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门诊主要统计指标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医疗质量统计一、诊断质量二、治疗质量三、工作效率指标汇总表计算公式一、 医疗服务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65 2. 治愈率%=出院人数治愈人数100 3. 好转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100 4. 病死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10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100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平均开放病床数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总诊疗人次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100 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急诊死亡人数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观察室死亡人数100 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年内病人欠费总额100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医院数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医疗门诊收入 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挂号收入1000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1000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治疗收入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住院床位收入1000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检查收入1000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治疗收入1000 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手术收入1000 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 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职工人数总诊疗人次数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职工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医师人数诊疗人次数 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医师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20. 平均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医师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释义及计算公式
1.门诊量:指一定时间内医院接待的门诊患者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门诊量=门诊人次
2.住院量:指一定时间内医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住院量=住院人次
3.手术量:指一定时间内医院进行的手术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
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手术量=手术次数
4.出院人数:指一定时间内医院出院的患者数量。

通常以天、周、月、年为单位计算。

计算公式如下:
出院人数=住院天数大于等于1的患者数
5.病种构成:指住院患者按疾病种类进行分类统计,并计算每个疾病
种类的数量和比例。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病种比例=病种出院人数/出院人数*100%
6.平均住院日:指患者在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

计算公式如下:
平均住院日=全院住院天数/出院人数
7.平均医疗费用:指患者在医院住院期间的平均医疗费用。

计算公式
如下:
平均医疗费用=总医疗费用/出院人数
8.重症率:指住院患者中需重症监护的患者比例。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计算公式如下:
重症率=重症患者数/住院人次*100%
以上是医院最新主要统计指标的一些计算公式和含义。

这些指标能够
反映医院的运营和服务情况,对于医院的管理和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1.门诊量和住院量:门诊量是指医院每天、每周或每月接待的门诊人次,包括普通门诊、专家门诊等各类门诊。

住院量是指医院每天、每周或每月实际收治的住院患者人次。

这两个指标可以衡量医院的规模和服务需求。

门诊量计算公式:门诊量=门诊人次1+门诊人次2+...+门诊人次n住院量计算公式:住院量=住院人次1+住院人次2+...+住院人次n 2.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指每位住院患者在医院住院的平均天数,它可以反映医疗服务效率和床位周转情况。

平均住院日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住院天数总和/住院患者人次3.手术量:手术量是指医院每天、每周或每月实际进行的手术次数,包括各类手术、大中型手术和微创手术。

手术量计算公式:手术量=手术次数1+手术次数2+...+手术次数n 4.医疗费用总额:医疗费用总额是指医院在一定时间内实际收取的患者医疗费用总和,包括挂号费、检查费、治疗费、手术费、药品费等各项费用。

医疗费用总额计算公式:医疗费用总额=医疗费用1+医疗费用2+...+医疗费用n5.药占比:药占比是指医疗费用中药品费用在总费用中的占比,它可以反映医院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药品费用的支出情况。

药占比计算公式:药占比=药品费/医疗费用总额*100%6.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是指医院实际使用的病床数与可开放病床数之间的比值,它可以反映医院病床资源的利用情况。

病床使用率计算公式:病床使用率=实际使用的病床数/可开放病床数*100%7.疾病种类和分布:疾病种类和分布是指医院每天、每周或每月实际接诊的各类疾病种类和分布情况,包括传染病、慢性病、急性病等。

这些统计指标不仅可以反映医院的经营状况和服务质量,也能为医院的决策制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效率和优化服务流程。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院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1.手术量计算公式:手术量=总手术数(门诊手术数+住院手术数)2.床位使用率床位使用率是指医院床位的实际使用量占可使用床位数的比例。

床位使用率可以反映医院床位的紧张程度和利用效率,对医院的经济效益和资源配置有重要意义。

计算公式:床位使用率=(实际使用床位数/可使用床位数)×100%3.门急诊量门急诊量是指医院门诊和急诊的总就诊人次数。

门急诊量可以反映医院门诊和急诊服务的需求以及医院对患者的就诊处理能力。

计算公式:门急诊量=门诊就诊人次数+急诊就诊人次数4.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是指患者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

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可以了解医院服务质量,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改进服务。

