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差能汇报.pptx
合集下载
第二节_气温的变化与差异课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是_受_海__陆_分_布__的_影_响_,__北_半_球__等_温_线_比__较_曲_折__,_南_半_球__等_温_线__比_较_平_直___
66.50N
23.50N
23.50S
66.50S
1、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南__北__极__地__区_ 2、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大致纬度范围_南__北__回__归_线__之__间_ 3、结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由低纬向_高__纬__气温逐渐
中午真热
啊!
第2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早晨的时候还挺凉 呢。
景东漫湾镇中学
第2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图分 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 制气温曲线图。
欣赏自然变化,感受地理之美。
春
夏
有
有
百
凉
花
风
秋
冬
有
有
月
雪
气温对我们的影响
想一想
衣
炎热的季节,冰激凌、雪糕等冷饮十分受欢迎; 寒冷的季节,我国北方的居民大多喜欢吃火锅。
0
0
0
-10
-10
-10
(月)
-20
-20
-20
-30 1
4 7 10(月) -30 1
甲
4
7
乙
10
-30 1
4
7
丙
10
4.甲乙丙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甲 。
5.丙地的气温特点是 终年寒冷 。
6.与我们这里气温比较相符的是 乙地 。
校园气象站招聘
三是_受_海__陆_分_布__的_影_响_,__北_半_球__等_温_线_比__较_曲_折__,_南_半_球__等_温_线__比_较_平_直___
66.50N
23.50N
23.50S
66.50S
1、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_南__北__极__地__区_ 2、年平均气温高于20℃的大致纬度范围_南__北__回__归_线__之__间_ 3、结论:世界气温分布特点:由低纬向_高__纬__气温逐渐
中午真热
啊!
第2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早晨的时候还挺凉 呢。
景东漫湾镇中学
第2课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通过阅读气温曲线图分 析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
●学会使用气温资料,绘 制气温曲线图。
欣赏自然变化,感受地理之美。
春
夏
有
有
百
凉
花
风
秋
冬
有
有
月
雪
气温对我们的影响
想一想
衣
炎热的季节,冰激凌、雪糕等冷饮十分受欢迎; 寒冷的季节,我国北方的居民大多喜欢吃火锅。
0
0
0
-10
-10
-10
(月)
-20
-20
-20
-30 1
4 7 10(月) -30 1
甲
4
7
乙
10
-30 1
4
7
丙
10
4.甲乙丙三地气温年较差最小的是 甲 。
5.丙地的气温特点是 终年寒冷 。
6.与我们这里气温比较相符的是 乙地 。
校园气象站招聘
21_传热系数及平均温差.ppt
化工原理-传热原理/21.传热系数与平均温差
2
第21讲 传热系数和平均温差
A. 热负荷的计算
对稳态传热过程(间壁换热器任一侧流体)作热量
(或焓)衡算,有: 物料带入焓+加入净热量=物料带出焓
Hi+Q’= Ho
Q’= Ho - Hi =ΔH
其中:Q’──物料从换热器获得净热,称热负荷,W
Hi 、Ho ──物料带入、带出焓,W,焓基
↓ 1/( 02 π)
↑ )
可能存在一最 小热阻,使热 损失最大
外表面给热热阻
产生最小热阻的保温层半径可对下式求导并等于零求得:
r r 2 ln ln 1 1 r r 1 2 R 2 π r π 管 2 π 2 π r i 1 2 0
化工原理-传热原理/21.传热系数与平均温差
1
21 Overal coefficientand and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of heat transfer
A. Calculation of heat load B. Rate of heat transfer and overal coefficient C. Varying temperature drop and mean temperature difference D. Example
19
φ25×2mm蒸汽管道, λ管=50W/m.K; λ=0.8W/(m.K)保温层,大气 t=30℃, α0 =10W/m2.K;
r r2 r1
蒸汽αi=1000W/m2.K, T=130℃。
r r 2 ln ln 1 1 r r 1 2 d i2 πr 2 π管 2 π πr 1 02 d ( R ) 0 d r d r 1 1 1 1 r c / 0 0 2 2 πr 2 π 0 r 0.8/100.08m c c
精选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参考2完整教学课件PPT
•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 气温约降低06℃
思考
气温分布受什么影响
读图分析: 〔对照66活动要求〕
<-10OC
低纬气度温气从温赤高道,向>高2两纬0极O度递C气减温低
<-10OC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气温从赤道往两极是越来越低。 这是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在地 球上不同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是 不同的;在赤道地区获得的多, 而两极地区获得的少
是对我国新疆〔尤其是吐鲁番盆地〕 的日较差的生动描绘。该地空气极 端枯燥,日出之后,极端枯燥的空 气吸收地面辐射能增温快,日落之 后,降温快,降温幅度大,导致气 温的日较差较大。
日变化
以一为天周期的变化
表现
最高气温:午后2时左右 最低气温:日出前后
气温日较差:最高与最低气温的差
气温变化
以一为年周期的气温变化
第2节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一、气温和气温的观测
思考: 1、什么是气温?用什么 符号表示?怎样读? 2、气温用什么来测量?
