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美国对中国出口货物情况
2012年中国经济的大幅下滑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病彻底暴露
2012年中国经济的大幅下滑让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病彻底暴露,尽管有“小四万亿”投资计划之称的铁路大规模投资拉动,中国经济也仅在四季度有一个回光返照,经济下行仍难以阻止。
伴随经济调整,中国钢铁产业可能彻底结束了过去十几年的繁荣期,陷入难以自拔的困境。
2012年钢协统计的大中型钢铁生产企业利润仅有15.8亿元,较前一年的875亿元,大幅下滑98%。
鞍钢、马钢、山东钢铁、华菱钢铁、安钢、韶钢……等等一大批钢企连续出现巨亏,反映出中国钢铁工业面临的困境极其严峻。
图一:大中型钢企利润变化一、二次大战以后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从世界钢铁产业的发展历程来看,当前中国钢铁产业面临的困境较当时的主要产钢国的境遇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那些国家的钢铁产业面貌或将是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中国钢铁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上世纪四十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在各个国家重建需求的带动下,世界钢铁工业进入了一个长达30年的繁荣期,在此期间,全球钢铁产量持续增长,到六十年代各主要产钢国钢铁产量更是大幅跃升,日本钢铁工业异军突起,实现飞跃,并成为世界钢铁强国,到1973年欧美日等主要产钢国的钢产量均达到历史顶峰。
图二:主要产钢国粗钢产量变化然而,1973年10月爆发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彻底结束了世界钢铁工业的繁荣。
战争是短暂的,也以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的失败而告终,然而,阿拉伯国家并不甘心失败,他们拿起石油武器,开始以经济手段来对付欧美等强国。
在战争失败之际,欧佩克组织一致决定大幅缩减石油产量,将石油价格由3美元/桶上涨到5美元/桶,到1974年初,又将石油价格暴涨到12美元/桶,引发严重的石油危机,石油危机又进而演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伴随能源供应的减少以及价格的狂飙,欧美国家的经济活动受到严重伤害,钢铁、汽车、化工等大量企业因缺乏能源而大幅减产、停产,失业率开始大幅攀升,1975年美国的失业率创出9%的历史高点,1982年再达到10.8%。
中国对外贸易形势2012年
2012年中国外贸发展形势不 容乐观
从国际看,近期世界经济出现 好的迹象,但持续复苏的制约因 素依然较多。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运行出现一些积极迹象,美国、 日本经济表现好于预期,就业、消费和工业生产有所 回暖,欧债危机得到一定程度控制,新兴经济体促进 经济增长政策力度加强。 但国际金融危机和主权债务 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发展,世界经济总体增长乏力 的态势没有改变,经济复苏仍然是一个长期艰难曲折 的过程。
注:东部十一省(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 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 中部八省市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 西、 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包括 内蒙古、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陕 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
(三)进口综合效应显现,贸易 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近年来,中国积极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 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 利化,不断加大进口促进政策力度,搭建更多平台拓宽进 口渠道,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切实发挥进口对宏观经济平 衡和结构调整的积极作用。随着促进进口各项政策措施的 稳步落实及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原油、铁矿砂、纸浆、 天然橡胶等产品进口数量都不同程度增长,缓解了国内能 源资源的紧缺状况。此外,汽车、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 部件及部分消费品进口也不断增加。全年贸易顺差1551亿 美元,下降14.5%。外贸顺差规模连续三年下降,占中国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9年的3.9%、2010年的3.1%降 至2.1%。
(二)中国对欧出口负增长,与 新兴市场贸易增长较快
受欧债危机久拖不决、市场需求萎缩影响,中国 对欧盟出口增速从去年三季度 的18.2%回落到四季度 6.5%,一季度对欧盟出口则下降了1.8%,其中对意 大利下降29.4%,对德国下降2.9%。对美、日出口总 体稳定,分别增长12.8%和10.3%,高于整体出口增 幅5.2和2.7个百分点。随着市场多元化战略的积极推 进,中国与新兴市场国家贸易增长仍然较快,与金砖 国家贸易额同比增长14%,其中出口增长8.8%,进口 增长18.2%;与东盟贸易额增长9.2%,东盟作为中国 第三大贸易伙伴的地位进一步巩固。
2012-2013年中国出口货物受到反倾销调查的案例
20122012年2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出口至欧洲的陶瓷餐具及厨房用具发起反倾销调查,被称为“陶瓷史上最大反倾销案”。
(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统计,2011年,我国出口欧盟厨餐具累计金额超7亿美元。
据了解,此前欧盟曾对我国出口的建筑陶瓷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我国每年出口欧盟建筑陶瓷金额约为3亿美元,只占出口建筑陶瓷总金额的1%左右,对国内建陶出口影响并不十分明显。
而日用陶瓷则对海外市场依赖较大,约占我国出口总量的11%,预计将有2000多家企业会受到波及。
此次欧盟之所以考虑对我国日用陶瓷发起反倾销调查,与我国日用陶瓷在欧盟市场占有率过高有关。
据悉,目前,我国已经是日用陶瓷第一大生产国,产量约占全世界70%。
而从多家出口欧盟日用陶瓷企业获悉,我国日用陶瓷在欧盟市场占有率已经接近五成,是欧盟日用陶瓷第一大进口国。
此前由于欧盟对我国出口陶瓷砖企业征收最高达69.7%的惩罚性关税,且有效期长达5年,并可视情况延长。
在反倾销压力下,我国对相关地区市场出口出现大幅下滑。
佛山海关统计结果显示,2011年1-10月,受反倾销措施的影响,佛山对欧盟出口瓷砖2685万平方米,价值1.6亿美元,量、值分别骤降24.4%和20.1%.)2月16日,欧委会发布公告,宣布对中国出口至欧的玛钢管件发起反倾销调查。
2012年3月21日,美商务部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不锈钢拉制水槽发起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
该案由美国Elkay公司代表美国内产业于3月1日提出立案申请,不锈钢拉制水槽美国海关税则号:7324.10.0000。
