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三生物复习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练习题
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进入导航页
结束放映
是组成化合物的元素
2.判断下列有关物质循环叙述的正误。 (1)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 × ) (2)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 ) (3)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2014• 江苏卷,10D) 海南卷,18B)
物质循环的特点具有全球性
进入导航页
结束放映
跟踪 训 练
3.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a~j为相关生命活动或生理过程,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C
)
A.图中A是生产者,B、D为消费者 B.碳元素在A和C之间以CO2形式循环
C.增加图中生物的数量可提高生态
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D.伴随能量散失有关的箭头是b、e、f、j
解析:题图中A是生产者,B、D为消费者,E为分解者,C为无机环境;碳元素在生产者和无机 环境之间以CO2形式循环;增加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能量散失的途径 是呼吸作用,图中表示呼吸作用的箭头有b、e,f、j。
(3)途径:以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向下一营养级传递;散失的是
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呼吸作用产生的热能。
(4)能量转化:太阳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热量(最终散失)。
进入导航页
结束放映
2.能量在营养级内部流动图解(以第二营养级为例)
(1)消费者摄入能量(a)= 消费者同化能量(b)+粪便中能量(c), 即动物粪便中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能量,应为上一个营养
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 量是B2+D2+C2,B1表示未利用能 量。
进入导航页
结束放映
考题快练
能量是单向流动不循环
1.判断下列有关能量流动叙述的正误。 (1)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2010•新 课标全国卷,5C)
高中生物 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 必修3 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高中生物高三一轮课时提升作业必修3 5.2-3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45分钟 100分)一、选择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2013·银川模拟)地球上的三个碳库为大气圈库、水圈库和生物库,碳在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迅速交换。
如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丙为生产者B.①②③表示CO2经甲、乙、丙的呼吸作用进入大气C.④过程表示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D.碳元素以无机物形式在丙→乙→甲所示的渠道流动2.某同学通过分析蛇的食性绘制了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
假如一条1 kg的蛇,4/5的食物来自鼠,1/5的食物来自蛙。
按能量流动的最高效率计算,此蛇间接消耗的植物为( )A.45 kgB.22.5 kgC.90 kgD.20 kg3.(2013·新余模拟)如图为生物圈中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A为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B.B、D之间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C.C为食物链中的第三营养级D.A、B、C、D之间为捕食关系4.如图表示某种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丁的CO2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D.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5.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的号召。
减少温室气体(如CO2)排放,实现低碳经济再一次成为我们努力的目标。
如图是碳循环的部分过程,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碳循环的过程①②伴随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植树造林有助于增强过程②而减少大气中CO2含量C.减少对过程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D.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6.如图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N1~N6表示能量数值,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N2,由初级消费者流向蜣螂的能量为N6B.能量由第一营养级传递给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N5/N2×100%C.N5将有两个去向,其中之一是用于初级消费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D.能量在各营养级的流动离不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7.(2013·南昌模拟)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肯定大于①B.④中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D.第二营养级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②/①)×100%8.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1)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是指各级消费
者在进行同化作用过程中所同化的物质中含 有的能量总和,消费者粪便中所含有的能量 不能计入排便生物所同化物质中的能量。
(2)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
10%~20%,但对不同的生态系统,确切的 比例数总会由于各种食物链的不同、食物链 内营养级数目的不同以及食物链与食物链之 间的交织等因素而有差异。
C是分解者
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
的A
解析
根据题干可以知道A是生产者,D、
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无机环境。生 态系统中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不占营养级。 此题中食物链是:A→D→E,如果E增加1 kg的体重,按照最大传递效率20%计算, 需要25kg的A。
三、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 1.过程图解
说明: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无机环境为生物成分
提供物质和能量。
(2)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是消费者和
分解者能量的源泉,也是生态系统存在和发 展的基础,因此,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 成分。
(3)绿色植物同化的二氧化碳等物质,大约
原因在于两种能量流动图解的分析方法和理
(1)定量不定时分析: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
定量的能量在足够长的时间内的去路可有三 条:①自身呼吸消耗;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但这一定量的能量不 管如何传递,最终都以热能形式从生物群落
中散失,生产者源源不断地固定太阳能,才
能保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正常进行。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学案+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核心概念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功能是。
2.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自然生态系统--;某些人工生态系统,如人工鱼塘、含有机污水的湿地----。
3.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上一营养级×100%。
4.能量流动的特点:(不可循环)、(传递效率10%~20%)。
5.生态农业的意义:通过实现对能量的,大大提高能量的。
6.农田中除杂草、除害虫的目的:。
7.同化量的计算:①同化量= -②同化量= +③同化量= + +二、易错易混思考1.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需要能量的不断输入。
