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疹98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儿童药疹不可小觑

儿童药疹不可小觑

儿童药疹不可小觑作者: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6年第05期小男孩亮亮今年6岁了。

前两天受寒后出现发热,体温37.8 ℃,伴有轻度咳嗽,痰少。

妈妈从药店买了阿莫西林颗粒,每日3次,每次1包;同时买了布洛芬滴剂,每日1~2次,每次1滴。

3天后亮亮的感冒症状明显减轻,不发烧了,但全身出现了皮疹,伴有头痛、食欲减退、乏力等症状。

妈妈急忙带亮亮去县医院就诊。

医生检查发现,亮亮体温36.5 ℃,心率85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 120/70毫米汞柱,没有明显异常;面部、躯干、四肢、手足底均见弥漫性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斑疹和斑丘疹,皮疹色泽鲜红,压之褪色,呈猩红热状,瘙痒明显。

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 11.6×109/升,中性粒细胞0.82,淋巴细胞0.18。

其他检查未见异常。

经过询问,亮亮既往无过敏史,也无哮喘病史。

根据皮疹特点和用药史,考虑为药物皮疹的可能性大,于是给予地塞米松5毫克,辅以葡萄糖酸钙和维生素C静脉滴注。

同时肤轻松外用,涂敷皮疹密集部位,以减轻皮疹,缓解瘙痒。

7天后亮亮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儿童药疹又被称为小儿药物性皮炎,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黏膜损害,包括内服、注射、吸入或栓剂等药物通过不同途经进入人体,都可引起。

婴幼儿极少发生药疹,随着年龄增长,小儿体内免疫功能日趋完善,药疹发生率随之升高。

多数儿童药疹发生于6岁以后。

国外临床资料表明,儿童药疹发生率约为2.4%~3.1%。

临床药理研究表明,引起儿童药疹的常见药物依次为抗生素、解热镇痛药、磺胺药、抗癫痫药,以及部分中成药如冰硼散、强力银翘散等。

与成年人相比,引起儿童药疹的药物种类相对较少,与儿童病种较为单一有关。

常见的儿童药疹类型是荨麻疹样,其次为麻疹样和猩红热样,这几种类型可占到儿童药疹的90%以上。

儿童药疹的临床特点,大多数发生在用药后数小时或2~3天内,极少数发生在1周内。

起病较急,可在数小时内迅速由局部向全身扩散,持续1~2日后逐渐消退。

儿童药疹临床分析(附31例报道)

儿童药疹临床分析(附31例报道)

儿童药疹临床分析(附31例报道)邱平【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药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1儿童药疹的年龄分布、致敏药物、药疹类型及治疗.结果学龄前发病26例(83.9%),荨麻疹型12例(38.7%),麻疹型13例(41.9%),多型红斑型6例(19.4%).致敏药物有4类,第一是抗生素类有19(61.3%),其中青霉素类8例,头孢霉素类11例.第二是解热镇痛药类5例(16.1%),第三是中药制剂4例(12.9%).除2例转院外,9例轻型药疹经停用可疑药物采取抗组胺药物及钙剂、维生素C治疗后3~7d而愈.地塞米松治疗10例均获痊愈,平均治愈时间(7.23±1.30)d.氢化可的松治疗10例全部痊愈,平均治愈时间(7.20±1.29)d.结论儿童药疹以学龄前多见,占83.9%,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主,占61.3%.皮疹类型以荨麻疹、麻疹型为主,占80.7%.但要与儿童感染性皮疹鉴别.积极抗过敏治疗,预后良好.【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年(卷),期】2010(008)009【总页数】2页(P30-31)【关键词】儿童;药疹;临床【作者】邱平【作者单位】四川省雅安职业技术学院,62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8.25近年来,由于药物应用的增多,出现药物过敏的概率增加。

探讨儿童药疹的年龄分布、皮疹类型、致敏药物及治疗很有必要。

故总结2000年至2008年收治31例儿童药疹临床资料,现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来源于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门诊及住院病例,共31例,男17例,女14例。

