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液体燃料的燃烧课件

合集下载

内燃机燃烧基础课件(液体燃料的雾化和蒸发)

内燃机燃烧基础课件(液体燃料的雾化和蒸发)

R
2
]
dbD dr

0
bT bTW
bD

bDW

WW

g g
dbT dr
W

WW g Dg
dbD dr
W
bT bD

bT bD
0 0
方程的求解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需要两个条件,另外还有界面传质速
度和温度两个未知量,需要四个边界条件,前面的边界条
件提供了三个,另外一个可以从液面处气液两相平衡的热
力学关系得出,即利用饱和蒸汽压和温度的函数关系给出
补充条件
假设Le=1,即 g DF ,对求坐标下的蒸发能量方程式
(7-30)进行积分,得:
ggr 2
db dr
[WWR2 ]b

cons(与r无关的常数)
利用壁面处的边界条件求出该常数
下面的这些关于热气体中液滴蒸发的假设经常会 用到,因为它们能极大的简化问题,主要原因是 排除了处理质量传递的必要,而且仍与实验结果 符合得很好。
1、液滴在静止、无穷大的介质中蒸发。 2、蒸发过程是准稳态的。这意味着蒸发过程在任一 时 刻都可以认为是稳态的。这一假设去掉了处理偏 微分方程的必要。 3、燃料是单成份液体,且其气体溶解度为零。
B cg (T TW ) (wF wFW ) l cl (TW TR ) (wFW wFR )
1
1
0
Nu

h0d kg

2

0.6
ud vg
2

vg
g
3
s R
h0d 2 kg
h0 kg s

燃烧学 6液体燃料的燃烧

燃烧学 6液体燃料的燃烧

6液体燃料的燃烧6.1液体燃料的燃烧原理✧液体燃料的燃烧方式:主要为扩散燃烧✧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先蒸发气化为油蒸汽,进而进行均相燃烧。

(1、雾化2、蒸发3、掺混4、燃烧)✧液体燃料燃烧特点:1、扩散燃烧2、非均相燃烧✧液体燃料与气体燃料的不同点:液体燃料在与空气混合之前存在着蒸发气化过程✧液体燃料在在着火燃烧前发生蒸发与气化的特点,可将其燃烧分为,液面燃烧、灯芯燃烧、蒸发燃烧、雾化燃烧。

✧燃油雾化燃烧:油的雾化油滴的蒸发油滴的燃烧过程✧雾化燃烧:用雾化器将燃油分裂成许多微小而分散的油滴,以增加燃油单位质量的表面积,使其能和周围空间的氧化剂更好地进行混合,在空间达到迅速和完全的燃烧。

✧雾化的方法可分为机械式雾化和介质式雾化。

✧液体燃料雾化的目的(为什么用雾化、为什么说雾化过程是液体燃料燃烧的关键):(P185)✧雾化性能及质量的评定主要指标:(P185)✧雾化过程的几个阶段:(P185)✧雾化角等概念(P186-P191好好看看)✧常用雾化方式及装置:①机械雾化、介质雾化、混合式雾化、组合式雾化。

②✧配风器的作用(任务):P195✧配风原理及配风器应该满足的要求:P196-P197✧合理的稳焰技术:P203✧对于重油燃料,燃烧器应?P204✧加强液体燃料的燃烧方法:P201(1)加强雾化,减小油滴直径,选用合适的雾化器;(2)增加空气与油滴的相对速度。

相对速度越大,越有利于燃料和空气之间的扩散、混合,加强燃烧;(3)及时、适量供风及时供风,避免高温、缺氧造成燃料热分解;适量供风,提高燃烧效率。

(4)供风原则少量一次风送入火焰根部,在着火前与燃料混合,防止油在高温下热分解;保证后期混合,提高风速,使射流衰减变慢;在着火区制造适当的回流区,保证着火;燃烧中保证油雾与空气强烈混合,气流雾化角与油雾扩散角相适应。

第四章液体燃料的燃烧理论

第四章液体燃料的燃烧理论
连续方程: 连续方程: 4πr02 ρ 0 v 0 = 4πr 2 ρv = G 动量方程: 动量方程: 扩散方程 能量方程
2.基本方程及求解
p = const
2
G —总蒸发速率
(液滴与环境无相对速度) 液滴与环境无相对速度)
df i d df i 2 4πr ρv − (4πr Di ρ )=0 dr dr dr
水蒸气蒸发的质量流正好等于总质量流, 水蒸气蒸发的质量流正好等于总质量流,即Stefan流。 流
22
2.碳在纯氧中的燃烧 .
C + O2 → CO 2
12
碳表面
32
44
f O2 + f CO2 = 1
( ∂f O2 ∂y )0 = −( ∂f CO2 ∂y )0
23
2.碳在纯氧中的燃烧 .
氧扩散流
(1)液滴与环境无相对速度,只有Stefan流引起 的球对称一维流动; (2)忽略热辐射和热解离(例:CH4→C+2H2); (3)过程是准定常的,即不考虑液面的内移效应; (4)火焰面为一几何面,火焰面上 f f = f ox = 0 。
28
2.基本方程及求解
基本方程(球坐标下) (1)基本方程
2
—单位质量液体的蒸发热 单位质量液体的蒸发热, q e = L + C l (T0 − Tl ) 单位质量液体的蒸发热
df i 2 − 4πr0 Di 0 ρ 0 ( ) 0 + 4πr0 f i 0 ρ 0 v0 = f il (4πr02 ρ 0 v0 ) dr
气体扩散流 Stefan流 流 携带的该组分 液体蒸发引起的 液滴消耗量
bD = bT = b
bT ≡ C P (T − T∞ ) qe 2

