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取证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计算机取证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取证技术实验报告

计算机取证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原理1.计算机文件的删除计算机文件的删除并不是真正的删除,而是将文件的存储空间标记为可重用状态。

通过合适的方法可以恢复已删除的文件。

2.隐藏文件计算机中的文件可以通过更改文件的属性来隐藏。

隐藏文件需要特殊的手段进行查找和恢复。

3.数据流计算机中的数据都是以数据流的形式存储的,可以通过分析数据流来获取有用的信息和证据。

4.元数据元数据是指记录文件属性和存储位置的数据,包括文件的创建时间、修改时间等信息。

通过分析元数据可以还原文件的使用轨迹。

三、实验步骤1.文件删除恢复实验首先,在计算机上创建一个包含敏感信息的文件,然后将其删除到回收站。

接下来,使用特定的恢复软件对回收站进行扫描,找回已删除的文件。

最后,验证恢复的文件是否包含原始的敏感信息。

2.隐藏文件实验在计算机上创建一个需要隐藏的文件,并将其属性设置为隐藏。

然后,通过查找隐藏文件的方法来寻找被隐藏的文件。

验证查找结果是否正确。

3.数据流分析实验在计算机上创建一个包含敏感信息的文件,并将其复制到不同的位置。

通过分析数据流,找到敏感文件的所有副本。

验证数据流分析的准确性。

4.元数据分析实验在计算机上创建一个包含敏感信息的文件,并对其进行不同的操作,如复制、重命名等。

通过分析文件的元数据,还原文件的使用过程。

验证元数据分析的有效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本实验中,通过对文件删除恢复、隐藏文件、数据流分析和元数据分析的实验,成功地获取了敏感信息和相关证据。

实验结果表明,计算机取证技术是一种高效、可靠的方法,对于犯罪活动的调查和审判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对计算机取证技术的实践,加深了对计算机取证技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计算机取证技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维护社会安全和网络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计算机取证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中学计算机考证实验报告

中学计算机考证实验报告

中学计算机考证实验报告实验名称:中学计算机考证实验实验目的:通过实践,掌握中学计算机考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实验器材:计算机、计算机考试软件、实验报告模板、试题文档。

实验内容:1. 学习计算机考证的相关知识,包括考试内容、考试方式等。

2. 熟悉计算机考试软件的操作方法,包括登录、选择考试科目、进行模拟考试等。

3. 进行计算机考试的模拟操作,完成指定的考试试题,并记录考试成绩。

4. 分析考试成绩,总结考试经验,提出自我改进的方法。

实验步骤:1. 阅读与中学计算机考证相关的教材和资料,了解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

2. 下载并安装计算机考试软件。

3. 运行计算机考试软件,登录账号。

4. 选择适合自己的考试科目和等级,进行模拟考试。

5. 完成一套模拟考试试题,记录考试成绩。

6. 分析考试成绩,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7. 总结考试经验,提出自我改进的方法。

实验结果:我选择了中学计算机考证的三个科目进行模拟考试,分别是Microsoft Word、Microsoft Excel和Microsoft PowerPoint,选取了相应的等级。

经过模拟考试,我在Microsoft Word科目中获得了80分,在Microsoft Excel 和Microsoft PowerPoint科目中分别获得了75分和85分。

通过分析考试成绩,我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主要在对于一些操作的熟悉程度不够高,有些功能的使用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了解。

在下一次的考试中,我打算通过多进行一些练习,熟悉更多的操作功能,并加强对于一些细节的注意,提高自己在这些科目上的得分。

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掌握了中学计算机考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己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通过反思和总结,我也发现了自己在考试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中学计算机考证是一项非常实用和重要的能力的考核,通过参加类似的实验,学生可以提前熟悉考试内容和方式,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和提高,从而在实际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计算机犯罪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问题。

计算机取证技术是一门通过对计算机存储媒介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以寻找、收集、保存、还原和展示涉案证据的技术,其应用已经成为打击犯罪的一个重要手段。

本课题旨在对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取证技术进行研究并实现相关技术,从而为打击计算机犯罪提供更加全面、深入的技术支持。

二、研究目标1、研究计算机取证技术相关知识。

2、研究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文件系统管理、进程管理、网络管理等相关知识。

3、实现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取证技术工具包,包括数据收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等功能。

4、测试和评估工具包的功能性和实用性。

三、研究内容1、计算机取证技术相关知识研究。

深入研究计算机取证技术的概念、原理、分类、需求、技术体系和实现方式等方面的知识。

2、Windows操作系统相关知识研究。

研究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文件系统管理、进程管理、网络管理等相关知识,为后续的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奠定基础。

3、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取证技术工具包实现。

实现数据收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等功能,实现一套安全、高效、稳定、易用的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取证技术工具包。

