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叶富贵竹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合集下载

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

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

竹子组培苗的定义
竹子组培苗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 将竹子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在人工控 制的条件下进行培养,以获得大量具 有相似性状和遗传特性的新植株。
竹子组培苗培育主要包括外植体选择 、消毒处理、培养基配制、接种培养 、增殖与生根培养等环节。
竹子组培苗培育的历史与现状
竹子组培苗培育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技术已经 逐渐成熟和完善。
VS
制备培养基
将各种成分按比例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搅 拌均匀,调节pH值至适宜范围。
竹子组培苗的接种与培养技巧
要点一
接种外植体
要点二
培养条件
将处理好的外植体接种到培养基中,注意消毒和无菌操作 。
将接种好的培养瓶放置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 进行培养。
竹子组培苗的移栽与养护技巧
01
02
03
准备移植床
相关参考文献
张明, 2018. 组培苗培育及其在林业中的应 用. 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
王建国, 2019. 竹子组培苗快速繁育技术. 北 京: 科学出版社.
TH林的培育和繁殖,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和经济 效益。
竹子组培苗培育的意义与应用
竹子组培苗培育具有生长快、抗性强、繁殖系数高等优点, 能够大大缩短竹林的培育周期,提高竹林的产量和质量。
竹子组培苗培育对于保护和开发竹资源、提高竹产业的经济 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我国竹产业的发展提 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竹子组培苗培育技
02
术流程
竹子材料的选取与处理
选取优良的竹种
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竹林中选取 优良的竹子材料,以2-3年生、直径 2-3厘米的竹子为佳。
竹材处理

竹子组织培养

竹子组织培养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竹子组织培养的历史竹子组织培养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2007竹类的组织培养研究,最早见于1968年Alex-ander和Rao关于竹子合子胚离体培养的简报[3]。

1975年,Tseng等利用竹叶分离获得原生质体,但未做进一步研究[4]。

国外比较系统开展竹子组织培养工作始于20世纪80年代。

1982年Mehata等在第5届国际植物组织细胞培养会议上首次报道印度莿竹(Bambusa arundinacea)通过胚性愈伤组织获得再生植株[5]。

1983年,Huang等以绿竹属等属的部分竹种生长活跃的侧芽和顶芽的芽尖作外植体,对诱导愈伤组织产生的条件作了详细研究(Dendroca-lamopsis oldhami),并以凤凰竹(B.multiplexvar. )、翠竹(Sasa Pygmaea)和人面竹(Phyllostachy aurea)的叶片和嫩茎尖作为外植体,诱导出愈伤组织[6]。

1985年,以牡竹(Dendrocalamus strictus)成熟种子作为外植体诱导了愈伤组织,发育成胚芽,进而再生植株[7]。

1986年用绿竹(Bambusa oldhami)的花序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的方式获得再生植株[8]。

1988至1990年间对绿竹(B.oldhami)进行了细胞悬浮培养和原生质体分离,并诱导原生质体产生了愈伤组织[9-11]。

1990年,用Bambusa tulda的无菌苗在液体培养基中获得丛生芽,继而得到再生植株,生根率达90%,移栽成活率80%以上[12]。

1990年,印度莿竹(B. arundinacea)、勃氏甜龙竹(Dendrocalamusbrandisii)离体培养能不断开花并结出可育种子,当时引起了轰动[13]。

1998年用10年生Bambusa edu-lis的节诱导丛生芽获得再生植株,进一步研究发现瓶苗和移栽苗均有开花现象,植株开花后仍能继续存活[14]。

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研究

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研究

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对不同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竹子组培苗造林与普通苗造林对成林时间、生物量、胸径、地径、高度等生长指标的影响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应用竹子组培苗造林成活率高、成林时间早、立竹分化小,生物量大于传统育苗造林。