计算公式:患者满意度=(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得分总和/参与调查的患者人数)×100%5.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指患者平均住院的天数。

平均住院日可以反映医院住院患者的病情复杂度、床位周转效率和医院床位的需求。

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住院天数总和/住院患者人次数6.床位周转率床位周转率是指医院床位的使用频次,即床位在一定时期内的紧张程度。

床位周转率可以反映医院床位的使用效率和床位资源的利用情况。

计算公式:床位周转率=(门诊就诊人次数+急诊就诊人次数)/单个床位数7.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率是指医院手术的成功率,即手术患者的治愈、康复或手术目的的实现程度。

手术成功率可以反映医院手术技术的水平和手术风险的控制能力。

计算公式:手术成功率=手术成功患者数/总手术患者数通过对医院主要统计指标的解释及计算公式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评估医院的运营状况、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并适时采取改进措施,提升医院的整体水平。

卫生统计医疗服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卫生统计医疗服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卫生统计医疗服务主要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1.总诊疗人次数: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诊疗人次数按挂号数统计,包括:①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②出诊人次数;③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④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人次统计。

患者一次就诊多次挂号,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

2.急诊病死率=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100%。

3.观察室病死率=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人次数×100%。

4.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

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5.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数=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100。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人次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数×100%。

7.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消毒和小修理等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

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病床。

8.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人数)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

病人入院后于当晚12点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

9.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

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10.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11.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12.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疾病统计常用指标

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发病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病例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K值取决于欲计算的发病率类型,K=100%时为粗发病率,K=100万/10万时为标准发病率,K=10万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 不同人群的发病率,可以了解某 病的流行趋势和分布特点,为制 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
间接法
利用人口普查资料或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 通过推算出分年龄死亡率,再计算总死亡率。
生命表法
根据生命表资料计算死亡率,通常用于编制生命表和评估人口预测模型的准确 性。
应用场景
公共卫生监测
监测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死亡率变化趋势,为制定公共 卫生政策提供依据。
01
流行病学研究
分析不同疾病、不同死因的死亡率及其 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 据。
02
03
人口统计
评估人口增长、老龄化、性别比例等 人口学特征对死亡率的影响,为制定 人口政策提供参考。
04
CATALOGUE
病死率
定义
病死率
指一定时期内,某病患者死亡人数与同期该病平均确诊人数之比,它反映的是某种疾病对人的生命健康的危害程度和 医疗水平,是评价医疗质量和衡量社会卫生状况的重要指标。
通过比较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点的病死率,可以评估疾病控制和治疗效果 ,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和改进医疗质量提供依据。
在评价病死率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不能简单地以数值高低评 价医疗质量和卫生状况。
05
CATALOGUE
疾病负担
定义
疾病负担是指某一特定时期内,某一特定人群因某种疾病所消耗的资源或所带来 的损失。
疾病负担包括直接负担和间接负担,直接负担指因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失能和 死亡等损失,间接负担指因疾病导致的劳动力丧失、生产力下降等社会经济损失 。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79713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79713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797131. 门急诊人次数(Outpatient and Emergency Visits)门急诊人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来医疗机构进行门诊或急诊就诊的人数。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服务流量以及患者就诊的需求情况。

计算公式:门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急诊人次数2. 住院病人数(Inpatient Admissions)住院病人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入住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手术的患者数量。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住院服务质量和病床利用率。

计算公式:住院病人数=一般住院病人数+特需病人数3. 出院人次数(Discharges)出院人次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经过住院治疗后出院的患者人数。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出院管理情况和患者康复率。

计算公式:出院人次数=正常出院人次数+转往他院出院人次数+死亡出院人次数4. 手术台数(Number of Surgeries)手术台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进行的手术数量。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手术服务规模和手术质量。

计算公式:手术台数=手术例次(可分为一般手术例次和特需手术例次)5. 平均住院日数(Average Length of Stay)平均住院日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床位周转率和住院病人康复速度。

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数=总住院日数/出院人次数6. 门诊收入(Outpatient Revenue)门诊收入是指医疗机构通过门诊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门诊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门诊收入=门诊收费款项总额7. 住院收入(Inpatient Revenue)住院收入是指医疗机构通过住院服务所获得的收入总额。

