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二年级品德(道德与法制)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精品教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生活在我身边的人》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生活在我身边的人》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7f27a34c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2c.png)
2.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认识到家乡人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3.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4.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观察、访问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人际沟通和社会调查能力;
举例:邀请家长或社区老人讲述家乡的传统故事,让学生亲身参与制作传统手工艺品等。
(4)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意识需要长期培养,二年级学生可能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让他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举例:组织户外实践活动,如植树、垃圾分类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环保的意义。
四、教学流程
6.教学评价方面:在本节课中,我采用了成果展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评价。这种方式能够较好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尝试更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在生活中学习和传承家乡人的优秀品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关爱身边的人:培养学生学会关爱家人、朋友和邻里,关注他们的需求,尊重他们的付出。
举例:讨论如何关心生病的同学,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关爱行动,如问候、送作业等。
(3)家乡传统文化和风俗: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和风俗,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举例:介绍家乡的传统节日和习俗,如春节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赛龙舟等。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 二年级上学期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 二年级上学期](https://img.taocdn.com/s3/m/145efe6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ed.png)
刚刚视频和歌曲中的景物和物产展示了望都的特色,那么所有的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孙悟空想深入地了解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孙悟空给我们布置了四项活动:夸一夸(你们身边的家乡人)谢一谢(身边默默奉献的家乡人)小调查(可敬的家乡人)评一评(最美的家乡人)二、夸一夸生活在我身边的人1.你们看,书上的同学正争先恐后地夸赞谁呢?夸他们的什么呢?(学生朗读)2.他们有的在夸亲戚,有的在夸自己的邻居,这些人都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普通人。
你们身边也有这样的人吗?说说你和与家乡人的故事吧。
学生分享。
三、谢一谢身边默默奉献的家乡人在我们的身边也有一些普通人,虽然我们没有见过他们,但他们都在默默地帮助我们。
你还知道哪些默默为我们奉献的家乡人?电工叔叔、送奶工、清洁工、交警叔叔,因为他们的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
你们能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向他们表达感谢呢?示例:写张纸条放在奶箱里,问候送牛奶的叔叔阿姨;给居委会写一封信,感谢带给小区清洁的环卫工人……学生发言:说自己的感谢方式。
其实尊重他们的职业、尊重他们的劳动也是一种感谢。
过渡:刚才,我们夸了身边的普通人,用各种方式对他们表达了谢意。
其实,在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为做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在这里,老师收集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名人资料,我们一起来分享。
四、小调查(可敬的家乡人)1.可敬的家乡人有很多,课前大家进行了小调查,你找到了吗?说一说。
学生回答。
2.走近生活“名人”是谁托起家乡的脊梁?谁的正义渲染了家乡的善良?谁曾让你的心灵怦然一动?又是谁让你热泪盈眶?学生分享调查到的生活“名人”。
3.走近名人出示课件,你知道这些人吗?李延年,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从解放战争到湘西剿匪,从抗美援朝到边境战争,一生参加大小战役20多次,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
邓小岚,燕赵楷模,全身心投入家乡教育和乡村振兴事业上,尤其音乐教育,举办马兰儿童音乐节,让山区的孩子喜欢上音乐。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经典教学教辅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1df09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06.png)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二年级《道德与法制》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三课,教材安排了两个教学情景—“生活在我身旁的人”和“可敬的家乡人”,经过讲述“我与家乡的故事”等活动,激发先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让先生建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家乡人为家乡做出的贡献,领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2.进步先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了解家乡优秀人物为家乡作出的贡献,激发先生对家乡人由衷的敬佩和热爱之情。
2.能用不同方式感谢帮助我们的家乡人。