4、工具包测试和评估。

主要测试工具包的功能性和实用性,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工具包提供参考。

四、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法。

通过文献资料和案例分析的方式,对计算机取证技术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和总结,为后续的工具包实现提供指导和支持。

2、实验研究法。

在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实际的数据收集、数据提取、数据分析和数据报告等实验操作,对工具包进行测试和评估。

3、系统分析法。

对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文件系统管理、进程管理、网络管理等系统关键点进行分析,确定工具包实现的具体方案。

五、预期成果1、《基于Windows的计算机取证技术研究与实现》毕业论文。

实训项目报告 hcia(取证)实训800字

实训项目报告 hcia(取证)实训800字

实训项目报告1. 项目概述实训项目名称:HCIA(取证)实训实训项目时间:2022年3月1日-2022年4月1日实训项目地点:xx大学计算机实验室实训项目负责人:xx教授2. 项目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黑客入侵、数据泄露等事件频发,网络取证成为防御和打击网络犯罪的重要手段之一。

为提高学生在网络安全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本项目旨在通过HCIA(取证)实训,培养学生在网络取证方面的专业技能。

3. 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网络取证概述- 网络取证工具的使用- 取证技术的实际操作- 取证数据分析与呈现- 取证报告撰写4. 实训流程为了达到项目的预期目标,我们通过以下流程进行实训:4.1 授课和讲解:由xx教授进行网络取证知识的讲解和授课,包括取证概念、取证原理等内容。

4.2 实操训练:学生将针对实际案例进行网络取证工具的操作练习,包括取证数据的提取、分析和呈现等环节。

4.3 案例分析:学生将分析实际案例,进行取证分析和思考,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4 取证报告:学生将结合实际案例完成取证报告的撰写,包括取证过程、分析结果和建议等内容。

5. 实训效果本次实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掌握了网络取证的基本原理和实际操作技能,提高了对网络安全事件的识别和应对能力。

-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了对网络取证工具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

-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加强了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提高了综合应用能力。

6. 实训收获本次实训使学生在网络取证方面有了较大的收获:- 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网络安全意识和责任感。

- 掌握了一定的网络取证技能,为将来从事网络安全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 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

7. 后续计划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网络取证能力,我们将继续开展相关实训活动,结合更多实际案例和最新技术,不断优化实训内容,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电子取证本科实验报告

电子取证本科实验报告

电子取证本科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子取证实验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取证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2.掌握电子取证的常用工具和技术;3.学会通过电子取证手段获取和保护电子证据。

实验仪器与材料:1.取证计算机;2. 取证软件(如EnCase、Forensic Toolkit等);3.存储介质(硬盘、U盘等);4.写保护器。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a.确认取证计算机的完整性,确保其中不存在其他程序或病毒;b.将写保护器连接至取证计算机的存储设备接口。

2.数据采集:a.启动取证计算机,并通过写保护器保护存储介质的完整性;b.使用取证软件对取证计算机的存储设备进行扫描,获取相关的电子数据;c.对扫描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确定哪些数据是需要的证据。

3.数据整理:a.对采集到的证据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并标记相关信息(如时间、地点等);b.将整理后的证据数据保存至另一块存储介质,以防止原数据被篡改或删除。

4.数据分析:a.使用取证软件对保存的证据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解密;b.通过分析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文件属性等,获取更多有关案件的线索。

5.生成报告:a.根据分析结果,撰写电子取证报告;b.报告应包括案件概述、取证的过程和方法、分析结果、结论等内容。

实验注意事项:1.在取证过程中,保持现场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避免对数据进行修改或删除;2.在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保持原始数据的完整性,避免过度分析导致原始数据的破坏;3.在报告中应详细记录取证的每个步骤和所使用的工具、方法,以便他人能够复现实验结果;4.遵守电子取证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取证过程合法合规。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该实验,我深入了解了电子取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在进行实验过程中,我成功地采集到了取证计算机的证据数据,并通过取证软件对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分析和解密。

通过分析数据的元数据信息、文件属性等,我找到了与案件相关的线索和证据,进一步加深了对案件的理解。

最后,我按照实验要求撰写了电子取证报告,对整个取证过程进行了总结和分析。

计算机取证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计算机取证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计算机取证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网络安全日益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攻击者利用各种手段入侵计算机系统的事件屡见不鲜。

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取证技术以保障信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而物理内存是计算机上存储重要数据的地方之一,它可以为取证提供更多的证据信息。

因此,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技术是指通过对计算机内存进行镜像备份,可以在不影响计算机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获取受害者计算机的运行状态信息。