关键词:竹子;组培苗;快速育林通信作者:谭宏超(963-),男,云南宣威人,教授。

长期从事竹类研究及开发工作。

竹类植物开花间隔期长许多竹种的开花具不可预测性种子的获取十分困难因此竹子的繁殖主要以埋鞭、埋秆、埋节等传统的无性繁殖方法进行。

与之相比组织培养育苗具有繁殖速度快增殖系数高花费少之优点[]。

以麻竹为例个芽通过组织培养年内至少可繁殖0000丛苗木成本却低于竹节苗[]并且组培苗具有质量好、体积小、便于携带、运输和交流等优点。

因此,组织培养作为竹子快速繁殖的一种手段应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像毛竹(Phyllostachypubes-cens)本身开花周期长且实生苗后代分离严重、生长发育优势弱以及早竹(Ppr-aecox)虽然经常开花但很难得到可育种子等这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竹种建立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商业生产体系,以在短期内得到与亲本优良植株完全一致的大量植株用于建造人工竹林将成为最具开发前景的产业[3]。

近些年竹子组培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国外始于0世纪70年代,国内始于0世纪80年代。

虽然并不是所有竹子都可以取得组培苗,但是已经有很多种类的组培苗技术已经较成熟,并应用于实际生产,表现出很好的适应性和经济价值及生态效应,并逐渐被推广。

培养实生苗,种子难以得到,且实生林个体间分化较严重,无性繁殖苗劳动强度大,成本高,种源过多,竹体分化现象也较严重。

选择优良个体进行组培育苗,是当今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需求。

.调查地区概况对云南省双江县、元江县、瑞丽市、耿马县、弥勒县,四川省宜宾市,贵州省赤水市及广西区田阳县、田东县等4省区9个县市的竹子组培苗造林进行了较全面的调查。

国外竹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最新进展_高志民

国外竹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最新进展_高志民
2012年 第10卷 第3期
1
世界竹藤通讯
WORLD BAMBOO AND RATTANHale Waihona Puke 1.1 茎段侧芽外植体繁殖
MS+BA (1.0 mg/L)+2,4-D (1.0 mg/L)培养基上进 行诱导胚性愈伤,然后去除2,4-D,在提高BA 浓度(2.5 mg/L)的培养基上进行胚诱导,接着 在富含蔗糖(8%)但不含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 上培养20 天后,胚成熟并产生新芽,转化率为 80%,继续培养产生根茎,形成小苗 [10]。同样, 以Drepanostachyum falcatum 腋芽为外植体,通过 2,4-D(20μΜ)的诱导在节部和立体叶片基部产 生愈伤组织,继而转至含有10μM 2, 4-D + BAP (0.66 ~1.10μM)的培养基上培养产生胚性愈伤, 在培养基MS +BAP (5~15 μM)上Coleoptillar stage somatic embryos 发育成生根苗[11]。 生根培养基多在基本培养基中添加一定低浓 度的生长素,不同竹种之间生根能力存在较大差 异,有的竹种生根比较容易,如来自Bambusa atra 成年竹的腋芽在不添加外源生长素的情况下, 在丛芽增殖的同时就能生根,而Dendrocalamus
ambos var. gigantea 颖果胚芽为外植体,将胚轴接
种到MS + BAP (2.5~5.0μM), GA3 (0.1μM) +NAA (50.0μM) + 5% 蔗糖的培养基上,4周后根茎 (鞭)诱导率达到58%~100%,随后在生长素培 养基上生根长芽,8周后形成小苗,带根鞭的植株 移植到土壤中,实现快速繁殖 。 一般情况下,胚起源的愈伤组织容易获得再 生植株,如 Dendrocalamus hamiltonii 通过诱导愈 伤组织,再由愈伤诱导出体细胞胚,进而发育成 植株,组培苗经过锻炼后移植到田间,表型观察 发现通过体细胞发生途径获得的组培苗长势优于 以芽繁芽获得的组培苗 。