2.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3.一只狼抓住一只兔子,能同化其10%~20%的能量。
4.营养级越高,其个体越大,营养级总能量越少。
5.农田中施加有机肥,使其能量流向生产者庄稼。
6.由于生物富集作用,某些重金属或有害物质含量随食物链营养级的升高而浓度增加。
7.一头牛排出粪便10KJ,一只蜣螂摄入并同化7KJ,这只蜣螂从牛身上同化获得7KJ 能量。
8.碳在生物群落中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9.能量金字塔均为正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多为倒置金字塔。
10.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决定食物链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11.生产者一定是自养型生物,主要是绿色植物。
12.消费者和分解者都属于异养型生物,其中消费者的存在可以加速物种循环。
1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渠道。
14.营寄生生活的细菌,靠获取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属于消费者。
15.细菌可以参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消费者以及分解者。
16.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17.消费者的存在,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因此消费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18.在一条食物链中只能有生产者和消费者,且起点必须是生产者。
19.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的能量属于兔子通过同化作用获得能量的一部分。
20.生产者可以是真核生物,也可以是原核生物,但都是自养型生物。
2010年至2013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考题
2010年至2013年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考题1.(安徽卷)Ⅱ.(12 分)合理密养、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1)某池塘中有水草、绿藻、草鱼、鳙鱼(主要摄食浮游动物)和鳜鱼(肉食性),以及水溞、轮虫等浮游动物。
请按主要捕食关系,绘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2)轮虫和水溞的种间关系是。
(3)研究池塘生态系统不同水层光合速率,对确定鱼的放养种类和密度有参考价值。
从池塘不同深度采集水样,分别装入黑白瓶中(白瓶为透明玻璃瓶,黑瓶为黑布包裹的玻璃瓶)并封闭。
然后将黑白瓶对应悬挂于原水样采集位置,同时测定各水层剩余水样溶氧量,作为初始溶氧量。
24h 后,测定各黑白瓶中溶氧量。
若测得某水层初始溶氧量为A mg·L-1, 白瓶溶氧量为B mg·L-1,黑瓶溶氧量为C mg·L-1,则该水层总光合速率为mg·L-1·d-1.若上午黑白瓶被悬挂于水深25cm 处时,白瓶意外坠落至池塘底部,短时间内,该瓶内绿藻叶绿体重C3 含量。
(4)从群落结构的角度分析,立体养殖可以。
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合理密养可以。
【答案】II (1)如右图(2)竞争(3)B–C 增加(4)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提高能量利用率,使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II.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食物链从生产者开始,顶级消费者结束。
轮虫和水蚤的食物相同存在竞争关系。
A-C 为呼吸量,B-A 为净光合作用,两者的和为总光合作用。
水的深度越深光照越少,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 减少,C3 积累。
立体养殖从群落结构的角度考虑,充分利用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等资源,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合理密养可以帮助人们合理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试题点评】本题综合性很强,综合考查了神经调节、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系、群落结构,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与能量流动,对核心概念理解和掌握的要求很高。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学案+练习):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2(学案+练习)3.3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课程标准素养要求1.分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循环的规律。
2.举例说明利用物质循环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
3.阐明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地富集的现象。
1.生命观念:通过学习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使学生建立物质与能量观。
2.科学思维:运用演绎与推理思维,分析物质循环的特点以及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关系。
3.社会责任:认同生物富集的成因和危害,了解保护环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碳循环1.碳循环2.物质循环(1)概念:组成生物体的碳、氢、氧、氮、磷、硫等元素,都在不断进行着从非生物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非生物环境的循环过程。
(2)特点①具有全球性,因此又叫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②循环往复运动。
[提醒]物质循环中所说的“生态系统”并不是一般的生态系统,而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因此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二、生物富集[提醒]人是生物富集的最大受害者。
三、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1.联系(1)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2)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
[提醒]物质循环利用,能量单向流动、不可循环,所以不能说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
2.区别在物质循环过程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能量流动在流经生态系统各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的,而且流动是单方向不循环的。
(1)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物质能够循环利用。
()(2)参与循环的物质是组成生物体的各种化合物。
()(3)碳循环在生物群落内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4)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5)生物富集的物质会沿着食物链、食物网在生物体内聚集,营养级越高,浓度也越高。
()(6)碳元素在非生物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都是单向的。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3章第4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后习题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生物浙科版选择性必修2:第四节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被循环利用课后·训练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只能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B.物质只能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返回非生物环境C.物质循环不具有全球性D.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能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答案:D解析:硝酸盐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也可以使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生物群落。
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的呼吸作用都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使碳返回非生物环境。
