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漫画材料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2025届全国高考名校模考作文--漫画:从深渊爬到地面一样很厉害

2025届全国高考名校模考作文--漫画:从深渊爬到地面一样很厉害

2025年全国高考名校模考作文--漫画:从深渊爬到地面一样很厉害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漫画文字:别人爬到山顶很厉害,但你从深渊爬到地面一样很厉害--(选自《小林漫画》)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审题指导这幅漫画的关键在于理解“别人爬到山顶很厉害,但你从深渊爬到地面一样很厉害”这句话。

首先,要明确“山顶”和“深渊”所代表的含义。

“山顶”通常象征着成功、优越的境地或较高的起点;“深渊”则代表着困境、挫折、低谷或极为不利的处境。

其次,要思考两种“厉害”的不同之处。

别人从正常起点爬到山顶,展现出的是一种向上攀登、追求卓越的能力和成就;而自己从深渊爬到地面,体现的是一种从绝境中奋起、克服巨大困难、实现自我救赎和提升的坚韧与勇气。

在审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不能简单地比较从山顶和从深渊出发的优劣,而应着重探讨从深渊爬到地面所蕴含的价值和意义。

要结合自身的感悟和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在面对困境时应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定的信念。

可以思考如何正确看待他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努力,不盲目羡慕他人,而是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

三、参考立意1、从深渊崛起,更显坚韧。

2、困境中的攀升,别样的辉煌。

3、不比他人山顶高,只赞自己出深渊。

4、于深渊中奋起,成就非凡自我。

5、他人山顶虽高远,自我出渊亦英雄。

四、优秀作文《在深渊中崛起》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常常会仰望那些站在山顶的人,他们的光芒似乎耀眼夺目。

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自己,或许正身处深渊之中,但请相信,从深渊爬到地面,同样是一种了不起的成就。

深渊,那是黑暗与绝望的代名词,是心灵的低谷,是命运的捉弄。

身处其中,我们可能感到无助、迷茫,甚至想要放弃。

但正是在这看似绝境的深渊里,隐藏着无限的可能和力量。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漫画材料“凿”导写及范文展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漫画材料“凿”导写及范文展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漫画材料“凿”导写及范文展作文原题欣赏下面题为《凿》的漫画材料,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根据要求写作。

(60分)要求:结合漫画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漫画下半部分是粗栃嶙峋的岩石,上半部分是一个肌肉健硕、身形俊朗的汉子,他正手握锤凿专注地敲打雕琢下半身的岩石,让自己的完美形体经打磨逐渐显露出来。

漫画寓意关乎人如何趋向完善、日臻完美的思考。

立意可以有:人本非完美,其成熟源自稚嫩,其完美脱胎于不完美;人的发展要做出取舍,敢于舍去、去除累赘就会更接近完美;人要为自己找到好榜样,立个高标准,再不断磨砺自己,向其看齐;人的完善进步是自我打磨、自我剖析且充满痛苦艰辛的过程,需要忍痛坚持,永不言弃等等。

范文展示以“凿”达破,破后方立最近,一幅名为《凿》的漫画引发了大家的思考。

在画面中,一个下半身被泥土围困住的雕塑正手握工具,好像准备将自己从土中“凿”出来。

在没有外界的帮助下,如果他自己不动手去“凿”出自己,那他将永远被困在这一小堆土中无法动弹。

对于我们来说这也有着同样的道理,在每个人独立的人生道路上,只有勇于“凿”出自己,才有可能打破围困自己的壁垒,用自己的双脚站立在自己的道路上。

何为“凿”自己呢?它是漫画中用着凿土工具将不必要的土砂挖走的行为,在我看来,其实就是塑造自我的过程。

而这一过程,也就是学习、实践和反馈的过程。

从出生到成长,我们从学校中学习,从社会中学习,从生活中学习,在不断学习中逐渐认识到自己想成为什么模样;而在实践中去观察和发现,这种模样是我真正想要的吗?只有在不断学习、实践和反馈中清楚了自己的认识,知道了哪些泥土我仍需要,哪些沙砾我已不再需要,这才开始“凿”自己。

“凿”同样也需要工具和方法。

古言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由此,合适且正确的工具方法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高考漫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品德与名声(典题+审题立意+范文+素材)

高考漫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品德与名声(典题+审题立意+范文+素材)

高考漫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品德与名声(典题+审题立意+范文+素材)【典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但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

——格罗斯要求:结合漫画文字的内容和寓意,进行思辨,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来源:2021·江苏模拟【审题立意】【审题】这是一道漫画类作文,图与文结合,具有思辨性。

