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数理逻辑第5讲全解

合集下载

北师大施翔辉数理逻辑答案HW-05

北师大施翔辉数理逻辑答案HW-05
Solution: Since A is finite. We will give a LA-sentence ϕ such that M |= ϕ ∧ N |= ϕ ⇒ M ∼= N .
2
Suppose M = (M, I) and M has n elements {c1, . . . , cn}. First, let ϕ0 be the formula says that
[M] ∩ A = ∅. Suppose that [M] ∩ A ̸= ∅, there is an N1 such that N1 ∈ [M]∪∩ A. So N1 ∈ [M] and N1 ∈ A. For every N ∈ [M], N ≡ N1, N ∈ A, then [M] ⊂ A. Hence A = [M]⊂A[M], and as we showed above, each [M] is an EC∆ class.
( (∧
))
∃x1 . . . ∃xn ϕ0 ∧ a∈A ϕa .
By th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efinition of ϕ, it is clear that if M |= ϕ and N |= ϕ, then M ∼= N .
Solution: • {0} is defined by ∀x2(x1 + x2 =ˆ x2). • {1} is defined by ∀x2(x1 · x2 =ˆ x2). • x2 =ˆ x1 + 1 ⇔ x2 − x1 =ˆ 1 ⇔ ∀x3((x2 − x1) · x3 =ˆ x3) ⇔ ∀x3(x2 · x3 =ˆ x3 + x1 · x3) Then {(m, n) | n is the successor of m in N} is defined by ∀x3(x2 · x3 =ˆ x3 + x1 · x3). • {(m, n) | m < n in N} is defined by (∃x3(x1 + x3 =ˆ x2)) ∧ (¬(∀x4(x4 + x3 =ˆ x4))).

第5讲联结词完备集

第5讲联结词完备集
18
2n
真值函数与联结词
每个(二元)联结词确定了一个(二元) 真值函数。 每个(二元)真值函数也确定了一个 (二元)联结词。 二元联结词总共可以有24=16个
19
真值函数确定联结词
20
所有可能的联结词
二元联结词总共可以有24=16个
p q 0 0 1 1 0 1 0 1
永 p 假 ∧
?
0 0 1 0
12
通过真值表构造公式
A=p∧¬q ∧ r
1 0 1
B= ⇔ (┐p ∨ ┐q ∨ r) ∧ (┐p ∨ ┐q ∨ ┐ r)
1 1 0 1 1 1
13
举例(等值式S23)
A, B, C, D 4人做百米竞赛,观众甲、乙、 丙预测比赛名次为: 甲:C第一,B第二; 乙:C第二,D第三; 丙:A第二,D第四; 结果甲,乙,丙各对一半,试问实际名 次(无并列)
10
通过真值表构造合取范式
α=(p∧q) → (¬(q∨r)) ⇔ (┐p ∨ ┐q ∨ r) ∧ (┐p ∨ ┐q ∨ ┐ r)
1 1 0 1 1 1
11
真值表确定公式
p 0 0 0 0 1 1 1 1 q 0 0 1 1 0 0 1 1 r 0 1 0 1 0 1 0 1 A 0 0 0 0 0 1 0 0 B 1 1 1 1 0 1 1 0
p
?
0 1 0 0
q
q
p p ∇ ∨ q q
?
1 0 0 0
p ¬ ↔ q q
q ¬ p → p → p q
?
1 1 1 0
永 真
0 0 0 0
0 0 0 1
0 0 1 1
0 1 0 1
0 1 1 0

何新:论逻辑学第五公理

何新:论逻辑学第五公理

何新:论逻辑学第五公理我们经常听到人们用某种可能性的模态命题(modal proposition),做实然或必然性模态的论证。

也就是说,仅仅陈述一种可能性,而错误认为可能性即等于实然性或者必然性。

这是非常谬误的论说方式,但是经常会发生,因此有必要认知和讨论一下逻辑学的第五公理。

逻辑第五公理可以称作模态等价性公理,即可能p,可能q……以及不可能p,相互等价。

举例,模态命题1:公鸡可能会孵小鸡那么其意义与模态命题2:公鸡可能不会孵小鸡——以及模态命题3:公鸡不可能会孵小鸡,三个命题貌似相反,但实质都是虚拟的现实,都是没有现实发生的事情,因此都是虚假而非真实的,所以互相等价。

换句话说即:尽管此三个命题内涵意义似乎相反,但作为都是仅仅属于可能性的模态命题,其价值(真假值)等价,可以同假,也可以同真。

因此这是一个重要的逻辑定律——即:在纯形式的意义上,某种可能模态,与其相反之可能模态互相为等价。

同样——“明天可能下雨”,那么此话等价于——“明天可能没有雨而有雾霾”,或者等价于“明天可能不下雨”。

这些命题看起来互相反对,事实上却都是等价的,因为它们都是虚拟现实,都是非真命题。

因此,陈述不确定的可能模态,对于增进对于事物的认知,没有实际意义。

在纯可能性的世界中,矛盾命题及判断、对立命题及判断皆具有同等意义——同假或同为虚拟性的真,即可能/不可能的真。

总之,第五公理认为一切可能模态具有等值意义——即都属于非真命题,不具有可论证性。

第五公理背反于逻辑学第一、第二、第三公理的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在虚拟世界中,一切都是可能的,而且,当且仅当——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顺便补充一句,虚拟可能的真假模态逻辑分析,并不同于概率论对于可能性的统计学计算,后者有定量计算,二者的逻辑意义完全不同。