教学重难点:1.领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2.激发先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初步建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的认识。
课前教具预备:1.先生预备:了解身旁人的工作,量力搜集家乡的名人名事。
2.教师预备:丽江古今名人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时)一、说话导入,激发先生的学习兴味:1.同学们,你们知道甚么是家乡人呢?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人常常给予我们帮助,带给我们浅笑,暖和着你、我、他,这些人就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板书课题)。
二、活动探求,生活在我身旁的人。
活动一:我身旁家乡人的故事(展现课件)1、这些是我们身旁的人,他们做了些甚么?2、你的生活里还有这样的人吗?(讨论、交流、说一说)3.小结:这些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在无私地为家乡贡献着本人的力量,为建设祖国出着本人的一份力,他们的业绩值得我们学习。
活动二:2、面对这些帮助过我们的人,同学们能不能用本人的方式向他们表示感谢呢?3.同学们说的真好,其真实我们的家乡还有许多为家乡作出杰出贡献的名人,他们也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在这里老师搜集了几个代表性的名人材料,我们一同来分享)。
三、了解可敬的家乡人1.走近古代名人家乡除了生活在我们身旁的普通人外,还有一些古代古代的名人,(课件展现)你知道这些古人吗?2.走近古代名人:出示课件名人:宣科、和志刚、和志强,简介他们业绩,让先生了解并谈谈在你眼中他们是甚么样的人?3.你能找到这样的家乡人,来介绍说一说。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4cd232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37.png)
3.劳动者的一天:让学生了解不同职业劳动者的日常工作,感受他们的辛勤与付出。
4.学做小帮手: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乐于助人的品质,从身边小事做起,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章节内容紧密结合课本,旨在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辛勤付出,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和助人精神。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参与,提高了他们的实践能力。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表现不够积极,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总体来说,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但在启发思考方面,我觉得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需求,提出更具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
五、教学反思
在完成《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章节的教学后,我进行了深入的反思。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家乡不同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课堂上,他们对于农民、医生、教师等职业的了解还不够深入,这让我意识到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生动、具体地介绍这些职业的特点和贡献。
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家乡劳动者的关注,这一做法效果不错,学生们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理论介绍部分,学生们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仍有困难。因此,我决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运用更多案例和实例来说明问题,以便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第四单元《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
一、教学内容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主要围绕家乡的人文特色,让学生了解和尊重不同职业的人。本章节具体内容包括: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5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5592008e9951e79b892799.png)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不同途径调查寻访,查找资料,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2.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的联系,学会与他们友好相处。
3.感受家乡人的可爱,产生对他们的敬意。
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尊重他们,树立人与人之间共生共存的生态观。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本文相关的图片、资料,歌曲《谁不说俺家乡好》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寻访、查找的资料教学过程一、活动一;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1、导入:同学们请听歌曲《谁不说我俺家乡好》。
歌曲唱出了什么?是呀,家乡好,是谁建设的呢?是我们的老乡,老乡就是家乡人,想一想他们为家乡做过什么呢?2、学生交流,汇报。
3、教师出示几幅图片是呀,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父母带给我们的爱,还有我们身边的人带给我们温暖和微笑。
4、再出示几幅图片你见过他们么,他们给你带来了什么?学生交流。
是呀,家乡人在各行各业劳动着,在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常言道:“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家乡人”5、出示地图,找家乡老师讲一个亲身经历的事情。
我觉得我离不了家乡的人们,你呢?二、活动二:默默奉献的家乡人1、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家乡人,虽然我们不认识,可是他们在默默的为我们付出着,他们是怎么工作的呢?看书59页。
2、老师再给讲几个学生经常看不见的,如烧锅炉的人,下水捕鱼的人,为你做衣服的人,制作纯净水得人等等3、说到这里,你不想说点什么?是呀,我们谁也离不了生变的家乡人啊,他们与我们共生存。