审题的核心是:人的品格是根本,其重要性胜于名声,即启示我们要加强自身修养,应修身筑本,而不是粉饰名声。

行文时,需要从作文材料出发,读懂漫画寓意和名言内涵,然后“进行思辨”,并能联系实际,加以延伸。

无论看漫画还是名言,可知树木与树荫、品格与名声是根本与附加的关系。

品格是内在的,是一个人之所以称其为人的根本所在,品格的高下,决定着一个人的生存意又与人生价值的大小;名声则是外在的,当然相称的名声是对品格的彰显与传扬(不宜将“名声”以“虚名”替之),但过分看重名声,尤其是看中与品格不符的虚名,会舍本逐末,一如画中人,树还不够高。

树冠也不够大,树荫也就小,结果用油漆刷刷树荫,看似荒诞,实则颇有寓意。

人不能一味追逐、粉饰名声而迷失自我。

这是本题最需要思辨也最难思辨处。

【立意】1.品格胜于名声。

2.追逐虚名只会迷失自我。

3.优秀品格造就好的名声。

4.锤炼品格,修身筑本。

【范文】优秀的品格成就名声“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这是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写于1871年的著作《品格的力量》中的一段话。

斯迈尔斯谈到,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高尚的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的价值,是最宝贵的财富。

每一个民族和每一个个人一样,要维护自己的品格。

一个国家是否伟大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它的人民的品格。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漫画作文审题立意指导+课件

三、思维的策略: 逆向思维:尝试从与漫画寓意相反的角度来思考问题,这可能 会让你发现一些新的、独特的观点。 联想思维:将漫画中的元素或情节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联想, 寻找它们之间的共同点或联系。 批判性思维:对漫画中的现象或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分析它 们的成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总之,高考的漫画作文审题立意需要细心观察、深入思考并选 择合适的角度进行论述。通过不断练习和积累经验,你可以逐渐提 高你的审题立意能力。
第1幅图“撇”书写说明是“逆风起笔,藏而不露”,结合“起”字, “藏”可理解为贮藏、隐藏之意,可意指:人生之始应敢于因难而上,适时积 累并隐藏自己能力、实力,不外露张扬虚浮。
图2的书写说明是“中锋用笔,不偏不倚”,蕴含的道理是人生应该在有 为的过程中不偏不倚,不偏私,不取巧,踏实勤恳,做事为人适宜得体,端方 正直。
这些年考过的漫画作文
2010年卷Ⅰ 2016年卷Ⅰ
2019年卷Ⅲ
2021年新Ⅱ
一例详解:(2021新高考卷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唐光雨漫画作品,有改动)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 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立意】 ①写“人”,学做人。 ②写好“人”字的“撇捺”,争做新时代的有为青年。 ③在最美的年纪,书写最精彩的人生。
【范文】 一撇一捺,书写青春的精彩
我们的青春有如书法描红里的“人”字,一撇一捺看似简单,但若想写得 强韧有力,顶天立地,也需得掌握其中的“玄机”逆笔藏锋,中锋顺势,末笔 迂回,这何尝不是我们拼搏的青春中不同境遇下的心态与追求?细研这其中的 笔法,我明白了精彩青春的奋斗真谛:逆境中善藏锋,顺境中重持守,至境中 懂沉淀。

高考专题指导:漫画作文写作指导课件25张

高考专题指导:漫画作文写作指导课件25张
您会为学生优异的成绩感到高兴,您也会为差等的学生耐心的讲解 ,因为您知道这全都是您的孩子,您舍不得把一个放下。为了我们您 废寝忘食,为了我们您鞠躬尽瘁,为了我们您把心都交了出来,而您 的目标只有一个:教好书,育好人!
老师啊,您的伟大与无私岂是这小小的一张纸就能描绘出来的?您 在我们的心中,我们对您的感激,是千言万语也表达不完的!
审题立意:
根据漫画内容,可从学生、老师和社会三个角度,审题 立意。 1、学生的角度:感念师恩,赞美师情,毕业感言,展 望未来等; 2、老师的角度:教育情怀、师生情谊、期待祝福、眷 恋不舍等; 3、社会的角度: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弘扬教师的奉 献精神、责任意识等。
师恩恒久远,学业仍远行
夜晚的星空下,总会有几扇窗亮着灯,而在这些灯下工作着的,是我们较 敬爱的人民教师,他们不辞辛苦地忙碌着。
老师,您是茂盛的叶子,您用您强有力的身躯护着我们这些成长中 的的花骨朵。您从不为您自己着想,您总是默默的付出,为了您的学生 ,为了您的使命,您甘愿做绿叶也不愿做红花,您想用自己的能力托起 我们这些未来的栋梁,让我们的梦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有人说,老师是天上较亮的北斗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 人说,老师是山间较清凉的山泉,用清香的甘露汁浇灌着我们这些小树 苗;有人说,老师是茂盛的叶子,用他那强有力的身躯和护着我们这些 柔弱的花骨朵儿;而我说,老师就像我们的第二个母亲,她呵护着我, 关照着我,让我们健康的成长。
以漫画作话题的写作训练,要注意以下四个步骤: (1)读懂画意画旨。拿到题后,首先就要仔细
的读图,细心审阅,包括标题文字。 (2)抓住形象特征。抓住特征,把握本质,就
能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3)联系生活实际,揣摩漫画的画中之话,话
外之音。展开联想和想像。联想和想像不但可以获得 大量写作材料,而且可以加深对画旨的理解。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讲解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漫画作文讲解

