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脱硫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04
0.08
0.04
0.09
0.09 0.08
0.03
3.6 溅渣护炉对脱硫的影响
由于溅渣护炉的需要,上一炉钢出钢后约有1/3~ 1/2的炉渣留在炉内,下一炉冶炼时,残留渣会熔化 ,与新生成的炉渣混合,使炉渣w(S)升高,降低 了炉渣的脱硫能力,增大回硫。马钢转炉冶炼一般 非低硫钢种时渣中的硫含量达到0.090%左右,而低 硫钢冶炼时渣中的硫含量平均在0.050%左右,正常 情况下不采取措施可造成回硫增加0.003~0.005% ;这也是造成冶炼低硫钢第一炉终点硫偏高的主要 原因之一。 因此,转炉冶炼硅钢前,应停止溅渣护炉1~2炉后 再进行冶炼。
3 转炉脱硫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3.1冶炼过程钢中硫的变化 冶炼硅钢过程从开始吹氧到出钢终点钢水中w[S]平 均值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
0.01 0.008 [S],% 0.006 0.004 0.002 0 0 5 10 吹氧时间,min 15 20
图1硅钢冶炼过程中[S]的变化
从图1可以看出,在转炉冶炼的过程中,吹炼前、 中期,钢水中硫含量呈现上升趋势,平均增加到 0.0088%,吹炼中后期随着渣中碱度、钢水温度上 升, 钢水中硫含量又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吹氧 16min时, W([S]降低为0.0048%,满足钢种要求, 具备出钢条件。 硫的分配比LS可以反应炉渣的脱硫能力,而分配比 LS主要与转炉的终点温度、炉渣碱度以及炉渣中的 w(FeO)含量有关。因此,合理控制转炉冶炼终 点是提高硫的分配比LS的关键。
项目 质量/ 质量/ kg
W(S)%/
%
含硫质 量/ kg
比例/ 比例/ %
项目
质量/ 质量/ W(S)%/ kg %
含硫质 比例/ 比例/ 量/ % kg
铁水
12300 0
0.003 0.010 0.9 0.020
3.69 2.00 1.35 1.20
31.70 17.18 11.60 10.31
图4 Ls与温度的关系
8 7 6 5 Ls 4 3 2 1 0 1580
1600
1620
1640 终点温度/℃
1660
1680
1700
3.5底吹搅拌对脱硫影响
由于脱硫反应是渣钢间界面反应,钢中[S]向渣中扩 散是脱硫反应的限制性环节,因此,转炉强有力的 底吹搅拌有利于脱硫反应,特别是转炉吹氧后期加 大底吹搅拌强度不仅促进脱硫反应,而且又能起到 降低渣中w(FeO)和钢中氧含量的作用,间接起到脱 硫作用. 马钢120t转炉现采用A、B、C三种底吹模式,底吹 供气强度C>B>A。转炉冶炼硅钢时,三种底吹模 式对硫在渣钢之间的分配比Ls的关系见图5所示:
含量 ≥90% ≤2% ≤2%
≤0.0 20%
≤5%
达到 360ml
大于 85%
不超 过15%
不超 过10%
2.3 钢中硫的来源分析 铁水深脱硫后,铁水深脱硫后w(s) ≤0.003%,扒渣后残余渣量150kg,含硫为 0.9%,铁水、废钢及转炉造渣料含硫量如表 2所示。
表2 钢中硫的来源分布比例
2.2使用低硫废钢及散状料 选用内部自循环低硫优质废钢(硫含量 ≤0.010%),冷料中不加生铁;提高造渣料 质量标准,石灰质量要达到二级以上,白云 石S含量≤0.025%;镁球S含量≤0.040%。造 渣料应符合标准,以减少造渣料带入硫含量 。石灰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马钢二级石灰标准
粒度 成分 CaO MgO SiO2 S IL 活性度 40-80 40mm ≤40m m ≤10m m
白云 2500 石 镁球 其它 合计 2250 3000
0.025 0.625 5.37 0.030 0.675 5.80 0.070 2.100 11.64 18.0 4 100
废钢 20000 铁水 渣 石灰 150 6000