年龄6个月~10岁,平均5。

42岁。

其中6个月~1岁5例,1~3岁7例,3~7岁12例,7~10岁7例。

门诊直接以皮疹就疹8例,余23例均因在治疗其他疾病治疗中出现皮疹而诊断。

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7例患儿有发热。

1.2 诊断方法诊断均依据病史中出疹前有明确的用药史,多在初次用药后7~10d出疹,若以前接受同样或同类药物治疗,可数小时或1~2d出疹。

43例儿童药疹临床观察及护理

43例儿童药疹临床观察及护理
第 1 O卷第 1 期 ・ 第 16 8 总 4 期 2 1 年 9 月 ・下 半 月 刊 02
◎ IIElAC CEOT ̄F DDI] HCPC程息 I妫 EO EI DD擞 qE SL .N I远O M AZ 哼 I M q
干燥、清洁。③ 防压疮气 垫:利用人 体压力分散的原理 , 将局部压力分散 ,保持 受压部位毛细血管灌注从 而防止 局 部缺血 、缺氧 、坏死而形成 压疮 。④按摩 :局部 按摩 和全背 按摩均有 效, 按摩可促进 受压部位血液循环加 快, 加 快局部组织新 陈代谢 ,有利 于预防压疮 的发 生。⑤ 营 养 治疗 :营养不 良患者或者有 能量、蛋 白质或其他 营养 素摄入 不足 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压疮。 应加 强患者的营养 , 以提 高患者 的抵抗力 ,防止压疮形 成。 参考文 献
药 疹又称药物性皮 炎。近 年来 ,药疹发病 率呈上升 趋势 。儿童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引起儿童药疹 的药物及
占 1 %;比较少见 的类型为紫癜型及 固定药疹 , 2例 , 4 各
分别 占 47 . %。见表 2 。
表 1 4 3例儿 童药 疹 的致敏 药物
临床 表现有其相应 的特 点,其治疗及护理亦和 成人药疹 有较 大不 同,故分析儿 童药疹 的特点及探讨 儿童药疹 的 护 理方法有一定 的临床意义 。我科 2 0 0 9年 8月至 2 1 01 年 8月共收治儿童药疹 4 3例 ,现报告如下 。 1 临床 资料 11 一般 资料 4 . 3例 药疹 为我科 2 0 0 9年 8月 至 2 1 01 年 8月收治 的住 院病 人 ,年龄 3月至 1 ,平均年龄 3岁 64 . 2岁 ,其 中男性 2 3例 ,女性 2 0例 ,病程 3 l , ~2 d 平均 7 7。 . d 4 1 原 因 大 多数 药物都 具有引起药疹 的可能性 ,其 中 . 2 包括 中草药物 ,但 以抗 原性较强者 引起 的最多 。多为磺 胺类 ,保泰松 ,消炎痛 ,苯妥英钠 , 巴比妥等 。此外 , 对患有先天 过敏 性疾病 的机体及 重要 器官患有疾病 的患 者 ,发生药疹 的危 险性 比较大 。 1 治疗 轻型药疹给予抗组胺药物 、糖皮质激 素 口服 - 3 及支持对 症治疗 ;重型药疹根据 体重及皮疹范 围给予 大 剂量糖皮 质激素静脉使用 、抗 生素预防感染及支持对 症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98例分析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98例分析

儿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98例分析郭以杭【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methods of clinical safe medication in children, to promote the reasonable safe medication. Methods To analyz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 report in 98 children who were retrospectively investigated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2012 and 2013 according to the age, the sex, the route of administration, the occurrence time of ADR, and the interrelated system and organ and so on. Results The ADR report of 68 cases(69.39%)under 6 years old were more major, the ADR report of 84 cases(85.71%)of intravenous administration were the most maximum, the ADR report of 30min and within were 78cases(79.59%), the ADR report cause by penicillin, cephalosporin, and β-lactam of 65 cases(66.31%) were in the majority, the ADR report of 61 cases(48.41%) with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injury in skin, mucosa, and accessory were the most maximum.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ADR report in children which is caused by overuse of antibiotics is higher. It is better to positively establish and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system of ADR in children.%目的:探讨儿童临床安全用药的方法,促进合理安全用药。

98例药疹病人的护理体会

98例药疹病人的护理体会

98例药疹病人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对98例药疹患者治疗及护理方法进行探讨,总结药疹患者的护理经验。

方法:对98例药疹患者给予及时治疗,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结果:98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死亡,无并发症。

结论:对药疹患者实施有效及时的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和促进康复的关键。

关键词:药疹;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434-01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包括口服、注射、吸入等进入人体在皮肤粘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时还可累及内脏引起损害。

药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同一药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皮疹,而同一皮疹又可由不同药物引起。

引起药疹的药物种类很多,常见的致敏药物有以下四类1解热镇痛药2磺胺类3安眠镇痛药4抗生素类发病机理是药物进入体内后与蛋白载体结合成全抗原而引起机体对该药物的特异免疫反应。

1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共98例,男44例,女54例,年龄在5~53岁之间,本组有22例是由于服用抗生素引起药疹的,13例服用镇痛药,42例服用免疫调节药,1例服用抗结核药引起。