气温----大气的冷热程度,用温度 计测定, 用“°C〞来表示,读着 “摄氏度〞。气温是用放在百叶箱 里的温度计测得的 对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4次:8时、 14时、20时、2时。
一年中十二个月平均气温相加除以12。
该月每天的日均温之和除 以该月的天数
•气温年较差 =最高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 气温
1气温的日变化: 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2气温的年变化: 以一年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3气温的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4气温的年较差: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最低值之差
日常说今天的气温多少度,这是指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最低值、还是日 均温?
《南北气温差异》课件
南方气温较高,一年四季均可种植, 而北方则有明显的种植季节,通常在 春季和秋季。
人类生活方式的调整
衣物穿着
南方地区气温较高,人们通常穿 着轻薄、透气的衣物,而北方则 需穿着厚实、保暖的衣物以应对
严寒。
居住环境
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人们通 常选择通风、凉爽的居住环境, 而北方则需加强保温、供暖措施
以确保舒适的生活温度。
出行方式
南方地区由于气温较高,人们通 常选择骑行、步行等低能耗的出 行方式,而北方则需使用汽车、 公交等交通工具以应对严寒天气
。
生态系统的适应性
动物迁徙
南北气温差异导致动物栖 息地的变化,许多动物会 随着季节的变化而迁徙, 以适应气温的变化。
植物生长
南方地区的植物生长周期 短,生长速度快,而北方 地区的植物则需经过长时 间的低温才能生长。
内容概览
中国南北地区的气温差异
介绍南北地区的气温特点、成因和变化趋势 。
气温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分析气温差异对农业种植、作物生长和农业 产量的影响。
气温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分析气温差异对生态环境、物种分布和生态 系统平衡的影响。
气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分析气温差异对人类生活、健康和经济发展 的影响。
02
南北气温差异的基本概念
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南北地区的气温 数据,展示气温差异的具 体表现。
南北气温差异的重要性
生态影响
气温差异对南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物种分布和生态系统平衡具有
重要影响。
农业发展
气温差异对南北地区的农业种植、 作物生长和农业产量具有重要影响 。
人类生活
气温差异对南北地区的人类生活、 健康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PPT教学课件
指当地有气象观测记录以及多年来当月的
平均气温。
年平均气温 =(一年中各月平均气温值之和)÷12
二.气温的变化
自转产生:
现象:产生昼夜交替
气温日变化
公转产生:
现象:四季变化和五带划分
气温年变化
二.气温的变化
1.气温的日变化和日较差
气温日变化:以一天为周期的气温变化。
7 8 9 10 11 12 28.8 28.2 26.0 21.7 17.5 13.1
一横、二纵
1
47
1 月份
某地气温年变化图0
三描点、四连线
2.气温的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南北半球的气温从低 纬度向两极逐渐降低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纬度位置
活动 (2)分别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的纬度范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情境导入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从藏袍的穿着上,你能体会到气温的变化吗?
