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银行的风险、安全及监管
[精选]浅谈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与防范
[精选]浅谈网上电子银行结算风险与防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上电子银行结算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这种结算方式也面临着各种风险,比如安全风险、信用风险、技术风险等等。
本文将从风险的角度出发,简要介绍网上电子银行结算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
1. 安全风险
安全风险是网上电子银行结算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主要包括网络攻击、信息泄露、恶意代码等。
这些安全风险可能导致用户账户被盗、资金被转移等严重后果。
防范策略:建立完善的安全防护机制,如密码保护、拦截风险访问、加密传输等;加强用户教育,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及时发现和防范恶意攻击。
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指因客户违约或其他原因导致银行无法收回债权的风险。
在网上电子银行结算中,信用风险主要是指不良信用的用户恶意逃债或者故意造假等。
防范策略:加强信用审查,建立有效的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对于违规用户实行严格的处罚和追究责任,形成有效的威慑机制。
3.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主要包括系统故障、网络瘫痪等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导致银行无法正常进行网上银行结算,影响用户权益。
防范策略:建立可靠的IT设备和网络环境,定期进行网络安
全测试和演练;增加备用设备和备份数据,做好紧急应对措施,确保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综上所述,网上电子银行结算不能避免风险,但我们可以通过加强技术管理和监管,以及提高用户安全意识,有效地降低风险。
银行机构应该在网上电子银行结算中始终将客户的利益放在首位,切实履行金融风险管理职责,才能有效的保障客户权益,维护金融安全。
影响网上银行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对策
影响网上银行的安全因素和风险防范对策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使用率不断增加,网上银行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尽管网上银行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带来了安全风险。
本文将从影响网上银行安全的因素和针对风险的防范对策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影响网上银行安全的因素1. 网络技术安全隐患:网络技术不断更新,黑客们也不断找寻漏洞获取盈利,例如黑客可能会利用悬空会话攻击、钓鱼邮件、木马病毒扰乱用户的在线银行平台账户并窃取用户账户信息。
2. 用户信息泄露:用户的个人信息包含账户信息、密码、手机号、身份证号等,用户不慎泄露信息会给黑客利用的机会。
3. 网络病毒和黑客攻击:恶意软件和黑客攻击时常发生,以窃取用户的敏感信息。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病毒等手段,针对网上银行系统进行攻击,从而窃取用户账户信息。
4. 缺乏用户的安全意识:许多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时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例如不定期修改密码,公共场合不保护好电脑屏幕等,使得账户被盗的风险增大。
二、风险防范对策1. 建立完善的防护策略:银行应建立先进的网络安全机制,及时检测网络攻击、窃取等问题,有定期的安全检测与修补工作。
2. 强化身份验证:加强身份验证,要求用户使用多层身份验证。
例如使用口令、数字证书、指纹等多层身份认证方式,降低身份被盗的风险。
3. 提供安全设置:提供更安全的设置选项,例如为每一个账号提供短信验证码服务,可以监控异常操作。
同时,账户中应有复杂密码设置、安全级别设置等防护措施。
4. 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提高用户的安全意识对于网上银行的安全非常重要。
银行可通过宣传及时提醒用户使用网上银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5. 实时监控:及时监控系统,发现安全漏洞和问题,可以更快地进行处理和修补,及时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
总之,网上银行在给人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安全风险。
银行和用户应加强防范意识,提高安全防范技术,共同保障网上银行的安全。
浅析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浅析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网上银行是在互联网普及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银行运营模式,因其高效性、便捷性、安全性受到了银行新老客户的青睐。
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则需要其安全性的保障,这决定了网上银行能否长久发展,我国社会经济能否进一步发展。
本文将对国内外网上银行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归纳梳理,以求从一个比较全面的研究角度和一条比较清晰的研究路径来分析网上银行存在的安全风险以及可以采取的防范措施。
标签:网上银行安全性网上银行安全风险网上银行防范措施网上银行是在互联网普及的社会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银行运营模式,因其高效性、便捷性、安全性受到了银行新老客户的青睐。
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则需要其安全性的保障,网上银行安全性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一、网上银行基本概况及特点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因特网的普及应用,商业银行开始了网络服务方式并且得以快速发展壮大,银行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至今已成为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国网上银行的发展始于1997年,招商银行率先推出网上银行,随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等也纷纷开通网上服务业务,自此网上银行在我国发展开来。
网上银行不仅提供开户、销户、转账、网上证券、投资理财等传统银行业务,还产生了新的金融服务项目;包括电子商务的相关业务和企业银行为首的新型金融创新业务等。
与传统银行相比,网上银行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交易时间短、交易成本低、交易灵活性强、客户群体更加广泛等,但其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它的快捷便利。
其他方面则包括:1.3A服务:即不受时间、空间限制,能实现随时(Anytime)、随地(Anywhere)、用任何方式(Anyhow)的网上支付功能2.有效的结合了当前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为电子商务中的在线电子支付和转账等提供技术支持。
