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古城风水旅游文化探讨_赵建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阆中古城风水旅游文化探讨
赵建昌
(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陕西宝鸡721013)
摘要:阆中古城具有显著的风水文化意象,风水文化是其旅游开发重要的文化因子。古城风水旅游文化保护良好,特色突出,要素完备。该文化使阆中古城拥有明显的风水旅游文化感知。
关键词:风水旅游;阆中古城中图分类号:F529.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66(2011)02-0085-03
风水作为一种具有独特意蕴的文化事象,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曾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过重
要的影响。[1]
现今遍布全国各地的古城镇,无论在城镇选
址、宅院布局,还是园林构景、居室设置等方面,无一处不讲究风水形局、环境宜忌。[2]在古城镇旅游开发中,从项目论证到旅游规划的产生,从产品的开发到对游客的展示体验,都应该深入考虑如何准确的运用风水文化来形成当地独特的魅力。随着商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独具特色的古城镇越来越少,也就是说,中国传统的风水模式在古城镇中的具体表现越来越少,而追求风水信仰却是中国人难以泯灭的冲动,这样一来,仅有的一些完整体现传统风水文化的古城镇就显得弥足珍贵。风水早已根植于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心理结构的深处,凝结为社会民众的一种“集体无意识”,讲究风水宜忌已成为中国传统社会广大民众日常家居生活的重要
组成部分。[3]
因此,要真正了解中国传统社会的文化和心
理结构,把握中华民族的人文质素和心智特点,对传统风水文化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这一角度来讲,对于风水是科学还是迷信的争论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因为它现实地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只有通过现实的素材来进行说明或者说服,才能达到应有的目标。
古城镇因为拥有独特的旅游意象而成为近年来旅
游开发的热点,古城镇旅游文化研究也受到众多专家的重视。传统风水观是影响古城镇文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古城镇旅游开发中难以避免的话题。然而,长久以来,有关古城镇风水文化的研究游离于研究者的视野之外,这无疑不利于古城镇旅游的全面开发。阆中古城拥有显著的风水意象,它们成为宝贵的旅游资源。如何从旅游文化的角度来定位这些资源,关系到阆中古城风水旅游的发展方向,因为旅游的灵魂是文化,只有准确把握地方
文化内涵,才能找到区域旅游发展的核心点。[4]
文章以下
讨论阆中古城的风水旅游文化。
一、阆中古城的历史文化特色
阆中位于四川盆地北缘,嘉陵江中游,历来为巴蜀重镇,有2300多年的建城历史,现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阆中历史可追溯到古巴国,汉以后一直成为封建帝王统治西南的重镇。
阆中交通便利,景观秀丽,山川奥衍,是古代宗教活动和旅游胜地,素有“阆苑仙境”、“嘉陵第一江山”之称。张道陵、葛洪、吕洞宾等仙迹可寻,杜甫、司马光、苏轼、陆游等文迹可观。古代阆中山川钟灵毓秀,人文化成,代多闻达,科甲鼎盛,擅美全川,有“郁郁乎文哉”的风尚,现存各种文塔、书院、学宫、街衢众多。
收稿日期:2010-10-18
作者简介:赵建昌(1974-),男,甘肃静宁人,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系讲师,旅游管理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旅游规划。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eshan Teachers College
第26卷第2期2011年2月
Vol.26,No.2Feb .2011
85
自汉及唐,风水堪舆之学盛行,许多天文学家兼风水家云集于此,使阆中成为我国古代著名的天文研究中心。李淳风、袁天罡、落下闳、任文孙父子、周舒等我国古代著名天文学家都对阆中情有独钟,这些身兼风水师的天文学家对阆中的风水格局、城市选址布局、城市与自然山川的有机和谐等传统文化特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阆中古城的地理格局、城市选址及风水文化