这一指标可以反映医疗机构的住院服务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计算公式:住院收入=住院收费款项总额8. 医疗服务费用(Medical Service Expenses)医疗服务费用是指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服务所发生的费用总额。

医疗的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的统计计算公式

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 门诊主要统计指标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全日门诊天数全月半日门诊天数实际门诊工作日+=2某科期内门诊工作日某科期内门诊人次某科日均门诊人次=门诊工作总时数门诊诊疗次数平均每小时门诊次数=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00⨯=病人总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数门诊签收住院时的诊断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人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下肯定的诊断数由门诊介绍住院时未能门诊诊断疑诊率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医疗质量统计一、诊断质量%100⨯=入院人数出院病人中经本院门诊两者诊断符合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出院病人数两者诊断符合数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理诊断例数两者诊断符合数合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00⨯=手术例数两者诊断符合数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出院病人数入院后三日内确诊数入院三日确诊率%100⨯=出院病人数出院待查数出院待查率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二、治疗质量%100⨯=出院病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好转人数好转率%100⨯=某病出院例数某病治愈例数某病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死亡人数病死率%100⨯=某病同一时期出院人数一年内某病出院人次数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三、工作效率指标天)出院总人数出院者占用床总日数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天出院病人总数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病人数某病病人占床总日数某病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治愈人数数某病治愈病人占床总日某病平均治愈天数=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00⨯=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床总日数平均床位工作日=()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平均病床周转次数=()次科平均开放病床数转出人数科出院人数科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张日历天数实际占用床日数日平均使用床=%100⨯=抢救例数抢救成功例数抢救成功率(%)100⨯=施行手术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0⨯=手术并发症发生总例数某种并发症发生例数手术并发症构成比%100⨯I =类切口例数切口化脓例数无菌切口化脓率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汇总表计算公式一、 医疗服务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65 2. 治愈率(%)=出院人数治愈人数*100 3. 好转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100 4. 病死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100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 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平均开放病床数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总诊疗人次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100 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急诊死亡人数*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观察室死亡人数*100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年内病人欠费总额*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医院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医疗门诊收入 *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挂号收入*1000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治疗收入*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住院床位收入*1000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检查收入*1000 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治疗收入*1000 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手术收入*1000 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职工人数总诊疗人次数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职工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医师人数诊疗人次数 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医师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 20. 平均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医师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2021年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2021年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门诊主要统计指标欧阳光明(2021.03.07)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医疗质量统计一、诊断质量二、治疗质量三、工作效率指标*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汇总表计算公式一、 医疗服务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652. 治愈率(%)=出院人数治愈人数*1003. 好转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1004. 病死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100*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100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平均开放病床数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100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总诊疗人次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100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急诊死亡人数*100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观察室死亡人数*100*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年内病人欠费总额*100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医院数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医疗门诊收入 *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挂号收入*1000*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1000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1000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治疗收入*1000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住院床位收入*1000*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1000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检查收入*1000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治疗收入*1000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手术收入*1000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欧阳光明*创编 2021.03.07 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职工人数总诊疗人次数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职工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医师人数诊疗人次数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医师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20. 平均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医师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 发病率(Incidence rate)发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疾病在总人口中新发生疾病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发病率=(新发病例数/总人口)*10002. 死亡率(Mortality rate)死亡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特定疾病导致的死亡数与总人口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死亡率=(死亡例数/总人口)*10003. 存活率(Survival rate)存活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后,一些特定疾病患者仍然存活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存活率=(存活人数/初始患者人数)*1004. 平均住院时间(Average length of stay)平均住院时间是指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

其计算公式为:平均住院时间=(总住院天数/住院患者人数)5. 康复率(Recovery rate)康复率是指因特定疾病导致的患者恢复健康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康复率=(康复人数/初始患者人数)*1006. 转诊率(Referral rate)转诊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由一级医疗机构转诊到二级或更高级医疗机构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转诊率=(转诊人数/总就诊人数)*1007. 医疗费用(Medical cost)医疗费用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费用总和。

