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五行
五行的名词解释中医学
![五行的名词解释中医学](https://img.taocdn.com/s3/m/d6a0080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0b.png)
五行的名词解释中医学
五行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也称作五行学说或五行理论。
它是古代中国哲学家根据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而形成的,用于描述和解释人体生理、病理以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每种元素都代表着一定的属性和特征。
它们之间存在相互生克抑制的关系,构成了一个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循环系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这种生克关系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变化。
在中医学中,五行被运用于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医生通过观察人体的表现以及了解人的活动环境、饮食习惯等信息,判断人体脏腑功能的健康状况,并根据五行理论进行辨证施治。
例如,当一个人出现心脏疾病的症状时,中医可能会根据五行理论进行判断,认为心属火,用相应的药物和疗法来调节心火的过旺或不足。
五行理论在中医学中广泛应用,不仅适用于疾病的诊治,还能指导人们养生保健,调节生活方式,达到平衡和谐的状态。
中医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中医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4cb1b0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a.png)
中医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医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中医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自然界万物发展变化规律的总结和归纳,也是指导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理论基础之一。
本文将从五行的概念、相生相克关系、五脏与五行、病因病机解释以及应用实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五行的概念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它们代表了自然界万物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在中医理论中,每个元素都与一个方位、一个季节、一个颜色、一个味道以及一些具体的器官和组织等相对应。
例如:金属对应西方方位,秋季,白色,辛味,肺和大肠等。
二、相生相克关系在五行学说中,除了每个元素有自己独特的属性外,它们之间还存在着相生相克关系。
其中“生”指代一种生成关系,“克”则表示一种制约关系。
具体来说:1. 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这种相生关系是指一个元素可以通过作用于另一个元素而促使其生成。
2. 相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种相克关系是指一个元素可以通过作用于另一个元素而抑制其发展。
三、五脏与五行在中医理论中,五个脏器也与五行进行了对应。
具体如下:1. 肝属木:肝主疏泄,在情志调节、气血运行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 心属火:心主神明,在血液循环、情感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脾属土:脾主运化,在消化吸收、水液代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4. 肺属金:肺主呼吸,在气血交流、防御外邪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 肾属水:肾主藏精,调节水液代谢、生殖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四、病因病机解释在中医理论中,五行学说被广泛应用于病因病机的解释和诊断治疗。
例如:1. 水火不相容:水火不相容是指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衡,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肝阳上亢、胃火炽盛等。
2. 五行失调:五行失调是指人体内部五行元素的相对比例出现偏差,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肝木不生土、肺金不制水等。
3. 八纲辨证: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中最基本的分类方法,它将疾病分为寒热虚实四个方面进行辨别。
五行的名词解释关于中医
![五行的名词解释关于中医](https://img.taocdn.com/s3/m/d74e0e2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c3.png)
五行的名词解释关于中医五行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也是古代中国人观察和理解宇宙的方式之一。
它是一种把事物归纳为五种基本要素的理论,这五种基本要素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构成了宇宙的运行规律。
那么,在中医中,五行具体指的是哪五个名词呢?第一个是“木”,它代表了生命的开始和新生。
木可以扎根生长,代表生命的生长力和活动力,它象征着春天和东方的方位。
在人体中,肝脏与木相对应,肝主疏泄,调节气血运行,起到稳定情绪和保护身体的作用。
如果肝脏功能失调,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头痛、经期不调等问题。
第二个是“火”,它代表了热、光明和活动力。
火具有很强的能量和热度,能为人体提供充沛的活力和热情,它象征着夏天和南方的方位。
在人体中,心脏与火相对应,心主血脉,起到循环血液和调节情绪的作用。
当心脏功能失调时,可能会出现心悸、失眠、多梦等问题。
第三个是“土”,它代表了稳定和包容。
土是万物之母,具有接纳万物、孕育生命的特性,它象征着季节的交替和中央的方位。
在人体中,脾胃与土相对应,脾胃是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起到转化营养和提供能量的作用。
如果脾胃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第四个是“金”,它代表了收敛和坚固。
金可以金属凝结,象征着秋天和西方的方位。
在人体中,肺与金相对应,肺主气,调节呼吸和储存正气。
如果肺部功能失调,可能会出现咳嗽、气短、哮喘等问题。
第五个是“水”,它代表了柔软和流动。
水具有润泽和净化的特性,象征着冬天和北方的方位。
在人体中,肾与水相对应,肾主藏精,掌管生殖和生长发育。
如果肾功能失调,可能会导致性功能障碍、腰酸腿软等问题。
这五个名词(木、火、土、金、水)代表了中医中五行理论的核心概念。
根据五行理论,宇宙中的一切都可以归纳为这五种基本要素,它们相互制约和影响,维持了宇宙的动态平衡。
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疾病特点,判断五行的相互关系,以达到调节和治疗的目的。
除了在中医领域,五行理论也被应用在了其他方面。
中医五行的名词解释
![中医五行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fcf09c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16.png)
中医五行的名词解释中医五行是中医认识宇宙构成,解释其运动规律,以及人体机能运行的基本理论。
它是汉族传统医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五行理论把宇宙及人体内的物质整合到五种不同的形式中,即金、木、水、火、土,每种形式都有其特定的特征,如金具有坚韧、独立;木具有生长、强壮;水具有清澈、流动;火具有燃烧、发光;土具有结实、稳固等等。
五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一生四方”,即金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水,水生金。
此外,五行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相克、相生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五行六宫”,也就是金、木、水、火、土在东、南、中、西、北、中六个方位中互相作用、相互克制与相生的原理。
五行的概念正是宇宙及人体内的物质变化的规律,从历史上看,中国古代对五行的认识已经由模糊变得清晰起来,古代把五行关联到天地、时空、生与死等概念,并且把这种认识用于治疗疾病,比如各种针灸疗法。