在取证中,物理内存的数据可以用于确定攻击方式、确认攻击入口、还原受害者计算机的操作流程等。

物理内存镜像是取证工作中不可缺少的证据之一,也是计算机类事件取证工作的基础。

二、研究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技术的深入研究,实现可靠、高效的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方案,为取证工作提供更多的证据信息。

具体内容包括:1. 理论研究:对物理内存及其镜像获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分析镜像获取的原理、方法及其特点。

2. 系统设计:设计物理内存镜像获取系统,包括实现物理内存漏洞检测、内存映射与镜像文件生成等功能模块。

3. 实现与测试:基于设计方案实现物理内存镜像获取系统,对其进行实际测试与验证,评估系统性能及可行性。

三、预期成果1. 完成对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技术的理论研究,并深入掌握其原理、方法和特点。

2. 设计可靠、高效的物理内存镜像获取系统,包括物理内存漏洞检测、内存映射和镜像文件生成等功能模块。

3. 实现物理内存镜像获取系统,对其进行实际测试与验证,评估系统性能及可行性。

4. 形成结论性报告,总结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自己的创新性观点和建议。

四、研究方法1. 文献调查法:了解物理内存镜像获取技术发展历程、现状及研究热点。

2. 实验研究法:通过搭建实验环境,实现物理内存镜像获取系统,并进行性能、可靠性测试。

3. 统计分析法: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评估系统的性能、可靠性和可行性。

计算机取证实验

计算机取证实验

实验一文件恢复FAT
在我的U盘新建一个图片imag0326.jpg,然后删除。

打开winhex,打开U盘根目录,找到文件imag0326.jpg,找到文件开头地址和结束地址。

找到文件开头地址
用计算器算出文件偏移地址,输入偏移地址,找到文件尾地址。

恢复文件。

回复出的文件。

实验结论
这次试验,我学会了用winhex恢复文件,但是当文件太大或U盘中文件太多时,恢复数据时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的情况,导致不能恢复文件。

实验二内存取证
打开qq,输入一段聊天内容,发送。

打开winhex,打开内存。

找到qq相关内容,找到聊天内容所在区域。

恢复文件。

实验三IE取证用IE分析工具分析电脑中的IE浏览器的一些信息。

计算机取证实验报告(共6篇)

计算机取证实验报告(共6篇)

篇一:计算机取证技术实验报告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一、实验目的:通过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x对误格式化的硬盘或者其他设备进行数据恢复,通过实验了解windows平台逻辑层误格式化数据恢复原理,能够深入理解并掌握数据恢复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能熟练运用这些软件对存储设备设备进行数据恢复。

二、实验要求:运用软件r-studio_5.0和winhex对电脑磁盘或者自己的u盘中的删除的数据文件进行恢复,对各种文件进行多次尝试,音频文件、系统文件、文档文件等,对简单删除和格式化的磁盘文件分别恢复,并检查和验证恢复结果,分析两个软件的数据恢复功能差异与优势,进一步熟悉存储介质数据修复和恢复方法及过程,提高自身的对存储介质逻辑层恢复技能。

三、实验环境和设备:(1)windows xp 或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2)原始硬盘(或u盘)一个,目标硬盘一个。

(3)或者可用u盘(或其他移动介质)和软件r-studio_5.0和winhex安装包。

四、实验内容:(1)熟悉r-studio的操作界面和该软件的使用,掌握该软件的数据恢复方法,并运用该软件按步骤对硬盘或优盘进行逻辑层数据恢复。

(2)熟悉winhex的操作界面和该软件的使用,掌握该软件的数据恢复方法,并运用该软件按步骤对硬盘或优盘进行逻辑层数据恢复。

(3)体会软件进行 windows平台逻辑层数据恢复的运行机制,并进行比较不同的数据恢复方法和原理。

五、实验步骤:(一)使用r-studio软件操作:1.数据恢复。

将要恢复文件的硬盘或者将要恢复文件的独立u盘连在计算机上,打开r-studio软件。

2.打开任意磁盘或者分区,右边显现文件有红色叉的表示删除的文件。

3.勾选该文件,“右击”选择“恢复标记文件”,设置文件输出路径,便可以恢复文件了。

4.点击某分区,右击选择“扫描”,进行“文件系统设置”选项设置后,点击“扫描”开始扫描磁盘5.双击“红色盘符”,然后双击“额外找到的文件”,就可看到此文件系统下的恢复文件 6.右击选择“恢复标记的内容”,设置恢复的路径,此路径不能在此次扫描的磁盘中。

取证大师实验报告总结

取证大师实验报告总结

一、实验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取证技术应运而生。

取证大师是一款集数据恢复、文件分析、系统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取证工具。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取证大师的基本使用方法,并对其功能进行深入探讨。