例如,类似淘宝的商户对客户(B2C)模式购物,而且支持类似阿里巴巴的商户对商户(B2B)模式的网上采购等业务。
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及监管建议
的重 点战略任务放 在业务拓展上 , 以抢 占市场份 额为 出发点, 注重 产品开发和运用, 但在风 险防范和内部控
制建设上却较为滞后。 大部分银行 尚未从识别 、 监测和
控制网上银行业 务操作风险的角度建立行之有效 的管
理制度 。 而在 已建立相应制度的银行 中, 存在基层员工
责任心不强 、 对各种内控制度不予重视的现象 ; 或者银
一
从加强监管体系建设、 督促银行优化 内控管理 、 加强网 银 操作风险监控等方 面着手, 完善商业银行操作风 险
控制管理框架。
是客户操作失误和使用不 当, 致使 资金被 盗。 主
要分为以下三类 : 第一类是 由于客户的不 良操作习惯致 使计算机感 染木马病毒 , 或登录密码设 置过于简单被 破解; 第二类是客户将 自己的银行卡账号和密码透露给
一
,
网上银行操作风险现状分析
他人, 或者在 自 助取款机上取款后随意丢弃 回单, 或被 犯罪分 子以其他手段获取 客户银 行卡信息 ; 第三类是 选择安全保 障系数较低 的密码管理方式或非安全 渠道
进行 网上银行登 录或交 易。 二是客户抵赖交 易。 如不承 认发 生过交易业务, 或对交易数额有欺瞒, 这些情况在
卸责任 , 使得客户将责任 归咎于银行 。 二是银 行I  ̄ TC b 包风险。 虽然将 银行I 系统全 部或部 分外 包给专业 的 T
银行及监 管部门的关 注, 而操作风 险因其涉及面广、 可 控性小 、 关联性强等特J 成为网上银行最主要的风险 ,
之一。 为了解 目前 网上银行操作风 险现状 , 中国银行业 监督管理委员会浙江监管局 ( 以下简称浙江银监 局) 组 织开展了专题调研。 调研表 明, 目前 网上银行操作风险 主要由技 术风险、 第三方风险、 客户操作不当和内部操 作风险引起。 为有效控制网上银行操作风 险, 迫切需要
银行工作中的网络安全与防范措施
银行工作中的网络安全与防范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银行业务也逐渐向线上转型。
然而,网络的开放性和信息的高度集中也给银行带来了网络安全的挑战。
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采取有效的网络安全措施来保护客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
本文将介绍银行工作中的网络安全风险,以及银行采取的防范措施。
一、网络安全风险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最常见和最具破坏力的网络安全威胁之一。
黑客可以通过各种手段侵入银行的系统,窃取客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
他们可能利用恶意软件、网络钓鱼、病毒等手段来获取银行系统的控制权,并进行非法操作。
2.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未经授权的个人信息或敏感数据被泄露给未授权的人员或组织。
银行拥有大量客户的财务和个人信息,如果这些数据泄露,将给客户和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困扰。
3. 社交工程攻击社交工程攻击是指黑客利用社交技巧获取他人的敏感信息。
黑客可能伪装成银行客服人员或其他信任的个体,通过欺骗手段诱使客户泄露个人信息或进行资金操作。
二、银行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1. 强化防火墙和网络加密银行应该建立强大的防火墙系统,对外部网络进行监控和过滤,防止黑客入侵。
此外,银行也需要对内部网络进行加密,确保敏感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
2. 指定网络安全团队银行应该配备专门的网络安全团队,负责监控和防范网络安全威胁。
该团队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够及时应对各种黑客攻击和安全漏洞。
3. 定期系统维护和升级银行的系统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升级,及时修补安全漏洞,增强系统的安全性。
这包括及时升级操作系统、防病毒软件和其他安全补丁,以及进行系统安全评估和渗透测试。
4. 培训员工网络安全意识银行应该定期对员工进行网络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员工应该学会识别网络钓鱼邮件、恶意软件等常见网络安全威胁,并知道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防范攻击。
5. 多重身份验证银行应该采用多重身份验证措施,确保客户的身份和交易的合法性。
网上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
网上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网上银行作为一种便捷的金融服务方式也日益流行。
然而,网上银行中存在的风险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正确的风险管理和控制对于保障用户的资金安全和维护金融秩序至关重要。
一、网上银行风险的类型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网上银行的风险类型。
主要包括信息安全风险、技术风险、操作风险、违规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
其中,信息安全风险是最为关键的,因为其涉及用户的个人隐私和财产安全。
而技术风险则主要是由于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漏洞和安全隐患引发的风险。
操作风险则涉及到用户的错误操作、员工操作不当等因素。
违规风险是指银行机构的违规操作或监管缺失所引发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发生信用违约或债务无法清偿导致的风险,而市场风险则主要是由于市场波动等因素引发的风险。
二、网上银行风险的影响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网上银行风险对银行机构、用户及整个金融行业的影响。
对于银行机构而言,风险的重复发生将导致其财务状况的不稳定,甚至可能导致银行机构的破产。
对于用户而言,风险的发生也将对其个人财产安全造成直接的威胁。
如果金融行业的风险得不到很好的控制,将会影响整个金融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三、网上银行风险管理的方法如何有效地管理和控制网上银行风险呢?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通过加强对数据加密和身份认证等技术手段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2、加强内部员工的安全培训,教育员工如何正确处理用户信息,并强化员工对安全管理的重视和责任感。
3、采用网络安全产品,如网络防火墙等,保护网上银行系统的安全。
4、加强监管,制定合理的风险管理政策,及时关注落实网上银行业务的安全控制,加强行业自律,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进行处罚。
5、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灾备机制,对于突发事件能够及时做出相应处置,避免影响用户资金安全。
四、总结网上银行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只有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和加强监管,才能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并促进金融行业的稳健发展。
互联网银行存款有风险吗安全吗
互联网银行存款有风险吗安全吗在当今社会,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互联网银行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服务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银行方便快捷地进行存款、转账、理财等操作,但是也伴随着一些风险。