中医五行理论的内容很丰富,其中包括五行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五行与人体组织器官、六经、脏腑等相互作用,以及人体对五行的健康需求。
五行理论提出,人体的健康状态取决于五行的平衡,因此,保持五行的平衡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
五行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于解释人体的病变状况,比如金失调会导致肝脏疾病,木失调会导致肝脏和胆囊疾病,火失调会导致心脏疾病,土失调会导致肠胃疾病,水失调会导致肾脏疾病。
此外,还可以通过五行理论来解释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比如心脏病发生的原因是火行亢进,肠胃病发生的原因是土行亢进等等,可以帮助医生更好地掌握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五行理论把宇宙及人体内的物质整合到五种不同的形式中,即金、木、水、火、土,五行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一生四方”,此外,五行之间还存在相互作用、相克、相生等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五行六宫”,它把人体的健康状态取决于五行的平衡,五行理论也可以用于解释人体的病变状况,以及不同疾病的发病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中医药五行中的名词解释
![中医药五行中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2e90a5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6d.png)
中医药五行中的名词解释中医药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体系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中。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和土,每个元素都代表着不同的属性和特性。
下面将对五行中的每个名词进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医药五行的含义。
金:金代表着坚固、清澈和尊贵。
在中医药学中,金元素与肺脏相关联,象征着呼吸机能和肌肤。
金也与秋季和白色有关,以及干燥和辛辣的味道。
金的能量特点是收敛和下降,所以对于一些涉及肺部疾病的治疗中,使用金元素的草药或调理方案是常见的。
木:木代表着成长和生命力。
在中医药学中,木元素与肝脏相关联,象征着气血运行和决断力。
木也与春季和绿色有关,以及酸的味道。
木的能量特点是扩展和上升,所以在中医药学中,治疗与肝脏有关的问题时,通常会使用木元素的草药或调理方案。
水:水代表着流动和变化。
在中医药学中,水元素与肾脏相关联,象征着生殖力和潜力。
水也与冬季和黑色有关,以及咸的味道。
水的能量特点是内收和下降,所以在中医药学中,治疗与肾脏有关的问题时,常会使用水元素的草药或调理方案。
火:火代表着热情和活力。
在中医药学中,火元素与心脏相关联,象征着情感和意识。
火也与夏季和红色有关,以及苦的味道。
火的能量特点是向外扩展和上升,以此来调理与心脏有关的问题,中医药通常会使用火元素的草药或调理方案。
土:土代表着稳定和坚实。
在中医药学中,土元素与脾脏相关联,象征着消化和吸收。
土也与季节变化的过渡时期以及黄色有关,以及甘甜的味道。
土的能量特点是向内聚集和收紧,所以在中医药学中,治疗与脾脏有关的问题时,常会使用土元素的草药或调理方案。
中医药五行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这些名词的解释,它们交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的调理系统。
这种调理方法在中医药学中广泛应用,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和平衡身体的能量。
通过了解五行的属性和特性,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中医药学的基本原理,也能够更好地应用它们来改善自己的健康。
总结起来,金、木、水、火和土分别代表着坚固、成长、流动、热情和稳定。
中医五行养生课件ppt
![中医五行养生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ac11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4.png)
长夏时节气候潮湿闷热,此时应注重养脾,以顺应长夏的化湿之气。
秋季气候干燥,此时应注重养肺,以顺应秋季的收敛之气。
秋季养肺应多吃白色食物,如梨、银耳等,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同时要保持室内湿度适宜,避免吸入过多干燥空气,以免损伤肺部。
中医认为绿色入肝,因此应多食用绿色食物,如菠菜、芹菜、西兰花等,以养肝舒气。此外,还可以食用一些疏肝解郁的药材,如柴胡、香附等。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黄色入脾,因此应多食用黄色食物,如黄豆、南瓜、香蕉等,以养脾胃。此外,还可以食用一些健脾和胃的药材,如党参、白术等。
总结词
健脾和胃,调理气血的方法包括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运动等。
详细描述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况是由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调理。除了饮食调理外,中医还强调针灸、按摩、中药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例如,对于消化不良的患者,除了饮食调理外,还可以通过针灸或按摩中脘、足三里等穴位来缓解症状。
总结词
03
CHAPTER
五脏养生法
总结词
养心安神,调畅情志的方法包括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劳累等。
保持体内阴阳平衡,调和脏腑功能。
总结词
中医认为,人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种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力量。调和阴阳就是要使阴阳平衡,使脏腑功能协调。例如,过度疲劳、精神压力大等会导致阴虚火旺,出现失眠、口干等症状,此时应多吃养阴的食物,如百合、枸杞等;而阳虚则表现为怕冷、四肢不温等,此时应多吃温热性的食物,如姜、葱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要点一
中医五行对应五脏、五味五色、五音、五官、……(完整版)
![中医五行对应五脏、五味五色、五音、五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7e75bf1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d5.png)
中医五行对应五脏、五味五色、五音、五官、……(完整版)
1、五行: 木火土金水
2、五脏: 肝心脾肺肾
3、五色: 青赤黄白黑
4、五味: 酸苦甘辛咸
5、五官: 目舌口鼻耳
6、五音: 角徵宫商羽
7、五华: 爪面唇毛发
8、五体: 筋脉肉皮骨
9、五液: 泪汗涎涕唾
10、五畜:鸡羊牛马猪
11、五嗅:臊焦香腥腐
12、五谷:麦黍粟稻菽
13、五果:李杏枣桃栗
14、五菜:韭薤葵葱藿
15、五方:东南中西北
16、五化:生长化收藏
17、五气:风暑湿燥寒
18、五神:魂神意魄志
19、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20、五情:怒喜思悲恐
21、五数:三二零四一
22、五数:八七五九六
23、五元:元性元神元气元情元精
24、五腑:胆小肠胃大肠膀胱
25、五变:握忧咳哕栗
26、五腧:井荥输经合
27、五动:行站卧坐动
28、五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
29、五性:曲直炎上稼穑从革润下
30、五灵:青龙朱雀麒麟白虎玄武
31、五虫:毛羽倮介鳞
32、五长:麟凤人龟龙
33、五实:核络肉壳濡
34、五声:呼笑歌哭呻
35、五指:食指中指拇指无名小指五行:木火土金水
五数:三二零四一
五数:八七五九六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天二生火,地七成之;
天三生木,地八成之;
天四生金,地九成之;
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中医五行概论心得体会总结
![中医五行概论心得体会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b0475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2.png)
中医五行概论心得体会总结中医五行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和分析自然界及人体的现象和规律,将事物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并以此为基础探索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经过学习和思考,我对中医五行理论有着一些心得体会和总结。
