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与粒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
波与粒子
第十二章
§12-1 §12-3 §12-4 §12-5 光电效应
波与粒子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不确定关系
氢原子光谱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引言
十九世纪末,经典物理已相当成熟, 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识似乎已经完成。 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 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2)频率条件 在不同的定态之间跃迁时,将发射或 吸收一个光子。光子频率为 h E E
2 1
(3)轨道量子化条件 电子在确定轨 道上运动时,其轨道角动量 L= mvr 取 一些断续值。
h L n n , n 1,2,3, 2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
v2 m 核外电子运动: f e 2 4 0 r r h 轨道量子化: L mvr n 2 2 2 0h rn ( ), n 1,2,3, 2 me
hc
A
2.89 eV 2.30 eV 0.59 eV
1 2 (3) eU 0 mvm 2
U0 0.59 V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2-3 氢原子光谱 一. 氢光谱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原子发光是重要的原子现象之一, 光谱学的 数据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885年,巴尔末提出经验公式:
1 2 mvm h A 2
(1)反向截止电压Ua: (2)红限频率0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 2 eU a mvm 2
A h 0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eU a h( 0 )
反向截止电压Ua 与入射光频率 成线性关系。 由图可得: (1)与横轴交点为 红限频率0 逸出功
即电子只能在一些确定轨道上运动时,运动半径
e2
rn
2
在轨道 rn 上运动时,电子能量 En(能级值)为:
1 2 e 1 me En mv 2 ( 2 2) 2 2 n 8 0 h 40 rn
2
4
当电子在不同的能级 En、Em 之间跃迁时,辐射 电磁波的频率 为: h E E
黑体辐射 (紫外灾难)
开尔文:
跳出传统的物理学框架! 寻找以太的零结果 热辐射的紫外灾难 相对论 量子论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热辐射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
实验曲线
M B (T )
上一张 下一张
0
1
2
3
4
5
6 ( m)
返回
(2)普朗克公式 (内插法)
M ( , T ) c1
5
1 e
光强较弱
Ua
O
U
经典理论无法 解释这些实验规律。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2、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电磁辐射是由以光速 c 运动的局域于空间小 范围内的光量子所组成。即:
光是一束以光速 c 运动的粒子流。
光量子具有“整体性”。 一个光子只能整个地被电子 吸收或放出。 光子
= h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光子解释: 当金属中一个自由电子从入射光中吸收 一个光子后, 就获得能量 h , 如果 h 大于电子从 金属表面逸出时所需的逸出功 A , 这个电子就从金 属中逸出,而成为光电子,即产生光电效应。
金属板释放的电子称为 光电子,光电子在电场作用 下在回路中形成光电流。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 饱和电流 Im 与光强有关(成正比) (2) 对于确定的光( 一定),反向截止电压Ua一定, 与光强无关。
I
Im
光强较强
(3) 只有频率>0(红限) 的光,才产生光电效应。 (4) 光电子即时发射, 滞后时间 <10-9 秒。
1924年博士论文《量子理论 研究》,1929年诺贝尔奖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一、德布罗意假设
自然界是对称统一的。实物粒子(如电子,质 子,中子等)和光子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如果用能量E 和动量 p 来描述实物粒子的粒子性, 则可用频率 和波长 来表征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公式
(1924年)
1937年诺贝尔奖
电子枪
电子束 金箔 屏
电子 双缝 实验
12-5、不确定关系
波动性使微观粒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即坐标和 动量不能同时取确定值,存在一个不确定关系。