尖叶石竹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尖叶石竹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尖叶石竹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樊金萍;柴志坚;初雪清;龚束芳
【期刊名称】《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8(039)001
【摘要】以尖叶石(Dianthrus spiculifolius Schur)茎尖为植物材料,通过不同激素与MS培养基配比试验.筛选出尖叶石竹茎尖的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的最适培养基,建立尖叶石竹植株再生体系.结果表明,外植体(茎尖)以酒精浸泡5 s,次氯酸钠浸泡3 min为宜;MS+2,4-D(2,4-二氯苯乙酸)2.5 mg.L-1+6-BA(6-苄氨基嘌呤)1 mg·L-1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好;用此培养基继续培养可得不定芽;不定芽接种于MS培养基15 d可产生根系;株高约6 cm生根苗移栽于河沙中成活率可达90%以上;在一个繁殖周期内尖叶石竹的增殖倍数约300倍.
【总页数】4页(P39-42)
【作者】樊金萍;柴志坚;初雪清;龚束芳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哈尔滨,15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1.5
【相关文献】
1.对叶百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J], 杨振德;苏钰琴;周传明;韦祥意;罗文正
2.硬叶斯垂科特种子组织培养快繁技术探讨 [J], 方敏彦;章明;俞禄生
3.大叶海棠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J], 杨波;高九思
4.紫叶李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的优化 [J], 刘帅;周丽艳;杜金友
5.桤叶唐棣组织培养快繁技术研究 [J], 张利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_高志民

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_高志民

在过去的10年中,人们对竹类植物的开发利用得到了飞速发展,这主要得益于相关技术的不断完善,其中作为竹类植物快速繁殖的重要手段——组织培养技术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对于麻竹、慈竹、甜龙竹、巨龙竹等重要经济竹种的快速繁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对近10年来国内外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情况进行总结。

1 研究成果展示1.1 研究论文、专利统计文献检索发现,在过去10年中我国共发表了基金项目:“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2BAD23B0504)。

作者简介:高志民(1971-),男,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为生物技术与功能基因组研究。

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高志民1 谢锦忠2(1 国际竹藤中心 国家林业局竹藤科学与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北京 100102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 富阳 311400)摘 要:总结了近10年来我国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情况。

以论文和技术专利为表现载体,主要内容涉及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培养基配方、试管植株移植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针对竹子组织培养过程中污染、褐化、玻璃化、生长衰退等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对未来竹子组织培养研究与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竹类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Research Advance on Bamboo Tissue CulturingGao Zhimin 1 Xie Jinzhong 2(1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Bamboo and Rattan, Key Laboratory of Bamboo and Ratt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102, China2 Research Institute of Subtropical Forestry, 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 Fuyang 311400, China)Abstract: The research advance on bamboo tissue culturing technology in the last decade was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review of papers and patents, the paper was focused on the research results mainly in terms of selection and disinfection of explants, medium formulation, and the transplantation of in vitro seedlings.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against the contamination, browning, vitrification and growth recession occurring in the bamboo tissue culturing. The futur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bamboo tissue culturing was also prospected.Key Words: bamboo, tissue culturing, research advance竹类植物组织培养相关论文35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2篇(浙江农林科技大学与中华台北植物研究所各1篇),相关专著3部。

最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最新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3)培养
接种后材料置25+2℃ ,光照度1500-5000LX,每 日光照10-16h条件下培养。但一般光照培养比暗 培养效果好。其间应更换新鲜培养基。提高培养 基中BA的浓度可形成大量从生芽。
3.培养基与培养方式 :
(1)培养基:常用MS, White等培养基。
(2)培养方式:茎尖培养一般采用半固体培 养基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
一、概念和意义
1.概念 茎尖分生组织培养:指对不超过0.1mm的茎
尖或几十微米的茎尖进行的培养。
特点:可获无病毒苗,操作困难,成苗时间 长。
普通茎尖培养:对几毫米至几十毫米长的茎 尖、芽尖及侧芽的培养。操作技术简单、 易成活、成苗时间短、繁殖速度快。
2.茎尖培养脱毒的方法 (1)取样与消毒 可直接选定的植株上取顶芽进行消毒接种。
工厂化生产 4.能获得无菌苗木无性系 5.木本植物应用潜力大
植物离体快速繁殖的基本程序:
1.稳定无菌培养体系的建立时期
是指从外植体选择、采取、清洗、灭菌、接 种和茎芽发生,一直到获得茎芽稳定生长 和增殖,茎芽扩繁数量可以随意控制的整 个时期。
本时期主要包括外植体选择、外植体灭菌、 培养基选定和稳定化培养等环节。
3.抗病毒药剂脱毒
二、病毒检测
主要是对脱毒苗的鉴定。方法有
1.直接测定法:直接观察待侧植株生长状态是否异 常,茎叶上有无特定病毒引起的可见症状,从而 可判断病毒是否存在。
2.指示植物法: 将一些对病毒反映敏感,症状特征显著的植物作为
指示植物(鉴定别寄生),用以检验待测植物体 内特定病毒的存在。即指示植物法。常用鉴定指 示植物有苋科植物千日红和藜属笕色藜。 特点:条件简单,操作方便,故一直沿用至今,仍 为一种经济而有效的鉴定方法,只能测出病毒的 相对感染力。