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2.在碳循环中,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作用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化能合成作用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在碳循环中,碳进入生物群落要通过自养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来实现。
生物群落中的碳再回到非生物环境中是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现的。
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实质就是呼吸作用,包括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两种方式。
蒸腾作用是植物水分代谢的一部分,在水循环中有一定的作用。
3.在碳循环中,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返回大气的途径是( )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植物的光合作用③化石燃料的燃烧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④答案:D4.下图表示a、b、c三个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的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由弱到强依次是( )A.a、b、cB.c、b、aC.b、a、cD.a、c、b答案:B解析:由题图可知,a地区落叶供给量最多,土壤中有机物相对含量却最少,说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最强,c地区正好相反。
5.碳循环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物质循环类型之一。
下列关于碳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A.碳在非生物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CO2和碳酸盐,在生物群落中的存在形式是含碳有机物B.碳循环的循环过程只发生在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之间C.生态系统的各种组成成分都参与碳循环过程D.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只能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答案:D解析:大气中的CO2要变成含碳有机物可以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自养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
高考生物 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 专题2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含解析)-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试
专题28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高频考点解读】1.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2.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基本规律及应用(Ⅱ)。
【热点题型】题型一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分析例1、如图A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对图B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
其中分析不正确的是( )答案:D【提分秘籍】1.流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来源与去路②定量定时: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a.自身呼吸消耗;b.流入下一营养级;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即“未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2.流动模型——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含义比较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形状特点 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一般为正金字塔形 象征 含义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具有逐级递减的特性 一般生物个体数目在食物链中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一般生物有机物的总质量沿食物链升高逐级递减 每一阶 含义每一营养级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每一营养级生物个体的数目每一营养级生物的有机物总量特殊形状无极少3.能量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一般说来,能量传递的平均效率大约为10%~20%。
【高考警示】(1)生态系统中同化量和摄入量不同。
①同化量为每一营养级通过摄食并转化成自身有机物的能量,摄入量是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②消费者产生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2)能量传递效率指两个相邻营养级之间,而不是两个个体或两个种群之间。
(3)建立新型农业生态系统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但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举一反三】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A. 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 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C. 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答案:C题型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例2、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其中A、B、C表示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③过程代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 A、B分别代表消费者和生产者C. ⑦是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D. 疏松土壤可能加快⑤过程解析:据图可知A是分解者,B是生产者,C是消费者;③过程代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温室效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⑥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疏松土壤可增加土壤中O2的浓度,促进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生物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习题及答案
天成教育生物限时练27答案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60分)1.在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获得的总能量越少。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各营养级中总有一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B.各营养级中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C.生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一部分能量D.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数量少,需要能量少答案 D解析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一部分用于呼吸,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其中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一部分流向分解者,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能量金字塔顶层的生物因为所处营养级最高,因而获得的能量最少,不能满足太多数量的个体所需。
2.一只羊一年内吃了100 kg的草,排出20 kg的粪,长了10 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 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 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 kg答案 B3.有一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如果能量传递效率为10%,各条食物链传递到庚的能量相等,则庚增加1 kJ的能量,丙最少含多少能量A.550kJ B.500 kJC.400 kJ D.100 kJ答案 A解析设丙的能量为x,经丙→丁→己→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3=,经丙→戊→庚传递到庚的能量为0.5 kJ,则需要丙0.2=,即丙最少含500+50=的能量。
