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工厂化养猪场讲义课件
养猪场安全生产课件
![养猪场安全生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00b1f4e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d.png)
养猪场安全生产课件养猪场安全生产课件一、引言养猪场是生猪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养猪场的安全生产是确保相关从业人员生命安全和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课件将介绍养猪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主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
二、养猪场安全生产的重要性1. 保护人身安全:养猪场存在着各种危险源,包括动物伤害、化学物品泄漏和机械设备故障等。
通过安全生产,可以有效保护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 保障环境安全:养猪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排泄物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对周边环境和水源造成危害。
安全生产措施能够有效减少环境风险。
3. 确保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安全生产能够降低生产事故发生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和生产中断,确保养猪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主要危险源和控制措施1. 动物伤害(1)危险源:猪只攻击、踩踏、咬伤等。
(2)主要控制措施:a. 定期检查猪只行为,及时发现异常行为;b. 设置安全防护措施,如栅栏、围挡等;c. 配备专人负责猪只管理,保持猪只的安全和稳定。
2. 化学物品泄漏(1)危险源:饲料添加剂、消毒剂、药品等化学品泄漏。
(2)主要控制措施:a. 严格管理化学品库存和使用,保证化学品容器的完整性和安全存放;b. 提供员工必要的化学品使用知识和防护装备;c. 定期进行化学品泄漏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3. 机械设备故障(1)危险源:养猪场常用的机械设备如破碎机、搅拌器等存在故障风险。
(2)主要控制措施:a. 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b. 提供员工必要的设备使用培训,确保员工能够正确操作设备;c. 设立设备故障报修机制,及时修复故障设备。
四、总结养猪场安全生产对保护从业人员和环境安全、确保养猪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养猪场内,动物伤害、化学物品泄漏和机械设备故障是主要危险源。
通过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我们能够有效减少发生事故的风险,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养猪场安全生产需要全员参与,共同维护好养猪场的安全环境。
猪场管理常用生产指标PPT课件(38页)
![猪场管理常用生产指标PPT课件(38页)](https://img.taocdn.com/s3/m/3c55444b7fd5360cbb1adb2a.png)
用料量
▪ 982*0.15*30/1000*0.5/752*0.3*30/1000*0.5=2.21+3.38= 5.59(吨/月)
▪ 752*0.5*30/1000*12/100=1.35(吨/月) ▪ 752*1.5*30/1000*4/100=1.35(吨/月) ▪ 1475*2.2*30/1000*4/100=3.99(吨/月) ▪ 1480*3.1*30/1000*4/100=5.43(吨/月) ▪ 320*2.5*30/1000*4/100=0.96(吨/月) ▪ 180*5.0*30/1000*4/100=1.08(吨/月) ▪ 25*2.2*30/1000*4/100=0.07(吨/月)
每头母猪每年提供18头商品猪出栏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 周转模式: ▪ 采用分阶段、全进全出的生产方式: ▪ 以每周为一个生产周期: ▪ 每周产仔窝数为:500×2.2÷52=22窝 ▪ 则每周出栏商品猪: ▪ 22×9.5×0.9×0.98=185头 ▪ 窝数×头×出生成活率×断奶仔猪成活率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母猪繁殖周期
