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的感人故事

合集下载

2024年《唐山大地震》观后感_17

2024年《唐山大地震》观后感_17

2024年《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024年《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约433字)《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讲的是:1976年7月28日晚上,河北唐山发生7.8级地震。

发生地震的时候,弟弟方达和姐姐方登在家里睡觉,他们的爸爸妈妈在楼底下,爸爸方大强为了救孩子失去了生命,搜寻的时候发现方达方登压在了一块石板下,只能救一个孩子,妈妈痛苦的选择了救弟弟。

可是姐姐并没有死,她没有找妈妈,很快方登就被解放军收养离开了唐山。

32年后,汶川发生地震。

方登和方达都去抗震救灾,就这样他俩相遇了,方达把姐姐方登带到唐山,让她见到了母亲。

很快,方登原谅了母亲,妈妈也原谅了女儿。

看了这部电影,我的感想是:当你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帮助了你,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你也要帮助别人,这种互相帮助的社会是快乐的。

生活中,你能理解我,我能理解你,这样的家庭才能减少冲突,幸福生活。

任何情况下,生命是最重要的,亲情是最可贵的。

2024年《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约387字)造化弄人。

地震中,姐姐并没有死,她的心中充满了委屈,不想回家。

而母亲心中自始自终都是一片废墟。

23秒,32年,母亲从头到尾都是守着废墟过日子。

然而,在汶川的地震中,姐弟相认姐姐最终选择了回家。

母亲乌黑的头发已变得发白,青春的脸庞也变的满是皱纹,桌子上还摆着姐姐要吃的西红柿。

32年,女人一生中有多少个30年。

姐姐懂了,失声大哭,与母亲抱在一起,多年的恩怨化为一个深情款款的拥抱;姐姐懂了,母亲懂了,我们也懂了,放声痛哭。

为了亲情,为了理解,为了原谅。

一个瞬间铸就了32年的永恒。

影片展现了人性,展现了亲情,展现了理解,展现了原谅。

《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成功的、非常感人的电影,愿在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们安息,人们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2024年《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约390字)看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我深有感触。

当我看见一个小孩子正在寻找爸爸妈妈的时候,我的眼泪流了下来,她的爸爸妈妈早就被深深地埋在了地下。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5篇观《唐山大地震》有感1今天我看了,冯小刚叔叔的大作《唐山大地震》。

这是一部灾难片,讲述了1976年7月28日的那场给唐山人民巨大伤害的地震,主要讲的是一个家庭的不幸遭遇:那天晚上方达方登两个小孩和唐山许多人都入了睡,大家谁也不知道一场大灾难就要来宁了,突然鱼缸中的鱼上蹦下跳大地开始抖动,地震来了。

两个沉睡中的孩子被惊醒,啊!爸爸妈妈奋不顾身的往家里跑,这时一大块石头从天而降,爸爸一把推开了妈妈,自己却被压死了营救时发现两个孩子被压在一块石板下,只能救一个,妈妈最终选择了弟弟。

母亲欲哭无泪,只能把弟弟带去看病,后来下了一场雨,姐姐活了过来。

后来弟弟后来被截了一只腿。

但他知道他要担起一家之主的责任,于是出门打工挣钱。

后来四川大地震两人去营救时相任,一家团聚。

这部影片十分感人,母亲宁愿受苦受累也要在唐山守着。

地震都是十分可怕的,但是我们要团结一心,去克服困难,去战胜困难,地震后大家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解放军叔叔都前来帮助,因为怕伤到人,大家都用手挖,手挖的血直流,可救出的并不是自己的亲人。

这就是亲情,血浓于水的亲情。

观《唐山大地震》有感2今天,我和妈妈去看电影《唐山大地震》,电影内容是这样的:唐山大地震改变了一对姐妹俩的生活。

有一天晚上,姐弟俩在屋子里睡觉,爸妈在外面工作,突然间,地晃起来了,房子倒了,整个唐山地震了。

爸爸方大强不顾一切地冲进房子里去救儿子和女儿,只可惜葬身在倒塌的房子里。

地震过后,唐山的人民开始自救,妈妈在一片废墟中,找到了她的儿子和女儿,叫了几个人来救她的儿子和女儿。

可是那几个人说她的女儿和儿子共压在一块木板下面,他们扳不动,只是救一个,不能全救。

妈妈犹豫了一会儿,无奈地说:救弟弟。

人们就把弟弟从那块木板下救了出来。

但是幸运的是,姐姐也没有死,这句话深刻地印在了她的心中。

后来她知道姐姐当时也是无奈的。

后来姐姐考到了大学,弟弟因为在地震中失去了一条胳膊,所以得戴一个假胳膊。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昨天,我看了冯小刚导演的作品《唐山大地震》。

这部电影故事很简单,记录了一家4口在地震前后的经历。

父亲为救母亲葬身在倒塌的楼下,母亲为救砸在同一块楼板下的一对儿女作出人生最艰难的选择。

“救弟弟”这三个字,让母亲忍受了32年的痛苦与折磨。

也让压在楼板下的小女孩为此怨恨了自己的母亲32年。

本以为已经死了的小女孩奇迹般的生还,并被好心人收养,然而已经记事的她,无法释怀母亲的做法,32年不回唐山认亲。

5.12汶川地震,震惊寰宇,在国外定居的姐姐听说祖国有难,只身前往做志愿者参加救援,身为企业老总的弟弟也带领员工参加了唐山救援队,在救援现场,姐弟相认,已经身为人母的小女孩看到一位地震中的母亲,不忍看到救援人员再次受伤,而忍痛锯断女儿双腿的一幕,终于理解了自己的母亲。

