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复习(电路设计与仪器选择)

合集下载

高考物理第二轮能力专题电路设计与仪器选择课件

高考物理第二轮能力专题电路设计与仪器选择课件

专题聚焦 例4.(04全国)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阻Rx
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nèi zǔ),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nèi zǔ)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nèi zǔ)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流表A1,则Im≈
R
X
ε +R
≈0.14A
A1
超过(chāoguò)了 A1的量程
第十五页,共37页。
专题聚焦
假 I(l/i设má≈n(gjcihǎésnhgè)),选故电应流选表电A流2,表R则AX2ε+.R≈A 20.18A,未超出A2的量程
对滑动(huádòng)变阻器的选择。假没选R1,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约为
第十四页,共37页。
专题聚焦
例3.有一电阻R,其阻值大约在40Ω至50Ω之间,需
进一步测定其阻值,现有下列器材: 电池组ε,电动势为9V,内阻忽略不计; 电压表V,量程为0至10V,内阻20Ω; 电流表A1,量程为0至50mA,内阻约20Ω;
V A
εr RX
电流表A2,量程为0至300mA,内阻约4Ω;
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上,而灯只 分得其中接线柱a和P之间的电压(diànyā)。移 ε
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增加a和P之间的电阻RaP ,灯泡两端的
电压(diànyā)就会随之增大。
灯范如果泡围只两是从端用电电压器的两变端化电(b压ià的nh变u化à0)范围U看L ,好ε像滑动变阻器的
阻值多大都行,但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大越不便于调节用
①找出唯一性的器材; ②草画电路图(暂不把电表接入);

高三物理电路设计与仪器选择

高三物理电路设计与仪器选择

② 分压电路
专题解说
设路端电压恒为U,这个电压分布在 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上,而灯只 分得其中接线柱a和P之间的电压。移 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增加a和P之间的电阻RaP ,灯泡两端的电压就会随之增大。
RL
p
ε
a
b
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是
如果只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看,好像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大都行,但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大越不便于调节用电器两端电压,且耗能越大.
⑴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 ,试画出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解:电源电动势约为9.0V、而电压表中最大量程只有5V,故经滑线变阻器分压后才可使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超过5V.
题中给出的两个都是已知内电阻的电压表,应将其中的一个已知内电阻的电压表当作电流表来使用,以实现电流值的间接测量.
1、确定电压表、电流表 被测电阻Rx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分别为2.2V和0.45A,则电流表选用A1,电压表选用V1。
专题聚焦
2、确定测量电路 由于待测电阻Rx的阻值大约是5Ω,而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为0.2Ω,所用电压表内阻为3KΩ,即Rv>>Rx,故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
3、确定控制电路 因滑动变阻器的全值R0大于被测电阻阻值Rx,故考虑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采用限流接法时,通过Rx的最大电流为0.45A,最小电流为0.11A,较符合实验要求)。
在进行实验的设计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必须的实验仪器,要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在能完成实验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少仪器的使用数目。同时也还要求实验电路的耗电要少,节约能源。
如在用滑动变阻器作为控制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较分压接法节省电能,不是非用分压接法不可的时候,通常用限流接法。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热点电学实验问题讲义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热点电学实验问题讲义