家人承受了无尽的悲痛,他用行动
阐释了使命与担当。陈陆一家三代
军人出身,父亲从小教育他始终把
保家卫国当己任,陈陆直至生命尽
头都在践行这一承诺。(材料句)
分享展示时间
要求二:请在观点句后按要
•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人的熏 求补充出阐释句
陶。(观点句)面对洪水,抗洪队 长陈陆从未退却,最终不幸罹难,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他牺牲后,
学习目标
•1、掌握漫画作文特点,能够顺利完 成漫画作文审题立意 •2、能够明确分论点写作结构安排, 并熟练运用 •3、了解作文基本问题,树立规范的 写作习惯。
漫画定义
•漫画,是一种艺术形式,是用简 单而夸张(对比)的手法来描绘 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比 喻、象征、暗示、影射的方法。 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或画面组, 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漫画讽刺的是谁?
漫画中人物的哪个特点给你感触最深
漫画运用的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
你认为这是在反映一个什么社会现象?
• 1、确定漫画讽刺的对象(讽刺对象身上出立意)
• 2、关注标题,漫画文字,人物语言、动作、神态 外貌等(细节之处就可能挖掘立意所在)
• 3、寻找漫画夸张或对比之处(作文立意所在), 要从整体把握,不能只关注局部
1、分论点、材料句偏离中心 2、分论点构成过一单一
学以致用——分享展示时间
要求一:本文段分论点偏离中心,请 改写成符合中心立意的一个分论点
•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人的熏 陶。(观点句)面对洪水,抗洪队 长陈陆从未退却,最终不幸罹难,
少年价值观的形成离不开家人的 正面教育。
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他牺牲后,
例文修改
• 44分作文片段: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图画式材料作文(含参考答案例文)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图画式材料作文(含参考答案例文)

2024届高考语文作文主题练习图画式材料作文图画式材料作文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练硬功》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找差距(王瑞生漫画作品)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问题,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3.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的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例文:持之以恒练就硬功夫漫画中的少年在坚持训练,在练就硬功夫。

我被深深打动,“不忘根本的执着,持之以恒的勤奋”。

华罗庚说过:“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勤奋出智慧,日积月累。

细小的石子虽不显眼,却能铺出万里路;平凡的努力虽不惊人,却能攀登万仞峰;小小的蚂蚁虽不畏强大,却能穿透万里之堤……勤奋是成功之本,然而勤奋意味着不怕苦、不畏难,勤奋还需持之以恒。

只要有持之以恒的勤奋,你才能离成功更进一步,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同样有人说过:“滴水能把石穿透。

”滴水如果没有持之以恒的勤奋,怎么能把大石穿透呢?滴水不是由于它的力量强大,而是因为它那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做到水滴石穿的。

持之以恒的勤奋是学习、工作中必不可少的。

2023届高考模拟漫画作文“《读报有感》”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漫画作文“《读报有感》”导写及范文

2023届高考模拟漫画作文“《读报有感》”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对以上漫画,你有怎样的观察与思考?请选取一个角度,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审题立意】第一步:分析漫画内容。

本题是漫画式材料作文,材料由四幅漫画组合而成,每幅漫画既独立又彼此关联。

审题的关键在于把握每幅漫画的内涵,进而挖掘四幅漫画内涵的共同点。

①形象:四幅画中同一个人,形象的状态为动,躺在床上看报;②布局:多幅,按左右的层次顺序,这四幅漫画组成一组,既可单独看,也可连起来一起看;③细节:形象的夸张性部分,主要表现为动作,特别悠闲,同时表现在文字,均有“幸亏我……”字眼;④文字:漫画的题目为《读报有感》;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较多,详细分析如下:第一幅,画中人庆幸自己没有买毒奶粉,毒奶粉毒不到自己,至于他人是否被毒害,与己无关,遂高高挂起;第二幅,画中人庆幸自己的车没有停,反正倒下的树砸到的是别人的车,至于车中人性命如何,漠不关心,可见人性之冷漠;第三幅,民工讨薪难,画中人感叹幸亏自己不是民工,不会有这样的遭遇,面对社会的不公,他选择了漠视,而非去同情,去关注,去谴责,去尽到一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第四幅,墓地涨价与己无关,反正自己还活着,不关心别人能否安葬逝者,不关心身后事如何。

