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弹性理论与谷贱伤农
什么是谷贱伤农理论

什么是谷贱伤农理论一、内涵“谷贱伤农”理论指的是在农业生产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经济学现象:在丰收的年份,由于粮食价格下跌,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这在我国民间被形象的概括为“谷贱伤民”。
二、理论分析农民收入来源于粮食的销售额。
粮食的销售额取决于两方面因素:粮价和销售量。
即销售额=粮价×销售量。
可以看到,农民的收入,即粮食销售额受到两个变量,粮价销售量的共同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销售量指的是消费者实际购买的粮食数量,即需求量。
也就是说,这里的销售量和农民实际的产量是不一样的。
首先,在丰收的年份,粮食增产,导致的直接影响就是相比于正常年份,粮食的供给大于需求。
根据供求法则,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粮价会随之下降。
其次,粮食属于需求价格弹性弱的商品,也就是说,不管粮价上涨还是下跌,粮价变动对需求的影响很弱(可以近似看作忽略不计)。
因此农民的收入在粮价下降但需求量未显著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下降。
这就是“谷贱伤农”出现的缘由。
三、回顾根据供求法则,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趋于下降,此时买家占据优势,称为“买方市场”。
反之,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趋于上涨,此时卖家占据优势,被称为“卖方市场”。
最后,在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情况下,此时供求平衡,这时的价格为均衡价格。
需求价格弹性,简称为价格弹性或需求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一般来说,奢侈品、具有替代品的物品以及消费品有较长时间调整其行为的物品弹性比较大。
相反,必需品(如粮食),缺少替代品的物品和在短期行为内的物品弹性比较小。
经济学基础 项目二 需求和供给——进入经济学殿堂的钥匙 任务7 弹性理论

学习任务四: 弹性理论【知识目标】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能力目标】掌握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案例导入】 “谷贱伤农”在日常生活中, 有时可以看到, 某些商品价格下降了, 人们蜂拥抢购; 而另一些商品价格下降了, 却无人间津。
《五代史·冯道传》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有一年风调雨顺,年景很好,“明宗问:‘天下虽丰,百姓得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
”无独有偶,叶圣陶在解放前写的一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中也描写了一种丰收成灾的情形。
在风调雨顺的年景,农民喜获大丰收,但当老农们粜完米后却发现他们的收益却比往年少了。
老农们感到非常迷惘:去年是水灾,收成不好,亏本。
今年算是好年时,收成好,还是亏本!为什么“谷贵饿农”“谷贱伤农”的故事在历史上不断地重演,类似的“菜贱伤农”“果贱伤农”的事件在今天也时常发生,这里面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经济学理论,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在这里将介绍与这个问题密切相关的“弹性理论”。
一、弹性的一般概念弹性(Elasticity )是因变量的相对变动对于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应程度。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指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是衡量买者与卖者对市场条件变动反映大小的指标。
其大小可以用两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之比即弹性系数来表示。
即:弹性系数 =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 =变动前的自变量变动前的自变量变动后的自变量变动前的因变量变动前的因变量变动后的因变量-- 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主要包括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二、需求弹性需求弹性主要有需求的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三种类型。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1.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及计算方法需求价格弹性又称需求弹性,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如果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可以说这种物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 (精选可编辑)