《生物质液体燃料》PPT课件

《生物质液体燃料》PPT课件
意图。 ❖ 与矿物柴油相比,生物柴油有哪些特点和使
用特性?
完整版课件ppt
20
生物质成型
生物质与煤混烧 酵制生物乙醇 生物质裂解制液体燃料 酯交换制生物柴油
生物质制沼气
生物质制合成气 FT合成 汽油、柴油
完整版课件ppt
3
合成燃料一体化
天然气 Natural Gas
天然气制油
GTL
气化过程 GGaassiiffiiccaattiioonn
PPrroocceessss
煤制油

下降80%。 4. 安全性。无毒、闪点高、生物降解率是矿物油的2倍。 5. 润滑性。1%掺烧,润滑性能提高30%。
完整版课件ppt
17
六、汽车生物柴油的优缺点
❖ P.153-155 自学
完整版课件ppt
18
六、德国生物柴油标准
❖ P.156页 表6-2
完整版课件ppt
19
习题
❖ 生物质能的利用形式有哪些? ❖ 简述生物质热解裂化的定义及工艺流程。 ❖ 生物柴油制备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 简述生物柴油制备的两级酯交换反应流程示
合成气 SyngasFra bibliotek费托流程 Fischer-Tropsch process
同样的产品 Identical products
完整版课(2件np+p1t )H2 + n(CO) -> CnH2n+2 + nH2O 4
完整版课件ppt
5
一、 分类
❖ 生物质乙醇
❖ 生物质热解油
❖ 生物柴油
完整版课件ppt
完整版课件ppt
8
流化床热解工艺
500-600 oC <1s

燃烧学第5章液体燃料燃烧

燃烧学第5章液体燃料燃烧

5、液滴分离的基本原理 液体表面不断增大,直到它变得不稳定并破碎。
图5-3
液滴的分裂过程
液滴从液体产生的过程,依赖于液体在雾化喷嘴中 的流动性质(即是层流还是湍流)、给液体加入能 量的途径、液体的物理性质以及周围气体的性质。
5、控制雾化的量纲一的数——韦伯(Weber)数 液滴的变形和碎裂的程度取决于作用在液滴上的力和形成 液滴的液体表面张力之间的比值。
2 2 ( v v ) d ( v v ) 作用于液滴表面的外力 g l g g 1 l g Weg 液滴内力
g 气体密度(kg/m ) vl、vg 液体、气体速度(m/s) 液体表面张力(N/m) dl 液滴的直径(m)
3
d1
上式表明,燃烧室中的压力增高、相对速度增加以及液体的 表面张力系数减小,均对雾化过程有利。
图5-11 燃料分布特性 a)、b)离心式机械雾化喷嘴> c)直流式机械雾化喷嘴
第三节 液滴的蒸发
一、液滴蒸发时的斯蒂芬流
二、相对静止环境中液滴的蒸发 三、强迫气流中液滴的蒸发
四、液滴群的蒸发
第三节 液滴的蒸发
一、液滴蒸发时的斯蒂芬流 1、蒸发过程液滴周围成分分布
图5-12 液体周围成分分布 wxg—空气中空气质量分数 wlg—空气中燃料蒸气的质量分数 wxgs—液滴表面的燃料蒸气质量分数 wlgs—液滴表面的空气质量分数
2、旋转式雾化喷嘴
• 压力油流通过空心轴进入喷嘴头部高速旋转的转杯内,其转 速约为3000~6000rpm,高速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油流从转 杯内壁向出口四周的切线方向甩出,因速度较高使油膜被空 气雾化成细滴。旋转杯式喷嘴的结构示于图6-5所示。
图5-6 中间回油式机械喷嘴 1—二次风嘴 2—一次风嘴 3—转杯 4—风机 5—转轴 6—进油管 7—进油体 8—电动机