三、活动三:为家乡人点赞1、去调查一下你身边的人,看看你想给谁点赞方法:询问,采访,观察老师在这里想给张大姐点赞,原因是她照顾卧床的婆婆两年了,从不说累说苦,婆婆穿的干干净净,家里也没有味,邻居都爱到她家聊天,很多小媳妇都学她,婆媳关系处理的好,对婆婆向自己的妈妈一样,很多媳妇还上了光荣榜! 就是这样的平凡人,他们才是最了不起的人。
2、快快去收集这样的实例,下一次我们将搞一次“可敬的家乡人”故事会,大家行动起来吧!板书设计:15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家人认识家乡人没接触家乡人都离不开教学反思。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第一课时)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部编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054e17e76eeaeaad0f33053.png)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年版内容来源:小学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组主题:我们生活的地方课时:第一课时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陈述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尊重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爱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2.学情分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家乡人”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无疑是抽象的和有距离的。
我们学校的学生都生活在城市,他们的日常生活远离了家乡人的劳动,对他们的劳动缺乏体验,所以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与这些默默无闻的人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3.教材分析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是第三课,侧重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渠道自主探究获取信息,主动了解各行各业的家乡人,感受他们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热爱。
教材以“生活在我身边的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从观察身边的人开始,帮助学生不断扩大视野,了解家乡人的生活。
通过两个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生活中从未谋面,却一直为大家服务的家乡人的关注,产生对他们的崇敬与感激之情。
学习重点:主动了解各行各业的家乡人,感受他们的可爱,激发对家乡人的热爱。
学习难点:通过对家乡人的认同,树立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学习目标1.留意生活在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家乡人。
2.了解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激发对不同行业家乡人的理解、尊重、认同。
3.能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感恩与尊重。
评价任务1.通过学生交流家人对自己关爱,以及身边人和自己的温暖故事,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身边的人,了解他们的工作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感受到自己的生活离不开家乡人。
2.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以及活动,了解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激发对不同行业家乡人的理解、尊重、认同。
3.通过活动,指导学生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感恩与尊重。
板书设计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作业设计:收集优秀家乡人的感人事迹。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1课时+示范教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1课时+示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a6683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4.png)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学会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尊重与感恩。
2. 提高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3. 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体验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学会用行动表达对家乡人的尊重与感恩。
难点: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三、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诗歌导入师导语:家乡人是可亲的,家乡人又是可敬的,走到哪里,我们都忘不了自己的家乡人。
出示任务:一起朗读赞美家乡人的诗歌。
反馈指导:课件出示赞美家乡人的诗歌。
各行各业的人你是那么的平凡可是在每一个地方我都能看到你忙碌的身影家乡因你更美丽人土地因你更富饶我终于知道你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一一可爱的家乡人教师总结:浓浓的乡情把家乡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导入方式揭示课题,能够渲染浓浓家乡情氛围。
一、寻找身边的家乡人活动一:小小交流会师导语:家乡人总是让我们有种亲切感,这来源于亲切的家乡话,亲切的交流和互动。
身边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带给我们温暖和期待,而我们也习惯了和他们默契的相处。
出示任务1:看一看图画中的小朋友正争先恐后地夸赞谁呢?夸他们的什么呢?反馈指导:引导学生交流,出示课本第五十八页情境图。
教师总结:是的,他们有的在夸亲戚,有的在夸自己的邻居,这些人都是生活在他们身边的家乡人。
出示任务2:提起身边的家乡人,你会想到谁呢?同桌相互交流一下吧。
反馈指导:学生开始交流,教师巡视。
教师总结过渡:我发现每个同学都能给同桌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
那我们完成以下填空来说说你们的故事吧。
学生填写:我最熟悉的身边人是,他对我们。
有一次,。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明白这些熟悉的身边人一直在无私地帮助自己,是那么的可亲可敬。