《唐山大地震》的高潮,在结尾片段,母亲得知女儿死而复生,内心的激动与感情的纠葛都被扮演母亲的徐帆演绎的出神入化,包饺子的双手,低垂的头和不敢正视女儿的眼神。

最后,母亲对当年自己的决定给自己的亲生女儿下跪认错,此时的我再也无法控制早已湿润的眼睛,泪水夺眶而出,我想,每一位父母都深爱着自己的子女,都会把无私的爱给予自己的孩子。

哪位母亲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失去宝贵的生命,也许父母做的决定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许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无数次和对自己严格要求的父母争吵时,会怀疑自己是否是他们亲生的!甚至在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想过离家出走,想过断绝父子(女)关系。

但是,不论我们如何不理解我们的父母。

我们的父母最后都会宽容和原谅我们。

大家都希望一个公平和谐的社会,那请我们想一想,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是否公平。

我们小时,每年生日和过节,都希望收到父母买的生日礼物和新衣服,现在我们自己挣钱了,父母过生日和过节时,我们想过给他们买礼物么?父母总会把好吃的留到孩子回家的时候吃,当我们在外面海吃大喝的时候,想过给家里的母亲带点回去么?我们有病时,父母请假抱着我们去医院跑上跑下,回到家,喂饭喂药。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汇编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唐山,一个美丽而繁华的城市,又名凤凰城,却因为一场无情的大地震毁了。

地震前兆,空中满是蜻蜓,鱼儿跳出了水缸,仿佛一场大雨将要来临。

方大强和妻子元妮,龙凤胎儿女方达和方登,他们不算富有,但一家人快快乐乐的生活着,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

方大强因为工作,常常在外,好不容易回来一次。

晚上,方大强和元妮在工地上,不想。

天一紫,大地摇晃起来,不好!为救家里熟睡的两个孩子,方大强牺牲了!方登方达虽然被救出来了,但一块楼板压在两边,但因为力气不支,只能救一个。

救了方登,就要放弃方达;救了方达就要牺牲方登。

元妮含泪选择了年幼的弟弟,当清醒的小方登听到母亲的抉择,开始恨她。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着方达,坚强地活了下去。

而庆幸被救出的方登也被一对解放军夫妇领养,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姐弟两碰巧在救灾现场相遇了,一家人又团聚了!从电影大概看来,并不是很让人感动,而恰恰是一些不惹人注意的细节,让人感概万分。

“老天爷,你王八蛋!”这一句看似不文明的话语却包含了母亲太多太多对丈夫,对孩子的爱,包含了太多太多的对死去丈夫的想。

“没了,才知道什么叫没了”一句形于母亲倾诉的话语,写出了元妮对丈夫和方登的想念。

当方登被解放军领养后,上学报名时,两位解放军说她叫王帆,方登说她叫王登,这说明方登想家,还没忘记元妮。

当方登回家后,因为元妮以为方登死了,在家里还挂了方登的照片,因为32年前方登说要吃西红柿,所有,桌上还有一盘洗干净的西红柿。

因为方达长大后有了钱,让元妮搬家,元妮不搬,怕方大强和方登找不到家。

在给方登建的墓里,放了许多书,方达说,每年开学,母亲都会多买一份书给方登。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一家团聚了。

从四口变两口,方达读书后又两口变一口,一口再变七口(方达媳妇,方达孩子,方登丈夫,方登孩子)。

23秒,地震那短暂的23秒,让人惊心动魄;32年,漫长的32年,都是母亲一个人在悔恨中度过的。

放生狐狸报恩记——唐山大地震中真实故事

放生狐狸报恩记——唐山大地震中真实故事

放生狐狸报恩记——唐山大地震中真实故事到唐山出差,一位老者给我讲了一个他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

这位老人告诉我,在1976年以前,他是唐山某水库的管理员,经常一个人驻守在水库边的配电室里。

因常常闲来无事,他喜欢上了垂钓,他把钓的鱼存养在一口缸里,这口缸则放在搭建的简易厨房里。

1976年初夏的某个晚上,他还没睡,就听到厨房里有动静,他抄起家伙去看个究竟。

原来是一只前来偷吃鱼的野狐不小心掉进了缸里,怎么也爬不上来了。

想到前几次不明就里地鱼就少了,就想弄死这只讨厌的狐狸。

当他用强光手电照着狐狸正欲动手时,他看到狐狸的眼里满是惊恐,甚至还有眼泪,他的心又软了……最终还是放了这只野狐。

后来,他的鱼就再没少过。

他就感念狐狸这生灵通人性、有良心。

更令他意想不到、感慨万端的是,大地震骤来时,这只野狐居然救了他的命。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左右,熟睡中的他,被一种急促的抓挠声和呱呱鸣叫声吵醒,他听出来是那只狐狸,就起身下床打开房门——那只野狐焦躁不安地仰脸望着他,并一次次地就地兜圈子,像一个有紧急事情却无法说的哑巴。

他就想,可能狐狸没找到猎物,饿急了,来求援了。

可是,就在他想回屋里取吃的东西给它时,那只狐狸忽然咬住了他的凉鞋襻,狠命地往外拉。

他忽然有一种预感,于是,随狐狸来到院子里。

就在这时,举世皆惊的唐山大地震轰然降临,他居住的配电室瞬间震塌……直到现在,年迈的老人还念念不忘那只被他放生、又来救他的狐狸,感慨万端地说:地球就是个大家庭,大多数生物、动物与人类息息相关,动物们尽管不会言语,却也有着同样的思维、灵性和良心……(最近见到很多虐待动物者,于心不忍特转此文,望互相转述,善待生灵。