燃料的燃烧ppt课件

燃料的燃烧ppt课件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2课时
1.通过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培养学生防火防爆的安全意 识,了解安全自救的方法。 2.通过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知道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对人 类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新课引入 火烧赤壁片段
1.周瑜用了“火箭”射进曹军的连环船 上,曹军木船是_可___燃__物_“火箭”能使木 船着火的原因是_让__温__度___达__到__着__火__点____ 2.起火后曹军砍断部分船只逃脱,这些 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隔__离___可__燃__物_____ 3.孔明“借”来的东风不仅使火势吹向 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氧__气_____,使火势 烧得更旺。
3.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 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的字样或图标 B. 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 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 储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学完本课你知道了什么?
CO+CuO 加=热 Cu+CO2 C+CO2 高=温 2CO
探索新知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在当今社会,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0 1 物理变化产生的能量
0 2 化学变化转化为热能和其他能量
太阳能热水器: 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供人利用。
干电池工作: 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
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钙,并放出热量,化学方程 式为:
CaO+H2O Ca(OH)2
探索新知 二、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化学反应在生成新物质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变化。
化学 能量 反应 变化

第6章(液体燃料燃烧)(4)

第6章(液体燃料燃烧)(4)

1
2013/12/5
油滴蒸发扩散方式: 油气分子扩散 油气以某一速度进行质传递,即对流扩散---斯蒂芬 (Stefan)流
稳态下单个油滴的燃烧模型
• 油滴为均匀对称球体; • 油滴与空气间无相对运动; • 燃烧极快,火焰面薄; • 火焰温度较高,向内向外同时传热, 油滴表面温度接近饱和温度; • 忽略对流与辐射换热;只考虑导热 • 忽略油滴周围的温度场不均匀对热 导率和扩散系数的影响;
式中: λ 、 λr-分别为油蒸汽和油滴的热导率 T-为液滴周围气体的温度
2
2013/12/5
另一方面,油滴燃烧过程中直径不断减小
式中, ρr-油滴密度;
联立后得到:
δ-油滴直径
液滴燃尽时间:
k-蒸发常数
或者改写为:
上式称为油滴燃烧的直径平方-—直线定律,该定律说明: 油滴直径的平方随燃尽时间的变化呈直线关系 当油滴粒径等于0时,表明油滴完全燃尽,此时对应的燃尽 时间为:
一 液体燃料雾化的基本理论
雾化液体燃料的原因:增加液滴进行反应的比表面积,增强 与氧气的混合,强化液体燃料燃烧 雾化方法: • 气体介质雾化:空气、蒸汽以一定的压力,高速冲击油流, 使其雾化。 • 机械雾化:靠液体本身的压力喷入相对静止的空气中或以高 速旋转的方式使油流加强扰动,脉动而破裂,从而被雾化。
5
2013/12/5
6 . 3 液体燃料的雾化
1ml的燃油,表面积约为245mm2。若雾化成40μ m油滴,油滴 总数为2.99×107个,其表面积为1.5×106 mm2。表面积增大 5090倍。 有了足够大的表面积,有利于导热(吸热)、扩 散。 雾化定义:靠外界作用将连续的液流破碎成雾状的油液滴群 的过程。
一般液体燃料燃烧有液面燃烧, 液雾燃烧。燃烧常发生于气相, 是扩散燃烧, 燃烧速率和液体密度成反比。 液面燃烧:在辐射与对流的作用下,液体表面被加热,导致 蒸发加快,溶液液面上方的燃料蒸气浓度增加并与空气混合 而发生的燃烧。常为灾害或事故燃烧形式。 液雾燃烧:本身又有预蒸发燃烧, 液滴扩散燃烧以及二者的混 合。 对液雾燃烧而言, 研究液滴的蒸发和燃烧是十分重要的。

7.1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7.1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条 件
2.氧气
2.隔绝氧气
即 可
3.温度达到着火点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灭 火
开设隔离带
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高压水枪灭火 水浇灭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
即破坏燃烧其中一个条件即可。
下列是一些灭火的实例,试分析它们“火”不起来的原因。
生活实例
灭火方法
“火不起来的原因”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燃料的充分燃烧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1.足够的空气; 2.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合理调控燃烧等化学反应,具 有重要意义。
燃气完全燃烧 出现蓝色火焰
加大氧气的供应量 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火的使用给人类带来了温暖和光明。但是若疏忽防范, 也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灾难。
铜片上红磷没有达到可燃 温度
资料:白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40℃ 红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240℃
实验分析:燃烧的条件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铜片上白磷燃烧 铜片上白磷达到可燃温度
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
铜片上红磷没有达到可燃 温度
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着火点 可燃物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
物质 白磷 红磷 木材 纯酒精
交流讨论:“钻木取火”时为什么在木头旁边放一些稻草?
物质 木材 稻草
着火点(℃) 250~330
约200
稻草的着火点低,更易引燃
二、燃料燃烧的调控——燃料的充分燃烧 思考讨论:
做饭时,有时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物 质。此时就需要调节一下灶具的进风口,这是为什么呢?
产生的黑烟是炭黑。 当氧气不充足时,燃料不能充分燃烧,产生黑烟,并生 成一氧化碳等物质,所以要调大进风口。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的燃烧》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PPT课件(第1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燃料的燃烧》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PPT课件(第1课时)
第七单元 能源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课题1 燃料的燃烧
第1课时 燃烧的条件与调控 灭火原理
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具体方法。 2.会运用相关的知识解释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 4.利用实验学习对比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 5.通过活动和探究,体会对获得的事实运用比较归纳等 方法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水基型灭火器
隔绝空气
用于扑灭汽油、柴油、木材、棉布 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探究新知
发生火灾如何逃生?
逃生方法
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 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 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 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 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归纳总结
燃烧的条件是 1、有可燃物 2、与氧气充分接触 3、温度达到着火点
反应方程式:Na2CO3 +2HCl══2NaCl+H2O+CO2↑
探究新知
灭火器
灭火原理
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
隔绝空气
除用于扑灭一般的火灾外还可以扑 灭电器、油、气等燃烧引起的火灾, 电器着火先断电再灭火
二氧化碳灭火器
用于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
降温、隔绝空气
精密仪器等存放场所的火灾,灭火 时不会因留下痕迹而使物体损坏
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
1.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如果能有效提高煤等化石燃料的燃烧利用率,就 相当于延长了化石能源的使用期限。
探究新知
蜡烛燃烧的现象有什么不同?
试验编号
现象
1
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熄灭
2
蜡烛正常燃烧
3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法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法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法液体燃料燃烧时,一般不发生液相反应,它通常是蒸发成为燃料的蒸气,然后蒸气和氧气发生反应而实现燃烧。