用经济学原理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精选可编辑)一、薄利多销“薄利多销”是一个重要的市场行为特征,它指的是商家通过减少利润,提高销量,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这一行为的出现源于消费者的需求弹性,即消费者对某产品的需求变化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如果需求弹性大,则商家可以适当降低价格,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提高销量;相反,如果需求弹性小,则商家需要维持较高的价格,从而保证较高的利润水平。
“薄利多销”行为涉及到多方面的经济因素。
首先,产品的需求弹性是决定是否采取“薄利多销”策略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果需求弹性高,价格下降会导致销量上升,从而使商家可以通过增加销量来达到更高的收益水平。
其次,商家的成本结构也会影响他们的定价策略。
如果成本低,那么商家可以通过减少利润,降低价格来挤压市场份额,从而在市场上占据优势。
最后,市场竞争也是决定是否采取“薄利多销”策略的重要因素。
如果市场竞争激烈,那么商家需要采用“薄利多销”策略来增加销量,否则可能会被其他竞争对手挤出市场。
在“薄利多销”策略下,商家需要考虑到收益最大化的问题。
在销售量增加的同时,由于利润率的下降,商家的收益可能会下降,这会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带来影响。
因此,商家需要综合考虑销售数量和利润率之间的平衡,以实现最大化的收益水平。
二、谷贱伤农“谷贱伤农”是指低谷期时谷价下跌导致农民的财产损失和生产积极性下降等一系列不利影响。
这一现象主要发生在农耕社会中,由于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技术水平有限,对于种植作物的收成没有完全掌握和把握,同时天气和自然灾害等不可控因素也会影响谷物的产量和质量。
因此,当谷价下跌时,农民的收入会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导致贫困。
“谷贱伤农”现象涉及到的经济学原理主要是供需关系理论和农业发展理论。
一方面,这一现象与供需关系理论有关。
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下跌,当供小于求时商品价格则上涨,农产品的价格也遵循这一规律。
在农业市场中,如果谷物的供应量大于需求量,由于供应过剩,使谷物价格下降,农民的收入也会受到影响。
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现象

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现象一、需求弹性理论的主要内容需求弹性主要包括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和需求的收入弹性,其中,需求的价格弹性又常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
据此,这里我们所说的需求弹性理论也特指是需求的价格弹性,它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用公式表示就是:e d=−ΔQQ /ΔPP。
若e d>1,则表示商品富有弹性,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小于需求量的变动率,降低价格可以增加销售收入,提高价格则会减少销售收入,即销售收入与商品价格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若e d<1,则表示商品缺乏弹性,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大于需求量的变动率,降低价格则会减少销售收入,提高价格则会增加销售收入,即厂商的销售收入与商品价格呈正方向变动关系。
若e d=1,则表示降低或者提高商品价格,对销售收入都没有影响。
若e d=∞,则表示在一定价格水平下,收益可以无限增加,因此厂商不会降价,同理,如果涨价,则收益将为0。
若e d=0,则表示销售收入会随着价格的变化而同比例变化。
影响需求弹性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的可替代性。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可替代性越大,相近程度越高,该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则反。
2)商品用途的广泛性。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广泛,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反之则反。
3)商品对消费者生活的重要程度。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非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4)商品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一般来说,比重越大,需求弹性越大,比重越小,需求弹性越小。
5)消费者调节需求量的时间。
一般来说,调节时间越长,需求弹性越大,调节时间越短,需求弹性越小。
二、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现象“谷贱伤农”现象是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往往小于1,即当农产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西经名词解释和大题

名词解释1、无差异曲线:指能够使消费者得到同样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所形成的轨迹。
2、等产量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
3、边际收益:以MR表示,是指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引起总收益的变化,MR=△TR/△Q=dTR/dQ。
4、边际替代率:(MRS)是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1单位某商品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5、恩格尔定律:恩格尔系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国民的食品支出占其总收入的比例。
恩格尔定律是指这一系数是递减的。
6、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用来测度在维持产出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投入所能够减少的另一要素投入量。
7、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8、边际消费倾向:将消费的变化量△C与可支配收入的变化量△DI的比值称为边际消费倾向,通常用MPC表示。
简答题1、完全竞争市场的构成条件:a、市场上有众多的买者和卖者,b、产品是同质的,c、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d、信息是完全的。
2、除商品价格外,影响商品需求的因素还有:a、消费者的偏好,b、消费者的收入,c、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d、消费者的预期,e、除以上因素可能还有人口结构、传统、气候、时间等因素影响。
3、试用需求价格弹性理论解释“谷贱伤农”(即“丰收悖论”)出现的原因。
谷贱伤农是指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反而会减少。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低,而供给弹性较高。
由于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每年粮食的产量会有很大的波动,价格也会起伏不定。
价格的波动也会影响下一年农产品的供应量。
农产品的供应量和价格经常起伏波动,说明农产品的供给弹性很大;而农产品属于生活必需品,他的需求弹性较低。
如图,丰收时,供给曲线由S右移到S1,均衡点由原来的E变成E1,由于需求曲线缺乏弹性,当价格由P1降到P2时,需求量仅仅由Q1升高到Q2。
西方经济学(微观)第3章 弹性理论