而在我辩证的泛演化逻辑中,讨论可能模态向现实模态的演化,则是属于另一范畴的问题。

】。

数理逻辑课件 第5节 一阶逻辑基本概念

数理逻辑课件  第5节 一阶逻辑基本概念

代换实例
定义9 设A0是含命题变项 p1, p2, …, pn的命题公式, A1, A2, …, An是n个谓词公式,用Ai (1in) 处处代替 A0中的pi,所得公式A称为A0的代换实例. 例如: F(x)G(x), xF(x)yG(y)等都是pq的代 换实例. 定理2 重言式的代换实例都是永真式,矛盾式的代 换实例都是矛盾式.
(也可能相同),真值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 12/29
实例
注意:题目中没给个体域,一律用全总个体域.
例4 在一阶逻辑中将下面命题符号化. (1) 正数都大于负数.
解: (1) 令 F(x):x为正数, G(x):x为负数, H(x,y):x>y, 则有
xy(F(x)G(y)H(x,y))
13/29
21/29
封闭的公式
又如: x, x中的x是指导变元, 辖域为 (F(x,y,z)y(G(x,y)H(x,y,z))). y中的y是指导变元, 辖域为(G(x,y)H(x,y,z)). x的3次出现都是约束出现, y的第一次出现是自由出现, 后2次是约束出现, z的2次出现都是自由出现.
实例
例1 用0元谓词将命题符号化. (1) 墨西哥位于南美洲. (2)2 是无理数仅当3 是有理数. (3) 如果2>3,则3<4.
在一阶逻辑中: (1) F(a),其中,a:墨西哥,F(x):x位于南美洲. (2) F(2 )G3( ), 其中,F(x):x是无理数,G(x):x是有理数 (3) F(2, 3)G(3, 4), 其中,F(x, y):x>y,G(x, y):x<y
9/29
实例
注意: (1) 不含个体变项的谓词称为0元谓词. (2) 当谓词为谓词常项时, 0元谓词为命题. (3) 任何命题均可以表示成0元谓词,因而可 将 命题看成特殊的谓词.

交大数理逻辑课件5-1谓词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

交大数理逻辑课件5-1谓词逻辑的等值和推理演算

设:P(x)是含自由变元x的任意谓词公式。
q是不含变元x的谓词公式
量词分配等值式的证明
(x)(P(x)∨q) = (x)P(x)∨q 依据:若存在一个解释I,使
A真B就真,B真A就真,则
A真Þ B真
A=B
设在一解释I下,有 (x)(P(x)∨q) =T
从而对任一个x, 使 P(x)∨q =T
又①设q=T, 有 (x)P(x)∨q =T
如由:(PQ) = PQ ,得
((x)F(x)(y)G(y)) = (x)F(x)(y)G(y)) 如由: PQ = PQ
(x)F(x)(y)G(y) = (x)F(x)(y)G(y)
5.1.2 否定型等值式
设P(x)是含自由变项x的任意谓词公式。则
¬(x)P(x) = (x)¬P(x)
¬(x)P(x) = (x)¬P(x) 设个体域为实数R
从语义上说明
P(x): x是有理数
¬(x)P(x):并非所有的x都具有性质P,
相当于至少存在一个x不具有性质P,即(x)¬P(x)
所以:¬(x)P(x) = (x)¬P(x)
¬(x)P(x):并不存在一个x具有性质P
相当于没有x具有性质P,即(x)¬P(x)
所以,¬(x)P(x) = (x)¬P(x)
则A=B
A真Þ B真
设任一解释I下有 ¬(x)P(x)=T
则 (x)P(x)=F 即存在一个x0,使P(x0)= F 于是,¬P(x0)= T ∴在解释I下 (x)¬P(x)=T
B真Þ A真
设任一解释I下有 (x)¬P(x)=T
即存在一个x0,使¬P(x0)=T 于是, P(x0)=F 则 (x)P(x)=F 即 ¬(x)P(x)=T

全版数理逻辑 .ppt

全版数理逻辑 .ppt
A和B不相交<=>﹁(x)(xA^xB). ▪ 若A和B不是不相交的,就称A和B是相交的.
例如
{1,2} {1,2,3}, {1,2} {1,2}, {1,2}和{3,4,5}不相交, {1,2}和{2,3,4}相交。
精选文档
20
9.2.2 特殊集合
空集和全集是两个特殊集合.它们的概念相 简单,但在集合论中的地位却很重要.下面 介绍这两个集合.
AB<=>(x)(xA→xB).
当A不是B的子集合时,即AB不成立时,记作A B(子集合可简称为子 集)。
▪ 注意区分和.例如
{a} {{a},b} 但 {a} {{a},b},
{a,b}{a,b,{a}} 但 {a,b}{a,b,{a}}.
AB表示A是B的一个元素,AB表示A的每个元素都是B的元素.此外, 是集合论的原始符号,这是一个基本概念;但是是由定义出来的概 念.
▪ 这个定义也可以写成
A=B<=>(x)(xA←→xB),
A≠B<=>(x)﹁(xA←→xB).
精选文档
14
▪ 这个定义就是集合论中的外延公理,也叫外延原 理.它实质上是说“一个集合是由它的元素完全决 定的”.因此,可以用不同的表示方法(外延的或内 涵的),用不同的性质、条件和内涵表示同一个集 合.例如
精选文档
26
9.3.2 广义并和广义交
▪ 广义并和广义交是一元运算,是对一个集合 的集合A进行的运算.它们分别求A中所有元 素的并和交,A中可以有任意多个元素,它们 就可以求任意个元素的并和交.A中若有无限 多个元素,它们就可以求无限多个元素的井 和交.广义并和广义交是并集和交集的推 广.
精选文档
精选文档