第二步:从要素出发,转述内容。

从漫画的题目出发,盯紧细节,弄清人与物的关联,串起故事(多图还应注意顺序)。

即:有一个人,悠闲地躺在床上读报,并对报上的相关新闻作出回应,看到“查毒奶粉”“树倒砸车”“民工讨薪难”“墓地涨价”这些事件,均以“幸亏”作结。

这样做肯定不对,若这样的人太多,其结果为社会会变得特别冷漠。

批判了对象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冷漠,无责任无担当,缺乏人性的温度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第三步:高级置换,确定立意。

(1)漫画的各要素置换:人→一类人,这个人→社会上的那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或冷漠者);(2)整体寓意的置换:此事→此理(看报后非常冷漠的这件事→人不能只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对别人的遭遇或不幸,我们要内心丰盈,充满温情。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二元漫画作文讲评

2025届高考写作指导:二元漫画作文讲评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致知在格物。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第三步:选角度——列出角度,选择最佳立意 参考立意: 1.花开需要耐心和微笑共育。 2.以耐心和微笑浇灌希望之花。
主要存在问题
1.二元作文变一元作文。 2.偷换核心词“耐心”和 “微笑”。如将耐 心等同于“坚持”。 3.论点不扣核心词。 4.论点交叉重复。 5.分论点宏观叙事,或者用比喻句,不够具体。
作业布置
本单元课文中有不少经典语句,虽然产生于两千多年前, 但至今仍然闪烁看智慧的光会育辉,给我们以人生的启迪;有 些语句在新的时代下又可以辩证思考,从新的角度作出辨析 或阐释。从下列语句中任选其一,也可以从本单元课文中另 选一句,准确理解其思想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阐述你的认识和思考,题目自拟。
审题立意
第一步:审漫画——看标题、看画面、看画中字、看夸张之处 1.画面:漫画里有一朵花,花开了,旁边有个人双手撑下巴, 微笑。 2.文字: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
第二步:析寓意——由物及人、联系现实 1.花的寓意:具体如某一类人,抽象的如理想等。 2.现实:很多人做事浮夸急躁,面对困难沮丧悲愁。
中心论点:成功路上虽艰辛,但耐心与微笑想陪伴。 分论点: 农漩 1.成功非一日之功,需耐心等待。 2.过程总是风风雨雨,需要微笑面对。 3.学会用耐心与微笑面对。
中心论点:获得成功,需要耐心,更需要微笑 分论点:黄丽欣 1.耐心和微笑时成功的关键。 2.有耐心和微笑,可以让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对面事情。 3.要有耐心完成事情,微面对困难。
如何从“为什么”的角度拟写分论点?
回答“为什么”的问题,一般从“重要性”和“必要性” 两个角度回答。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生活”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课件26张

2024届高考模拟作文-“生活”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指导及范文+课件26张
• 4、作者感情倾向:鸟要飞得高,人要活得积极、乐观、开心、精 彩
• 5、由画面到人:人要生动地活着,要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立意分析
这则漫画作文的审题立意,要抓住漫画的关键并由此 而思考其给予我们的启示意义。在《生·活》这幅漫画中,
一个人微笑着站在"生活"二字的"生"字前比出象征胜 利的" V "字形,远处是两只象征"天高任鸟飞"的飞鸟,画 面右上角配有"生活就是生动地活着"这句话。由此可见, 作者对"生活"中"生"与"活"的关系有独到的解释,这个解释, 凸显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逆风里把握生活的方向,做暴风雨中的海燕,做不 改颜色的孤星。
精彩中心论点和分论点
精彩展示1
中心论点:我们要生动地活着 分论点1:生动的活着,要让理想照亮生活 分论点2:生动的活着,要让爱充满生活 分论点1:生动的活着,要让奉献充实生活
精彩展示2
中心论点:我们要生动地活着 分论点1:活出精彩,可以成就自我 分论点2:活出精彩,可以造福社会 分论点1:活出精彩,可以报效国家
《心存美好 向阳而生》
精彩素材
非常喜欢的一句话:“生活有望穿秋水的期待,也会有意 想不到的欣喜。”
生活如此多娇,何必一地鸡毛,闲要有滋味忙要有价值; 不瞎想,目标清醒,行动迅速,做得多,要得少常微笑, 懂知足,不羡慕谁,不讨好谁,少一些抱怨,多一些积极, 把不忙不闲的工作做得出色,把不咸不淡的日子过得精彩。
精彩展示3
中心论点:我们要生动地活着 分论点1:坚定信念,追求梦想,方能生动地活着。 分论点2:积极出世,融入社会,方能生动地活着。 分论点3:砥砺前行,报效国家,方能生动地活着。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四漫画类作文审题立意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四漫画类作文审题立意

