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2017

合集下载

高新技术统计分类目录

高新技术统计分类目录

附件1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 1 —— 2 —— 3 —附件2《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2018)》修订说明一、修订背景2017年6月30日,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正式颁布。

8月29日,国家统计局印发《关于执行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的通知》(国统字〔2017〕142号),规定从2017年统计年报和2018年定期统计报表起统一使用新分类标准。

12月11日,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的通知(国统字〔2017〕200号),因此《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2013修订)》已不能满足当前高新技术产业统计工作需要,有必要对此目录进行修订。

二、修订主要内容本次修订主要是在国家《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和《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2013修订)》基础上进行的,根据新旧国民经济行业的对应关系,对行业分类有变化的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和行业编码的对应转换。

(一)行业大类调整情况。

根据当前新产业的发展状况,删除了行业大类食品制造业和— 4 —核燃料加工业。

(二)行业小类调整情况。

行业小类调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依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原行业小类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和拆分;二是依据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原行业名称或行业代码进行了更名;三是为体现当前新产业的发展状况,对部分高新技术行业小类进行了增减。

详见附件3《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新旧对照表。

— 5 —附件3《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制造业)统计分类目录》新旧对照表— 6 —— 7 —— 8 —— 9 —— 10 —— 11 —。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2017年版)——(工商税务)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2017年版)——(工商税务)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填报说明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纳税人均需填报本表。

纳税人根据税法、《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科学技术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195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等相关税收政策规定,填报本年发生的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

一、有关项目填报说明1.第1行“《高新技术企业证书》编号”:填报纳税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上的编号;“《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取得时间”;填报纳税人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上的取得时间。

2.第2行“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所属范围”:填报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具体范围,填报至三级明细领域,如“一、电子信息技术(一)软件1.系统软件”。

3.第4行“一、本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填报第5+6行的合计金额。

4.第5行“其中:产品(服务)收入”:填报纳税人本年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的产品(服务)收入。

5.第6行“技术性收入”:包括技术转让收入、技术服务收入和接受委托研究开发收入。

6.第7行“二、本年企业总收入”:填报第8-9行的余额。

7.第8行“(一)收入总额”:填报纳税人本年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包括: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8.第9行“不征税收入”:填报纳税人本年符合相关政策规定的不征税收入。

9.第10行“三、本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填报第4÷7行计算后的比例。

我国标准化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标准化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标准化服务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建议■ 徐家莹 张宝武 刘亚平 李雪南(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摘 要:标准化服务业是在我国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兴产业。

本文阐述了标准化服务的兴起背景、概念界定和发展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标准化服务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DOI编码:10.3969/j.issn.1002-5944.2021.01.010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 of Standardization ServiceIndustry in ChinaXU Jia-ying ZHANG Bao-wu LIU Ya-ping LI Xue-nan(Shandong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Abstract: The standardization service industry is an emerging industry in the context of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standardization work in China.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background, concept definition and development status of standardized service,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gives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Keywords: standardization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status, problems and suggestions学术研讨随着标准化在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中作用日益凸显,政府和企业都对标准化服务产生了旺盛需求,在此背景下,我国创新性地提出了标准化服务业这一概念。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税务总局•【公布日期】2017.06.19•【文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施行日期】2017.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税收优惠正文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24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的公告为贯彻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根据《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以下简称《认定办法》)及《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国科发火〔2016〕195号,以下简称《工作指引》)以及相关税收规定,现就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有关问题公告如下:一、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后,自高新技术企业证书注明的发证时间所在年度起申报享受税收优惠,并按规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备案手续。

企业的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期满当年,在通过重新认定前,其企业所得税暂按15%的税率预缴,在年底前仍未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应按规定补缴相应期间的税款。

二、对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且享受税收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税务部门如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发现其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过程中或享受优惠期间不符合《认定办法》第十一条规定的认定条件的,应提请认定机构复核。

复核后确认不符合认定条件的,由认定机构取消其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并通知税务机关追缴其证书有效期内自不符合认定条件年度起已享受的税收优惠。

三、享受税收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每年汇算清缴时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事项办理办法〉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76号)规定向税务机关提交企业所得税优惠事项备案表、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履行备案手续,同时妥善保管以下资料留存备查:1.高新技术企业资格证书;2.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资料;3.知识产权相关材料;4.年度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范围的说明,高新技术产品(服务)及对应收入资料;5.年度职工和科技人员情况证明材料;6.当年和前两个会计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及占同期销售收入比例、研发费用管理资料以及研发费用辅助账,研发费用结构明细表(具体格式见《工作指引》附件2);7.省税务机关规定的其他资料。

2017年企业所得税年报,A107041《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有哪些变化?

2017年企业所得税年报,A107041《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有哪些变化?

2017年企业所得税年报,A107041《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有哪些变化?
1、删除了“基本信息”中的“高新技术企业证书取得时间”、“是否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是否发生偷骗税行为”和“是否有环境等违法、违规行为,受到有关部门处罚的行为”。

对“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强调必须填列一级、二级、三级领域。

老表如下图,要求填列具体范围名称。

新表如下图,要求填列一级、二级、三级领域,相对于老表,更符合实际,便于后期统计,避免企业手工填写的随意性。

2、收入指标中,将企业“总收入”=“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体现在申报表中,提示纳税人对于作为不征税收入处理的财政性资金用于研发的部分应从研发费用中扣除。

如下图。

3、人员指标中,老表中“本年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变为“本年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去掉了“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响应了新的政策。

4、研发费用指标中,对高新研发费用金额需要统计近三年的研发费用总额。

新表如下图:
相对于老表,新表明确了,近三年“研发费用总额”占近三年“销售(营业)收入总额”的比例,更符合政策中,近三年的研发费用占比要求。

而老表只要求填列当年的研发费用占销售(营业)收入的比例。

老表如下图:
5、。

对“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征企业所得税”和“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定期减免”分开计算,适应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内和区外同时取得所得时不同减免方式的计算要求。