2护理2.1心理护理:药疹患者由于起病急,病情重,皮损严重,病人常担心不能治愈或治愈后留有瘢痕,因此,患者特别容易产生精神紧张、焦虑、烦躁,情绪不稳定,因此,在患者入院初期,我们应该尽快熟悉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特点,态度要热情、真诚,多与患者多些言语上沟通,帮助患者适应医院及病房环境,建立良好的医患人际关系,调动患者康复锻炼的主观能动性,在治疗过程中,用浅显易懂的言语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并说明治疗、护理、饮食、生活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帮助患者打消顾虑并对医护人员产生良好信任感,从而积极配合今后的治疗和护理,其次,要做好患者家属思想工作,让亲人关怀消除患者因全身大片丘疹、红斑影响美观而产生的自卑感。

2.2保护性隔离:重症药疹患者由于有不同程度皮肤损害,使皮肤的屏障保护功能受到影响,加上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使用,降低了患者的抵抗力,应对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病房应持续开放空气净化器,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室温控制在22~24度,湿度在50~60%之间,地面用消毒液擦拭,护理操作应严格无菌操作,护理用品、床上用品均应消毒灭菌后方可使用,医护人员进出病房要穿隔离衣,严格执行手卫生,戴好口罩、帽子,严格控制流动人员,限制时间探视,每次只能1人探视,探视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药疹临床分析

药疹临床分析

详细描述
药疹的免疫学研究主要关注药物过敏反应的免疫机制 ,包括药物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药物过敏反应的 信号转导通路以及药物过敏反应的免疫调节等。这些 研究不仅揭示了药物过敏反应的机制,也为开发新的 药物过敏预防和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
药疹的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结词
随着基因组学的发展,药疹的基因组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 破,研究者们发现了许多与药疹发生相关的基因变异和基因 表达异常,为预防和治疗药疹提供了新的靶点。
详细描述
老年人药疹患者需要特别关注药物使用安 全和皮肤护理。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 ,对药物耐受性差,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因此医生应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合理选用药 物,同时护理人员应做好皮肤护理工作,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06
药疹的前沿研究与发展趋势
药疹的免疫学研究进展
总结词
近年来,药疹的免疫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研究者 们深入研究了药物过敏反应的免疫机制,为药疹的预 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易感因素
患有某些基础疾病、老年人、孕妇、儿童等人群对药物的反应可能更为敏感,容 易发生药疹。
遗传因素
某些人群可能存在药物代谢酶的缺陷,导致药物在体内的代谢减慢,从而增加药 疹的发生风险。
03
药疹的诊断与治疗
药疹的诊断
详细病史
01
了解患者使用的药物史,接触药物的时间、剂量、频率以及使
用方式等,以及出现药疹的时间、症状、进展等。
详细描述
药疹的临床治疗研究主要关注新的药物治疗方法和药物剂型的研究与开发。此外,研究者们也在探索 非药物治疗方法,如免疫疗法、血浆置换疗法等。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不仅提高了药疹患者的治愈率, 也降低了药物过敏反应对人体的损害。

药疹临床分析

药疹临床分析

05
药疹预防
严格掌握用药原则
尽量少用药物
避免不必要的用药,尤其是不 必要的抗生素和激素。
选择合适的药物
根据病情选择疗效确切、不良反 应小的药物。
遵医嘱用药
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使用药物, 不随意增减剂量或停药。
了解药物过敏反应史
详细询问病史
在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以便避免使用已知过敏药物。
药疹分类
常见药疹
如荨麻疹型药疹、固定性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等。
罕见药疹
如天疱疮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药物超敏综合征等。
药疹发生机制
药物作为半抗原与体内蛋白质 结合形成全抗原,刺激机体产
生免疫应答反应。
药物直接刺激肥大细胞或嗜碱 性粒细胞,释放生物活性物质 ,引起血管通透性增加、组织
注意观察反应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药并 就医。
过敏试验与类过敏试验
过敏试验
对于一些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类抗生素,应在使用前进行过敏试 验,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类过敏试验
对于一些不能进行过敏试验的药物,如碘造影剂,应进行类过敏试验,以了解患 者是否对该药物过敏,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系统表现
呼吸系统表现
消化系统表现
药疹可引起呼吸急促、咳嗽、呼吸困难等呼 吸系统症状。
药疹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 系统症状。
神经系统表现
循环系统表现
药疹可引起头痛、头晕、抽搐、昏迷等神经 系统症状。
药疹可引起心悸、心慌、血压升高等循环系 统症状。
严重药疹表现
重度过敏反应
重度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 水肿等,危及患者生命。