2024年高考语文作文第一轮复习专题四:漫画类作文审题立意·学生版必备知识漫画作文审题立意的三个关键:漫画是一种带有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以漫画为材料的作文,同文字型材料作文一样,审题时要弄清画面内容,理解漫画寓意,方可进行立意。

1.读懂漫画内容(1)弄清漫画要素。

弄清漫画有哪些构成要素,漫画中所涉及的人、物,哪怕是一棵小草、一枚图章,都不要放过。

观察主要人物的特征,通过人物的言行分析其心理特点等。

(2)理清人物关系。

弄清了漫画里有哪些人、物后,我们还要从整体着眼,分析人物之间的关系。

漫画中若人物众多,要注意理清关系,先给人物分类,再根据人物的类型探求他们之间的关系。

2.把握漫画寓意漫画的寓意是立意的前提。

把握寓意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把握人物、事件的比喻义、象征义;二是从人物的关系中把握漫画寓意;三是根据漫画中人物的语言、解说性的文字或漫画标题把握漫画寓意。

漫画中的文字,往往是理解寓意的关键,有时甚至起到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

3.联系现实,确定立意联系现实生活,这是漫画类作文的关键,即由材料推开去联系广阔的社会生活,或历史或现实,或集体或个人,实际上是跳出画面,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多角度、多侧面地挖掘漫画隐含的现实价值。

典型题型1.哲理性漫画所谓哲理,即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智慧。

哲理性漫画,就是表达对宇宙、人生的思考和见解的一种漫画样式。

命题者通过呈现一些典型的自然现象、社会生活现象等,对考生的哲理思辨能力进行考查。

这类漫画要聚焦漫画寓意的核心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由此及彼——由漫画的寓意对接现实与人生。

(2021·新高考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高考漫画作文指导及范例

高考漫画作文指导及范例

高考材料作文之漫画作文指导一、什么是漫画?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

画家从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来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事。

因为漫画多取材于社会现实和热点问题,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性。

二、漫画的特点和构成1、漫画的特点①有针对性。

(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种现象或某个问题)②捕捉人事物的本质特征。

③运用变形、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④具有幽默或讽刺的效果。

2、漫画的构成主体:素标题(可以没有):即题目,往往告知或暗示漫画的主题思想。

四、漫画作文审图立意的步骤、方法第一步:钻进去——仔细观察,弄清画面内容。

1、看标题。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有时透过这“画眼”,可洞察整幅画的主题。

故在审画时首先要看标题是什么,然后再把标题同漫画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这样就容易弄清漫画的寓意所在,进而得出观点。

漫画内容现实标题寓意观点如漫画《习惯》(见下图)从标题,我们就可以知道漫画中的老人家舍新式的洗脸池、洗衣机而不用,变新式的浴缸为洗脚盆,变坐便为蹲便是因为习惯,也就知道作者借以讽刺不接受新事物的人的寓意,联系现实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让习惯给新事物让路”“向习惯势力宣战”“不要让‘习惯’左右我们前进的脚步”等。

可见标题确实是漫画的眼睛。

2、看画面漫画是一门绘画艺术,它常用简单而又夸张的手法,勾画出幽默、诙谐的画面,用以说明某种观点。

因此,分析漫画的画面是解题的重要环节。

漫画画面上的每一个细节都对表达漫画的寓意有提示作用。

因此,我们在审漫画题时,一定要仔细、全面观察画面。

细节现实画面寓意观点首先,【整体观察。

看清画面由哪些形象构成?以什么为主?】以上图为例。

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画面的上部是一个拿着工具(铁锹)的人,在他的身后有五个大小深浅不一的坑,坑的下面是水,漫画的题目是“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经这样的观察,不难明白,这幅画是一个人在挖井找水,挖了五个大小深浅不一的“井”后,认为这里没有水,便换一个地方去挖。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

高考漫画作文写法指导及范例解读在高考漫画类材料作文中,要注意以下四个步骤:首先,要认真阅读漫画,理解画意和画旨,包括标题和图中文字。

其次,要准确把握漫画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和本质,找到写作材料,顺利地谋篇布局。

第三,要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和想象,揣摩画中之话和话外之音,以加深对画旨的理解,获得大量写作材料。

最后,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画旨,综合构思成文,确定适合自己阅历和写作能力的内容和文体,一般适合写成观点鲜明的议论文,做到有理有据,分析辩证。