据美方统计,2011年中国向美出口涉案产品金额约为1.18亿美元。
根据美国有关法律规定,美国际贸易委员会将于2012年4月16日前后做出本案损害调查的初裁。
2012年4月5日,加拿大国内产业向加边境服务署提出申请,要求对原产或出口自中国的钢管桩产品(Certain Steel Piling Pipe)启动反倾销反补贴合并调查。
中美国际收支差异比较与原因分析
中美国际收支差异比较与原因分析国际收支是指对一国(或独立的地区经济体)在一定时期内全部国际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是一个经济体对外经济交往的反映,通过对国际收支状况的分析,可以把握外汇资金的来源和运用情况,进而了解一国的经济结构,为本国经济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而对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分析,可以直观的了解各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能够预测国际金融的发展趋势和汇率变动,进而了解世界国际金融秩序。
中国作为新兴市场国家、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外汇储备国,美国作为传统发达国家、主要储备货币发行国和世界第一大债务国,两国的国际收支状况存在很大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结构相决定,也是全球经济失衡的集中反映。
本文通过对两国国际收支的差异进行比较并探究其原因,进而提出了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采取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改善国际收支结构、改变资本管制政策等措施,以期促进国际收支的均衡和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一、中美国际收支变化的概况(一)中国国际收支变化的概况中国国际收支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阶段性加速增长的态势。
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数据显示,1993年以前,中国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交替出现,1994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国际收支“双顺差”格局基本形成。
尤其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国际收支顺差增长较快。
以金融危机爆发一年为例,2007年我国国际收支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顺差分别为3718亿美元和735亿美元,增长速度分别为46.8%和990%。
2008年以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增长有所波动,但基本上依然维持双顺差格局。
2014年,经常项目顺差2138亿美元,资本项目顺差382亿美元。
就两大项目而言,总体上经常项目对国际收支顺差的贡献要略大于资本与金融项目,这种现象在金融危机爆发前表现的尤其明显。
以2008为例,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对国际收支顺差的贡献分别占83%和17%。
中国外贸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及应对举措
中国外贸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及应对举措作者:张继行张茜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6年第35期摘要:外贸企业作为外向型企业,同时参与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受到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双重影响。
如何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自身的经营策略,采取合适的应对举措对于外贸企业尤为重要。
本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外贸企业现阶段所面临的经济环境,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的应对建议。
关键词:外贸企业经济环境外部需求融资约束一、中国外贸企业发展的国际经济环境(一)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外部需求乏力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速始终徘徊在较低的水平,各国经济未能得到有效恢复。
2016年7月19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了最新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该报告再次下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期,预计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32%,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19%,新兴经济体增长41%。
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缺乏增长动力,市场需求偏弱,新兴经济体也面临不断加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国际市场需求萎靡不振。
在全球经济放缓、需求萎靡的背景下,全球货物贸易的增长也在放缓。
2012年,发达国家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为2165万亿美元,相比2011年下降082%;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为1466万亿美元,相比2011年增长了456%。
2014年和2015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进出口贸易额的下跌:2015年,发达国家进出口贸易货物总额为1963万亿美元,相比2014年下跌了1158%;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货物贸易总额为1309万亿美元,相比2014年下跌了1273%。
此外,根据2016年4月世界贸易组织公布的最新数据,2016年前2个月全球71个经济体(出口总值占全球贸易总值90%)出口总值同比下降95%,比2015年同期降幅进一步回落05个百分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世界经济增长持续低迷,全球贸易增长低缓,势必影响我国对外贸易的稳定增长。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实施效果分析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实施效果分析及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作者:王丽娜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09期[摘要]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国内主张发展制造业、改变经济过分依赖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业的呼声日益高涨。