后备母猪 保育仔猪
配种
1-2天
21天孕检
发情
3-10天 断奶 16-35天
114天
42天检查
哺乳
产仔
工厂化养猪
▪ 阶段划分: ▪ 五(六)段式:
配种 妊娠 产仔
二点式 种猪场
保育 生长 育成
肉猪场
三点式 种猪场
保育场
育肥场
工厂化养猪场猪群结构
▪ 群体规模: ▪ ♀500头 ♂:♀=1:25 ▪ 则♂为20+20×15%,即公猪为23头 生产要求:
七阶段母猪饲养程序
哺乳
现代化猪场管理技术.ppt
![现代化猪场管理技术.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b60e050066f5335a81219d.png)
养猪生产模式
散放饲养
• 户外饲养是典型的散放饲养,在欧洲流行,主要是因为 –可以满足猪的行为习性要求,投资少、节水节能,对
环境污染少
–动物福利事业促进了户外养猪的发展 • 但这种模式受气候影响较大,占地面积大,应用有一定 的局限性。我国南方山地草山草坡多,气温较高,可以 采用这种模式
养猪生产模式
生产工艺的组织方法
• 确定生产工艺是设计猪场时考虑的内 容,生产工艺合理与否决定着生产效 率的高低,确定生产工艺需要考虑以 下内容:
– – – – – 确定饲养模式 确定生产节拍(繁殖节律) 确定工艺参数 猪群的结构 猪栏配备
生产工艺的组织方法
• 确定饲养模式 根据经济、气候、能源交通等综合条件, 以及猪场
5周
8周
8周
现代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
• 以场为单位实行全进全出,有利于防疫、有利于管理, 可以避免猪场过于集中给环境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带来 负担 • 饲养阶段的划分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 如有的猪场将妊 娠母猪群分为妊娠前期和妊娠后期 , 加强对妊娠母猪 的饲养管理,提高母猪的分娩率 • 工艺流程中饲养阶段的划分必须根据猪场的性质和规 模,以提高生产力水平为前提来确定
19.8 17.8 19.9 16.5 1575.0 156 386 645 33 85 1:25 7 7 1.2 ~ 1.4 7 21
猪生产学-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图PPT课件
![猪生产学-养猪生产工艺流程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6f0e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3a.png)
•18
1.配种舍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 数的测算
表7—1所示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指标
•13
表7—1 现代规模化养猪生产指标
任务
指标
任务
指标
母猪年产窝数(窝) 2.1~2.3
仔猪保育天数
28~35 (天)
母猪平均窝产仔数(头) 10
保育仔猪期末体重(㎏)
18~20
母猪平均窝断奶仔数 (头)
母猪分娩率
9 90﹪
保育仔猪成活率
生长育肥猪20~90㎏饲养 天数(天)
栏计算,而7~10月龄的适龄后备猪所占的猪栏数(10)要求建 造的猪舍数为 : 建造猪舍数﹦后备舍猪栏数÷标准舍栏数 ﹦10÷20﹦0.5(栋)
•24
7.公猪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数 的测算
公猪舍猪栏数﹦基础母猪数÷20÷每栏 饲养头数
﹦618÷20÷1﹦31(栏) 共养种公猪 31头
建造猪舍数﹦公猪舍猪栏数÷标准舍栏 数﹦31÷20﹦1.6(栋)
建造猪舍数﹦妊娠舍母猪栏数÷标准舍 栏数﹦87.8÷20﹦4.4(栋)
•20
3.分娩舍母猪栏数和猪舍建造 数的测算
分娩舍母猪栏数﹦每周分娩母猪数×分 娩舍饲养周数÷每栏饲养头数 ﹦24×7÷1﹦168(栏) 该时段共养母猪24×6﹦144头
建造猪舍数﹦分娩舍母猪栏数÷每栋标 准舍内放置的分娩栏数 ﹦168÷31﹦5.4(栋)
一、养猪工艺流程的开通 二、 生产周转中配种母猪的补充及淘汰
养猪场设施与设备ppt-课件
![养猪场设施与设备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4a463b76eeaeaad0f3309a.png)