)。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唐山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地震之一,也是世界上伤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

这场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42分,震中位于河北省唐山市,地震造成了近24万人死亡,16万人受伤,是一场极其惨痛的自然灾害。

地震发生时,唐山市的大部分居民还在熟睡中,突如其来的巨大震动将他们从梦中惊醒。

房屋倒塌、道路崩塌、电线杆倒下,整个城市一片狼藉。

许多人被埋在废墟下,他们发出求救的声音,但在慌乱中很难被及时发现和救助。

城市的建筑物几乎全部被夷为平地,大街小巷变成了废墟和陷阱,救援工作异常艰难。

在那一刻,人们的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了严重威胁。

许多人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和朋友,整个城市陷入了恐慌和绝望之中。

但是,面对如此巨大的灾难,人们并没有束手无策,许多勇敢的人冒着生命危险,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救援工作中。

他们组织起来,用尽一切办法,尽最大的努力来挽救每一个生命。

灾难中的人们展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爱心。

许多普通市民自发地加入了救援队伍,他们用自己的力量去扶起倒下的人、清理废墟、搜寻失踪者。

许多医生和护士也奔赴一线,尽最大的努力救治伤者。

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做大爱无疆,用自己的力量传递着希望和温暖。

在国家的支持下,唐山人民齐心协力,克服重重困难,重建家园。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唐山逐渐从废墟中崛起,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人们不再畏惧地震,而是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坚强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生命和爱的故事。

在灾难面前,人们展现出了惊人的力量和无私的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可贵,爱的伟大。

这场地震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伤痛,但同时也唤醒了人们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爱的信仰。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财富。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集合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这部电影最让人催人泪下的场景,是奶奶无情地留下媳妇在唐山生活,硬要带余震后仅有一个胳膊的孙子走。

当老太太在车上,看见小孙子哭哭啼啼要妈妈时,当老太太看见媳妇失去儿子痛不欲生时,她的心软了,把孙子留在了媳妇身边。

看见母子相拥相泣的场面时,我留下了心酸的眼泪……观众还没从刚才的感动中回味过来,就又陷入了另一场感动之中。

当母亲扑通地跪在地上向女儿道歉时,我的心紧紧揪在一起,眼泪随之流下。

这是多么浓厚的亲情啊!母女久别重逢的一幕,母爱的伟大再次激荡我的心头。

是啊,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不管在什么时候都是爱我们的。

我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我听爸爸说,妈妈生完姐姐后,想生个男孩,没想到,刚刚出世的我又是个女孩。

当时妈妈要把我扔了,结果是爸爸好说歹说才劝下来的。

因此,我从小就沉默寡言,认为我是一个被人抛弃的孩子。

之后的一件事让我彻底改变了看法。

那是在我7岁那一年,我和小伙伴一起放学回家,放学时,我们经过车库顶上,(那是我们放学的必经之路),旁边没有栏杆,我一不小心,就栽下了水库。

后来,等我醒来的时候,看的是医院的白墙和疲惫不堪的妈妈。

后来,别人告诉我,妈妈为了我,三天三夜没合眼。

后来,我改到福州的大医院去治疗。

妈妈竟然把年仅9岁的姐姐托给远在明溪的小姨,带我到福州治疗。

啊,多么伟大的母爱。

从此,我不再沉默,开始努力读书。

就在今年我还获得了作文比赛年段第一!是啊,不论在什么时候,父母对我们的爱是永远不会减少的,动物都有情,人还会无情吗?想到这里,我又不禁泪如雨下……《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3.8秒,一个地动山摇的时刻,一个心惊胆战的时刻,一个让全世界人民记住的时刻,因为唐山,这个曾经繁华的城市被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了,24万条鲜活的生命毁于一旦。