专题热点七 电学实验问题一、电学实验的三个选择 1.电学仪器的选择以“安全性”“精确性”“方便性”为前提,综合考虑.选择电学实验仪器主要是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件.(1)选择电表以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小误差为原则,即加在电表上的最大电压或电流不得超过其最大量程,实验过程中指针可移动范围最好在13至23量程这一段.(2)选择滑动变阻器要考虑它的额定电流,然后对采用分压法的滑动变阻器选总阻值较小的,对采用限流法的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选比电路中的电阻稍大些为好.对于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3)对器材选择的一般步骤是:①找出唯一性的器材;②草画电路图(暂不把电表画入);③估算电流最大值和最小值;④考虑电表是否安全画(该用分压法还是限流法),以及能否使电表达到满偏的13以上.(4)在“伏安法测电阻”和“伏安法测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一般选用总阻值较小的滑动变阻器,前者可方便调节,因为电阻丝的电阻很小;后者可减小误差,因为它与大阻值的电压表并联,使流过电压表的电流较小,电流表测的值更接近干路上的总电流.另外这两个实验的电压与电流都不大,电表量程一般取3 V 与0.6 A 的量程.2.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选择要想精确测量电阻,选用好的实验方法很重要,如果电压表或电流表都是理想化电表,两种方法都能准确地测量出电阻的大小,但如果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电阻,选择好的方法能大大减小误差.下面我们以电压表内阻为R V ,电流表内阻为R A ,待测电阻为R x ,待测电阻R x 的测量值为R 测=U 测I 测进行说明,准确度取决于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电流表内接法电流表外接法当R x ≫R A 时采用误差小或当R x >R V R A 时采用 当R V ≫R x 时采用误差小或当R x <R V R A 时采用 电压表读数偏大,电流表读数准确 电流表读数偏大,电压表读数准确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多了电流表内阻)R 测=R 真+R A测量值小于真实值(与电压表内阻并联值)1R 测=1R 真+1R V试触法:通过改变电表的连接方式,观察两个电表的读数变化情况,如果电流表变化明显,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这样可以避免在外接法中读数偏离真实值太多;如果电压表变化明显,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这样电压表读数会精确些3.滑动变阻器接法的选择为保证用电器的安全以及读数的精确性,滑动变阻器有两种接法,它们各有优缺点,选用哪种接法很有讲究,以安全第一、准确第二、能耗小第三的顺序考虑问题,这是高考实验考查的重点内容.下面我们假设用电器电阻为R x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阻为R ,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限流法分压法闭合开关前要使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处于最大值,对应上图中应是滑动头移至最下端 闭合开关前要使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最小,对应上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应移到最左端 实物图中只用到上下两个接头实物图中用到上面一个下面两个接头 用电器的电压调节范围ER x R +R x +r ~ER xR x +r用电器的电压调节范围0~ER x RR x R +rR x +rR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与用电器的电阻差不多大时电压调节作用最理想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越小调节用电器电压的作用越好说明:有下列几种情况的一定要用分压法:(1)被调节的用电器的电压或电流一定要从0开始连续调节(2)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电表量程或超过元件允许的最大电流时 (3)在给予的滑动变阻器的电阻远小于用电器的电阻时,在可用分压法也可用限流法时,用限流法一般节省能耗,连线方便.不过在不强调能耗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都可用分压法.不过分压法更要考虑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不得超过其限度手边现有如图7-1所示的器材:图7-1电源E(电动势12 V ,内阻为0.5 Ω); 电压表(0~3 V 、0~15 V ,内阻约10 kΩ);电流表(0~0.6 A 、0~3 A ,内阻约为1 Ω); 滑动变阻器R 1(阻值0~10 Ω,额定电流2 A ); 滑动变阻器R 2(阻值0~1 700 Ω,额定电流0.3 A ); 开关S 和导线若干.(1)电压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_,电流表的量程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2)请画出实验电路图;(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在实物图上连好实验电路.【解析】 (1)因为电源电动势为12 V ,所以R x 两端电压的最大值约为12 V ,故电压表的量程应选0~15 V .电路中电流最大值约为I m =1240 A =0.3 A ,所以电流表的量程应选0~0.6 A .分别将待测电阻与电压表内阻、电流表内阻相比较可知,R V R >RR A ,属于R ≪R V 的情况,所以测量电路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滑动变阻器若选用R 2,图7-2由于它的阻值比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得多,不论采用分压式还是采用限流式接法,调节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都不方便,所以本题中选用R 1.因为R 1<R4.若采用串联限流接法,电流(电压)调节范围比较小,不便于操作和进行数据处理,故应采用分压式接法.(2)实验电路图如图7-2所示.(3)在实验图上连线应按下列顺序,如图7-3所示,从电源正极开始,依次画线①②③,然后再依次画线④⑤⑥,最后画线⑦⑧.即按照“先串后并”的原则进行.图7-3【答案】 (1)0~15 V 0~0.6 A R 1 (2)如图7-2所示 (3)如图7-3所示 二、电阻的测量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这两个实验的关键是测量电阻.设计实验电路测量电阻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和重点.这类问题考查形式多样,变化无穷,但考查的原理均为欧姆定律R =UI,重点都是在用各种方法寻找电压U 和电流I.1.伏安法测电阻(1)测量电阻的原理:R =UI .(2)电流表的内、外接法 2.欧姆表测量电阻(1)测量原理I x =ER x +R 中,由于I x 随R x 非线性变化,所以表盘上刻度是非均匀的.(2)测量步骤:选挡、调零、测量、归位.(3)测量结果:读出指针指示的读数后必须再乘以旋钮指示的挡位倍率. 3.替代法测电阻(1)替代法的测量思路是等效的思想,可以是利用电流等效,也可以是利用电压等效.替代法测量电阻精度高,不需要计算,方法简单,但必须有可调的标准电阻(一般给定的仪器中要有电阻箱).图7-4(2)电路原理图:如图7-4所示.(3)测量步骤:在图中,S 接2,记下电流值I ,S 接1,调节电阻箱R ,使电流值仍为I ,则待测电阻R x =R.【例】 从下表中选出适当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电路来测量电流表A 1的内阻r 1.要求方法简捷,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并能测得多组数据.器材代号 规格电流表A 1 量程10 mA ,内阻r 1待测(约40 Ω) 电流表A 2 量程500 μA ,内阻r 2=750 Ω 电压表V 量程10 V ,内阻r 3=10 kΩ 电阻R 1 阻值约100 Ω,作保护电阻用滑动变阻器R 2总阻值约50 Ω 电池E 电动势1.5 V ,内阻很小开关S 导线若干(2)若选测量数据中的一组来计算r 1,则所用的表达式r 1=________,式中各符号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解析】 分析题意知道需测量电流表A 1的电阻,按常规思想应用伏安法,将电压表并联在待测电流表两端,但经分析该电流表满偏时两端电压仅为0.4 V ,远小于10 V 量程.这恰恰就是本题设计考核学生应变能力的“陷阱”.根据所列仪器的特点,电流表A 2内阻已知,由此可采用两电流表并联,因为两电流表两端电压相等即可省去电压的测量,从而减小实验误差,由I 1r 1=I 2r 2得r 1=I 2r 2I 1.图7-5【答案】 (1)如图7-5所示(2)I 2r 2I 1式中I 1、I 2分别表示通过电流表A 1和A 2的电流;r 2是电流表A 2的内阻。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电学实验中仪器选择和电路设计(共14张PPT)

2018年高考物理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电学实验中仪器选择和电路设计(共14张PPT)