《高级数理逻辑》课件

《高级数理逻辑》课件

介绍基于高级数理逻辑研究的智 能推理算法,让计算机更高效地 进行推理和判断。
多值逻辑及其应用
多值逻辑概述
介绍多值逻辑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与二值逻 辑的区别。
多值逻辑在人工智能中的应用
深入研究多值逻辑在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 和智能系统中的应用,以提高其智能水平。
多值逻辑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
探索多值逻辑在计算机编程、信息理论和密码 学等方面的应用。
模型检验方法
介绍基于多值逻辑的模型检验方法及其应用, 以确保系统或软件的正确性。
模态逻辑理论及扩展
1
经典模态逻辑
2
探讨经典模态逻辑的语法、语义、推理
规则及其应用。
3
非经典模态逻辑
4
介绍非经典模态逻辑,如增长逻辑、其 他模态逻辑和拓扑逻辑等,并探讨其应
用。
模态逻辑概述
介绍模态逻辑的基本概念、语言和语义。
二阶逻辑理论及应用
1 二阶逻辑概述
介绍二阶逻辑中的语法、 语义和推理规则。
Hale Waihona Puke 2 二阶逻辑的应用探讨二阶逻辑在模型论、 计算机科学和数学中的应 用。
3 高维逻辑
介绍高维逻辑的概念、语 言和语义,以及它在数学、 物理学和哲学中的应用。
可计算论概述及相关定理
可计算性理论
介绍可计算性理论和计算模型, 如图灵机、λ演算和递归函数等。
动态模态逻辑
研究模态逻辑中时间、知识和行动等概 念的语义和推理规则。
一阶逻辑及其扩展
概述
介绍一阶逻辑中的语法、语义和 推理规则。
一阶逻辑扩展
研究一阶逻辑的拓展,如高阶逻 辑、无限值逻辑和时态逻辑等, 并探讨其应用。
程序语言理论
介绍一阶逻辑在程序语言理论中 的应用,包括程序设计、程序分 析和验证等。

第五讲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方法

第五讲逻辑思维与创造性思维方法
为b、c)。 所以,推测是血清的滤过物
能诱发动物冬眠。
“穆勒五法”考察的都是部分场合,属于
不完全归纳法,因此其结论的可靠性虽然有
所提高,但仍然具有或然性,且只适用于有
确定因果关系的事物。
作用:发现普遍原理,设计实验。
归纳的哲学基础:
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共性寓于个 性之中,通过个性可以认识共性。 但有时认识的不一定是一类事物全体所 具有的本质的共性,而可能是部分事物的共 性。
注意:比较与分类的关系 ——a. b. c
2、比较与分类方法的规则: 比较法
彼此本质上有某种联系 按同一标准进行 往往采用中介手段
注意从属关系 注意相应相称 依照一个本质的根据 分类不应越等
分类法
3、比较与分类方法的作用: 进行定性鉴别和定量分析 启发思考,甚至导致重大发现 历史比较法 揭示矛盾,发现问题
思维。
或: 是人们对问题的答案或事物的本质、 规律不经反复思考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洞察。
例:
• 居里夫人对新放射性元素的判断 • 某专家关于水利工程建设方案的意见


◆ 直觉思维的特征
思维对象的总体性;
思维的瞬时性和顿悟性;


思维环节的间断性(跳跃性);
思维结果的猜测性。
◆ 直觉思维的作用
物理学中的质点、刚体等。
⒋ 理想实验
是在思维中借助于科学想象和逻辑推理
而进行的实验。
它可以突破物质条件的限制。
如: ◆ 在伽利略的斜面实验中,设想斜面
光滑得没有阻力。
◆在爱因斯坦的 “火车实验”中设想
火车以接近光的速度运行。
二、比较、分类、类比 (一)比较与分类
(1)比较法:确定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 点、共同点的一种逻辑方法。 (2)分类法:根据对象的共同点和差异点, 将研究对象区分为不同的种 类,并形成有一定从属关系 的不同等级的系统的逻辑方 法。