二、实验目的1. 熟悉取证大师的界面和功能模块。

2. 学习使用取证大师进行数据恢复和文件分析。

3. 了解取证大师在网络安全事件调查中的应用。

三、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取证大师版本:最新版3. 实验数据:模拟的实验数据包四、实验步骤1. 数据恢复- 打开取证大师,选择“数据恢复”模块。

- 选择需要恢复的数据存储设备,如硬盘、U盘等。

- 设置恢复参数,如文件类型、恢复深度等。

- 点击“开始恢复”按钮,等待恢复过程完成。

- 查看恢复结果,确认数据恢复成功。

2. 文件分析- 选择“文件分析”模块。

- 导入需要分析的文件或文件夹。

- 选择分析类型,如文件属性、文件内容等。

- 点击“开始分析”按钮,等待分析过程完成。

- 查看分析结果,了解文件的相关信息。

3. 系统监控- 选择“系统监控”模块。

- 设置监控参数,如监控对象、监控类型等。

- 启动监控,实时查看系统运行状态。

- 查看监控结果,分析系统异常情况。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数据恢复- 实验成功恢复了模拟数据包中的部分文件,验证了取证大师的数据恢复功能。

2. 文件分析- 实验成功分析了模拟数据包中的文件,获取了文件的相关信息,验证了取证大师的文件分析功能。

3. 系统监控- 实验成功监控了系统运行状态,发现了部分异常情况,验证了取证大师的系统监控功能。

六、实验结论1. 取证大师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取证工具,能够满足网络安全事件调查的需求。

2. 取证大师的操作简单易懂,易于上手。

3. 取证大师在数据恢复、文件分析、系统监控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七、实验心得1. 取证技术在网络安全事件调查中具有重要作用,掌握取证工具的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计算机取证实验报告

计算机取证实验报告

《计算机取证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一实验题目:用应急工具箱收集易失性数据实验目的:(1)会创建应急工具箱,并生成工具箱校验和。

(2)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调查,做出适当的响应。

(3)能在最低限度地改变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收集易失性数据。

实验要求:(1)Windows XP 或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2)网络运行良好。

(3)一张可用U盘(或其他移动介质)和PsTools工具包。

实验主要步骤:(1)将常用的响应工具存入U盘,创建应急工具盘。

应急工具盘中的常用工具有cmd.exe; netstat.exe; fport.exe; nslookup.exe; nbtstat.exe; arp.exe; md5sum.exe; netcat.exe; cryptcat.exe; ipconfig.exe; time.exe; date.exe等。

(2)用命令md5sum(可用fsum.exe替代)创建工具盘上所有命令的校验和,生成文本文件commandsums.txt保存到工具盘中,并将工具盘写保护。

(3)用time 和date命令记录现场计算机的系统时间和日期,第(4)、(5)、(6)、(7)和(8)步完成之后再运行一遍time 和date命令。

(4)用dir命令列出现场计算机系统上所有文件的目录清单,记录文件的大小、访问时间、修改时间和创建时间。

(5)用ipconfig命令获取现场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用ipconfig/all 命令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如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等。

(6)用netstat显示现场计算机的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检查哪些端口是打开的,以及与这些监听端口的所有连接。

(7)用PsTools工具包中的PsLoggedOn命令查看当前哪些用户与系统保持着连接状态。

(8)用PsTools工具包中的PsList命令记录当前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和当前的连接。

电子证据实验报告

电子证据实验报告

电子证据实验报告1. 引言本实验旨在探讨电子证据在法律领域的应用。

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如数字取证和数据分析,电子证据在调查犯罪、证明案件事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通过实验的步骤和结果,深入分析电子证据的应用情况。

2. 实验步骤2.1 数据采集首先,我们需要收集相关的电子证据。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以一起网络诈骗案件为例进行研究。

我们从被害人的计算机和手机中提取了大量的数据,包括通话记录、短信、社交媒体聊天记录等。

同时,我们还收集了嫌疑人的设备和互联网活动数据。

2.2 数字取证为了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我们采用了数字取证的方法。

这包括对数据进行镜像、保留元数据以及使用专业工具进行提取和分析。

我们使用了常见的数字取证工具,如Encase和FTK,来获取被害人和嫌疑人设备的完整副本。

2.3 数据分析在数据采集和数字取证完成后,我们进行了数据分析。

通过使用数据分析工具和编程语言,如Python和R,我们能够对大量的电子证据进行自动化处理和分析。

我们使用了数据可视化技术,如图表和统计指标,来揭示数据中的模式和趋势。

2.4 结果解读最后,我们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解读。

我们比较了被害人和嫌疑人的通话记录、短信内容以及社交媒体聊天记录等数据。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能够确定嫌疑人与网络诈骗案件之间的关联性,并且揭示了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和动机。

3. 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嫌疑人与被害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通过分析通话记录和短信内容,我们发现嫌疑人频繁与被害人进行交流,并且涉及了诈骗相关的内容。