1927年,海森伯(W.Heisenberg)提出:
x px h
1932年获诺贝尔奖.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m n
me4 1 1 ( 2 2) 2 3 8 0 h c n m 1
与氢原子光谱经验公式是一致的。里德伯常量 R
me 7 -1 R 2 3 1.097 10 m 8 0 h c
玻尔的1913年的创造性工作对量子力学的建立有 着深远的影响。1914年,弗兰克和赫兹用实验证实了 原子中能级的存在而获1925年诺贝尔奖。玻尔获1922 年诺贝尔奖。
4 1 1 ( 2 2) B 2 n
1889年,里德伯提出:
1
n 3,4,5,
可见光区
1 1 R( 2 2 ) m n
1
m 1,2,3,
n 取值比 m 大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里德伯常量 R 1.097 107 m-1
1 1 里德伯公式: R( 2 2 ) m n
1
m 1, n 2,3 赖曼系,紫外区(1914)
m 2, n 3,4, 巴尔末系,可见光区(1885)
m 3, n 4,5,
帕邢系(1908) 红外区
m 4, n 5,6, 布拉开系(1922) m 5, n 6,7, 普丰德系(1924)
可见光 红 6562.8Å 蓝 4861.3Å 4340.5Å紫
1 2 动量: p m0v 动能: m0v eU 2 h h 12.25 德布罗意波长: Å p 2m0eU U
12.25 0.387Å 当U=1000 V时, 1000
与X光的波长相当。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电子衍射实验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二. 实验验证
戴维逊— 革末实验(1927年) 电子衍射实验
二、原子模型
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 1909年,α 粒子的 大角散射
1903年,西瓜模型 (蛋糕模型)
1911年,卢瑟福核 式结构(行星模型) 原子坍缩?
三、玻尔理论
(1)定态假设 核外电子只能在一系列确定的轨道上 运动。不同的轨道,能量不同。且在这些轨道上运动 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简称定态)。
h 6.62610 J s
34
1900年12月14日,柏林科学院 《正常光谱中能量分布律的理论》 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2-1
一. 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光电效应 当波长较短的 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到 某些金属表面上时,金属 中的电子就会从光中吸 取能量而从金属表面逸 出的现象。
Ua
Cs
Ca
A h 0
0
(2)斜率
h k tg e
下一张 返回
上一张
12-2
光子特性
光不仅具有波动性,还具有粒子性。这种双重 性称为波粒二象性。 光子能量:
= h
静能: E0 0 光子速度:c
h 光子质量: m 2 c
h h 光子动量: p mc c
c 2 / T
1
M ( , T )
瑞利 — 金斯线
维恩线
普朗克线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辐射黑体中分子、原子的振动可看作线性谐 振子,它和周围电磁场交换能量。这些谐振子只 能处于某种特殊的状态,它的能量取值只能为某 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即h、2h 、3h …
n nh
E mc h h p mv
2
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1892-1987)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宏观粒子与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例1:一子弹(m=0.05㎏,v=300m/s)的物质波波长?
h 4.4 10 35 m (很难显示波动性) mv
例2:经1000 V电压加速后电子的物质波波长?
1 2 mvm h A 2
19
A h 0 2.30 eV 3.6810
A 14 0 5.55 10 H z 绿光 h
0
c
J
0
ຫໍສະໝຸດ Baidu
540.1 nm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 2 (2) mvm h A 2
Ek (max) h A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4
氢原子的能级图:
E1 13.6 eV
13.6 En 2 eV n
E
0
n4 n3 n2
帕邢系 巴耳末系
激发态
5
13.6
n 1
基态
赖曼系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2-4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整个世纪以来,在 辐射理论上,相对于波 动的研究方法,我们过 于忽视了粒子的研究方 法;而在实物理论上, 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 呢?是不是我们关于粒 子的图象想得太多,而 忽略了波的图象呢? L. V. de Broglie