药疹75例临床分析

药疹75例临床分析

药疹75例临床分析武欣;侯飞燕;刘汝珍【摘要】目的对我院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不同药品导致的药疹进行归类并采取药学服务对策.方法统计75例药疹患者的一般情况、致敏药物、临床表现、治疗和疾病转归等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结果 75例药疹患者,男30例,女45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73岁,平均年龄28.4岁;药疹的疹型分为猩红热样型(13.33%)、麻疹样型(52.00%)、荨麻疹样型(28.00%)、固定型(2.67%)、多形红斑型(2.67%)、剥脱性皮炎型(1.33%);引起药疹的药物有抗菌药(70.67%)、解热镇痛抗炎药(14.67%)、中成药(6.67%)、生物制品(5.33%)、抗痛风药(1.33%)、心血管系统药(1.33%).结论抗菌药是药疹的主要致敏药物,别嘌醇片是重症药疹的致敏药.必须做好药品不良反应及治疗药疹药品的药学服务,保障患者合理用药.%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data of patients with drug eruption of our hospital,classify the drug eruption induced by different drugs, and take measures of pharmaceutical care. Methods The data of general situation, allergenic drugs,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treatment and disease outcome data of 75 patients with drug eruption were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Results There were 30 males and 45 females in the 75 cases of drug eruption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age of 28.4 years. The type of drug eruption was divided into scarlet fever-like type, measles-liketype,urticaria-like type ,fixed, Stevens-Johnson disease, dermatitis exfoliativa. Drugs that can induce drug eruption includedantibiotics,antipyretic analgesic anti-inflammatory drug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biological products, anti-gout drugs, cardiovascularmedicine. Conclusion Antibiotics are the most important suspected drugs of drug eruption, while allopurinol was the most important suspected drugs of intensive drug eruption. Pharmacy service and the medication of ADR should be paid important attention to ensure the rational drug use.【期刊名称】《实用药物与临床》【年(卷),期】2011(014)004【总页数】3页(P332-334)【关键词】药疹;临床分析;药学服务;合理用药【作者】武欣;侯飞燕;刘汝珍【作者单位】湖南怀化医专附属红星医院药剂科,湖南,怀化,418000;湖南怀化医专附属红星医院药剂科,湖南,怀化,418000;湖南怀化医专附属红星医院药剂科,湖南,怀化,418000【正文语种】中文药疹是药品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一种皮肤黏膜反应[1],是药品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

探讨婴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与观察

探讨婴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与观察

致力于打造高品质文档探讨婴幼儿急疹的临床表现与观察幼儿急疹;发热;婴幼儿幼儿急疹又称玫瑰疹,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婴幼儿期发疹性热病,特点是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

但出疹前往往难以做出诊断。

为更好地认识本病,对20XX年8月至20XX年8月共收治120例幼儿急疹进行临床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2发病机制:病原体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病毒颗粒呈球形,直经为200nm。

其核衣壳为163个壳微粒组成的立体对称20面体,其内是由双股DNA组成的核心,核衣壳外有一层脂蛋白包膜。

无症状的成人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飞沫传播。

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得到抗体,出生后4个月时抗体阳性率为25%,11月为76%,5岁时90%,17岁时达98%。

本病多见于6~18月小儿,3岁后少见,春、秋两季发病较多,无男女性别差异。

1.4鉴别诊断1.4.1麻疹:上呼吸道卡他症状重,病初口腔粘膜有Koplik斑,发疹和发热可同时存在。

1.4.3药疹:有服药史,末梢血淋巴细胞不高。

2结果 2.2发病月份:1月份1例,2月份2例,3月份4例,4月份12例,5月份22例,6月份12例,7月份5例,8月份4例,9月份23例,10月份24例,11月份9例,12月份2例。

2.5X线检查:8例患儿做X 线胸片,3例示肺纹理增多。

2.7治疗结果:120例患儿均痊愈。

3讨论幼儿急疹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其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热退疹出表现,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易致误诊和过度治疗。

笔者认为,患儿年龄3岁以内,在春秋季发病,骤起高热,持续2~3天不退,一般精神状况良好,如初次发热并伴有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周围血白细胞<4.0×109/L,应高度怀疑本病,若热退疹出,即可确诊。

治疗上,本组幼儿急疹多发生于患儿急诊,主要原因是医生未意识到本病,其次未向家属交代可能出现的情况,导致家属较紧张,医生迫于压力对急诊病人采用静脉抗生素用药。

重症药疹的护理方法

重症药疹的护理方法

探讨重症药疹的护理方法摘要:目的:探讨98例重症药疹的护理要点和方法。

方法:通过创造相对的无菌环境、创面保护、病情观察、预防感染、皮肤护理、饮食营养护理、健康宣教、心理护理、营养支持,并对皮肤、黏膜、眼部、鼻腔、口腔、会阴等进行临床护理干预。