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大,藏族人民常用"一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天"来形容多变的天气。即使是夏季,也 是早晨冷,中午热。牧民外出要穿着保暖的藏袍, 一到中午,又热得受不了,于是只得穿一只袖子, 甚至两只袖子都不穿,围系在腰间。一到傍晚,天 气又变冷,两只袖子又都得穿上。
气温的概念
气温的测定 平均气温
气温的时间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的年变化 气温的年较差
随堂检测
读图,思考和计算: 1.读出最高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最高月均温21℃,在7月。 2.读出最低月平均气温的数值及月份。
最低月均温1℃,在1月。 3.计算该地气温年较差。
气温年较差20℃。 4.估算该地的年平均气温。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PPT
第四步:在图的适当位置写上图名,完成气温曲线图
课堂练习
1、陆地每天最高气温值一般出现在___时,最低气温值出现在________时。
2、北京某日最 高气温为32℃,最低气温为18℃,气温日较差为_________。
3、北京某年7月平均气温为28℃,一月是﹣4.7℃,气温年较差是________。
根据等温线数值排列可以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往北减小是北半球;往南减小是南半球。
观察
从山下到山上,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思考
气温分布受什么影响?
拓展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海拔因素
洋流因素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
2. B、C二地中,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
3. 哪个地方的年较差最大___,哪个最小?____
气温的变化
7月
1月
7月
1月
7月
2月
270C
-40C
-280C
50C
A
B
4. A、B、C三地各在哪个温度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热带
温带
寒带
7
1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北半球
南半球
7月
1月
1月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最低值之差
气温的变化
某地气温日变化图
气温比较
最高值
最低值
气温日较差
时 刻(时)
气 温(℃)
日变化特点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 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课堂练习
1、陆地每天最高气温值一般出现在___时,最低气温值出现在________时。
2、北京某日最 高气温为32℃,最低气温为18℃,气温日较差为_________。
3、北京某年7月平均气温为28℃,一月是﹣4.7℃,气温年较差是________。
根据等温线数值排列可以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往北减小是北半球;往南减小是南半球。
观察
从山下到山上,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思考
气温分布受什么影响?
拓展
纬度因素
海陆因素
地形因素
海拔因素
洋流因素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
2. B、C二地中,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
3. 哪个地方的年较差最大___,哪个最小?____
气温的变化
7月
1月
7月
1月
7月
2月
270C
-40C
-280C
50C
A
B
4. A、B、C三地各在哪个温度带?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热带
温带
寒带
7
1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北半球
南半球
7月
1月
1月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最低值之差
气温的变化
某地气温日变化图
气温比较
最高值
最低值
气温日较差
时 刻(时)
气 温(℃)
日变化特点
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 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七年级地理42气温的变化与差异优秀课件
北半球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同纬度地区,以北半球为例 7月,陆地和海洋气温有什么不同?
同纬度地区(北半球): 夏季(7月),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北半球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同纬度地区,以北半球为例 1月,陆地和海洋气温有什么不同?
同纬度地区(北半球): 冬季(1月),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世界气温分布特点:
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思考
0 10 20
20
10 0
• 1.图中找出 20°C 和 0°C 的等温线,观察与哪条纬线最接近? 20°C——南回归线,北回归线 0°C——南极圈,北极圈
• 2.比照两图,找出20°C以上的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热___带; • 0°C以下的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南__寒__、__北__寒______带。
A、B两地属于海洋的是 ,属于陆地的 是 ,为什么?
A
B
某地7月等温线图
12OC
15OC 18OC
山顶的海拔是1520米,气温是多少?