高级数理逻辑

高级数理逻辑
---------------------------------------------------------15
1.2 数理逻辑的发展过程
第五阶段:公理集合论促进了数理逻辑形式 系统的产生 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逻辑学家、数 学家罗素在集合论的研究过程中,于1903 年提出了著名的罗素悖论(数学史上的第 三次危机)。罗素悖论动摇了集合论的基 础,促使人们去研究数学中的矛盾性。从 而提出了公理集合论。公理集合论的产生 和发展,促进了形式系统的产生。
10
1.1 基本概念
语义 涉及符号和符号表达式的涵义。 语法 涉及符号表达式的形式结构,不考虑 任何对语言的解释。
两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11
1.2 数理逻辑的发展过程
逻辑学→数理逻辑→形式逻辑→计算逻辑 第一阶段:逻辑学思想的提出 亚里士多德提出建立探索人类推理、 思维原则的学科,从而有了逻辑的概念。
14
1.2 数理逻辑的发展过程
第四阶段:发展为独立的学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数理逻辑有 了比较大的发展,1884年,德国数学家弗 雷格出版了《数论的基础》和《符号论》, 在书中引入量词的符号,使得数理逻辑的 符号系统更加完备。对建立这门学科做出 贡献的,还有美国人皮尔斯,他也在著作 中引入了逻辑符号。从而使现代数理逻辑 最基本的理论基础逐步形成,成为一门独 立的学科。
---------------------------------------------------------16
1.2 数理逻辑的发展过程
第六阶段:形式推理自动化的产生 1965年Robinson提出了归结原理 (Principle of Resolution),归结原理提 出了基于形式描述的,利用计算机的推理 方法。从而使机器定理证明和计算机辅助 软件工程得到长足的发展。

数理逻辑简介.ppt课件

数理逻辑简介.ppt课件

14、等价否定等值式 A B A B
15、归谬论 (A B) (A B) A
三、等值演算。
置换定理:如果 A B,则 ( A) (B)。
例2、验证下列等值式。
(1) p (q r) ( p q) r
(2) p (q r) p (q r) q r (3) q (p q) p 1
q (q p)
q (q p)
(q q) p
1 p 1
分配律 矛盾律 同一律 德摩根律 结合律 排中律 零律
考虑问题:能否利用等值式来化简,或判断 公式的类型(重言,矛盾,可满足)。
判断一个公式是否重言式,矛盾式,可满足 式,或者判断两个命题公式是否等值。有两种方 法,即真值表法和等值演算法。
内容:等值关系,24个重要等值式,等值演算。 重点:(1) 掌握两公式等值的定义。
(2) 掌握24个重要等值式,并能利用 其进行等值演算。
一、两命题公式间的等值关系。
1、定义:设 A, B为两命题公式,若等价式 A B 是重言式,则称 A与B是等值的,记作 A B 。
2、判定 。
判断两公式 A, B是否等值,即判断 A B
例2、 p p q r p r
为_5__层公式。
3、真值表。
公式 A 的解释或赋值
赋值
成真赋值 成假赋值
(使A为真的赋值) (使A为假的赋值)
如公式 A ( p q) r ,110( p 1, q 1, r 0 ,
按字典序)为 A 的成假赋值,111,011,010……
等是 A 的成真赋值。
2、结合律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3、分配律 A (B C) (A B) (A C) , A (B C) (A B) (A C)

普通逻辑学第五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普通逻辑学第五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T
F
T
F
F
表共有4行;有n个命题变项时, 真值表共有2的n次方行。
T
F
F
F
F
F
T
T
F
F
F
T
F
F
F
F
F
T
F
F
F
F
F
F
F
普通逻辑学第五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 3、联言命题的种类和省略式 • 3.1复合谓项联言命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列谓项和一个相同的主项构成的联言命题。 • 它反映同一客观对象具有或不具有多种不同事物情况,通常只写一次主项,其余都承前省略。
普通逻辑学第五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 1、联言命题是反映若干事物情况同时存在的命题。它可以有多个联言肢。表示“联言”的数理 逻辑符号通常是“ ”(读作“合取”),因此又叫合取命题。
•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并且是中国的执政党。 • (pq)
• 人是两足无羽毛的动物,是有语言能理性思维的动物,能制造和使用劳动工具。 • (p q r)
普通逻辑学第五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p
q
pq
T
T
F
T
F
T
F
T
T
F
F
F
普通逻辑学第五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 3、选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是选言命题,并且根据各选言肢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推出结论的演绎推 理。
• 3.1相容选言推理:前提中有一个相容选言命题的推理。 • 只有一个有效式:((pq)p) q • pq • p
普通逻辑学第五讲复合命题及其推理
• 2.3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反映某事物情况是另一个事物情况的充分且必要条件的命题。 • “一个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当且仅当它是等角三角形。” • ■ 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的含义是:如果有p,那么必有q;并且,只有p才q(如果没有p,就没有q

北邮高级数理逻辑课件

北邮高级数理逻辑课件

形式系统由{∑, TERM, FORMULA, AXIOM, RULE}等5个部分构成,其中 称为符号表,TERM 为项集;FORUMULA 为公式集;AIXIOM 为公理集;RULE 为推理规则集。

:1、 符号表∑为非空集合,其元素称为符号。

2、 设∑*为∑上全体字的组合构成的集合。

项集TERM 为∑*的子集,其元素称为项;项集TERM 有子集V ARIABLE 称为变量集合,其元素称为变量。

F(X) a, X,3、 设∑*为∑上全体字的组合构成的集合。

公式结FORMULA 为∑*的子集,其元素称为公式;公式集有子集ATOM ,其元素称为原子公式。

A(f(a,x1,y)), A →B4、 公理集AXIOM 是公式集FROMULA 的子集,其元素称为公理。

5、 推理规则集RULE 是公式集FORMULA 上的n 元关系集合,即RULE=)}2(|{n FORMULA r n n n r ⊆∧≥∧∃是正整数,其元素称为形式系统的推理规则。