4.下图中为自然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乙为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下列相关解释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食肉动物所含的能量一般为食草动物所含能量的10%~20%B.甲生态系统受到DDT农药污染,污染物含量最高的是食肉动物C.图乙中,人类一定处于第三营养级D.图乙表示的生态系统,一旦人的作用消失,该生态系统会很快退化答案 C5.如图为某鱼塘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⑤大于①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是完全相同的D.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答案 D解析在人工鱼塘中,人们可通过投放饲料等措施来饲养更多的鱼类,所以⑤可能比①小,A 错误;粪便中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所以④应包含三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B错误,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能量输入的方式和形式不完全相同,C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所以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D正确。
人教(2019)生物高考复习:第34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
3.生态金字塔的类型及特点
4.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 (1)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公式。
(2)能量传递效率的相关“最值”计算。 若题干中未做具体说明,则一般认为能量传递的最低效率为10%, 最高效率为20%。 ①在食物链A→B→C→D中,则有:
注:a.食物链越短,最高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 b.生物间的捕食关系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 越少。
(3)提示:某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自身呼吸要消耗一部分,还有一部 分被分解者利用,所以不能将全部的能量流入下一个营养级
(4)提示:无序性 开放系统 获取能量 (5)提示:从人类所需出发,通过能量多级利用,充分利用流经各营 养级的能量,提高生产效益 (6)提示:合理密植 立体化生态农业 能量的多级利用 (7)提示:粪便中能量不属于家兔同化量,但尿液中(如尿素)所含能 量应属于家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③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e)=分解者利用的能量(f)+下一营养级 同化的能量(i)+未被利用的能量(j)。
(2)各营养级能量流动分析。 ①未被利用的能量:包括生物每年的积累量和动植物遗体残骸以化 石燃料的形式被储存起来的能量。 ②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的能量+分解者利用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 ③动物同化的能量与摄入量之间的关系:动物同化的能量=摄入量 -粪便有机物中的能量,即摄入的食物只有一部分被同化。 ④流入一个营养级的能量:是指被这个营养级的生物所同化的全部 能量。
2.深挖教材 (1)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__________从大气中摄取碳的速率, 与通过生物的____________而把碳释放到大气中的速率__________。 (2)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间能否循环利用?你如何解释需 不断向农田中施加氮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物圈是不是一个在“物质”上自给自足的系统?“能量”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汽车尾气是产生雾霾的重要原因之一,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治理措 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高考一轮总复习讲义 必修3 5.2、3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a.自身呼吸消耗 ①定量不定时 b.流入下一营养级 能量的最终去路 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②定量定时: 流入某一营养级的一定量的能量在一定时 间内的去路可有四条: a.自身呼吸消耗; b.流入下一营养级; c.被分解者分解利用;d.未被自身呼吸消耗,也未被下一营 养级和分解者利用, 即“未利用”。 如果是以年为单位研究, 这部分的能量将保留到下一年。
戊:________
2.生态系统所需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___。 3.据图补充食物链中甲营养级能量的去向 (1)通过自身________以________的形式散失。 (2)被________同化。 (3)残枝败叶、遗体残骸等被________分解。 (4)未被利用。
二、能量流动的特点及意义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________之间________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意义 (1) 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 ________ ,使能量得到 ________的利用。 (2)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 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________的部分。
解析: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b 种群数量一 般处于 K 值;b 摄入量为其同化量和粪便量之和,其同化量 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 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 发育和繁殖; 大肠杆菌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是分解者,d 表示分解者,丁 过程表示分解者分解释放能量的过程, 大肠杆菌可参与此过 程;d 的能量可来自于 b 的粪便,而此部分属于上一营养级 a 的能量。
误区剖析 动物的同化量不等于摄入量 (1)概念差异 ①同化量:指被消费者消化吸收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 ②摄入量:指消费者摄入的物质所含有的能量。
(2)二者关系:真正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应该是该 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 该营养级生物排出的粪便中的能量没 有被该营养级生物同化,应属于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即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20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习题精练含答案详解)
高考生物二轮专题复习《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中同化量的分析》专题复习练习1.(2018海南卷·20)某地在建设池塘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食物网,鲫鱼和鲢鱼生活在不同水层。
关于该池塘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B.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C.通气可促进水体中生物残骸分解为无机物D.藻类固定的能量小于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答案】D【分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等生产者为食的动物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以初级消费者为食的动物是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单向不循环。
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实质上是呼吸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
【详解】A、当鲫鱼以藻类为食时,是初级消费者,当鲫鱼以水蚤为食时,是次级消费者,A项正确;B、依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鳜鱼的营养级比鲢鱼高,消耗等量藻类时,鳜鱼获得的能量少于鲢鱼,所以鳜鱼的生长量少于鲢鱼,B项正确;C、通气增加水体溶解氧,有利于水体中分解者的呼吸作用,促进残骸分解为无机物,C项正确;D、依据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可知,第一营养级的藻类固定的能量大于流入第三营养级的次级消费者的能量,D项错误。