以《分数和素养的矛盾与统一》为例,考生需要注意以下审题要点:首先,要明确立意,不能脱离教育中片面强调分数这一思考基点的构思和写作。

其次,要注意价值判断的限制,漫画作者的感情倾向是对教育中“分数至上”现象的批评,任何片面强调分数高于一切的写作都是跑题。

最后,要注意内容和思维的限制,写作不得脱离漫画内容及寓意范围作文。

在写作过程中,考生应该注意小幅度改写每段话,使文章更加流畅和易于理解。

同时,需要剔除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以保证文章的整体质量。

1.对于问题的价值判断和思考方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漫画中喂奶的母亲代表着什么?如果我们是教育基层主管部门,如何制定政策评价、监管学校和老师,以避免只追求分数排名的局面?如果我们是学校领导,如何应对学校之间的排名?如果我们是老师,如何平衡考试和学生素养之间的关系?如果我们是家长,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应该如何教育孩子,让他们全面健康地成长?这些问题为考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

2.本材料包含了多个思考问题的角度。

首先,我们应该摒弃“万般皆下品,唯有分数高”的观念,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营造学生个性发展的氛围,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多途径成才。

其次,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合理的多元化的考评监督机制,不搞一刀切,不按考试分数排名站队,鼓励学校办出特色。

第三,学校应该站在对学生负责、对教育负责的角度,合理设置课程,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漫画作文“烧水”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漫画作文“烧水”导写及范文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漫画作文“烧水”导写及范文【原题呈现】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文题导写】这是一道寓言式漫画材料作文题,难度就在于在有限的材料中读懂漫画的内容,把握漫画的寓意。

因此我们可以按照“转化—追问—联系”的思路分析漫画材料,从而确定作文的立意。

一、转化。

漫画呈现的是一种图像信息,而我们行文使用的是文字信息,因此,面对漫画材料,我们不妨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把它转化成文字材料,这样漫画作文就转化成了普通的材料作文。

该漫画中主要信息有,一个核心事件:烧水;两个人物:老人和孩子;两句话:“柴火不够怎么办?”“把水减少一半就好了”;两个核心要素:水和柴。

这样,我们就可以将漫画转化成一段对话材料了。

右侧一位年轻人在烧水:大水壶,小炉灶,柴火也有限,年轻人感叹道:“柴火不够怎么办?”左侧一位老者捋着胡须,和蔼的说:“把水减少一半就好了。

”二、追问。

要想准确领悟材料的寓意,我们需要对材料进行不断地追问。

材料的核心事件是什么?核心目标是什么?问题的背景原因是什么?核心矛盾是什么?解决的措施是什么?……三、联系。

在追问的同时,我们还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联系现实,对漫画寓意进行解读。

材料的核心事件是烧水,核心目标是烧开水,那么就需要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谈“目标”。

核心矛盾是水烧到一半柴不够了,就是我们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困境。

通常解决这一困境的方法是“加柴”,可以理解为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实力。

但这个问题已经出现了,说明我们并没有做好准备,没有拥有足够的能力。

但漫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没有从这一常规的思路出发,而是选择了“减水”,意味着解决问题需要转变思路,创新思维。

“减水”意味着降低了自己的目标,寓意我们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合理降低自己的目标……在这不断地追问和联系中,我们也明确了这则漫画的寓意,从而确立最符合漫画内容的写作立意,即:1.调整目标,量力而为。