2.嫌疑人利用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诈骗活动。

通过分析社交媒体聊天记录,我们发现嫌疑人使用虚假身份与被害人交流,目的是获取其个人信息和财产。

3.嫌疑人的作案手段多样。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嫌疑人使用了多种欺骗手段,如冒充他人身份、发送钓鱼邮件等。

4. 结论电子证据在调查犯罪和证明案件事实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木马取证及实验报告(3篇)

木马取证及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其中,木马攻击作为一种隐蔽性强、破坏力大的网络攻击手段,对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对木马攻击的防范和应对能力,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木马攻击的取证分析,了解木马的工作原理、传播途径和防范措施,为实际信息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木马攻击的基本原理和特点。

2. 掌握木马攻击的取证方法。

3. 学习木马攻击的防范措施。

4. 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三、实验原理木马(Trojan Horse)是一种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恶意代码,它能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窃取用户信息、控制计算机等。

木马攻击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感染:攻击者通过各种手段将木马程序植入目标计算机。

2. 隐藏:木马程序在目标计算机中隐藏自身,避免被用户发现。

3. 控制与利用:攻击者通过远程控制木马程序,实现对目标计算机的控制。

木马取证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收集证据:对被感染计算机进行初步检查,收集相关证据。

2. 分析证据: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确定木马类型、攻击者身份等。

3. 恢复数据:尝试恢复被木马窃取的数据。

4. 防范措施:根据取证结果,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四、实验内容实验一:木马攻击模拟1. 准备工作:搭建实验环境,包括被攻击计算机、攻击计算机和服务器。

2. 感染目标计算机:通过发送带有木马程序的邮件、下载恶意软件等方式感染目标计算机。

3. 隐藏木马程序:设置木马程序的启动项,使其在目标计算机启动时自动运行。

4. 控制与利用:通过远程控制木马程序,查看目标计算机的文件、监控键盘输入等。

实验二:木马取证分析1. 收集证据:对被感染计算机进行初步检查,收集相关证据,如日志文件、系统信息等。

2. 分析证据:使用反病毒软件、木马分析工具等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确定木马类型、攻击者身份等。

3. 恢复数据:尝试恢复被木马窃取的数据,如密码、文件等。

证据法实验报告(3篇)

证据法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报告篇一:电子证据提取与分析一、实验模块电子证据提取与分析二、实验标题电子证据提取与分析实验三、实验目的1. 掌握电子证据的提取方法。

2. 学习分析电子证据的技术手段。

3. 培养运用电子证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验日期、实验操作者实验日期:2021年10月15日实验操作者:张三、李四五、实验指导教师实验指导教师:王老师六、实验内容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际案例,学习电子证据的提取与分析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们将对模拟的电子设备进行取证,提取相关证据,并对提取到的电子证据进行分析,以验证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七、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模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等)接入实验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确定取证范围:根据实验要求,确定需要提取的电子证据类型,如短信、通话记录、图片、视频等。

3. 使用取证工具:选择合适的取证工具,如 Forensic Toolkit(FTK)、EnCase 等,对设备进行取证。

4. 提取电子证据:按照取证工具的操作指南,对设备进行取证,提取相关电子证据。

5. 分析电子证据:对提取到的电子证据进行分析,包括数据恢复、关键词搜索、时间线分析等。

6. 生成报告:根据分析结果,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取证过程、分析结果、结论等。

八、实验环境1. 实验地点:实验室2. 实验设备:取证工作站、模拟电子设备、取证工具(FTK、EnCase等)3. 实验软件:取证工具软件(FTK、EnCase等)九、实验过程1. 准备工作:将模拟的电子设备接入取证工作站,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确定取证范围:根据实验要求,确定需要提取的电子证据类型,如短信、通话记录、图片、视频等。

3. 使用取证工具:选择FTK作为取证工具,按照操作指南对设备进行取证。

4. 提取电子证据:通过FTK软件,成功提取了模拟设备中的短信、通话记录、图片、视频等电子证据。

5. 分析电子证据:对提取到的电子证据进行分析,包括数据恢复、关键词搜索、时间线分析等。

实验六: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取证实验

实验六: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取证实验

实验六: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取证实验实验项目学时:2 实验要求:■必修□选修一、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现场勘查的目标、要求,熟练掌握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规则,了解各种现场环境、掌握证据识别、提取、固定等工作内容、掌握各种现场勘查表格的记录;了解常用取证工具以及勘查箱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1 保护现场和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获取证据的第一步,主要是物理证据的获取。

这项工作可为下面的环节打下基础。

包括封存目标计算机系统并避免发生任何的数据破坏或病毒感染,绘制计算机犯罪现场图、网络拓扑图等,在移动或拆卸任何设备之前都要拍照存档,为今后模拟和还原犯罪现场提供直接依据。