奥巴马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实行制造业回归美国的再工业化。
2010—2012年,美国制造业出口增速高达22%,超过进口增速193%。
中美早已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制造业回流的举措必然加剧中美贸易摩擦,增加我国制造业产品出口压力,影响我国装备制造业的升级和就业,对此,我国应加大对核心产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升级;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技术创新;开拓多元化市场,同时激发国内需求;提升教育质量,加大教育投资。
[关键词]制造业回流;实施效果;成本差异[中图分类号] F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9-0007-03[作者简介]王丽娜(1975-),女,汉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商务英语。
制造业回流是指跨国公司将制造业投资和生产能力从海外向国内转移的一种现象,它既包括将海外的工厂迁移回国,也包括在国内建设工厂,取代在海外建厂和采购的计划。
在过去的100多年里,美国一直是世界制造业的领先者,制造业使美国保持了长期经济繁荣。
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产业分工的专业化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深入,美国制造业受到严重挑战。
新兴市场国家尤其是中国在过去十年里制造业出口占世界的份额由5%增加到15%。
而且种类齐全,涵盖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重化工产品以及部分高科技产品。
与中国相比,美国制造业在21世纪最初10年失去了约500万就业岗位。
另外,近年来美国过度依赖金融、网络经济等虚拟经济,导致制造业萎缩。
美国政府为了缓解国内经济压力,提出了制造业回流计划,重塑以新能源、新技术、新材料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的竞争优势。
一、美国制造业回流的政策内容2009年以来,奥巴马政府正值金融危机恢复期,提出了重振本土制造业,也被称为“再工业化”进程。
比较2008年与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
比较2008年与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关于《比较2008年与2012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外贸的影响》,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2008 年金融危机介绍金融危机爆发于2007 年8 月9 日,结束于2008 年9 月9日,又称信用危机、次贷危机。
在这场大规模、大范围的金融危机中,世界各国有多家大型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这场危机一直持续到2009 年。
2008 年下半年源自美国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次级房地产按揭贷款。
第二,房贷证券化。
第三,投资银行的异化。
第四,金融杠杆率过高。
第五,信用违约掉期(CDS)。
第六,对冲基金缺乏监管。
美国金融危机的源头就是以上五个环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加速危机爆发的正是“追涨杀跌”的对冲基金,这六大环节环环相扣,其中某一环的跌倒,就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最终演变成波及全世界的金融风暴。
二、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介绍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主要是指欧债危机又称欧元危机,是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
欧债危机的导火索是2008 年的美国次贷危机。
为解决欧洲主权的债务危机,2010 年 5 月欧盟与IMF 一致决定三年内向希腊政府提供1100 亿欧元贷款。
同时还建立了一项总额为7500 亿欧元的救助机制。
2010 年11 月,欧盟成员国又通过了总额为850 亿欧元的对爱尔兰的救助方案。
在2011 年7 月召开的欧洲峰会上,欧盟继续向希腊提供1000 亿欧元新融资,并一致决定在欧盟范围内适当采取官方贷款展期、允许私人机构自愿参与等办法,力争稳定欧洲的金融秩序。
这些措施在稳定市场情绪上是暂时的,治标不治本。
欧债危机形成的因素很多,既有世界发达经济体发展时间过长导致内在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等客观因素,也有欧元区各国货币和财政制度不协调、国家福利过高等体制机制因素,另外过度利用财政政策刺激经济等短期政策也是因素之一。
三、二者对我国外贸的影响(一)2008 年金融危机与2012 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汇率的影响如图1 所示,2008 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预期经历的变化过程为从升值预期减弱,到贬值预期出现。
《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
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及我国进出口贸易形势分析报告一、2012年经济形势综述(一)世界:全球经济放缓趋势明显,各主要经济体呈现不同特点2012年发达经济体受债务问题和财政紧缩的困扰,失业率显著高于危机前的平均水平,虽然美国经济出现积极信号,但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问题依然突出;日本经济持续恶化,已经陷入衰退境地;欧洲债务危机影响继续深化,失业率高企,消费者信心指数减弱,经济陷入二次衰退;新兴经济体均表现出增长放缓或低位运行的特征,同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稳增长、防通胀和调结构“三面夹击”等诸多风险和挑战。
1、美国经济出现复苏迹象,日本和欧元区国家经济陷入衰退(1)美国经济维持低速增长,经济出现复苏迹象2012年第三季度美国GDP增长回升至2%,比第二季度上升了0.5个百分点,在连续两个季度下降后出现反弹。
就业形势和制造业PMI逐步改善,经济出现复苏迹象,但仍需警惕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不断增加带来的巨大威胁。
(2)受内需不足,外需大幅下滑影响,日本经济衰退迹象明显2012年第三季度日本GDP持续负增长,增速为-3.5%,比第二季度下降了3.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继续呈大幅下滑趋势。
2012年12月日本制造业PMI指数为45%,连续7个月位于50的荣枯分水岭之下,并呈下滑趋势,全球经济疲弱持续打压日本出口和工业生产。
(3)欧洲债务危机持续恶化,欧元区失业率再创新高,经济出现自2009年来的第二次衰退2012年第三年季度欧元区GDP环比萎缩0.1%,连续第二个季度萎缩,宣告该地区经济陷入衰退,这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第二次出现衰退。
2012年11月份欧元区失业率再创新高,达到了11.8%,与10月份相比提高0.1个百分点,已连续19个月呈上升势头,值得注意的是,25岁以下年轻人的失业率依然远高于平均水平,已高达24.4%,这表明随着欧元区深陷债务危机及金融市场动荡,就业形势趋于恶化。