以促进创面愈合,减少感染和死亡率的发生。

结果:重症药疹患者通过早期足量应用激素治疗和各种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其发热消退、黏膜糜烂治愈、躯干四肢皮疹治愈时间等临床治疗指标明显好转。

98例重症药疹患者大都痊愈出院,无溃疡疤痕形成。

关键词:皮肤科重症药疹糖皮质激素护理要点【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6-0042-01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严重时引起内脏等器官的炎症反应,危及生命。

重症药疹是皮肤科的危重病症之一,属于变态反应性及中毒性皮肤病,较常见的重症药疹包括剥脱性皮炎型药疹、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和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此类疾病起病急、病情复杂多变,若治疗护理不当,会造成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

[1]自2009年2月至2012年9月我单位共诊治重症药疹98例,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均痊愈出院,无溃疡疤痕形成,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及药疹特点。

2009年2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重症药疹共98例,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2~68岁,平均年龄35岁,城镇乡村比例持平。

重症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32例,重症多形红斑药疹28例,剥脱性皮炎38例,伴发热,体温平均37.5~41℃。

皮疹累及全身,剥脱性皮炎红皮病型表现为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渗液、结痂,部分有大片皮屑脱落。

弥漫性红肿表现为大疱、红斑、表皮松解溃疡糜烂,细柔似腐肉样,尼氏征阳性。

剥脱性皮炎红皮病型表现为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渗液、结痂,部分有大片皮屑脱落。

各型均有不同程度的眼鼻、口腔、外阴黏膜损害。

住院儿科病人药疹112例临床分析

住院儿科病人药疹112例临床分析

所致的药物热 , 查血 白细胞 总数均在 1 以 , 0x1 无其它系统
损害。3例重症药疹患儿亦均伴 有高热及血 白细胞和 中性粒细 胞数增高 其 中 I 侧肝功能 异常 ( L A T>8 3 m S L S 3 n d / .A T >8 3 l S / l 3 _ L 轻度黄疸 , 2例并发 刨面细菌感染 . 例并 1 发 口腔念球菌感染 I7 治疗盟转归 : 奉组 I 2 1 例除 了 3侧重 症药疹外 均及时停 用一 切可疑致敏药物 ,加用抗组胺 药物或小剂量皮质类固醇治 疗. 一般数小时至 I 2天皮疹逐渐开始消退 , 一 扁程 2一l 4天不 等. 平均 4 3 5天 , 均莸痊愈 3例重症药疹用抗组胺药物和皮质 类固醇 I 相当于缀尼松 1 2 m /l - ) ~ 0 g № d ]厦一些对症支持治 疗, 也均获得瘴愈, 病程分别为 2 0天 、7天和 5 2 O天
陶诗 沁 , 杨 丽佳
T h—I,Y NG L-a AO Si n A il q j (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 民医院皮肤科 , 江苏 无锡 2 40 l 10 1 摘 要: 对住院儿科患 者发生 的 12倒药疹进行 了回顾性分析 , 1 发现致敏药物 主要 为抗生索类 , 7 . % , 占 8 6 其次为解热镇痛
剂 , 1. % ; 占 16 药疹类型 发疹型最多见 , 6 1 , 占6 . % 其敬为荨麻疹型 , 2. % ; 占 50 另外对 小儿药疹的特点进行 了分析讨 论。
美键 词 : 儿童: 药疼 中图分类号 :{5 . 5 1 82 7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0 -9 3 20 )40 3 —2 004 6 (0 2 0 -2 10 l 例 ( l6 )预 防性疫苗 7 t % ) 占第 3位 其余 尚有 3 1 % ; 倒 63 ,

儿童重症药疹22例临床分析

儿童重症药疹22例临床分析

儿童重症药疹22例临床分析
肖异珠;王华
【期刊名称】《儿科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4(10)6
【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近4年住院重症药疹患者的诊治情况。

方法:对22例重症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解热镇痛药所致重症药疹在我院占第1位,有19例患儿有发热,累及粘膜16例,肝脏受累16例。

由芳香族抗癫痫药物所致重症药疹致敏期长,常伴有发热和内脏损害。

结论:早期诊断和足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治疗的关键,大剂量静注高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能缩短疗程,减少皮质类固醇激素的用量。

【总页数】2页(P26-27)
【关键词】儿童;重症药疹
【作者】肖异珠;王华
【作者单位】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5
【相关文献】
1.儿童重症药疹30例临床分析 [J], 毕连红
2.儿童重症药疹临床分析 [J], 张杏莲
3.儿童重症药疹142例临床分析 [J], 杨小英;张杏莲;薛慧;杨蕊华;张小平
4.儿童重症药疹29例临床分析 [J], 孙卫国
5.75例儿童重症药疹临床分析 [J], 何振丹;肖异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重症药疹24例临床分析