其计算公式可以根据具体的费用项目进行细分。

8. 应用率(Utilization rate)应用率是指其中一种医疗服务或设备在总人口中的使用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应用率=(使用人数/总人口)*1000通过计算这些医疗统计指标,可以对医疗活动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和比较,从而为医疗决策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不同的指标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和背景选择使用。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医疗统计指标,如生存时间中值、排队等待时间等,计算公式会根据指标的定义和目的而有所不同。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审批稿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审批稿

医疗服务各项指标计算公式审批稿一、引言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评估是医疗管理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之一。

为了监测和评价医疗机构的绩效,制定科学合理的计算公式对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医疗服务中的各项指标相关的计算公式进行审批,确保公式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二、医疗服务指标计算公式审批1. 住院患者满意度指标计算公式住院患者满意度是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如下:住院患者满意度 = (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之和)/(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样本数量)说明:该指标计算公式基于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的结果,调查样本数量需满足一定的统计学要求,以保证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门诊患者等待时间指标计算公式门诊患者等待时间是评价医院医疗服务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如下:门诊患者等待时间 = (各位患者的等待时间之和)/(门诊患者数量)说明:门诊患者等待时间的计算公式基于各位患者的实际等待时间,确保了指标结果的客观性。

3. 医院感染发生率指标计算公式医院感染发生率是评价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如下:医院感染发生率 = (医院感染病例数)/(住院患者总数)× 100%说明:医院感染发生率的计算公式基于医院感染病例数和住院患者总数的比例,反映了感染的程度和控制的效果。

4. 手术成功率指标计算公式手术成功率是评价医疗机构手术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如下:手术成功率 = (手术成功次数)/(手术总次数)× 100%说明:手术成功率的计算公式基于手术成功次数和手术总次数的比例,反映了医院手术技术和治疗效果的好坏。

5. 医疗资源利用率指标计算公式医疗资源利用率是评价医疗机构资源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计算公式如下:医疗资源利用率 = (实际医疗资源使用量)/(理论医疗资源使用量)× 100%说明:医疗资源利用率的计算公式基于实际使用量和理论使用量的比例,反映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程度。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1、总诊疗人次数:是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诊疗人次数按挂号人次数统计,包括:a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b出诊人次数;c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数;d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2、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节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3、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次数=入院人数/〔门诊人次+急诊人次〕X100O4、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管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计算在内.包括消毒和小修理暂停使用的病床, 超过半年的加床.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房及临时增设病房.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住院病人数〕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病人入院后于当日12点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人.6、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是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 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7、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天〕.8、病床使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100%.9、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平均开放床位数.10、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1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人数.12、治愈率=出院人数中的〔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出院人数X100%.13、好转率=出院人数中的好转人数/出院人数X100%.14、住院病死率=出院人数中的死亡人数/出院人数X100%.15、观察室病死率=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病例数X100%.16、急诊病死率=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M00%.17、急诊抢救成功率=急诊抢救成功人次/急诊抢救总人次X100%.18、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出院人数X100%.19、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住院手术人次数X100% 020、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人次数/病理检查人次数X100%.21、医院感染率=医院感染人数/出院人数M00%.22、无菌手术感染率=无菌手术丙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例数X100%.23、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无菌手术甲级愈合例数/无菌手术愈合例数X100%.24、CT检查阳性率=CT检查阳性数/CT检查人次数X100% 025、MRI检查阳性率=MRI检查阳性数/MRI检查人次数M00%.26、医师人均每年担负诊疗人次=年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数.27、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二〔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数〕/251.28、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医师人数〕/365.29、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门诊总诊疗人次数.30、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人次数.31、出院者平均每日住院医疗费=〔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1门诊主要统计指标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全日门诊天数全月半日门诊天数实际门诊工作日+=2某科期内门诊工作日某科期内门诊人次某科日均门诊人次=门诊工作总时数门诊诊疗次数平均每小时门诊次数=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2%100⨯=病人总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数门诊签收住院时的诊断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人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下肯定的诊断数由门诊介绍住院时未能门诊诊断疑诊率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3 医疗质量统计一、诊断质量%100⨯=入院人数出院病人中经本院门诊两者诊断符合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出院病人数两者诊断符合数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理诊断例数两者诊断符合数合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4%100⨯=手术例数两者诊断符合数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出院病人数入院后三日内确诊数入院三日确诊率%100⨯=出院病人数出院待查数出院待查率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5二、治疗质量%100⨯=出院病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好转人数好转率%100⨯=某病出院例数某病治愈例数某病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死亡人数病死率%100⨯=某病同一时期出院人数一年内某病出院人次数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6 三、工作效率指标天)出院总人数出院者占用床总日数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天出院病人总数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病人数某病病人占床总日数某病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治愈人数数某病治愈病人占床总日某病平均治愈天数=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7%100⨯=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床总日数平均床位工作日=()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平均病床周转次数=()次科平均开放病床数转出人数科出院人数科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8()张日历天数实际占用床日数日平均使用床=%100⨯=抢救例数抢救成功例数抢救成功率(%)100⨯=施行手术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0⨯=手术并发症发生总例数某种并发症发生例数手术并发症构成比%100⨯I =类切口例数切口化脓例数无菌切口化脓率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9汇总表计算公式一、 医疗服务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65 2. 治愈率(%)=出院人数治愈人数*100 3. 好转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100 4. 病死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100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10 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100 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 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 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11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平均开放病床数 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100 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总诊疗人次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100 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急诊死亡人数*100 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观察室死亡人数*100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12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年内病人欠费总额*100 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医院数 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医疗门诊收入 *1000 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挂号收入*1000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13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1000 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1000 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治疗收入*1000 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 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住院床位收入*1000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14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1000 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检查收入*1000 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治疗收入*1000 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手术收入*1000 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15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职工人数总诊疗人次数 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职工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医师人数诊疗人次数 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医师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页脚内容16 20. 平均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医师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医疗机构主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医疗机构的主要统计指标可分为医疗资源指标、医疗服务指标、医疗质量指标和医疗经济指标。