山顶的 气 温=0C-
1520米- 720米
100
X0.60C =240C
村庄的海拔是720米,气温是0C
6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_降__低_。海拔高的地方 气温_低_,海拔低的地方气_高_。据观测,大致 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_0_C___。
衣
炎热的夏季,冰激凌、雪糕等冷饮十分受欢送; 寒冷的冬季,火锅成为了最受欢送的选择。
食
热带沙漠地区,全年炎 热,昼夜温差大。为了 减小房屋里的温度变化, 房屋的墙比较厚,窗子 比较小。
住
在冰天雪地的北极地区, 爱斯基摩人住在用冰雪 建成的雪屋里。
行
气温低的时候容易造成航班的延误
新海洋温差能 ppt课件
海水温差能发电的原理开式循环系统循环系统混合循环系统开放式温差发电原理图封闭式温差发电原理图混合式循环系统是在闭式循环的基础上结合开式循环改造而成的
畅想新能源
海洋热能主要来自于太阳能。世界大洋的面积浩瀚无 边,热带洋面也相当宽, 海洋热能用过后即可得到补 充,很值得开发利用。据计算,从南纬20度到北纬20 度的区间海洋洋面,只要把其中一半用来发电,海水水 温仅平均下降l℃,就能获得600亿千瓦的电能,相当于 目前全世界所产生的全部电能。专家们估计,单在美国 的东部海岸由墨西哥湾流出的暖流中,就可获得美国在 1980年需用电量的75倍。在南北纬30度这间的大部分 海面,表层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在20度左右;如果 在南、北纬20度海面上,每隔15公里建造一个海洋温差 发电装置,理论上最大发电能力估计为500亿KW。
4.1961年法国在西非海岸建成两座3500 千瓦的海水温差发电站
5.美国和瑞典于1979年在夏威夷群岛上 共同建成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的海水温 差发电站
海水温差能发电的原理
海水温差能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海洋表层的温海水直接作为工质,或 作为热源对循环工质加热,工质汽化 后驱动汽轮机发电;用深层低温海水, 将做功后的工质气体冷却,使之重新 变为液体,并将入下一转驱动循环。
总之,海洋温差能作为 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混合式循环系统是在闭式循环的基础上 结合开式循环改造而成的。混合式循环系 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温海水先闪蒸,闪 蒸出来的蒸汽在蒸发器内加热工质的同时 被冷凝为淡水;另一种是温海水通过蒸发器 加热工质,然后再在闪蒸器内闪蒸,闪蒸 出来的蒸汽用从冷凝器出来的冷海水冷凝。
混合式循环系统既可发电,又可产生淡 水,具有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的优点。
畅想新能源
海洋热能主要来自于太阳能。世界大洋的面积浩瀚无 边,热带洋面也相当宽, 海洋热能用过后即可得到补 充,很值得开发利用。据计算,从南纬20度到北纬20 度的区间海洋洋面,只要把其中一半用来发电,海水水 温仅平均下降l℃,就能获得600亿千瓦的电能,相当于 目前全世界所产生的全部电能。专家们估计,单在美国 的东部海岸由墨西哥湾流出的暖流中,就可获得美国在 1980年需用电量的75倍。在南北纬30度这间的大部分 海面,表层和深层海水之间的温差在20度左右;如果 在南、北纬20度海面上,每隔15公里建造一个海洋温差 发电装置,理论上最大发电能力估计为500亿KW。
4.1961年法国在西非海岸建成两座3500 千瓦的海水温差发电站
5.美国和瑞典于1979年在夏威夷群岛上 共同建成装机容量为1000千瓦的海水温 差发电站
海水温差能发电的原理
海水温差能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 海洋表层的温海水直接作为工质,或 作为热源对循环工质加热,工质汽化 后驱动汽轮机发电;用深层低温海水, 将做功后的工质气体冷却,使之重新 变为液体,并将入下一转驱动循环。
总之,海洋温差能作为 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混合式循环系统是在闭式循环的基础上 结合开式循环改造而成的。混合式循环系 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温海水先闪蒸,闪 蒸出来的蒸汽在蒸发器内加热工质的同时 被冷凝为淡水;另一种是温海水通过蒸发器 加热工质,然后再在闪蒸器内闪蒸,闪蒸 出来的蒸汽用从冷凝器出来的冷海水冷凝。
混合式循环系统既可发电,又可产生淡 水,具有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的优点。
七年级地理上册4.2气温的变化与差异课件新版商务星球版PPT
1
2
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5
1.小明在室外测得某地一日内气温,如下表所示,则该地当日平均气
温为( )
时刻
2 时 8 时 14 时 20 时
气温(℃) 6 9 21 12
A.15 ℃
B.10 ℃
C.8 ℃ D.12 ℃
关闭
把一天 2 时、8 时、14 时和 20 时四次观测到的气温相加并除以 4,就是 当天的日平均气温。
一二
一、气温年变化曲线图的判读 1.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中,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气温。 2.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中,通过观察曲线最高点和最低点,可以了 解一年当中的最热月和最冷月,并由此计算出气温年较差。 3.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中,通过观察某地气温曲线的弯曲情况,可 以判断南、北半球。若气温曲线上凸,7、8 月份气温最高,则是北半 球;若气温曲线下凹,7、8 月份气温最低,则是南半球。如下图所示。
二、气温的变化 1.一天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午后 2 时 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 日出 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称作 气温日较差 。 2.一年之中,北半球的气温,大陆上 7 月 最高, 1 月 最低;海洋 上 8 月 最高, 2 月 最低。一年内的最热月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 均气温的差,称作气温年较差 。
一二