气候好本来是好事,可以使农产品丰收,但为何农产品丰收了,反而
降低了农民的收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呢?
1
需求弹性
1、弹性的一般含义
弹性(Elasticity)表示一个变量(因变量)对 另一变量(自变量)的变动所做出的反应程度 或灵敏程度
因变量的变动率 弹性 自变量的变动率
y y E x x
Es=1 单位弹性
Es=0
完全弹性 完全无弹性
1
2
3
4
5
供给弹性
影响供给弹性的因素
生产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弹性越大
生产的难易程度——容易生产且生产周期短的弹性
大 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要素弹性大,产品弹性大 生产才用的而技术类型——资本或技术密集型产品 弹性小
供给弹性
税收归宿
对消费者征税 对生产者征税
需求弹性
收入弹性的分类
必需品
正常品 奢侈品 Ei>1,富有收入弹性
0<Ei<1,缺乏收入弹性
劣等品
Ei<0,需求量和收入反方向变化
需求弹性
5、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简称交叉弹性,指一种商 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它的相关产品的价格的变 动的反应程度
Ex y
Qx Qx Qx Py Py P y Py Qx
A、大于5美元 C、等于5美元 B、小于5美元 D、不确定
6、假定某种商品的价格从3美元降到2美元,需 求量从9单位增加到11单位,则该商品销售者的 收益将会(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不确定
7、政府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决定按销售量向销售方 征税,假如政府希望税收负担全部落在消费者身 上,并尽可能不影响交易数量,那么应具备的条 件是( )
西方经济学简答题答案

西方经济学分析解答题答案概述(期末复习题)1、根据需求弹性理论画图分析并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的含义?(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2、讨论下列问题: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不利,因为农业要歉收;但有人説,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因为歉收以后农产品价格上升,收入会增加;对两种评论,你如何评价?农产品需求弹性小于1,涨价收入增加,降价收入减少,所以气候不好对农民有利。
一般从供给理论和弹性理论两个方面做答:1、气候不好会影响农作物的收成,总供给将减少,根据供给理论,供给曲线将向左移动,在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会导致形成新的均衡时均衡价格上升,均衡产量下降.2、由于农产品价格上涨,一般在短期内,相对而言,把农产品看成是缺乏弹性的,根据弹性理论,价格上升对需求量的影响并不大,所以基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这个前提,农民收入将会增加.以上是我根据自己的了解总结的回答。
至于具体的分析过程及相应的专业名词,可参考经济学教材,这是一个很经典的案例,一般经济学教材都会有讲解.3、极小而价格昂贵,生命必不可少的水却非常之便宜。
请用边际效用的概念加以解释。
4、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说明消费者均衡实现的条件.消费者均衡就是再收入一定的条件下满足最大的效用的点因此在消费预算线一定情况下,无差异曲线越往外,效用越大当然,如果相交的话,说明效用还有提高的空间如果,相离,说明这种效用达不到因此只有相切最合适即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线相切预算线表明价格之比无差异曲线表明边际效用之比或边际替代率因此就说明消费者在价格之比=边际效用之比=边际替代率之比达到均衡三条U曲线为不同的三条无差异曲线.斜线为消费预算线。
【经济学原理】第三章 弹性理论