尖叶富贵竹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尖叶富贵竹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但褐化率有所增加 , 因此 可 以得 出 01 汞最 佳 消 毒 时 间 为 5 6 n . %升 - mi. 2 基 本 培 养基 的 筛选 结 果 . 2
将外植体分别接种到 MS 1 、/ 培养基 中, 隔 3 统计外植体 的褐化率 ,5 统计 萌动率. 、/ MS 1 MS 2 4 每 d 1d 从表 3 可以看出 ,, l
Ta l fe t o o mo e c n e t a i n o u s b e 4 Ef c f h r n o c r r to n b d
表 5 正 交 实验 方 差分 析
Ta e V a i nc a l i bl 5 r a e nayss
[ 摘
要] 在无菌条件下 以尖叶富贵竹茎段 为外植体 , 对不同消毒时 间和基本 培养基 、 化培养基与生根培养 分
基的 P GR进行 了筛选. 果表 明 , 用 01 汞消毒 5 6 i 时效果 最好 ; 结 采 . %升 -mn 基本 培养基 为 1 MS / 培养 基 ; 导 2 诱 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 1 MS 6 B 03 gL N A . gL K 01 gL 生根培养基 为 12 + .m / A . / + 一 A .m /+ A 02 /+ T .m / ; 2 m /MS 04 gL N A
1. . 1在 MS 2 培养基上进行 最适消毒时 间筛选 剪取幼 嫩富贵竹 的茎 节 , 流水冲洗 3 m n 用 0 i 以上 , 7 %的酒 精处理 3 s置于 O1 用 5 0, . %升汞 中消毒 , 时间分别设定 2 34 、、、
作 者 简 介 : 红 云 , 龙 江 农 垦 职业 学 院 讲 师 , 士 牛 黑 博
第 2 卷 第 3 6 期 2 1年 5 01 月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愈伤组织培养就是通过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其主要有 诱导再生植株、悬浮培养获得单个细胞长成的小植株 2 个发 展方向。1982 年,Metha 等人进行了关于 BA+PVP 与 4-D 在 培养基中 N 培植株再生试验,并且成功培育出了愈伤组织再 生植株;1985 年,Rao 等人将牡竹种子进行试验获得再生植 株;1993 年,学者就麻竹愈伤种子进行了试验,发现 MS 基本 培养基愈伤组织;2004 年,韩文军就影响毛竹愈伤组织褐变 的因素进行研究,发现了影响毛竹褐变的因素,为避免毛竹 愈伤组织褐变方法奠定基础;2012 年,钱维杰以小佛肚竹枝 芽为外植体建立了繁殖系数较高的愈伤组织再生体系;2014 年,杨杨等建立了小叶龙竹试管丛生芽的高频植株再生体 系;2018 年,诸葛菲以马来甜龙竹芽尖为材料,建立了高效稳 定的再生体系。
由基和超氧自由基有明显清除作用,具有强抗氧化能力,在 浓度为 2~4μg/mL 抗氧化能力最强。 参考文献
[1]赵丽君,齐凤兰,瞿晓华,等.桑叶的营养保健作用及综合利用[J].中国 食物与营养,2004(2) [2] 陈玲玲,刘炜,陈建国,等.桑叶黄酮对糖尿病小鼠调节血糖的作用机 制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0(2) [3] 江正菊,宁林玲,胡霞敏,等.桑叶总黄酮对高脂诱导大鼠高血脂及高 血糖的影响[J].中药材,2011(1) [4] 周军,张福华.桑叶黄酮对四氯化碳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保护作用 [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 [5] 王育慷.超声波原理与现代应用探讨[J].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3) [6] 贾之慎,唐孟成,朱祥瑞.桑树黄酮类化合物清除超氧离子自由基 O·2 的研究[J].浙江农业大学学报,1996(5) [7] 俞坚.桑叶黄酮化合物提取、分离鉴定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D].浙江: 浙江工商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2007