那么,互联网银行存款究竟有没有风险?又是否安全呢?互联网银行存款的风险网络安全问题互联网银行作为一种线上服务,存在着被网络黑客攻击的风险。
黑客可能通过网络漏洞、木马病毒等手段,盗取用户的银行账户信息,导致资金被盗。
因此,用户在使用互联网银行时,务必要保护好个人的账户信息,不轻易泄露给他人。
技术故障风险由于互联网银行依赖于网络和技术设备的稳定性,一旦出现系统故障或者网络问题,用户可能无法正常进行交易操作,从而造成资金损失。
因此,用户需要时刻关注互联网银行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在出现故障时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互联网银行存款的安全性银行安全保障大多数正规的金融机构在开展互联网银行业务时会采取一系列严格的安全措施,如采用SSL加密技术、双重身份认证等,来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
因此,只要选择正规、有信誉的银行进行互联网银行存款,用户的资金安全性相对较高。
风险提示在使用互联网银行存款时,银行会对用户进行相关风险提示,提示用户注意账户安全、不轻信陌生电话和短信等,帮助用户警惕各种诈骗行为,减少资金风险。
结语综上所述,互联网银行存款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只要用户谨慎操作,选择正规的银行机构,保护好个人信息,遵守交易规则,互联网银行存款仍然是一种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金融服务方式。
用户在使用互联网银行时,应保持警惕,提高安全意识,做好个人信息保护,从而有效避免潜在的风险。
互联网银行安全性分析报告评估各大银行的互联网银行安全性和风险控制
互联网银行安全性分析报告评估各大银行的互联网银行安全性和风险控制互联网银行安全性分析报告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银行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首选,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
然而,互联网银行的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各大银行的互联网银行安全性和风险控制进行评估和分析。
二、安全性评估指标1. 用户身份验证:各大银行在互联网银行业务中采取的用户身份验证方式,如密码、动态验证码、指纹识别等。
2. 数据加密技术:银行在数据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采取的加密技术措施,保障用户数据的安全性。
3. 防护措施:银行是否采取了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来防范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入侵。
4. 安全漏洞修复:各大银行是否及时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保障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5. 交易风险监测:银行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交易风险监测系统,及时监测和识别异常交易行为。
6. 用户培训和意识:银行是否通过培训和宣传活动加强用户对互联网银行安全的意识和知识。
三、各大银行安全性评估结果1. 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工商银行通过密码和短信动态验证码的双重身份验证方式,有效保护用户账户安全。
采用128位SSL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的安全性。
银行采取了严格的防护措施,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安全系统,修复漏洞的速度较快。
同时,工商银行还开展了线上线下的用户安全教育活动,加强用户的安全意识。
2. 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通过密码、动态密码和指纹识别等多层次身份验证方式,保护用户账户安全。
数据传输过程采用256位SSL加密技术,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银行拥有强大的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系统免受黑客攻击。
农业银行对发现的安全漏洞进行及时修复,并加强用户的安全培训。
3. 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采用密码和手机动态验证码的身份验证方式,保障用户账户安全。
采用256位SSL加密技术,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
银行拥有完善的防火墙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保障系统的稳定和安全运行。
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与防范对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网络银行也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网络银行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无论是转账、支付还是理财,都可以通过网络银行轻松完成。
网络银行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特别是在信息安全方面,面临着种种风险。
本文将探讨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
一、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1.信息泄露风险网络银行需要收集客户的个人信息和财务信息,用于验证客户身份和进行交易。
一旦这些信息泄露,客户的资金和个人信息就会受到严重威胁。
信息泄露可能来自于黑客攻击、内部人员泄露等多种途径,对网络银行造成巨大损失。
2.黑客攻击风险黑客攻击是网络银行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风险,黑客可以通过网络窃取用户的账号和密码,进行非法交易或者盗取用户的资金。
这种攻击可能导致用户的财产受损,严重影响用户对网络银行的信任。
4.技术风险网络银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高度依赖于技术支持,一旦技术出现故障或者漏洞,就可能导致网络银行系统崩溃或者遭受攻击。
这种技术风险给用户使用网络银行带来了不确定性。
1.加强信息安全保护网络银行需要加强用户信息的加密和存储,对于重要的用户信息,可以采用多重验证、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进行保护,避免信息泄露。
网络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意识教育和技术培训,提高信息保护意识和能力。
2.加强对黑客攻击的防范网络银行需要加强对黑客攻击的监控和检测,及时发现并应对各类黑客攻击,保护用户信息和资金安全。
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和识别,提高对异常行为的识别和响应速度。
3.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网络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对用户的交易行为进行监控和分析,发现并阻止潜在的风险。
可以采取限额交易、双重验证等手段,有效预防交易风险的发生。