2012年12月份欧元区制造业PMI指数为46.1%,环比下降0.1个百分点,已连续17个月位于50枯荣线以下,说明欧盟经济衰退迹象明显,前景堪忧。
美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201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美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分析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American Green Trade Barriers on China'sTextile Exports学号:2014126204学生姓名:李京蔓所在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2班指导老师:黄菁2018年 4 月声明及论文使用的授权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论文写作严格遵循学术规范。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
因本毕业论文引起的法律结果完全由本人承担。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享有本毕业论文的研究成果。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本人同意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上网公布全部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目录一、绪论 (1)(一)选题背景 (1)(二)选题目的 (1)(三)选题意义 (2)二、文献综述 (2)三、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美国绿色贸易壁垒的现状 (3)四、美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分析 (5)(一)对出口贸易的市场影响 (5)(二)对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的影响 (5)(三)扩大我国纺织品的生产成本和额外支出 (6)(四)对产品效益和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7)五、中国纺织品出口遭遇美国绿色贸易壁垒的原因 (8)(一)进出口市场单一 (8)(二)美国保护本国市场和减少贸易入超的需要 (8)(三)中国与美国在经济和科技上的差距 (9)(四)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法规和强制性标准体系不完善 (10)六、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及政策建议 (10)(一)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 (10)(二)大力开展绿色营销 (11)(三)完善环境保护标志认证制度 (12)(四)改善纺织品生态标准及相关法规 (12)(五)新型贸易保护主义 (13)七、结论 (13)参考文献 (15)致谢 (17)美国绿色贸易壁垒对中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分析摘要绿色贸易壁垒政策是一种全新的对于出口国进行贸易壁垒的新准则。
美中对峙 2012年第1期
美中对峙2012年第1期美国将于明年举行大选。
如果美国经济增长停滞、失业率居高不下,那么国会的耐心很可能会消耗殆尽,全球爆发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将会上升。
下载论文网中国将对美国原产进口车征收报复性关税,这是全球两大经济体贸易摩擦的最新迹象。
中国商务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举是为了回应美方“倾销和补贴”对中国汽车业造成的损害。
此举将影响在中国畅销的多款大排量车,包括德国宝马(BMW)和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品牌在美国工厂制造的运动型多功能车。
宝马和拥有梅赛德斯的戴姆勒(Daimler)股价分别下跌5%和3%。
中国在2009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在华销售在宝马和梅赛德斯的利润中占相当大一部分,这两家公司在全球销售的SUV都是在北美制造的。
上述关税的税率将在2%至%之间,征收期限为两年,针对发动机排量超过升的进口轿车和SUV。
此举是美国与中国之间一系列法律行动的最新动作,双方都指责对方用非法的政府补贴来支持国内产业,并向对方动用紧急进口壁垒的做法发起挑战。
美国表示将在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提起诉讼,称根据全球贸易规则,中方针对美国出口肉鸡产品动用的反倾销措施是非法的。
美国还有一起类似的世贸诉讼(针对中国限制美国出口钢材)有待裁决。
“我们对这一行动非常失望,”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发言人安德烈•米德(Andrea Mead)表示。
2012年的中美对峙,几个潜在的引爆点依然存在。
尽管中国政府在2010年6月放弃了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但人民币2011年仅有小幅升值。
尽管中国对旨在打造高附加值产业的“自主创新”政策进行了一些调整,但它对内仍保留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比如补贴、采购控制和强制外国公司转让技术。
“两条腿走路”不过美国官员声称,他们通过微妙而灵活的方式取得了一些进展,抓住了涌现出的机遇,并努力与中国改革派合作,而不是无休止地寻求对抗。
一位美国政府高官表示:“我们正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努力让中国融入国际体系、使其成为负责该体系顺利运转的少数国家之一、并为此承担责任,另一方面在他们违反规则时向他们施加压力。
2012年中国外交机遇与挑战并存
2012年中国外交机遇与挑战并存2011年是新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始之年。
这一年中国外交在国际形势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和错综复杂变化的背景下,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了全面发展的新局面。
现在,中国在外交上机遇和挑战并存,两者都在加重,机遇继续大于挑战。
一、中国外交的主要亮点这一年中国外交的亮点甚多,主要有三个。
(一)中国和各大国关系普遍提升1、中美合作伙伴关系深入发展。
尽管美国坚持对华推行“接触加遏制”的两面政策,且两面都在强化,但接触一面仍是主要的,强化的力度也更大,双方并都加大了发展双边关系的努力,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积极面明显上升。
胡锦涛主席指出,中美关系现在“无论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在政治领域,胡主席1月份访美取得历史性成果。
两国元首在会谈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提出“中美致力于建设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中美已成为不同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发展积极合作关系的典范”。