首先,中医五行理论是一种辩证思维的体系。
中医五行通过观察事物及人体的现象和征象,并将其归纳为五个元素,从而揭示出其内在的联系和相互作用。
这种辩证思维的体系能够帮助中医医生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分析和思考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将问题片面化和孤立化。
通过了解事物和人体的变化和相互关系,中医医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判断和治疗疾病。
其次,中医五行理论强调了平衡和协调。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与五行元素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密切相关。
例如,对于五行元素中的火和水,它们之间的协调关系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如果火势过旺或水势过大,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强调通过调整五行元素之间的平衡来维持人体的健康。
这也引发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调整阴阳五行的平衡。
再次,中医五行理论是一种多元化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中医五行理论通过对自然界和人体的观察和研究,归纳总结出了五行元素的特点和相互关系,并以此解释了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
通过这种多元化的看待世界的方式,中医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人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也能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最后,中医五行理论的实用性是其重要的特点。
中医五行理论通过对事物和人体的观察和研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法。
这些经验和方法已经在实践中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例如,在调理人体阴阳五行平衡方面,中医通过运用针灸、中药、推拿等方法,对许多疾病进行了治疗和调理。
这些实践经验证明了中医五行理论的实用性和疗效。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和理解中医五行理论,我认识到它是中医学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辩证思维、强调平衡和协调、多元化看待世界及实用性等特点。
中医五行名词解释
![中医五行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120d54a3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d7.png)
中医五行名词解释中国传统医学中的五行理论是一种将自然界的万物分为五种属性并相互关联的理论。
这五种属性分别是:木、火、土、金和水。
每个属性代表了不同的能量和特征,也与五个脏腑器官以及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有关。
下面将详细解释每个名词的含义和相关内容。
1. 木 (Mu): 木代表生命力和成长。
在人体中,木属性与肝脏和胆囊相关。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解毒器官,也在调节血液循环和情绪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当木属性失衡时,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情绪不稳定等问题。
2. 火 (Huo): 火代表热情和活力。
在人体中,火属性与心脏相关。
心脏是人体的主要泵浦器官,负责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
当火属性失衡时,可能会导致心火旺盛、失眠、多梦等问题。
3. 土 (Tu): 土代表稳定和思考。
在人体中,土属性与脾脏和胃相关。
脾脏负责消化和吸收食物,将其转化为能量供应给全身。
当土属性失衡时,可能会导致脾虚、消化不良、体力不佳等问题。
4. 金 (Jin): 金代表清洁和收敛。
在人体中,金属性与肺脏和大肠相关。
肺脏负责呼吸和气体交换,大肠负责排除废物和毒素。
当金属性失衡时,可能会导致肺气不畅、皮肤干燥、便秘等问题。
5. 水 (Shui): 水代表流动和存储。
在人体中,水属性与肾脏和膀胱相关。
肾脏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也负责调节水液平衡和代谢功能。
当水属性失衡时,可能会导致肾虚、尿频、水肿等问题。
五行理论认为,当人体内的五行属性保持平衡时,身体健康,疾病会得到预防和治疗。
中医师通过调节患者的五行属性,可以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和恢复健康。
在实际应用中,中医药、针灸、按摩和饮食疗法等方法常常被用于平衡五行属性。
例如,通过服用具有特定属性的草药来调理身体,或者选择特定的食物来滋养脏腑器官。
总之,五行理论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有助于人们理解身体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并为健康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
中医五行调理方法
![中医五行调理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caa7901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81.png)
中医五行调理方法在中医理论中,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这五种元素,它们相互制约、相互生克,构成了宇宙万物的生成和运行规律。
根据五行理论,中医提出了一系列的调理方法,以达到身体健康和平衡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中医五行调理方法的具体内容。
一、木行调理方法在五行中,木属于生发之元素,其调理方法主要是益肝、缓解肝气不畅所引起的问题。
木行调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理:多食用具有益肝作用的食材,如枸杞子、柠檬、芹菜等。
同时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2. 运动调理: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太极、瑜伽等,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肝气郁结。
3. 睡眠调理: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有助于肝脏的排毒和修复。
二、火行调理方法火行代表的是热情和活力,其调理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消除火气。
火行调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理:多摄入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食物,如黄瓜、苦瓜、菊花等。
避免过多饮用酒精和辛辣食物,以免加重火气。
2. 情绪调理:保持良好的情绪,积极参与放松的活动,如听音乐、读书、旅行等,有助于缓解内心的焦躁和不安。
3. 身体调理:定期进行排毒疗法,如中草药排毒、足浴、桑拿等,有助于清除体内的毒素,保持身体的平衡。
三、土行调理方法土行代表的是稳定和承载,其调理方法主要是养脾、滋补脾胃功能。
土行调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理:多食用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山药、红枣等,避免过食生冷和油腻食物,以免损伤脾胃消化功能。
2. 作息调理: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定时定量地进食,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有助于提升脾胃功能。
3. 情绪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忧虑和焦虑,可以通过冥想、放松等方法来缓解压力。
四、金行调理方法金行代表的是收敛和净化,其调理方法主要是润燥、补肺、强身健体。
金行调理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橙子、柠檬、蜂蜜等,有助于润燥滋润肺部。
中医中的“五行”指什么?