2.(2018海南卷,21)对于一个结构和功能处于恢复过程中的生态系统,下列推论错误的是()A.适当的物质和能量投入可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B.随着生物多样性的提高,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增强C.恢复后的生态系统,其结构和功能可接近受损前的状态D.生物多样性提高后,某营养级的能量可全部流入下一营养级【答案】D【分析】错综复杂的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如果一条食物链上某种生物减少或消失,它在食物链上的位置可能会由其他生物来取代。
一般认为,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
2021版高考生物(苏教版)复习: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含答案
d:自身呼吸作用散失。
e: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i:流入下一营养级。
f: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j:未被利用的能量。
(2)能量流经生态系统的过程
①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②能量流动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能量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②循环范围(两个支点):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
③特点:全球性,反复利用、循环流动。
2.水循环
(1)概念:水以3种形态在陆地、海洋和大气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意义:水循环和其他物质的循环联系在一起,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
3.碳循环
(1)请写出图中各标号的名称:
a.生产者;b.消费者;c.呼吸作用;d.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e.呼吸作用;f.化石燃料的燃烧。
1.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A、B、C、D、E、F代表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用图中字母表示)。
(2)乙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包括哪些方面?能量D被下一营养级同化后的去向是什么?
[提示](1)[C/(B+F)]×100%;(2)乙的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丙的粪便中的能量;大部分通过第四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该营养级生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④能量散失途径: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代谢过程)。
⑤能量散失形式:热能。
3.能量流动的特点
(1)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
(2)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3)研究能量流动规律可以用“能量金字塔”表示。
2022高三一轮复习生物计算类专题训练07-能量流动效率的计算(含答案)
能量流动效率计算专题训练1.下图所示桑基鱼塘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的能量。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如果C1表示蚕传递给分解者的能量,则B1表示未被利用的能量B.图中B表示桑树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C.图中的C可表示桑树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图中D1/D可以表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2.如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总能量为N。
其中字母代表能量,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麻风树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N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该图中不包含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3.(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J/(m2·a)。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 810 kJ/(m2·a)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3%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实现的D.据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4.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能量的类型和去向(d表示该营养级未被利用的能量)。
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中a1、a2可表示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呼吸量,但所占比例不符B.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为(a2+b2+c2+d2)/(a1+b1+c1+d1)×100%C.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可用b1表示,且此部分能量存在于有机物中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相同5.(2017·浙江杭州模考)某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其中W1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B.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C.流入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可表示为(A2+B2+C2)D.图解表明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6.下图表示能量流经某一营养级时的示意图,其中a~g表示能量值,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上图存在的数量关系是a=c+d+f+gB.b对应的数值为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C.能量从该营养级到下一营养级的传递效率=g/bD.c所含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的生物7.如图是某稻—萍—鱼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部分示意图,其中数字表示能量。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核心素养测评一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3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在分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时经常涉及“输入量(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等说法,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一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即同化量B.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是该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C.输入某一营养级的能量即该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D.相邻两营养级生物中较高营养级与较低营养级生物的摄入量之比表示能量传递效率【解析】选C。
输入量即同化量,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因此A项错误,C项正确;某一营养级生物的粪便量实际上是上一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一部分,B项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生物同化量的比值,D项错误。
2.(2020·海南模拟)某草原上存在“草→野兔→蛇→鹰”一条食物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蛇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三级消费者B.能量沿着这条食物链单向传递C.野兔粪便中的能量属于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D.鹰获得野兔同化能量的10%~20%【解析】选B。