二、感恩默默奉献的家乡人活动二:一起来感谢师导语:在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也许我们并不认识他们,但他们在默默地为家乡人作贡献,他们是谁呢?出示任务:根据情境图回答问题。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797de0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6b.png)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人,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 提高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乡人的可亲可敬之处。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进入情境,感受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家乡人的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家乡人的优秀品质。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相关家乡人的案例资料。
3. 分组讨论的准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展示家乡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家乡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 案例分析展示一组家乡人的优秀案例,如勤劳致富、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等,引导学生分析家乡人的共同特点。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身边的家乡人,分享他们的感人故事,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家乡人的特点,如朴实善良、热情好客、勇敢坚强等,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5.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家乡人的课后作业,如写一篇关于家乡人的作文,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了解家乡人的传统手艺和文化传承。
2. 活动设计:组织一次参观家乡传统手工艺品的活动,如刺绣、陶瓷、木雕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七、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探讨家乡人的生活方式和习俗。
2. 活动设计:让学生收集家乡的传统节日习俗和民间活动,如春节、中秋节等,通过PPT展示和分享,增进学生对家乡文化的了解。
八、教学内容与活动设计1. 教学内容:分析家乡人的社会贡献。
2. 活动设计:开展一次“家乡人物迹”的主题班会,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杰出人物及其为社会做出的贡献,培养学生尊重和学习的意识。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5ae6466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9d.png)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家乡人民勤劳、善良、热情的品质。
2.理解家乡人民在养育、维护家园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3.引导学生认识到要像家乡人一样,努力学习,为家乡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家乡人民的品质,并理解家乡人民的贡献。
2.难点: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家乡充满感情,努力学习,为家乡作出贡献。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5分钟)1.导师问学生“小朋友们,你们对自己的家乡有什么印象吗?”2.导师带领学生看图片,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文化和风土人情。
3.2 新授课内容(20分钟)1.学生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的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含义。
2.导师讲解课文中的生字和短语,并让学生跟读。
3.导师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人民的品质和他们对家乡的贡献。
4.导师鼓励学生表达对自己家乡的喜爱和感情。
3.3 操练环节(20分钟)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回答几个问题:–家乡人民的伟大之处是什么?–我们应该向家乡人民学习哪些品质?–我们可以为家乡做些什么贡献?2.导师指导学生将小组讨论的成果整合到自己的学习笔记中。
3.4 反思和总结环节(10分钟)1.导师引导学生反思本节课所学的内容,了解自己对本次学习的掌握程度。
2.导师鼓励学生分享对家乡人和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3.导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四、作业1.撰写一篇《我爱我的家乡》的作文,表达对家乡的爱和感谢,讲述自己在平凡的事情中对家乡的贡献。
2.学生整理和完成课堂笔记。
五、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导入环节虽然简单,但让学生快速进入了学习状态,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
2.导师要注重词汇和短语的解释,让学生掌握课文的内容。
3.引导学生喜欢家乡不仅是口头上的,更要让学生付出行动来为家乡做出贡献。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教案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e57582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0.png)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身边的家乡人,明白他们的可亲。
2、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意识。
3、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家乡人的活动,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是统编版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第三课《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的第一课时。
