单 纯疱疹病毒。
4
注意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密切接触。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生素。
抗真菌治疗
真菌性脑膜炎的治疗常采用抗真菌药物。
结论和建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一类严重的疾病,早期识别和早期治疗至关重要。个人 应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接触可能传播病原体的环境。
真菌性脑膜炎
由真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常 见病因包括念珠菌和曲霉菌。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课件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流行病学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病率因地区、季节而异, 某些人群(如免疫力低下者)更易感染。
了解流行病学有助于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健康后果,甚至 死亡,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及时的诊断与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谁容易感染?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良好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 ,提高免疫力。
有助于身体抵御感染。
在哪里获取更多信息?
在哪里获取更多信息? 专业机构
可访问世界卫生组织(WHO)、疾病控制与预防 中心(CDC)等官方网站获取信息。
这些网站提供最新的研究和指南。
在哪里获取更多信息? 医疗机构
谁容易感染? 高风险人群
婴幼儿、老年人、免疫系统受损者(如HIV患 者)等是高风险人群。
这些人群的免疫系统较弱卫生条件差的地方的人群 感染风险更高。
例如,难民营、监狱等场所容易爆发集体感 染。
谁容易感染? 职业风险
医疗工作者、实验室研究人员等职业人群也 面临感染风险。
接触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时应采取隔离措施。
如佩戴口罩、勤洗手等。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疫苗接种
定期接种疫苗是预防脑膜炎等感染的重要措 施。
如流感疫苗、脑膜炎疫苗等。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
勤洗手、保持家庭及公共环境的清洁卫生。
避免病原体通过手传播。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谁容易感染? 3. 何时采取预防措施? 4. 怎样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5. 在哪里获取更多信息?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治进展
1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的诊治进展
精选ppt
2
提要
迄今,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结核性脑膜炎 (结脑)和病毒性脑炎(病脑)仍是小儿中枢神 经系统(CNS)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它们的预后 与早期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密切相关
脑脊液(CSF)常规检查仍是诊断CNS感染性疾 病的一种重要的基本手段,但随现代医学的发展 已有很多新技术和实验方法如免疫、酶学检验、 PCR等技术应用于快速诊断,有助于病原学诊断
在美国推测HSE的发病率为l~2例/100万人口, 病死率为40%~70%,因此值得重视
精选ppt
14
病原学的研究进展
1999年美国儿科杂志报道了法国医生关于EB病 毒致小儿病脑的研究,发现其临床特点为急起发 病,进展迅速,由共济失调、吞咽困难,很快转 为意识障碍而需机械通气治疗,一般在3个月后 渐恢复。呼吁应加强预防接种
精选ppt
21
发病机理
日本学者对怀胎12d的大田鼠,采用剖腹术给胎 盘接种上腮腺炎病毒,通过HE染色和腮腺炎病毒 免疫组化方法观察0、2、4、7、13日龄时脑组织的 变化,主要为脑室区和室管膜层超微结构
主要体征:神志改变(71%)、脑膜刺激征(26%)、 脑干征(18%)、运动失调(9.1%)、小脑征(2%)。
严重者窒息(2例)、昏迷(9例)、四肢瘫(5例)、脑 干功能失调(5例)、癫痫持续状态(2例)
精选ppt
18
病原学的研究进展
香港学者报道了11年间急性胃肠相关脑病514例 儿童的研究,其中69例(男37例、女32例)有惊厥 (13%),其中细菌培养阳性者13例(19%)、轮状病 毒阳性者20例,大部分病例在冬季(38例,55%), 其他分别在春季20例,秋季7例,夏季4例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神经细胞肿胀变形,胞浆突起消失,Nissl小体 减少。 少突胶质细胞增生,环绕退变的神经细胞,形成卫星现象。
C. 脑软化灶形成:
特点:软化灶为圆形、卵圆形 ,边界清楚, 镂
死液化
空筛网状,为灶性神经组织的坏
特征性。
所致,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
部位:除大脑(顶叶、额叶、海马回)皮质灰、
CNS病毒性感染的特点
❖ 绝对细胞内寄生:不同的病毒定位于不同的 细胞或不同的核团。如乙脑病毒就主要累及 大脑皮质、基底节和视丘的神经元。
❖ 浸润的炎症细胞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 细胞为主,常环绕血管,集聚于血管周围间 隙形成血管套,亦称为袖套现象。
❖ 病毒感染后的细胞病变有:细胞溶解。 ❖ 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形成胶质
主要临床表现: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 吐、皮肤粘膜淤点和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有 败血症休克及脑实质损害。脑脊液呈化脓性改 变,在冬春季可形成流行,得此名。
累及人群:多为儿童及青少年
▪ 病因及发病机制
脑膜炎双球菌具有荚膜,能抵抗白 细胞的吞噬作用,并可产生内毒素,引起 小血管或毛细血管的出血、坏死,致使皮 肤、黏膜出现淤点淤斑。致病菌定位于软 脑膜引起化脓性炎症。
Microscopically, a neutrophilic exudate is seen involving the meninges at the left, with prominent dilated vessels. There is edema and focal inflammation (extending down via the Virchow-Robin space) in the cortex to the right. This edema can lead to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会有哪些症状表现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因分有病毒、细菌、结核、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一旦感染后,来势十分凶险,治疗若不及时,病情进展快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若发展成重症,病死和致残率都很高,哪怕治愈也会留下后遗症,所以,早诊断早治疗十分必要。
一、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系指各种病原体弓|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性(或非炎症性)疾病。
可侵犯脑实质和(或)脊髓,也可侵犯软膜和血管。
其病原体有病毒、细菌、真菌、螺旋体、支原体寄生虫、立克次体和朊蛋白等。
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等,预后与病情轻重有关。
二、病因(一)主要病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主要病因为病原微生物侵入中枢神经系统,病原微生物主要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第一,血行感染。
血行感染指的是血液感染,血液感染的主要途径:病原体通过昆虫叮咬、动物咬伤损伤患者皮肤黏膜后进入到血液中;或通过使用不洁注射器、输血等途径直接进入血液;面部感染时病原体也可经静脉逆行入颅;病原微生物侵入孕妇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感染,病原体会经过胎盘传给胎儿。
第二,直接感染。
通常是患者穿透性外伤或邻近结构的感染导致病原体向颅内蔓延。
第三,逆行感染。
嗜神经病毒如单纯疱疹病毒、狂犬病毒等首先感染皮肤、呼吸道或胃肠道黏膜,经神经末梢进入神经干,然后逆行进入颅内。
(二)诱发因素第一,头部创伤或手术。
细菌性脑膜炎的致病微生物与年龄和机体潜在的状态,如头部创伤或者神经系统手术等密切相关,大部分病例在2岁以内的儿童或高龄老人中出现。
第二,流行病学。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尚无具体流行病学统计数据。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中容易出现,主要是因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虽然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当患者自身机体免疫力低下时,病原微生物无法被机体的免疫系统阻止在外并消灭,这时病原微生物就会趁机侵入人体,造成感染。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保持环境卫生,对可能接触到病原体的物品和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可 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传播。
医疗保健工作者培训
培训医疗保健工作者如何识别、诊断和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提高 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公众教育