在这一阶段使用的工具软件由现场自动绘图软件、检测和自动绘制网络拓扑图软件等组成。

2 获取证据证据的获取从本质上说就是从众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中找到确定性的东西。

这一步使用的工具一般是具有磁盘镜像、数据恢复、解密、网络数据捕获等功能的取证工具。

3 鉴定证据计算机证据的鉴定主要是解决证据的完整性验证和确定其是否符合可采用标准。

计算机取证工作的难点之一是证明取证人员所搜集到的证据没有被修改过。

而计算机获取的证据又恰恰具有易改变和易损毁的特点。

例如,腐蚀、强磁场的作用、人为的破坏等等都会造成原始证据的改变和消失。

所以,取证过程中应注重采取保护证据的措施。

在这一步骤中使用的取证工具包括含有时间戳、数字指纹和软件水印等功能的软件,主要用来确定证据数据的可靠性。

三、实验步骤1.了解勘查箱的配置与使用(包含:DC-8650,DC-8200pro、DC-8000及各种软件等)。

2.掌握CyberBlock-IDE3-2只读锁的操作使用(1)设备连接:在只读锁断电状态下,通过1394或USB2.0与主机连接;将1.8寸的ZIF硬盘通过ZIF to IDE转换卡接到只读锁的源设备端口上;最后接上只读锁的电源适配器,请勿通电。

(2)调整只读设备的设置:将只读锁的接口模式切换到1394/USB-IDE模式,写保护模式切换到只读模式;然后打开只读锁的电源开关,确认PC机识别到只读锁设备及硬盘,并给目标设备分配盘符。

电子取证 调研报告

电子取证 调研报告

电子取证调研报告电子取证调研报告1. 引言电子取证是指利用计算机科学和法律知识来收集、分析和提取电子证据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电子取证在刑事和民事案件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加。

本调研报告旨在探讨电子取证的意义、挑战和最佳实践。

2. 意义电子取证在司法过程中的意义不言而喻。

首先,电子取证可以帮助调查人员搜集确凿的证据,从而加强对犯罪行为的指控和起诉。

其次,电子取证可以提供有力的证据来支持法院的判决。

最后,电子取证可以帮助警察部门和司法机构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时间成本。

3. 挑战尽管电子取证有诸多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随着技术的发展,犯罪分子不断创新,采取更加隐蔽的方式来窃取和篡改电子证据。

其次,涉及到隐私和数据保护的问题也对电子取证构成不小的挑战。

此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和法规差异也增加了电子取证的复杂性。

4. 最佳实践为了应对挑战并确保成功进行电子取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最佳实践。

首先,调查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掌握电子取证的技术和法律知识。

其次,应建立科学的取证流程,包括确保证据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此外,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护搜集到的证据免受干扰和篡改。

最后,应与其他相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应对电子取证的挑战。

5. 结论电子取证在现代司法系统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通过准确且可信的证据,电子取证有助于揭示真相,加强司法公正性。

然而,电子取证也面临着技术、法律和隐私等多重挑战。

只有通过采取最佳实践,我们才能克服这些挑战并确保有效的电子取证过程。

6. 参考文献[1] Casey, E. (2014). Digital Evidence and Computer Crime: Forensic Science, Computers, and the Internet. Academic Press. [2] Pollitt, M. M. (2011). Electronic Discovery and Digital Evidence: Cases and Materials. West Academic Publishing.[3] Quick, R., & Choo, K. K. R. (2017). Introduction to Cybercrime: Computer Crimes, Laws, and Policing in the 21st Century. CRC Press.。

实验报告--运用metasploit进行渗透攻击与取证

实验报告--运用metasploit进行渗透攻击与取证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课内研究学习报告课题名称:运用metasploit进行渗透攻击与取证网络工程系任课教员:任江春副教授授课学期:2013年秋季学期实验概要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实现从windows7到windows xp系统的一次成功的渗透攻击,并在xp系统上进行取证。

掌握对操作系统进行渗透攻击的一般方法,同时当自己遭遇渗透攻击或其他计算机领域的侵害时,能够掌握常用的取证办法。

并能够对攻击进行取证。

实验环境:Windows 7操作系统主机一台,装有xp系统的一个virtualbox虚拟机,metasploits软件,内存管理专家(装在xp系统上)。

实验原理:Metasploit是由HD Moore在2003年开发的一款开源的安全漏洞检测工具, 用来进行网络安全中的漏洞发现、渗透攻击,IDS的识别标签等开发方面的开发工作。

该工具在用户群和开发者中已以成倍的速度发展起来了,Metasploit为渗透测试者和研究员提供binary exploitation, payloads和post-exploitation payloads 这样的一个高端平台。