其中公式集和项集之间没有交叉,即TERM ∩FORMULA =φ,公式和项统称为表达式。

由定义可知,符号表∑、项集TERM 、公式集FORMULA 是形式系统的语言部分。

而公理集AXIOM 、推理规则集RULE 为推理部分形式系统特性1、 符号表∑为非空、可数集合(有穷、无穷都可以)。

2、 项集TERM 、公式集FORMULA 、公理集AXIOM 和推理规则集RULE 是递归集合,即必须存在一个算法能够判定给定符号串是否属于集合(可判定的)。

3、 形式系统中的项是用来描述研究的对象,或者称为客观世界的。

而公式是用来描述这些研究对象的性质的。

这个语言被称为对象语言。

定义公式和项产生方法的规则称为词法。

公理:I))((A B A →→ II))()(())(((C A B A C B A →→→→→→ III ))())()(((A B B A →→⌝→⌝证明:A →A(1)A →(A →A)((A →(B →C))→((A →B)→(A →C))((A →(B →A))→((A →B)→(A →A))((A →((A →A)→A))→((A →(A →A))→(A →A))A →((A →A)→A))(A →(A →A))→(A →A)(A →(A →A))A →ABB A A →, 已知:R 是一个有关公式的性质证明:R 对于所有公式有效I. 对于)(FSPC Atom p ∈,则)(P RII. 假设公式A 和B 都具有RIII. )(FSPC Atom A ∈∀,且)(A R ,则)(A R ⌝IV. B A ,∀是公式,如果)(A R 且)(B R ,则)(B A R →根据:形式系统的联结词只有两个→⌝,,因为在命题逻辑的语义上,其他联结词可以有这两个联结词表示。

第五章 数理逻辑

第五章  数理逻辑

(1)
(2)
我们常把重言式记作1,把矛盾式记作0
定义4、设A,B是命题公式,若A B是重言式,则称A与B等值的,
记作
, 读作A与B等值.
例4 判断下列各组公式是否等值
(1)
(2)
对于命题公式A,B,C,有下列性质
(1)自反性:
;(2) 对称性:若
,则
(3) 传递性:若

c
• 重要的等值式,希望同学们牢记
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例8、证明
第三节:对偶与范式
• 一、对偶
• 定义1、在仅含有
的命题公式A中,将∧,∨分别换成∨,∧,
若A中有1或0亦互相取代,所得公式 称作A的对偶.
• 显然A也是 的对偶.
• 例1、试写出下列公式的对偶
(1)
(2)
• 定理1、设A与 是互为对偶的两个公式,所有的命题变元为
•则
•或
成的表,称为命题公式A的真值表.
例2、试求下列公式的真值表
(1)
(2)
(3)
定义3、设A是一个命题公式:
(1)若A在它的各种指派下取值均为真,则称A是重言式或永真式.
(2)若A在它的各种指派下取值均为假,则称A是矛盾式或永假式.
(3)若A不是矛盾式,则称A是可满足式.
例3、用真值表判断下列公式的类型
PQ P
00
第二节 命题公式及公式的等值和蕴含关系
• 我们知道,不含任何联结词的命题称为原子命题,至少包含一个联结 词的命题称作复合命题.原子命题的真值是唯一的,所以也称原子命题 为 命题常项或命题常元.真值可以变化的陈述句称作命题变元或命题 变项(如x+y≥0)
• 一、命题公式 • 由命题变元,联结词和圆括号按一定规则组成的符号串称作合式公式. • 定义1、命题公式是由下列规则产生的符号串: • (1)单一的命题变元本身是一个合式公式. • (2)如果A是合式公式,则 A是合式公式. • (3)如果A和B是合式公式,则A B, A v B, A B,A B都是合式公式. • (4)只有有限次地应用(1),(2),(3),所产生的符号串才是

高三数学第六章第5课时好评课件

高三数学第六章第5课时好评课件

目录
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 相同属性 (1)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____________; (2)从已知的相同属性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__________. 一般性命题 2.类比推理 (1)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或一致)性质, 推测 类似(或相同) 其中一类事物具有另一类事物___________的性质的推理, 叫作类比推理(简称类比). 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① 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 相似性或一致性 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 明确的命题. (2)前提为真时,结论可能为真的推理,叫作合情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数学中常用的合情推理.
目录
BC2 BC2 = = . BD· DC· BC· BC AB2 · 2 AC 又 BC2=AB2+AC2, AB2+AC2 1 1 1 ∴ 2= = + . AD AB2 · 2 AB2 AC2 AC 1 1 1 ∴ 2= 2+ 2. AD AB AC 类比 AB⊥AC,AD⊥BC 猜想: 四面体 A-BCD 中,AB、AC、AD 两两垂直,AE⊥平面 BCD, 1 1 1 1 则 2 = 2 + 2 + 2. AE AB AC AD
目录
Sn 故{ }是以 2 为公比,1 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n (大前提是等比数列的定义,这里省略了) Sn+ 1 Sn- 1 (2)由(1)可知 =4· (n≥2), n+1 n-1 Sn- 1 n-1+2 ∴Sn+1=4(n+1)· =4· ·n- 1 S n-1 n-1 =4an(n≥2),(小前提) 又 a2=3S1=3,S2=a1+a2=1+3=4=4a1,(小前提) ∴对于任意正整数 n,都有 Sn+ 1=4an.(结论) (第(2)问的大前提是第(1)问的结论以及题中的已知条件)

第五章 高级数理逻辑

第五章 高级数理逻辑
i
26
当涉及归纳定义的集S上的函数f的递归定 义和递归定义原理时,应当要求S中的元有 唯一的生成过程 例 M={0,1},g1是一元函数,且有g1(0)=1, g1(1)=0,故S={0,1}中的0和1可以由M生成, 也可以由g1生成,即生成过程不唯一.

