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凹版印刷机技术问题集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凹版印刷机技术问题集锦

套印误差

套印误差大都是凹版印刷机印刷中的常见缺陷,其现象是,在多色套印过程,每一色不能完全重叠,有一定的误差.

第一方面:人员素质

因为套色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就要求员工要有极强的工作能力.印刷是一项细致的工作,必须做到用心、细心、责任心。工作时要做好自检、自查,多方观察,及时发现问题。

第二方面:设备因素

整个设备的精度和性能,套印的张力控制,加热送风系统,压印橡胶辊、版辊、版轴、导向辊等系统的配合,这些情况决定了套印时的温度、压力、平行度、伸长率、卷取等,而套色系统本身更是限定了其精度。

版辊的递增不合适,易产生纵向套色不准,压印辊橡胶变形,弹性不足。要保持压辊处于良好的状态。

第三方面:操作工艺

基材张力设置不合理,张力太小,基材松弛,纵横向套色均不准;张力太大,基材横向收缩以及纵向套色不稳定,据此相应调节张力。

温度不合适,特别是烘箱温度太高,冷却辊温度太高使薄膜变形,对于不太平整的薄膜应适当提高预热箱温度。

烘箱中进排风量不平衡,造成薄膜在烘箱中抖动,应用风速计测量进排风量,加以控制。

版辊安装不合适,如产生偏心,在版辊安装前一定要把堵头上的油墨洗干净。

刮刀线

产生的原因

1. 无油墨的线痕。主要是油墨中混入了坚硬的杂质,如沙子等,这些坚硬粒子嵌在刮刀刃口处而造成。有时这类刮刀线痕也呈虚线,这种刮刀线痕很容易损伤印刷和刮刀。

2. 较粗的有油墨的连续刮刀线痕。这主要是由于一些较粗的软性粒子或杂质顶起了刮墨刀,或者刮刀刃口损伤而产生。这是最简单和最常见的刮刀线痕。

3. “流星”状的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一般在印刷版辊的网点很浅或未雕刻网点部分出现,时隐时现,对产品质量危害极大。这类刮刀线痕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多年来不断有人从油墨、制版、印刷环境等方面作过解释,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是比较完善的。比较好的为“活性粒子假设”。

4. 细丝状的连续性刮刀线痕。这类刮刀线痕细小像头发丝一样,在印刷过程中经常出现,而且在印刷机上很难观察得到,等到发现时已

经印刷了大量的产品,故对质量的危害极大。这类线痕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软的可以用竹刀轻擦掉,主要是由杂质引起的;而另一种则是初时呈现头发丝状,而后慢慢地呈带状分布,无法用竹刀擦去的,其产生的原因很复杂,涉及到油墨、制版、环境温度、湿度、刮刀软硬度等方面,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处理。总的来说,大概有如下几个方面:a.版辊方面。辊筒表面光洁度不好,辊筒表面镀铬层硬度不够,版辊过于光洁,无润滑作用也易产生。b.油墨方面。油墨细度不够,颜料颗粒太大,油墨使用过程中混入了颗粒性的杂质;油墨稀释不规范,产生了溶剂冲击现象;油墨抗静电性能差,油墨的润滑性能差。高硬度的颜料使用会产生线条。c.环境方面。印刷车间内的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洁净也会有影响。d.刮刀方面。硬的刮刀比软的刮刀产生的线痕要多。另外如果产生了刮刀线痕后不能及时处理,会在线痕的周围随刮刀的来回摆动产生一大束的刮刀线痕。

处理对策

装刀时必须平整、细心、装刀前要检查刮刀片是否有缺口装刀后必须仔细研磨,在印刷过程中如有刀丝出现,须停机再仔细研磨,严禁磨刀的油混入油墨中。

必须治理环境,减少尘埃,才能排除故障。应尽可能保持彩印环境的封闭,可安装空气过滤器并作尘埃含量检定,否则,很难产生高质量的产品。

由版辊引起的刀丝一般出现在浅网的部分,如版粗糙、渐变过度不均

匀,网深不合适等。一般应通过用金相砂纸磨版处理,注意磨版时用力要均匀,特别严重的要退回制版厂处理。

降低油墨粘度,如粘度太大,版面油墨干燥过快,相对加大了版辊筒与刮刀之间的摩擦力,使刮刀难以刮下版面油墨形成的刀丝。

如果刀丝是油墨引起的,一般是由于油墨中有垃圾或油墨溶解不均匀引起,应采取过滤油墨或重新选择溶解力强的溶剂或换油墨。

堵版

现象:印刷时在印版网点中的油墨干燥,致使印刷品出现网点残缺的现象。

原因:

A、溶剂与印速不匹配,干燥太快。

B、刮刀位置与压印点太远,凹眼中的油墨过长地暴露在空气中。

C、印刷凹版辊筒直径太大,在墨盘中浸入太浅。

D、干燥箱中的热风漏出来吹到版辊表面。

E、长时间停机时,版辊空转,油墨在网眼中得不到转移,逐渐干结。

F、杂质混入油墨中引起。基材在运转时往往产生静电,吸附环境中的灰尘、杂质进入油墨中,进入网眼造成堵版

G、铜版质量差引起。在版辊的制作过程中,网眼内壁粗糙,镀铬不均匀,研磨时产生毛刺等,对油墨转移率有影响,严重时造成堵版H、油墨状态差,油墨变质,溶剂的误用,异种油墨的混入等严重影响油墨的溶解性,造成堵版

I、化学变化。对于双液反应型油墨,随着印刷的进行,逐步发生交联等化学反应。使油墨的流动性变差,粘度升高,转移率随之降低,造成堵版。

解决方法:

a、使用和印刷速度相协调的溶剂,特别是气温高时,适当使用慢干溶剂。

b、在印刷品质不受影响的范围内,尽可能缩短刮刀与压印点之间的距离

c、维护、检查干燥热风的泄漏。

d、要经常搅拌油墨盘中的油墨,使油墨处于流动状态,及时加入新墨,减少墨皮的产生。

e、开机前要用溶剂擦拭版辊;印刷中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停机,需长时间停机时,先把版辊清洗干净,或者把版辊浸入油墨中空转,但也不宜太长时间。

f、当油墨变质,误用溶剂,混入异种油墨时,要更换油墨,清洗墨槽及循环泵。

g、若是铜版网眼内壁质量差引起,应重新制版。

反粘-凹版热转印常见问题处理

反粘的原因:

1.干燥不充分,残留的溶剂多。特别是印版较深及大量使用慢干溶剂

的情况下。

2.印刷干燥后的薄膜冷却不充分。

3.收卷时压力太大。

4.金墨、银墨印刷时容易干燥不充分,造成粘墨。

反粘的解决方法:

1.使干燥系统保持最佳状态,干燥温度,风量,风速合适,并与印刷速度匹配,充分减少残留溶剂

2.检查冷却系统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使薄膜收卷时充分冷却。

3.收卷张力及收卷压力要适当,必要时减少收卷米数。

4.金墨、银墨印刷时要降低印速,充分干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