4.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网络银行需要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子银行安全风险防范及对策
电子银行安全风险防范及对策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银行成为了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电子银行也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风险,如黑客攻击、网络钓鱼、信息泄露等。
为了保护用户的资金和信息安全,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和对策。
首先,银行应加强对个人账户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
用户在使用电子银行服务时,应该使用复杂的和不易猜测的密码,并定期更换密码。
同时,银行可以采用双因素身份验证的方式,通过用户的密码和一次性验证码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此外,银行还可以采用IP地址限制和设备绑定的方式,限制用户只能在授权的设备和IP地址上操作。
其次,银行应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护与监控。
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设备和系统,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数据加密等,来保护银行的服务器和网络通信安全。
同时,银行还应建立强大的安全事件监控和应急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黑客攻击和其他网络安全事件,减少损失和影响。
此外,银行应加强用户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
银行可以通过网站、短信、邮件等方式向用户普及相关的安全知识,例如如何辨别网络钓鱼网站、如何避免使用公共网络进行交易等。
同时,银行还可以为用户提供安全工具和软件,如反病毒软件、防垃圾邮件软件等,以提高用户的个人电脑和网络安全。
另外,银行还应与相关的安全机构和技术公司合作,共同应对安全风险。
银行可以与网络安全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定期对银行的网站和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及时修复漏洞和强化系统安全。
同时,银行还可以与网络安全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及时了解最新的网络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综上所述,电子银行安全风险防范需要银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对策。
银行应加强对个人账户的身份验证和访问控制,加强对网络安全的防护与监控,加强用户教育和安全意识培养,与相关机构和公司合作共同应对安全风险。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确保电子银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与防范对策1. 技术风险:互联网环境不稳定、黑客攻击和病毒侵袭等技术风险是网络银行最常见的风险之一。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银行可以采取多层次的技术防控措施,包括建立合理的防火墙和安全防护系统,加密敏感数据传输以保护用户隐私,以及定期进行系统漏洞扫描和安全检查等。
2. 法律风险:网络银行的运营受到法律与监管机构的严格约束,一旦违反相关规定可能导致严重的法律风险。
网络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体系,及时了解和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加强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防范各类违规行为。
3. 信用风险:尽管网络银行的信用风险相对较低,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信用风险,如恶意逃废债、伪造身份等。
为了应对信用风险,银行可以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及时识别潜在风险客户,加强贷前调查和审核,严格执行信用审批流程,提高信用审核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4. 运营风险:网络银行的运营风险主要来源于操作风险和管理风险。
为降低运营风险,银行可以完善运营手册和流程,明确各项业务操作规范。
加强内部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员工熟悉业务流程和操作规范,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和审计制度,加强对各项业务的监测和风险控制。
5. 客户隐私风险:针对客户隐私风险,银行需要加强数据保护工作,重视客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保护。
可以采取多重身份验证机制,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加强数据加密和储存,限制员工对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定期进行客户信息保密性和完整性的审计。
我国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涵盖技术风险、法律风险、信用风险、运营风险和客户隐私风险等方面,有效的风险防范对策包括建立健全的技术防控系统、加强合规管理、加强风险评估和信用审核、完善运营手册和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客户数据保护与隐私保护等。
通过综合应对各类风险,网络银行能够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服务。
网络银行存在的潜在风险及解决措施
网络银行存在的潜在风险及解决措施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创新业态,网络银行无论在具体运营还是金融监管上,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系列潜在风险,这也给构建网络银行金融生态环境带来了诸多的不确定性。
风险点一:存在不正当竞争的潜在风险。
从开户到资金来源到资金供给,网络银行与第三方支付作为一个体系,与传统银行之间都存在着竞争关系,尤其在存款利率尚未放开的今天,网络银行可以变相依托电子商务的虚拟平台,通过网络购物折扣、会员等级、返还虚拟货币(支付宝的集分宝、淘宝的淘金币等)、网络广告折扣、推荐买家/卖家等形式给存款者以收益。
即使这种返还不与存款数额挂钩,只是作为客户开通某种特殊功能(如资金归集)的一次性奖励,这也存在不正当竞争的嫌疑,而这种返还虚拟收益的做法又很难得到监管,如果未来限定网络银行不能开设基本账户,对吸收零散存款的高度依赖更会令其使出浑身解数甚至不惜踏入灰色地带。
风险点二:虚拟货币扩大化的潜在风险。
近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相关部委印发《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不承认比特币的货币地位。
相比货币没有集中发行方、总量有限、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和匿名性等特征,目前流通在我国电子商务平台的虚拟货币(淘金币、集分宝、Q币等)则恰好相反,它们拥有发行方、总量可以不限、目前限定在电子商务平台流通、与实名账户挂钩,并且很多虚拟货币发行方所属集团旗下的第三方支付为其流转提供了平台和通道,这类虚拟货币在电子商务领域有充分的潜力具备货币拥有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伴随我国电子商务走向世界)等特性。