卡车司机方大强,妻子李云妮,龙凤胎姐弟方登,方达,一个幸福美满的四口之家,在这一瞬间被摧毁了。

六个催人泪下的母爱故事

六个催人泪下的母爱故事

六个催人泪下的母爱故事第1个故事发生在唐山大地震中。

一对母子被深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可是却竭尽全力地维护着怀中七个月大的婴儿。

几天后,救护人员挖洞发现他们时,母亲已经死亡,而那婴儿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

原来,母亲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

乳汁吸干了,她就咬断自己的指头,用自己的鲜血让孩子活了下来,而自己却因失血过多而死亡。

第2个故事发生在黄海边。

在那里,吃鱼是家常便饭。

有一次,一位老乡从集市上买回来几条活鲶鱼,照例放在大锅里烧水活煮鱼,眼看着鱼在沸水中狂蹦乱跳,绝望地探出头来,大口地呼吸着空气。

但其中有一条鱼与众不同,她没有挣扎,也没有本能地探头出水,而是将头和尾贴在烧热的锅底,并极力把腹部露出水面。

老乡好奇地观察着这一切,心里很纳闷。

他试着用筷子帮助一下那条自讨苦吃的鲶鱼,让它的脑袋浮出水面,但是她很快又回复原状。

水渐渐滚开了,那条鲶鱼的头部和尾巴已经被高温的铁锅烫得焦糊,但肚子基本没变样。

把鱼捞出锅后,老乡迫不及待地先把那条“笨鱼”破开,想看看她到底是什么“毛病”。

雪白的肚皮象窗帘似的拉开,里面露出一团团大米粒一般透明的鱼籽。

老乡全家都傻眼了,那一锅鱼据说他们没敢吃一口,而是象出殡一样送进了大海。

事情传开去,乡亲们啧啧称奇,有的甚至唏嘘不已。

从那以后,煮活鱼的做法在那里绝迹了。

第3个故事发生在东欧。

3岁的女儿一直认为母亲地位卑微,使她在人前抬不起头。

母亲虽终日忙碌辛苦,也不能使女儿快乐起来。

XX年2月,母亲为了让女儿开心,带女儿一起去阿尔卑斯山滑雪。

母女俩在滑雪途中,由于缺乏经验偏离滑道迷路了,又遭遇了可怕的雪崩。

母女俩在雪山中挣扎了两天两夜,几次看见前来搜寻她们的直升机,都因为她们身穿的是银灰色的滑雪装而未被发现。

终于,女儿因体力不支昏迷过去,她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医院里,而母亲已不在人世了。

医生告诉她,是母亲用生命救了她。

原来,为了让直升飞机能够看到她们,母亲割断自己的动脉在雪地里爬行,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一片白雪。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通用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通用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通用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星期天的早晨,我和8岁的妹妹,一起去看一部非常感人的电影——《唐山大地震》。

电影主要讲述了一个幸福安康的一家四口,原本是快乐、平淡的生活在唐山,但却在1976年7月28日被里氏7.8级的唐山大地震而震的支离破碎:一家之主,孩子们的父亲方大强为了救孩子们而丧失了性命;两个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板下的两边,撬任何一边,另一个都会有生命危险,在这种危机的关头下,母亲元妮只能救一个,最终母亲选择了小弟方达,母亲抱走了小弟,却不知道在另一头的姐姐方登活了下来。

母亲走后,姐姐被一位解放军收养了。

32年之后,在四川大地震时,姐弟俩不约而同的来到了四川当志愿者,两人意外相逢。

从此,三口人幸福的生活在了一起。

看到这里,我的眼泪早已湿润了整个脸庞,妹妹也同样如此。

是啊,这样感人的电影,谁会看了不感动啊!电影中,有着太多太多伟大的情感,父母亲对孩子爱的情感;解放军舍己为人的情感;养父母无偿抚养姐姐方达的情感……这一切的一切,都充分的证实着,人间处处有真情啊!不论是父母儿女之间的亲情,还是救援人民助人为乐之情,都是博大的、无私的!而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现在不正是应该学习这种好品质、真情感吗?想想近来,也确实有着不少这样的例子:比如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4月14日的玉树大地震;8月7日甘肃泥石流……都有着许许多多的感人事件,救援人民日夜辛辛苦苦的救死扶伤灾民们,警察阿姨帮助受伤的家庭照顾孩子,中外人民集体捐赠钱财、衣物、食物……这些,证明了不管是中国人民或亦是外国人民,都会“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我们生活在这个时代,是多么幸福啊!相比那些已经去世的人们,我们能够快快乐乐的活着是件多么美好的事啊!我们应该珍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将来为祖国,做一番伟大的贡献!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唐山大地震这部影片看后让整个人的身心都受到深深的震撼,在心里久久的回荡、挥之不去,对于一部电影能做到这样,可以说已经到了化境了,整个故事围绕的是一个人类历史上可怕的一次灾难性自然灾害,一个母亲在带着自己的孩子如何经历这次灾难,如何在最困难最无奈的时候面临着人生最痛苦的抉择,在只能选择放弃一个自己的骨肉的时候那种无奈,那种悲剧,太让人感动了,有时候想一想,人类的确是很渺小的,对于灾难我们只能选择接受,只能忍受,只能看着自己的亲人离去而什么都做不了,在灾难面前我们只能选择我们能做到得的,只能把灾难减少到最小,只能含泪的抉择,很无奈。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_3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_3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讲的是1976年7月28日,当天夜里方大强和妻子元妮在夜里去工作,可是,过了一会儿,他们就感觉有点不对劲,原来发生了地震,元妮一看,就吵着要去救孩子,但是方大强阻止了元妮,自己却跑进了倒塌的楼房内,到了早上,方大强的尸体才被清理出来,元妮很伤心,不过她一想,还有两个孩子呢,还要救他们。

于是,便找了起来,元妮一看,埋在废墟下的正是她的两个孩子,可是,人们发现,如果,救方达,那方登就会有事,如果,救方登,那方达就会有危险,当人们告诉元妮的时候,她的心里又落上了一块大石头,元妮犹豫地说:“救弟弟,救弟弟!”可当时,姐姐方登是清醒的,这话她听到了,她哭了。

当人们把姐弟俩拉上来的时候,元妮抱着方登哭了,几分钟后,元妮跟着一辆车走了,过了一会,天空下起了雨,方登被雨水一浇,奇迹般的醒了,她被一个武警送到了一个集中营。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方登和方达,都去了救灾现场,他们偶然相遇了,并相认了,方达带方登回了家,他们的妈妈一看方登回来了,就忍不住跪了下来。

方登和她妈妈相认了相认了,带她去了墓地,看了方大强的墓地。

方登伤心的哭了《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心灵的震撼,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里氏7。

8级大地震,短短的23秒钟后,唐山被夷成废墟,682267间民用建筑中有656136间倒塌和受到严重破坏,242769人死亡,164851人重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0亿元人民币以上。

地震罹难场面惨烈到极点,为世界罕见。

唐山大地震发生的瞬间,有多少的亲人被分离,有多少的人丧生,活下来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次地震就丧生了许多中国同胞们,一次地震也让我知道了,灾难虽然是无情的,但是我们人之间是有情的。