富贵竹养殖技术富贵竹养殖技术

富贵竹养殖技术富贵竹养殖技术

富贵竹养殖技术1. 富贵竹的简介富贵竹(学名:Dracaena sanderiana)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也被称为“幸运竹”、“水竹”。

它原产于非洲喀麦隆,在中国被广泛种植,并被人们视为吉祥、幸运的象征。

富贵竹以其独特的形态和绿意浓郁的叶片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2. 富贵竹的生长环境要求富贵竹对生长环境有一定的要求,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生长环境要求: - 光照:富贵竹喜欢充足的光照,但不能直接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以免叶片晒伤。

- 温度:富贵竹对温度要求较为宽泛,一般在15℃-30℃之间生长最为适宜。

- 湿度:富贵竹喜欢湿润的环境,但不耐受积水。

- 水质:富贵竹不对水质要求过高,但最好使用优质的水源进行浇灌。

3. 富贵竹的繁殖方法富贵竹可以通过分株、扦插和水培等方法进行繁殖,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方法: ### 3.1 分株繁殖将富贵竹的根茎部分分开,每一段根茎部分都要有芽眼,然后将分好的根茎部分分别插入土壤中,稍微浇水保持湿润即可。

3.2 扦插繁殖选取富贵竹的健壮枝条,长度约为15-20厘米,去除下部叶片,然后插入湿润的沙土中,保持湿润并避免阳光直射。

约30-60天后,新的根系将会形成。

3.3 水培繁殖将富贵竹的枝条放入清水中,确保水位不超过枝条的1/3。

水质最好使用优质的自来水或过滤净化的水,避免含有过多的杂质和氯。

每周更换一次水,并保持水的清洁。

4. 富贵竹的管理技巧4.1 浇水管理富贵竹喜欢湿润的环境,但又不耐受积水。

在浇水时,应保持土壤湿润,但避免过多的水分导致根系烂死。

一般情况下,每周浇水1-2次即可,具体的浇水量可根据环境湿度和季节变化进行调整。

4.2 营养管理富贵竹对营养需求不高,一般的花卉土壤即可满足其生长需求。

在生长季节,可以适量添加一些全面肥料,促进植株的生长。

4.3 光照管理富贵竹喜欢充足的光照,但不能直接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以免叶片晒伤。

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助于其健康生长,可以选择放置在窗户边上,或者使用遮阳网进行调节。

富贵竹繁殖和栽培技术

富贵竹繁殖和栽培技术

富贵竹繁殖和栽培技术汇报人:2023-12-13•富贵竹概述•富贵竹繁殖技术•富贵竹栽培技术目录•富贵竹病虫害防治技术•富贵竹养护与管理技巧•富贵竹的应用与市场前景01富贵竹概述富贵竹的根状茎较粗壮,横走,有匍匐茎。