双方在联合声明中如此明确、深刻、积极地点明两国关系的定位、性质、意义、在建交以来还是第一次,这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和走向有重要指导意义。
两国在经济、安全、外交等领域的合作与协调也取得显著成绩。
2、中俄战略协作关系跃升新台阶。
双方以纪念《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订10周年为契机,着力提升相互关系。
胡主席6月访俄有里程碑意义,两国元首发表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10周年联合声明》,签署了《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从1996年确定的“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为“平等信任,相互支持,共同繁荣,世代友好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就当前国际形势和共同应对全球重大热点问题达成一致立场。
双方还签署了投资、电力、企业融资、银行、可再生能源、节能等诸多领域的合作协议,确立了到2015年将双边贸易额增加到1000亿美元,到2020年增加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初稿)
中国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历程自 1978 年末改革开放进程启动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一直是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成为了我国在政治走向国际化的强大助力.如今,对外贸易与国内投资,消费一起,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得三大引擎.若将目光观至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我们可以看到,在1950-1978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由11.35亿元上升至206亿美元,实现了从主要以初级产品为主到制成品为主的跨越,但是对外贸易的收支差额仍然表现出周期性的态势,且贸易对象单一的问题也使得我们不能全方位的发展我国的技术性,原创性产业.那么改革开放后呢,又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态势呢?数据表明,在1978-1990年间,我国的对外贸易额由281.4亿美元上升到了1154.4亿美元;在1990-2000年间,由1154.4亿美元上升至4742.9亿美元;2000-2010年间,从4742.9亿美元上升到了29727.62亿美元.如果从1978-2007年计算,中国改革开放30年,对外贸易增长了104倍,即从206亿增长到21737亿美元,到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已位居全球第二位, 成为世界贸易第一出口大国和第二进口大国(附图一).1978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只有206亿美元,在世界货物贸易中排名第32位,所占比重不足1%;2010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了10.4%和9.1%.而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达38669.8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出口204.87.8亿美元,增长7.9%,增速比上年回落12.4个百分点;进口18182.0亿美元,增长4.3%,回落20.6个百分点.单看这样一组数据可能会给人误导—金融危机虽然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但是对全球的贸易影响还是不容小觑的,的确如此,但是在全球货物贸易额仅增长0.2%的情况下,2012年中国货物贸易额仍居全球第二位,占全球份额进一步提升.其中,出口占全球比重为11.2%,比上年提高0.8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首位;进口占全球比重为9.8%,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连续四年居全球第二.由此可见,在金融危机的风暴席卷全球的情况下,中国仍够能以稳定的态势发展,为全球贸易增长和经济复苏做出了积极贡献.而当我们细化的观察改革开放35年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历程时,我们可以大致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79-1987--以调动对外贸易部门经营积极性为目标的改革1979 年到 1987 年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探索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一、增加对外贸易口岸,下放外贸经营权,广开贸易管道,改革高度集中的贸易体制;二、改革单一的指令性计划,实行指令性计划、指导性计划和市场调节向结合;三、建立和完善外贸宏观管理;四、探索促进工贸结合的途径;五、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
中美汽车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应对
中美汽车贸易摩擦的现状、原因及应对2012年.美国开始对包括中国在内的非市场经济国家开展反补贴调查,加剧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遭受反补贴调查的风险。
从2009年美国对华轮胎特保案到2012年中美汽车贸易纠纷案再到2014年WTO的裁决,两国汽车贸易摩擦不断升级,主要原因在于中美汽车贸易失衡、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和中美经济政治差异从企业自身、行业协会、政府等方面应对中美汽车贸易摩擦,我国需要提高汽车出口企业研发创新能力、发挥汽车行业协会协调能力、增强政府政策导向和扶持作用、利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等。
[关键词]中美汽车贸易;贸易摩擦;反倾销;反补贴[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 (2015)04-0069-05自从中美建交以来,中美经贸关系迅速发展。
两国双边贸易额已从1979年的21亿美元增长到2013年5821.1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平均年增长率达到20%。
但随着贸易量的增加,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对中美贸易摩擦采取的政策越来越严格,2012年,美国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非市场经济国家进行反补贴调查,加剧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遭受反补贴调查的风险。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一)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对中美贸易摩擦进行研究主要有:Vernon指出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很难改变,而其对美国经济带来的影响非常小,解决中美贸易摩擦的方法有很多,如鼓励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放宽美国产品出口管制,等等。