【例 1】读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判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气温年较差大约是 20 ℃ B.该地最高气温出现在 7 月 C.该地位于北半球 D.该地位于南半球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最高气温约是 25 ℃, 最低气温约是-5 ℃,因此气温年较差约为 30 ℃;该地最高气温出现 在 1 月,最低气温出现在 7 月,气温曲线下凹,为南半球。 答案:D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PPT鉴赏
大陆上7 月最高,1 月最低。
2018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南半球大陆上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
南半球大陆上气温年变化特点: 南半球的气温
大陆上1 月最高, 7 月最低。
二 、气温的变化
判读以下城市所处温度带
<0°C 寒冷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泗水县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请同学们判读根据刚绘制的泗水县气温年变 化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气温比较
最热月 7月 , 最冷月 1月 , 气温年较差 33°C ,
泗水县气温年变化特点
夏季 炎热 , 冬季 寒冷 , 气温年较差 大 ,
泗水
甲地 20oC
我会
探究
小 组 泗水气温_>___海洋气温 探 究
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二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高__于__ 海洋气温。
2018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海陆 因素
2
2018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山人 寺间 桃四 花月 始芳 盛菲 开尽
诗歌谚语析气温的空~间~~差~异~
三二 、气温的差异
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 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D )
月份 气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9 12 13 19 23 27 27 22 18 13 10
随堂
测试题(4)
测 试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
我会
判读
2018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2018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南半球大陆上某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
南半球大陆上气温年变化特点: 南半球的气温
大陆上1 月最高, 7 月最低。
二 、气温的变化
判读以下城市所处温度带
<0°C 寒冷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份
泗水县气温年变化曲线图
请同学们判读根据刚绘制的泗水县气温年变 化曲线图,完成以下问题:
气温比较
最热月 7月 , 最冷月 1月 , 气温年较差 33°C ,
泗水县气温年变化特点
夏季 炎热 , 冬季 寒冷 , 气温年较差 大 ,
泗水
甲地 20oC
我会
探究
小 组 泗水气温_>___海洋气温 探 究
世界气温分布特点二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_高__于__ 海洋气温。
2018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海陆 因素
2
2018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山人 寺间 桃四 花月 始芳 盛菲 开尽
诗歌谚语析气温的空~间~~差~异~
三二 、气温的差异
下面是某地区一年的气温变化资料,四位同学根据表中数据 分别绘制了该地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其中正确的是( D )
月份 气温℃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7 9 12 13 19 23 27 27 22 18 13 10
随堂
测试题(4)
测 试 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A.该图是气温年变化图
我会
判读
2018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
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PPT课件
越往北气温越低
0℃等温线
南 冬季 南北温差大
秦岭—淮河一线
北 气
夏季
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温
南北温差小
的
差 异
我国温 度带的 划分
主要指标:气温的南北差异
五带一区: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 热带 热带 青藏高原区
达标测试
1.我国夏季普遍高温,但是不符合这一规律的地
区是
() A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寒 温带
暖温带 青藏高原区 暖 温 带 亚热带 热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
带
青藏高原区
仔细观察,哪两个带的分界线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秦岭---淮河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③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2019/10/23
19
温度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不同温度带出产不同的水果
秦岭-淮河一线
图1 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
笔记提醒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①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分界线
以北低于0℃ 0℃
冬季河流结冰
以南高于0℃
冬季河流不结冰
读材料 开眼界 冬季我国最冷的和夏季我国最热的地方分别在哪里?为什么?