向公众宣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知识,提高公众的疾病防范意识 。
公共卫生管理
监测和预警系统 国际合作与交流
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
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
下肢伸直,抬高时出现疼痛和屈曲受限。
伴随症状
如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
鉴别诊断
01
02
03
04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颅内肿瘤、血肿等,可通过 影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脑血管病
如脑梗塞、脑出血等,多见于 中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
病等基础疾病。
脑膜炎
如病毒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 炎等,常表现为脑膜刺激征, 脑脊液检查有相应病原体。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症状与体征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评估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与护理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分析
01
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概 述
0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案例 分析
案例一: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
总结词
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详细描述
脑膜炎奈瑟氏菌感染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头痛、呕吐等 症状。脑膜刺激征阳性,即颈项强直、克氏征和布氏征阳性。该病进展迅速, 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后遗症。
儿科常见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致病菌
化脓性细菌 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 杆菌 2月以下易发生肠道革兰氏阴性杆菌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 产气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脑膜炎 我国很少发生B组β溶血性链球菌颅内 感染 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 膜炎
入侵途径
最常见就是通过血流,即菌血症 脑膜 微血管 新生儿的皮肤、胃肠道黏膜或脐部亦 为入侵门户 邻近组织器官感染 中耳炎、乳突炎等 扩散涉及脑膜 与颅腔存在直接通道 颅骨骨折、皮肤 窦道或脑脊膜膨出,由此直接进入蛛 网膜下腔
病毒性脑炎
起病急 临床表现因脑实质受累部位的病理改变、范 围和严重程度有所不同 主要表现为发热、精神情绪异常、反复惊厥、 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颅内高压病症 癫痫持续状态、脑疝形成 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者最严重,病死率高 病程2~3周,多数完全恢复,少数遗留肢体 瘫痪、智力倒退等后遗症
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
病因
病毒别离检测难,仅1/3~1/4病例 80%为肠道病毒 其次虫媒病毒、腺病毒、单纯疱疹病 毒、腮腺病毒和其他病毒
临床表现
病情轻重差异大 病毒性脑炎较重,重症脑炎更易发生 急性期死亡或后遗症 病毒性脑膜炎 自限性
病毒性脑膜脑炎
急性起病,前驱传染性疾病或上呼吸 道感染 发热、恶心、呕吐、软弱、嗜睡、头 痛、烦躁不安、易激惹 一般很少有严重意识障碍和惊厥 可有脑膜刺激征,但无局限性神经系 统体征 病程1~2周
运动功能检查
肌张力 小婴儿可通过内收肌角度、腘 窝角度、足跟碰耳实验、围巾征等观 察 肌力 0~5级 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收 缩,2级主动平面运动,3级主动运动, 抵抗地心引力,4级主动运动,能抵抗 地心阻力稍弱,5级正常
运动功能检查
肌张力 小婴儿可通过内收肌角度、腘 窝角度、足跟碰耳实验、围巾征等观 察 肌力 0~5级 0级完全瘫痪,1级肌肉收 缩,2级主动平面运动,3级主动运动, 抵抗地心引力,4级主动运动,能抵抗 阻力,力量稍弱,5级正常
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
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药物合理使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指病原体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导致脑脊髓脑脊髓脑脊髓脑脊髓炎、脑脊髓炎、脑脊髓脑脊髓炎、脑脊短片炎等疾病。