(2)电学实验的器材选择和电路设计 1.电路结构:完整的实验电路包 括三个部分:①测量电路, ②控制电路(变阻器、开关), ③电源. 2.设计思路(如右图)
实验步骤
测量电路
配置
器材选择
控制电路
控制
调节
电路选择
应注意理解题叙的含义
题目中常有如下的叙述(或要求),应理解其含义 (1)“要有尽可能高的测量精度”是指电表的读数要准确(指 针最好指在满偏度的2/3左右) (2)“尽量减小误差”是要考虑实验的方法。如伏安法测电阻 时应考虑内、外接法 (3)“方法简捷”是指采用最简单的电路 (4)“电压变化范围较大”是指被测电阻电压能有较大的变化, 一般应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连接 (5)“保证调节滑线变阻器时用电器不易烧毁”是指用电器上 所加的最大电压不得大于额定电压“ (6)对物理量叙述要明确已知还是未知;如:内阻r1约40Ω,内 阻r2=750 Ω,r1未知,r2已知;电动势E1约3V、E2为6V,E1未知, E2已知,电源内阻不计或很小,电源是恒压源,可直接用电压表 测出电压。
精典题例
23. (10分) (1)电流表量程太大,而电路中电流太小,电流表没有明显读数。 (2分) 图8(乙) (2) 电路图(2分) 连线(2分)
图8(乙)
电键S1、S2闭合时电压表的读数U1;电键S1、闭合,S2断开时电 压表的读数U2 (2分) (2分) U2 U1
精典题例
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千欧~50千欧之间,现要测量其内阻, 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的器材: 待测电压表V(量程3V) 电流表A1(量程200µA) 电流表A2(量程5mA) K 电流表A3(量程0.6A) E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lkΩ) 电源E(电动势4V) 电键K. (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填写字母代号)( ) (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测多组数据.试在图所示方框中画 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其中电源和电键及其连线已画出).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如何选择仪器和电路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如何选择仪器和电路

知识就堤力量高考物理电学实验如何选择仪器和电路在电学实验中,例如用伏安法测电阻. 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测某一用电器的伏安特性图线,都存在如何选择电学实验器材,如何选择测量电路、控制电路的问题.合理地选择实验器材和实验电路,可以使实验顺利进行,而且实验操作方便,实验误差较小.正确地选译议器和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精确性”、“方便性”和“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要综合考虑.灵活运用.一、实验仪器的选择根据教学大纲及高考考试的要求,选择电学实验仪器主要是选择电表、滑动变阻器、电源等器件,通常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人手:1. 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 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 然后合理选择量程。

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取满偏刻度的2/3左右),以减少测读的误差.2•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或电压范围需选择滑动受阻器•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额定值.对高阻值的变阻器,如果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 不宜采用.3.应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来选择仪器.对于这种情况.只有熟悉实验原理.才能作出恰当的选择.【例1】有一电阻R其阻值大约在40Q至50Q之问,需进一步测定其阻值,现有下列器材:电池组,电动势为9V,内阻忽略不计;电压表V,量程为0至10V,内阻20 Q ;电流表A1,量程为0至50m A,内阻约20Q ;电流表A2,量程为0至300mA内阻约4Q;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为0至100Q,额定电流1A;滑动变阻器R2,阻值范围为0至1700Q, 额定电流0.3A,开关S及导线若干.实验电路图如图1所示,实验中要求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在实验中应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流表和______________ 滑动变阻器.【分析与解】首先估算电路中可能达到的最大电流值,假设选电流表,超过了A1的量程,及假设选电流表A2,则,未超出A2的量程,故应选电流表A2,这一选择遵循了安全性原则.对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高三物理复习:控制电路的选择

高三物理复习:控制电路的选择
控制电路的选择
(限流和分压) 电学实验仪器选择的一般方法
控制电路的选择
1.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的区别
方式 内容
限流式接法
电路图
负载R 上电压 调节范 围 负载R 上电流 调节范 围 闭合S 前滑片 位置
≤U≤E ≤I≤ b端
分压式接法
0≤U≤E 0≤I≤
a端
例1. 一只小灯泡,标有“3 V 0.6 W”字样,现用下面给出
答案:(1)R1 (2)连线如图所示。
控制电路的选择
2.两种接法的选择
①两种接法的一般适用条件
a.限流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小的电阻(跟 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相比相差不多或比 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还小)。
b.分压式接法适合测量阻值较大的电阻( 一般比滑动变阻器的总电阻要大)。
控制电路的选择
2.两种接法的选择
(2)在下面的虚线框内画出你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图(尽量
减小实验误差)
【答案】(1)外接 分压式 (2)如图所示
例2.为测量“12 V 5 W”的小电珠在不同电压下的功率,给定了以下器 材: 电源:12 V,内阻不计; 电流表:量程为0~0.6 A、0~3 A,内阻约为0.2 Ω; 电压表:量程为0~3 V、0~15 V,内阻约为15 kΩ; 滑动变阻器:0~20 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实验要求加在小电珠上的电压可从零开始调节。
(2)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或电压范围选择滑动变阻器。 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的额定值,对高阻值的 变阻器,如果滑片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 采用。
(3)应根据实验的基本要求来选择仪器。对于这种情况,只有 熟悉实验原理才能做出恰当的选择。
【随堂练习】

2021年高考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及电路设计问题精品教育 doc

2021年高考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及电路设计问题精品教育 doc

2021年高考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及电路设计问题精品教育 doc----f7284015-6ea2-11ec-95ef-7cb59b590d7d2021年高考专题复习:电学实验中仪器的选择及电路设计问题精品教育doc 电工实验仪器的选择与电路设计一、内容概述:1.主要问题类型:填空、连线、画图2命题特征(1)分析近几年的高考,考查的方向基本不变,主要体现在:①基本仪器的使用及读致.②电表的改装、仪器的选择。