纬度高。
地势低洼,远离海洋,空气 干燥,日照强烈。夏季,地 面增温快,气温高。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达标测试
2.我国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标是( B)
A.气温总和 B.气温的南北差异
C.气温
D.太阳辐射总量
达标测试
3.读大学的小明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们的校 园里长满了参天大树,冬天的大雪有时会压断它们的 枝桠”,请你判断小明的大学可能位于下列城市中的
七年级地理上册 3.2 气温的变化与差异课件
10
0
-4℃
-10
气温(qìwēn)(北℃)寒带
30
20
10
5℃
0
-10
-20 10 (月)-30 1
4
7
B
-20
-30
10 (月)
1
-27℃
4
7
c
10 (月)
1.A、B、C三地,哪个地方气温年较差最小?
2.B、C两地最热月和最冷月的气温各是多少摄氏度?
3.三地各在哪个温度带?判断依据(yījù)是什么?
2、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zhǔyào)因素是什么?
-10℃
低
0℃
降
渐
逐
10℃ 20℃
66.50N
23.50N
纬度因素
00
逐
20℃
渐
(zh
10℃
újià n)
0℃
降
-10℃
低
第十八页,共二十九页。
23.50S 66.50S
哈尔滨
45°N
新加坡
0°
第十九页,共二十九页。
1、等温线的分布(fēnbù)与纬线有何关系? 一致(yīzhì)或平 2、南北回归线之间平均气温大致在多少摄行氏度以上?南北极圈内气温大
0 四滑线 -10
温馨提示: 定点要准确(zhǔnquè) 曲线要平滑
五写名 -20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月)
某地(mǒu dì)气温曲线图
第十页,共二十九页。
我会看 由图可知(kě zhī)该地在北 半球
气温(qìwēn)(某℃)地气温(qìwēn)年变化曲线 30
第十二页,共二十九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将OTEC研究列入“ 阳光计划”(Sunshine Project)。 美国能源研究与发展管理局(EDRA,现能源部前身之一)成立了夏威夷官方自然能 源 实验室,开展了对OTEC的研究。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974 1977 1979
1980 1980 1981 1982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第一届国际OTEC会议在美国举行。 日本佐贺大学在实验室成功发出1kW 电力。 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净功率输出的OTEC 装置,名为“ MINI-OTEC”的50kW漂 浮式 OTEC电站在美国夏威夷建成。 美国又建造了另一座漂浮式 OTEC电站, 名为OTEC-1,发电功率1MW,主要用于示 范和测试研究,并没有安装透平发电。 日本左贺大学进行了OETC海试实验。 东京电力公司瑙鲁建立岸基OTEC电站电站,成功发电120kW。 九州电力公司在日本鹿儿岛县建立岸基OTEC电站电站,成功发电50kW。
目前,美国和日本在海洋温差能发电上的研究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我国 则与之存在较大的差距。可以说美国和日本在海洋温差能的研究中起了主导作用, 并已经试运行了一系列的示范工程。
下表为近年来国际在海洋温差能方面的工作进展。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881 1926 1929 1964 1973 1974 1974
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持建造的、位于夏威夷州柯纳的40kWOTEC实验电厂在4月份投
入运营。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研究现状
中国的海洋温差能储量比较丰富,但研究工作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天津海洋局技术中心研究所等单位开 始温差能发电装置的研究。
中国国内的关于温差能发电的研究成果见下表。
PPT模板下载: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研究现状
海洋温差能也被称做海洋热能,是因深部海水与表面海水的温差而产生的能量。 海洋温差发电是利用海洋表层海水(太阳辐射能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形成26~27℃的 热水层)与深层海水(1-6℃)的温差而发电的方式。全世界海洋蕴藏的海水温差能量大 约能够发电600亿kW。
汇报人: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研究背景
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采集器 ,它吸收的太阳能达37万亿千瓦,是目前人 类电力消耗总功率的大约4000倍,仅可开发利用部分也已远远超出全球总能耗,其 中海洋温差能(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作为仅次于波浪能的海洋能源, 其发电波动小、能量密度高,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具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的海 洋能资源,我国海洋温差能也十分丰富(理论储量为14.4×1021~15.9×1021 J,可 开发总装机容量为 17.47×108~18.33×108 kW ),主要集中在南海海域全世界海 洋蕴藏的海水温差能量大约能够发电600亿kW。在传统化石能源日趋枯竭和环境污 染的形势下,积极开发海洋温差能已成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选择。