下面将对这些指标的解释及计算公式进行详细说明。

一、医疗资源指标1. 病床使用率:病床使用率是指医疗机构的病床在一定时间内被患者使用的程度。

计算公式为:\(\text{病床使用率} = \frac{\text{本期的人日数}}{\text{本期内可提供的床位总量× 运转天数}} × 100\%\)2. 医生人均门诊量:医生人均门诊量是指平均每位医生在一定时间内接诊的门诊患者数目。

计算公式为:\(\text{医生人均门诊量} =\frac{\text{门诊病人人次}}{\text{医生总人数} × \text{运转天数}}\)3. 出院者人次数:出院者人次数是指一定时间内出院患者的总人次数。

计算公式为:\(\text{出院者人次数} = \text{出院病人人次}\)4. 手术台数:手术台数是指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进行手术的台数。

计算公式为:\(\text{手术台数} = \text{手术总例数}\)二、医疗服务指标1. 门诊量:门诊量是指一定时间内医疗机构接诊的门诊患者次数。

计算公式为:\(\text{门诊量} = \text{门诊病人人次}\)2. 住院人次数:住院人次数是指一定时间内住院患者的总人次数。

计算公式为:\(\text{住院人次数} = \text{住院病人人次}\)3. 死亡人次数:死亡人次数是指一定时间内患者死亡的总人次数。

计算公式为:\(\text{死亡人次数} = \text{死亡病人人次}\)4. 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是指住院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

计算公式为:\(\text{平均住院日} = \frac{\text{住院天数}}{\text{住院人次数}}\)5. 门急诊人次比:门急诊人次比是指急诊患者在门诊患者中所占的比例。

计算公式为:\(\text{门急诊人次比} = \frac{\text{急诊人次}}{\text{门诊病人人次}} × 100\%\)三、医疗质量指标1. 住院感染率:住院感染率是指住院患者在医疗机构内感染的比例。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医疗统计是评估和分析医疗数据的过程,旨在帮助医疗机构和决策者做出更好的决策。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是在医疗统计中常用的数学公式和统计方法,用于计算和分析各种医疗指标和统计数据。

下面将介绍几个常用的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1. 平均值(Mean)平均值是将一组数值加起来然后除以该组数值的数量所得到的结果。

在医疗统计中,平均值常用于计算人群的平均年龄、平均体重等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平均值=(X1+X2+...+Xn)/n其中,X1,X2,...,Xn为一组数值,n为数值的数量。