由表2可见,钢中硫主要来源:铁水、废钢、铁水 渣及石灰,占总硫量70.79%,按装入量143t计算, 出钢量在132t,若原料中硫含量11.64 kg全部进入 钢中,钢中硫含量为0.0088%,以转炉正常脱硫率 25%~30%考虑,终点出钢硫应在0.0062~ 0.0066%之间。 根据以上分析,转炉冶炼硅钢要达到转炉终点 S≤0.006%的目标,必须优化转炉冶炼工艺提高S的 分配比。
马钢120t转炉冶炼硅钢时炉渣碱度和炉渣w( FeO)含量对硫在钢渣间分配比的影响见图3 。从图3看出,增加炉渣的碱度有利于提高硫 的分配比LS。而提高炉渣中w(FeO)含量则 是降低了硫在渣钢间的分配比,是不利于转 炉脱硫的。要保证转炉冶炼时硫在渣钢之间 的分配比大于5.5,合适的炉渣成分是,炉渣的 二元碱度应该控制在3.0~3.5之间,渣中w( FeO)含量小于20%。
图2 烟气成分变化对应的终点C含量变化
根据模型预报炉内熔池中的碳含量,确定合 适的倒炉时机,避免过氧化。降低转炉终渣 中的w(FeO)含量,提高脱硫的效果。终渣 中的w(FeO)含量对脱硫有重要的影响,具 体见后面分析
3.3炉渣性质对硫分配比的影响
炉渣的组成成份对硫分配比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 方面:碱度,氧化性。碱度对硫分配比的影响是由 于所有的碱性氧化物都能够提供脱硫反应所需的O2,其中以CaO带入的O2-作用最大,使分配比增加。 氧化性对硫分配比的影响是由于w(FeO)增加即 意味着钢液中的[%O]增加,则使分配比减小;但 一定量的w(FeO)有利于石灰的熔化,使分配比 提高。
图3 炉渣组成与Ls关系
7.5 7 6.5 6 5.5 5 4.5 4 3.5 3 10 R=2.5 R=3.0 R=3.5 R=4.0
Ls
15
20 渣中FeO含量/%
25
30
3.4转炉终点温度对硫分配比的影响
由文献[3]可知,温度对脱硫反应本身的影响不很大, 但高温能够促进石灰的溶解和提高熔渣渣流动性。 图4是马钢120t转炉冶炼硅钢时转炉终点温度与硫在 渣钢间的分配比与的关系。从图4看出,随着转炉 终点温度的提高,硫在渣钢之间的分配比是逐渐增 加的,当钢水温度达到1660℃以上时, 分配比显著 增加,有利于转炉脱硫。 因此,冶炼硅钢转炉合适的转炉出钢温度为1680℃ 左右,此温度有利于提高硫的分配比。
3.2应用烟气分析技术
马钢120t转炉自2004年就采用了烟气分析动态控制炼钢技术 ,该系统主要由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两部分组成:静态控制模 型(一次、二次加料计算)的主要任务是依据原料条件,利 用模型热平衡计算,寻找最佳原料配比,即:确定合适的装 入制度,并根据铁水、废钢以及加入炉内造渣料的信息计算 终点钢水温度。根据硅钢的终点要求,确定终渣碱度为3.2 ~3.8,FeO为 15%~26%, 终点温度1680~1710℃ ,终 点碳0.02%~0.04%。将铁水成份和温度、废钢、以及所用 造渣料石灰、轻烧白云石、镁球等成份输入静态控制模型, 计算出确保达到终点要求所需要铁水、废钢配比及散状料加 入量。经过300炉硅钢冶炼实践后,确定冶炼硅钢的装入制 度为:总装入量143t,其中,深脱硫后铁水:123t,低硫废 钢:20t。
4 冶炼效果
根据以上分析,对转炉冶炼生产无取向硅钢 时冶炼工艺进行优化,统计分析结果如表4所 示: 表4为628炉硅钢钢水终点[C]、[S]、出钢温度 、钢中氧含量、终渣碱度、w(FeO)取样分析 结果统计表。
表4硅钢冶炼时转炉终点主要参数
项目 [C]% [S]% ≤0.006 0 0.0048 0.0060 0.0020 出钢温度 ℃ 1680~ 1680~ 1710 1702 1728 1671 钢中氧含量% 钢中氧含量% 0.0055~ 0.0055~ 0.0086 0.0065 0.0086 0.0055 碱度 3.0~ 3.0~ 3.5 3.3 3.6 3.2 w(FeO) % ≤20
目标值 ≤0.040
平均值 最大值 最小值
0.034 0.052 0.024
19 26 15
5 结论