一双双手把受灾的群众救出来,一句句话呼喊着幸存的人,一阵阵声音,是人们在救援,在呼喊,在焦躁………《唐山大地震》让我知道了,我们现在应该更加的发奋学习,长大后为国家出力,少让中国同胞们受到一些灾难,让中国人活在幸福中,活在欢乐和感动中!因为灾难无情,人间有情,无论哪发生了灾难,都会有着众多的中国人在身边,一颗颗心都牵系在一起!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当时间定格在那一刻,瞬间的永恒便成为心中一道难以抹去的风景,我不会忘记——那一瞬间。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唐山大地震》是一部纪录片,讲的是一个家庭在地震中的感人故事。

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多。

那时人们都在熟睡中,两个小孩的父母都出去了,突然,灾难来临了,7级大地震接踵而来。

人们都还没有防备就被压在废墟下了。

在混乱中,父亲方大强勇敢的冲进还没有倒塌的自家房屋救儿子、女儿,结果和儿女一起被余震掩埋。

他的妻子还活着,拼命地挖废墟,还是没有任何希望,救援人员也只能救一个,无奈之下,母亲只好解救儿子方达,撇下女儿方登。

说来也奇怪,方登竟奇迹般地活了下来,并被好心的解放军收养。

三十多年后,在汶川地震时,他们一家子才在救援队伍中团聚。

看完这部电影,我一晚上都没睡好觉。

地震太可怕了!它能瞬间把房屋震塌;也能把地下水喷出来,形成高高的水柱;铁路和公路顷刻变成废品;路上的车辆被震得横冲直撞,像没人控制的子弹一样乱跑;断电、断水、还会着火,太可怕了!地震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老师、家长护着孩子,自己却英勇牺牲。

还有的用一个微不足道的东西:一双手、一个铲子……挖废墟,整天不吃、不喝、不休息,只希望能救出自己的亲人……这些人已经快悲伤的精神失常了。

地震好恐怖!以后我想发明避震房,家家必备,地震来了,家家户户肯定毫发无伤,都生活得好好的。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我看过许多感人的电影,可今天我看的`这部电影——《唐山大地震》却是我由始以来看过最感人的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1976年7月28日,唐山发生了一次大地震。

这场地震夺去了几十万人的性命。

在一个家庭里,两个六岁大的孩子被压在同一块水泥板下,当时的情况却只能救一个。

救助人员要妈妈马上做选择,不如思念两个人都救不了了,于是妈妈痛苦的做了一个选择,轻声地说:“救弟弟。

”当孩子救出后,母亲眼里含着泪水把救出来的弟弟抱走了,却以为姐姐已经离开了人世。

最后姐姐却幸运获救,可又找不到妈妈。

后来他被两个解放军收留,并认他们为养父养母。

伟大母爱的故事

伟大母爱的故事

伟大母爱的故事
母爱是伟大的,这种伟大体现在母亲对子女无私的付出和牺牲上。

以下是一些关于伟大母爱的故事:
1. 在唐山大地震中,一对母子被深埋在废墟下,母亲半个身子被混凝土板卡着动弹不得。

七八个月大的婴孩在她身下安然无恙。

几天后,救助人员挖洞接近这对母子时,母亲咽下最后一口气,而那婴孩口里还含着母亲的食指,抱起孩子,发现母亲的食指只有半截。

原来母亲在危难中一直用乳汁延缓着孩子的生命,乳汁吸干了。

她拼力咬断自己的指头,用鲜血让自己的孩子活下来。

2. 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被困在山洪之中。

母亲用自己瘦弱的身躯顶住了不断上涨的水势,直到救援人员赶来。

当救援人员发现她们时,母亲已经奄奄一息,而孩子安然无恙。

3. 一位母亲在地震中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但她没有放弃希望,她在废墟中坚持挖掘,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孩子。

最终她找到了被困的孩子,并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直到他获救。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她们为了子女的生命和幸福,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图文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的故事

图文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的故事

【图文】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的故事40年前发生了一起举国痛哀的灾难,直至今日我们依旧无法忘怀。

我们心怀悲戚,铭记历史,不忘逝去的同胞。

看到如今,昔日的灾难幸存者,已经在曾经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坚强地站了起来,修补着家园,不禁让人欣慰感慨。

灾难给他们带去了永不磨灭的苦痛记忆,也给了他们面对苦难的勇气和坚毅。

与的一起祈祷吧,愿逝者安息,愿生者顺利,愿天地少灾少难,愿人们幸福美满。

整理了唐山大地震的故事,与你分享。

40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在废墟上诞生,代表着新生,给人以希望,同时也将自己的命运同1976年的大地震紧紧地连接起来。

今年,他们40岁了。

“震军、震红、震雨、军培。

”地震婴儿的名字,大都有那个特殊时刻的印记,每个名字后都有一段关于地震悲情而动人的历史。

在这其中,“震生”、“抗震”是地震婴儿最普遍的名字。

如今的杨震生是唐山市截瘫疗养院院长。

他生于1976年7月28日,是震后唐山第一个在废墟上生生的婴儿。

“我们这些人,对地震没有印象,但身上却有地震抹不去的印记。

由于特殊的经历,我大学毕业后,主动要求到民政局工作。

如今,在截瘫疗养院已经工作了11年。

”杨震生说。

在唐山,因大地震导致截瘫的有3817人,是灾难留给这座城市的一道“集体伤疤”。

杨震生说,当时有外国专家预计,他们的生命极限是15年。

但唐山打破了这个“魔咒”“40年后,唐山还有800多名截瘫伤者,疗养院现在年纪最大的老人是85岁。

对这部分特殊人群,唐山市的政策是治疗、吃住全免费,每个人每月都有补贴。

他们现在生活的很好。

作为地震后生生的婴儿,能够照顾这些不幸的长辈们,我很愿意。

”杨震生说。

地震后生生的孩子,从小听父母说过无数次唐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故事,每个人都心怀一颗感恩的心。