![中医中的“五行”指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8beda0a40b4c2e3f56276381.png)
1. 基本概念五行指水、火、木、金、土。
五行学说认为,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元素,宇宙间各种物质都可以按照这五种基本物质的属性来归类,五行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祖国医学借用五行学说来说明人体内部以及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用以补充阴阳学说。
(1) 五行相生相克相生,有相互滋生、促进、助长的意思;相克,有相互制约、抑制、克服的意思。
五行相生的规律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相克的规律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在相生关系中任何一“行”都具有“生我”(母)和“我生”(子)两方面的关系,把它比喻为“母”与“子”的关系。
在相克关系中任何一“行”,又都具有“我克”(所胜)和“克我”(所不胜)两方面的关系,称之为“所胜”与“所不胜”的关系。
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
相生相克是一切事物维持相对平衡不可缺少的条件。
所以五行生克制化是正常现象。
五行中任何一“行”太过或不及,出现异常现象,都可引起相乘或相侮的变化。
乘是乘虚侵袭的意思;侮是欺侮的意思。
相乘是过度的相克,超过了正常制约的程度,其规律同相克,但被克者更加虚弱。
相侮即“反克”,又叫反侮,即本来是自己所能克胜的,却反而被它克胜,其规律与相克正好相反。
例如,正常时土克水,若土气虚弱,或水邪泛滥,水就反过来侮土。
(2)五行归类祖国医学中以五行为中心,将自然界和体有关的事物和现象按其属性、形态相类同的,分别归纳成五大类,其关系简列如下表: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心包)脾肺肾六腑胆小肠(三焦)胃大肠膀胱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志怒喜思忧恐五神魂神意魄志五窍目舌口鼻耳五音角徵宫商羽五主色嗅味声液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嗅臊(膻)焦香腥腐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液泪汗涎涕唾五声呼笑歌哭呻五荣爪面色唇毛发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谷麻麦稷稻豆五菜韭薤葵葱藿五果李杏枣桃栗五畜鸡羊牛犬猪五时春夏长夏秋冬(年)五时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日)五常(天)风热湿燥寒五化生长化收藏2.临床应用祖国医学的五行学说,是将人体各部分归属成木、火、土、金、水五大类。
五行的中医名词解释
![五行的中医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d03f0a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a.png)
五行的中医名词解释
五行,即木、火、土、金、水,是古代思想家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这五类事物来说明自然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是中国哲学思想基础之一,在中医学中应用称其为五行学说,为中医基础理论之一。
用来理解人与自然界如五音、五味、五色、五化、五气与人体五脏、五官、五体、五志、五声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具体来说,五行学说以五种物质的功能属性来归纳事物或现象的属性,并以五者之间的相互滋生、相互制约来论述和推演事物或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运动变化规律。
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木;具有温热、升腾作用或性质的事物,均归属于火;具有承载、生化、受纳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土;具有清洁、肃降、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均归属于金;具有寒凉、滋润、向下运行的事物,均归属于水。
在中医学中,五行学说用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来阐释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相生、相克的运动中维持协调平衡的。
这一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主要是以五行的特性来分析研究机体的脏腑、经络、生理功能的五行属性和相互关系,以及阐释它们在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影响。
中医五行归类表汇总
![中医五行归类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6f0c3398168884868762d6f3.png)
中医五行归类表汇总中医五行归类表历代医家为了说明人体内外的整体性和复杂性,亦把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活动、病理反应,以及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地联系。