由开发商和社区所开发的Metasploit 为一系列的操作系统,商业和开源软件提供exploit,一份exploit可以提供多种形式,但其最终目的仍然是明确的:控制程序执行流程。

运用metasploit进行渗透攻击的主要原理就是利用各种操作系统中存在的漏洞如本地缓冲区溢出,堆污染,整数溢出或者格式串漏洞等进行攻击。

在Metasploit宝库中的每一个exploit都提供很多的payload选项,payload实际上是以机器码的形式在受害者的机器上运行的。

Payload可以简单地添加用户到系统中,或者将VNC服务注入到受害者电脑的进程中。

因此,在进行取证时,我们需要对受害者系统内存中的进程进行分析。

为了更为容易地访问物理内存,Windows公布一个名为\Device\PhysicalMemory的section object。

数字取证报告1

数字取证报告1

数字取证实验报告
学院 _______________专业 __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____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课题 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报告成绩______________ 日期:年月日
1.获取系统日期date/t
2获取系统时间.time/t
3.Psloggedon找寻本机是否与另外计算机远程连接:
4. 查看进程信息Tlist.exe
5.显示应用程序和本地或远程系统上运行的相关任务/进程的列表Tasklist.exe
6. 简单而直观地显示TCP和UDP连接的状态、网络流量统计等信息Netstat
7.显示基于 TCP/IP 的 NetBIOS (NetBT) 协议统计资料、本地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的NetBIOS 名称表和 NetBIOS 名称缓存nbtstat
8.查看本地的端口及程序Fport.exe
9.检查系统日志pslist
10.用于显示最后一分钟内与目标系统进行通信的系统的MAC地址arp.exe
11.显示关于计算机及其操作系统的详细配置信息,包括操作系统配置、安全信息、产品 ID 和硬件属性,如 RAM、磁盘空间和网卡和补丁信息等Systeminfo
12.PMDump
13.打开事件查看器 Eventvwr
14.在网络工具中有“瑞士军刀”美誉可以读写TCP或UDP网络连接Netcat 工具箱中并没有这个程序,在网上没有找到合适的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取证技术》
实验报告
实验一
实验题目:
用应急工具箱收集易失性数据
实验目的:
(1)会创建应急工具箱,并生成工具箱校验和。

(2)能对突发事件进行初步调查,做出适当的响应。

(3)能在最低限度地改变系统状态的情况下收集易失性数据。

实验要求:
(1)Windows XP 或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2)网络运行良好。

(3)一张可用U盘(或其他移动介质)和PsTools工具包。

实验主要步骤:
(1)将常用的响应工具存入U盘,创建应急工具盘。

应急工具盘中的常用工具有; ; ; ; ; ; ; ; ; ; ; 等。

(2)用命令md5sum(可用替代)创建工具盘上所有命令的校验和,生成文本文件保存到工具盘中,并将工具盘写保护。

(3)用time 和date命令记录现场计算机的系统时间和日期,第(4)、(5)、(6)、(7)和(8)步完成之后再运行一遍time 和date命令。

(4)用dir命令列出现场计算机系统上所有文件的目录清单,记录文件的大小、访问时间、修改时间和创建时间。

(5)用ipconfig命令获取现场计算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用ipconfig/all 命令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如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等。

(6)用netstat显示现场计算机的网络连接、路由表和网络接口信息,检查哪些端口是打开的,以及与这些监听端口的所有连接。

(7)用PsTools工具包中的PsLoggedOn命令查看当前哪些用户与系统保持着连接状态。

(8)用PsTools工具包中的PsList命令记录当前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和当前的连接。

实验结果:
心得体会:计算机取证工具箱简单方便,无需安装,应急工具箱收集易失性数据,在计算机取证过程中对案发现场计算机的取证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用它可以找出计算机当时所处的状态,从而收集证据。

对于取证人员来说,这个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实验二
实验题目:用应急工具箱收集易失性数据
实验目的:
1.理解文件存放的原理,懂得数据恢复的可能性。

2.丁解几种常用的数据恢复软件如Easy Recovery和RecoveryMyFiles
3.使用其中一种数据恢复软件、恢复已被删除的文件,恢复己被格式化磁盘上的数据。

实验环境和设备:
(1) Windows Xp或Winfjows 2000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

(2)数据恢复安装软件。

(3)两张可用的软盘(或U盘)和一个安装有Windows系统的硬盘。

实验主要步骤和实验结果: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安装数据恢复软件或其他软件之前,先在计算机的逻辑盘(如D盘)中创建四个属于你自己的文件夹,如:Bak F'ilel(存放第一张软盘上的备份文件)、LostFile1(存放恢复第一张软盘后得到的数据) BakFile2(存放第二张软盘上的备份文件)和LoFile2(存放恢复第二张软盘后得到的数据)注意:存放备份文件所在的逻辑盘(如D盘)与你准备安装软件所在的逻辑盘(如C盘)不要相同,因为如果相同,安装软件时可能正好把你的备份文件给覆盖掉了。