由于之前这类虚拟货币的流通一直封闭在电子商务内部,并未得到充分监控,若电商企业成立网络银行并将此类虚拟货币功能进行扩充,将使得这种潜在风险迅速扩大。
风险点三:开户三方认证带来的潜在风险。
一是认可度问题。
网络银行的开户无论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还是传统银行都需涉及三方认证,而在国内,对三方认证尤其是对银行开户的三方认证还未得到人民银行等官方部门的认可。
互联网金融虚拟银行的监管及风险防范
互联网金融虚拟银行的监管及风险防范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已经逐渐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中,虚拟银行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资本市场。
虚拟银行的兴起和发展,成为了金融领域的一项重大变革,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风险和问题,因此虚拟银行的监管和风险防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一、虚拟银行的定义虚拟银行,顾名思义即非实体银行,主要是采用互联网技术进行运营和管理。
与传统实体银行不同的是,虚拟银行的业务主要涉及电子商务、第三方支付、投资理财等活动。
虚拟银行与实体银行相比,优点在于完善的风控体系、灵活的运营管理以及更加全面的金融服务。
二、虚拟银行的监管虚拟银行的监管,主要由央行和相关金融监管部门实行。
虚拟银行的监管重点在于风险监测和风险管理。
监管部门会对虚拟银行的经营状况、风险分析、内部控制等相关信息进行评估,以便检查其合法性和准确性。
虚拟银行的监管措施主要包括:金融机构许可、虚拟银行运营规则、交易监管、网络安全、客户信息管理、虚拟银行联合监管等方面。
在监管方面,央行和监管部门会制定一系列规定和标准,要求虚拟银行必须遵守,同时对违反规定的机构进行处罚和警告。
三、虚拟银行的风险防范虚拟银行的风险防范是银行经营的关键,成功风控能力是银行长久发展的基础。
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升级,虚拟银行的安全风险也在不断加剧,风险防范就成为了银行的一项重要职责。
1.风险预警机制在虚拟银行的运营中,风险预警是最重要的机制。
银行需要使用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来识别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防范风险。
银行需要对过程和产品进行建模,构建风控参数模型,以便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评估和识别。
银行应当及时发现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2.资金安全保障资金安全是虚拟银行最重要的保障措施。
虚拟银行需要设置安全防线,防止黑客攻击、用户短信诈骗、账户密码泄露等使得资金流失的行为。
同时,在选取虚拟银行时,需要注意其安全性能,并通过慎重的比较和评估选取安全可靠的虚拟银行。
网上银行风险点及防范措施
网上银行风险点及防范措施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上银行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使用金融服务的常见方式。
然而,网上银行和传统银行业务一样也有其存在隐患和风险。
本文将会对网上银行的风险点及防范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一、风险点1.个人信息泄露:用户在网上银行操作时会提供自己的个人资料、账户信息等隐私信息,这些信息如泄露出去,将会对用户的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
2.网络攻击: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黑客攻击已变得越来越普遍,银行的网站也经常受到网络攻击,如果不及时防范,将会导致银行的重要信息被盗窃,数据被篡改或销毁。
3.伪造网站:由于网上银行操作需要提供银行卡和密码等敏感信息,所以一些犯罪分子会伪造银行的网站,骗取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财产,以致用户承受重大的经济痛苦。
4.密码泄露:密码是登录网上银行不可或缺的信息,但一旦密码泄露,掌握者可以将账户所有资金转走,这将导致长期的经济损失。
二、防范措施1.密码安全:用户在设置网银密码时一定要注意,密码不要过于简单和容易猜测,建议使用英文大小写、数字和特殊字符组合的密码。
此外,密码要定期更换,对于忘记密码的用户可采用银行提供的找回密码功能。
2.使用安全设备:目前很多银行都提供了安全设备(如USB密钥和OTP令牌)来提高个人信息的安全性,用户可以通过安全设备确认自己的交易信息,进一步提高交易的安全性。
3.警惕钓鱼邮件:如果收到一封来自银行的邮件,提示需要验证信息或进行更改操作,请一定要仔细确认此邮件是否真实。
建议在官网下载安装安全控件,确保能够进行正确的银行转账、查询等操作。
4.检查银行网站:用户在登录银行的网站之前一定要确认此网站是否为银行官方认可的网址,防止进入伪造的银行网站。
同时,禁止在网吧或其他公共场所登录网银,确保个人的账户信息一定不会泄露。
5.保持警惕:对于陌生的短信或电话,也要保持警惕,注意不要泄露自己的银行账户信息。
如果有疑问的话一定要及时向银行客服咨询,避免由此造成的损失。
银行业网上银行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
银行业网上银行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上银行已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金融服务方式。
然而,网上银行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也伴随着安全风险。
本文旨在分析银行业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网上银行的安全风险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黑客通过各种手段侵入系统,窃取用户信息和资金等敏感数据的行为。
钓鱼邮件、木马病毒以及网络钓鱼等手段成为黑客进行攻击的常用方式。
2. 病毒和恶意软件病毒和恶意软件是试图获取用户个人敏感信息或直接篡改账户数据并导致资金损失的主要威胁之一。
这类软件往往伪装成合法程序,悄无声息地在用户电脑中运行。
3. 数据泄露数据泄露是指银行业网上银行系统中存储或处理的用户信息被非法获取和利用的情况。
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银行账户信息、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等,一旦泄露,将对用户造成严重的财产和个人隐私损失。
三、防范措施为了保障用户的财产安全和个人隐私,银行业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来减少网上银行安全风险。
1. 强化身份验证在进行网上银行交易时,使用传统单一密码认证是不够安全的。
应引入双因素身份验证机制,结合密码和动态口令、指纹或生物特征等身份认证方式,以提高账户的安全性。
2. 提供客户教育银行业需要加强对用户的教育宣传工作,提高用户对网上银行安全风险的意识。
通过举办网络安全讲座、发布网络安全知识等方式,帮助用户了解常见网络欺诈手段,并学会自我保护。
3. 定期检测与更新软件银行业应定期检测网站系统和移动应用程序中的漏洞,并及时进行补丁更新以修复这些漏洞。
此外,在系统中部署有效反病毒软件和防火墙,以提升防护效果,并保障用户的数据安全。
4. 加密通讯与交易数据为了保证网上银行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应采用HTTPS等安全协议对通信数据进行加密。
同时,在存储用户敏感信息时也应使用加密技术,确保用户数据不会在被非法获取后暴露。
5. 建立风险监测系统银行业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监测系统,并通过自动化监控和实时报警等手段迅速发现异常交易和恶意攻击。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