新表如下图:
老表减免税只有一栏,如下图:
以上为个人观点,欢迎斧正。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填写说明

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情况及明细表填写说明
填报纳税人工装准备过程中研究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包括研制特殊、专用的生产 机器,改变生产和质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标准等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财税〔2011〕47号):以境内、境外全部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总收入、 销售收入总额、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等指标申请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其来源于境 外的所得可以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即对其来源于境外所得可以按照15%的优惠 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在计算境外抵免限额时,可按照15%的优惠税率计算境内外应纳税总额。
不论是否享受优惠政策,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在有效期内的纳税人均需填报本表。
预备知识: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科技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印发〈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 通知》(国科发火〔2016〕32号):
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持续进行研究开 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 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的居民企业。
预备知识: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八大领域)
一、电子信息 二、生物与新医药 三、航空航天 四、新材料 五、高技术服务 六、新能源与节能 七、资源与环境 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
预备知识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8个条件:
1.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 2.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在技 术上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识产权的所有权; 3.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 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4.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 10%;பைடு நூலக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国科发火〔2016〕195号):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是指企业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

重点研发专项项目申报指南重点研发专项聚焦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创新需求,针对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力争形成一批新技术,研发一批新产品,转化一批新成果。

重点研发专项分为技术研发类和成果转化类。

一、重点支持领域(一)高新技术领域1.未来产业(I)人工智能。

类脑智能、脑机交互与混合智能、新型感知与智能芯片、机器视觉检测、量子计算、区块链系统平台、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新型显示与智能终端、智能传感器、VR/AR创新应用等关键技术。

(2)未来网络。

毫米波与太赫兹通信、天地大尺度可靠信息传输、北斗与新一代通信技术融合、多模态智慧网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内生安全、网络空间安全智慧治理、新一代通信网络、大数据、物联网等关键技术。

(3)前沿新材料。

先进金属材料、尼龙新材料、陶瓷材料、高端超硬材料、先进电子材料、纳米材料、生物基材料、新型石墨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煤化工材料、新型耐高温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

(4)氢能与储能。

高效低成本制氢、高密度可逆储氢、长距离大规模运氢、快速安全加氢装备和稳态长寿命动态高功率燃料电池,以及金属燃料电池储能、大规模锂(钠)电池储能等关键技术。

(5)自动驾驶与智能交通。

人车路云协同感知、车联网自动驾驶、交通系统智能化指挥控制等关键技术。

2.战略性新兴产业(1)微纳电子与光电子。

光网络关键器件、微纳光学器件、高性能激光器、微型连接器、光电探测器、高可靠功率器件、新型射频和基带芯片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2)新型电子材料。