Bown认为中美贸易产生摩擦的原因就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得美国对中国实行了大量的歧视性贸易保护政策,不仅使中国遭受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使美国相关企业的利润和销售市场大量萎缩,这些贸易政策都有碍正常的中美贸易。
Evlvn和lriLani指出中美之间出现贸易摩擦,一方面是由于美国认为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所以使得大量廉价的中国制造商品进入美国:另一方面是这些廉价中国商品流人美国消费市场,不断冲击其本土企业,造成了大量美国工人失业,影响了美国社会稳定。
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引言在全球化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的变化对各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在经济波动时期对其他国家的影响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美国经济下滑对中国出口的影响1.减少需求:美国经济下滑会导致美国消费者购买力下降,进而减少对中国出口产品的需求。
这将对中国出口产生直接影响,尤其是依赖美国市场的行业如纺织、电子产品等。
2.降低商品价格:面对需求下降的压力,中国出口商可能会降低商品价格以保持竞争力。
这可能会对中国出口行业整体利润率产生负面影响。
3.转移市场:受到美国经济下滑的影响,中国出口商可能会寻找新的市场,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这可能会导致国际贸易关系的调整,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可能出现变化。
美元贬值对中国出口的影响1.减少出口利润:美元贬值会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的外汇收入减少。
由于出口通常是以美元计价,一旦美元贬值,中国出口商将以更多的人民币换取相同数量的美元,从而减少了出口利润。
2.调整货币政策:面对美元贬值的压力,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调整货币政策以保护国内出口企业。
例如,通过调整汇率政策来减轻贬值带来的冲击。
3.提高竞争力:美元贬值可能会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价格竞争力。
由于中国货物变得更加便宜,外国消费者可能会增加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从而提高中国出口企业的出口量。
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1.减少进口价格: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通常会导致中国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可以以更低的价格购买进口产品,从而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
2.减少需求:美国经济下滑会导致中国出口减少,从而减少进出口商品的需求。
这可能会对中国国内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导致消费需求下降,进而减轻通货膨胀的风险。
3.货币政策调整:在美国经济下滑和美元贬值的环境下,中国政府可能会采取货币政策措施来应对通货膨胀的风险。
2012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各项政策措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国内生产总值[2]519322亿元,比上年增长7.8%。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237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235319亿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231626亿元,增长8.1%。
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0.1%,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5.3%,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4.6%。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8%。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1.1%。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1.7%。
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1.8%。
农产品生产者价格[3]上涨2.7%。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月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年末为54个。
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670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7102万人。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266万人。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与上年末持平。
全国农民工[4]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
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
年末国家外汇储备33116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1304亿美元。
年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2855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升值0.25%。
全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5]117210亿元,比上年增加13335亿元,增长12.8%;其中税收收入100601亿元,增加10862亿元,增长12.1%。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11127万公顷,比上年增加69万公顷;棉花种植面积470万公顷,减少34万公顷;油料种植面积1398万公顷,增加12万公顷;糖料种植面积203万公顷,增加9万公顷。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国际经贸】
2014年第 6期·总第 240期
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分析
许 龙