根状茎叶花序富贵竹的叶为基生,呈长披针形,革质,有光泽,深绿色。

富贵竹的花序为伞形,腋生,花冠为钟形,白色。

030201富贵竹的形态特征富贵竹原产于非洲西部热带地区,现在在中国南方广泛栽培。

分布富贵竹喜欢温暖、湿润、半阴的生长环境,不耐寒,适宜生长温度为18-24℃。

生长环境富贵竹的分布与生长环境富贵竹形态优美,适应性强,是常见的室内观赏植物之一。

室内观赏富贵竹寓意着富贵、吉祥,常作为礼品赠送给他人。

礼品赠送富贵竹在园林中可用于花坛、花境、花篮等造景。

园林应用富贵竹的观赏价值02富贵竹繁殖技术春季或秋季进行繁殖时间将富贵竹母株旁的子株分离,移栽到新的盆土中操作方法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阳光直射注意事项操作方法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枝条,剪成合适长度,插入湿润的土壤中注意事项保持土壤湿润,避免阳光直射,温度适宜繁殖时间全年均可进行03注意事项严格控制培养条件,如温度、光照、湿度等,以保证培养成功01繁殖时间实验室条件下进行02操作方法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富贵竹的茎尖、叶片等组织培养成植株组织培养繁殖03富贵竹栽培技术选择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如腐叶土、园土和河沙的混合土。

土壤类型使用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的混合基质,提供良好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基质选择栽培土壤与基质选择富贵竹喜阴凉、通风良好的环境,避免强光直射。

适宜生长温度为18-25℃,保持室内温暖,避免温度过低或过高。

栽培环境与温度控制温度光照浇水与施肥管理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保持土壤湿润,避免积水。

施肥生长期间每2-3个月施一次复合肥或腐熟的有机肥,促进植株生长健壮。

04富贵竹病虫害防治技术富贵竹根系腐烂,叶片枯黄。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张寻梦;辉朝茂;曹建杰;胡梦茹;蔡霖;向自乾【期刊名称】《绿色科技》【年(卷),期】2024(26)7【摘要】竹子由于其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导致繁殖困难,成本较高,制约了竹产业发展,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通过组织培养获得竹类植物再生,以实现快速繁殖和缩减成本,提高育种质量和获得具有杂种优势的优良植株,以及优良品种选育和突变体筛选。

结果表明:目前竹子的组培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胚培养、以芽繁芽、愈伤组织培养3种方式。

尽管成功构建了一些竹种的组培快繁高效再生技术体系,但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存在材料褐化、玻璃化和污染,散生竹的组织培养在离体快速繁殖和植株再生体系的建立方面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难以建立高效稳定的快繁与再生体系,悬浮培养与原生质体培养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竹子开花的不稳定性导致种胚材料有限等问题,极大限制了竹类植物组织培养的研究。

对此,建立与不同竹类相对应的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以有效地保护与开发利用。

随着竹子试管苗开花诱导、组培技术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竹子生物技术育种面临的难题将会有突破性、实质性的进展,对竹产业的发展及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也将进一步提高。

【总页数】7页(P143-148)【作者】张寻梦;辉朝茂;曹建杰;胡梦茹;蔡霖;向自乾【作者单位】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95【相关文献】1.竹子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及趋势2.竹子组织培养研究现状与应用前景3.竹子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4.竹子悬浮细胞系的建立和组织培养试管苗移栽观察5.竹子组织培养研究进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对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研究

对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研究

对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对城市绿色化建设的要求,竹林作为一种绿化植物逐渐受到青睐。

然而,传统的竹林种植方式需要等待10年以上的生长周期,给生态环境和绿化建设带来了不小的不利影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开始研究对应用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方法。

一、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研究,可以迅速将竹木生长阶段从竹笋至竹秆形成阶段,从传统的10年以上缩短到2-3年内,按需选择不同种类的竹子进行种植,以适应不同的环境需求。

竹林的生态功能对于生态环境的恢复和保护也具有重要意义:竹林可以消除空气污染,净化空气;竹林可以保护土壤,增加土壤蓄水量和保水性;竹林可以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有重要的生态意义。

二、竹子组培苗的优点竹子组培苗是将竹子的芽或幼苗放置于香蕉等培养基上,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培养,最终形成竹子细胞各向异质的分布规模的一种苗。