网络银行风险管理及防范随着互联网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银行业务变得越来越普遍和方便。
然而,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和安全隐患,如数据泄露、网络攻击和欺诈等问题。
因此,网络银行需要实施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以保证客户的利益和安全。
风险管理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需要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风险类型和应对措施:1.渠道风险渠道风险是指因网络银行交易途径的多样性而带来的风险,如病毒攻击、网络故障和人为失误等。
对于渠道风险,网络银行需要加强对门户、APP、ATM及POS终端等渠道造成的风险进行妥善防范和应对。
2.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波动而带来的风险,对于网络银行,市场风险等同于信用风险。
因此,网络银行需要多角度控制信用风险,如制定相应的信用管理制度、采用风控技术和资产多元化配置等。
3.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客户信用状况下降引起的损失,包括对客户的资产和业务风险的评估。
网络银行在审核户口时要防范恶意客户操纵银行信用和资产的风险。
4.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因市场利率的波动而带来的风险,其主要表现是资产而债务的利差变化所导致的损失。
在网络银行的经营中要预防利率风险,如进行利率敏感度测试、设置央行利率上浮比例等。
防范措施除了通过风险管理来防范风险,网络银行还需要实施一些防范措施,以确保客户的交易安全和隐私保护。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防范措施:1.认证和授权对于登录和操作网络银行的客户,网络银行需要采用安全的认证机制,包括密码、动态口令和生物识别等方式,以确保客户身份的真实性。
此外,网络银行也要建立完善的授权机制,确保客户对自己账户的访问和操作是被授权的。
2.数据加密网络银行的交易信息和客户数据需要进行加密传输,以防止非法的窃取和篡改。
通常使用的加密技术包括SSL和VPN等。
3.风险控制网络银行需要对不同客户的交易行为进行监控和风险控制管理。
例如,对于异常的交易行为和金额,网络银行需要实时监控和处理,以避免非法操作和欺诈。
银行网络安全风险
银行网络安全风险银行作为重要的金融机构,负责管理大量客户的金融资产和进行各种交易。
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银行网络安全风险也逐渐增加。
本文将探讨现代银行所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并提出一些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银行网络安全的威胁1. 假冒和欺诈行为:网络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包括仿冒金融机构网站、发送钓鱼邮件等方式,获取客户的个人账户信息和密码,并进行非法转账或盗取资金。
2. 软件漏洞和系统缺陷:银行系统中的漏洞和缺陷为黑客提供了入侵的机会。
他们可以利用这些漏洞,非法获取敏感数据或干扰银行的正常运行。
3. 内部安全问题:银行内部员工的失职或是受贿受贿行为也可能导致网络安全风险。
他们可能泄露客户信息,提供内部系统的访问权限给不正当的人员,给银行带来损失。
二、银行网络安全的挑战1. 技术挑战:随着黑客技术的不断进步,银行需要运用更高级的技术手段来应对网络安全风险。
例如,采用最新的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等。
2. 人员培训:银行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技术能力是保障网络安全的重要因素。
因此,银行应该进行定期的培训,提高员工对于网络安全的认识和技能。
3. 法律和监管环境:政府和监管机构应该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标准,对于银行网络安全提供明确的指导和规范。
同时,加强对银行网络安全的监管和审计,确保其符合相关要求。
三、银行网络安全的应对策略1. 加强技术防护:银行应该投入足够的资源来购买最新的安全技术设备,并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
例如,建立网络入侵检测系统、设置双因素身份验证等。
2. 完善内部安全管理:银行应该加强对员工的背景调查和监督,建立完整的权限管理制度,并严格限制员工访问敏感数据的权限。
此外,定期进行内部安全审计,确保员工的操作符合规范。
3. 提升员工安全意识:银行可以通过定期的网络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于网络安全风险的认识和警惕性。
同时,建立举报机制,鼓励员工发现和报告安全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调研报告】网上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防控措施
网上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防控措施随着信息化与传统银行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来网上银行的发展突飞猛进,呈现出用户规模不断扩大、交易规模阶跃式迅速增长、网银替代率增加的显著特点,据统计网银业务的广泛应用使得银行柜面业务替代率已达到80%以上,并且还在不断地发展。
银行本质是经营风险的企业,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必须管控好各类风险,才能更好地为用户服务。
故此,网上银行的风险亦不可忽视,近年来与网上银行相关的操作风险和客户因办理网上银行业务而造成损失的事件也频频发生。
一.网上银行主要面临以下几种主要风险(一)技术安全风险网上银行面临的技术安全风险主要包括:一是网上银行客户端安全认证风险。
网银客户端使用证件号码、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一旦用户计算机感染病毒、木马或者被黑客攻击,如果没有进行安全认证,网上银行用户所做的所有操作,都会被发送至控制用户计算机的服务器后端,严重影响网银客户端用户的银行账号和密码安全。
假冒银行网站而出现钓鱼网站,就是将用户的所有操作通过键盘记录或者屏幕录制等方式,将账号和密码信息传输至窃取人指定的服务器中,危及用户资金安全。
二是网络传输风险。
网上银行业务通过网络在银行和用户之间进行数据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要求进行加密处理,如果网络传输系统和环境被攻破,或者加密算法被黑客攻击,将使网上银行客户的资金、账号、密码在网络传输中如同明文传输,造成客户信息泄露,严重影响网上银行用户信息安全。
三是系统漏洞风险。
网上银行应用系统和数据库在技术上依然存在一些系统漏洞和隐患,这些漏洞往往会被黑客、计算机病毒所利用,对网上银行系统造成很大的信息安全风险。
四是数据安全风险。
网上银行的数据要求绝对安全和保密。
用户基本信息、支付信息、业务处理信息、数据交换信息等的丢失、泄露和篡改都会使银行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
如何确保数据输入和传输的完整性、安全性和可靠性、如何防止对数据的非法篡改、如何实现对数据非法操作的监控与控制是网上银行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银行业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与防范