例如西沙群岛附近水深1500 ~2000m,海水表深温差为22 ℃左右;中沙群岛 附近水深4000m,海水表深温差为22 ℃左右,位于我国南海最南端的南沙群岛附近, 水深在2000~3000m,海水表层水温在30 ℃左右,表深温差为26 ℃。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目录
1
2
3
4
研究现状 设计原理 发电装置 技术难点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994 2001 2003 2005 2005 2009
2011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日本佐贺大学上原春南教授发明了上原循环系统。
印度国家海洋技术所开式建造1MW 的漂浮闭式循环OTEC示范电站“SAGARAHAKTHI”,于2005年在杜蒂戈林进行为期10天的海试实验,成功产出淡水 (100000L/d)。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986 1989 1989 2005
2012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广州研制完成开式温差能转换实验模拟装置,利用30℃以下的温水,在温差20℃的情 况下,实现电能转换。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研究背景
从中国海在24 ℃左右,但由于上游、水深一般在200~500m,海水表深温差在10℃左右, 不具备可开发温差能资源,而南面的海域水深陡然达到1000m以上,海水表层温度 常年在16℃左右,海水表深温度差约为20℃,具有非常优越的可开发海洋温差能资 源,可作为近期海洋温差能开发的主要目标区域。
日本佐贺大学研制了30kW的小型OTEC综合利用实验电站,并成功输出电力。
海洋温差能推广组织(简称OEOTEC)在日本佐贺成立。
印度国家海洋技术研究所在卡万拉蒂岛建造了日产100000L淡水的岸基闭式循环电站。
美国政府拨出1.48亿美金专款支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OTEC关键组件和完善实验电 厂方案设计,并成功建造了位于美国吉利威亚马拉萨斯的2~4MW测试装置,在可变状 态下进行模拟实验,输出功率40kW。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985 1985 1988 1989 1990 1990
1993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佐贺大学在佐贺县伊万里完成了75kW的实验电站。 美国Kalina教授设计了采用氨和水混合物为工质的热循环系统。 日本OTEC协会成立。 日本工业技术委员会在富山湾研究深海海水的利用。 国际OETC协会在台湾成立。 日本在鹿儿岛县冰永良部岛建立了1MW的岸基闭式电站,除利用温差能能发电外,还 利用水产养殖和空调。 美国在夏威夷建成了210kW的岸基开式循环OETC电站,发展同时可生产淡水,于1999 年拆除。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法国物理学家J.D’Arsonval最早提出海洋温差能利用的设想。
法国物理学家G.Claude开始海洋温差能的实验。 法国物理学家 G.Claude首次在古巴马但萨斯海湾沿海建成了一座开式循环发电装置, 输出功率22kW,但水泵耗功太大。 美国科学家J.H’Arsonval等人构想了一种新的闭式循环“ 海洋温差能转换”(OTEC) 发电站。 在能源危机的推动下,日本和美国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研究。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974 1977 1979
1980 1980 1981 1982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第一届国际OTEC会议在美国举行。 日本佐贺大学在实验室成功发出1kW 电力。 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净功率输出的OTEC 装置,名为“ MINI-OTEC”的50kW漂 浮式 OTEC电站在美国夏威夷建成。 美国又建造了另一座漂浮式 OTEC电站, 名为OTEC-1,发电功率1MW,主要用于示 范和测试研究,并没有安装透平发电。 日本左贺大学进行了OETC海试实验。 东京电力公司瑙鲁建立岸基OTEC电站电站,成功发电120kW。 九州电力公司在日本鹿儿岛县建立岸基OTEC电站电站,成功发电50kW。
目前,美国和日本在海洋温差能发电上的研究起步较早,技术较为成熟,我国 则与之存在较大的差距。可以说美国和日本在海洋温差能的研究中起了主导作用, 并已经试运行了一系列的示范工程。
下表为近年来国际在海洋温差能方面的工作进展。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881 1926 1929 1964 1973 1974 1974
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持建造的、位于夏威夷州柯纳的40kWOTEC实验电厂在4月份投