猪舍建筑平面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根据不同的猪舍特点,合理布置猪栏、走道和门 窗,精心组织饲料路线和清粪路线。
五、猪舍建筑构造设计要求
(一)地面猪栏、通道等地面部分是猪休息、活动的地方,对生产影响很大;根据 猪的行为观察与分析,猪的躺卧和睡眠时间约占80%,猪喜欢拱啃。因此,对地面 设计要求较高,应做到:①不返潮、少导热;②易保持干燥;③坚实不滑,有一定 弹性,耐腐蚀,易于冲洗消毒;④便于猪行走、躺卧;⑤使用耐久,造价低廉。
猪舍环境控制主要是指猪舍采暖、降温、通风及空气质量的控制,需要通过配置相应的 环境调控设备来满足各种环境要求。
猪场常用的采暖方式主要有热水采暖系统、热风采暖系统及局部采暖系统。
通过进行合理的猪舍设计,利用遮阳、绿化等削弱太阳辐射,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高温 的危害外,采取通风降温、湿垫风机蒸发降温、喷雾降温等措施,可获得理想的降温效 果。猪舍通风一方面可起到降温作用,另一方面,通过舍内外空气交换,引入舍外新鲜 空气,排除舍内污浊空气和过多水汽,以改善舍内空气环境质量,保持适宜的相对湿度。 进行猪舍通风时,应注意:
①夏季采用机械通风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但过高的气流速度,会因气流 与猪体表间的摩擦而使猪感到不舒服。因此,猪舍夏季机械通风的风速不应超过2m/s;
②猪舍通风一般要求风机有较大的通风量和较小的压力,宜采用轴流风机;
③冬季通风需在维持适中的舍内温度下进行,且要求气流稳定、均匀,不形成“贼风”, 无死角。
Over 随养通喷随养⑤五28猪 (肥31(因猪 猪空286猪因③6因一五②通喷(随养(5根(因在1五5随养因2三三 6根1一面因四2(随养⑤5因(肥(随养随养 1三随养(5③(②2一3五(猪因(因因③(肥((②③因因⑤ 三(猪五四五
最新实用养猪技术精讲PPT课件
![最新实用养猪技术精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bd35c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50.png)
❖ (8)抓开食
❖ 进行补料训练仔猪吃料叫开食。仔猪2周龄后母猪 乳即不能满足仔猪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解决办 法就是补给高营养的乳猪料。同时,提早补料可以 锻炼仔猪的消化器官及其机能,促进胃肠发育,防 止下痢,为断奶打好基础。一般在5~7日龄时开始 诱食,可在仔猪吃奶前,将料涂在母猪乳头上;或 将炒香的高粱、玉米或大小麦料撤在干净地上,让 母猪带仔舔食;也可在乳猪料中加调味剂如乳猪 香 ,让仔猪自由采食。训练开食的同时,应训练仔猪 饮清洁水,否则仔猪就会饮脏水或尿液,易致下痢 。
第二,断奶仔猪对温度的要求仍很高,因此,断奶猪 舍一定要有保温箱,在箱的底部可铺上一层干燥洁净 的木板。
第三,断奶仔猪可以原窝养育,也可根据仔猪大小进 行重新分群。食槽要符合要求,并保持充足的饮水。
第四,仔猪在饲喂全价饲料及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 仍可能有相互咬斗的现象,这是仔猪的天性,可在圈 栏内吊上橡胶环、铁链及塑料瓶等,让其玩耍,以分 散注意力,减少互咬现象。
❖ ②防疫:预防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仔猪 副伤寒和病毒性痢疾等传染病,必须制定科 学的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 ③驱虫:肉猪的寄生虫主要有蛔虫、姜片吸 虫、疥螨和虱子等体内外寄生虫,通常在90 日龄进行第一次驱虫,必要时在135日龄左 右时再进行第二次驱虫。 服用驱虫药后,应
注意观察,若出现副作用时要及时解救。驱 虫后排出的粪便,要及时清除并堆制发酵, 以杀死虫卵防再度感染 。
❖ 一、什么是DLY三元杂交猪?
❖ DLY杂交猪中的D是指杜洛克猪,L是指长 白猪,Y是指大约克猪。三元杂交是指先 用长白猪(L)与约克猪(Y)杂交,获得 二元杂交猪(LY),然后再用杜洛克(♂ )与LY(♀)杂交所获得的后代就是DLY 三元杂交猪。
设计养猪场PPT课件
![设计养猪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5961f4faa00b52acfc7cae7.png)
学习课件
肥
售 猪
住
台
花园
猪 舍
消毒池 消
大门
毒
池
房 花园
保
母
育
猪
过道
某猪场布局
.
‹#›
《猪生产》精品课程
三、场区布局与规划
学习课件
.
‹#›
《猪生产》精品课程
三、场区布局与规划
学习课件
.
‹#›
《猪生产》精品课程
三、场区布局与规划
学习课件
某猪场布局
.
‹#›
《猪生产》精品课程
四、猪舍的样式
某场选址
.