因此,根据蒸发方法不同而有如下的燃烧方式:(1)液面燃烧液面燃烧是一种依靠热辐射和热对流原理从附近火焰传热到液面,使液体燃料蒸发,然后在液面的上部进行扩散式燃烧,如煤油的釜式燃烧图5-28就属此种方式。

图5-28 釜式燃烧图5-29 灯芯燃烧(2)灯芯燃烧灯芯燃烧是一种依靠灯芯将燃料从下面的液体燃料贮藏器中吸到灯芯的顶部,并在灯芯的表面蒸发,然后进行扩散式燃烧,如常用的煤油灯燃烧和煤油炉燃烧就属此种燃烧方式(图5-29)。

(3)蒸发燃烧蒸发燃烧是—种利用一部分燃烧热量使液体燃料在蒸发管中受热而蒸发,然后象燃气一样和空气混合进行燃烧的方式。

如燃气轮机的蒸发式燃烧器及加压式燃烧器的燃烧方式就属此类。

图5-30为液体燃料的蒸发燃烧机理示意图。

图5-30 蒸发燃烧(4)喷雾燃烧喷雾燃烧是用喷雾器把液体燃料雾化成无数的直径为几微米至几百微米的微小油滴,然后和空气或氧气混合进行燃烧。

在燃烧过程中,它包含着液体燃料的雾化、喷雾和空气 (或氧气)的混合、油滴的蒸发和燃烧等单元过程所组成。

如柴油发动机和燃油锅炉的燃烧方式就属此类。

图5-31为喷雾燃烧机理示意图。

喷雾燃烧的燃烧工况与燃烧装置大小、所用燃料种类、雾化和混合的方法等有关,通常有以下四种燃烧工况:1)雾化好、油滴小、燃烧用的一次空气量多由于油滴小、蒸发快,而且一开始就有充足的空气量混合进去,故有着和气体燃料预混合燃烧器相类似的燃烧过程。

2)雾化好、一次空气量少仅管油滴的蒸发是快的,但因一次空气量不足,故有着和气体燃料扩散式燃烧相类似的燃烧过程。

3)雾化差、油滴大,一次空气量多由于有充足的空气,整个燃烧过程主要取决于油滴的蒸发速度,而油滴的蒸发快慢除与油滴大小有关外,还取决于液体燃料的种类和特性。

4)雾化差、一次空气量又少此种情况中,油滴的蒸发速度以及从周围的空气的扩散这两个因素同时对燃烧过程起着支配作用。

燃烧理论与基础 06第六章 液体燃料燃烧

燃烧理论与基础 06第六章 液体燃料燃烧


目前,乳化燃烧技术在我国已进入工业应用阶段。 东方锅炉厂于2003年自主开发设计制造了世界上首 台专门燃用奥里乳化油的600MW亚临界自然循环电 站锅炉,已在湛江中粤能源有限公司成功投入商业 运行,目前有两台奥里乳化油锅炉投运。奥里油是 产于委内瑞拉诺科河地带的一种超重原油,常温下 粘度大,流动性差,储存与运输困难。奥里乳化油 是70%左右的奥里超重原油添加30%左右的水,再 加上0.3%~0.5%的表面活性剂,形成的一种水包油 型乳化油。
三、雾化性能参数

一般可用一些特性参数来表征喷嘴的雾化性 能。即雾化气流(或称雾化锥)中液滴群的 雾化细度、雾化气流的扩张角度(雾化角)、 雾化气流的流量密度分布、射程及流量等。 其中雾化细度、雾化角和流量密度分布较常 用。
1、雾化细度