入运营。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研究现状
中国的海洋温差能储量比较丰富,但研究工作的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初,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和天津海洋局技术中心研究所等单位开 始温差能发电装置的研究。
中国国内的关于温差能发电的研究成果见下表。
PPT模板下载: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研究现状
海洋温差能也被称做海洋热能,是因深部海水与表面海水的温差而产生的能量。 海洋温差发电是利用海洋表层海水(太阳辐射能大部分转化为热能,形成26~27℃的 热水层)与深层海水(1-6℃)的温差而发电的方式。全世界海洋蕴藏的海水温差能量大 约能够发电600亿kW。
汇报人: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研究背景
海洋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采集器 ,它吸收的太阳能达37万亿千瓦,是目前人 类电力消耗总功率的大约4000倍,仅可开发利用部分也已远远超出全球总能耗,其 中海洋温差能(Ocean Thermal Energy Conversion)作为仅次于波浪能的海洋能源, 其发电波动小、能量密度高,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是最具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的海 洋能资源,我国海洋温差能也十分丰富(理论储量为14.4×1021~15.9×1021 J,可 开发总装机容量为 17.47×108~18.33×108 kW ),主要集中在南海海域全世界海 洋蕴藏的海水温差能量大约能够发电600亿kW。在传统化石能源日趋枯竭和环境污 染的形势下,积极开发海洋温差能已成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选择。
例如西沙群岛附近水深1500 ~2000m,海水表深温差为22 ℃左右;中沙群岛 附近水深4000m,海水表深温差为22 ℃左右,位于我国南海最南端的南沙群岛附近, 水深在2000~3000m,海水表层水温在30 ℃左右,表深温差为26 ℃。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目录
1
2
3
4
研究现状 设计原理 发电装置 技术难点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994 2001 2003 2005 2005 2009
2011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日本佐贺大学上原春南教授发明了上原循环系统。
印度国家海洋技术所开式建造1MW 的漂浮闭式循环OTEC示范电站“SAGARAHAKTHI”,于2005年在杜蒂戈林进行为期10天的海试实验,成功产出淡水 (100000L/d)。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986 1989 1989 2005
2012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广州研制完成开式温差能转换实验模拟装置,利用30℃以下的温水,在温差20℃的情 况下,实现电能转换。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研究背景
从中国海在24 ℃左右,但由于上游、水深一般在200~500m,海水表深温差在10℃左右, 不具备可开发温差能资源,而南面的海域水深陡然达到1000m以上,海水表层温度 常年在16℃左右,海水表深温度差约为20℃,具有非常优越的可开发海洋温差能资 源,可作为近期海洋温差能开发的主要目标区域。
日本佐贺大学研制了30kW的小型OTEC综合利用实验电站,并成功输出电力。
海洋温差能推广组织(简称OEOTEC)在日本佐贺成立。
印度国家海洋技术研究所在卡万拉蒂岛建造了日产100000L淡水的岸基闭式循环电站。
美国政府拨出1.48亿美金专款支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开发OTEC关键组件和完善实验电 厂方案设计,并成功建造了位于美国吉利威亚马拉萨斯的2~4MW测试装置,在可变状 态下进行模拟实验,输出功率40kW。
上海锐普广告有限公司
年份
1985 1985 1988 1989 1990 1990
1993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佐贺大学在佐贺县伊万里完成了75kW的实验电站。 美国Kalina教授设计了采用氨和水混合物为工质的热循环系统。 日本OTEC协会成立。 日本工业技术委员会在富山湾研究深海海水的利用。 国际OETC协会在台湾成立。 日本在鹿儿岛县冰永良部岛建立了1MW的岸基闭式电站,除利用温差能能发电外,还 利用水产养殖和空调。 美国在夏威夷建成了210kW的岸基开式循环OETC电站,发展同时可生产淡水,于1999 年拆除。
研究现状
重要事件
法国物理学家J.D’Arsonval最早提出海洋温差能利用的设想。
法国物理学家G.Claude开始海洋温差能的实验。 法国物理学家 G.Claude首次在古巴马但萨斯海湾沿海建成了一座开式循环发电装置, 输出功率22kW,但水泵耗功太大。 美国科学家J.H’Arsonval等人构想了一种新的闭式循环“ 海洋温差能转换”(OTEC) 发电站。 在能源危机的推动下,日本和美国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