(2) EasyRecovery安装和启动
这里选用Easy Recovery Professional软件作为恢复工具,点击Easy Recovery图标便可顺利安装,启动EasyRecovery应用程序,主界面上列出了Easy Recovery的所有功能:“磁盘诊断”、“数据恢复”、“文件修复”和“邮件修复”等功能按钮”在取证过程中用得最多的是“数据恢复”功能。

图 1 EasyRecovery安装和启动
图 2 EasyRecovery的数据恢复界面
(3)使用EasyRecovery恢复已被删除的文件。


①将准备好的软盘(或U盘)插入计算机中,删除上面的一部分文件和文件夹如果原有磁盘中没有文件和文件夹,可以先创建几个,备份到BakFilel文件夹下,再将它删除。

②点击“数据恢复”,出现“高级恢复”、“删除恢复”、“格式化恢复”和“原始恢复”等按钮,选择“删除恢复”进行快速扫描,查找已删除的目录和文件,接着选择要搜索的驱动器和文件夹(A盘或U盘图标)。

出现所有被删除的文件,选择要恢复的文件输入文件存放的路径D:LostFilel,点击“下一步”恢复完成,并生成删除恢复报告。

图 3 EasyRecovery选择恢复删除的磁盘
图 4 EasyRecovery扫描文件
图 5 EasyRecovery扫描结果
③比较BakFilel文件夹中删除过的文件与LoatFilel文件夹中恢复得到的文件,将比较结果记录下来。

图 6 查看需要恢复的文件
图 6 保存需要恢复的文件
心得体会:使用Easy Recovery恢复已被删除的文件非常管用,而且使用方便,通过这次实验学会了如何恢复不小心被删除的文件。

也能对计算机存储介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实验三
实验题目:
分析Windows系统中隐藏的文件和Cache信息
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取证分析工具查看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一些特殊文件,找出深深隐藏的证据。

学会使用网络监控工具监视Internet缓存,进行取证分析。

实验要求:
Windows Xp 或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操作系统
Windows File Analyzer 和 CacheMonitor 安装软件
一张可用的软盘(或u盘)
实验主要步骤:
用Windows File Analyzer分析Windows 系统下隐藏的文件。

用CacheMonitor 监控Internet 缓存。

用Windows File Analyzer 和 CacheMonitor 进行取证分析。

实验结果:
软件界面
Analyzer分析文件
打开prefetch文件夹中存储的信息,打开结果,全部是.pf文件
Shortcut Analyzer找出桌面中的快捷方式,并显示存储在他们中的数据
CacheMonitor操作
心得体会:这个实验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只要会使用Windows File Analyzer,了解其功能和具体的使用方法,但是对其所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学习。

实验四
实验目的:
(1)在综合的取证、分析环境中建立案例和保存证据链。

(2)模拟算机取证的全过程,包括保护现场、获取证据,保存证据,分析证据,提取证据。

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
(1)用X-Ways Forensics的WinHex版本创建一个新的案例 new case,记录与计算机有关的的计算机媒体如硬盘,内存,USB,CD-ROM和其他有用的文件信息,结合实际案例结构,设计生产一个证据实体或证据源,生产案例报告单。

图创建镜像文件过程
操作结束,将生成TXT格式操作日志,包含如磁盘参数、MD5值等信息。

(2)用X-Ways Forensics的WinHex版本对磁盘克隆,将生成的映像文件分步采集,生成RAW原始数据映像文件中的完整目录结构,删除某个文件,对该文件自动恢复,并确定文件类型,接着进行回复,生成删除回复报告。

扫描完成后可以看到被删除的文件如下图
文件已被恢复。

(3)用X-Ways Captures将正在运行状态下计算机中的所有数据采集到外置USB硬盘中,如获取的内存数据被加密保护,在其中找出有价值的口令信息。

(4)用X-Ways Captures获取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中所有正在运行的进程,分析进程。

(5)用X-Ways Trace对计算机中的浏览器上网记录信息,回收站的删除记录进行追踪和分析。

(6)将第(2),(3),(4)和(5)步中得到的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计算 hash 值后保存,再将数据信息和分析结果添加到第一步的案例管理中进行组合和分类,并且对其可信度进行检验,将有效的证据纳入最终的证据集。

心得体会:这个实验比较难,做这个实验最大的感触是计算机取证是一件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的事情,在实验指导书和自己的摸索下才会使用X-Ways Forensics,这个工具非常不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