竹子组培苗有以下优点:1、境内外竹种均可使用:组培苗利用不同竹种的幼芽引种繁殖,扩增竹子株的数量,形成竹子多样性的种类,适合在不同环境下进行培育;2、组培苗对环境因素适应度高:组培苗对驱寒、荒旱、风沙、土质恶劣等一系列的环境适应能力,可以普遍适用于我国各大地质区;3、成长周期较短:组培苗从一年到两年不等就能成形,而非传统竹林种植需要的十几年时间,适合于追求快速绿化地区;三、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技术研究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的技术研究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优质竹子发芽植物作为母体,营养强、植物体高;2、竹子组培苗技术的研究,包括选种合适的培养基、培养基的配方、对温度、光照、湿度等条件的控制;3、竹子组培苗繁殖技术的研究,包括对幼苗的分离、查杀、分瓶、育苗等技术;4、竹子组培苗生长后的处理,包括移栽、施肥、照顾、管理等技术。

竹子组培苗快速培育竹林是一项新兴的科技研究领域,得到众多科研机构和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富贵竹的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试验研究

富贵竹的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试验研究

富贵竹的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试验研究摘要以富贵竹茎段为外植体诱导腋芽,再以腋芽诱导愈伤组织,最后进行分化及植株再生,筛选出各阶段的最适培养基,即腋芽萌生为MS+6-BA 5.0mg/L+NAA 0.1mg/L,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均为MS+6-BA 3.0mg/L+NAA 0.3mg/L。

关键词富贵竹;组织培养;愈伤组织;植株再生;培养基富贵竹广泛分布于亚洲热带地区,我国南方各地广泛栽植。

其叶尖长,富有竹韵,柔美而坚韧,清雅而高贵;叶色墨绿有革质,光泽锃亮,叶柄基部抱茎、互生、全缘,茎杆笔直挺拔,常作盆栽供室内摆设,又可剪取茎株插瓶用清水养育作瓶花观赏,也可将剥除叶片后的茎干剪成枝条进行催芽做成外围低中心高3~18层的鸿运宝塔摆设于厅室内,还可作高级艺术插花素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富贵竹的适应性极强,容易养护管理,极耐阴,常温下只要供给足够的水分,就可正常生长。

富贵竹的繁殖为扦插繁殖,繁殖速度5~7倍,很难满足产业化生产对种苗的需求(需种苗33万株/hm2)。

通过组织培养途径诱导腋芽萌发,进而诱导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为富贵竹的繁殖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富贵竹的茎段、顶芽、腋芽。

1.2各阶段采用的培养基1.2.1腋芽诱导。

外植体不同部位诱导腋芽萌生能力强弱所用培养基:①6-BA 6mg/L+NAA 0.1mg/L。

中下部茎断诱导腋芽萌生的培养基:②6-BA 1.5mg/L+NAA 0.1mg/L;③6-BA 2.0mg/L+NAA 0.1mg/L;④6-BA 2.5mg/L+NAA 0.1 mg/L;⑤6-BA 3.0mg/L+NAA 0.1mg/L;⑥6-BA 4.0mg/L+NAA 0.1mg/L;⑦6-BA 5.0mg/L+NAA 0.1mg/L;⑧6-BA 6.0 mg/L+NAA 0.1mg/L;⑨6-BA 7.0mg/L+NAA0.1mg/L;⑩6-BA 9.0mg/L+NAA 0.1mg/L。

尖叶富贵竹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尖叶富贵竹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尖叶富贵竹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牛红云;薛贵彬;彭木;陈丽丽;王文跃;邵志敏
【期刊名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1(026)003
【摘要】在无菌条件下以尖叶富贵竹茎段为外植体,对不同消毒时间和基本培养基、分化培养基与生根培养基的PGR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采用0.1%升汞消毒5~
6min时效果最好;基本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诱导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
1/2MS+6-BA0.3mg/L+NAA0.2mg/L+KT0.1mg,L;生根培养基为
1/2MS+0.4mg/L NAA.
【总页数】4页(P281-284)
【作者】牛红云;薛贵彬;彭木;陈丽丽;王文跃;邵志敏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5;金安环境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内蒙古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内蒙古,通辽,028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3
【相关文献】
1.铁皮石斛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J],
2.菊叶薯蓣茎段组织培养研究 [J], 林贵美;牟海飞;李邦;邹瑜;韦华芳;李朝生;李小泉
3.钻石海棠茎段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J], 郭丽
4.两面针茎段组织培养及防褐化技术研究 [J], 韦莹; 余丽莹; 黄雪彦; 缪剑华; 韦树根; 董青松; 秦双双; 黄宝优
5.柠檬醛猴樟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J], 肖祖飞;王玲玲;曹璐瑶;廖文轩;金志农;李凤;吕雄伟;张北红;赵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金边富贵竹的茎段培养及试管繁殖