汶川地震那一年,270多名叫‘震生‘、‘抗震’的地震婴儿组织了一个大型聚会。

怀着感恩的心情,他们集体去了唐山抗震纪念碑前,给灾区捐款。

唐山大地震自然灾害坚守家园的爱国故事

唐山大地震自然灾害坚守家园的爱国故事

唐山大地震自然灾害坚守家园的爱国故事唐山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

地震造成了近24万人死亡,大约16万人受伤,成千上万的家庭无家可归。

然而,就在这片废墟之中,许多普通人展现出了坚守家园的爱国精神。

一、逆行而上的战士当地震发生时,驻守在唐山的军队迅速行动起来,他们冒着余震和土石坍塌的危险,挖掘被埋的幸存者。

他们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冒着生命危险去拯救更多的人。

他们用行动诠释着爱国情怀,用自己的坚守守护着唐山的家园。

二、医者仁心的奇迹在地震发生后,许多医生和护士们挺身而出,不计回报,扑向灾区。

他们用手术刀和药物为伤者治疗,尽力挽救生命。

他们日以继夜地工作,对疲惫和压力毫不在乎。

他们的奉献精神启发了更多人,展现出了无私的爱国之情。

三、普通人的英雄在大地震中,许多平凡的普通人也展现出了伟大的爱国情怀。

他们自发组织救援队伍,挖掘废墟救人。

他们尽自己所能,为受困的人们提供食物和庇护所。

他们没有受过专业救援训练,但他们的勇敢和同情心激励着整个国家。

四、铁骨铮铮的重建地震造成了唐山城市的几乎全面摧毁,然而,这并没有让人们失去希望和信心。

人们以韧劲和毅力,开始了重建工作。

他们拼命努力,一砖一瓦地将家园重新建立起来。

这种坚韧和决心,展示了真正的爱国主义情怀。

总结唐山大地震中,无数人们在废墟之中展现出了坚守家园的爱国情怀。

无论是军人、医护人员还是普通民众,他们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无论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是在艰苦的恢复过程中,唐山人民以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态度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爱国精神。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是一部关于爱国主义的生动篇章,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在自然灾害之中还是在社会的动荡中,爱国情怀始终是我们应该坚守的信念。

不管我们身处何地,我们都应该像唐山人民一样,以自己的方式为家园和国家做出贡献。

通过这一故事,我们应该更加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5篇)《唐山大地震》观后感1昨天,我看了电影《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发生于中国唐山的里氏7。

8级大地震,造成242769人死亡;本片根据温州张翎的小说《余震》改编,描述1976年唐山地震中,一位母亲只能选择救姐弟之一。

母亲最终选择救了弟弟,但姐姐却奇迹生还,后被解放军收养,32年后家人意外重逢,心中的裂痕等待他们去修补的悲感情节,再一次勾起了当代人们对那一段惨痛灾难的回忆!20__年__月__日,《唐山大地震》在河北省唐山市举行全球首映式。

我知道了,片中的姐姐和弟弟都被救了,一家人快快乐乐的、高高兴兴地、他们不忘恩情,又帮助别人救人,人民把它们做成知恩图报的榜样,让他们的精神充满每一个人的心中,让我感动!《唐山大地震》观后感2造化弄人。

地震中,姐姐并没有死,她的心中充满了委屈,不想回家。

而母亲心中自始自终都是一片废墟。

23秒,32年,母亲从头到尾都是守着废墟过日子。

然而,在汶川的地震中,姐弟相认姐姐最终选择了回家。

母亲乌黑的头发已变得发白,青春的脸庞也变的满是皱纹,桌子上还摆着姐姐要吃的西红柿。

32年,女人一生中有多少个30年。

姐姐懂了,失声大哭,与母亲抱在一起,多年的恩怨化为一个深情款款的拥抱;姐姐懂了,母亲懂了,我们也懂了,放声痛哭。

为了亲情,为了理解,为了原谅。

一个瞬间铸就了32年的永恒。

影片展现了人性,展现了亲情,展现了理解,展现了原谅。

《唐山大地震》的确是一部成功的、非常感人的电影,愿在地震中逝去生命的同胞们安息,人们不会忘记,祖国不会忘记……《唐山大地震》观后感3 “23秒、32年”我不由得想起。

原本一切平静、祥和的唐山经过了仅仅只有23秒的地震变成了一片废墟。

人们建造一座城市要几十年才可建好,可是地震这个自然灾害可以在几十秒钟将这一切毁灭,这是令人多么恐惧和伤心的事呀!这篇电影主要讲了在唐山正经历一场大地震,而且就在23秒的一瞬间内房屋倒塌、大地裂缝、机毁人亡。

唐山大地震故事

唐山大地震故事

唐山大地震故事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中国北方城市唐山突然发生了一场里氏7.8级的大地震,这场地震给唐山城市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这场地震也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地震发生时,人们还在熟睡中,突如其来的震动将他们惊醒,房屋纷纷倒塌,人们在废墟中挣扎求生。