雾化气流中液滴大小各不相同,液滴直径越 小则总表面积越大,蒸发、混合及燃烧速度 也就越快。
2

相对静止环境中液滴完全蒸发所需的时间τ0为:
d 02 0 K
K 8 g ln1 B cp 4qm d 0

称为直径平方-直线定律。
3、强迫气流中液滴蒸发的折算薄膜理论

把液滴周围不规律的边界层折算成理想情况 下的均匀边界层,只是折算的薄膜半径与理 想情况不同。

dm
m d m
i i
i
(2)索太尔平均当量直径dsmd
d smd ni d i3
ni d i2
2、雾化角

喷嘴出口处的燃料细油滴组成雾化锥(见图 6-7),喷出的雾化气流不断卷吸炉内高温气 体并形成扩展的气流边界。
图6-7 雾化锥示意图
图6-8 雾化角
有出口雾化角和条件雾化角之分。 (1)出口雾化角。在喷嘴出口处作雾化锥外边 界的切线,切线的夹角即为出口雾化角α,可 用α或2α表示其大小。

燃烧学讲义第五章 可燃液体的燃烧

燃烧学讲义第五章  可燃液体的燃烧

第5章可燃液体的燃烧5.1液体燃料的燃烧特点目前,液体燃料的主体是石油制品,因此讨论液体燃料的燃烧主要涉及燃油的燃烧。

液体燃料的沸点低于其燃点,因此液体燃料的燃烧是先蒸发,生成燃料蒸气,然后与空气相混合,进而发生燃烧。

与气体燃料不同的是,液体燃料在与空气混合前存在蒸发汽化过程。

对于重质液体燃料,还有一个热分解过程,即燃料由于受热而裂解成轻质碳氢化合物和碳黑。

轻质碳氢化合物以气态形态燃烧,而碳黑则以固相燃烧形式燃烧。

根据液体燃料蒸发与汽化的特点,可将其燃烧形式分为液面燃烧、灯芯燃烧、蒸发燃烧和雾化燃烧四种。

液面燃烧是直接在液体燃料表面上发生的燃烧。

若液体燃料容器附近有热源或火源,则在辐射和对流的影响下,液体表面被加热,导致蒸发加快,液面上方的燃料蒸汽增加。

当其与周围的空气形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并达到着火温度时,便可以发生燃烧。

在液面燃烧过程中,若燃料蒸汽与空气的混合状况不好,将导致燃料严重热分解,其中的重质成分通常并发生燃烧反应,因而冒出大量黑烟,污染严重。

它往往是灾害燃烧的形式,例如油罐火灾、海面浮油火灾等。

在工程燃烧中不宜采用这种燃烧方式。

灯芯燃烧是利用的吸附作用将燃油从容器中吸上来在灯芯表面生成蒸汽然后发生的燃烧。

这种燃烧方式功率小,一般只用于家庭生活或其它小规模的燃烧器,例如煤油炉、煤油灯等。

蒸发燃烧是令液体燃料通过一定的蒸发管道,利用燃烧时所放出的一部分热量(如高温烟气)加热管中的燃料,使其蒸气,然后再像气体燃料那样进行燃烧。

蒸发燃烧适宜于粘度不太大、沸点不太高的轻质液体燃料,在工程燃烧中有一定的应用。

雾化燃烧是利用各种形式的雾化器把液体燃料破碎成许多直径从几微米到几百微米的小液滴,悬浮在空气中边蒸发边燃烧。

由于燃料的蒸发表面积增加了上千倍,因而有利于液体燃料迅速燃烧。

雾化燃烧是液体燃烧工程燃烧的主要方式。

对于不同的液体燃料,应依据其蒸发的难易程度不同的雾化方式。

易蒸发液体燃料的雾化(例如汽油)往往采用“汽化器”来实现。

采矿专业燃烧学—第5章1

采矿专业燃烧学—第5章1
扩散系数愈大,蒸气的扩散速率愈大,液体蒸发 性越高。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29
表5-6
液体燃料
正己烷 正庚烷
苯 甲苯 邻二甲苯 间二甲苯 对二甲苯 乙苯 航空汽油 裂化汽油
《燃烧学》--第三章
液体燃料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
扩散系数D/(cm2/s)
0℃
15℃
20℃
30℃



0.0755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6
《燃烧学》--第三章
燃料蒸发的程度,决定于逸出液面的分子数 与重新被吸回液面的分子数之差。
燃料的蒸发速度则不仅决定于该燃料的气化 和凝结过程,而且和逸出分子的扩散过程有密 切关系。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7
《燃烧学》--第三章
液体分子蒸发的条件
m 表 示 液 体 分 子 的 质 量 , ux 表 示 垂 直 于液面的x轴上分子运动的速度分量(即 法向分量),ε为液体分子逸出表面层所 作的功,则可以看出,液体分子蒸发时必 须满足下列条件:
12.4
C5H9(CH3)3
99.2
32.2
中国矿业大学能源学院安全与消防工程系
24
表5-4
《燃烧学》--第三章
几种常见燃料的沸点范围
液体燃料
沸点范围/℃
液体燃料