漫画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漫画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批驳错误观点的论点或者论据或者论证:找出错误根源,挖掉错误之根,错误认识就成了无源之水。
论证正确做法:名言论证和举例论证。 举例三类 中国古代近代典型事例 外国典型事例 中国当代典型事例。 注意: 三类例证应从不同角度或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不能从一个角度论证,那样只会给人堆砌材料的感觉。举例论证时不能描写叙述,要用概述的方法,概述中要有分析评论,不能只有材料而无论证语言。
两千多年前的孟母是聪明的。面对年幼的孟珂,目睹无知效仿,她不是束缚,不是管制,更不是逼迫。她深知环境育人的道理,采用的是疏导引导的方法。她接连搬了三次家,终以学宫为邻,而孟珂“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刻苦攻读,学问、修养、思想名冠天下,成为继孔圣人之后的“亚圣”。孟母三迁,成就了孟珂,也成就了教子有方的美名。(4-1正确教育孩子举例一:古代中国,疏导引导)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要按孩子成长规律教育孩子
要学会尊重,学会引导,学会鼓励,学会理解
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梦想,允许孩子有个性特长
从孩子角度:给我们自由发展的空间。
从父母角度: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
B
A
确定立意
六、评述型材料作文 ——议论文之快速构思法
引述材料:个性化的概述,不能照抄材料。
分析材料:抓住关键点,提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最好点一下题目。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202X
评述性(漫画类)材料作文写作指导
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的图画。一般运用变形、比拟、象征的方法,构成幽默、诙谐的画面,以取得讽刺或歌颂的效果。
而作为材料作文素材的漫画大多属于讽刺性的漫画,是对生活中的不良现象进行讽刺或批判的。
写这类材料作文时,一般来说,写成评述型议论文容易获得高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意
现实
观点
寓意:讽刺了社会生活中“名人效 应”的泛滥和“‘商’风败俗”的
武大郎开店
我们掌柜的有个脾气,比他高的都不用!
寓意:讽刺批评了生活中那些“嫉贤 妒能”的人。
4、看夸张处
弦外之音
夸张处
寓意
现实
观点
寓意
①批评某些不学无术,却喜欢摆 架子的人; ②赞扬具有真才实学,却谦虚谨 慎的人; ③批评了一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不学无术之徒反倒对饱学谦恭之 士颐指气使。
漫画作文审图立意步骤、方法
第一:仔细观察图画,把握画面 内容。 第二:根据画面感悟主题。 第三:展开合理想象,联系实际 丰富画面。 第四:确定自己的立意。
【1983年全国高考卷】
寓意:批评现实生活中 做事缺乏恒心的人。
【1996年全国高考卷】 寓意:批评现实生活中做事不 负责任,粗心大意的人。
人才不是砸出来的。(点题)可是,我 们的父母中偏偏有人不信这个理。为了让孩 子长大后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一些家 长们,绞尽脑汁,想尽办法,有时使用的方 法几乎达到了摧残生命的地步。他们不问孩 子的爱好,不管孩子的特长,一味让孩子按 照自己设计好的人生路线前行。从某种意义 上讲,孩子成了父母意愿、梦想的实践者。 没有了个性自由的孩子怎能成为有个性的人 才呢?这样做只会导致人才没有个性,国家 没有个性,民族没有个性。没有了个性,国 家就没有了希望,民族就没有了希望。 (5、 分析错误教育的后果)
寓意:
当诚信的心灵被金钱 禁锢的时候,美德就会消 失。
认真审读下面的两幅漫画,弄清其寓 意,联系现实,确立最佳立意。
寓意
批评社会上“重钱轻 文”的现象。
漫画【1】 寓意:批 评那些遇 上困难, 不肯独立 思考,过 分依赖外 界力量的 人。 “又有一道作业不会做了。”
寓意:批评现实 生活中不及时把 握机会的人。
牛顿确实是因为苹果砸到了头上,忽然大 悟,进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表面看,似乎 就是一个苹果砸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其实不然, 牛顿发现伟大的定律是和他具备的丰富知识、 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密不可分的。试想,在人 类农耕的几千年历史中,会有多少人被树上掉 下的苹果砸中,但是,为什么却只出了一个牛 顿呢?显然,牛顿不是砸出来的。苹果只是牛 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一个诱因。用苹果砸孩 子之类的教育方法,只抓住了名人成才的表面 现象做文章,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3、驳斥错误论据)
正面立意:
给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
பைடு நூலகம்
阅读下面图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
审题分析
第一步:概述画面内容
一个小孩子正在树下读书,他的父 亲爬到了大树上,他的母亲把满满一 筐苹果递到他父亲的手里,父亲把一 一个个苹果砸向儿子的脑袋,心中想 到: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二。儿 子被砸得哇哇乱叫。
两千多年前的孟母是聪明的。面对 年幼的孟珂,目睹无知效仿,她不是 束缚,不是管制,更不是逼迫。她深 知环境育人的道理,采用的是疏导的 方法。她接连搬了三次家,终以学宫 为邻,而孟珂“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刻苦攻读,学问、修养、思想名冠天 下,成为继孔圣人之后的“亚圣”。 孟母三迁,成就了孟珂,也成就了教 子有方的美名。(4-1正确教育孩子举 例一:古代中国,疏导)
有这样一幅漫画:为父者,不辞辛苦爬 大树;为母者,不怕劳累高举篮筐,篮筐内 是满满的大大的苹果。二人配合默契,狠砸 在树下读书的儿子。父亲一边砸儿子,一边 还念念有词:“不信把儿子砸不成牛顿第 二。”(1、引述材料)
相信看过此画的人一定会忍俊不禁。 但笑过之后,便不得不深思了。细想想: 这对父母,为了孩子成材,用心可谓良 苦!但培养孩子,只有良苦的用心就够 了吗?不够,远远不够!望子成龙要根 据孩子的情况,一味强求只会害了孩子。 人才不是砸出来的,人才的培养关键是 科学的方法啊!(观点)(2、分析材 料,提出观点。点题)
人才不是砸出来的。 (点题)为人父 母者,应该向那些成功育人的父母们学习, 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引 导孩子刻苦攻读科学知识,发现孩子的个 性特长,引领孩子一步一步走向成功的巅 峰。 (6、强调正确的教育方法)
人才不是砸出来的。 (点题)明 白了育人之理,掌握了育人之法, 做一位聪明之父(母),孩子的明 天会更美好,祖国的明天会更加灿 烂辉煌。 (7、正确教育带来的光明前景)
“截错了”
【2007年全国Ⅰ卷】 寓意:提醒人们思考——家庭、 学校、社会,该如何面对孩子学 习独立的事情?
【2010年全国Ⅰ卷】 寓意:提醒人们思考——生活富裕 了,是否还需要居安思危的意识, 是否还需要坚持创业的精神?等等。
“啥年月了!有鱼吃着还捉老鼠!”
课堂操练
认真审读下面的漫画,弄清其寓意, 联系现实,确立最佳立意。
大洋彼岸的爱迪生,从小被老师斥为笨孩 子,不得已离开了校园,是他的母亲,因材施 教,采取了适合爱迪生的鼓励、赏识的教育方 法,才使爱迪生由昔日的笨小孩一跃成为发明 大王。比尔· 盖茨本是世界著名大学——哈佛 大学的高材生,可他偏偏在大二时选择了退学, 转而研究起计算机,宽容的父母没有阻拦他, 而是成为他的支持者,比尔· 盖茨在计算机方 面的特长和天赋才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 一举成名,富甲天下。(4-2正确教育孩子举 例二:外国,赏识、鼓励,理解、支持)
高 考 材 料 作 文 类 型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警笛声
桃花潭中现原形
原来受贿酒万瓶
导入:明确漫画特点
讽刺性 批评性 幽默性
取材于 社会现实
热点问题 强烈的 时代感 现实性
从生活现象中取材
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
讽刺、批评或表扬某些人和 事