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生活在我们身边的家乡人”,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工作以及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旨在引导学生建立起与家乡人共存的生态关系。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这一课,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家乡人的认同感,这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对家乡人的了解及对他们劳动的认同;二是对家乡人身上所具有的优秀品质的认同。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为家乡服务的不同行业家乡人的工作,从而产生理解、尊重、认同。
难点:培养理解、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视频引入师【课件:播放《以纪录片镜头欣赏祖国》】孩子们,请欣赏《以纪录片镜头走遍全国》,这是我们的祖国,你的家乡在哪里?师:是在家乡这片土地上努力工作的人创造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五课,去探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二、生活我们身边的家乡人第一环节:观察身边的家乡人1.谈话:同学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就是我们的家乡人。
2.课件出示书本3副图片并提问学生。
3.小结:你注意到了吗?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
4.提问:请你观察身边温暖的家乡人,分享一下你们之间的故事吧!我最熟悉的身边人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生活在他们身边,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话要求:说清楚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温暖?5.老师分享温暖故事并小结:老师讲一个温暖的故事:有一段时间,我的脚受伤了。
早上打出租车去上班的时候,因为脚疼不方便,每次司机看见我都会立即下车,帮我开门、拿拐杖、扶我下车,让我感动极了。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优质
![《道德与法治》二年级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c14d03bc89eb172ded63b7e6.png)
2、生谈感受。
小结:同学们,我们的家乡这么没,你知道所有的这一切是谁创造的呢?(家乡人,板书)那你们觉得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呢?学生交流。
再次小结:对,都是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补充板书:可亲可敬的家乡人)(课题)
二、活动一:我和身边家乡人的故事
1、情境:一位同学与身边人的故事
2、其他学生相机补充;
3、学生听完介绍后谈感想。
4、小结:同学们可真会查资料!同学们介绍的时候反复Leabharlann 到一个词“敬佩”。板书:敬佩的家乡人
四、活动三:家乡人,我想对你说
过渡:(指板书)是啊,正是因为有这些名人,我们的家乡才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也正因为有身边人的奉献,我们的家乡才如此的繁荣富强。
听了这么多家乡人的故事,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想对他们说,请你写在爱心贴纸上,我们一起制作“敬爱树”。
教学重点:
体会家乡人的可亲可敬。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家乡人意识。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课件,收集家乡名人名事;
2、学生准备:了解身边人的工作,量力地收集家乡名人名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老师: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养育我们的水土是?(安徽)安徽是我们美丽的家乡,这里不仅风景优美,而且物产丰富。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前布置学生了解家乡名人:1、选取最想介绍的一位,2、了解名人的样貌和基本情况以及最了不起的地方,3、说说名人的小故事,4、说说自己知道名人的方式,初步掌握收集资料的能力)
我要介绍的是______。
人物
肖像
家乡
基本情况
最了不起的地方
他的
故事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8b57e2d0e518964bce847c56.png)
2017秋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2)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
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感知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4.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活动,明白这些可爱的家乡人值得敬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
2.难点
萌发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走访不同阶层的家乡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二年级道法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
![二年级道法上册《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bd270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2a.png)
课件,课前请学生调查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
课时安排
2
授课时间
第15周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谁是我们的家乡人
1、讨论:什么是家乡人?
2、说一说家乡话,加深对家乡人的理解。
3、用家乡话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读家乡儿歌。
二、夸夸我的家乡人
1、家乡景美、物美,家乡的人更美。
2、介绍家乡人并介绍事迹。
五、欣赏视频《城市的微光》
六、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教学反思
新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课前向学生布置任务,为下一堂课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这点至关重要。
3、你还能Leabharlann 大家介绍一位可爱的家乡人吗,请上课前
收集了资料的孩子上台介绍。
4、向你喜欢的家乡人献上小红心。
5、让学生夸夸自己身边喜欢的人、能干的人,对别人有帮助的人,对家乡有贡献的人。让学生知道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对社会对家乡有贡献。
三、介绍感动中国感动重庆的家乡人 陈华军、曹瑾等
四、我是小小家乡人
说一说:我们应该做怎样的家乡人?