描写光的粒子性的 、p,与描写光的波动性 的 、 通过桥梁 h 联系。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例1:从钠中脱出一个电子至少需要2.30 eV的能量, 如用波长为=430 n m的光投射钠的表面上,试求: (1)钠的截止频率 0及其相应的波长 0 ; (2)出射光电子的E k (max) (3)截止电压 U 0 。 解:(1)
波与粒子
第十二章
§12-1 §12-3 §12-4 §12-5 光电效应
波与粒子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不确定关系
氢原子光谱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不确定关系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引言
十九世纪末,经典物理已相当成熟, 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识似乎已经完成。 在物理学晴朗天空的远处,还有两朵 小小的令人不安的乌云。
(2)频率条件 在不同的定态之间跃迁时,将发射或 吸收一个光子。光子频率为 h E E
2 1
(3)轨道量子化条件 电子在确定轨 道上运动时,其轨道角动量 L= mvr 取 一些断续值。
h L n n , n 1,2,3, 2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玻尔对氢原子光谱的解释:
v2 m 核外电子运动: f e 2 4 0 r r h 轨道量子化: L mvr n 2 2 2 0h rn ( ), n 1,2,3, 2 me
hc
A
2.89 eV 2.30 eV 0.59 eV
1 2 (3) eU 0 mvm 2
U0 0.59 V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2-3 氢原子光谱 一. 氢光谱
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原子发光是重要的原子现象之一, 光谱学的 数据对物质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885年,巴尔末提出经验公式:
1 2 mvm h A 2
(1)反向截止电压Ua: (2)红限频率0 :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
1 2 eU a mvm 2
A h 0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eU a h( 0 )
反向截止电压Ua 与入射光频率 成线性关系。 由图可得: (1)与横轴交点为 红限频率0 逸出功
即电子只能在一些确定轨道上运动时,运动半径
e2
rn
2
在轨道 rn 上运动时,电子能量 En(能级值)为:
1 2 e 1 me En mv 2 ( 2 2) 2 2 n 8 0 h 40 rn
2
4
当电子在不同的能级 En、Em 之间跃迁时,辐射 电磁波的频率 为: h E E
黑体辐射 (紫外灾难)
开尔文:
跳出传统的物理学框架! 寻找以太的零结果 热辐射的紫外灾难 相对论 量子论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热辐射 普朗克的能量子假说
实验曲线
M B (T )
上一张 下一张
0
1
2
3
4
5
6 ( m)
返回
(2)普朗克公式 (内插法)
M ( , T ) c1
5
1 e
光强较弱
Ua
O
U
经典理论无法 解释这些实验规律。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2、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电磁辐射是由以光速 c 运动的局域于空间小 范围内的光量子所组成。即:
光是一束以光速 c 运动的粒子流。
光量子具有“整体性”。 一个光子只能整个地被电子 吸收或放出。 光子
= h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光子解释: 当金属中一个自由电子从入射光中吸收 一个光子后, 就获得能量 h , 如果 h 大于电子从 金属表面逸出时所需的逸出功 A , 这个电子就从金 属中逸出,而成为光电子,即产生光电效应。
金属板释放的电子称为 光电子,光电子在电场作用 下在回路中形成光电流。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 饱和电流 Im 与光强有关(成正比) (2) 对于确定的光( 一定),反向截止电压Ua一定, 与光强无关。
I
Im
光强较强
(3) 只有频率>0(红限) 的光,才产生光电效应。 (4) 光电子即时发射, 滞后时间 <10-9 秒。
1924年博士论文《量子理论 研究》,1929年诺贝尔奖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一、德布罗意假设
自然界是对称统一的。实物粒子(如电子,质 子,中子等)和光子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如果用能量E 和动量 p 来描述实物粒子的粒子性, 则可用频率 和波长 来表征实物粒子的波动性。
德布罗意公式
(1924年)
1937年诺贝尔奖
电子枪
电子束 金箔 屏