许多人在地震中失去了亲人,家园化为废墟。

整个城市一片狼藉,死伤无数,伤痛深重。

在这场地震中,有许多感人的故事。

有的人在废墟中奇迹般地获救,有的人用自己的生命去拯救他人。

有一对夫妻,在地震中失去了孩子,他们却毫不犹豫地走进废墟,帮助其他受困的人。

还有一位年迈的老人,他在废墟中被困了三天三夜,最后被救出时已经奄奄一息,但他却坚持要为其他受困的人让出生的机会。

地震过后,全国人民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前来唐山支援灾区。

医护人员日夜奋战,救治伤员;解放军官兵冒着余震的危险,抢险救灾;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捐款捐物,表达对唐山人民的关心和支持。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不仅是一场自然灾害,更是一段感人至深的人间故事。

它让人们明白了生命的脆弱,也让人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

在灾难面前,人们团结一心,共渡难关,这正是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地震无情,但我们可以通过科学防灾减灾知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减少地震灾害带来的损失。

同时,我们也要珍惜眼前人,关爱他人,让社会充满温暖和爱心。

唐山大地震,是一段令人难忘的历史,它让我们铭记过去,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珍惜,唐山大地震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唐山大地震故事梗概四百五

唐山大地震故事梗概四百五

唐山大地震内容概括1、电影《唐山大地震》讲述了一个“23秒、32年”的故事。

1976年,唐山,卡车司机方大强和妻子李元妮、龙凤胎儿女方登、方达过着平凡幸福的生活。

7月28日凌晨,唐山发生了大地震。

为救孩子,方大强死了,方登和方达被同一块楼板压在两边,无论人们想救哪一个,都要放弃另一个。

元妮选择了从小体弱多病的弟弟方达,而头脑清醒的方登听到了母亲作出的抉择。

震后,元妮独自抚养儿子,坚强地活了下来,劫后余生的方登被军人王德清夫妇领养,进入了全新的世界。

母女、姐弟从此天各一方。

2、1976年7月28日凌晨,一场7.8级大地震将唐山在23秒之内变成一片废墟。

一个年轻的母亲在面对两个孩子只能救一个的绝境下无奈选择了牺牲姐姐而救弟弟,这个决定改变了整个家庭的命运,让幸存者陷入一个震后32年的情感困境。

导演冯小刚说,这部电影的情感力量可以真正传到观众的心灵深处,让人反思在灾难面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碰撞和生死考验,是对人“心灵的拷问”。

当看到预告片中小女孩从雨中废墟中醒来,周围一片伤亡景象,哭着被人抱走的镜头时,“母亲”徐帆不禁流下了眼泪:“任何一个母亲做出这样的选择都会崩溃,这种情感像喷泉一样从我的身体里爆发出来,很久都难以释怀。

”“女儿”张静初在看完预告片后也激动地流下泪水,她表示《唐山大地震》感人至深,是反映中国人情感的动人影片。

3、对于个人来说,在灾难中生存下来是一种幸运,但不可否认的是,地震所带来的后遗症,不仅仅是震后的生存问题,更可能是伴随终身的心理问题。

电影《唐山大地震》表现了人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同时也关注了灾后人们如何释怀并摆脱心灵的枷锁。

冯小刚透露,电影的结局还是充满了温情,让人从心里感受到温暖,给人带来了生活的希望。

《唐山大地震》母爱的伟大与牺牲

《唐山大地震》母爱的伟大与牺牲

《唐山大地震》母爱的伟大与牺牲电影《唐山大地震》是由中国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于2010年上映。

该片以唐山大地震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灾难中的生死离别与母爱的伟大与牺牲。

影片通过真实而震撼的画面,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伟大,引人深思。

影片以一位母亲的视角展开,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名叫杨巧云。

在地震发生前,她过着平凡而忙碌的生活,照顾着家庭,照顾着孩子。

然而,当地震突然袭击唐山时,她的生活瞬间崩塌,她的丈夫和女儿被埋在废墟下,她面临着生死的抉择。

在这个危机关头,杨巧云展现出了母爱的伟大与牺牲。

她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救女儿的道路。

她用尽全力,不断地挖掘废墟,希望能够找到女儿的生还希望。

她的母爱是无私的,是不计代价的,是无法言喻的。

在这个过程中,杨巧云不仅面对着废墟的冷酷和残酷,还面对着人性的复杂。

有些人在地震中变得自私和冷漠,只顾自己的生存,而有些人则选择了帮助他人,展现出人性的善良和温暖。

这种对比使得影片更加真实和感人,让观众深思人性的本质。

影片的另一个亮点是其对于母性的探讨。

杨巧云不仅是一个普通的母亲,更是一个代表着母性的象征。

她的母爱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的女儿的关爱,还体现在对其他孩子的关心和照顾上。

在废墟中,她不仅救出了自己的女儿,还救出了其他被困的孩子。

她的母爱是包容的,是无私的,是超越个人的。

通过《唐山大地震》,导演冯小刚成功地将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与历史事件相结合,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与牺牲。

影片中的杨巧云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她的母爱代表了千千万万个母亲的母爱。

她们在生活中默默奉献,无私付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母爱的伟大。

《唐山大地震》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灾难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母性的电影。

它通过真实而震撼的故事,引发观众对于人性的思考,对于母爱的感悟。

它告诉我们,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是超越个人的。

它让我们明白,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珍惜母爱,感恩母爱,用自己的行动回报母爱。

唐山大地震故事

唐山大地震故事

唐山大地震故事
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中国北方的河北省唐山市突
然发生了一场震惊世界的大地震。