②以测量电阻、电源电动势为核心的电学实验.①实验原理的理解、实验数据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设计方面。

(2)基本仪器的使用仍然是未来高考的重点。

同时,要注意实验操作过程的考核和创新设计实验。

3.思维方式常用方法: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累积法。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分压式、限流式。

电流表的接法:内接法、外接法。

题型一:多用电表的使用:核心知识1.多用表的电流多用表的电压和电流2.“机械零点”与“欧姆零点”“机械零”位于刻度盘左侧的“0”位置,调节拨盘下侧中部的定位总览线;“欧姆零点”位于刻度盘右侧电阻刻度的“0”位置,用于调整欧姆档的零点设置按钮。

3.欧姆表刻度不均匀的原因当红黑表笔短接时,调节滑动变阻器r0(即欧姆调零),使灵敏电流计满偏,ig?erg?r0?r、此时,当两个探针连接到电阻Rx时,电阻Rx与电路中的电流相连流相对应,但不是线性关系,故欧姆表刻度不均匀。

常规方法:“使用多用电表测电阻”的步骤第1页步骤一:机械调零。

第二步:选择放大率,放大率通常比测量电阻的估计值低一个数量级,例如200Ω的估计值,您应该选择×10,以便指针的偏转角度在完全偏差范围内步骤三:进行欧姆调零。

第四步:将红色和黑色探针连接到待测电阻的两端进行测量,并将指针指示乘以放大倍数,得到测量值。

步骤五:测量结束后,将选择开关旋至off或交流电压最高挡。

特别注意:使用欧姆块测量电阻时,如果指针旋转角度太小(即指针指示的欧姆刻度值太大),应适当增大放大倍数,并在测量前重新调零;如果指示器的偏转角度太大(即指针指示的欧姆刻度值太小),应适当减小放大倍数,并在测量前重新调零。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实验器材选取与电路设计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实验器材选取与电路设计

高考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实验器材选取与电路设计命题点一测量电路与控制电路的选择1.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外接法(1)两种接法比较内接法外接法电路图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U 测=U x +U A电压表分流I 测=I x +I V 电阻测量值R 测=U 测I 测=R x +R A >R 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R 测=U 测I 测=R x R V R x +R V <R 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适用条件R A ≪R x R V ≫R x 适用于测量大阻值电阻小阻值电阻(2)两种电路的选择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 x 较小,宜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R x 较大,宜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简单概括为“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②临界值计算法:R x <R V R A 时,用电流表外接法;R x >R V R A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③实验试触法:按图1所示接好电路,让连接电压表的导线P 先后与a 、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说明电流表分压更明显,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说明电压表分流更明显,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图12.滑动变阻器两种连接方式(1)滑动变阻器两种接法的对比限流接法分压接法对比说明电路图串、并联关系不同负载R 上电压调节范围(不计电源内阻)RE R +R 0≤U ≤E 0≤U ≤E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负载R 上电流调节范围(不计电源内阻)E R +R 0≤I ≤E R 0≤I ≤E R 分压电路调节范围大闭合S 前滑片位置b 端a 端都是为保护电路元件(2)滑动变阻器必须接成分压电路的几种情况:①要求电压表能从零开始读数。

②当待测电阻R x ≫R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时。

③若采用限流式接法,电路中的最小电流仍超过电路中电表、电阻允许的最大电流。

(3)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和用电器的阻值差不多且要求电压不从零开始变化,通常情况下,由于限流式结构简单、耗能少,优先使用限流式。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电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复习专题--电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中学物理复习专题--电学试验学问点归纳一、电路设计或器材选择原则1、平安性:试验方案の实施要平安牢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

要留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2、精确性:在试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の选择上,应使试验误差尽可能の小。

保证流过电流表の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の电压均不超过运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偏度の1/3),以削减测读误差。

3、便于调整:试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

二、内、外接法の选择 1、外接法与外接法对比2、内、外接法の确定方法: ①将待测电阻与表头内阻比较R R V xx x AR R R >⇒⇒ 为小电阻 外接法 R R V x x x ARR R ⇒⇒< 为大电阻 内接法 ②试触法触头P 分别接触A 、B电压表示数变更大⇒电流表分压作用大⇒外接法 电流表示数变更大⇒电压表分流作用大⇒内接法三、分压、限流接法の选择1.两种接法及对比限流接法分压接法电路图电压调整范围 xx ER R x U E R≤≤+ 0x U E ≤≤ 电路消耗总功率 x EI()x ap E I I +闭合K 前滑动头在最右端滑动头在最右端2.选择方法及依据①从节能角度考虑,能用限流不用分压。

②下列状况必需用分压接法A .调整(测量)要求从零起先,或要求大范围测量。

B .变阻器阻值比待测对象小得多(若用限流,调不动或调整范围很小)。

C .用限流,电路中最小の电压(或电流)仍超过用电器の额定值或仪表量程。

四、实物图连接の留意事项和基本方法⑴留意事项:①连接电表应留意量程选用正确,正、负接线柱不要接错。

②各导线都应接在接线柱上,不应在导线中间出现分叉。

③对于滑动变阻器の连接,要搞清晰接入电路の是哪一部分电阻,在接线时要特殊留意不能将线接到滑动触头上。

⑵基本方法:①画出试验电路图。

②分析各元件连接方式,明确电流表与电压表の量程。

电学实验(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清单大全

电学实验(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清单大全

电学实验(1)——高考物理二轮复习实验清单大全实验十一: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考点平均卷面分:6;考查频次:中。