2. 决定供给弹性大小的因素有:
⑴卖者改变他们生产物品产量的伸缩性: 卖者改变他们生产物品产量的伸缩性: 生产的难易程度, 生产的难易程度, 生产规模改变的难易程度. 生产规模改变的难易程度. ⑵所考虑时间的长短: 所考虑时间的长短: 供给在长期的弹性大于短期. 供给在长期的弹性大于短期.
17
4
2.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一般规律: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一般规律: 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一般规律
⑴奢侈品比生活必需品更富有弹性; 奢侈品比生活必需品更富有弹性; ⑵替代品多的物品更富有弹性; 替代品多的物品更富有弹性; ⑶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范 围大的市场; 围大的市场; ⑷物品往往随着时间变长而需求更富有 弹性. 弹性.
富有弹性 富有弹性 富有弹性 单位弹性 缺乏弹性 缺乏弹性 缺乏弹性
价格变动 百分比
数量变动 百分比
弹性
弹性程 度
14
6.其他需求弹性 (1)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1)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比/收 需求的收入弹性 入变动百分比 正常物品:随着收入提高,需求量增加; 正常物品:随着收入提高,需求量增加; 低档物品:随着收入提高,需求量减少. 低档物品:随着收入提高,需求量减少.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cross ( 2 )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cross price elasticity demand)=物品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物品2 物品1 of demand)= 物品 1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 物品 2 价格 变动百分比 替代品: 替代品:交叉弹性为正 互补品: 互补品:交叉弹性为负
5
弹性及其应用
3.计算需求价格弹性: 3.计算需求价格弹性: 计算需求价格弹性 (1)需求价格弹性Ed = 需求量变动的百 需求价格弹性Ed 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分比/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西方经济学问答

西方经济学问答题1.用需求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两句话。
1.(1)“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7分)(2)“谷贱伤农”是指粮食丰收了,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
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粮食是生活必需品,缺乏弹性,在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减少,农民受到损失。
(8分)2.石油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如果中东政治动荡引起石油产量减少,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说明它会给世界经济带来什么影响。
2.(1)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
这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
(3分)(2)石油产量减少,价格上升,从而生产其他相关产品的成本增加,这会影响短期总供给。
(3分)(3)短期总供给曲线从SAS1向上移动至SAS2。
(3分)(4)当AD和LAS不变时,SAS的向上移动引起GDP减少(从Y1减少到Y2),物价水平上升(从P1上升到P2)。
(3分)(5)作图占3分。
1.用图形说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1.(1)平均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
边际成本是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3分)(2)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减。
(3分)(3)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增。
(3分)(4)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最低。
(3分)(5)作图占3分。
2.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应该如何实现我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增长。
2.(1)制度:是一种涉及社会、政治和经济行为的行为规则,决定人们的经济与其他行为,也决定一国的经济增长。
经济学原理问答题、计算题

经济学原理问答题、计算题1.用弹性理论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只有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才能“薄利多销”。
因为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来说,当该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会增加。
总收益的增加不一定等于利润的增加。
在“薄利多销”的情况下,企业应使价格的降低不仅能增加总收益,而且还能增加利润。
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那么,当商品的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所以,总收益减少了。
“谷贱伤农”的意思是指丰收了,由于粮价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了。
其原因就在于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
由于丰收而造成粮价下跌,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增加,从而总收益减少了,农民受损失(增产不增收)。
2.解释需求的变化和需求量的变化二者有什么区别和联系?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都是需求数量的变动,它们的区别在于引起这两种变动的因素不同,而且这两种变动在几何图形中的表示也不相同。
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商品的价格一需求数量组合点沿着同一条既定的需求曲线运动。
而需求的变动是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他因素变动所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
在几何图形中,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置发生移动。
4.解释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又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指在其他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一种可变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的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
这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并且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
(注意:边际报酬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减少的,而是先增加到一个最大值然后才减少的。
)5.解释垄断产生的原因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必然引起垄断。
经济管理基础知识