这种感染对患者造成严重威胁,迅速而适当的抗感染治疗在这些疾病的治疗中不可或缺。
然而,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药物具有强力的杀菌作用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敏感性,不正确的使用可能会导致药物耐药性、脑脊髓治疗失败、药物毒性等问题。
因此,中枢神经系统抗感染药物需要合理使用,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有效。
首先,合理的使用抗感染药物需要明确感染病因。
不同的病原体可能对抗感染药物有不同的敏感性,因此,在开始治疗之前,应尽可能明确感染病原体,并选择敏感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对于疑似菌感染,可以采集脑脊液等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明确病因和选择适当的抗菌药物。
其次,抗感染药物的选择应根据药物特性和患者情况进行。
不同的抗感染药物具有不同的药理学特性,包括细菌谱、疗效、分布和代谢等方面的差异。
在选择抗感染药物时,需要综合考虑药物对病原体的杀菌活性、药物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渗透和毒性等因素。
此外,患者的年龄、肝肾功能、孕妇状态等特点也需考虑,以确定最合适的药物剂量和使用方法。
另外,合理的使用抗感染药物需要严格按照治疗指南和医学实践指南进行。
各类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在治疗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根据不同疾病的诊治指南进行抗感染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指南提供了针对病变状态的治疗建议,可以参考抗菌药物的选择、剂量、疗程和联合治疗等方面的建议,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
最后,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还需要对治疗效果进行监测。
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需要定期评估和监测治疗效果。
常见的评估指标包括症状和体征的改善、炎症指标的变化和病原体负荷的消除等。
根据监测结果,可以调整治疗方案,包括更换抗感染药物或延长疗程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科普讲座PPT课件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常见类型
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型有病毒性脑膜炎 、细菌性脑膜炎和脑炎。
病毒性脑膜炎通常较轻,而细菌性脑膜炎则相对 严重,需及时治疗。
什么是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影响人群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以影响任何年龄段的人,但 儿童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风险更高。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 动、充足睡眠,可以增强免疫力。
健康的身体更能抵抗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生素治疗
细菌性脑膜炎通常需要抗生素治疗,早期用药可 以显著改善预后。
医生会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合适的抗生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抗病毒药物
对病毒性脑膜炎,抗病毒药物可能有帮助,但效 果因病毒类型而异。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治疗方法? 支持性治疗
除了药物治疗,支持性治疗也非常重要,包括补 液、退烧和观察病情变化。
综合治疗更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谢谢观看
如何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疫苗接种
接种疫苗是预防某些类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的有效方法,尤其是脑膜炎疫苗。
定期检查接种记录,确保接种及时。
如何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保持卫生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和避免与感 染者密切接触,可以降低感染风险。
特别是在流行季节,注意个人防护。
如何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健康生活方式
严重感染可能导致癫痫、昏迷甚至死亡。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有哪些症状? 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并及时就医是关键,尤其是出现典型症 状时。