2. 中位数(Median)中位数是将一组数值按照大小排列,然后找到中间位置的数值。

中位数常用于计算人群的收入水平、疾病的病程等指标。

计算公式如下:中位数=(n+1)/2其中,n为数值的数量。

3. 众数(Mode)众数指一组数值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

在医疗统计中,众数可用于计算其中一种疾病的最常见症状或风险因素。

计算公式如下:众数=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4.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标准差是一组数值分散程度的度量。

标准差越大表示数值的离散程度越高,越小表示数值的离散程度越低。

标准差常用于计算人群的健康状况的差异程度。

计算公式如下:标准差=√[(X1-平均值)²+(X2-平均值)²+...+(Xn-平均值)²]/n5. 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组数值之间的线性关系强度。

在医疗统计中,相关系数可用于计算两种疾病之间的关联性或治疗效果与疾病病情之间的关系。

计算公式如下:相关系数=(n∑(XY)-(∑X)(∑Y))/[√(n∑(X²)-(∑X)²)*√(n∑(Y²)-(∑Y)²)]其中,X和Y分别为两组数值,n为数值的数量。

以上是医疗统计中常用的几个计算公式,它们可帮助医疗机构和决策者对医疗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理解,为医疗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医疗统计计算公式

..门诊主要统计指标实际门诊工作日:一般以月为统计周期日平均门诊人次:分为院日均门诊人次和科日均门诊人次全日门诊天数全月半日门诊天数实际门诊工作日+=2某科期内门诊工作日某科期内门诊人次某科日均门诊人次=门诊工作总时数门诊诊疗次数平均每小时门诊次数=..%100⨯=病人总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与出院诊断相符合数门诊签收住院时的诊断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人数经门诊介绍住院的出院下肯定的诊断数由门诊介绍住院时未能门诊诊断疑诊率..医疗质量统计一、诊断质量%100⨯=入院人数出院病人中经本院门诊两者诊断符合率门诊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出院病人数两者诊断符合数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100⨯=病理诊断例数两者诊断符合数合率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100⨯=手术例数两者诊断符合数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100⨯=出院病人数入院后三日内确诊数入院三日确诊率%100⨯=出院病人数出院待查数出院待查率..二、治疗质量%100⨯=出院病人数治愈人数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好转人数好转率%100⨯=某病出院例数某病治愈例数某病治愈率%100⨯=出院病人数死亡人数病死率%100⨯=某病同一时期出院人数一年内某病出院人次数同一疾病重复住院率..三、工作效率指标天)出院总人数出院者占用床总日数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天出院病人总数出院病人占床总日数出院病人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病人数某病病人占床总日数某病平均住院天数=()天某病治愈人数数某病治愈病人占床总日某病平均治愈天数=..%100⨯=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床总日数平均床位工作日=()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平均病床周转次数=()次科平均开放病床数转出人数科出院人数科平均病床周转次数+=..()张日历天数实际占用床日数日平均使用床=%100⨯=抢救例数抢救成功例数抢救成功率(%)100⨯=施行手术例数并发症发生例数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00⨯=手术并发症发生总例数某种并发症发生例数手术并发症构成比%100⨯I =类切口例数切口化脓例数无菌切口化脓率..汇总表计算公式一、 医疗服务1. 平均开放病床数(张)=)本年日历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3652. 治愈率(%)=出院人数治愈人数*1003. 好转率(%)=出院人数好转人数*1004. 病死率(%)=出院人数死亡人数*100..5. 住院病危病人抢救成功率(%)=数住院危重病人抢救人次抢救成功人次数*1006. 病床周转次数(次)=平均开放病床数出院人数7. 病床工作日(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8. 病床使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009. 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出院人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10. 每床与每日门、急诊诊次之比=()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平均开放病床数11. 每百门、急诊的入院人数(人)=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入院人数+*10012. 门、急诊诊次占总诊次的百分比(%)=总诊疗人次数急诊人次数门诊人次数+*10013. 急诊死亡率(%)=急诊人次数急诊死亡人数*10014. 观察室死亡率(%)=观察室收容病人数观察室死亡人数*100..二、 业务收入和支出1. 平均每所医院年内病人欠费率(%)=年业务收入年内病人欠费总额*1002. 平均每所医院每天诊疗人次=()年工作日数(门诊人次数251+)年日历日数(急诊人次数365)/医院数3. 平均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医疗门诊收入 *10004. 平均每诊疗人次挂号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挂号收入*1000..5. 平均每诊疗人次药费(元)=总诊疗人次数药品门诊收入*10006. 平均每诊疗人次检查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检查收入*10007. 平均每诊疗人次治疗费(元)=总诊疗人次数门诊治疗收入*10008. 平均每一出院者住院医疗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9. 平均每一出院者床位费(元)=出院人数住院床位收入*1000..10. 平均每一出院者药费(元)=出院人数药品住院收入*100011. 平均每一出院者检查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检查收入*100012. 平均每一出院者治疗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治疗收入*100013. 平均每一出院者手术费(元)=出院人数住院手术收入*100014. 出院者平均每天住院医疗费(元)=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药品住院收入医疗住院收入 *1000..15.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职工人数总诊疗人次数16. 平均每一职工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职工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17. 平均每一职工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职工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18.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诊疗人次数(人次)=年平均医师人数诊疗人次数19. 平均每一医师每年负担的住院床日数(床日)=年平均医师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20. 平均每一医师年业务收入(元)=年平均医师人数年业务收入*10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统计指标计算公式
1、总诊疗人次数:是指所有诊疗工作的总人次数。