电器装备、电子及通信设备、激光器、集成电路等关键技术。

(3)智能制造。

高精度高可靠性数控机床、工业互联网、行业软件、柔性制造机器人、危险恶劣环境作业机器人、精准可控3D/4D仿生打印、数字李生与智能工厂等关键技术。

(4)高端装备。

仪器仪表、空分设备、运输设备、锚具、预应力等关键技术。

(5)核心基础件。

高端装备用高性能轴承、齿轮及减速器、液压气动元件、高性能传感器、超高速永磁电机、伺服电机及伺服驱动器等设计与制造关键技术。

2016—2022_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情况分析

2016—2022_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情况分析

第28期2023年10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28October,2023作者简介:谢锦园(1991 ),女,江西玉山人,副科长,硕士;研究方向:科研项目管理,科学计量㊂2016—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情况分析谢锦园(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处,江苏南京210093)摘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科技改革创新的重大战略举措,自2016年实施以来,逐步成为我国解决重大战略科技问题㊁服务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渠道㊂文章以2016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立项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所属领域㊁牵头承担单位区域和性质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进而从聚焦我国重点研发计划战略布局㊁强化产学研合作与创新管理体系等方面提出思考与建议㊂关键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分析;科研管理中图分类号:G311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2020年)“,解决科技资源配置 碎片化 问题,2014年国家发布了‘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㊁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国发 2014 64号)㊁‘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 2014 11号)等改革文件[1-2],将改革前的近百个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㊁基金等)优化布局,形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㊁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㊁基地和人才专项5类项目,并纳入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进行管理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由科技部 973 计划㊁ 863 计划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㊁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㊁产业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㊁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20余个科技计划及专项整合形成的新计划[3],该计划瞄准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业㊁能源资源㊁生态环境㊁健康等领域中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㊁整体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㊁基础性㊁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㊁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㊁重大国际科技合作,旨在突破国民经济各主要领域的技术瓶颈[4]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按照重点专项㊁项目实行分层次管理,项目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实施的基本单元[5]㊂本文对2016 2022年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进行梳理,从年度㊁领域㊁区域㊁牵头承担单位等方面展开统计分析,以期为科研单位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及科研人员选择研究方向提供借鉴参考㊂1㊀数据来源与处理㊀㊀本文研究所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信息来源于科技部国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公共服务平台以及7家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官方网站,统计截止日期是2023年6月30日㊂将平台采集的项目立项信息整理建立数据表,并以此为基础结合研究需要,补充项目牵头承担单位的类型与所在区域㊁项目所属领域等相关信息㊂然后,运用传统数据分析方法,对总体立项情况和项目分布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选取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4个代表性区域进行对比分析㊂2㊀2016 2022年项目立项情况2.1㊀项目年度立项情况㊀㊀2016 2022年期间,科技部共启动了133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立项了8355个项目㊂从年度项目立项数量(见图1)上看,2016 2022年分别立项了1172项㊁1333项㊁1434项㊁611项㊁540项㊁1132项㊁2133项㊂可以看出, 十三五 前3年项目立项数量较多,后两年项目立项数量大幅下降; 十四五 开局情况与 十三五 相似,2021年和2022年项目立项数量较多,2021年项目立项数量基本与2016年持平,而2022年项目立项数量较2017年大幅增加,增幅高达60%㊂2.2㊀项目领域分布情况㊀㊀根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归口部门,将其划分为5个领域方向:社会发展㊁高新技术㊁农村科技㊁基图1㊀2016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数量分布础研究和其他领域(包括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㊁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㊁科技冬奥㊁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专项等重点专项)㊂从5个领域方向项目立项数量(见表1)来看,社会发展领域2944项,高新技术领域2385项,农村科技领域937项,基础研究领域1941项,其他领域148项㊂考虑到其他领域重点专项的项目立项公示数据较少,且其中部分重点专项部署时间较短,因此本文不再将其他领域重点专项的项目立项情况和其余4个领域方向开展对比分析㊂表1㊀2016 2022年5个领域方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分布情况领域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专项/个项目/项社会发展1455817493205451531481221924520667高新技术132761540422485435141781935823649农村科技81168140111373603321414617306基础研究722282741022910153111791437714507其他001222382492291614总计4211724913336514343461138540671132752133㊀㊀从4个领域方向逐年项目立项情况(见图2)来看,社会发展㊁高新技术两个领域方向项目数量占比较高,合计占当年立项项目总量的60%左右,其中2016㊁2018年占比超过了70%;基础研究领域占比较为稳定,维持在20%左右㊂此外, 十三五 期间,社会发展㊁高新技术和农村科技3个领域方向基本集中在前3年大规模部署项目,而基础研究领域5年间较为稳定持续地部署项目㊂2.3㊀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情况㊀㊀2016 2022年期间,共有2163家单位牵头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和其他4种单位类型对项目牵头承担单位进行分类统计(见表2),可以看出:高等院校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最多,占比高达47.15%;科研院所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次之,占比33.17%;企业牵头承担的项目数量较少,占比仅为19.09%;其他类别占比为0.6%㊂同时,平均每个高等院校牵头承担了4.00个项目,平均每个科研院所牵头承担了1.82个项目,平均每个企业牵头承担了1.11个项目㊂综上,高等院校师资规模大㊁学科门类全,科研院所规模小㊁专业化程度图2㊀2016 2022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分领域项目数量分布表2㊀2016 2022年各类型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情况领域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单位/个项目/项高等院校1134911375251536261233011022511416271761118科研院所23346925350526345412018097136197352294675企业186205258295308348117125138149130144291329其他7788564544791111总计53911726561333729143436461134154047511327722133㊀注:其他类型包含北京市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㊁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所㊁故宫博物院㊁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㊁湖北技术交易所㊁江苏省交通工程建设局㊁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㊁交通运输部烟台打捞局㊁南京博物院㊁南京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㊁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㊁全国海关信息中心㊁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㊁上海博物馆㊁上海市食品药品检验所㊁上海市医疗器械检测所㊁深圳海关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㊁深圳证券交易所㊁长江航道局㊁中关村泛联移动通信技术创新应用研究院㊁中国大洋矿产资源研究开发协会㊁中国广播电影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㊁中国国家博物馆㊁中国海洋工程咨询协会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㊁中国汽车工程学会㊁中国人民解放军93209部队㊁中国认证认可协会㊁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㊁中国丝绸博物馆㊁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㊂高,二者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部署实施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合计承担了超过80%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㊂对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3种类型项目牵头单位中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进行分析(见表3):高等院校牵头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分别是清华大学㊁北京大学㊁浙江大学㊁上海交通大学㊁复旦大学㊁华中科技大学㊁中山大学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㊁天津大学(并列第9)㊁同济大学(并列第9),均为我国 双一流 建设高校,科研基础深厚扎实,人才队伍和学科建设较为完善;科研院所牵头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分别是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㊁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㊁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㊁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㊁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㊁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㊁中国标准化研究院㊁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并列第9)㊁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并列第9)㊁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并列第9)㊁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并列第9),均为国家级科研院所,专注于特定领域研究时间较长,集聚了大量的科研人才和专业设备;企业牵头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单位分别是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㊁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㊁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㊁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㊁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列第6)㊁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并列第6),大部分为国有控股㊁国有全资㊁国有独资公司或央企,较少部分为高新技术企业㊂2.4㊀项目牵头单位所在区域分布情况㊀㊀按照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区域统计分析,2016 2022年间,共有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见图3),即除台湾省外其他所有区域均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㊂承担项目数量排名前10的区域依次为北京㊁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湖北㊁浙江㊁山东㊁天津㊁陕西和辽宁,其中北京承担项目数量最多,超过了全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的1/3;北京㊁上海㊁江苏㊁广东4个区域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分布密集区域,合计承担项目数量超过了总量的60%㊂3㊀部分区域承担项目情况对比分析㊀㊀根据各区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统计情况,本文选取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4个承担项目数量相近又较为密集的区域开展对比分析㊂2016 2022年间,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4个区域共牵头承担了2388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㊂从逐年牵头承担项目数量(见图4)上看,上海一直保持第1位,浙江在4个区域中排第4位,江苏在2019年低于广东,其他年份均排在第2位㊂总体上,4个区域承担项目数量年度间变化情况比较相似㊂从项目类型(见图5)上看,4个区域牵头承担的项目领域方向分布较为相似,社会发展领域占比35%左右,高新技术领域占比30%左右,基础研究领域占比20%~32%,农村科技领域占比4%~15%㊂从项目牵头承担单位性质与数量(见表4)上看,上海㊁江苏和广东牵头单位数量相近,约为180家单位,浙江牵头单位数约为上述3个区域的60%;浙江的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㊁企业数量均为4个区域最低,其中科研院所和企业数量较其他3个区域差别较大㊂根据4个区域牵头承担项目数量与牵头单位数量㊀㊀表3㊀2016 2022年各类型项目牵头单位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前10单位情况(a)高等院校排名名称项目数量/项1清华大学2222北京大学2083浙江大学1844上海交通大学1785复旦大学1376华中科技大学1117中山大学109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09天津大学909同济大学90(b)科研院所排名名称项目数量/项1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572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483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414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365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366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347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308中国标准化研究院289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279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79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279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27(c)企业排名名称项目数量/项1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132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1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104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105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86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76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76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76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6合肥通用机械研究院有限公司7情况,可以计算4个区域各项目牵头单位平均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分别为4.8项㊁3.5项㊁3.2项和3.5项,上海平均值最图3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分布图4㊀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逐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数量分布高,其他3个区域较相近,即上海各牵头承担单位的科研综合能力或持续科研能力较强㊂4㊀结论与展望㊀㊀值得关注的是, 十四五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类型更加丰富多元,除了常规公开竞争类项目,还设置了鼓励从事探索性㊁原创性研究的青年科研人员脱颖而出的青年科学家项目,为提升科研投入绩效㊁强化重大创新成果 实战性 的 揭榜挂帅 项目,以及鼓励地方联合投入㊁协同管理的部省市联动项目,不同类型项目对申报人及申报单位的要求㊁课题设置以及项目评审立项机制都有相应区别,能够更大范围地鼓励科研人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实施㊂通过对2016 2022年我国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图5㊀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按领域方向统计分布表4㊀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浙江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单位情况单位:个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其他合计上海1755974173江苏25321203180广东16511023172浙江1416761107项情况的统计分析,结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申报立项与实施管理,本文形成一些建议如下㊂(1)继续加强科研资源战略引导作用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我国重大科技计划的先行者,发挥着我国科技事业改革前进的探索和引路重要作用㊂当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主要集中于北京㊁上海㊁江苏㊁广东㊁湖北㊁浙江等科研资源密集区域,其他地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较少,呈现科技资源分布不均衡的特点㊂因此,要继续加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战略引导作用,围绕区域社会经济㊁科技创新发展现状和趋势需求,以科技辐射带动区域发展㊂(2)促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成果转化实施㊂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承担单位性质上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主要承担单位,企业占比不到20%㊂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基础研究㊁重大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和策源地,企业尤其是科技企业是成果转化应用的试验田㊂应更加注重高等院校㊁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的产学研究与合作,促进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从研究到应用的全链条一体化管理,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注入科技供给力㊂(3)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提升服务保障能力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目标定位高㊁研究任务重㊁经费规模大㊁管理环节多,因此更加需要通过创新管理方式,一方面建立一支高素质管理队伍,为项目从申报㊁实施到结题验收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另一方面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活动为目标,完善科研项目和经费等管理制度,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㊂参考文献[1]国务院.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㊁基金等)管理改革方案的通知[EB/OL]. (2014-12-03)[2023-01-12].https:/// zhengce/content/2015-01/12/content_9383.htm. [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EB/OL].(2014-03-03) [2013-01-12].https:///zhengce/ content/2014-03/12/content_8711.htm.[3]金振蓉,杨舒.国家科技计划管理重大思路转变政府退后+五类计划[N].光明日报,2015-01-08 (5).[4]侯婉莹,刘蓉蓉,戴培刚,等.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组织管理的思考与建议[J].农业科技管理,2017 (2):18-21.[5]科技部,财政部.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EB/OL].(2017-06-22)[2023-01-12]./ xxgk/xinxifenlei/fdzdgknr/fgzc/gfxwj/gfxwj2017/ 201706/t20170628_133796.html.(编辑㊀李春燕)Analysis of the approval of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from2016to2022Xie Jinyuan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partment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210093 ChinaAbstract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is a major strategic measure for China 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reform and innovation.Since its implementation in2016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China to solve major strategic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s and serve the national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The article takes the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from2016to2022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conducts statistical analysis from the fields of the project the regions and nature of the leading undertaking units etc.Furthermore it puts forward thoughts and suggestions from the aspects of focusing on the strategic layout of China s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strengthening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 system.Key words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project initiation analysis research management。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