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治愈率。
内科常识-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辅助检查脑Biblioteka 图弥漫性异常, 以颞\额区为主
疱疹病毒性脑炎周期性复合波
疱疹病毒性脑炎恢复期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CT 局灶性低密度区 散布点状高密度
(颞叶常见)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MRI
T1
T2
额颞叶病灶为主,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病灶
诊断
①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 本次发病有皮肤 粘膜疱疹
预后
致残率&死亡率较高,重症者预后差 ➢目前用特异性抗HSV药早期有效,死亡率下降
二、病毒性脑膜炎
(Viral Meningitis)
概念
病毒性脑膜炎(viral meningitis)是各种病毒
感染引起的软脑膜(软膜&蛛网膜)弥漫性炎症 综合征 表现发热\头痛&脑膜刺激征
病毒性脑膜炎是临床最常见的
单纯疱疹病毒
DNA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巨细胞病毒
RNA
脊髓灰质炎病毒 科萨奇病毒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
一、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概念 由单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CNS急性感染性病, 又称急性坏死性脑炎
流行病学
呈全球分布,四季均可发病,无性别差异, 年龄差异。国外发病率(4-8)∕10万患病 率10∕10万
巨细胞病毒性脑炎:少见,亚急性或慢性\ 体液见巨细胞\PCR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感染或接种疫苗史, 脑&脊髓受损
治疗
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1. 病因治疗
➢ 无环鸟苷(阿昔洛韦,acyclovir):15mg/(kg.d),i.v 滴注,q8h,每次>1h 滴入,14-21d,病情 重可延长疗程
【医学课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死亡
03
严重或未及时得到治疗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导致患者死亡
。
康复与生活质量
康复训练
对于有神经功能缺损的患者,长期的康复训练是必要的,有助于 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支持
除了生理上的恢复,患者及其家庭也需要心理支持以应对生活中 的困难和挑战。
生活质量的影响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从而影 响生活质量。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预防接种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接种相关疫苗,预防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发生 。
避免接触感染源
避免接触患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 。
05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预后与转 归
预后影响因素
感染类型
不同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如病 毒性、细菌性、真菌性等,其预后效 果各不相同。
感染严重程度
感染的严重程度对预后有直接影响, 重症感染往往导致较差的预后。
抽搐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导 致患者抽搐,表现为肢体 或面部肌肉不自主地抽动 。
呼吸困难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可能导 致患者呼吸困难,表现为 呼吸急促、紫绀等症状。
0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与鉴 别诊断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详细了解患者症状出现的时间 、进展情况、伴随症状等,以 及既往病史、免疫状态、接触
史等。
体格检查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检查神经 系统相关体征,如意识状态、 瞳孔变化、肌力等。
实验室检查
进行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检 测相关病原体抗原或抗体。
影像学检查
通过头颅CT或MRI检查,观察 脑部病变情况。
鉴别诊断
