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表面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用聚丙烯纤维表面亲水性改性
研究背景
聚丙烯纤维(Polypropylene fiber,简称PPF)是一种半结晶的新型的混凝土增强纤维,被称为混凝土的“次要加强筋”。掺入聚丙烯纤维的混凝土品质得到改善,综合使用性能得到提高。具有掺加工艺简单、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等特点。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增强纤维,聚丙烯网状纤维正成为继玻璃纤维、钢纤维、不锈钢纤维后纤维混凝土科学研究和应用领域的新热点。聚丙烯的分子式与结构分别如图1、图2所示:
图1 聚丙烯分子式图2 聚丙烯结构示意图
聚丙烯的重复单元由三个碳原子组成。其中两个碳原子在主链上,一个碳原子以支链的形式存在。从分子式和结构图可以看出,聚丙烯纤维分子链上缺少活性官能团,而且表面疏水,表面能低。亲水性主要取决于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常见
)等都是亲水性基团,的如羧基(-COOH)、酰胺基(-CONH)、羟基(-CO)、氨基(-NH
2
聚丙烯纤维表面缺少亲水性官能团,故表面疏水。
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聚丙烯的性能参数
为什么要对混凝土用聚丙烯进行改性?
复合化是水泥基材料高性能化的主要途径,纤维增强是其中一种主要的方法,通过加入纤维(如玻璃纤维、碳纤维、钢纤维等增韧增强混凝土材料)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能的研究已有许多年了。纤维的加入既可以限制水泥硬化过程中的裂缝生成,又可以抵挡因外荷载作用而导致的裂缝扩展,同时还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材料的脆性,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1]。
聚丙烯纤维价格便宜、来源丰富、化学稳定性好、熔点较高。同钢纤维相比,聚丙烯纤维的细度大得多,在较少的掺量下就能获得巨大的纤维根数(700 ~3000 万根/kg),因而特别适合抑制混凝土的早期塑性开裂。但聚丙烯纤维表面能低,分子链上缺少活性官能团,而且表面疏水,故在混凝土中不容易分散,与水泥混凝土的物理化学粘结力也较差。这就削弱了聚丙烯纤维在混凝土中的增强效果,制约了该纤维在混凝土中的推广应用。因此必须对聚丙烯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使其表面具有亲水性,增强纤维一基体之间的粘结力。目前针对混凝土用聚丙烯短纤维表面亲水性改性的方法主要有低温等离子体处理、表面氧化处理、表面接枝处理和有机硅烷偶联剂处理等。
1 改性的机理
纤维的亲水性取决于纤维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表面的物理结构。就化学结构来
说,亲水性主要取决于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常见的如羧基(-COOH)、酰胺基(-CONH)、羟基(-OH)、氨基(-NH
)等都是亲水性基团[7]。Rocherster等研究了极
2
性基团与水分子的亲和关系,按亲水性大小,几种极性基团的排列顺序为-COO--≥-COOH。因此,表面改性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地在纤维表面接上极≥-CONH≥-NH
2
性基团。
另一方面,物理结构也是决定纤维亲水性的重要因素。一般认为:在纤维高分子的结晶区或高序区,水分子难以扩散或渗入,呈现疏水性,而在非晶区或低序区以及形态结构粗糙、微孔或孔隙多的区域,水分子易于扩散和停留,表现为亲水性[8]。由此可知,若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法,使疏水性纤维形成多孔结构,也能达到改进纤维亲水性的目的。Fu Xuli等研究的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PP纤维与水的接触角为112.5°,而经过酸碱处理后的接触角分别为82.2°和78.1°,即酸碱处理可以使PP纤维与水的浸润作用大为改善。所以,在纤维一水泥混合体系中,如果使纤维表面粗糙化,也能使纤维一水泥的附着力大大增加。
D.Feldman等[9]对聚丙烯纤维经过等离子体和氧化液改性处理之后的表面情况用XPS和ATR—FTI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之后表面有大量的c-0和c=0键,AFM研究的结果表明,处理前的纤维表面比较平滑,突起以及裂缝很少,改性后表面产生了最大达25.5nm的起伏,使表面变得极为粗糙,这2个方面的因素均增强了纤维与水泥基体之间的粘接力,进而增强了纤维增强水泥材料的抗拉强度。
2 改性方法
2.1 化学方法
2.1.1 低温等离子体表面处理
等离子体是正负带电粒子密度相等的导电气体,是由电子、离子、原子、分子或自由基以及光子等粒子组成的集合体。等离子体可根据粒子的温度分为热平衡等离子体及非平衡态等离子体。热平衡等离子体中离子温度与电子温度相等,温度可高达104K以上。在此温度下,一般的有机物和聚合物都被分解或裂解。因此,热平衡等离子体反应不能用于聚丙烯纤维的表面改性。在非平衡态等离子
体中,重粒子温度远远低于电子温度,电子温度高达104K以上,而离子、原子之类的“重粒子”温度却可低至300K ~ 500K,一般可以在102Pa 下的低气压下形成。非平衡态等离子体(又称低温等离子体)能够生成稳定的聚合物,常被用于等离子聚合反应及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等。等离子体的产生方法有气体放电法、射线辐射法、燃烧法、激光法和冲击波法等。在对纤维进行表面改性时,高频或射频辉光放电(10MHZ ~ 100MHZ)等离子体更具优势。张瑞峰等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纤维,并用X 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在不同的处理气氛中纤维表面元素组成、相对含量的变化、表面官能团的类型,结论表明纤维表面分别引
入了--OH、--COOH、--NH
2和--CONH
2
等活性官能团。在O
2
等离子体中处理,纤维
表面引入氧的量可达18.0%,在N
2
中处理引入氮的量可达4.7%。由于表面元素的改变、基团的变化,使聚丙烯纤维表面的吸湿率由0.1%可以提高至0.7%,从而改善了纤维的亲水性能[1 ]。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纤维具有如下优点[2 ]:
(1)作为一种干式处理工艺,可省去湿法工艺中的烘干、废水处理等工序,节省能源,环境污染小;
(2)改性作用仅发生在纤维表面几十埃米厚度内,对纤维本体无影响,不改变其原有性质;
(3)反应速度快,作用时间短,效率高;
(4)工艺简单,可实现工业化生产。
目前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纤维还存在以下问题:
(1)等离子体处理装置复杂,初期投资大,而且中间运行费用高,如果用于处理混凝土用聚丙烯纤维,将大大提高混凝土的单位成本;
(2)等离子体处理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等离子体种类、气流量、气压、输出功率、处理室真空度、处理时间等,因而,实际操作起来还有一定困难;(3)等离子体处理效果会随时间而衰退,也会随温度升高而衰退。
2.1.2表面氧化法
这种方法的原理是使聚丙烯主链上的叔碳原子氧化,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