在马钢现有生产条件下,马钢120t转炉采用 单联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时,采取以下措施, 可以提高转炉终点钢水硫含量的达标率: 铁水、废钢、铁水渣及石灰中的硫占入炉总 硫量70.79%,使用低硫废钢、减少造渣料带 入硫含量、扒除铁水渣是降低转炉出钢硫含 量的有效手段。
2008年以来,一钢轧进行了技术攻关,在铁 水深脱硫扒渣、使用低硫废钢及提高散状料 质量的基础上,通过转炉烟气分析静态模型 计算最佳原料配比,确定适合的装入制度, 应用烟气分析动态控制技术确定脱硫参数渣 碱度、w(FeO)、渣量、钢水温度和底吹搅拌 量等参数,取得了很好的实际效果。
1 生产工艺装备及硅钢终点要求 一钢轧现有3座120t转炉,2座铁水脱硫站,3 座LF炉、1座VD炉、1座RH炉, 1台圆坯连 铸机、1台板坯连铸机,2台薄板坯连铸机。 转炉冶炼硅钢时,要求钢水终点:[C]≤0.04% 、[S]≤0.006%、氩前温度≥1630℃、出钢温 度在1680℃~1710℃。
120t转炉冶炼无取向硅钢脱硫技术 转炉冶炼无取向硅钢脱硫技术 研究
吴 明 马鞍山钢铁股份公司第一钢轧总厂 安徽, 安徽,马鞍山 243000
马钢第一钢轧总厂(以下简称一钢轧)120t转炉在 冶炼无取向硅钢时,为确保硅钢成品的性能满足标 准要求,成品碳、硫含量均要求小于0.0050%。为 保证碳成分不超标,减少成分超标导致的改判,采 用单联工艺流程生产无取向硅钢,即:铁水脱硫扒 渣—转炉—吹氩站—RH炉—CSP连铸连轧,本流程 特点是RH真空脱碳、微调成分后直接上CSP连铸机 ,不再经过LF处理,从而避免因LF炉加热致钢水增 碳的现象的发生。由于RH炉脱硫效果不佳,因此, 单联工艺对转炉冶炼终点硫含量提出了很高要求, 转炉能否保证终点出钢硫小于0.0060%,是单联工 艺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图5 Ls与3中不同底吹模式的关系
7 6
Ls 5
4 3
A B C
表3 冶炼硅钢时转炉底吹模式
吹氧前期 吹氧中期 吹氧后期 出钢 120-6 min 6-12min 12-18min
操作内容
加料
溅渣
等待
底吹供气流 量Nm3/h
280
560
280
620
620
560
200
供气强度 /Nm3/t.min
2 钢中硫的来源分析冶炼工艺控制要点
2.1铁水深脱硫扒渣 采用铁水“深脱硫”工艺,即要求深脱硫后铁水终点S含量 ≤0.003%。实际生产中,应用单喷颗粒镁和复合喷吹二种铁 水脱硫方式,控制要点一是喷吹前尽量将高炉渣扒除,因为 高炉渣中含硫量很高,同时还含有SiO2、Al2O3、TiO2等不 利于脱硫的组分;二是喷吹脱硫后要将脱硫渣彻底扒除干净 ,并要求铁水亮面大于95%以上。本步操作是稳定脱硫最终 效果的关键,直接影响到转炉终点出钢硫含量,因为高硫渣 兑入转炉将产生回硫效应[1]:(MgS)+[O]=(MgO)+[S], 硫又重新回到钢中,即使少量未扒除的脱硫渣进入转炉,也会 导致转炉“回硫”,特别是在转炉冶炼超低硫钢时这种“回 硫”更为明显。
转炉动态控制模型(DYNACON)是烟气分 析整个系统的核心部分,是对静态模型精度 的补偿,根据物料平衡、能量平衡、热力学 、动力学等理论,在烟气分析结果基础上建 立脱C速度计算模型、温度变化计算模型及 其它元素变化计算模型等进行有效监控和指 导操作。
在吹炼末期2分钟,炉内[C]、[O]反应趋于平 衡后,通过取样系统和质谱仪连续采集、分 析(1.5秒周期)转炉炉口逸出的炉气成分, 根据炉气成分的变化,动态控制模型计算脱 碳速率,为操作人员提供吹炼结束前2分钟钢 中碳含量的变化情况,根据动态模型计算的 终点[C]、T并结合转炉烟气变化曲线由模型 自行确定吹炼终点[2]。烟气成分变化对应的 终点C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
转炉冶炼冶炼硅钢时,炉渣的二元碱度应控 制在3.0~3.5之间,渣中w(FeO)含量小于 20%,出钢温度≥1680℃,有利于提高硫在 渣钢之间的分配比; 转炉冶炼硅钢前,应停止溅渣护炉1~2炉后 再进行冶炼。 转炉吹氧后期加大底吹搅拌强度能促进脱硫 反应,提高脱硫。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