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脑肿瘤、脑脓肿等,需通过影 像学检查进行鉴别。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治疗及护理
护理:保持呼 吸道通畅,预 防并发症,提 供心理支持等
细菌性脑膜炎
1. 病原体:细菌,如脑膜炎奈瑟菌、 肺炎链球菌等
2. 症状:发热、头痛、呕吐、颈部 僵硬等
3. 诊断:脑脊液检查、影像学检查 等
4. 治疗:抗生素治疗、支持治疗等 5. 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生
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等
真菌性脑膜炎
2 窗通风,避免
交叉感染
3 保持良好的心
理状态,避免 焦虑、抑郁等 不良情绪
中枢神经系统感 染的预防
提高免疫力
A
均衡饮食:摄入足够的营 养,保持身体健康
B
适度运动:进行适当的 锻炼,增强体质
C
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 睡眠,提高免疫力
D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减轻压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观察药物反应:密切观察患者对药 0 2 物的反应,及时报告医生
药物保管:妥善保管药物,避免过 0 4 期、变质或污染
患者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药物治 0 6 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生活护理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充
足的睡眠、合 1
理的饮食等
定期进行健康 4
检查,及时发 现并处理感染
症状
保持室内环境 整洁,定期开
用药方案
02
抗生素的使用剂量 和疗程:根据病情 和病原体特点确定 合适的剂量和疗程
03
联合用药:根据病 情和病原体特点选 择合适的联合用药
方案
05
抗生素的耐药性: 注意观察抗生素的 耐药性,及时调整
用药方案
06
抗生素的停药指征: 根据病情和病原体 特点确定合适的停
药指征
抗真菌治疗
[指南]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包括脑膜炎(脑膜或脊膜的炎症),大脑炎(中枢神经系统受到细菌侵犯出现的脑部临床表现),脑炎(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引起的脑部临床表现),脓肿以及蠕虫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简介中枢神经系统的感染性疾病,按病因分有病毒、细菌、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的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对各种病原体的侵犯有较强的抵抗力,但是脑和脊髓一旦受到感染则后果非常严重。
如脑(脊)膜炎,通常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无菌性脑膜炎有时用来指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症,但也可由自身免疫反应(如发生多发性硬化)、药物副作用(如布洛芬)或骨髓腔注入化学物质引起。
脑炎是脑组织的炎症,常由病毒感染引起,也可以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
脓肿是局限的感染,可在身体各部位形成,包括脑。
细菌和其他感染源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中枢神经系统。
可由血行感染或直接感染通过穿通性外伤、手术或邻近组织感染蔓延入颅。
病理由于个体免疫反应的差异,同一病原体可以引起轻的、反复的甚至致死的疾病,也可以不引起疾病。
血液中的蛋白不能轻易地弥散进入CNS,因此不利于抗体的产生。
脑脊液(CSF)正常时可见到IgG及IgA但无IgM,因为IgM分子量要大些。
体液免疫反应,往往形成抗原抗体复合体。
这种反应常在血管内进行,导致神经组织内或邻近组织的严重的血管炎性反应。
炎性反应CNS感染引起的炎性反应:由于病原体的毒力及机体的反应可表现(1)化脓性炎性反应,常由于化脓性细菌引起;(2)非化脓性炎性反应,如由于斑疹伤寒;(3)出血性反应,见于炭疽及某些病毒感染时;(4)组织细胞及肉芽肿性反应,见于慢性炎症过程。
髓鞘破坏CNS感染时常有髓鞘的破坏:髓鞘的破坏可继发于神经元的受损,即神经元溶解性脱髓鞘(neuronolyticdemyelination),另外一种称为轴周脱髓鞘(periaxialdemylin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继而形成脓腔。
分类
病毒感染:乙脑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单纯 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
立克次体感染:斑疹伤寒 细菌感染:脑膜炎双球菌、肺炎双球菌、结核
杆菌 真菌感染:新型隐球菌 螺旋体感染:梅毒、钩端螺旋体 寄生虫感染:原虫、弓形虫、阿米巴、蠕虫、
病理改变
镜检所见:蛛网膜血管扩张、充盈,蛛