‹#›
《猪生产》精品课程
二、建场基本要求
一是猪舍应坐北朝南,或坐西北朝 东南(偏15°角),冬暖夏凉; 二是经济实用,坚固合理; 三是便于消毒,有利卫生; 四是因地制宜,土洋结合:土的要 科学,洋的要有道理,尽量节约土 建支出; 五是方便饲养管理,有利于环保; 六是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不搞花 架子,以实用、适用、够用为好。
学习课件
.
‹#›
《猪生产》精品课程
三、场区布局与规划
猪场分生活管理区和生产区。 前者包括办公室、宿舍、食堂、活 动室、篮球场、库房、车库等,应 设在上风向、上地势。 后者包括各类猪舍、消毒室、消毒 池、饲料调配间、兽医室、病死猪 处理间、隔离舍、出猪台、库房、 值斑室等。
学习课件
.
‹#›
《猪生产》精品课程
学习课件
.
‹#›
《猪生产》精品课程
一、猪场场址选择
学习课件
3.交通方便,供电稳定,有利于防 疫 距主要干线公路、铁路要尽量远些。 距居民点至少2km,距其他动物饲 养场最小距离为150-200m。 4.合理规划,农牧结合,防止污染 建场时必须将生产与排污以及建场 与防止污染等统筹安排。自设净化 设施,控制规模。
养猪技术讲座课件
![养猪技术讲座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7ea6fd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30.png)
饲养一头杂交商品瘦肉猪与一头相同体 重的一般肥猪相比,每头肥猪可增收 80~100元。
2024/6/1
养猪技术讲座
㈢瘦肉型猪主要优良品种(系) 1.瘦肉型引进猪种(系) ⑴大约克猪 又称大白猪、大约克夏猪,原
产于英国。是目前世界上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的瘦肉型猪种。主要优点是,生长快,饲料转 化率高,适应性强,产仔较多,体质健壮,瘦 肉率高,外貌特征是,全身被毛白色(允许额部 有小块黑斑),头颈比较瘦长,额部宽广,有的 面部微凹,耳中等大小、直立,体格大,背宽 腹平,躯干宽广直长,大腿丰满,四肢高而结 实。瘦肉率达63%~65%。
2024/6/1
养猪技术讲座
㈢"入世"对我省养猪业的影响 ⒈发展机遇 ⑴饲料价格低,来源广 如,玉米国际市场价格比国内市场价格低6O%
左右。
⑵猪肉产品价格高,销路广阔 国内市场的肉类产品除禽肉外,价格均低于
国际市场,猪肉价格比国际市场低 60%。
2024/6/1
养猪技术讲座
⒉严峻挑战 ⑴饲养规模小、品种质量差、生产水平低 ⑵疫病较多,污染严重,猪肉产品质量较差 ⑶猪产品加工水平低 ㈣市场前景 1.国际市场空间巨大 2.国内消费日益提高
杜洛克猪主要用作三元杂交的终端父本,如 “杜长大”杂交模式,其终端父本即为杜洛克 猪。
2024/6/1
养猪技术讲座
2024/6/1
养猪技术讲座
⑷汉普夏猪 又称“银带猪”,原产于美国。 主要优点是,瘦肉率高、背膘薄、眼肌面积大。 外貌特征是,被毛黑色,肩颈接合部有一白带 (包括肩和前肢,白带宽度不能超过体长的四分 之一),嘴较长直,耳中等大小、略向上倾,体 躯较长,背腰呈微弓型,肌肉发达,四肢健壮。 瘦肉率63%左右。
猪场生产技术讲座 课件
![猪场生产技术讲座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011dd0cba0d4a7303763afc.png)
28
2021/11/19
29
(四)、争斗行为
➢ 争斗行为包括进攻防御、躲避和守势等活动。 ➢ 在生产实践中能见到的争斗行为一般是为争夺饲料
和地盘所引起,新合并的猪群内相互交锋,除争夺 饲料和地盘外,还有调整猪群群居结构的作用。 ➢ 猪的争斗行为,多受饲养密度的影响,当猪群密度 过大,每头猪所占空间下降时,群内咬斗次数和强 度增加,会造成猪群吃料攻击行为增加,降低采食 量和增重。这种争斗形式一是咬对方的头部,二是 在舍饲猪群中,咬尾争斗。 ➢ 新合群的猪群,主要是争夺群居位次,只有群居构 成形成后,才会更多地发生争食和争地盘的格斗。
35
2021/11/19
36
(六)、母性行为
母性行为包括分娩前后母猪的一系列 行为,如絮窝、哺乳及其他抚育仔猪 的活动等。