事物属性五行归类表自然界五行人体五音五味五化五色五气五方五季五脏五腑五官形体情志五声变动五神五液角酸生青风东春木肝胆目筋怒呼握魂泪徵苦长赤暑南夏火心小舌脉喜笑忧神汗肠土脾胃口肉思歌哕意涎宫甘化黄湿中长夏鼻皮悲哭咳魄涕商辛收白燥西秋金肺大肠羽咸藏黑寒北冬水肾膀耳骨恐呻栗志唾胱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脏肝心(心包)脾肺肾六腑胆小肠(三焦)胃大肠膀胱五体筋脉肉皮骨五志怒喜思忧恐五神魂神意魄志五窍目舌口鼻耳五音角徵宫商羽五主色嗅味声液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嗅臊(膻)焦香腥腐五味酸苦甘辛咸五液泪汗涎涕唾五声呼笑歌哭呻五动握忧哕咳栗五荣爪面色唇毛发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谷麻麦稷稻豆五菜韭薤葵葱藿五果李杏枣桃栗五畜鸡羊牛犬猪五时(年)春夏长夏秋冬五时(日)平旦日中日西日入夜半五常(天)风热湿燥寒五化生长化收藏五形矩形尖形方形圆形波形五智仁礼信义智五行相克含义: 是因为天地之性众胜寡, 故水胜火.精胜坚, 故火胜金.刚胜柔, 故金胜木.专胜散, 故木胜土.实胜虚, 故土胜水.五行生克制化宜忌:金: 金旺得火, 方成器皿.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 强金得水, 方挫其锋.金能克木, 木多金缺; 木弱逢金, 必为砍折.金赖土生, 土多金埋; 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火: 火旺得水, 方成相济.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 强火得土, 方止其焰.火能克金, 金多火熄; 金弱遇火, 必见销熔.火赖木生, 木多火炽; 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水: 水旺得土, 方成池沼.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 强水得木, 方泄其势.水能克火, 火多水干; 火弱遇水, 必为熄灭.水赖金生, 金多水浊; 金能生水, 水多金沉.土: 土旺得水, 方能疏通.土能生金, 金多土变; 强土得金, 方制其壅.土能克水, 水多土流; 水弱逢土, 必为淤塞.土赖火生, 火多土焦; 火能生土, 土多火晦.木: 木旺得金, 方成栋梁.木能生火, 火多木焚; 强木得火, 方化其顽.木能克土, 土多木折; 土弱逢木, 必为倾陷.木赖水生, 水多木漂; 水能生木, 木多水缩.根据上述归类表,主要说明如下三方面问题:(1)以五行之特性,说明五脏之功能。
中医五行对照表顺口溜
![中医五行对照表顺口溜](https://img.taocdn.com/s3/m/08fb326d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a.png)
中医五行对照表顺口溜以下是十条主题为“中医五行对照表顺口溜”:1. 木火土金水,五行要记真呀!肝心脾肺肾,对应可别混哟!就像大树属木肝也属木,你说神奇不神奇呀!例子:哎呀,你想想看,那肝脏就像大树一样充满生机,这不是很形象嘛!2. 火主心来热情高,五行里面很重要哇!心就像那火焰烧,活力满满不能少哇!你说心不就像火一样给人力量嘛!例子:你看,人激动的时候心跳加速,就像火燃烧得更旺一样呢!3. 土是脾胃要顾好,稳定踏实不能跑哇!就像大地承载一切,脾胃也默默工作哟!这不是很恰当嘛!例子:咱每天吃那么多东西,全靠脾胃像大地一样稳稳接纳呀!4. 金与肺脏紧密连,呼吸顺畅全靠它呀!金属坚硬肺也强,保护我们身体棒呀!你不觉得很有意思嘛!例子:你试着深呼吸一下,是不是感觉到肺像金属一样有力地工作呀!5. 水是肾脏润全身,生命之源多重要哇!就像河流流淌不停,肾脏也不停歇哟!这难道不奇妙嘛!例子:人要是缺水,肾脏可就不好工作啦,就像河流干涸一样可怕呢!6. 木生火来火生土,一环一环有秩序哇!就像接力赛传递棒,五行运转不停息呀!这多有规律呀!例子:你看,木给火提供燃料,火又让土更肥沃,这多像一场精彩的接力呀!7. 土生金来金生水,相互关联真奇妙哇!就像朋友互相帮,共同维持身体好呀!这不是很赞嘛!例子:脾胃好才能让肺更健康,肺健康了肾脏也受益,这多像好朋友呀!8. 水生木来木又长,循环往复有力量哇!就像春天万物苏,生生不息好景象呀!你不惊叹嘛!例子:水滋养了木,木又蓬勃生长,这就像大自然的神奇循环呀!9. 相克也别忘心里,木克土来土克水呀!但也别太担心啦,平衡才是最关键哟!这你还不懂嘛!例子:就像有时候要克制一下自己的脾气,才能保持和谐呀!10. 五行知识要记牢,健康生活少不了哇!运用起来好处多,快来一起了解呀!你还在等什么呢!例子:知道了五行,咱就能更好地照顾自己身体啦,这多实用呀!我的观点结论:中医五行对照表顺口溜真的很有趣也很实用,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与自然的关系,大家一定要好好记住呀!。
五行相生相克与中医理论
![五行相生相克与中医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9d3d533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64.png)
五行相生相克与中医理论五行是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概念之一,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
五行相生相克是指在自然界中,五种元素之间互相依存、制约和相互作用的规律,这一理论早在《易经》里就有所提及。
在中医理论中,五行相生相克是一种重要的辨证分析方法,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
一、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五行相生是指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而五行相克则是指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这个相生相克的关系,可以用一棵大树为例来解释。
如果把大树比喻成人体,那么五行就代表它不同的器官。
例如,大树的根是土,而树干是木,树叶是水,花朵是火,果实是金。
五行相互依存,就像大树的各个部分和器官,相互依存而生存。
五行相互制约,就像采摘太多的果实,会导致树体虚弱而容易受病虫害的侵袭,因此我们要通过护树和施肥等措施,使得木的生长得到保障。
二、五行相生相克在中医理论中的应用在中医理论中,五行相生相克是一种重要的辨证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病理和治疗方案等方面。
例如,我们常说“金疮之湿”,这句话是指肺属金,肺经孔窍遍布于皮肤,肺虚易生湿邪,湿邪久留则易于生疮。
因此,在金疮的治疗中,要以清热祛湿为主,同时补肺益气,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又如,在肝脏病变的治疗中,肝属木,而肝主筋,肝经还和爪和睾丸等器官相连。
因此,肝病容易引发筋脉不通、爪甲脱落、睾丸萎缩等症状。
肝脏病变的治疗,除了要清肝泻火、平肝安神之外,还要通过进行适当的针灸、按摩和瑜伽等运动,来促进筋脉的畅通,达到加速病情康复的效果。
三、五行相生相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除了在中医理论中的运用之外,五行相生相克的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同样可以得到体现。
例如,我们生活中的饮食和生活习惯,也可以通过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加以调理。
食用适当的食物,比如金元素的牛肉、银杏和山药,或者金元素的花生和糯米等,可以让人体更好的吸收各种营养元素,从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健康水平。