诊疗人次数按挂号人次数统计,包括:a 病人来院就诊的门诊、急诊人次;b 出诊人次数;c单项健康检查及健康咨询指导人次数;d未挂号就诊、本单位职工就诊及外出诊疗不收取挂号费的,按实际诊疗次数进行统计,不包括根据医嘱进行的各项检查、治疗、处置工作量。

2、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治愈、好转、未愈、死亡及其他人数。

其他人数指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节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

3、每百门、急诊入院人次数二入院人数/ (门诊人次+急诊人次)X 100。

4、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 点开放病床数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病人占用,都计算在内。

包括消毒和小修理暂停使用的病床,超过半年的加床。

不包括因病房扩建或大修而停用的病房及临时增设病房。

5、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 2点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 点住院病人数)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加床在内。

病人入院后于当日12 点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的病人,作为实际占用床位1 天进行统计,同时亦应统计“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1 天,入院及出院人数各1 人。

6、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是指所有出院人数的住院床日之总和。

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
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的住院床日数。

7、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天)。

8、病床使用率二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X 100%
9、病床周转次数=出院人数/ 平均开放床位数。

10、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开放病床数。

1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出院人数。

12、治愈率二出院人数中的(治愈人数+其他人数)/出院人数X 100%
13、好转率二出院人数中的好转人数/出院人数X 100%
14、住院病死率二出院人数中的死亡人数/出院人数X 100%
15、观察室病死率二观察室死亡人数/观察室留观病例数X 100%
16、急诊病死率二急诊死亡人数/急诊人次数X 100%
17、急诊抢救成功率二急诊抢救成功人次/急诊抢救总人次X 100%
18、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率=入院与出院诊断符合人数/ 出院人数
X 100%
19、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住院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次数/ 住院手术人次数X 100%
20、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率=病理检查与临床诊断符合人次数/ 病理检查人次数X 100%
21、医院感染率二医院感染人数/出院人数X 100%
22、无菌手术感染率=无菌手术丙级愈合例数/ 无菌手术愈合例数
X 100%
23、无菌手术甲级愈合率=无菌手术甲级愈合例数/ 无菌手术愈合例
数X 100%
24、CT检查阳性率二CT检查阳性数/CT检查人次数X 100%
25、M RI检查阳性率二MRI检查阳性数/MRI检查人次数X 100%
26、医师人均每年担负诊疗人次=年诊疗人次数/ 平均医师数。

27、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诊疗人次数/ 平均医师数)
/251 。

28、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医师人数)/365.
29、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医疗门诊收入+药品门诊收入)/ 门诊总诊疗人次数。

30、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 出院人次数。

31、出院者平均每日住院医疗费=(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

32、
33、(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