儿童重症药疹24例临床分析

儿童重症药疹24例临床分析
罗婧莹;黄熙;刘群英;陈德华
【期刊名称】《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年(卷),期】2008(22)12
【摘要】目的了解儿童重症药疹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本院2000年1月~2007年12月诊治的24例儿童重症药疹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男10例,女14例,致敏药物以抗生素类居首位,其次为解热镇痛药及抗癫痫药,所有患儿经糖皮质激素治疗均痊愈。

结论儿童重症药疹预后较好。

【总页数】2页(P729-730)
【关键词】儿童;重症药疹;分析
【作者】罗婧莹;黄熙;刘群英;陈德华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8.25
【相关文献】
1.儿童重症药疹30例临床分析 [J], 毕连红
2.儿童重症药疹临床分析 [J], 张杏莲
3.儿童重症药疹142例临床分析 [J], 杨小英;张杏莲;薛慧;杨蕊华;张小平
4.儿童重症药疹29例临床分析 [J], 孙卫国
5.75例儿童重症药疹临床分析 [J], 何振丹;肖异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儿童重症药疹25例临床分析

儿童重症药疹25例临床分析

儿童重症药疹25例临床分析
康晓静;居哈尔·吉米提;徐益明
【期刊名称】《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年(卷),期】2009(025)011
【摘要】@@ 药疹是近年来病死率最高的皮肤病之一,重症药疹是指伴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内脏器官损害的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Steven-Johnson syndrome, SJS)、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和剥脱性皮炎型药疹(exfoliative dermatitis, ED).重症药疹在儿童中虽然少见,但病情重,易出现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需引起足够的重视.我院2004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治25例儿童重症药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分析报道如下.【总页数】2页(P858-859)
【作者】康晓静;居哈尔·吉米提;徐益明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乌鲁木齐,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科,乌鲁木齐,830001;新疆巴州人民医院皮肤科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儿童重症药疹30例临床分析 [J], 毕连红
2.儿童重症药疹临床分析 [J], 张杏莲
3.儿童重症药疹142例临床分析 [J], 杨小英;张杏莲;薛慧;杨蕊华;张小平
4.75例儿童重症药疹临床分析 [J], 何振丹;肖异珠
5.儿童重症药疹24例临床分析 [J], 罗婧莹;黄熙;刘群英;陈德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儿药物性皮疹69例分析

小儿药物性皮疹69例分析

小儿药物性皮疹69例分析
石少川
【期刊名称】《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年(卷),期】2007(15)7
【摘要】目的了解儿科药物性皮疹的发生情况。