电子 双缝 实验
12-5、不确定关系
波动性使微观粒子没有确定的轨道,即坐标和 动量不能同时取确定值,存在一个不确定关系。
1927年,海森伯(W.Heisenberg)提出:
x px h
1932年获诺贝尔奖.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m n
me4 1 1 ( 2 2) 2 3 8 0 h c n m 1
与氢原子光谱经验公式是一致的。里德伯常量 R
me 7 -1 R 2 3 1.097 10 m 8 0 h c
玻尔的1913年的创造性工作对量子力学的建立有 着深远的影响。1914年,弗兰克和赫兹用实验证实了 原子中能级的存在而获1925年诺贝尔奖。玻尔获1922 年诺贝尔奖。
4 1 1 ( 2 2) B 2 n
1889年,里德伯提出:
1
n 3,4,5,
可见光区
1 1 R( 2 2 ) m n
1
m 1,2,3,
n 取值比 m 大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里德伯常量 R 1.097 107 m-1
1 1 里德伯公式: R( 2 2 ) m n
1
m 1, n 2,3 赖曼系,紫外区(1914)
m 2, n 3,4, 巴尔末系,可见光区(1885)
m 3, n 4,5,
帕邢系(1908) 红外区
m 4, n 5,6, 布拉开系(1922) m 5, n 6,7, 普丰德系(1924)
可见光 红 6562.8Å 蓝 4861.3Å 4340.5Å紫
1 2 动量: p m0v 动能: m0v eU 2 h h 12.25 德布罗意波长: Å p 2m0eU U
12.25 0.387Å 当U=1000 V时, 1000
与X光的波长相当。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电子衍射实验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二. 实验验证
戴维逊— 革末实验(1927年) 电子衍射实验
二、原子模型
1897年汤姆逊发现电子 1909年,α 粒子的 大角散射
1903年,西瓜模型 (蛋糕模型)
1911年,卢瑟福核 式结构(行星模型) 原子坍缩?
三、玻尔理论
(1)定态假设 核外电子只能在一系列确定的轨道上 运动。不同的轨道,能量不同。且在这些轨道上运动 时,原子处于稳定状态(简称定态)。
h 6.62610 J s
34
1900年12月14日,柏林科学院 《正常光谱中能量分布律的理论》 1918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2-1
一. 实验规律
光电效应 爱因斯坦的光子理论
光电效应 当波长较短的 可见光或紫外光照射到 某些金属表面上时,金属 中的电子就会从光中吸 取能量而从金属表面逸 出的现象。
Ua
Cs
Ca
A h 0
0
(2)斜率
h k tg e
下一张 返回
上一张
12-2
光子特性
光不仅具有波动性,还具有粒子性。这种双重 性称为波粒二象性。 光子能量:
= h
静能: E0 0 光子速度:c
h 光子质量: m 2 c
h h 光子动量: p mc c
c 2 / T
1
M ( , T )
瑞利 — 金斯线
维恩线
普朗克线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普朗克能量子假说:
辐射黑体中分子、原子的振动可看作线性谐 振子,它和周围电磁场交换能量。这些谐振子只 能处于某种特殊的状态,它的能量取值只能为某 一最小能量的整数倍,即h、2h 、3h …
n nh
E mc h h p mv
2
称为德布罗意波或物质波.
(1892-1987)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宏观粒子与微观粒子的波动性: 例1:一子弹(m=0.05㎏,v=300m/s)的物质波波长?
h 4.4 10 35 m (很难显示波动性) mv
例2:经1000 V电压加速后电子的物质波波长?
1 2 mvm h A 2
19
A h 0 2.30 eV 3.6810
A 14 0 5.55 10 H z 绿光 h
0
c
J
0
ຫໍສະໝຸດ Baidu
540.1 nm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 2 (2) mvm h A 2
Ek (max) h A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4
氢原子的能级图:
E1 13.6 eV
13.6 En 2 eV n
E
0
n4 n3 n2
帕邢系 巴耳末系
激发态
5
13.6
n 1
基态
赖曼系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12-4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整个世纪以来,在 辐射理论上,相对于波 动的研究方法,我们过 于忽视了粒子的研究方 法;而在实物理论上, 是否发生了相反的错误 呢?是不是我们关于粒 子的图象想得太多,而 忽略了波的图象呢? L. V. de Broglie
描写光的粒子性的 、p,与描写光的波动性 的 、 通过桥梁 h 联系。
上一张 下一张 返回
例1:从钠中脱出一个电子至少需要2.30 eV的能量, 如用波长为=430 n m的光投射钠的表面上,试求: (1)钠的截止频率 0及其相应的波长 0 ; (2)出射光电子的E k (max) (3)截止电压 U 0 。 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