27

例 令h(0)=h1(0)=0和h(1)=h1(1)=1,则按照 递归定义S上的函数f如下:

19
归纳证明
使用如上定理作出的证明,称为归纳证明, 即用归纳法作出的证明。 命题“对于任何n∈N,R(n)”是归纳命题, 其中n是归纳变元,这是说,当证明归纳命 题时,要对n做归纳。

第一步,称为(归纳的)基始,是证明定理中
的(i),即0有性质R。 第二步,称为归纳步骤,是证明其中的(ii),即 后继运算保存R性质。归纳步骤中的假设R(n) 称为归纳假设。
28
f(x)=h(x) 对于任何x∈M f(g1(x))=h1(f(x)) 对于任何x∈S 当0,1 ∈M时,有 f(0)=h(0)=0和f(1)=h(1)=1 但是此外,也有 f(0)= f(g1(1))=h1(f(1)) =h(1)=1 f(1)= f(g1(0))=h1(f(0)) =h(0)=0
22
递归定义原理
在归纳定义的集上定义函数,可以采用递 归定义的方法。 定理2 设g和h是N上的已知函数,则存在唯 一的N上的函数f,使得

f(0)=g(0),
f(n’)=h(f(n))
或 f(n’)=h(n, f(n)) .

对于任何n∈N,f(n)的值能够由上述定义f 的方程通过f(0),f(1),…,f(n-1)计算出来。称 这种定义为递归定义。

高等数学 第十七章数理逻辑

高等数学  第十七章数理逻辑

S Gn 即Gn是S的逻辑结果,归纳完成。
充分性,若G是S的逻辑结果,由演绎的定 义知,G是如下演绎:
G1 ,…,Gk ,G 的逻辑结果,其中 G1 ,…,Gk 是S中所有 公式。
定理2.3.3
❖设S是前提公式集合,G,H是两个公式。 如果 从S∪{G}可演绎出H,则从S可演绎出GH。
❖证明:因为从S∪{G}可演绎出H,由定理2.3.2 知,H是S ∪{G}的逻辑结果。 亦即
❖显然,公式G,H等价的充要条件是 公式GH是恒真的。
基本等价式
1) (GH)=(GH)(HG); 2) (GH)=(GH); 3) GG=G,GG=G; 4) GH=HG,GH=HG; 5) G(HS)=(GH)S,
G(HS)=(GH)S;
(等幂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基本等价式
6) G(GH)=G,G(GH)=G; (吸收律)
的使用是完全不一样的,熟悉这些规律可 以使我们的思维正确而敏锐。
定义2.3.2 完备集
❖设Q是逻辑运算符号集合,若所有逻 辑运算都能由Q中元素表示出来,而Q 的任意真子集无此性质,则称Q是一个 完备集。
❖可以证明,{,},{,}都是完备 集。
定义2.3.3 与非式
❖设P,Q是两个命题,命题 “P与Q的 否定”称为P与Q的与非式,记作PQ。 “”称作与非联结词。 PQ为真当且仅 当P,Q不同时为真。
❖注意: 符号“”和“=” 一样,它们都不是 逻辑联结词,因此,G=H,GH也都不是公式。
❖ 是一种部分序关系。
❖公式G蕴涵公式H的充要条件是:公式GH是 恒真的。
❖例如:(PQ)P,(PQ)Q
定义2.3.6
❖设G1, …, Gn,H是公式。 称H是G1, …,Gn 的逻辑结果(或称G1, …, Gn共同蕴涵H),当 且仅当公式G1 … Gn蕴涵H。 ❖显然,公式H是G1, …, Gn的逻辑结果的充 要条件是:公式((G1 … Gn)H)是恒真 的。

课件:数理逻辑 第五节课 04.01

课件:数理逻辑 第五节课 04.01
答疑
每周三下午,具体在周一预约后确定,
我会把信息发到公邮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回顾
正确的推理形式
•语形学
•语义学

的重言后承(或者
重言蕴涵

一.回顾
正确的推理形式
•语形学
•语义学
是 的重言后承(或者
只需考虑 为有穷集
重言蕴涵

一.回顾
正确的推理形式
•语形学
•语义学
是 的重言后承(或者 重言蕴涵 )
只需考虑 为有穷集, ={ 0, 1,
n}
{ 0, 1,
( 0
n}
1
n)
一.回顾
正确的推理形式
•{ 0, 1,
n}

重言蕴涵
•真值表法
•树形法
( 0
重言式
1
n)
一.回顾
正确的推理形式
•{ 0, 1,
( 0
n}
1
n)