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产业制造业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进行生产的一类产业。

2017年,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高技术产业制造业被细分为以下几个大的分类。

一、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计算机、通信设备、电视和广播设备、电子元器件等的制造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这一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增长。

中国在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优势,这一产业在国内外市场上表现良好。

二、医药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也是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和医疗需求的增长,医药制造业持续发展。

2017年,中国药品市场规模达到了数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创新药和高端医疗器械制造业的增长迅猛。

这一产业对于保护人民健康和提升国家医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三、航空航天器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了飞机、飞船、导弹和航天器等的制造业。

中国航空航天器制造业在2017年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自主研发和生产了一系列民用和军用飞机,并成功实施了多次航天发射任务。

这一产业的发展对于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促进国防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四、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重要产业。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可持续性的关注,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制造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并取得了显著进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之一。

这一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

五、新材料制造业新材料制造业是高技术产业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广泛应用于电子、航空航天、医疗器械和能源等领域。

中国在新材料研发和生产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不断推动新材料制造业的发展。

这一产业对于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起来,2017年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呈现出多个细分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电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制造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和新材料制造业等。

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小型微利企业普惠性所得税减免政策和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活动
高新技术企业
广西税务空中课堂
25/38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八大领域):
广西税务空中课堂
26/38
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须同时满足以下8个条件:
序号 1 2 3 4
5
6
分类指标 基本要求
评价指标 *企业成立年限
*知识产权
*技术领域 高新技术产品
收入比例
研发费用比例
科技人员比例
指标要求
企业需注册满一年以上(365个日历天数)。 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获得对其主要产品(服务)
4 四、受灾地区农村信用社免征企业所得税
报表(A类)》(A100000)第23行
… ……
计算的减免企业所得税的本年金额。
19 十九、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服务外包类)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0 二十、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服务贸易类)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 ……
33
33 三十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对本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的 部分减 征或免征( 免征减征:减征幅度_20_%)
广西税务空中课堂
30/38
涉税实务
解析:2020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总收入的比例 =本年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本年企业总收入 =【产品(服务)收入+技术性收入】÷(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 =4500÷(6000-800)=86.54%>60%,该指标满足条件。
广西税务空中课堂
31/38
按照新出台的优惠政策,其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等均符合条件, 请问该企
业需缴纳多少企业所得税?
➢ 按照新出台的优惠政策,如果其从业人数和资产总额等均符合条件, 其仅需