经济管理基础知识伴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式各样的经济管理(方法)油然而生。
把握经济管理现代化进展的规律和经济管理进展新趋势是管理企业致胜的法宝。
那么你对经济管理基础学问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学习啦我整理关于经济管理基础学问的内容,供应给大家参考和了解,盼望大家喜爱!经济管理基础学问一:1.需求的交叉弹性:①、Exy0 互替商品,②、Exy0 互补商品2.供应弹性包括供应的价格弹性、供应的交叉弹性、供应的预期弹性。
通常讲的供应弹性是指供应的价格弹性。
3.依据需求弹性理论来解释"薄利多销'和"谷贱伤农'这句话的含义。
答:①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反方向变动。
"薄利'就是降价,降价能"多销',"多销'则会增加总收益。
"薄利多销'是指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小幅度降价使需求量较大幅度增加,而引起的总收益的增加。
②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其价格与总收益成同方向变动。
谷,即粮食,是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很小,在粮食丰收、粮价下跌时,需求增加得并不多,这样就会使总收益削减,农夫受到损失。
4.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某种商品时所感到的满意,是消费者对消费某种商品获得满意感的主观感受。
5.基数效用是假定物品的效用可以用某种单位即"效用单位'来计量,并且可以将"效用单位'加总求和得到总效用。
6.序数效用即假设某一消费者在所可能的消费品组合中有自己的偏好,并且能够依据自己的(爱好)推断哪一组最好,或者推断两组之间没有差别。
7.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每增加(削减)一个单位物品的消费数量所引起的总效用增加(削减)的数量。
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随着某种商品消费数量的增加,在肯定范围内,消费者获得的总效用也会增加,但是,超过某一范围时,总效用反而会下降。
同时,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呈递减趋势。
“谷贱伤农”成因及措施

“谷贱伤农”成因及措施作者:宋晓云来源:《商情》2016年第49期【摘要】本文基于经济学基本原理“弹性理论”分析当前农村普遍存在的“谷贱伤农”问题。
“谷贱伤农”即农民增产了,收入却减少了。
本文基于这一事实,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并对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作出解释,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谷贱伤农;蛛网模型;需求弹性一、“谷贱伤农”与“需求弹性”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是立国之本,其重要地位举足轻重。
但相对第二、三产业而言,其经济效益较低,农业作为保障民生的特殊产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农业的扶持工作,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言,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显得尤其重要。
近年来农产品虽然丰收但却又滞销的问题层出不穷,不但给农民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也给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积极性。
“谷贱伤农”现象是经济学中经典案例,主要指农产品获得丰收,但人们却因为销价低或无适销市场而苦恼。
面对农产品丰收而收益反而低的困难,有效化解“谷贱伤农”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而化解“谷贱伤农”问题对于提高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稳定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需求弹性理论正是要说明价格的变动比率和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商品的需求量(对企业来说是销售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
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Q)╱(△P÷P)。
意思是:当价格上升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减少的百分数,或者当价格下降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增加的百分数。
具体如下:①当│Ed│1时,称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③当│Ed│=1时,需求具有单元弹性,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这样的商品,因此关于第三类情况本文不作具体分析。
需求弹性理论与谷贱伤农