金边富贵竹的茎段培养及试管繁殖

金边富贵竹的茎段培养及试管繁殖
田郎;谭海燕;张霖
【期刊名称】《园艺学报》
【年(卷),期】1999(26)2
【摘要】以金边富贵竹带腋芽的茎段为外植体进行试管繁殖,筛选出各培养阶段适宜的培养基分别为:(1)腋芽萌生,MS+BA2.0~2.5mg/L+椰子水10%;(2)丛生芽分化及继代,MS+BA3.0~3.5mg/L+NAA0.02mg/L;(3)生根,MS+IBA2.0~3.0mg/L+GA31.5mg/L+活性碳0.5%。

【总页数】2页(P133-134)
【关键词】金边富贵竹;茎段培养;试管繁殖;观叶植物
【作者】田郎;谭海燕;张霖
【作者单位】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栽培研究所;河南大学生物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87.903.5
【相关文献】
1.红宝玉树莓的茎段培养及试管繁殖 [J], 安伟;李亚东;张志东;吴林;高炜
2.萘乙酸浓度对金边富贵竹水培繁殖效果的影响 [J], 王增池;孔德平;梁风琴;王晓娟;张山起
3.尖叶富贵竹茎段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J], 牛红云;薛贵彬;彭木;陈丽丽;王文跃;邵志

4.绞股蓝的茎段培养及试管繁殖 [J], 刘晓燕
5.金叶卫矛的茎段培养及试管繁殖 [J], 于萍;王燕;牟淑瑛;陈斌;贾国鑫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外植体茎尖组培实验报告

外植体茎尖组培实验报告

外植体茎尖组培实验报告最近我们老师在给我们讲外植体茎尖组培实验报告,今天学习了如何做外植体茎尖组培。

首先要准备好材料,还有工具。

现在就开始吧!第一步:处理组织培养用的材料(1)人工培养的材料是利用常规栽培的幼苗进行的培养称为组织培养。

(2)脱毒后的材料用无病毒或菌系少而优良的材料作外植体材料,能使大量不定芽增殖。

此类培养多采用小块培养,这样可以获得大量不定芽和愈伤组织,供生产应用。

外植体是离体的完整的植物器官,它直接吸收营养而成长繁殖;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含丰富碳源的茎尖材料和促进萌发的培养条件,为重新培育成完整的植株奠定基础。

利用茎尖培养基进行诱导,是一种快速培养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技术手段,也是快速繁殖大量试管苗的技术手段之一。

其方法简单易行,又容易成功,所需培养基为化学试剂,因此它既适宜于繁殖无性系,又适合于繁殖有性系。

利用该技术可以迅速地从多倍体植物体内获取纯系培养物,克服杂交育种难以繁殖纯系品种的缺点,同时,还为筛选农作物品种,解决动、植物的濒危保护等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茎尖形态学研究表明,当高度分化成熟后茎尖的细胞已经全部脱分化成熟,并且没有其他的增殖潜力。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把多个花药连同多个花粉粒置于分散状态的胚珠内,并不会促进花粉的正常发育与受精。

但如果将这些花药或花粉粒经过培养以后,通过培养基将原来分散的细胞集中起来,则有可能促进胚珠内的细胞团(胚囊)向球形成长,甚至达到100倍的体积。

这就意味着由这些“胚珠”长成“胚乳”或者说“子房”——试管苗。

根据植物激素的测定结果,结合花药、花粉粒细胞团大小差异比较小,不易产生嵌合现象等特点,可以推论:“胚珠”细胞团大小相差很大,呈嵌合体结构,那么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存在着类似的“胚乳”的存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