航空汽油(79号、95 号)
车用汽油
40~180 35~205
轻柴油(-35号,专用及 直馏)
燃料油(重油)
180~350 300以上
C5H9C2H5
103.5
24.3
C6H11CH3
100.9
27.0

液体燃烧

液体燃烧

二、其它液体燃料
2.其他合成液体燃料
• 合成液体燃料是由煤、油页岩、油砂、天然气等
经过一系列不同的加工方法得到的一类液体燃料。 合成液体燃料的生产过程较复杂,生产费用较高, 而原油(天然石油)的开采和加工费用较低,故各 种液体燃料大都来源于天然石油。随着天然石油 资源的逐渐减少,合成液体燃料作为一种替代或 补充能源将有其发展前景。
前推进力、气体的阻力和液滴本身的重力所组成。一般因液滴质量较小,重力往往可 略去不计;二是内力,有内摩擦力(宏观的表现是粘度)和表面张力,这两种力都将液滴 维持原状。当液滴直径较大且飞行较快时,外力大于内力,液滴发生变形。因外力沿 液滴周围分布是不均匀的,故变形首先从液滴被压扁开始,这样液滴就有可能被分离 成小液,如分裂出来的小液滴所受到的力仍然是外力大于内力,则还可继续分裂下去。 随着分裂过程的进行,液滴直径不断减小,质量和表面积也就不断减少,这就意味着 外力不断减小而内力(表面张力)不断增加。最后内外力达到平衡时雾化过程就停止了。
油的凝固点对油在低温下的流动性能有影响。 在低温下输送凝固点高的油时,应给予加热或采 取必要的防冻措施。
一. 油类燃料特性
• (2)沸点 :燃料油也没有一个恒定的沸点,而只有
一个温度范围,它的沸腾从某一温度开始,随着 温度升高而连续变化。实际上石油蒸馏时,就是 收集不同沸点的馏出物。
• (3)比重: t℃时油的重度和4℃时纯水的重度之比
一. 油类燃料特性
• (10)燃点 : 当燃料气体一旦被点火火焰点着,火
焰就能连续不断维持下去的温度称为液体燃料的 着火点或燃点(通常连续燃烧的时间≮5s)。例如某 种原油的闪点为39℃,其燃点为54℃;某种重油 的闪点为222℃,其燃点为282℃。着火以后表面 蒸发和气相燃烧相互支持而继续,液体表面从火 焰表面接受热量,反过来又提供更多的蒸汽去燃 烧,至稳定状态时,蒸发速度即等于燃烧速度。 此时,液体表面温度高于闪点,接近但稍低于沸 点。

燃烧学第六章

燃烧学第六章

将上式改写,自液滴表面(r0和T0)到火焰锋面(r1和Tr) T r dr 积分 dT

r
T0
4
C p T T0 H

1
r0
r2
Cp 4 Tr T0 qm ln 1 1 1 H Cp r r 0 1
2013-7-13
三 斯蒂芬流例题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18
三 斯蒂芬流例题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19
6.2 液滴的蒸发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20
一、静止气流中的油滴特点 6.2 液滴的蒸发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39
三、油雾的燃烧规律 6.4 液雾燃烧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40
四、液体的雾化 6.4 液雾燃烧
• 雾化液体燃料的原因 – 增加液滴进行反应的比表面积,增强与氧气的混合, 强化液体燃料燃烧 • 雾化定义 – 靠外界作用将连续的液流破碎成雾状的油液滴群的 过程 • 雾化原理 – 介质雾化:空气、蒸汽以一定的压力,高速冲击油 流,使其雾化。 – 机械雾化:油流高速旋转,脉动而破裂,同时与介 质作用,加强雾化。
2013-7-13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汽车工程学院
46
五、强化油燃烧的途径
• 加强雾化,减小油滴直径,选用合适的雾化器 • 增加空气与油滴的相对速度。相对速度越大,越有利于燃 料和空气之间的扩散、混合,加强燃烧 • 及时、适量供风 – 及时供风,避免高温、缺氧造成燃料热分解 – 适量供风,提高燃烧效率 • 供风原则 – 少量一次风送入火焰根部,在着火前与燃料混合,防止 油在高温下热分解 – 燃烧中保证油雾与空气强烈混合,气流雾化角与油雾扩 散角相适应 – 保证后期混合,提高风速,使射流衰减变慢 – 在着火区制造适当的回流区,保证着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滴间气体燃烧加液滴蒸发式燃烧:
油滴均匀性差、油滴群密度大,较小油滴预蒸发式燃烧,滴 间蒸发燃烧的大油滴在到达火焰区时未完全蒸发,应避免。
6.1.3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四)油滴群燃烧速度常数 与单油滴燃烧速度常数不同,油滴群燃烧速度常
数与压力有关且有所增大;
(五)油滴群燃烧的特点 油滴群燃烧的火焰传播主要借助于油滴的不断着
6.2.3 雾化的方式及常用雾化装置
液体燃料雾化主要有两种方式:机械雾化和介质雾化,还有兼有 这两种方式特点的组合型雾化方式。
6.2.3 雾化的方式及常用雾化装置
6.1.3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完全燃烧,油滴的燃尽时间:
b