第 四 单元 总课时数:8 备课时间:12.6
课题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课型
新授
一、教材内容分析
课文图文并茂引导学生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让学生感知家乡历史的久远,凸现历史纵深感,产生自豪感。为祖国做出的贡献,并感受他们所具有的重庆精神。在认识和了解中,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并初步树立做有责任感的重庆人意识。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1eb5a1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03.png)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家乡人,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他人的情感。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家乡人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家乡人的特点:性格、职业、生活习惯等。
2. 家乡人的优点:勤劳、善良、热情等。
3. 家乡人的事迹:感人故事、突出贡献等。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特点和优点。
2. 培养学生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提高学生的家乡情怀。
2. 如何让学生学会与家乡人沟通交流,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乡人的特点、优点和事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家乡人的品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家乡人的认识和感受。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家乡人,体验家乡人的生活,增进对家乡人的了解。
教案设计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家乡人的特点,引发学生对家乡人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自己的家乡人有什么了解?二、教学内容1. 教师讲解家乡人的特点,如勤劳、善良、热情等。
2. 分享一些家乡人的感人故事或突出贡献,让学生感受家乡人的美好品质。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家乡人的认识和感受。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总结家乡人的优点。
四、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尊重家乡人、热爱家乡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家乡人的特点和优点,如何与家乡人沟通交流呢?2. 引发学生对家乡人交际能力的思考。
二、教学内容1. 教师讲解与家乡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如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等。
2. 分享一些与家乡人沟通交流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学会与人交往的方法。
三、课堂活动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家乡人沟通交流的经历。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发言,总结与家乡人沟通交流的要点。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15可亲可敬家乡人》教学设计 教案
![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四单元《15可亲可敬家乡人》教学设计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0836b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67.png)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知识与能力】1、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了解身边家乡人的生活。
2、感受家乡人与自己生活的联系,了解家乡人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3、感知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去调查、寻访了解家乡人的生活,感受其可亲可敬之处。
【重点】了解家乡人的生活,明白他们与自己的生活关系,体会他们的可亲,能尊重他们,培养尊重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难点】懂得用什么样的行为方式和家乡人交往,明白怎样向家乡人表示尊重。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2、学生:收集身边熟悉的家乡人资料【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活动。
1、交流什么是家乡人。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的家乡在哪里?我们都是哪里人?我们长期生活在同一个地方,所以我们都是家乡人,老师是你们的家乡人,你们也是老师的家乡人。
师:在前面几课里我们已经了解了我们美丽的家乡荣昌,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下我们家乡荣昌的美丽景色,一起回顾荣昌著名的物产。
2、学生欣赏荣昌美丽风景图片。
二、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孩子们,我们荣昌的景色美吗?这些荣昌名小吃你们都吃过吗?爱吃吗?(生答)我们一起生活在坏境幽美的荣昌,吃着香喷喷的家乡美食,你们觉得幸福吗?(生答)我们真幸福呀!但是你们知道吗?今天的家乡是由许许多多,各行各业的人们用勤劳和智慧建设起来的,他们为我们的幸福生活默默付出奉献着,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让我们可亲可敬的家乡人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三、讲授新课。
活动一:走近身边的家乡人。
(一)走近身边熟悉的家乡人1、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
(出示课件教材58页)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8页,我们一起观察图片,想想图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生答)2、师:同学们猜猜,这位小朋友为什么喜欢王阿姨给他理发?(生答)王阿姨和蔼可亲,技术也好,他为大家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大家都很喜欢她理发,听说她生病了,小朋友就会关心她,希望她快点好起来。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15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e2e00e62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1.png)
板书设计
一、家乡人的职业介绍
1.农民:种植庄稼和蔬菜,为家乡提供粮食和蔬菜。
2.工人:在工厂或建筑工地工作,制造产品或建设建筑。
3.教师:在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调查家乡发展成就:关注家乡的最新发展,如科技园区、新城市建设等,了解家乡的进步,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或采访当地居民。
-深入了解家乡特色产业:调查家乡的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业、手工艺品、地方小吃等,了解家乡的经济特色,可以进行实地考察或访谈当地从业者。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课前的自主探索环节,学生们对于家乡人的了解还比较表面,很多学生对于不同职业的工作内容和贡献并不清楚。因此,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可能会考虑在这个环节加入更多的实际案例,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到家乡人的工作和他们对家乡的贡献。
重点题型整理
1.题目:请列举三种你认识的家乡人,并简要描述他们的工作内容。
答案:
-农民:种植庄稼和蔬菜,为家乡提供粮食和蔬菜。
-工人:在工厂或建筑工地工作,制造产品或建设建筑。
-教师:在学校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文化素养。
2.题目:请解释为什么农民、工人、教师等家乡人对家乡发展很重要?