中医五行学说记忆口诀
![中医五行学说记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ed0bcf2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c.png)
中医五行学说记忆口诀中医五行学说是中医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已经有数千年历史。
如果想要深入了解中医,掌握五行学说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有时候我们学习新知识时,要快速记忆一些概念和要点时,会感到非常困难。
那么,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中医五行学说,本文将介绍一些记忆五行的口诀,希望可以对初学者有所帮助。
五行学说简介中医学说中的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土。
五行是一种描述和归纳客观事物的方式,它们是五种不同的能量形态,互相制约、相互依存,构成了整个世界复杂的变化和发展。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生的关系可以用这个十分易记的“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来表示。
同样地,五行之间还存在着相克关系。
所谓相克,即互相制约,相互抑制。
比如: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同样的,相克关系也可以用一个流畅漂亮的口诀来记忆: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五行的属性和特点金:固、收、寒、干燥、肺、鼻、大肠、皮毛。
木:强、散、温、湿润、肝、眼、胆、筋。
水:润、静、冷、湿、肾、耳、骨、发。
火:热、光、燥、疏松、心、舌、小肠、血。
土:稳、藏、暖、干燥、脾、口、胃、肌肉。
在这里,我也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记忆这些口诀的一些小技巧:一、观察关键词对于记忆口诀,观察关键词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我们可以观察一下这些口诀中的重点,比如“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中的“生”,或者“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中的“克”。
通过观察重点,可以更好地找出记忆的关键。
二、一步一步记忆对于较长的口诀,我们不妨采用一步一步的方法,分别记忆每个部分。
比如对于“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我们可以先记忆“金生水”,再记忆“水生木”……以此类推。
三、多练习想要掌握口诀,最好的方法是多练习。
在不同的场合下,我们可以反复地背诵口诀,如此一来,就可以加深记忆。
中医五行八卦介绍
![中医五行八卦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cca7b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e8.png)
中医五行八卦介绍中医五行和八卦是中国传统医学和哲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五行包括金、木、水、火和土,八卦则是以阴阳和八个符号所组成的图形,代表八个自然现象和人类生活中的各种状态。
下面将详细介绍中医五行和八卦的相关内容。
一、中医五行中医五行是中国古代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也是对自然界万物的分类和运行规律的总结。
五行是指金、木、水、火和土,它们相互制约、相生相克,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状态,维持万物生存和发展的规律。
1. 金(Jin)金代表西方方向和秋季,是五行中最阳的一种。
金主要与呼吸系统、皮肤和大肠等相对应。
金具有收敛、干燥、凝固的特性,具有抗病毒、抗菌的作用。
金的相克是木,所以金可以用来治疗木的兴旺过盛所引起的疾病,如高热、急性肺炎等。
2.木(Mu)木代表东方方向和春季,是五行中阳性和向外扩展的一种。
木主要与肝脏、眼睛、韧带等相对应。
木具有生长、蓬勃、发散的特性,具有促进新陈代谢、养血、通络的作用。
木的相克是土,所以木可以用来治疗土的湿滞所引起的疾病,如胃脘痛、消化不良等。
3. 水(Shui)水代表北方方向和冬季,是五行中阴性的一种。
水主要与肾脏、耳朵、骨髓等相对应。
水具有寒凉、下降的特性,具有清热、利尿、润肠的作用。
水的相克是火,所以水可以用来治疗火的亢盛所引起的疾病,如高血压、炎症性疾病等。
4. 火(Huo)火代表南方方向和夏季,是五行中最阳性的一种。
火主要与心脏、舌头、血液等相对应。
火具有炙热、向上升的特性,具有祛寒、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火的相克是金,所以火可以用来治疗金的寒凝所引起的疾病,如冻疮、关节炎等。
5.土(Tu)土代表中央方向和季节交替时的变化,是五行中最平衡的一种。
土主要与脾胃、肌肉、口唇等相对应。
土具有中和、稳定的特性,具有健脾益胃、调理肠道的作用。
土的相克是木,所以土可以用来治疗木的过旺所引起的疾病,如过敏性疾病、肝功能异常等。
二、中医八卦中医八卦是古代中国哲学家在观察自然界运行规律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一种符号系统。
中医之五行、五脏、五腑、五体、五大系统、五色[图片]
![中医之五行、五脏、五腑、五体、五大系统、五色[图片]](https://img.taocdn.com/s3/m/01c6117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9.png)