d02 k
油滴燃尽时间与液滴初始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6-16)
可见,液体燃料雾化质量(液滴尺寸)对燃烧过程具有决定性影响 。
油滴与空气间有相对速度时,燃烧速度常数为:
k2 k(1 0.3Sc0.33 Re0.5 )
(6-17)常
将喷油嘴出口处喷雾炬外包络线的两条 切线之间的夹角定义为出口喷雾角。

雾化角是油喷嘴雾化性能的主要指
标之一。

一般应根据燃烧室的尺寸和燃料
与空气的混合条件来合理选择雾化角。
6.2.2 雾化性能及质量的评定
6.2.2 雾化性能及质量的评定
喷雾锥角和喷孔锥角
dt
dr
RTV
分子扩散项 对流扩散项
dm/dt—单位时间内油滴对周围介质的扩散量(质交换);
Tv、Pv、ρv—油滴表面附件的燃油蒸汽温度、压力和质量浓度;
D—扩散系数;
r、F—油滴半径和表面积;
u—油蒸汽离开油滴表面的对流速度。
6.1.2 液体燃料的蒸发过程
不考虑辐射时,油滴的传热:
dq dt

F
dT dr
cp
dm dt
(T
TB )
导热 对流传热
dq/dt—单位时间内周围气体对油滴的传热;
λ、Cp—燃油蒸汽的热导率和定压比热容; r、F—油滴半径和表面积; T、TB—周围气体和油滴表面的温度。
6.1.2 液体燃料的蒸发过程
高温下油滴蒸发模型的简化(6个)假设:
1)油滴为球形颗粒rB,被高温球形气体包围rA ; 2)油滴表面蒸发处于平衡状态; 3)蒸发过程是等压的,Cp不变; 4)气体均作为理想气体; 5)仅考虑导热; 6)rA内浓度和温度沿半径方向线 性变化。

油滴蒸发时间: t d02 k1
油滴完全蒸发时间: t0
dB2

d0——油滴初始直径;
蒸发常数k1: 8
d
2 0
k1
k1
(6-10)
ln[1
B
cp
cp rf
f
(T
TB
)]
可见:蒸发时间与油滴初始直径的平方成正比;
因此,要缩短燃油蒸发时间,就要求有较小的雾化细度,即雾化质量。
可见,油滴与空气有相对速度,可大大加速油滴的燃烧过程。
6.1.3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二、油滴群的燃烧过程
(一)油滴群燃烧与单个油滴燃烧的差别

油滴群与单个油滴的最大差别在于雾状油滴中各个油滴之
间相互发生干扰,特别是油滴之间距离很近时,影响主要有两
方面:
(1)相邻油滴同时燃烧使它们之间有热量交换,以致减少 了油滴的热量损失,使传递给油滴的总热量增加;(促进燃烧)
液体燃烧 灯芯燃烧 蒸发燃烧 雾化燃烧
6.1 液体燃料燃烧原理
6.1.1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式
(1)液面燃烧

是指直接在液体表面上发生的燃烧。往往是灾害或事故燃烧的
形式。
(2)灯芯燃烧
是利用灯芯的毛细吸附作用将燃油由容器中抽吸上来,并在灯 芯表面生成油蒸气,然后油蒸气与空气混合发生的燃烧。
6 液体燃料的燃烧
6.1 液体燃料燃烧原理 6.2 液体燃料的雾化过程及装置 6.3 配风原理及装置 6.4 液体燃料雾化燃烧的组织及布置
6.1 液体燃料燃烧原理
6.1.1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式
液体燃料有哪些
液体燃料为什么要雾化?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式和过程 ?
雾化
气化
混合
燃烧
根据液体燃料在着火燃烧前发生蒸发与气化的特点 液面燃烧
6.2.2 雾化性能及质量的评定

评定液体燃料雾化器的雾化性能及质量的主要指标:流量特
性、调节比、雾化角、雾化细度及均匀度、流量密度分布、射程
等;对于介质雾化喷嘴,还有气耗率等。
一、流量特性

流量特性指的是油喷嘴单位时间内喷油量随油压变化的规律,
相应的关系曲线称为流量特性曲线(喷油速率曲线)。
当油滴获得的热量等于蒸发所需的热量,则油滴温度保 持不变,蒸发保持平衡,该温度称为油滴蒸发平衡温度, 此时蒸发速度等于扩散速度。
6.1.2 液体燃料的蒸发过程
油滴蒸发产生的蒸气通过两种方式向外扩散(质扩散): 油气分子扩散和油气以某一速度作对流扩散(斯蒂芬流)。