方法ADR监测中心制定的评估方法,对因果关系进行评估分析。

结果抗生素类药物引起的药物性皮疹的种数和构成比例最高。

安乃近引起的皮疹最严重。

结论患儿在药物应用中,应重视ADR引起的各种皮疹。

【总页数】1页(P105-105)
【关键词】药物不良反应;药物性皮疹;儿科
【作者】石少川
【作者单位】山西省大同第一人民医院儿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29
【相关文献】
1.外搽中药制剂治疗小儿药物性皮疹1例 [J], 叶芳
2.药物性皮疹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J], 陈玲玲;陈熔杰
3.小儿药物性皮疹的社区预防 [J], 刘梅兰
4.小儿药物性皮疹的流行病学研究 [J], 尹丽芬
5.小儿药物性皮疹128例分析 [J], 潘旭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3 潜伏 期 本组 药疹 有 明 显 的 潜 伏期 , 短 的 2h, 2 . 最 < 4h
2 5例 ) 7 . , 次 为 解 热镇 痛 药 9例 占 9 3 , 癫 痫 药 占 14 其 . 抗
7例 占 7 1 , 胺 类 药 3例 占 3 1 , 环 内 酯 类 药 3例 占 . 磺 . 大 3 1 , 儿 速 效感 冒 药 3例 占 3 1 , . 小 . 中药 1例 占 1 0 , . 生
6 . , 次 多形 性 红斑 型 1 63 其 2例 占 1 . , 红 热 型 9例 占 22 猩 92 , 症药疹 1 . 重 2例 , 中重 症 多 形 性 红 斑 占 9 2 , 疱 其 . 大 表 皮松 解 症 型 2 2 0 , 例 . 剥脱 性 皮 炎 型 1 占 1 0 。 例 .
虑 到 有 疟 原 虫 感 染 的 可 能 性 , 时 补 查 血 片 , 细 查 找 疟 原 及 仔 虫 . 提 高 疟 原 虫 感 染 的检 出率 , 患者 得 到 明确 诊断 和 及 时 可 使
治疗。 参 考 文 献
[ ] Mo l ,ea eF,e rsAt ,e 1 1 ui F lsg l o 1 ta Th0 1oyo ei a d n g . rnb ctpna n
t a nt o y— me i t d i h na i d b d a e mm u iy la s t h e c me to e n f
p o o n f1o 1 o y 0 ) n a r f u d l n h c t I i du i g e e i e t l r e rn xp rr n a Pl s o i m n am du
C D4一 C T 细 胞 群 在 其 r 扮 演 着 重 要 的 角 色 。 这 些 理 、 D8 E f l
[ ] V nd r ty eHC, un M , e a z P e a.C l rte 6 a e ed t Brs J W i n ,t 1 e ah r d W l
P IT体 积 均 一性 的 参 数 , 增 加 说 明 P 大 小 离 散 程 度 增 其 IT
引 起 的血 小 板 消 耗 有 关 。 对于疟疾 , 现在 治 疗 并 不 困 难 , 在 早 期 诊 断 . 防 止 并 重 以
发 症 的 出 现 , 过 对 血 小 板 参 数 的 分 析 我 们 不 仅 可 以 对 疟 疾 通
齐 齐哈 尔 医学 院 学 报 2 l OO年 第 3 卷 第 2 1 2期
儿 童 药疹 9 8例 临 床 分 析
陈厚玲
【 要】 目的 摘 分析 引起 小 儿 药疹 的 药 疹 治 疗 及 预 防 方 法 。 方 法 分 析 9 8例 药 疹 患 儿 的 临床 特
点、 药疹 类 型 及 药物 的 种 类 。结 果 药疹 类 型 以麻 疹 型 荨 麻 疹 型 为 主 (6 3 ) 致敏 药物 以抗 生 素 为 6 . 。
患 者 的 血 小 板 的 变 化 有 了更 深 的 了解 , 可 以推 测 出 血 小 板 也
减 少 的 原 因 。所 以无 论 是 实 验 室 人 员 还 是 临床 医 生 , 对 发 在
大, 一般 MP 与 P w 呈 正 相 关 , V 增 加 , D 可 随 之 增 V D MP P W
da e e t f h o o ye [ ] itd d a ho r mb c ts J .Ap p o i, 0 2 7 2 : 1 t o t s 2 0 . ( ) 9 — s
9 8
血 小 板 显 著 减 少 。 Pg e 等 一 道 在 疟 疾 动 物 模 型 中 . iu t 报 血 /板寿命缩短 . j 、 m浆 l 含 有 血 小 饭 抗 原 的微 细颗 粒 增 多 , 与 1 1 并 血 小 板 减 少 程 度 成 J 。Va e He d E比 n d r y e HC 等 认 为 抗 体 并 不 是 引 起 血 小 板 减 少 的 主 要 因 素 , 细 胞 免 疫 , 括 而 包
[ 5 Pg e F,Ka D, sn Tho o y o ed n a nma iu tP n C Ve i. r mb c t p ra i n a i l
mo e o m aa i s a s c a e t n i c e s d c s a e — I en d l f l ra i s o it d wih a n r a e a p s — r — l