【知识梳理】一、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连接在回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变化,得出电容器充、放电过程的特点。

二、实验器材直流电源、导线、单刀双掷开关、电容器、定值电阻、电流表(电流传感器)、电压表(电压传感器)。

三、实验步骤(1)按图连接好电路.(2)把单刀双掷开关S打在上面,使触点1与触点2连通,观察电容器的充电现象,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3)将单刀双掷开关S打在下面,使触点3与触点2连通,观察电容器的放电现象,并将结果记录在表格中.(4)记录好实验结果,关闭电源.四、数据处理五、注意事项(1)连接电路时注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正、负极和量程。

(2)对电解电容器也要注意正、负极。

(3)要选择电容较大的电容器。

(4)实验过程要在干燥的环境中进行。

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试题练习】1.在做“观察电容器的充、放电现象”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1)当开关S接到“1”时,电容器处于_____过程(选填“充电”或“放电”);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逐渐_____(选填“增加”或“较少”)。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电容器充电时,电压表示数先迅速增大,然后逐渐稳定在某一数值B.电容器充电时,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一直增大C.电容器放电时,电阻R中的电流方向从右到左D.某时刻电容器正在放电时,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量正在减少1.答案:(1)充电;增加(2)AD解析:当开关S接到“1”时,电容器处于充电过程;电容器所带的电荷量逐渐增加。

(2)A.电容器充电时,电压表示数先迅速增大,然后逐渐稳定在某一数值,A项正确;B.电容器充电时,两极板间的电压逐渐增大,电路中的电流逐渐减小,灵敏电流计G的示数一直减小,B项错误;C.电容器上极板充电时与电源正极相连,带正电,电容器放电时,电阻R中的电流方向从左到右,C项错误;D.某时刻电容器正在放电时,电容器两极板的电荷量正在减少,D项正确。

高三物理电学设计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物理电学设计实验专题复习

高三物理电学设计实验专题复习电学实验是高考实验考查的重点与热点问题,特别是近几年的高考中电学实验更是连年出现,设计型电学实验更是高考实验的重头戏,其中最典型问题就是:定值电阻的测量(包括金属电阻率的测量)电阻的测量非线性电阻测量(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描绘)电表(电流表和电压表)内阻的测量电源内阻的测量其中,电阻的测量(包括变形如电表内阻的测量)、测电源的电动势与内电阻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实验。

它们所用到的原理公式为:IrUEIUR+==,。

由此可见,对于电路中电压U及电流I的测量是实验的关键所在,但这两个量的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的方法却多种多样,在此往往也是高考试题的着力点之处。

因此复习中应熟练掌握基本实验知识及方法,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基础回扣(一)电学实验中所用到的基本知识1.电路设计原则: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电路的问题,有一定的灵活性,解决时应掌握和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即―安全性‖、―方便性‖、―精确性‖原则,兼顾―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灵活运用。

⑴正确性:实验原理所依据的原理应当符合物理学的基本原理。

⑵安全性:实验方案的实施要安全可靠,实施过程中不应对仪器及人身造成危害。

要注意到各种电表均有量程、电阻均有最大允许电流和最大功率,电源也有最大允许电流,不能烧坏仪器。

⑶方便性:实验应当便于操作,便于读数,便于进行数据处理。

⑷精确性:在实验方案、仪器、仪器量程的选择上,应使实验误差尽可能的小。

2.电学实验仪器的选择:⑴根据不使电表受损和尽量减少误差的原则选择电表。

首先保证流过电流表的电流和加在电压表上的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然后合理选择量程,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要大于满偏度的1/3),以减少测读误差。

⑵根据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电流或电压范围选择滑动变阻器,注意流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超过它的额定值,对大阻值的变阻器,如果是滑动头稍有移动,使电流、电压有很大变化的,不宜采用。

电学实验设计中仪器和电路的选择

电学实验设计中仪器和电路的选择

电学实验设计中仪器和电路的选择中学电学实验因其原理丰富、操作容易、现象明显、误差相对较小且易于减小实验误差等特点,而成为各类考试考查中长盛不衰的“热点”,高考中更是年年必考。

其中难点是实验仪器和电路的选择,它能充分反应学生对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步骤等的理解掌握情况以及对实验器材性能和操作的熟练程度,是对实验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考查,因此它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和重点。

近几年高考中基本上都考查了实验仪器及电路的选择,学生得分率都不很高。

下面我们来分析如何解决这一类型的习题。

首先,选择仪器和电路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实验误差,使测量尽量准确。

比如,选择安培表的内、外接法主要是为了减小系统误差;选择电表的量程主要是为了减小读数的偶然误差等等。

因此,为了使测量尽量准确和保护仪器,选择仪器和电路时应注意如下总原则:(1)电表的选择:①尽量选择较理想(即安培表内阻越小越好,伏特表内阻越大越好)的电表(电压表、电流表);②选量程时应尽量使指针达半偏以上。

这样有利于减小误差。

(2)变阻器的选择:原则上要便于调节。

所以其电阻值应接近待测电阻,不要过大,也不要过小。

额定电流则越大越好。

(3)安培表内、外接法的选择:当R R R R x A v x <时,用安培表外接法;当R R R R x A v x>时,用安培表内接法。

(4)分压、限流电路的选择:①选择电路时优先考虑限流电路,当电路中最小电流仍超过电流表量程(或电路中额定电流)时,就用分压电路;②要求尽量多测几组实验数据时,用分压电路;③用图线法处理数据时,用分压电路。