2021/11/19
37
2021/11/19
38
(七)、活动与睡眠
➢ 猪的行为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活动大都在 白天,在温暖季节和夏天,夜间也有活动 和采食,遇上阴冷天气,活动时间缩短。
猪生产技术讲座
2021/11/19
1
主要内容: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二、猪的行为学特点 三、饲养管理的一般原则 四、猪场的保健* 五、猪场的疾病防控技术*
2021/11/19
2
一、猪的生物学特性
➢ 猪的生物学特性就是猪的生理特点和生活 习性。家猪是由野猪进化而来的,经过了 漫长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在进化进程 中形成了一系列不同于其它家畜的特性。
2021/11/19
8
1月龄为初生重的5-6倍(6.5—8kg) 2月龄为一月龄体重的3-4倍(25—28kg) 5-6月龄为初生重的90-100倍(90-100k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⑸防疫严格,生产环境环保卫生
具有严格、严密、科学的兽医防疫体系及防疫制 度, 符合环境保护要求的先进的污物、粪便处理系统。
1.2 养猪对环境的要求
猪舍内小气候环境: 猪舍内空气的温度、湿度、光照、气流、声音、 微生物、设施、设备等因素组成的特定环境影响 猪群繁殖、生长、发育。
在养猪生产过程中需要人为地进行调节和控制, 让猪群生活在符合其生理要求的小气候环境内, 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一)温度
猪是恒温动物,体温为38.7~39.1℃。 当环境温度适宜时,猪最容易保持正常体温,饲料利用也最 经济。 温度的影响: ①环境温度的影响随猪年龄、类型和品种的不同而有差异。 大猪怕热,小猪怕冷。 ②影响饲料的利用与生长状况。 不适宜温度的影响: 温度过高,猪的采食量降低,增重缓慢;舍内细菌滋生;种 猪繁殖力下降;猪群发病率升高(如仔猪下痢、喘气病、流 感等)。 温度过低,饲料有效利用率下降,生长和生产性能受阻,猪 群发病增多尤其是仔猪的发病和死亡率较高。
猪舍内的温度和湿度要求
GB/T 17824.2-2008
(三)空气
⑴气流
不同部位的空气温度差异造成猪舍内空气的流动。
作用:适当的气流能使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空气组成均 匀一致,有利于舍内污浊气体的排除。
气流速度要求: 猪舍内气流流动速度不能超过1m/s。
气流对猪体的影响 在炎热情况下,只要气温低于猪的体温,气流有助于猪体 散热; 在低温情况下,气流会增加猪体散热,加重寒冷对猪的威 胁,使生产力下降。
(四)光照 作用: 适宜的光照可以提高猪的体质,增强抗病能力。
光照特点: 仔猪需要光照较多 充足的光照可以激发公种猪旺盛的繁殖能力 成年猪需要适当的自然光照 育肥猪对光照需要较低 光照还要能够满足工作人员操作的需要。
不同类型猪舍内的光照要求
(五)噪声 影响: 噪声对猪的休息、采食、 增重及健康都有不良影 响。 声音要求: 对猪而言,声压级不得 超过80dB。
不同类型猪舍内的有害气体含量上限
⑶灰尘及微生物
影响: 灰尘落到猪体体表,影响皮肤的散热和健康,常常 出现皮肤发痒甚至发炎; 灰尘被猪吸入呼吸道,刺激鼻黏膜,对猪不利; 灰尘上常带有病原微生物,使猪感染其它疾病。 注意:绿化猪舍周围环境,加强舍内通风换气,改 善猪舍空气质量,保证猪体健康。
⑴管理上:集约化饲养 高效管理,高效生产,是技术密集型的集体化生产。 融合了环境工程、饲料营养、品种繁育、兽医技术、农业 工程、农业经济、现代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科技成果, 形成了猪群密集、技术综合的生产体系。 生产中有明确的专业分工和合理的组织体系;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 多采用仔猪早期断奶的方法提高母猪年产胎次数,同时分 阶段专群饲养的方法有效在实现了精确饲养的问题,能充 分发挥猪群的生产潜力,保证高度的生产水平。