半导体硅片和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半导体硅片和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

半导体硅片和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主管部门、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政策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7),半导体硅片行业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之“C397 电子器件制造”,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行业属于“C39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行业主管部门与行业监管体制半导体硅片行业和半导体分立器件行业属于半导体行业的细分行业,为国家重点鼓励、扶持的战略性新兴行业。

公司所处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其主要职责为:提出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协调解决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重大问题,拟订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并组织实施工业、通信业的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监测分析工业、通信业运行态势,统计并发布相关信息,进行预测预警和信息引导;指导行业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等。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集成电路材料和零部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为本公司所处行业的自律组织和协调机构。

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成立于1990 年,是由全国半导体界从事集成电路、半导体分立器件、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的生产、设计、科研、开发、经营、应用、教学的单位、专家及其它相关的支撑企、事业单位自愿结成的行业性的全国性的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下设6 个分支机构:集成电路分会、半导体分立器件分会、半导体封装分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半导体支撑业分会、MEMS 分会。

其主要职能有:贯彻落实政府有关的政策、法规,向政府行业主管部门提出本行业发展的经济、技术和装备政策的咨询意见和建议;开展信息咨询工作,对行业与市场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预测;开展经济技术交流和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协助政府制(修)订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及推荐标准等。

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成立于1991 年,是国内从事电子材料的生产、研制、开发、经营、应用、教学的单位及其他相关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结合组成的全国性的行业社会团体,下设10 个分会:半导体材料分会、覆铜板材料分会、压电晶体材料分会、电子精细化工材料分会、真空电子与专用金属材料分会、磁性材料分会、电子陶瓷材料分会、电子锡焊料材料分会、电子铜箔材料分会、石英材料分会。

永磁体钕铁硼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永磁体钕铁硼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

➢ 磁性材料的最重要指标是最大磁能积、内禀矫顽力和剩磁。高磁能积、高内禀矫顽力、高剩磁代表要实 现相同磁力所需磁性材料的体积更小、质量更轻,磁体的抗退磁能力更强,使用效率更高。此外,最高使 用温度和居里温度用来衡量磁体的抗温性特征,磁体的最高使用温度和居里温度越高,磁体性能越稳定。 在目前稀土永磁材料中,钕铁硼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磁性强等特点,由于原料易得、价格便宜的优点, 发展极为迅速。
有宽调速范围、功率密度高、体积小、效率高等优点,成为主流电机。(2018年搭载量达到92.3%)
➢ 在永磁同步电机中,永磁体用来提供永久磁场。由于钕铁硼永磁体具有高磁能积、高内禀矫顽力、高剩磁的特点,有
效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因此广泛应用于永磁电机转子中。
➢ 预计到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量为578万辆,单辆纯电、混动汽车对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量为6/3kg,预计2022

汽车EPS电机
➢ 根据《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烧结钕铁硼磁材按照矫顽力高低划分,分为底矫顽力(N)、中等矫顽力(M)、高 矫顽力(H)、特高矫顽力(SH)、超高矫顽力(UH)、极高矫顽力 (EH)、至高矫顽力(TH)七大类。根据行业 惯例,内禀矫顽力和最大磁能积之和大于 60 的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属于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 ➢ 一般来说,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应用于各种型号电机、压缩机、传感器,包括传统汽车EPS、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 风力发电、变频家电、节能电机等。而这些领域中,电机、压缩机或是传感器中使用的永磁材料性能要求较高,是铁氧 体和钐钴磁体无法替代的。 ➢ 2015 年《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提出将稀土永磁体制造技术、高技术领域用稀土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等列 入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2017年《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 年)》提出要重点发展 高端稀土功能材料。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防科工局...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防科工局...

⼯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国防科⼯局综合司关于推荐《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录(2017年度)》信息的通知⽂号:⼯信厅联军民函[2017]216号颁布⽇期:2017-04-13执⾏⽇期:2017-04-13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直辖市军民结合主管部门,教育部办公厅,全国⼯商联办公厅,有关⾼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国家新型⼯业化产业⽰范基地(军民结合),有关⾏业协会、⾼校:为推动军民⽤资源共享,促进民⽤⾼新技术领域适⽤技术与产品向军⽤转移应⽤,决定编制发布《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录(2017年度)》,向军队和军⼯领域推荐相关技术与产品。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信息采集领域及对象主要针对陆军装备建设需求,重点围绕先进材料与制造、车辆与⼯程装备、动⼒与传动、指挥与控制、导航与定位探测、⽬标识别、光电与⽕控、电磁炮与激光武器、电磁兼容与防护、防化、⽕⼯品与⽕炸药、智能⽆⼈装备或平台、管理与制造信息化、电⼦对抗、核⼼电⼦元器件、新能源、模拟仿真、可靠性与维修保障等领域,⾯向全国民⽤企业、科研机构和⾼校,采集具有⾃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及优势产品信息。

⼆、信息采集及推荐要求(⼀)各地军民结合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本地区相关信息的采集、初评、遴选和推荐。

(⼆)各地军民结合主管部门要对本地区采集的信息进⾏初步审查,对决定推荐的产品及技术信息出具推荐意见。

(三)各地推荐信息数量,原则上每个领域控制在40条以内。

(四)推荐信息不得涉及国家秘密(报送时需附⾮密审查意见),数据材料要真实、清晰、完整。

请各地军民结合主管部门汇总后,于2017年5⽉31⽇前,将纸质材料和电⼦版(光盘)函送⼯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并抄送国防科⼯局发展计划司。

三、其他事项(⼀)教育部办公厅、全国⼯商联办公厅、国家新型⼯业化产业⽰范基地(军民结合)和有关⾼新区管委会、⾏业协会、⾼校推荐技术及产品信息,请参照上述要求初审把关后直接函送⼯业和信息化部军民结合推进司。