网膜下腔增宽,其中有大量中性粒细胞、 纤维素和少量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脑 实质一般不受累。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 主,后期则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 胶质细胞增生,神经元变性坏死。脑内 有小脓肿形成。
临床表现
1.体温急剧升高:毒血症、菌血症、下丘脑体 温调节中枢受刺激
辅助检查
脑脊液检查:急性期颅压高,脑脊液中白细胞升高,
可达1000—10000/mm3,中性粒细胞占80—90%,脑 脊液混浊呈脓性,蛋白质明显增高,可达100mg/dl以 上;糖明显下降,氯化物稍低,50%的脑脊液中找到 病原菌, 70-80%的病例此时CSF涂片均可发现病原 菌,80-90%的病人CSF细菌培养阳性。 菌血症:80%流感杆菌、50%肺炎球菌、30-40%脑 膜炎球菌感染所致的脑膜炎都有菌血症。
血吸虫、猪囊虫、肺包虫等 朊蛋白病
急性化脓性脑膜炎
常见致病菌
脑膜炎双球菌(10-30%,儿童达30-40%) 肺炎球菌(老年人和婴儿30-50%) 嗜血流感杆菌(6岁以下儿童35-45%) 大肠杆菌(主要为新生儿达55-60%) 金黄色葡萄球菌(脓肿) 绿脓杆菌(院内或医源性感染) 各种肠道杆菌、链球菌、炭疽杆菌、产气荚膜
抗生素的选择
选择透过血脑屏障好的抗生素 选用抗菌力强的抗生素 选用毒副作用小的抗生素等 总的治疗原则是抗生素要足量,疗程要
充分
结核性脑膜炎
概述
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所致,其发 病时血脑屏障受到破坏,结核菌侵入脑 膜;结核菌属分支杆菌,大多数患者由 人型结核分支杆菌致病,少部分患者由 牛型结核杆菌致病。
2.脑膜刺激征阳性:颈项强直、可氏征、布氏 征阳性
3.大脑功能障碍:恶心、呕血、弥漫性头痛、 易激动、精神症状 4.皮疹及淤斑:脑膜炎球菌、嗜血流感杆菌、 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性)
临床表现
5.颅神经受累:Ⅲ、Ⅳ、Ⅵ、Ⅴ1,脑膜 炎球菌常引起听觉丧失。
6.脑水肿和高颅压,可没有视乳头水肿。 7.癫痫发作(20-30%) 8.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等定位体征。
定义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各种生物性病原体,包括 病毒、细菌、螺旋体、寄生虫、立克次氏体和 朊蛋白等侵犯脑或脊髓实质、被膜和血管等, 引起急慢性炎症(或非炎症)性疾病。
分类
感染部位分类:
脑膜炎、脊膜炎、脑脊膜炎:感染或炎症性反 应累及脑和脊髓软膜;
脑炎、脊髓炎、脑脊髓炎:病原体侵犯脑和 (或)脊髓实质,引起炎症性反应;
流行病学
结核性脑膜炎是神经系统结核最常见的类型。 我国未做出关于流行病学的全国调查。1990年 全国活动性肺结核患病率为523/10万,死亡率 19.3/10万。肺结核发病率高,因而结核性脑膜 炎发病率也随之为常见。黑龙江省报告年结核 性脑膜炎发病率5.2/10万,儿童结核性脑膜炎 9.6/10万,成人结核பைடு நூலகம்脑膜炎2.5/10万;广州6 年(1981~1986)均发病率2.0/10。城市1.3/10 万,农村2.3/10万。
流行病学
各年龄均可发病、以儿童多见,成年人 患结核性脑膜炎多继发于颅外其他脏器 结核灶,借淋巴、血行播散至颅内,引 起全脑脑膜炎,以颅底各脑池感染较重, 45-78%并发于急性粟粒型结核。女性 发病率高,可能与雌激素有利于结核菌 的生长繁殖有关。
病理
主要病理变化在软脑膜上,伴有轻重程度不一 的脑实质炎症或是结核病灶。脑底部蛛网膜下 腔内多量白色或淡色的胶样渗出物散布在大脑 半球的凸面上,软脑膜上可见多数灰白色或半 透明的小结节,由于充血、水肿,脑重量增加, 局部脑皮质内组织坏死或干酪化。对长期抗结 核治疗又没有痊愈的病例中,脑底部多量渗出 物,可累及III、IV、VI颅神经,还有较多的干 酪样坏死和肉芽组织。增生的肉芽组织阴塞第 四脑室的正中孔和外侧孔,引起脑室扩张和脑 室内积水
杆菌 10%的病例不能分离出病原菌
感染途径
脑膜炎双球菌
鼻咽部繁殖
肺炎双球菌 呼吸道感染 菌血症 化脓性脑膜炎
中耳炎 乳突炎
头颅外伤
直接蔓延 颅骨 附鼻窦 骨折 乳突
腰穿或鞘内注射污染
蛛网膜下腔 脑脊液鼻漏
病理改变
大体所见:脑脊膜血管充血,蛛网膜下腔充满灰黄色
脓性渗出物。脑沟、脑回被其覆盖,以致结构模糊不 清。尤以基底池、后颅凹、小脑处积脓最多。 早期软脑膜及大脑表潜血管充血、扩张,引起高颅压、 血栓性静脉炎、脑梗死、脑疝等 当化脓性渗出物到脑室系统,可致脑室炎,使CSF循环 受阻,发生脑积水。还可损伤颅神经。 脑膜炎球菌性脑膜炎可引起明显的脑水肿高颅压。 病程后期则因脑膜粘连导致交道性脑积水(脑脊液吸 收循环障碍),或梗阻性脑积水。炎症局限,包巢形 成脑脓肿。
辅助检查
细菌培养:①增加检出率,②李斯特菌
属、肠杆菌和葡萄糖非发酵菌等细菌, 只能用培养法确定。③可做药物敏感试 验。
脑电图:弥漫性慢波,无特异性。
治疗原则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与预后密切相关 选择通透性好,敏感性高的抗生素足量
治疗 针对病原菌治疗 不能明确病原菌时,应选用广谱抗生素 首选静脉给药 降颅压、对症和全身支持治疗
脑脊液中乳酸,乳酸脱氢酶,溶菌酶的含量及免疫球 蛋白IgG,、IgM均明显增高。
辅助检查
周围血相:WBC升高,中性细胞明显升高,
占80-90%。
CT :早期CT正常,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时,CT
可见脑宝扩大,脑肿胀,硬膜下积液及脑脓肿。
MRI:MRI对诊断帮助较大,急性期可见脑膜
和皮质条状信号增强;强化MRI可见脑膜广泛 增厚,可伴有脑组织广泛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