答案:
-农民:种植庄稼和蔬菜,为家乡提供粮食和蔬菜,保障家乡的粮食安全。
1.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工作特点和贡献。
2.如何帮助学生培养家乡情怀和尊敬劳动人民的情感。
3.如何有效地组织小组合作和分享,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和表达。
解决办法:
1.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直观材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不同职业人群的特点和贡献。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fe786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2.png)
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可亲可敬的家乡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家乡人的生活方式和特点,感受他们的勤劳、善良和热心。
2.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引导学生学习家乡人的优秀品质,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小公民。
二、教学内容1. 家乡人的生活方式和特点。
2. 家乡人的优秀品质和感人故事。
3. 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恩之情的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感受他们的优秀品质,并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重点:家乡人的优秀品质和感人故事,学生对家乡人的感恩之情的表达。
四、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投影仪与PPT课件。
2. 有关家乡人的视频资料。
3. 黑板与粉笔。
五、教学方法1. 激活学生的前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家乡人的认知情况。
2. 教学策略: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家乡人。
3.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家乡人的生活。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有关家乡的视频资料,引起学生对家乡人的兴趣。
2. 讲授新课:介绍家乡人的生活方式和特点,以及他们的优秀品质和感人故事。
引导学生了解家乡人的不易与付出,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3. 巩固练习: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家乡人的故事,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家乡人的生活。
4. 归纳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乡人的优秀品质和学生对他们的感恩之情。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向家乡人学习,做一个有道德、有素质的小公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可亲可敬的家乡人为家乡做出的贡献。
(2)提高搜集信息的能力。
2、情感与态度
简单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3、行为与习惯
感知家乡人的可亲可敬,树立为家乡服务的决心。
4、过程与方法
通过游戏、活动,明白这些可爱的家乡人值得敬佩。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了解家乡不同时期的优秀人物事迹,培养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2、难点
培养尊重家乡人和热爱家乡人的情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幻灯片、评比表。
学生准备
走访不同阶层的家乡人,了解他们的事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欣赏、诵读古诗《回乡偶书》。
2、讨论:你感受到什么?
3、学生回答:浓浓的乡情把家乡人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二)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1、师:生活中,身边很多人常常带给我们微笑和温暖。
你们之间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2、生思考,分成小组共同分享。
3、师:刚才我们所说这些人都是我们身边熟悉的人,但是还有一些人素未谋面,可是却在为我们做着贡献。
(课件出示:停电了,电工排查后为我们送上电;我们订奶后在家门口就可以喝到新鲜的牛奶;送外卖的叔叔不顾严寒酷暑为我们送来外卖)
4、师:你想怎样向他们表达你的感谢呢?
5、大家共同讨论,找到很好的方法向这些陌生人表达自己的感谢。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感知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都在互相温暖着对方,都在为他人默默付出,从而懂得感恩。
】
(三)可敬的家乡人
1、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了不起的人吗?你们知道他们的事迹吗?
2、课件出示家乡名人及其事迹。
3、学生观看家乡名人事迹。
4、小结:这些可爱可敬的家乡人在无私地为家乡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为建设祖国出着自己的一份力,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
5、师:下面,我们也来做一个小调査吧!说说可敬的家乡人是谁,上榜理由是什么,是通过什么途径发现的。
学生讨论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让学生知道为家乡做贡献的重要性,并通过寻找这些名人来深入地了解家乡人。
】
(四)我为家乡做贡献
1、课件出示课本第61页上方两幅图片。
2、师:我们如何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为家乡做贡献?
3、学生互评、自评,找到为家乡出一份力的方法。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每个可爱的家乡人都在为自己的家乡出力,为自己的家乡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要为各个时期可敬的家乡人点赞,并且立志以后长大也要为家乡建设增砖添瓦。
板书设计
可亲可敬的家乡人
生活在我身边的人
可敬的家乡人
我为家乡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