2017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材料初步审核培训

2017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申报材料初步审核培训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申报材料初步审核培训
目录
CONTENTS
01 总则
02 材料合规性审查 03 技术审核 04 财务评审 05 注意事项
总则
总则 目的
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质量
提升我市高新技术企业申报通过率
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6版 《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2016版 《关于组织申报2017年度高新技术企业的通知》
主要产品(服务)收入之和与同期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之和的占比情 况与PS表、高新收入专项审计报告数据核对是否一致。
18
材料合规性审查 申报材料
7、企业职工和科技人员比例情况说明材料
材料内容&装订顺序
人员情况考核时间节点是否为2016年度;人员说明情况与后附人员名单 信息是否一致。
此部分附科技人员名单及说明材料即可,学历证书等其他材料无需附。
19
材料合规性审查 申报材料
8、知识产权相关材料
此部分要求附有企业知识产权情况表。
材料内容&装订顺序
20
材料合规性审查 申报材料
8、知识产权相关材料
材料内容&装订顺序
21
材料合规性审查 申报材料
8、知识产权相关材料
材料内容&装订顺序
知识产权未重复使用声明、知识产权权属人声明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准确填写。
“成果转化结果”包括产品、服务、工艺、样品、样机、其他,要求注明具体名 称或简要说明转化内容。
“证明材料”包括证明所填内容是有效科技成果的材料和证明科技成果已转化的 材料。
“证明材料”提供主要证明页复印件或佐证图片即可,注明附件所在页码。
23
材料合规性审查 申报材料

2017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2017年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统计报表制度(国家高新区外高新技术企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2017年11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 (4)(一)企业概况 (4)表GQ-001 指标解释 (6)(二)经济概况 (16)表GQ-002 指标解释 (18)(三)人员概况 (27)表GQ-003 指标解释 (28)(四)科技活动概况 (30)表GQ-004 指标解释 (33)(五)科技项目概况 (39)表GQ-005 指标解释 (40)一、总说明(一)调查目的为了解和掌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企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状况,为指导、引导国家高新区和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同时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支撑,特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调查对象和统计范围1.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范围注册的具有独立核算法人资格的以下几类企业: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认定,并经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且证书于报告期年底尚在有效期内的企业;工业企业;应用高技术进行设计、施工以及技术装备的建筑业企业;符合国家统计局高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目录的服务业企业;符合国家统计局文化及相关产业目录的企业;全部境内外上市企业及新三板、地方四板挂牌企业。

2.国家高新区外:注册地在国家高新区外,经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机构认定,并经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备案,获得高新技术企业证书,且证书于报告期年底尚在有效期内的企业。

2017国家重点支持地高新技术领域

2017国家重点支持地高新技术领域

附件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一、电子信息二、生物与新医药三、航空航天四、新材料五、高技术服务六、新能源与节能七、资源与环境八、先进制造与自动化一、电子信息(一)软件1. 基础软件服务器/客户端操作系统;通用及专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生命周期的开发、测试、运行、运维等支撑技术,以及各种接口软件和工具包/组、软件生成、软件封装、软件系统管理、软件定义网络、虚拟化软件、云服务等支撑技术;中间件软件开发技术等。

2. 嵌入式软件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技术;嵌入式数据库管理技术;嵌入式网络技术;嵌入式软件平台技术;嵌入式软件开发环境构建技术;嵌入式支撑软件生成技术;嵌入式专用资源管理技术;嵌入式系统整体解决方案设计技术;嵌入式设备间互联技术;嵌入式应用软件开发技术等。

3.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用于工程规划、工程管理/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等的软件工作平台或软件工具支撑技术;面向行业的产品数据分析和管理软件;基于计算机协同工作的辅助设计软件;快速成型的产品设计和制造软件;专用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产品开发工具支撑技术;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相关软件;分布式控制系统(DCS)、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执行制造系统(MES)技术等。

4.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中文、外文及少数民族文字的识别、处理、编码转换与翻译技术;语音识别与合成技术;文字手写/语音应用技术;多语种应用支撑技术;字体设计与生成技术;字库管理技术;支撑古文字、少数民族文字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书法及绘画研究的相关技术;语言、音乐和电声信号的处理技术;支撑文物器物、文物建筑研究的相关技术;支撑文物基础资源的信息采集、转换、记录、保存的相关技术等。