银行业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与防范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各行各业都面临着网络安全风险的挑战,而银行作为金融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网络安全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银行业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网络安全风险的现状随着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已经逐渐向线上转移,传统的柜面服务正在被网络银行、移动支付等新技术取代。
然而,这也使得银行业线上交易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网络安全威胁。
1.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银行面临的最常见和最具破坏性的网络安全风险之一。
黑客可以通过侵入银行系统、窃取用户账号密码等方式获取敏感信息,并且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网络诈骗、盗窃资金等违法行为。
2. 信息泄露随着银行业务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大量的用户个人信息在系统中存储和传输。
一旦银行的系统存在安全漏洞,攻击者可能会窃取这些信息,从而导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
3. 电子支付风险随着移动支付的普及,电子支付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电子支付面临着被篡改、被截获等风险,用户的账户和资金安全也面临着威胁。
二、网络安全风险的影响银行业面临的网络安全风险对银行和用户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1. 资金安全受到威胁一旦银行系统遭受黑客攻击或者出现安全漏洞,用户的账户资金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可能导致资金损失。
2. 用户信任受损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受到威胁会导致用户对银行的信任度下降,这将对银行的声誉和客户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3. 法律风险增加一旦用户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将面临被用户起诉以及相关监管机构的处罚,引发法律风险。
三、网络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为了应对银行面临的网络安全威胁,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范措施。
1. 建立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银行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包括网络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认证机制等,以阻止非法入侵和攻击。
2. 加强员工教育培训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网络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避免员工因为安全意识不足而成为网络攻击的突破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银行的风险、安全及监管湖北经济学院金融学院邓钥1995年10月美国安全第一网络银行诞生,至此,网络银行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低成本、高效益、方便快捷、应用广泛等特点,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从而在国际金融界掀起了一股网络银行的热潮。
自1996年中国银行在国内设立网站尝试开展网上银行业务后,网上银行已成为我国银行发展的重要方向。
1997年,招商银行开通交易型网站,拉开了我国网上银行发展的帷幕。
21世纪的银行将是建立在计算机通信基础上的网络银行。
网络银行正成为金融机构拓宽服务领域、实现业务增长、调整经营战略、促进金融发展的重要手段。
但与此同时,因为兼有银行业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双重特点,网络银行的发展也在传统银行业一般风险的基础上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给银行业的监管和风险防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一、网络银行的安全及保障一些不法分子克隆某银行网站,在网站上制造假通知,声称银行系统升级,要客户将自己的网银账号及口令密码送至不法分子建立的信箱里,以骗取客户的账号及口令。
这种手段虽然有些拙劣,但上当受骗的人也不少。
网上“钓鱼”:指利用人们视觉的马虎,设立假网址,如仿照www.icbc.com.cn设立www.1cbc.com.cn,仿照www.bank-of-china.com.cn设立www.bank-off-china.com.cn等,稍不认真识别就会上当受骗.这种手段比前者要进步一些,因为这种经过技术处理的手法容易麻痹一些人。
特别是那些采用引擎搜索网址连接进入网站的登录方式,很容易误入网站。
病毒程序:黑客们利用能够在网上直接窃取客户口令和账号的病毒程序,常用的有“特洛伊木马”、“快乐耳朵”等,将这些黑客程序通过互联网置于网银服务器里,定时扫描、抓取此时登录网银服务器的客户口令及账号,自动的转发到黑客自己的邮箱里。
这种手段比前两者更高明,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窃取你的密码和账号。
目前,国内各家网上银行一般主要采用简单鉴别和强鉴别两种机制,即用户名+口令和基于PKI的证书机制。
用户名+口令使用方便、操作简单,适用于交易额小,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客户。
但它不具备数字签名的功能,不具备抗抵赖性,安全性差,因为在互联网上传输口令易被截获,易被置于浏览器中的黑客程序所窃取。
当前发生的假冒网站、特洛伊木马等欺诈事件都是针对此弱点。
所以,在国内客户逐渐走向成熟的形势下,应该采用基于PKI证书的强鉴别方式。
基于PKI证书的强认证方法是指用户在注册网上银行时要申请证书,经资信审查后由CA签发,CA是PKI核心执行机构,是权威、公正的第三方;证书是PKI的核心元素,是公钥的载体,公钥对应一个私钥。
用私钥加密的文件可用公钥解密,用于数字签名;用公钥加密的文件可用私钥解密,用于通信。
PKI证书机制能很好的解决网上交易身份的真实性交易数据的保密和完整性以及交易的不可抵赖性问题。
今年4月1日开始执行的《电子签名法》为网上交易提供了法律保障。
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方便、安全的身份认证技术是将证书存放在USBkey中,它采用软硬件相结合的强双因子认证模式,每个USBkey硬件都具有用户PIN码,很好的解决了安全性与易用性之间的矛盾。
USBkey内置智能芯片,证书和私钥储存其中不可能被复制,任何“网银大盗”的黑客程序和“网上钓鱼”都对其束手无策。
工行从去年已开始对大力推广USBkey证书,取得很好的效果。
今年建行、招行、交行、民生银行和深圳发展银行等也相继推广了USBkey。
二、网络银行面临的风险除了传统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信用风险、利率风险等,网络银行由于新的经营理念和经营模式,不可避免的带来了更多的风险种类。
根据网络银行的构成及运行方式,从技术和业务的角度分析,网络银行面临的这些新的风险可分为两类: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导致的技术风险和基于网络金融业务特征导致的业务风险。
(一)网络银行的技术风险网络金融是基于全球电子信息系统基础上运行的金融服务形态,因此,全球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安全成为网络银行最为重要的系统风险。
这些技术方面的原因主要包括:1.技术选择风险。