这场地震给唐山人民带来了巨大
的灾难,也让整个中国深受震惊和悲痛。

地震发生时,人们还在熟睡中,突如其来的震动将他们从梦中
惊醒。

房屋纷纷倒塌,道路龟裂,人们惊恐地奔逃着,惊恐的呼喊
声充斥着整个城市。

在这一刻,唐山城市变得一片狼藉,满目疮痍。

地震过后,唐山人民经历了一场生死考验。

在废墟中,人们互
相搀扶着,寻找幸存者,抢救伤员。

许多人用尽全力,将被埋在废
墟下的人们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众多的感人事迹让人们看到了生
命的伟大和人性的美好。

然而,地震给唐山人民造成的伤害是巨大的。

大批人员伤亡,
家园毁于一旦,无数家庭破碎。

唐山人民需要重新站起来,重建家园。

全国人民也伸出援助之手,为唐山灾区捐款捐物,支援灾区重建。

唐山大地震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一次
深刻的教训。

地震让人们认识到了自然的力量是如此巨大,也让人们意识到了生命的脆弱。

唐山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了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团结精神,他们在重建家园的道路上不断努力,不断奋斗。

如今的唐山已经焕然一新,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生活幸福美满。

唐山大地震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生命的可贵,团结的力量以及重建家园的决心。

这个故事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也成为了中国人民勇敢面对灾难的一个生动写照。

愿唐山人民永远强大,愿中国人民永远团结一心,共克时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大地震的感人故事
唐山市滦县第三实验小学五年级六班杜颖我想每个人都不会忘记30年前的那一场浩劫,虽然我没有经历到,但我也为这场灾难痛心不已,因为毁掉的是我的家园。

30年后的今天,当初的那片废墟已经被勤劳的人们建成了一座更加美丽的城市,使世界为之惊奇,使我们为之骄傲。

在这次唐山大地震之中,其中就有这么一件非常另人感动的事:在唐山大地震之前,有一位年轻的母亲正在温馨的家里一边织着毛衣一边用脚轻轻地拨动着摇篮里年幼的孩子突然间,地震发生了,他们母子俩一同坠入了废墟和黑暗之中。

万幸的是,母子都没有受伤,母亲把孩子紧紧地抱在怀里,等待着人们来援救他们母子。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

孩子把母亲双乳里的最后两滴奶也吃尽了,哭声也渐渐衰弱,再不获救,孩子被渴死先于母亲而去。

绝望中的母亲双手乱扒,企图从钢筋水泥中获取食物,她的手触到了织衣针,母亲心中一阵狂喜:孩子终于有救了。

一周之后,他们母子俩终于重见天日,孩子安然无恙,母亲却永远闭上了眼睛,脸色苍白得很,人们惊奇的发现,母亲的每个手指上方都扎了一个小孔,孩子正是靠吸吮母亲的血而存活下来的。

母亲的爱是无私的,高尚的,她为了儿女可以牺牲她的
一切。

在大地震的感人事件中,还有一件事非常动人的事迹:这是在学校发生的事,可怕的大地震骤然而至,所有的住校生都被压在坍塌的宿舍里了。

那时,学生们的宿舍是高大尖顶的大屋,这座屋里的人都受伤了,但大家没顾自己身上的伤口,他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尽快地抢救每一个学生!平日里,那些老师们可以说是手缚鸡之力,但面对那个沉重的大三角架,他们想都没想,齐心协力,一下子就把它掀了过去。

经过一段辛苦的劳累,救治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终于,大家的努力没有白费,被困的学生全部救出来送进了医院。

天已经亮了,他们苏醒了,身上磕得青一块,紫一块的。

他们突然想起来,贾文玲老师怎么不见了。

据和她同舍的崔老师说,是贾文玲叫醒她的,如果这样的话,贾文玲老师应该已经逃出去了呀,可她为什么不来救学生们呢?原来,崔福兰老师跑出来之后,宿舍已经塌一半了,正好把门顶住了。

贾老师会不会被压在下面了呢?那时教师宿舍全是筒子屋,一间平房住两个人,南边是窗户,北面有一个双人炕,门被堵住了,根本打不开。

老师们全是从窗口跳进去扒闸山的,大家的手都扒成了血葫芦,一直扒到窗台下面,才找到了贾老师,大家手上的血,谁也不觉得疼,大家的心,都在淌着血呀:所有的人,都先从她身上踏过去,再踩在她身上扒闸山!被扒出来的时候,她身上没有一点点
外伤,但她却停止了呼吸。

老师是祖国的园丁,她栽培、教育我们,为学生而奉献出了她保贵的生命。

怎能不叫人感动呢?
另外,在大地震中,还有一件非常让人感动的:地震当天,有一位叔叔从学校回来到柏各庄镇小庄村看望父母时,得知全村死亡21口人,受重伤的100多人,分别被送到全国各地去免费治疗。

最让人感动的,是有一位叫刘世芳的母亲用双腿和双臂搭起了一个小小的空间,把她的宝贝孙子保护在自己的身体下,以免孙子受伤。

而她自己却一动不动的禁受房屋倒塌的砸压之苦,当她被人们从废墟里扒出来时,她已经停止了呼吸,离开了这个地方,但用她自己身体搭起的一个小小的空间却保持着不变的姿式,她的坚持打动了人们。

啊,这些故事太让人感动了。

我想,抗震精神,就是忘我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吧?我应该记住这些可歌可泣的事,并把它们化作精神,去滋润自己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