需求弹性理论与谷贱伤农郭晨09008123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约70%。
“谷贱伤农”这句古语让人感到遗憾。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谷贱伤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避免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需求弹性谷贱伤农Demand Elasticity Theory and Cheap Valley Farmers HurtAbstract: Our country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nation, with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ccounting for about 7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Cheap Valley Farmers Hurt" let a person feel the regret.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 of "Cheap Valley Farmers Hurt", and proposed some solutions to avoid the problem.key words: Demand elasticity Cheap valley farmers hurt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丰收了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
许多农民不理解,为什么越是丰收,收入却越少呢?下面就从经济学,尤其是需求弹性理论的角度谈谈以上问题。
1.需求弹性及其影响因素1.1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弹性理论正是要说明价格的变动比率和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商品的需求量(对企业来说是销售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
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经济学基础》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习题及参考答案《经济学基础》第⼀章绪论习题及参考答案⼀、单选题1、资源得稀缺性就就是指( )。
A、资源得绝对有限性; B、资源得充⾜性;C、资源得稀少性; D、资源得相对有限性;2、追求效⽤最⼤化得主体就就是( )。
A、居民户;B、⼚商;C、劳动者; D、政府;3、微观经济学得中⼼理论就就是()。
A、均衡价格理论;B、消费者⾏为理论;C、⽣产者⾏为理论;D、分配理论;4、宏观经济学得中⼼理论就就是( )。
A、国民收⼊决定理论;B、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D、宏观经济政策;5、解决“应该就就是什么”问题得经济学就就是( )。
A、理论经济学;B、应⽤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6、解决“就就是什么”问题得经济学就就是( )。
A、理论经济学;B、应⽤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规范经济学;7、以个别居民与⼚商为研究对象得经济学理论就就是( )。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8、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得经济学理论就就是( )。
A、微观经济学; B、宏观经济学; C、实证经济学; D、规范经济学;9、( )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个独⽴学科得基础。
A、亚当·斯密;B、马歇尔; C、凯恩斯; D、萨缪尔森;10、( )为⾸得经济济学家把个量分析为主得微观经济学与以总量分析为主得宏观经济学拼与在⼀起形成了主流经济学派。
A、亚当·斯密;B、马歇尔;C、凯恩斯;D、萨缪尔森;⼆、判断题1、⾃由取⽤物品就就是零点价格时供给⼩于需求得物品。
( )2、经济物品就就是零点价格时供给⼩于需求得物品。
( )3、微观经济学就就是宏观经济学得基础。
( )4、假设就就就是对两个或更多得经济变量之间关系得阐述,也就就就是未经证明得理论。
( )5、通过验证证明正确得假说就就就是理论。
( )6、只要有⼈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7、“⽣产什么”、“如何⽣产”与“为谁⽣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问题。
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和谷贱伤农

第四,某种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 所占的比重。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消费者对 该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消费者预算总支出中所占的比 重正相关。 第五,时间长短。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与所考 察的时间长短正相关。 探讨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决定因素,对于企业制定 一个合理的价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企业 的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紧密相关。
三、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
1.需求的交叉弹性的含义与计算公式
(1)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是指某种商品需
求量的变动率与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率之 比,描述某种商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商品价 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2)需求交叉价格弧弹性的计算公式为:
E XY
QdX QdX QdX PY PY PY QdX PY
(4) 需求价格弧弹性五种类型
见教材注意代表性的商品类型。
3. 需求价格的点弹性
(1)需求价格的点弹性含义与计算
Qd dQd Qd Qd dQd P Ed lim P 0 P dP dP Qd Q 0 P P
(2)需求价格点弹性的几何推导(注意:曲线情况)
Q S Q S ( P) Qis
i 1
n
三、影响供给(量)的因素
第二,生产者目标。
第三,要素价格、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等
因素决定的生产成本。
▲第四,相关商品的价格。
第五,厂商对价格的预期。 第六,政府的政策。 第七,自然条件。 第八,厂商数量。
简化为:
可以构造均衡价格模型:
Q Q d d Q Q ( P) Q s Q s ( P)
d s
均衡价格的决定分析
二、均衡价格的变动
谷贱伤农——精选推荐

“谷贱伤农”,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清华大学2005研)答:“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粮价却下降,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现象。
(1)“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因分析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
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
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
以图2-16来具体说明。
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下降为。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
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和的面积之差。
(2)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由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农产品的丰收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这会降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收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第一,政府保护价收购。
即在农业丰收时,为了避免价格大幅度下降,政府设定农产品收购保护价,这就保证了农民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农产品,从而使得农产品丰收时农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保证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
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实质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
农民不会因为农产品丰收反而收入减少,这保证了农民未来农业生产队积极性。
为什么说谷贱伤农