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必须选择一种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来支撑。
在技术选择上存在着技术选择失误的风险。
这种风险既来自于选择的技术系统与客户终端软件的兼容性差导致的信息传输中断或速度降低的可能,也来自于选择了被技术变革所淘汰的技术方案,造成技术相对落后、网络过时的状况,导致巨大的技术和商业机会的损失。
2.系统安全风险。
网络金融的业务及大量风险控制工作均是由电脑程序和软件系统完成,所以,电子信息系统的技术性和管理性安全就成为网络金融运行的最为重要的技术风险。
虽然网络银行都设计有多层安全系统,并不断出现新的、安全性的技术及方案,以保护虚拟金融柜台的平稳运行,但是网络银行的安全系统仍然是网络银行服务业务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这种风险既来自计算机系统停机、磁盘列阵破坏等不确定因素,也来自网络外部的数字攻击,以及计算机病毒破坏等因素。
根据对发达国家不同行业的调查,系统停机对金融业造成的损失最大。
网上黑客的袭击范围不断增大,手段日益翻新,攻击活动能量正以每年10倍的速度增长,其可利用网上的任何漏洞和缺陷非法进入主机、窃取信息、发送假冒电子邮件等。
计算机网络病毒则可通过网络进行扩散与传染,传播速度是单机的几十倍,一旦某个程序被感染,则整台机器、整个网络也很快被感染,破坏力极大。
系统安全风险不仅会被扰乱或中断提供正常的服务,给银行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而且影响网络银行的形象和客户对网络银行的信任水平。
3.外部技术支持风险。
由于网络技术的高度知识化和专业化,或出于降低营运成本的考虑,网络银行往往要依赖外部市场的服务支持来解决内部的技术或管理难题。
这种做法适应了网络银行发展的要求,但由于外部技术支持者可能不具备满足网络银行要求的足够能力而无法提供高质量的金融服务。
(二)网络银行的业务风险网络银行基于虚拟金融服务品种形成的业务风险主要包括操作风险、市场信号风险和法律风险。
1.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导致的潜在损失的可能性。
这类风险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安全系统和其产品的设计缺陷及操作失误,也可能来自于网络银行客户的疏忽,商业银行职员在业务上的误操作,也可能导致网络银行严重的业务风险。
操作风险主要涉及网络银行账户的授权使用、网络银行的风险管理系统、网络银行与客户间的信息交流、真假电子货币的识别等领域。
例如,网络银行改变了传统的以图章为支付指令的结算手段,采用数字签名方式对支付指令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由于网络的“虚拟性”,数字签名的可靠性完全取决于银行安全控制系统的严密与否。
2.市场信号风险。
信息的非对称性可能导致网络银行面临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这一风险被称为市场信号风险。
由于网络银行无法在网上鉴别客户的风险水平而处于不利的选择地位,网上客户可能利用他们的隐蔽信息和隐蔽行动做出对自己有利但损害网络银行利益的决策等。
另外,在虚拟的金融市场上,网上客户不了解每家银行提供的服务质量究竟是高是低,多数客户会按照他们对网络银行提供服务的平均质量来确定预期购买价格。
结果,高质量的网络银行反而可能被低质量的网络银行排挤出网上市场。
3.法律风险。
网络银行的法律风险源于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规章和制度,以及在网上交易中有关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多不清晰,缺乏相应的网络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规则及试行条例。
网络银行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尚未有配套、完备的法律、法规与之相适应,金融立法框架主要基于传统金融业务,使银行在开展业务时无法可依。
即使各国有相关的法律、法规,但网络是跨越国界的,各国之间有关金融交易的法律、法规存在差异,在网络银行的跨国交易业务中,难免产生国与国之间法律问题上的冲突。
目前国际上尚未就网络银行涉及的法律问题达成共同协议,也没有-个仲裁机构,客户与网络银行很容易陷入法律纠纷之中。
因此,利用网络提供或接受金融服务,签订经济合同就会面临在有关权利与义务等方面的相当大的法律风险,容易陷入不应有的纠纷之中,结果是使交易者面对着关于交易行为及其结果的更大的不确定性,增大了网络金融的交易费用,甚至影响网络金融的健康发展。
三、网络银行的监管通过以上对网络银行面临的诸多崭新风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网络银行的发展将银行业的监管提升到更高的难度,网络银行的风险监管与控制更趋复杂化。
笔者认为,要有效控制网络银行带来的新风险,必须针对各种风险的特征建立起国家、行业、企业三层次的网络银行监管系统,互相支持,互为补充,达到对风险强有力的预测、控制、化解的作用。
(一)国家层面的网络银行风险控制国家层面的网络银行风险控制,具体是指在宏观层次上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旨在为网络银行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平台。
具体来说:1.大力发展先进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
目前我国在金融电子化业务中使用的计算机、路由器等软、硬件系统大部分由国外引进,而且信息技术相对落后,因此增大了我国网络银行发展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选择风险。
因此,应大力发展我国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关键技术水平,在硬件设备方面迅速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提高关键设备的安全防御能力。
2.加强防范和控制网络银行风险的制度建设。
我国目前已初步制定关于网上证券交易、计算机使用安全保障等方面的法规,但还远不能适应网络发展的要求。
应借鉴外国经验,在网络金融发展的初期及时制定和颁布有关法律法规,如在电子交易合法性、电子商务的安全保密、禁止利用计算机犯罪等方面加紧立法,修改(合同法)、(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条文中不适合网络金融发展的部分。
另外,建立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减少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规范发展的制度保障。
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人们就会减少经济行为的确定性预期,网络金融业务的虚拟性会使这种不确定性预期得到强化,不利于网络金融的正常发展,也会增大法律调节的障碍和成本。
3.加强网络银行风险控制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网络金融业务环境的开放性、交易信息传递的快捷性强化了国际金融风险的传染性。
对网络银行的监管需要不同国家金融监管当局的密切合作和配合,形成全球范围内的网络银行监管体系。
对网络银行的监管包括对借用网络银行方式进行非法避税、洗黑钱等行为的监管;对利用网络银行方式进行跨国走私、非法贩卖军火武器及贩卖毒品等活动进行监管;对利用网络银行方非法攻击其他国家网络银行的电脑黑客网站,以及其他国际犯罪活动进行监管;对利用网络银行方式传输不利于本民族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的信息进行监管等等。
(二)行业层面的网络银行风险挫制行业层次即在中观层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主要是中央银行对网络银行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控。
具体来讲:1.及时调整和转变传统的监管思路和监管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