5.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基于内容的图形图像检索及管理软件;基于海量图像数据的服务软件;多通道用户界面技术;静态图像、动态图像、视频图像及影视画面的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裸眼3D内容制作技术;3D图像处理技术;3D模型原创性鉴定技术;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技术;虚拟现实与现实增强技术;复杂公式图表智能识别转换技术;位图矢量化技术和工程文件智能化分层管理技术;实现2D动画和3D 动画的自主切换和交互技术等。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2017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2017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2017篇一:高新领域目录(2)2016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一、电子信息(一)软件1.基础软件;2.嵌入式软件;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4.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5.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6.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7.电子商务软件;8. 电子政务软件;9. 企业管理软件;10. 物联网应用软件;11.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服务与集成软件(二)微电子技术1.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2.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4.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5.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6.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三)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1.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2.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3. 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4. 网络应用技术(四)通信技术1. 通信网络技术;2. 光传输系统技术;3. 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4.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5.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6. 卫星通信系统技术;7. 微波通信系统技术;8. 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9. 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10.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五)广播影视技术1. 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2. 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3.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4.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5.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6.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7.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8.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9. 音响、光盘技术(六)新型电子元器件1. 半导体发光技术;2. 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3.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4. 专用特种器件;5.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6. 中高档机电组件;7. 平板显示器件(七)信息安全技术1. 密码技术;2. 认证授权技术;3.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4.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5. 安全保密技术;6. 安全测评技术;7. 安全管理技术;8. 应用安全技术(八)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1.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2.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3. 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4. 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5.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6.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二、生物与新医药一)医药生物技术1. 新型疫苗;2. 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3. 快速生物检测技术;4. 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5. 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6. 生物分离介质、试剂、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二)中药、天然药物1.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2. 创新药物研发技术;3. 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4. 中药质控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三)化学药研发技术1. 创新药物技术;2. 手性药物创制技术;3. 晶型药物创制技术;4. 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技术;5. 国家基本药物原料药和重要中间体的技术(四)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1. 创新制剂技术;2. 新型给药制剂技术;3. 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4. 制药装备技术(五)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1.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2. 新型治疗、急救与康复技术;3. 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技术;4. 医学检验技术及新设备;5. 医学专用网络新型软件;6. 医用探测及射线计量检测技术(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1. 高效工业酶制备与生物催化技术;2. 微生物发酵技术;3. 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4.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5. 食品安全生产与评价技术;6.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七)农业生物技术1. 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2. 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3. 重大农林生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4. 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5.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三、航空航天(一)航空技术1. 飞行器;2. 飞行器动力技术;3. 飞行器系统技术;4. 飞行器制造与材料技术;5. 空中管制技术;6. 民航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技术(二)航天技术1. 卫星总体技术;2. 运载火箭技术;3. 卫星平台技术;4. 卫星有效载荷技术;5. 航天测控技术;6. 航天电子与航天材料制造技术;7. 先进航天动力设计技术;8. 卫星应用技术四、新材料(一)金属材料1.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2. 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3.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4.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5. 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6.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7.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8.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无机非金属材料1. 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2.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3.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4.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5. 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三)高分子材料1.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2.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3.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4.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5. 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6. 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四)生物医用材料1. 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制备技术;2. 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3.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4. 口腔材料制备技术;5. 组织工程用材料制备技术;6. 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7.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8.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五)精细和专用化学品1.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2.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3. 超细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4.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六)与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新材料1. 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2. 艺术专用新材料制备技术;3. 影视场景和舞台专用新材料的加工生产技术;4. 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5. 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五、高技术服务(一)研发与设计服务1. 研发服务;2. 设计服务(二)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服务1. 检验检测认证技术;2. 标准化服务技术(三)信息技术服务1. 云计算服务技术;2. 数据服务技术;3. 其他信息服务技术(四)高技术专业化服务(五)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服务(六)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1. 电子商务技术;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七)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1. 智慧城市服务支撑技术;2. 互联网教育;3. 健康管理;4. 现代体育服务支撑技术(八)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1. 创作、设计与制作技术;2. 传播与展示技术;3. 文化遗产发现与再利用技术;4. 运营与管理技术六、新能源与节能(一)可再生清洁能源1. 太阳能;2. 风能;3. 生物质能;4. 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二)核能及氢能1. 核能;2. 氢能(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1.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2.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3. 燃料电池技术;4.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四)高效节能技术1. 工业节能技术;2. 能量回收利用技术;3. 蓄热式燃烧技术;4. 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5. 高温热泵技术;6. 建筑节能技术;7. 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8. 节能监测技术七、资源与环境(一)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1. 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2. 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3. 农业水污染控制技术;4. 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5. 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6.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1. 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2. 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3. 工业炉窑污染防治技术;4. 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5. 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1. 