(新疆财经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摘 要] 自加入 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长足发展,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日益 优化,出口市场日趋稳定。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商品结构不尽合理、顺差过大、贸易摩擦不断以及地区对 外贸易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提出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完善对外贸易促进体系以及重视人才培养等改善中国 对外贸易的建议。
表 1 2012年世界主要国家贸易额 单位:亿美元
中国 进出口总额 386712
进口额 181841 出口额 204871
美国 38629 22993 15636
德国 257707 11686 140846
日本 168404 88565 79839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
(二)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中国的贸易方式长期以加工贸易为主。在出口商品 中,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近年来,出口商品结 构不 断 优 化,劳 动 密 集 型 产 品 的 出 口 增 速 放 缓,大 宗 产 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速度大幅加快。中国 初级产品出口总额比重由 2001年的 98%下降到 2012 年的 49%,工业制成品由 2001年的 902%上升到 2012 年的 951%。 (三)出口市场稳定 我国出口商品主要是流向美国、日本、欧盟、东盟、中
中美贸易对化工行业的影响
《中美贸易对化工行业的影响》论文1 背景摘要中美贸易自从两国建立贸易关系以来就在摩擦和曲折中发展,中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
随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来,贸易摩擦更加频繁,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形式也更加多样。
在后经济危机时代,国际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美贸易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中美贸易摩擦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特点。
作为中美贸易的重点领域,能源和化工行业已被置于战火之中。
不断升级的中美贸易战,对能源和化工行业影响甚为重大。
2中美摩擦的现状及特点中美经贸关系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经贸关系之一。
中国和美国分别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自1979年两国建交以来获得了迅速而全面的发展,这对中美双方和世界经济都是一件大事、好事。
自2002 年起,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美经贸关系更是进入加速增长的新阶段,接连跃升新台阶。
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7年中美贸易总额达到3867亿美元,中国保持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中美贸易额占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12.4%,仅次于加拿大的18%。
健康发展的中美经贸关系不仅对两国自身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而且两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已经超过40%。
但是,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中美经贸关系,随着双方市场不断扩大和贸易量持续增加的同时,中美贸易摩擦问题也伴随着中美贸易的发展而愈演愈烈。
1979-1989年,美国对华反倾销和实施配额限制主要涉及纺织品和一些工业品。
2000年后,美国对华反倾销数量逐年增多,从纺织、轻工等领域逐步蔓延到化工、钢铁、机电以及高新技术产品领域。
2001年入世后,美国力求通过以经济制度协调为核心的制度摩擦对中国经济社会结构调整施压,美国向中国提出的要求扩展到知识产权、执法、政府采购、生命科技产品市场准入、保险和电信市场准入、补贴等众多领域。
中美贸易摩擦正在从单纯的贸易领域上升到整个经济结构的层面,如中国市场经济地位问题,人民币汇率问题和劳工问题。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中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一、中国贸易现状(一)中国与欧盟双边贸易2011年中欧双边贸易总值达到5672.1亿美元创新高,同比增长18.3%。
2010年中欧贸易额4797亿美元。
欧洲继续保持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其中,中国与德国这两个世界最大出口国之间的双边贸易额2011年1-9月达到1270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全年有望达到1700亿美元;2010年,中国与德国的双边贸易额达1424亿美元,中国与英国双边贸易额约为600亿美元,中国与荷兰双边贸易额达到562亿美元,中国与法国双边贸易额448亿美元。
受欧债危机影响,2012年中欧贸易有所下降,同时贸易摩擦增多,集中表现为贸易救济案呈明显上升的趋势,在欧盟2012年发起的贸易案中,1/3是针对中国,特别像光伏产品纠纷,涉及到200多亿美元贸易额,是世界贸易史上最大的贸易救济案,双方经过密集的谈判,最后通过价格承诺这一方法得到妥善解决。
这为今后解决中欧贸易争端树立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先例,这是双方管控贸易纠纷的典范。
欧贸易日益扩大,光伏等领域出现贸易摩擦。
两个世界巨大经济体出现贸易摩擦很正常,两个大贸易体相互依存,融合度很深,必须要找出一个妥善解决纠纷的一个办法,这样才能不出现双输的结果,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二)中国与美国双边贸易据海关统计,2011年中美贸易额是4467亿美元,同比增长15.9%,创历史新高。
中国从美国进口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达到1221亿美元,同比增长19.6%。
据中国海关统计, 2012年1-11月,中美贸易额达到4386亿美元,同比上升8.2%。
其中,中国自美进口1192亿美元,同比上升8.1%;出口3194亿美元,同比上升8.2%。
中方顺差2003亿美元,同比上升8.3%。
2012年1-10月,中美货物贸易额为4409亿美元,同比上升6.5%。
其中,美自华进口3513亿美元,同比上升6.5%;对华出口896亿美元,同比上升6.4%。
中美贸易双边数据
21世纪初,世界上没有哪个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关系像中美那样变化无常:既因全球化的浪潮相互融合而成为伙伴关系,又因贸易不平衡而相互对抗。
据估计,中国在过去25年中的平均经济增长率达到8%,而美国同期的经济增长率仅为3%。
在经济领域里,中国将在20到40年内夺走美国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地位。
强劲的经济增长数字使人们不愿把中国看成一个发展中国家,而是一个新兴的超级强国,甚至有人说它的多家企业有能力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一、中美贸易逆差的背景和现状在中美两国的潜在分歧与竞争中,贸易不平衡一直是两国争论的主旋律。
在近几十年的中美贸易史上,双方间的贸易逆差有一个转化过程。