等。

【例1】有一电阻R x ,其阻值大约在40~50欧姆之间,需要进一步测定其阻值,手边实验要求多测几组电流、电压值,画出电流−电压关系图。

为了实验能正常进行并减小测量误差,而且要求滑动变阻器便于调节,在实验中应选图_____所示的电路,应选代号是______的毫安表和代号是_____的滑动变阻器。

2024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电学实验仪器及电路的选择

2024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电学实验仪器及电路的选择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2. 误差分析:
电流表可看成一个小电阻,内阻为RA。
(1)内接法: 误差来源于电流表分压
U测 U x +U A I测 I x
R测
U测 I测
Ux +U A Ix
Rx +RA
R测 Rx
也可以理解为测量出来的电阻其实是待测电阻 与电流表串联后的总电阻,即 R测 Rx +RA
有下列器材供选择: 电流表应选______ ,电压表应选______。 (填代号) 并将设计好的测量电路原理图画在虚框内。 A1电流表(量程40mA,内阻约0.5Ω) A2电流表(量程10mA,内阻约0.6Ω) V1电压表(量程6V,内阻约30kΩ) V2电压表(量程1.2V,内阻约的20kΩ) R1滑动变阻器(范围0-10Ω)
4.(1)见下图(2)B
R测
Rx RV Rx RV
(三)滑动变阻器分压式、限流式接法的选择: (1)分压式接法:
0U E
0I E Rx
1.分压式接上面一个接线柱及下面两个接线柱; 2.实验要求电压从0开始:如测伏安特性曲线; 3. 当R滑 Rx时,一般选分压式;
(三)滑动变阻器分压式、限流式接法的选择:
(2)限流式接法:
(3)若电压表、电流表读数用U、I表示,用上述测得的物理量计
算金属的电阻率的表示式为ρ=

2.(1) 0.5mm 40.00.01mm 0.900mm
(2)A1 V2 见下图(3) d 2U
4IL
3.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阻值,备用器材如下: 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25kΩ) 电流表A1:(量程100μA,内阻2kΩ) 电流表A2:(量程500μA,内阻300Ω) 电压表V1:(量程10V,内阻100kΩ) 电压表V2:(量程50V,内阻500kΩ) 电源E:(电动势15V,允许最大电流1A)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1kΩ) 电键S,导线若干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型技巧解析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型技巧解析

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型技巧解析高考物理中的电学实验题一直是考生们较为头疼的部分,不仅需要扎实的物理知识基础,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能力。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电学实验题型的技巧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同学们在考试中能够更加得心应手。

一、常见的电学实验题型1、测量电阻类这类题型通常要求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

常见的方法有伏安法、欧姆表法、替代法等。

伏安法是最基本的方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电阻值。

2、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类此类题目往往通过实验数据,运用图像法或者计算法来求得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3、描绘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类要求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电学元件(如小灯泡、二极管等)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对曲线进行分析和解释。

4、多用电表的使用类考查多用电表的读数、测量原理以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二、解题技巧1、电路设计技巧(1)合理选择测量电路若待测电阻的阻值远大于电流表内阻,应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反之,若待测电阻的阻值远小于电压表内阻,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合理选择控制电路若要求电压从零开始连续变化,或者所测电阻的阻值较大,应采用分压式接法;若待测电阻的阻值较小,且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远大于待测电阻的阻值,应采用限流式接法。

2、仪器选择技巧(1)电表的选择根据电源的电动势和待测电阻的估计值,大致计算出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从而选择量程合适的电流表和电压表。

(2)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在分压式接法中,应选择阻值较小、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在限流式接法中,应选择阻值与待测电阻相近、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

3、数据处理技巧(1)图像法对于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描绘伏安特性曲线等实验,常采用图像法处理数据。

通过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将实验数据描点连线,根据图像的斜率和截距求出相关物理量。

(2)平均值法对于多次测量的数据,可采用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误差。

4、误差分析技巧(1)系统误差了解实验原理中可能存在的系统误差,并能够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和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高考电学设计性实验中器材及电路选择物理高考试题中电学实验

高考电学设计性实验中器材及电路选择物理高考试题中电学实验

高考电学设计性实验中器材与电路的选择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213172〕顾国富电学实验是高中实验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而电学实验设计那么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根本实验操作技能,因而电学设计性实验成为历年高考的热点之一。

由于中学电学实验原理丰富,涉及的器材种类较多,每一种器材对应有不同的量程,所以电学实验设计的难点在于对电路和器材的选择。

电学实验设计能充分反映学生对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步骤理解掌握情况及对实验器材性能和操作的熟练程度,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一种综合性考查,往往具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在近几年的高考阅卷过程中发现对这一类问题大局部学生的得分率都较低,因此有必要对这一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下面我们就来介绍有关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的根本原那么和方法。

电学实验器材和电路选择的总的原那么是平安、精确和方便。

器材的选择与实验所用的电路密切相关,因此在选择器材前首先要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设计测量精确、平安可靠、操作方便的实验电路,再根据实验电路的需要选择器材。