蛇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A项错误;能量沿着食物链单向传递,B项正确;野兔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野兔同化量的一部分,属于草同化量的一部分,C项错误;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因此鹰获得野兔同化能量的1%~4%,D项错误。
3.(2019·吉安模拟)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流经第二营养级的能量示意图,其中a 表示该营养级食物的摄入量,f表示流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b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图中e表示生物体内储存的有机物中的能量C.图中d蕴含的能量均未被第二营养级同化D.业中,圈养与放养相比,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解析】选D。
b表示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A项错误;e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B项错误;d中有一部分来自c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属于第二营养级同化量,C项错误;业中,圈养动物活动强度小,大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因此可提高图中c/b的比值,D项正确。
最新2015届高三生物第一轮细致复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试题
学案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单项选择题1.(2013·东莞调研)有关人工高产鱼塘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该系统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B.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植物在种群的空间特征上,具有明显的分层分布现象C.硝化细菌能利用光能将CO2和H2O合成糖类等有机物,故硝化细菌属于生产者D.植物为鱼类提供了食物,鱼类为植物提供了无机盐,实现了系统中能量的循环利用答案:A2.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①表示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B.一般情况下,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100 kgC.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解析:①仅仅是流经该生态系统内部总能量的一部分;次级消费者增加1 kg,生产者至少增加25 kg;从能量关系上看,②>③+④。
答案:C3.假设如图所示食物网中水稻固定的太阳能为N,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人类获得的能量()A.等于10-2N B.少于10-2NC.少于10-1N D.多于10-1N答案:C4.如右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A、B、C、D组成生物群落。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是生产者,D是分解者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D.无机环境中的CO2都是细胞呼吸的产物答案:D5.在碳循环中,连通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物类群和生理作用分别是()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④光合作用⑤呼吸作用⑥蒸腾作用⑦化能合成作用A.①②;④⑤⑥B.①③;④⑤⑦C.②③;⑤⑥⑦D.①③;④⑥⑦答案:B6.生态学家对哺乳动物的个体总代谢率(每小时耗氧率)、单位体重代谢率(每小时每千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哺乳动物的总耗氧率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加B.相同生物量的巢鼠消耗的有机物多于马C.不同动物消耗的能源物质不同,所以总耗氧率和单位体重耗氧率都不同D.表中的每种生物作为一个营养级,和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一般都是10%~20%答案:C7.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其中“→”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后限时练(三十三)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1.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
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对提倡素食的好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B.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散失D.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
提倡素食即人直接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从生产者到人类只有两个营养级,因此,缩短了食物链,可以使人类从生产者体内获得更多的能量,减少能量的散失,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 B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千克的草,则这1千克草中的能量就流入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被循环利用的解析兔子吃的草中的能量一部分被兔子同化,一部分残留在粪便中,故A项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中的10%~20%指的是营养级与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并非个体与个体之间的,故B项错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来固定太阳能,而太阳能来自无机环境,故C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是单向流动的,最终都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故D项错误。
答案 C3.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Ⅰ是初级消费者B.Ⅳ为分解者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解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是由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构成的,不包括分解者,生产者位于金字塔的底层,所以A、B项错。
能量在食物链中流动是不循环的,不能循环利用,D项错。
E2为生产者和各级消费者呼吸作用释放出的热能,E1为太阳能。
答案 C4.下表选项中,甲、乙、丙三者关系能用如图表示的是()选项表示内容甲乙丙A 碳元素的流向消费者CO2库生产者B 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淋巴组织液C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向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下丘脑甲状腺垂体解析若图代表内环境成分的关系,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相互渗透,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血管形成淋巴,淋巴不能进入组织液,淋巴最终汇入血浆。
若图代表的是能量流动,则生产者的能量可以流向消费者,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量都可流向分解者,但分解者的能量不能流向生产者。
若图代表的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甲是下丘脑,乙是垂体,丙是甲状腺。
答案 A 5.下表是有机物从植物传递到蝗虫的能量流动情况,下图表示植物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c为b和d的重合区域,e与b、d为并列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项目能量(J)蝗虫吃掉的植物所含能量419蝗虫粪便含有的能量219蝗虫呼吸消耗的能量146用于蝗虫生长的能量54A.B.图中的e表示植物未被利用的能量,则字母c的数值等于219 JC.图中字母b+d+e代表植物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D.蝗虫从植物获得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因此能量流动是不可循环的解析流入蝗虫的能量指吃掉的植物所含能量减去粪便(未吸收)中所含的能量,所以A正确。
由题干括号中内容提示,可知图中a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e代表未利用的能量,b和d可分别代表被下一级生物吃掉的能量和流向分解者的能量,所以植物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应为图中的b+d+e-c。