斐克方程:
dm D d v F u PV F
6.1.2 液体燃料的蒸发过程
前面的计算只考虑导热,未考虑对流等相对运动。考虑相对运动 后,油滴与周围气体间热量和质量交换增强,燃油蒸发加快。
考虑相对运动后,油滴蒸发常数k2:
k2 k1(1 0.3Sc0.33 Re0.5 )
SC—施密特数,即气体介质运动黏度v与扩散系数D的比值; Re—雷诺数,Re=ud0/v,适用于Re=0~200。 不同直径油滴在不同空气温度下的蒸发速率对比见图6-4和表6-1
即液滴群中众颗粒大小相差的悬殊性程度。

雾化均匀度一般可用粒数分布曲线和质量分布曲线表示。
6.2.2 雾化性能及质量的评定
雾化均匀度也常用积分曲线和微分曲线表示。
积分曲线表示法是将大于某一直径d的所有液滴的质量占全部液 滴质量的百分数表示成液滴直径的函数; 微分曲线表示法是将液滴直径在某一范围的所有液滴质量占全部 液滴总质量的百分数表示成液滴直径的函数。
稳态下油滴蒸发的热平衡式:
4 r2
dT dr

dm dt cpT
(6-6)
导热量 蒸发量即扩散量
6.1.2 液体燃料的蒸发过程
油滴的蒸发速度
dm 4 rB
dt cp 1 rB
ln[1 B
rA

cp rf
(T
TB )]
(6-7)
可见,油滴蒸发速度取决于油滴直径(半径)、油滴周围气体温度 及该体系的物性。
火和燃烧,具有比均匀混合可燃气燃烧更为宽广的着 火界限和稳定工作范围。
6.2 液体燃料的雾化过程及装置
6.2.1 雾化原理及方法

在通过喷嘴时,液体燃料被破碎
为大量细小液滴所组成的液滴群,这
个过程称为雾化。

雾化的目的?

增加燃料的蒸发表面积,以加速
燃料气化及与空气混合,使燃烧快速
并完全燃烧。
雾化是组织液体燃料喷雾燃烧的关键。

油雾化炬(油束)的喷雾射程是指在某个给定的时间内,油
喷嘴在喷射方向上喷出的油雾实际能够到达的平面,与油喷嘴喷
口之间的距离。
A
B
C
六、调节比和气耗率

调节比是指在保证雾化质量的前提下,在运行压力范围内油
喷嘴的最大质量流量与最小质量流量之比。

气耗率是仅对介质雾化喷嘴而言的参数,是指单位时间内雾
化介质的质量与喷液质量之比,即气液质量比。
伞状火焰
火焰吹熄
全周火焰
扩散燃烧时气流速度(相对)对火焰形状的影响
6.1.3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在平衡蒸发 状态,油滴 温度接近燃 油的沸点。
无相对运动时单个液滴的扩散燃烧
6.1.3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油滴扩散燃烧速度完全取决于燃油蒸气由油滴表面向火焰 面扩散的速度。
在平衡蒸发状态,燃油蒸气扩散速度等于蒸发速度,即油 滴扩散燃烧速度由油滴蒸发速度决定。
(2)相邻油滴同时燃烧,互相竞争氧气,对氧气扩散到火 焰锋面有影响。 (阻碍燃烧)
6.1.3 液体燃料的燃烧过程
(二)滴间燃烧与滴状燃烧
根据油滴间的统计平均距离大小,油滴群燃烧可分 为滴间燃烧和滴状燃烧。

油滴直径<油滴间统计平均距离<油滴火焰面半径,
滴间燃烧;

油滴间统计平均距离>20倍油滴直径,滴状燃烧;
6.1.2 液体燃料的蒸发过程
不同直径油滴在不同空气温度下的蒸发速率对比见图6-4和表6-1
6.1.2 液体燃料的蒸发过程
(2)油滴群的蒸发
直径d的油滴在经过τ 时间蒸发后,剩余油滴的直径和
体积分别为:
d d 2 k1
V


6
(d 2
k1 )3 2
液滴群—粒径大小不等的
6.1.1 液体燃料的燃烧方式
对难蒸发或蒸发速率要求高的液体燃料,像柴油、重油等, 采用预热或高压喷射实现雾化;
由于喷雾的动态特性本质 上是大量单一液滴蒸发特 性的统计总和,故深入理 解单液滴的蒸发特性是研 究喷雾的必要前提。
6.1.2 液体燃料的蒸发过程
(1)单个油滴的蒸发
雾化
燃烧
单油滴吸热 温度升高 蒸发(气化) 混合 燃烧
(6-18)
即油滴群中大于或小于这一直径的两部分液滴的总质量相等。 d50 越小,雾化粒度越细,雾化质量越好。
(2)索太尔平均直径(dSMD)
dSMD
Ni di3 Ni di2
(6-19)
Ni——直径为 di 的油滴颗粒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