【寓意】
• 鱼儿确实是“离不开水”, 但有水的地方不一定有鱼,比 如水井。 • 这幅画讽刺了做事生搬硬 套、不懂变通的人。(即讽刺 理论脱离实际的人。)
• 4、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 • 要按孩子成长规律教育孩子 • 要学会尊重,学会引导,学会鼓励, 学会理解 • 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梦想,允许孩子 有个性特长
第四步:确定立意
• 1、从父母角度:教育孩子要有正 确的方法。
• 2、从孩子角度:给我们自由发展 的空间。

例文展示 题目:人才不是砸出来的
当代中国更是不乏教子有方的父母。 台球神童丁俊辉,世界乒乓球冠军刘 国梁,在他们走向成功创造辉煌的道 路上,睿智的父母们既顺其自然,尊 重他们的选择,发展他们的特长,又 适时地引导,及时地鼓励,不遗余力 地支持。正是这些尊重个性,给孩子 自由发展空间的明智之举,为我们的 国家培养出了众多耀眼的世界之星。 (4-3正确教育孩子举例三:当代中国, 尊重个性,发展特长)
阅读下边这幅漫画(05年湖北卷)
指出漫画内涵,设定立意.
表意
找对象:一棵大树,两棵小树。
理关系: 大树荫庇小树
大树枝繁叶茂,变形为“心” ; 抓细节: 小树一棵细小瘦弱,一棵歪斜倾倒。
寓意
作者感情倾向:否定 由画面到生活:
父母呵护孩子
立意:
大树以自己的高大荫 庇小树,反而妨碍了 小树的成长,这正如 父母对孩子的溺爱。 作者告诉我们:不要 溺爱孩子,不要把 “爱”变“碍”
第二步:找出图画的寓意 望子成龙要根据孩子的情况, 一味强求只会害了孩子。
第三步:思考问题

• 1、这则图画反映了社会上的什么问题(现象)? • 教育孩子的问题。 • 2、这则图画反映的社会问题(现象)有无不妥之处? • 这是一种不顾孩子实际强加式的教育,方法十分 谬误。 • 3、这则图画反映的社会问题(现象)持续下去有什 么结果? • 从小的方面讲,害了孩子;从的大方面讲,害了 国家和民族。
了解漫画作文审图立意的步骤、方法
1、看标题
漫画内容 现实
标题
寓意
观点
漫画【4】
寓意:批评现实生 活中墨守成规,不 肯接受新事物的人。
习 惯
2、看画面 画面
细节
寓意
现实
观点
绿色家园
寓意
批评人类对地球环境 的破坏。
寓意:告诫人们不要眼睛朝上,要脚踏实 地,在摸索中前进。
3、看画中字
画中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