答案 C6.如图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图解(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则下列选项中,能使该森林生态系统中物种C获得能量最多的是()A.E增多、D增多、A减少B.D减少、B减少、A减少C.E减少、D减少、A减少D.A减少、D增多、E减少解析该食物网如图:,D增多使系统总能量增多,而A减少导致最终流向C的能量增加;E 减少使能量更多地流向C。
所以A减少、D增多、E减少时,物种C获得能量最多。
答案 D7.(2014·抚顺市六校期中考试)有人想同时养鼠和水貂、用鼠喂水貂,再用剥去皮的水貂喂鼠,这样是否可以实现能量的循环利用()A.可以,因为这个系统会平衡B.可以,因为用鼠喂水貂,所损失的能量可通过用水貂喂鼠收回来C.不可以,因为食物形成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都散失了D.不可以,因为不能用食肉动物喂养食肉动物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能量流动沿食物链逐级递减,不能循环流动,大部分能量被各营养级的生物呼吸消耗掉,故C项正确。
答案 C 8.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解析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的CO2库。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此图中的食物链为A→D→E,E要增加1kg的体重,至少需要1÷0.2÷0.2=25 kg的A。
答案 D9.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甲、丙、丁表示该生态系统的三大功能类群B.从捕食关系分析,能量最少的是图中丙所处的营养级C.甲→丁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20%D.甲→乙和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相同,但对应的生理反应不同解析图中甲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丁是消费者,乙是大气中的CO2库,三大功能类群指的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故A项正确;分解者丙不参与构成食物链,故B项错误;甲为第一营养级,丁为第二营养级,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约为10%~20%,故C 项正确;甲→乙和乙→甲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均为CO2,但在甲→乙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为呼吸作用,而在乙→甲的过程中,生理反应主要为光合作用,故D项正确。
答案 B10.(2014·豫东、豫北十校高中阶段考试)如图所示为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局部的能量流动,图中字母代表相应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蚕的同化效率和生长效率是影响养蚕效益的重要因素B.一棵桑树上有成千上万条蚕,但它们的能量关系不会构成倒金字塔C.图中C=A-B,C可表示桑树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D.桑树→蚕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1+C1+D1)/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桑树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可用B表示,图中的C 表示净光合作用,B1+C1+D1属于蚕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
桑树→蚕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1+B1+C1+D1)/A,故D项错误。
答案 D11.下图为某人工松林18年间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统计(单位略),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量Q”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无需人工能量投入该松林就可维持其稳定性C.18年间该松林中分解者获取总能量是285×1010D.动物的存在加快了人工松林的物质循环解析图中“能量Q”是生产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A项错误;从图中信息可知,从生产者到动物的能量传递效率极低,要维持该生态系统的稳定应人工补充能量,B项错误;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中还有动物流向的能量,C项错误;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存在能加快物质的循环,D 项正确。
答案 D12.(2014·东城区检测)如图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为kJ/(m2·a)。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值为20 810 kJ/(m2·a)B.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1.3%C.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都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实现的D.据能量的输入和输出分析,该生态系统的群落还没有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为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20 810 kJ/(m2·a),A项正确;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380/3 370×100%≈11.3%,B项正确;该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出是通过各营养级的细胞呼吸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实现的,C项错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输入与输出不处于平衡状态,群落还没演替到相对稳定的阶段,D项正确。
答案 C13.如图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示意图,E表示牧草一年固定的太阳能总量,E1、E2、E3分别表示流入牲畜、昆虫、鼠的能量。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存在4条食物链B.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E1+E2+E3)/EC.人类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提高E1/ED.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及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选项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选项B,牲畜、昆虫、鼠属于第二营养级,由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两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即(E1+E2+E3)/E;选项C,人类发展草原生态系统主要是为了更多地获取第二营养级中牲畜的能量;选项D,图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答案 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5分)14.(18分)如图是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及彼此间的关系,根据图示回答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问题:(1)图中由于缺少________和________,故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2)图中食物网中仙人掌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成分),鹰和蛇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食物网中碳元素以________的形式流动,动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该图是食物网内能量流动的图解,①~⑥表示相关过程的能量流动,则流入该食物网中的总能量是_________,⑥/②的值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及分解者。
仙人掌和矮灌木是生产者。
鹰捕食蛇,同时鹰和蛇又都捕食金花鼠和老鼠,故二者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和竞争关系。
食物网、食物链中碳元素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动力是能量流动。
仙人掌和矮灌木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是进入该食物网中的总能量。
⑥是老鼠从蚂蚁中同化的能量,②是蚂蚁从矮灌木中同化的能量,故⑥/②的值是老鼠和蚂蚁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