在开始阶段,美国对中国是有贸易顺差的。
但从1993年开始,美国从中国进口增长的速度超过对中出口增长的速度,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转为逆差。
下表显示的是近十几年来中方和美方公布的中美贸易数字。
从上表可以看出,据中国官方统计,从1978年至200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从10亿美元增加到1698.5亿美元,增加了将近170倍之多。
自1993年以来,中国一直保持着对美国顺差地位,且顺差额逐年扩大07年到2009年中美双边贸易进出口数据类似于这个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概况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08年中美双边贸易额为4092.5亿美元,增长5.8%。
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714.6亿美元,增长9.5%;自中国进口3377.9亿美元,增长5.1%。
美方贸易逆差2663.3亿美元,增长4.0%。
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的进口来源地。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植物产品,2008年出口211.3亿美元、83.7亿美元和76.0亿美元,占其对中国出口总额的29.6%、11.7%和10.6%,增长8.1%、11.1%和73.2%。
植物产品出口增长最快,其中油籽子仁出口73.6亿美元,增长76.2%。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2008年进口1455.0亿美元、484.6亿美元和314.9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3.1%、14.4%和9.3%,增长3.4%、0.3%和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美国对华货物出口概况
一、2012年美国货物贸易概况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美国货物进出口额为38218.5亿美元,比上年(下同)增长3.6%。
其中,出口15464.6亿美元,增长4.5%;进口22753.9亿美元,增长3.1%。
贸易逆差7289.4亿美元,增长0.2%。
分国别(地区)看,2012年美国对加拿大、欧盟27国、墨西哥、中国和日本的出口额分别占其出口总额的18.9%、17.2%、14.0%、7.2%和4.5%,其中对欧盟出口下降1.2%,对加拿大、墨西哥、中国和日本的出口增长3.9%、9.1%、6.4%和6.6%;自中国、欧盟27国、加拿大、墨西哥和日本的进口额占美国进口总额的18.7%、16.7%、14.3%、12.2%和6.4%,分别增长6.6%、3.4%、2.8%、5.6%和13.6%。
美国前四大贸易逆差来源地依次是中国、日本、墨西哥和德国,2012年逆差额分别为3150.5亿美元、763.4亿美元、613.2亿美元和597.4亿美元,墨西哥下降4.9%,中国、日本和德国增长6.7%、20.8%和20.7%。
美国的贸易顺差主要来自中国香港和澳大利亚,分别为320.4亿美元和216.7亿美元,香港顺差额与上年同期持平,澳大利亚增长25.3%。
分商品看,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化工产品和矿产品是美国的主要出口商品,2012年出口额分别为3772.3亿美元、2445.7亿美元、1626.9亿美元和1471.9亿美元,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4.4%、15.8%、10.5%和9.5%,增长3.4%、14.6%、1.2%和4.9%。
在机电产品中,机械设备出口2151.7亿美元,增长4.7%;电机和电气产品出口1620.7亿美元,增长1.8%。
机电产品、矿产品和运输设备是美国的前三大类进口商品,2012年进口5990.9亿美元、4313.9亿美元和2680.4亿美元,占美国进口总额的26.3%、19.0%和11.8%,矿产品下降6.4%,机电产品和运输设备增长5.8%和18.0%。
在机电产品中,机械设备进口3075.5亿美元,增长6.9%;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2915.4亿美元,增长4.7%。
化工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纺织品及原料等也是美国的重要进口产品。
运输设备进口增长较快,主要为其中的车辆及零附件进口2400.3亿美元,增长18.5%所致。
二、2012年中美双边贸易概况
据美国商务部统计,2012年美国与中国的双边贸易额为5362.3亿美元,增长6.5%。
其中,美国对中国出口1105.9亿美元,增长6.4%;自中国进口4256.4亿美元,增长6.6%。
美方贸易逆差3150.5亿美元,增长6.7%。
中国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三大出口目的地和首要进口来源地。
美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为机电产品、植物产品和运输设备,2012年出口212.2亿美元、174.4亿美元和155.5亿美元,占美国对中国出口总额的19.2%、15.8%和14.1%,其中机电产品出口下降5.0%,植物产品和运输设备出口增长43.0%和17.0%。
植物产品增速较快,主要原因是其中的油籽和子仁出口152.4亿美元,增长42.6%。
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为主,2012年进口额2098.3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49.3%,增长8.4%。
其中,电机和电气产品进口1107.1亿美元,增长12.2%;机械设备进口991.2亿美元,增长4.5%。
家具玩具、纺织品及原料和贱金属及制品分别居美国自中国进口的第二、第三和第四位大类商品,进口额分别为468.0亿美元、392.9亿美元和211.3亿美元,占美国自中国进口总额的11.0%、9.2%和5.0%,增长3.5%、0.1%和6.7%。
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进口市场的61.2%、72.8%和64.7%,具有绝对竞争优势,中国产品的主要竞争者来自墨西哥、越南和意大利等国家。
中国是美国纺织品及原料的首要来源地,占其进口总额的38.0%,而其他国家占比均不超过10%。
在机电产品的进口中,中国也居美国进口来源的首位,占该产品进口市场份额的35.0%,居第二位的墨西哥占比为16.6%。
表1 美国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额
(2012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表2 美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章)
(2012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表3 美国主要出口商品构成(类)
(2012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表4 美国五大类出口商品的国别/地区构成
(2012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表5 美国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章)
(2012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
表6 美国对中国出口主要商品构成(类)
(2012年1-12月) 金额单位: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