阆中古城以风水文化见长,具有独特的魅力,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当今保存最完好、完全按照古代特别是唐代天文学风水理论营建的一座风水城池”。从风水角度看,阆中地理形势和山水格局颇具典型。古城由大巴山脉、剑门山脉与嘉陵江水系交汇聚结而成,山水契合紧密,是一处理想的人居环境。据说“阆中”之名就是因为城居间水之中“阆水迂曲,经其三面,县居其中,取以名之”的缘故,这不仅体现出“设险防卫”、“国必依山川”的思想,也契合古人“王者择中而处”的传统观念。
古城采用多重封闭与空间聚合相结合的方法来展现风水文化中的空间构成理论。古城山围四面,水绕三方,北以蟠龙为屏障,东、西有大像、西山环抱,城南有锦屏山守护,水流缺口由塔山把守,形成一道相对闭合的城市生态屏障,被誉为阆中古城第一道聚合圈,有聚合财气和文气的功效。古城第二道聚合圈是嘉陵江。阆水从城西北来、绕东南出,形成一道环绕阆中城的聚合体,符合风水中典型的“冠带水”、“金城环抱”的吉祥格局。
阆中的龙脉来自北部大巴山脉的蟠龙山系,是阆中山川形势的依靠。蟠龙山左臂、右臂及龙爪等一应俱全,并从近至远(小蟠龙、大蟠龙、陈家坡、盖阳山等),形成连绵不绝、形象美观、生动活泼的龙脉意象。古城四周远近起伏的诸山为砂山。砂山皆应风水喝形而来,并与城市后倚的来龙呈隶属关系。阆水从西北经西南的流向符合“天门地户”的风水原则,“天”由西山和玉台山隔江对峙而成,也称上水口;“地户”位于东南的交通要道,以塔山为下口山,也称下水口,上下水口共同构成县城的“气口”。嘉陵江环绕古城而经其三面,形成“千水成垣”的格局,既滋润土地,调节气候,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又便利交通,均是强调风水主题,如笔向街是因街道东向塔山,沿街前行,则文笔塔历历在目,意象甚明。古城选址的落脚点处于龙、砂、水重重关拦内,内敛向心的围合,使古城依靠周围的山川拱抱,既能阻御风沙、迎纳阳光、阴阳和合,又能使龙、砂、水种种意象钟情于穴,给人丰富的感受,得到心性的寄托。古城是“后有靠山、前有水绕、左右砂山护卫、三面环山、一面水绕的近似马蹄形的理想环境”,是山、水、城和谐统一的天然风水格局,是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古城城墙四面环护,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一道。除西
门外皆建瓮城,瓮城门与城门错位,分别建有轩昂门楼。《阳宅会心集》说“城门者,关系一方居民,不可不辨,总要以迎山接水为主。”古城的西门迎山接水,故阆中惟西门无瓮城,在西门外筑石匾阁、阆风亭、镇水铁犀等,这些措置本于风水中“如有月城(即瓮城)者,则以外门(瓮城门)收之;无月城者,则于城外,建一亭或一阁,以收之”的思想。
除西门,其余三门外皆有街巷,但只有南门、东门外庐舍毗连,烟火稠密,市肆喧闻,格外繁华。“南门、东门,生方。宜高昂轩朗。”阆中古城正应此说,城池正对锦屏山着意偏西,避开了锦屏山与黄华山之间的“气口”,将这两山对峙形成的气口建置为南津关。过关北渡,道路傍倚东城外而向北通往关中,利用嘉陵江水陆之便于此交会,形成古城东南的水陆通街、商贾辐辏之势和生旺之气。为镇守东南“生方”之气,东门南偏,南门东渐,城楼轩朗高昂;城外东南隅临江北岸古道,正对江南气口南津关,建有雄伟华丽的华光楼。其实,避开气口、建置镇楼等风水说,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诸多方面都显示出了它的系统性与合理性,这些举措使城市职能分区明确,避免城市内外各种不利干扰,合理组织和疏散交通,增强场所识别性,丰富和完善环境景观乃至战时防卫。
官治衙署作为行政中心,地位至关重要,希望“京都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正穴”未必指城市几何中心,但往往是可以居高临下控制全城并防患水淹的城中高地。唐宋以来,历代刺史署、知府署等就相沿不辍地建置在西大街桓侯祠西的高地上,显然也符合这一风水之说。文笔塔、奎星楼、学宫书院等建筑,十分注重教育、地理环境对人文的影响。这些建筑的选址着意借自然而裁成完善,使人们寄托理想追求,取得心理上的平衡调节。为了倡导文治教化,阆中将这些建筑筑于县城下水口山上,既增高增势,又象征文运昌盛,从阆中的古书所载便可窥见一斑。明人任文仪《阆中县学宫碑记》:“治世之大,莫先于正风俗;风俗之大,莫先于兴学校。”清人张注庆《府学文庙碑记》:“苑学宫,枕大江,倚名岩,形势佳胜,规模宏敞,昔称巨观。”清人庄学和《锦屏书院记》:“人文不焕,地脉不兴。玉台之南,锦屏之北,登高四眺,有胜址焉。龙凤两山于兹接脉,南东之水于此澄源,雁塔巽昂,星台坎抱,其于山文为阆字耶?水文为巴字耶?然则于人文可不为读书问字之区也?”
古城的社稷坛、历坛、先蚕坛、八腊坛、火神祠、龙王庙、雷祖殿等公共建筑的布局,结合古代民俗,使城市行政、居住建筑与世俗活动频仍而纷杂喧嚣的公共建筑保持合适的距离,也源于风水理论。尤其是古城中大量宅院的布局,体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和“礼,序也”、“礼别异,卑尊有分,上下有等,谓之礼”等传统社会定向观念。“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即家代昌吉。”因此,阆中遗存至今的大量民居,是形成古城风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