重言蕴涵
重言式
•真值表法
•树形法
•是否是重言式,是否是正确的推理形式 是可判定
的(理论上有程序)
接下介绍 推理系统或者演算系统
(p
(q
(q
r))
((p
F (p
这些系统都是可靠而完全的。
它们都完全抓住了重言式(进而正确的推理形式)
二. 演算(推理)系统(一)
•系统0
(1)形式语言 0
(2)公理集 有十三条公理
(3)两条推演规则
二. 演算(推理)系统(一)
•系统0
(2)有十三条公理
分别用 0代替p
用 1代替q
用 2代替r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5 一阶谓词语义系统 4.5.1 什么是形式系统语义抽象公理系统或者形式系统,具有较高的抽象性。

因此,已经脱离了任何一个具体的系统,但是我们可以对形式系统作出各种解释。

通过这种解释将形式系统对应到各种具体的系统中取。

例如可以将一阶谓词逻辑系统,解释到平面几何系统中。

怎样将形式系统解释成具体系统呢?我们先看下面的例子:如果我们要知道)),1((x f xP ∀的具体的真值=1,我们至少要知道以下事情: 1、 x 在什么范围之内,x 范围是实数。

2、 f 是什么? (X+1)3、 P 是什么?P 代表的是大于=04、 a=?a=15、 x=?,x =5,-4例如,我们可以作出以下解释: 1、解释1:● x 在实数中取值 ● P 表示等于0●),(a x f 表示x-a● a=5因此,公式解释为05==-x 。

令x=5, 则1))),(((=x a f P v s(x) ->5s(f(a,x) ->I(f)(I(a),s(x)) 令x=6,则0))),(((=x a f P u 2、解释2:● x 在实数中取值 ● P 表示大于等于0●),(a x f 表示2)(a x -因此,公式解释为0)(2>=-a x 。

这个公式不必对a 和x 作出具体解释,就可以确定公式的真值。

即对于任何实数x ,和赋值映射v ,1)))(((2=-a x P v 。

由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要对形式系统作出解释,我们要了解以下问题:✓x取值于哪里?即规定讨论问题的领域。

✓给出谓词的含义和谓词的真值✓给出函数的解释✓给出变量和常量的值✓根据连接词的赋值规则,赋值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语义系统-指称语义的主要内容。

现代逻辑语义学理论的创始人是美籍波兰逻辑学家、哲学家A. Tarski,其奠基性文章是他在1933年发表的《形式语言中的真实概念》。

后来被称为模型论—标准语义学理论。

进一步的发展由维特根斯坦最早提出设想,卡尔纳普最早把它展开为系统。

这体现在他1947年发表的《意义和必然性》一书中;卡普兰·克里普克(S.kripke)和蒙太古作出了进一步的贡献,提出了非经典逻辑的语义学理论—模态逻辑语义学(克里普克结构)。

4.5.2形式语义基本概念1、指称语义:语义是由语义结构和以及在这种结构下公式赋真值的规定构成的。

2、语义结构:对于抽象公理系统或形式系统作出的一种解释。

包括个体域和在这种个体域上的个体运算和个体间关系。

下面给出形式系统语义的定义:3、形式语义:设FS是已经存在的形式系统,FS的语义有语义结构和赋值两个部分组成:a)语义结构:当FS的项集TERM不为空时,由非空集合U和规则组I所组成二元组(U,I),称为形式系统FS的语义结构。

其中U和I的性质如下:i.U为非空集合,称为论域或者个体域;ii.规则组I,称为解释,根据规则组的规定对项集TERM中的成员指称到U 中的个体;规定对原子公式如何指称到U中的个体性质(U的子集)、关U的子集)。

系(nb)指派:若形式系统FS中的变量集合Variables非空,那么下列映射称为指派:s:varibles->U。

对于给定的语义结构,可以将指派扩展到项集TERM上:s:TERM->U;s=S(t) 当t 为变元S指派t中变元由解释确定当t为非变元F(x,a) = I(f) (x, I(a)) = s1( I(f) (x, I(a))) = I(f) (s(x), I(a))P(f(a,x)) =I(P)(I(f)(a,s(x)))c)赋值:是指一组给公式赋值的规则,据此规则可对每一结构U和指派S确定一由原子公式到值域的映射v:atomic->value。

根据这个赋值规则,可以将赋值映射进行扩展:v为v:d) 可满足:公式A 称为可满足,如果存在结构S 与指派s ,使一个赋值映射v 满足v(A)=1,否则为不可满足。

|=P(f(x,y))F(x,y) s(x,y)=(1,2) s(f(x,y))=I(f)(1,2)=I(f)(s(x),s(y)) V(P(x,y)=V(I(P)(s(x),s(y))→V(I(Q)(s(x)))4.5.3 一阶谓词语义1、语义结构:一阶谓词形式系统采用TARSKI 语义结构。

这种语义结构以}1,0{=VALUE 为其真值集合。

每一个Tarski 语义结构S ,由非空集合U 和下列解释I 构成:i . 常元:对于任一常元a, I(a)∈U, I(a)记为a ,为论域中的一个元素;ii .函数: 对于任一n 元函数)(,n n f I f 为U 的一个n 元函数,记为n f :U U n →;iii .谓词:对于任一n 元谓词nP ,)(n P I 为U 上的一个n 元关系,记为)(n P,n n U P ⊆。