⑶ 流程:“全进全出”的生产流程 特点:在一类猪舍中一个单元内的猪全进全出式操作, 优点: 易于实现精确饲养管理,便于每个单元的使用、维修、清 洗、消毒等有效管理,尤其有利于疫病防治。
⑷标准化饲养
特点:优良的饲养品种, 饲喂全价配合饲料, 营造适宜的猪舍环境, 使用专用猪舍和设备, 优点:可确保猪群在养殖过程中能够脱离自然环境的影响, 满足流水式均衡生产的需要,保证生产流程正常运转。
不同类型猪舍内温度要求
GB/T 猪群生活的适宜环境湿度为65﹪~75﹪(相对 湿度)。 湿度对猪的影响: 湿度过大,猪体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高,易 患疥癣和湿疹等皮肤病和呼吸道疾病。 湿度对猪的影响主要随着其它环境因素特别是 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高湿和低湿对猪群健康和生产力的影响
①高温低湿。 猪舍空气变干燥,皮肤和外露黏膜发绀,易患呼吸道病等。
②高温高湿。 猪体水分蒸发困难,导致猪食欲降低甚至厌食,生长减缓。 还容易使饲料、垫草等霉变而滋生细菌和寄生虫,诱发猪 群患病。 ③低温高湿。 猪体散发的热量增多,寒冷加剧降低饲料利用率。 容易使猪产生风湿、瘫痪、水肿、下痢和流感等疾病。
工厂化养猪场
第1节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 第2节 猪场建设 第3节 工厂化养猪场主要设备与设施
第1节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工艺
主要内容
工厂化养猪的概念及生产特点 养猪对环境的要求 猪场的分类与规模 养猪生产的工艺流程 猪群结构与猪群周转
工厂化养猪的概念
工厂化养猪又叫集约化养猪,是以商品生产为特征, 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生猪生产,并 取得规模经济效益。
工厂化养猪场是按照工业生产方式进行一定规模的 集约化饲养与管理,以取得较高的生产效益的养猪 场。
工厂化养猪的特征: 生产程序化、流水作业化、产品规格化; 猪群、饲料、环境标准化; 设备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 是集约化养猪的最高形式。
1.1 工厂化养猪的生产特点
先进的机械设备, 合理的工艺流程, 全面的饲料营养, 科学的繁育体系, 严格的防疫制度,
⑵生产上:流水式均衡生产 生产过程: 配种→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长→育成出栏 六个环节形成一条连续的流水式生产线,各生产阶段有计 划、有节奏地运行, 特点: 定期配种、定期分娩、定期断奶、定期转群和定期上市, 每期母猪受孕、分娩数量相同,育成猪出栏数相同, 每年仔猪窝数相同 优点: 整个生产具有流水式作业的特点,实现养猪生产周期性连 续均衡地进行,使产品达到规格化,实现了全年度的均衡 生产。
(六)圈养密度
养殖过程中要求个体猪有合理空间。 合理的空间能够保证猪的生长发育而又具有经济性, 能够减少因空间狭小而引发猪随处排便、咬尾等恶 癖。 在运送肥猪和引入猪苗的过程中,温度和密度不合 理是造成猪体重下降,甚至患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 一。 气温较低、密度稍小的情况下猪死亡率较低。
⑵有害气体
有害气体:粪尿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 影响: 猪呼出的二氧化碳、水蒸气与有害气体混合,会 使猪舍内空气变的污浊,含氧量降低,对猪的健 康和生产力造成不良影响; 当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时,还会引起猪的多种中毒 疾病。
猪舍内有害气体含量允许的最大值为: 二氧化碳0.15%,硫化氢10×10-6,氨气2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