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2.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3. 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4.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5. 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6. 社会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四)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1. 噪声、振动污染防治技术;2. 核与辐射安全防治技术(五)环境监测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技术1. 环境监测预警技术;2. 应急环境监测技术;3.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4. 非常规污染物监测技术(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篇二:2017年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及税收优惠政策2017 年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税收优惠政策、时间、好处、流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概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又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2017篇一:高新领域目录(2)2016 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目录一、电子信息(一)软件1.基础软件;2.嵌入式软件;3.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管理软件;4. 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5. 图形和图像处理软件;6. 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7.电子商务软件;8. 电子政务软件;9. 企业管理软件;10. 物联网应用软件;11.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软件;服务与集成软件(二)微电子技术1. 集成电路设计技术;2. 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3. 集成电路封装技术;4. 集成电路测试技术;5. 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工艺技术;6. 集成光电子器件设计、制造与工艺技术(三)计算机产品及其网络应用技术1. 计算机及终端设计与制造技术;2. 计算机外围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3. 网络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4. 网络应用技术(四)通信技术1. 通信网络技术;2. 光传输系统技术;3. 有线宽带接入系统技术;4. 移动通信系统技术;5. 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技术;6. 卫星通信系统技术;7. 微波通信系统技术;8. 物联网设备、部件及组网技术;9. 电信网络运营支撑管理技术;10. 电信网与互联网增值业务应用技术(五)广播影视技术1. 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系统技术;2. 广播电视业务集成与支撑系统技术;3. 有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4. 无线传输与覆盖系统技术;5. 广播电视监测监管、安全运行与维护系统技术;6. 数字电影系统技术;7. 数字电视终端技术;8. 专业视频应用服务平台技术;9. 音响、光盘技术(六)新型电子元器件1. 半导体发光技术;2. 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3. 大功率半导体器件;4. 专用特种器件;5. 敏感元器件与传感器;6. 中高档机电组件;7. 平板显示器件(七)信息安全技术1. 密码技术;2. 认证授权技术;3. 系统与软件安全技术;4. 网络与通信安全技术;5. 安全保密技术;6. 安全测评技术;7. 安全管理技术;8. 应用安全技术(八)智能交通和轨道交通技术1. 交通控制与管理技术;2. 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理技术;3. 交通运输运营管理技术;4. 车、船载电子设备技术;5. 轨道交通车辆及运行保障技术;6. 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与服务技术;二、生物与新医药一)医药生物技术1. 新型疫苗;2. 生物治疗技术和基因工程药物;3. 快速生物检测技术;4. 生物大分子类药物研发技术;5. 天然药物生物合成制备技术;6. 生物分离介质、试剂、装置及相关检测技术(二)中药、天然药物1. 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保护技术;2. 创新药物研发技术;3. 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4. 中药质控及有害物质检测技术;(三)化学药研发技术1. 创新药物技术;2. 手性药物创制技术;3. 晶型药物创制技术;4. 国家基本药物生产技术;5. 国家基本药物原料药和重要中间体的技术(四)药物新剂型与制剂创制技术1. 创新制剂技术;2. 新型给药制剂技术;3. 制剂新辅料开发及生产技术;4. 制药装备技术(五)医疗仪器、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1. 医学影像诊断技术;2. 新型治疗、急救与康复技术;3. 新型电生理检测和监护技术;4. 医学检验技术及新设备;5. 医学专用网络新型软件;6. 医用探测及射线计量检测技术(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1. 高效工业酶制备与生物催化技术;2. 微生物发酵技术;3. 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4. 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5. 食品安全生产与评价技术;6.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七)农业生物技术1. 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2. 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3. 重大农林生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4. 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5. 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三、航空航天(一)航空技术1. 飞行器;2. 飞行器动力技术;3. 飞行器系统技术;4. 飞行器制造与材料技术;5. 空中管制技术;6. 民航及通用航空运行保障技术(二)航天技术1. 卫星总体技术;2. 运载火箭技术;3. 卫星平台技术;4. 卫星有效载荷技术;5. 航天测控技术;6. 航天电子与航天材料制造技术;7. 先进航天动力设计技术;8. 卫星应用技术四、新材料(一)金属材料1. 精品钢材制备技术;2. 铝、铜、镁、钛合金清洁生产与深加工技术;3. 稀有、稀土金属精深产品制备技术;4. 纳米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5. 金属及金属基复合新材料制备技术;6. 半导体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7. 电工、微电子和光电子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8. 超导、高效能电池等其它新材料制备与应用技术;(二)无机非金属材料1. 结构陶瓷及陶瓷基复合材料强化增韧技术;2. 功能陶瓷制备技术;3. 功能玻璃制备技术;4. 节能与新能源用材料制备技术;5. 环保及环境友好型材料技术(三)高分子材料1.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2. 工程和特种工程塑料制备技术;3. 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制备技术;4. 新型纤维及复合材料制备技术;5. 高分子材料制备及循环再利用技术;6. 高分子材料的新型加工和应用技术(四)生物医用材料1. 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制备技术;2. 心脑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制备技术;3. 骨科内置物制备技术;4. 口腔材料制备技术;5. 组织工程用材料制备技术;6. 新型敷料和止血材料制备技术;7. 专用手术器械和材料制备技术;8. 其他新型医用材料及制备技术(五)精细和专用化学品1. 新型催化剂制备及应用技术;2. 电子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3. 超细功能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4. 精细化学品制备及应用技术;(六)与文化艺术产业相关的新材料1. 文化载体和介质新材料制备技术;2. 艺术专用新材料制备技术;3. 影视场景和舞台专用新材料的加工生产技术;4. 文化产品印刷新材料制备技术;5. 文物保护新材料制备技术五、高技术服务(一)研发与设计服务1. 研发服务;2. 设计服务(二)检验检测认证与标准服务1. 检验检测认证技术;2. 标准化服务技术(三)信息技术服务1. 云计算服务技术;2. 数据服务技术;3. 其他信息服务技术(四)高技术专业化服务(五)知识产权与成果转化服务(六)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技术1. 电子商务技术;2.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技术(七)城市管理与社会服务1. 智慧城市服务支撑技术;2. 互联网教育;3. 健康管理;4. 现代体育服务支撑技术(八)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1. 创作、设计与制作技术;2. 传播与展示技术;3. 文化遗产发现与再利用技术;4. 运营与管理技术六、新能源与节能(一)可再生清洁能源1. 太阳能;2. 风能;3. 生物质能;4. 地热能、海洋能及运动(二)核能及氢能1. 核能;2. 氢能(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1. 高性能绿色电池(组)技术;2. 新型动力电池(组)与储能电池技术;3. 燃料电池技术;4. 超级电容器与热电转换技术四)高效节能技术1. 工业节能技术;2. 能量回收利用技术;3. 蓄热式燃烧技术;4. 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5. 高温热泵技术;6. 建筑节能技术;7. 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8. 节能监测技术七、资源与环境(一)水污染控制与水资源利用技术1. 城镇污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2. 工业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3. 农业水污染控制技术;4. 流域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5. 节水与非常规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6. 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1. 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2. 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3. 工业炉窑污染防治技术;4. 工业有害废气控制技术;5. 有限空间空气污染防治技术(三)固体废弃物处置与综合利用技术1. 危险固体废弃物处置技术;2.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3. 生活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4. 建筑垃圾处置与资源化技术;5. 有机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技术;6. 社会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技术(四)物理性污染防治技术1. 噪声、振动污染防治技术;2. 核与辐射安全防治技术(五)环境监测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理技术1. 环境监测预警技术;2. 应急环境监测技术;3. 生态环境监测技术;4. 非常规污染物监测技术(六)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篇二:2017年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及税收优惠政策2017 年申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税收优惠政策、时间、好处、流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概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又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根据规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指在内,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港、澳、台地区)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

深圳地区的科技型成长型企业,也可申请深圳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如果企业申请的国家高新企业认定或者深圳高新企业认定超过三年时间,可以进行申请高新复审。

2017 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时间:(一)第一批申报时间安排:2017年4月中旬-5 月(二)第二批申报时间安排:2017年7月中旬结束(三)第三批申报时间安排:2017年8月底结束企业须在上述时间内完成相关申报手续,逾期申请将不予受理:咨询电话:0755-********。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条件:(一)企业申请认定时须注册成立一年以上;(二)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 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所有权,且达到下列其中一项数量要求:A、发明或者植物新品种2 件以上;B、实用新型专利6 件以上;C、非简单改变产品图案和形状的外观设计专利(主要是指:运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方法,经过研究与开发过程得到的外观设计)或者软件著作权或者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7 件以上;(三)对企业主要产品(服务)发挥核心支持作用的技术属于规定的范围;(四)企业从事研发和相关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五)企业近三个会计年度(实际经营期不满三年的按实际经营时间计算,下同)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同期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 万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5%;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 万元至2 亿元(含)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 亿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委托外部研究开发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应按照独立交易原则确定,按照实际发生额的80%计入委托方研发费用总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