当n=1时,1P 为U 的子集。

2、指派:指派S 为变元集合{}.......,21r r 到U 上的映射。

S 可以扩展为U TERM S →:: F(a,x)S(x)=5 S(f(a,x))=I(f)(I(a),S(x))= I(f)(I(a),5)i . 对于每一变元v :)()(v S v S =; ii . 对于每一常元a :)()(a I a a S ==; iii .对于每一个n 元函词f n 和项t 1,t 2…….t n :).......)(),(()).......((21)(1)(t S t S f t t f S n n n =S(F(x1,x2))=F(S(x1),S(x2))由此可见,指派与结构无关,而S 与结构相关。

3、赋值:i .赋值映射v :Atomic →{}1,0定义为:对任何n 元谓词)(n P及项t 1……t n ,1)))(),......(((1)(=n n t S t S P v 当且仅当<)(),......(1n t S t S >)(u P ∈,其中)()()(n u P I P =。

Y>=X+1P(x,y), I(P)={<1,2>,<2,1>,<2,3><3,2> }, s(x)==3, s(y)=2?;;; I(P)(s(x),s(y))::P(<3,2>)=1 ii .赋值映射v 按下列规则扩展,{}1,0:→Formula v : ● 对原子公式A :)()(A v A v =;● 对于公式B ⌝,1)(=⌝B v 当且仅当0)(=B v ;● 对于公式B A →,1)(=→B A v 当且仅当,0)(=A v 或1)(=B v ; ● 对公式xA ∀,1)(=∀xA v 当且仅当对于U 中每一元素d ,[]1))|((=d x S A v ,其中[])|(d x S A 表示指派S 对x 指派元素d 。

4、所有公理为永真式:我们从公理中取公理5来证明,即证明|=)()(xB xA B A x ∀→∀→→∀为永真式。

已知:),(B A x →∀=1 求证:)(xB xA ∀→∀=1任意取一个结构,和这个结构任意一个指派,对于任意一个赋值f ,满足 f(),(B A x →∀)=1,则f()(xB xA ∀→∀)=1.任意取一个结构,一个赋值映射f ,f 满足f(),(B A x →∀)=1: 证明:f()(xB xA ∀→∀)=1.f(),(B A x →∀)=1, f(xA ∀)=1,证明:f(xB ∀)=1 D, B(d)=1;f((A →B)(d))=1 f(A(d)→B(d))=1; f(A)(d)=1f(A(d))=0,或者f(B(d))=1;;; f(A)(d)=1 f(B(d))=1对于论域中的任意一个个体,d, f(A(d)→B(d))=1, f(A(d))=1, F(B(d))=1f( (A(S[x|d])→B(S[x|d])) =1 A(d)=1,A(d)→B(d) 对于论域中的任意一个个体,d, f(A(S[x|d]))=1求证:对于论域中的任意一个个体,d, f(B(S[x,|d])=1证明:只要证明对任意结构U 和指派S ,对于任一赋值v :1))()((=∀→∀→→∀xB xA B A x v 成立。

由演绎定理可知,要证明╞)()(xB xA B A x ∀→∀→→∀,则只需证明:xA B A x ∀→∀),(╞xB ∀。

因此,只需证明对于任意结构U 和指派S ,如果U 和S 满足:╞)(B A x →∀和╞xA ∀成立;则在结构U 和指派S 下 ╞xB ∀在S 和U 下成立。

只需对任意元素d ,进行验证: 对于)|(d x S 和任意赋值v 由于:[]1))|()((=→d x S B A v (1)已知 []1))|((=d x S A v(2)已知由(1)可知,或者[]0))|((=d x S A v 或者[]1))|((=d x S B v 。

由(2)可知,[]1))|((=d x S A v ,因此[]1))|((=d x S B v 。

因此,命题成立。

5、语义构造的例子一阶谓词形式系统的语义结构为:只有一个函词、一个谓词和一个常元的形式系统(推理和符号与一阶谓词相同)。

P2, f1,a个体域:},23,1{ =U ,即自然数集合N 谓词:)2(P 为N 上的≤关系。

函词:)1(f为N 上的后继,即1)()1(+=x x f常元:1=a判断以下公式的真值:))(,(v f a P =1)),((2121v v f P v v ∃∀ ∀v1∃v2P(v1+1,v2)=1P(x1+1, x1+2))),((222v v f P v ∃=04.6 一阶元理论 4.6.1 语法构成对于一阶谓词形式系统的语法构成,主要有以下定理:✓ 独立性:FSFC 的公理集合是独立的。

✓ 一致性:FSFC 是一致的,即不存在FSFC 的公式A ,使├A 及├A ⌝同时成立✓ FSFC 是不完全的,即存在FSFC 的公式A ,使├A 及├A ⌝都不成立。

只需证明对于原子公式P(x), ├P(x), ├)(x P ⌝均不成立。

* FSFC 的不一致扩充为完全的。

A4 -(A-->(B-->A))✓ 半可判定性:FSFC 是半可判定的,即存在一个机械的实现过程,能对FSFC中的定理作出肯定判断,但对非定理的FSFC 公式未必能作出否定判决。

推广:设∑为FSFC 的一个可判定公式集(递归集),那么∑的演绎结果集合{}A A →∑|是半可判定的。

4.6.2 语义结构对于一阶谓词形式系统的语义主要有以下定理: ✓ 紧致性:对FSFC 的任何公式集合,如果∑的所有有穷子集可满足,那么∑也是可满足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