中医之五行、五脏、五腑、五体、五大系统、五色 [图片]五行:木、火、土、金、水;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相克:金木互克、木土互克、水火互克、火金互克、土水互克;五行对五脏: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五脏对五腑:肝对胆、心对小肠、脾对胃、肺对大肠、肾对膀胱;五脏对五体:肝主筋、心主血脉、脾主肌肉、肺主皮毛、肾主骨;五脏对五大系统:肝对应免疫系统、心对应血液循环系统、脾对应消化系统、肺对应呼吸系统、肾对泌尿系统;五脏对五种颜色:青色食物益于肝脏、红色食物益于心脏、黄色食物益于脾胃、白色食物益于肺脏、黑色食物益于肾脏;1、与肾有关的疾病:由于肾主骨,如肾功能低下,会导致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肩周炎、骨质增生、股骨头坏死等与骨有关的疾病;由于肾对应膀胱,为泌尿系统,如肾功能低下,会导致男性病(如前列腺炎、性功能低下、尿血不育等)、妇科病(如阴道炎、子宫肌瘤、月经不规律、白带异常、经量过多或过少、绝经提前、不孕等);由于肾属水,心属火,水火相克(肾主骨,骨生髓,髓造血),如如肾功能低下,会导致心脏疾病;由于肾属水,脾属土,水土相克,如如肾功能低下,会导致肠胃不好;2、与肝有关的疾病:由于肝是人体的唯一解毒器官,是免疫系统,如肝功低下,会导致免疫低下、易感冒、易感染、肝炎、肝硬化;由于人体的脂肪是靠肝来合成的,如肝功低下,会导致脂肪肝等疾病;由于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金木相克,土木相克,所以肝功低下,一定会导致肠胃不好(如便秘、腹泻、胃炎、胃溃疡、胃穿孔等)和呼吸系统不好(鼻炎、咽炎、皮肤粗糙、痒、黑斑、肺部疾病等);3、与肺有关的疾病:由于肺是呼吸系统,且对应大肠,如肺功低下,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外,还会导致便秘、腹泻、痔疮等疾病;由于肺主皮毛,故又会导致皮肤有关疾病(要想皮肤好,一定要肠道好,一定要肺功能好);与肺相关的有心脏疾病和肠胃疾病;4、与心脏、脾胃有关的疾病就不说了;请看下面的图:文案编辑词条B 添加义项?文案,原指放书的桌子,后来指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和五脏六腑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和五脏六腑](https://img.taocdn.com/s3/m/0b16774b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30.png)
志.把魂赋予肝,魂是伴随精神而活动叫灵魂.如:痰迷
心窍---癫痫(西医);
• 3、心主汗,汗为心之液.过多旳流汗 会造成心
脏衰竭.自汗,盗汗,手足潮湿也阐明心脏有病 变;
4、心开窍于舌,心有病变在舌反应出来.舌 为心之苗.心血不足舌质淡白,心火旺 (上)则
舌质红,甚至舌体糜烂.心血淤滞舌质紫暗或现 瘀点,瘀班;
• 而健康就是体内成份之间旳合适平衡,一种
人只有身体平衡了,人才会直立地站在五行(自 然界)当中。
五行从五窍,五体,五志,五味, 五色来体现:
• 五窍—— • 肝开窍于目:肝脏不好眼睛干干涩涩。 • 心开窍于舌:心脏不好旳人影响中枢神经,
吐字不清。
• 脾开窍于口唇:脾胃不和,口淡无味,口唇
无泽。
下焦阳气,而为尿排 除体外。
5、三焦:三焦总司人体汽化,水谷精微生化精养,
水液代谢。上焦司呼吸主血脉,谓气。中焦熟水谷,吸精
养通肺化生营血。下焦分清浊。
五脏旳病变反应
• 1、肾:腰酸腿痛,腿沉,小便不顺,下肢浮肿,
头晕,耳鸣,性淡漠,高血压,不育症,结石, 炎症,关节痛,呵喘不止;
2、肝:口干苦,耳鸣,聋,偏头痛,手脚 抽筋肝区痛沉,易怒,多疑,恶心,呕吐,易感 冒,经期不正常,行走不稳等;
中医基础之五行学说 和五脏六腑
什么是五行呢?
• 五行学说将古代哲学理论中以木、火、土、
金、水五类物质旳特征及其生克制化规律 来认识、解释自然旳系统构造和措施论利 用到中医学而建立旳中医基本理论,用以 解释人体内脏之间旳相互关系、脏腑组织 器官旳属性、运动变化及人体与外界环境 旳关系。“
五行相生相克
• 从相克旳理论得出这么一种结论,当一种脏器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常用的 有滋水涵木法、益火补土法、培土生金 法和金水相生法四种。
依据五行相生关系确定的治则和治法
木
治法
水
火
生
金
土培
治则: 虚则补其母 实则泻其子
(2)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则和治法:
临床上运用五行相克规律来治疗疾 病,其基本治疗原则是抑强扶弱。
依据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常 用的有抑木扶土法、佐金平木法、泻南 补北法和培土制水法四种。
中医学在“天人相应”思想指导下,以五行为中心 ,将自然界空间结构的五方,时间结构的五季,人体结 构的五脏进行了五行属性的归纳,从而将人体的生命活 动与自然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形成了联系人体内 外环境的五行结构系统,用以说明人体以及人与自然环 境的统一(表1-3)。
四、五行之间的关系
1、五行相生 五行相生,是指木、 火、土、金、水之间存 在着有序的递相资生、 助长和促进的关系。
从方法论的角度来看,五行已超越了 其物质性的概念,衍化为归纳宇宙万物并 阐释其相互关系的五种基本属性。
二、五行的特性
五行的特性,是古人对木、火、土、 金、水五种物质的直观观察和朴素认识的 基础上,通过抽象逐渐形成的理性概念, 是划分各种事物五行属性的基本依据。
《尚书·周书·洪范》: “五行…… 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 革,土爰稼穑。”
木
土生火
生中寓克
水
金 克火
克中寓生
五行制化的规 律是:五行中某 一行亢盛时,必 然随之有制约, 以防止其亢而为 害。即在相生中 有克制,在克制 中求发展。
五行制化图
导致五行相乘的原因
太过—所不胜过亢,对
其所胜过度克制。如“木 旺乘土”。 不及—所胜过弱,其所 不胜的克制即显得相对过 强。如“土虚木乘”。 太过且不及—既有所不 胜过亢,又有所胜过弱, 则更易相乘。
(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母
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 病
及规律来阐释。
及 子
如肝有病:
病传至心,为母病及子, 心
病传至肾,为子病及母;
病传至脾,为相乘, 病传至肺,为相侮 。
乘
脾
子 病
肝及
母
肾
侮肺
用五行学说阐释病机
相生关系 的传变
母病及子 —— 水不涵木:
肾阴虚 肝阴虚肝肾阴虚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1、以五行归类五脏并说明其 生理功能或特性
2、构建天人一体的五脏系统 3、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说明五脏之间的生理联系
(1)以五行相生说明五脏之间的资生关系: 木生火:肝藏血以济心,肝之疏泄以助心
行血; 火生土:心血滋养脾土,助脾运化; 土生金:脾气运化,化气以充肺; 金生水:肺之精津下行以滋肾精,肺气肃
降以助肾纳气; 水生木:肾藏精以滋养肝血,肾阴资助肝
阴以防肝阳上亢。
(2)以五行相克说明五脏间的制约关系
水克火:肾水上济于心阴,可以防止心火之 亢烈;
火克金:心火之阳热,可以抑制肺气清肃 太过;
金克木:肺气清肃,可以抑制肝阳的上亢; 木克土:如肝气条达,可疏泄脾气之壅滞; 土克水:脾气之运化水液,可防肾水泛滥。
子病犯母 —— 脾气虚
心血虚心脾两虚
相克关系 的传变
相 乘 —— 木郁乘土:
肝气郁结 脾失健运肝气乘脾
相 侮 —— 木火刑金:
肝气郁结 日久化火肝火犯肺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1.四诊与五行合参,确定五脏病变部位。
2.四诊与五行合参,推断病情的轻重顺逆 色脉合参,结合五行生克规律来推断疾病
的预后。 如肝病色青而见弦脉,色脉相符,为平; 若反见浮脉,则属克色之脉,为逆; 若得沉脉,则属生色之脉,为顺。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1、确定治则治法 2、控制疾病的传变 3、指导脏腑用药
1、确定治则治法
(1)依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治则和治法:
临床上运用五行相生规律来治疗疾病,
其基本治疗原则是补母和泻子,即“虚则 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依据五行相克关系确定的治则和治法
治
木
法
金
土 治则:
抑强
火 泻 水补
扶弱
2、控制疾病的传变
五脏中某一脏有病,可能传及其他四脏。 故临床治疗时,除对所病本脏进行治疗之外, 还要依据其传变规律,治疗其他脏腑,以防止 其传变。如肝气太过,或郁结或上逆,木亢则 乘土,病将及脾胃,此时应在疏肝平肝的基础 上预先培其脾气,使肝气得平,脾气得健,则 肝病不得传于脾。
相乘与相侮的联系是:两者可以同时发生 。如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气有余,则 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己所不胜, 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
五行乘侮关系图
木强
气
有 余
金
金克木 (所不胜)
木
土
其
不 及
木弱
6、五行的母子相及
母病及子: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累 及其子行,导致母子两行皆异常。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五行学说
陕西中医学院 中基教研室
张景明
第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是研究木、火、土、金、水五行的概 念、特性、生克制化乘侮规律,并用以阐释宇宙万物 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一种古代哲学思 想。
本节主要内容
一、五行的概念 二、五行的特性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四、五行的生克关系 五、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3)以五行制化说明五脏之间的协调平衡
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说明每一脏在功能上 因有他脏的资助而不致于虚损,又因有他脏的 制约而不致于过亢。
本脏之气太盛,则受他脏之气制约;本脏之 气虚损,又可由他脏之气补之。
如肺(金)气不足,脾(土)可生之;肾( 水)气过亢,脾(土)可克之。
这种制化关系把五脏紧紧联系成一个整体, 从而保证了人体内环境的统一。
疾病的传变与否,主要取决于脏气的有盛 有衰。“盛则传,虚则受”,是五脏疾病传变 的基本规律。
3、指导脏腑用药
• 青色、酸味入肝,如白芍、山茱萸味酸入肝经以 补肝之精血;
赤色、苦味入心,如丹参色赤、黄连味苦入心经 以活血安神;
黄色、甘味入脾,如灶心土色黄、人参味甘入脾 经以补益脾气;
白色、辛味入肺,如生姜味辛,石膏色白入肺经 以清肺热;
一般规律是:母行虚弱,引起子行亦不足 ,终致母子两行皆不足:母虚→子虚→母子 两虚 子病及母: 是指五行中的某一行异常,影 响到其母行,终致子母两行皆异常。
一般规律为:子弱→母虚→子母俱虚 →“子盗母气”
四、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说明脏腑的生理及相互关系 (二)阐释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
象中找出能反映本质的特有征象;“比类”: 即将某种事物所特有的征象与五行各自的特性 相比较,以确定其五行归属。
如东方为日出之方位与木的升发特性相类, 故东方属木。同理,则西方属金。
东
南
五方 与五行
北
西
推演络绎法:根据已知某些事物的五行属性,推演 归纳其他相关事物,从而确定这些事物的五行归属。
例如:已知肝属木(大前提),由于肝合胆、主筋 、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小前提),因此可推演络绎胆 、筋、爪、目皆属于木。
乘
木
土
克
乘
木
土
克
乘
木
土
4、五行相乘
五行相乘,是指五行
中一行对其所胜的过度 克制。又称“倍克”。
木
相乘次序同相克,即 水
木→土→水→火→金。
乘
相克用于说明正常(
生理)情况,相乘用于
金
说明异常(病理)变化
。
火 土
导致五行相侮的原因
太过—所胜之行过亢,反向制 约其所不胜行。 如“木旺侮金 ”。 不及—所不胜行过弱,受其所 胜行的反向制约。 如 “金虚木 侮”。 太过且不及—既有所胜行之过 亢,又有所不胜行的过弱。 如 既有木亢(肝气亢逆),又有金 虚(克我”者为我“
所不胜”;“我克”者
木
为我“所胜”。--《内
经》
水
克火
五行相克,实为五行中
的某一行对其所胜行的克 金
土
制和制约。
3、五行制化
五行制化,是指五 行之间既相互资生, 又相互制约。包括生 中寓克,克中寓生。
相反相成,才能维 持事物间的平衡,推 动事物间有序的发展 与变化。
木曰曲直
曲 — 弯曲; 直—伸直;能屈 能伸。
生长、升发、 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
炎 热、 光 明、 升 腾。
土爰稼穑
• 万物土中生,
万物土中灭
稼
。
• “土载四行”
• 生化、承载、
受纳
穑
水曰润下
滋润、下行、 寒凉、闭藏
金曰从革
刚柔相济,沉降 收敛、肃杀
五行的特性
木曰曲直:能屈能伸,生长、升发、 舒畅、条达
火曰炎上:炎热、升腾、光明 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 金曰从革:刚柔相济,沉降、肃杀、
收敛 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
三、事物五行属性的归类
古人以五行的特性为依据,采用取象比类 法和推演络绎法,对自然界的各种事物和现象
进行五行归类,从而构建了五行系统。 取象比类法:“取象”:即是从事物的外
相生次序是:木→ 火→土→金→水→木。
母子关系——《难经》
“生我”者为母, “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生,实际 上是指五行中的某一 行对其子行的资生、 促进和助长。
木 水 生火
金
土
2、五行相克
五行相克,是指 木、火、土、金、 水之间存在着有序 的间相克制、制约 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