选择器材和电路时,为了使测量结果精确和保护仪器,应遵循以下原那么:1.电表的选择通过估算确定电路中通过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和电压表两端的最大电压,所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大于最大电流和最大电压,以确保电表的平安;通过估算确定电路中通过电流表的最小电流和电压表两端的最小电压,选择的电表的量程应使电表的指针摆动的幅度较大,一般应使指针能到达半偏以上,以减小读数的偶然误差,提高精确度;在满足上述两个条件以后,在不计电表内阻时应选用内阻较小的电流表和内阻较大的电压表,以减小系统误差。

2.变阻器的选择所选用的变阻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路中通过变阻器的最大电流,以确保变阻器的平安;为满足实验中电流变化的需要和调节的方便,在分压式接法中,应选用电阻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变阻器,在限流式接法中,应选用电阻与待测电阻比较接近的变阻器。

3.电源的选择一般可以根据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选择符合需要的直流电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聚焦
⑵根据你所画的电路原理图在题给的实物图上画出联线.
V2的读数用U2表示,则由已知量和测得量表示Rx的公式 为Rx=______。 解:外接法:电压表V1上的读数值是被 测电阻Rx上的真实压降值,而电压表V2 中通过的电流值是流过V1、Rx中电流 的和,闭合电键K,调节滑线变阻器的滑 动头,使V1、V2尽可能地接近满偏,读出 V1、V2两表的读数值U1、U2,由欧姆定 律和串并联电路电压、电流的分配关 系,有 U2 U1 U 1 IR R x = ( = )R x r2 r 1 U2 U1 U 1rr2 1 (I R = - )∴R x = r2 r U 2 r - U 1r2 1 1
在进行实验的设计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必须的实验 仪器,要充分发挥仪器的功能,在能完成实验的前提下, 尽可能地减少仪器的使用数目。同时也还要求实验电路的 耗电要少,节约能源。 如在用滑动变阻器作为控制电路时,滑动变阻器的限 流接法较分压接法节省电能,不是非用分压接法不可的时 候,通常用限流接法。
专题解说
专题解说 使用分压电路时,一般选用滑动变阻器的
全电阻小于用电器的电阻, 在0.1—0.5倍之间为好。即阻 值小些,以获得较大的电流输出。 选用限流电路还是选用分压电路,以下几点可作参考 : a.用电器两端电压要求变化范围较大,或从零开始连读 可调,应选分压电路。 b.如果采用限流电路时,电路中最小电流等于或大于用 电器的额定电流,应选分压电路。 c.如果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比用电器的阻值小得多,为 了能使用电器两端电压有较大变化,应选分压电路。 d.如果滑动变阻器的全阻值比用电器的阻值相差不多, 两种电路都可以对用电器的电压(电流)进行有效方便的 控制,可以任选其中一种电路。此时假如从节省电能和电 路简单考虑,应选限流电路。
专题解说 三、测量电路的选择
由于电流表、电压表内阻的影响,不 V 管采用电流表内接还是外接都将会引 R A 起实验的误差。(如在伏安法测电阻 内接法 时,内接法测量结果偏大,外接法测 量结果偏小。) V 内接法的测量误差是由于电流表的 分压作用而产生的,由串联电路中电 R A 压与电阻成正比,可知当RA<<R时,电 外接法 流表的分压作用可忽略不计,此时测量值很接近真实值,可 见,测量大电阻时宜采用内接法. 外接法的测量误差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而产生的, 由并联电路中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可知当Rv>>R时,电压 表的分流作用可忽略不计,此时测量值很接近真实值,可 见,测量小电阻时宜采用外接法。
专题聚焦 例4.(04全国)用以下器材测量一待测电
阻Rx的阻值(900~1000Ω): 电源E,具有一定内阻,电动势约为9.0V; 电压表V1,量程为1.5V,内阻r1=750Ω; 电压表V2,量程为5V,内阻r2=2500Ω; 滑线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为100Ω; 单刀单掷开关K,导线若干。 ⑴测量中要求电压表的读数不小于其量程的 1 3 ,试画出 测量电阻Rx的一种实验电路原理图(原理图中的元件要 用题图中相应的英文字母标注) 解:电源电动势约为9.0V、而电压表中最大量程只有5V, 故经滑线变阻器分压后才可使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不超过 5V. 题中给出的两个都是已知内电阻的电压表,应将其中 的一个已知内电阻的电压表当作电流表来使用,以实现电 流值的间接测量.
V A
表的分流作用明显,应采用外接电路 当RV/R< R/RA即R> R A R V 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较电流 表的分压作用明显,应采用内接电路.
专题解说
四.实验设计要求误差小.仪器少.耗电少.
为减小实验误差,在设计电路时,要注意实验原理的 完善,尽量选用精密的仪器;选择合适的量程(使指针有 较大偏转);读数时至少保证一个表(电流表或电压表) 的指针与刻度线对齐。
专题解说 使用限流电路时,一般选用滑动变阻器的
全电阻和用电器的电阻相差不多或大几倍,在2—5倍为好, 这样既便于调节,用电器两端电压变化范围又比较大.若过 小,则不能有效地控制电流,过大则控制电流不平稳,会造成 电流值跳跃太大.
② 分压电路
RL
p 设路端电压恒为U,这个电压分布在 a b 滑动变阻器的全部电阻丝上,而灯只 分得其中接线柱a和P之间的电压。移 ε 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增加a和P之间的电阻RaP ,灯泡 两端的电压就会随之增大。 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是 0 U L ε 如果只从用电器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看,好像滑动变阻器 的阻值多大都行,但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越大越不便于调 节用电器两端电压,且耗能越大.
