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02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2,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302期)

Total No .302

收稿日期:2011—12—08

作者简介:党建宁(1976—),男,甘肃正宁人,兰州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云南怒江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党建宁

(兰州商学院,甘肃兰州730020)

摘要:关注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是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但由于地势偏远、经济落后、文化制约等因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县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做了初步探究,并提出了相关见解。

关键词:怒江;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G7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2—0119—02

一、怒江州贡山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

(一)教育资源有限,少数民族学生求学难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是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贫困县之一,当全国正在酝酿普及高中教育的改革时,这个偏远地区却不得不面临学生求学难、流失率高的严峻事实。通过对所获资料的整理分析,笔者发现这里受教育人口

比例低,

平均受教育年限短,学生特别是女学生入学率低,

辍学率高,完学率低。而且贡山县最近几年学生失学率呈增长态势。按教育发展规律,小学、中学、

高中应平衡发展,呈“正方形”或“梯字形”走向,但贡山县却呈“三角形”状,年级越高,流失越多。这其中有经济原因,有观念原因,也有教育资源不足的原因。

(二)读书无用论盛行,学生普遍厌学情绪严重通过对当地少数民族家庭的走访,发现当地群众对于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人们表现出一种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有人说“一个病人可以拖垮一个家庭,

一个学生同样也可以拖垮一个家庭。”70%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上大学,认为读书浪费钱,外出打工是更好的生存途径。一位村民介绍说他的两个女儿从州里中专学校毕业,找不到工作现在只能在家帮着干农活。还有部分学生也有着较严重的厌学情绪,读书无用论在当地大肆盛行。

(三)师资薄弱、教师素质有待提高

自从国家重点关注民族教育事业以来,贡山县

得到了一些教育资金援助,办学条件得以改善。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硬件设施上去了,软件设施跟不上,师资成为困扰当地教育发展的难中之难。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由于贡山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极为闭塞,外地教师不愿来、来的也难以长期留住,而本地教师素质较低、普通师范毕业生稀少,业

务水平亟待提高;对口援助不到位,

支教流于形式。据了解,对贡山中小学进行对口援助的单位不多,虽

然有少量教师来义务支教,但其流动性太大,很多属于大学生暑期参加社会实践,很多并不是师范出身,实际教学效果并不好。

二、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成因贡山县的教育现状并不是特例,它反映着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现实。在查阅相关文献、反复思考后,笔者总结出了阻碍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几个原因:

(一)经济落后,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制约民族地区教育发展

经济落后制约着民族教育,教育的落后又影响着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贫穷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教育发展道路上最顽强的绊脚石。如上所述贫穷所带来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失学率居高不下、辍学打工人数增多;教育经费拮据,大部分学校的基本办学设施达不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所要求

9

11

的标准;教师整体水平有待提高,教学质量明显落后于其他地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发展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才可能出现根本性的转变。

(二)传统文化影响严重,教育观念没有转变

人们的教育思想落后,未认识到教育对个人、社会、民族发展所起的关键性作用,严重地阻碍着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缺乏一个良好的思想环境,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道阻且长。

(三)部分政府官员对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教育是一个社会化的系统工程,教育的效益周期长、见效慢,不像企业发展那样立竿见影。因此,部分政府官员热衷于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项目,如修路、建房、办企业等,而对教育关注相对较少。

三、改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的对策

(一)加大投入,常抓不懈

经济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正如前面所述,贫穷成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道路上最顽强的绊脚石,如何铲除这块绊脚石值得我们深思。教育和经济是一对孪生兄弟,经济保障教育,教育推动经济,我们必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2000年以来云南实现基础教育“三免费”,小学生按每人每年150元标准,初中生按每人每年250元标准发给补助。由于云南省贫困人口众多,这个标准在实际执行中是打了折扣的。况且“三免费”并未实现教材费、文具费和学杂费完全意义上的免费。由此可见仅靠现有的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远远不够,因此必须转变教育经费筹措的观念,建立以国家为主体,地方、企业、个人多渠道筹措资金的教育融资投资机制。确立市场经济观念,积极主动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来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实施有效的教育投资方式。同时,一个更重要的问题是,必须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必须将教育纳入到政府工作的重心,使之成为一个长久的主题,一个历史的使命。

(二)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

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落后所带来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当地教育管理者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差造成的。教育落后才是边疆民族地区经济落后得根源所在。要振兴经济首要问题是提高当地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领导干部们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牢固树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思想,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战略地位。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训

教师队伍的素质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边疆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落后,想要短期内改变落后局面并不容易。要将强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完善教师培养机制,引进人才,兴建一批师范类学校为本地各类中小学校输入新鲜血液。对已在岗教师应积极开展培训。可以通过集中培训、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提升其业务能力。要切实提高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教师的薪资待遇,对长期坚守边区的教师提供特殊优惠政策,如增加培训机会,帮助其子女解决就业问题等等。

(四)抓住机遇、积极寻求对外合作机会

当前,在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教育的有利条件越来越多,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一批国际、国内支持教育的项目也正在实施。少数民族地区应该抓住这一发展的大好时机,加大媒体宣传,积极寻求多角度、全方位的对外合作、交流。应该抓住国家在西部地区施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计划”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有利条件,不断完善教师队伍,鼓励他们扎根西部,为祖国的边疆建设出力。

事实证明,对口援建是促进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有效途径。边疆民族地区应当积极加强与东部发达地区的教育部门的联系,全方位的接受东部地区的教育支援,包括师资、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等等。

(五)加快教育改革,探索合理模式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本身特点和民族地区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本地区教育应有自己的模式。从怒江州地区来看,当地少数民族多为山地民族,基本上聚居在山区,为使更多的适龄少儿入学,州上创办了多家寄宿制小学、中学,这给教育管理工作带来新的难题,增加了教育管理成本,加剧了教育经费的紧张状况,给地区教育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为适应本地区教育实际状况,应当加快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力度,积极探索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教育管理方法,努力拓展新的投资渠道和专项资金管理的有效监督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嘉毅.教育公平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2]孙百才,张善鑫.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重大举措与主要经验[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3]李怀宇.云南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教育的困惑与反思[J].民族教育研究,2004,(06).

[4]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课题组.发展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与建设小康社会———对基诺、拉祜、佤、傣、哈尼等云南特有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状况的调研[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

[5]贺良林,段鹏.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现状分析———以云南省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为例[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7,(02).

0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