主 , 7 . %解 热 镇 痛 药 占 9 2 。 抗 癫 痫 药 占 7 1 。轻 型 药 疹 8 占 14 . . 6例 , 型 药疹 1 重 2倒 。结 论 引起
药疹 的 主要 致敏 药物 的排 序 已发 生 了 变 化 , 生 素 ( 莫 西林 类 其 次 头孢 菌 素 类 )已成 为 药 疹 的 主 要 致 抗 阿
造 成 血 小 板 破 坏 过 多 , 髓 巨核 细 胞 成 熟 障 佴 , 外 周 血液 巾 骨 故
[ ] 王 杨 , 秋 平 , 洪盛 , . 疾 合 并 血 小 板 减 少 性 紫癜 2例 报 告 3 杨 张 等 疟 口 ] 中 国 寄生 虫 学 与 寄 生 虫病 杂 志 , 9 52 1 )1 3 5 . 1 9 , (3 :5 一l 4 [ ] 纪 爱 萍 , 绍 伯 , 曼 玲 , . 疾 伴 发 血 小板 减 少 的 临床 观 察 4 甘 冯 等 疟 [] 中 国人 兽 共 思 病 杂 志 ,O 0 1 () 1 8 J. g0 ,6 3 : 1
床 表现 , 疹 分 型 按 赵 辨 Ⅲ 所 提 出 的 分 型 方法 、 敏 药 物 则 按 皮 致 《 编药 物 学 》 1 版 进 行 分 类 。 新 第 4
2 结 果
2 1 年 龄 分 布 9 . 8例 患 儿 中 , 龄 最 小 1天 , 大 1 年 最 2岁 。
11 研 究时象 .
b rh i lr [] mmu o.0 5 15 1 )76 9 77 7 eg e maai J .jl a n 12 0 ,7 ( 1 : 9 — 0
J u n lO qh rM e ia l g , 0 0 Vo. 1, . 2 o r a fQiia deICol e 2 1 , 13 No 2 e
和 人 们 接 触 药 物 机 会 的增 多 , 了探 讨 儿 童药 疹 的 年 龄 分 布 、 为 皮疹类型及致敏药物的临床特征变化趋势 , 文对 9 本 8例 儿 童 药疹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总结 , 报道如下 。 现
1 对 象 与 方 法
12 诊 断 皮疹 分 型 及致 敏药 物分 类 诊 断 均 依 据 病 史 及 临 .
中 巨核 细 胞 有 明 显 异 常 , 明骨 髓 生 成 血小 板 减 少 或 幼 稚 血 证 小 板 释 放 人 血 的 可能 性 不 大 , 与部 分 报 道 不 一 致 。所 以 这 引 起 血 小 板 减 少 的原 因极 可能 是 由于 血 小 板 破 坏 或 消 耗 增 加
病人治疗效果不明显 , 且伴 有 不 明 原 因 的 血 小 板 减 少 时 要 考
p a mo i mf li a u ma a i n c id e t i e e t e p — l s d u a cp r m lra i h l r n wih d f r n x o f
s r sJ .Arh D i c i , 0 3 8 ( ) 5 0 4 ue ̄] c hl 2 0 , 8 6 : 4 —5 1 s d [ ] 罗 进 才 , 长钦 , 2 叶 江利 敏 . 疾 患 者 血 象 改 变 的 分析 [ ] 二 医 疟 J .j 海
热 患 者 的血 常 规 结 果 进 行 分 析 时 , 定 要 高 度 重 视 。 当 发 热 一
加 。本 组 实 验 通 过 已知 疟 原 虫 感 染 患 者 的血 常规 结 果 的观 察
并 进 行 统 计 分析 , 示 血 小 板 的 三 项 参 数 中 , 小 板 计 数 的 减 显 血 低 具有 显著 的统 计学 意义 . 可能 引 起 的 原 因有 2个 方 面 , 是 一 血 小 板 的生 成 减 少 , 是 破 坏 消 耗 增 加 。 而本 组 实 验 通 过 统 二 计 血 小 板 另 两个 参 数 , 示 血 小板 分 布 宽 度 、 均 皿 小 板 体 积 显 平 未 发 现 有 明显 的改 变 , 明 血 小 板 形 态 并 无 明 显 的 异 质 性 , 说 并 结 合 1 例 疟 原 虫感 染 患 者 骨髓 象 的 检 查 , 都 未 发 现 骨 髓 片 2 也
本 组 资 料 来 源 于 】 9 ~2 0 9 8 0 8年 住 院 病 例 ,
<l 1 岁 0例 , ~3岁 2 5例 , 6 2 例 , 9 l ~ 岁 O ~ 岁 5例 , 1 ~ 2岁
2 8例 。
作 者 单位 : 苏 省 徐 州 市 铜 山 区 第 三 人 民 医 院, J 科 江 ' L b 邮 编 2 lO 2OO 收 稿 日期 2 1 — 1 — 1 00 0 7
物制 品 】例 占 l 0 。 _ 2 5 药 疹 类 型 与 致敏 药 物 的 关 系 9 . 8例 中有 明确 单 一 药 物
学 检 验 杂 志 ,9 9 1 ( )3 8 1 9 ,46 :7
造 成 的 。 以往 有 学 者 认 为 疟 疾 导 致 脾 肿 大 、 功 能 亢 进 , 小 脾 m 板 被 摄 人 脾 脏 内 的血 小 板 池 , 使 外 周 血 液 中 的 m 小 板 数 量 致 1 减 少 。也 有 学 者 认 为 是 疟 原 虫 作 为 抗 原 刺 激 机 体 免 疫 系 统 产 生 P I G, 小 板 与 P g 结 合 后 流 经 脾 脏 红 髓 时 , 巨 Ag 血 AlG 与 噬 细 胞 充 分 接 触 , 量血 , 板 通 过 F 受 体 被 巨 噬 细 胞 吞 噬 , 大 J 、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