≈0.005A,故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范围为0.005A - 0.18A, 因为电流表A2的量程为0.3A,电流强度为0.06A时,仅 为电流表A2量程的1/5,如果移动滑动变阻器阻值再增大, 其电流表的示数将更小,读数误差会更大,因此对于R2而言, 有效的调节长度太小,将导致电流强度值随滑动片位置的 变化太敏感.调节不方便,故应选滑动受阻器R1.
专题解说 二.供电电路与滑动变阻器的选择
① 限流电路
设路端电压为U,滑动变阻器的有效 电阻为接线柱a和P之间的电阻RaP, 灯泡两端的电压为 U L =
L
P ε b a
RL
Hale Waihona Puke U 灯泡的电阻为RL,则通过灯泡的电流强度为 I= R L + R ap R U
R L + R ap
若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为R,则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范围 RL ε 是 U L ε RL +R 可见滑动变阻器的总阻值R越大,灯泡两端电压的变化范 围越大。但若R比RL大得多,则滑动头稍有移动,电流电 压便有很大变化,则不便于调节RL两端的电压,不宜采用。
专题解说 如何确定R值是较大还是较小?
当被测电阻与电压表内阻的关系满足RV>>R即RV/R>>1时 应采用“外接法”较准确; 当被测电阻与电流表的内阻相比满足 RA<<R即RA/R<<1, 采用“内接法”测量误差较小. 当RV/R=RA/R时,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和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是相同的,此时既可选择“内接法”也 RA 可选择“外接法”.R= R V ,我们常称为临界电 阻. /R> R/R 即R< R A R V 时,电流表的分压作用较电压 当R
专题解说
⑶操作性原则: 实验时需考虑调节方便,便于操作,如 滑动变阻器的选择,既要考虑它的额定电流,又要考虑它 的阻值范围,在二者都能满足实验要求的情况下,还要考 虑阻值大小对实验操作中是否调节方便的影响。
选择的一般步骤是: ①找出唯一性的器材; ②草画电路图(暂不把电表接入); ③估算最大值(在限流电路中把滑动变阻器触头推向最小 值); ④考虑能否都使电表达到满偏的1/3以上。
RV 50×10
ε
专题聚焦 例2.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的阻值,现有实
验器材如下:待测电阻Rx(阻值大约为5Ω,额定功率为 1W);电流表A1(量程为0~0.6A,内阻为0.2Ω);电流 表A2(量程为0~3A,内阻为0.05Ω);电压表V1(量程 为0~3V,内阻为3KΩ);电压表V2 (量程为0~15V,内 阻为15KΩ);滑动变阻器R(0~50Ω);蓄电池(电动 势为6V),开关、导线。 为了较准确测量Rx的阻值,保证器材的安全,以及操 作方便,电流表、电压表应选择 ,并 画出实验电路图。 解 1、确定电压表、电流表 被测电阻Rx的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分别为2.2V和0.45A, 则电流表选用A1,电压表选用V1。
专题聚焦 例1.某电压表的内阻在20 kΩ~50 kΩ之
间,现要测量其内阻,实验室提供下列可选用器材:待测 电压表V(量程3 V),电流表A1(量程200 μA),电流表 A2(量程5 mA),电流表A3(量程0.6 A),滑动变阻器R(最 大阻值1 kΩ),电源E(电动势4 V),电键S. (1)所提供的电流表中,应选用_________(填写字母代号). (2)为了尽量减小误差,要求测量多组数据,试在图中画 出符合要求的实验电路图(电源和电键及连线已画出). 解: 电源电动势E=4V,电压表内阻最大50kΩ,故电流最小 E 4 值 I= A1 A=80μA,A2、A3量程 = V 3 都太大,故选A1. 由于RV在20kΩ―50kΩ之间,远大于滑动 变阻器的阻值1kΩ,故应连成分压电路.
2010届高考物理二轮复习 系列课件
23《电路设计与仪器 选择》
专题解说
知识概要与方法
实验电路设计的原则
1、安全性 2、精确性 3、方便性 4、误差小 5、仪器少 6、耗电少
专题解说
一.仪器的选择
对实验仪器的选择,在进行正确测量的前提下,一般遵循 以下原则: ⑴安全性原则: 要保证所用仪器的安全,注意考虑电源的 电压、电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等。 选择电表时,保证其电流和电压均不超过使用的量程。选 择滑动变阻器时,流经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允许通 过的最大电流。 尽量减小实验误差。选择电表时,在保证 ⑵精确性原则: 电流和电压均不超过使用量程的前提下,合理选择量程。 务必使指针有较大偏转(一般取满偏度的2/3),一般能 用小时不用大。选择滑动变阻器时,注意其阻值的大小对 实验操作和对实验的影响,一般能用小时不用大。对某个 实验来讲,精确程度够用即可,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
专题聚焦
2、确定测量电路 由于待测电阻Rx的阻值大约是5Ω,而所用电 流表的内阻为0.2Ω,所用电压表内阻为3KΩ, 即Rv>>Rx,故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
3、确定控制电路 因滑动变阻器的全值R0大于 被测电阻阻值Rx,故考虑滑 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采用 限流接法时,通过Rx的最大 电流为0.45A,最小电流为 0.11A,较符合实验要求)。
专题聚焦
,则I/
假设选电流表 A2 量程,故应选电流表A2 .
ε ≈0.18A,未超出A2的 m≈ R + R X A2
对滑动变阻器的选择。假没选R1,电路中的最小电流约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