谷贱伤农的道理十分简单,文化水平不高而且不知经济学为何物的农民也会解释:因为粮食太多,卖不上价钱,粮食多和粮食少的年份收入相当但是投入却大得多,不划算。
这么简单的道理到了经济学中就变得神秘兮兮,属于大学本科的水平才能了解的东东了。
下面是摘自《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p57)的一段专门讨论“谷贱伤农”问题的论述:“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
这种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商品,以图2-24具体说明。
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到P2。
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
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E1Q1和OP2E2Q2的面积之差。
The picture is:类似地,在歉收的年份,同样由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农产品均衡价格数量的减少幅度将小于由它所引起的均衡价格的上升幅度,最后导致农民的总收入量增加”。
下面对此段论述进行一个评论:描述的事实对象“谷贱伤农”,其前提是蕴含的“丰收”,如果不是丰年,谷贱也会伤农,但大家认为正常。
所以丰收是这个话题的特定前提。
丰收,到底在供求理论看来应该意味着什么?显然,应该是“供给量”增加了。
但是我们奇怪的是,农民是粮食的供应商,供给量增加引起的问题为何不用供给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却要用需求的价格弹性来解释?同时,我们从“谷贱伤农”和隐藏条件“丰收”,根本无法得到需求量如何变化的信息,如果使用需求曲线就必然要增加其它条件,但这已经不是题中之意了。
此乃其一。
其二,上面说“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这就非常奇怪了。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简答题及其参考答案1.什么是需求?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答:需求,是指某一时期内和一定市场上,消费者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它是欲望与支付能力的统一。
在一种商品市场上,影响该商品的需求的因素,一般有:(1) 该商品本身的价格;(2) 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3) 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平等程度;(4) 消费者嗜好或称偏好;(5) 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入以及商品价格走势的预期;(6) 人口数量与结构的变动;(7) 政府的消费政策。
2.什么是均衡价格?它是如何形成的?画图说明。
答:所谓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也即是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这时生产者愿意出卖的价格和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以及生产者愿意供给的数量和消费者愿意买进的数量恰好相等,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这种在需求状况和供给状况为已知和确定不变条件下,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就称为均衡价格,与均衡价格相对应的供(需)量,称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由供求双方的竞争过程中自发地形成的。
通常,销售者总想提高价格,购买者总想降低价格。
但在价格高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供给,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将迫使销售者降低要价,从而迫使价格下落。
反之,在价格低于均衡点时,就会出现超额需求,这种情况导致一部分准备买该商品的人提高其出价,从而迫使价格上升。
买卖双方的竞争,最终趋于均衡状态。
均衡价格的形成完全是自发的,如果市场不是完全竞争或者有外力的干预,那么,这种价格就不是均衡价格。
(画图略)3.什么是供求定理?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市场均衡起什么影响?答:均衡价格由需求和供给决定,所以,需求的变动(不是需求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不是供给量的变动),就会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发生变动。
需求与供给的变动对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的影响就是供求定理,其内容包括:(1) 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需求弹性理论与谷贱伤农郭晨09008123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约70%。
“谷贱伤农”这句古语让人感到遗憾。
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谷贱伤农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避免此问题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需求弹性谷贱伤农Demand Elasticity Theory and Cheap Valley Farmers HurtAbstract: Our country is a large agricultural nation, with the agricultural population accounting for about 7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Cheap Valley Farmers Hurt" let a person feel the regret. This pape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 analyzed the main reason of "Cheap Valley Farmers Hurt", and proposed some solutions to avoid the problem.key words: Demand elasticity Cheap valley farmers hurt中国有句古语叫“谷贱伤农”,意思是丰收了农民的收入反而减少了。
许多农民不理解,为什么越是丰收,收入却越少呢?下面就从经济学,尤其是需求弹性理论的角度谈谈以上问题。
1.需求弹性及其影响因素1.1需求弹性的概念需求弹性理论正是要说明价格的变动比率和需求量的变动比率之间的关系。
需求价格弹性是指某商品的需求量(对企业来说是销售量)变动率与其价格变动率之比,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的灵敏程度。
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的比值就是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
需求价格弹性的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的比率÷价格变动的比率,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为:Ed=(△Q÷Q)╱(△P÷P)它所表明的是:当价格上升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减少的百分数,或者当价格下降百分之一时,需求量所增加的百分数。
具体如下:1. 当│Ed│<1时,称需求是缺乏弹性的。
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小于价格变动的幅度;2. 当│Ed│>1时,称需求是富有弹性的,此时,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价格变动的幅度;3. 当│Ed│=1时,需求具有单元弹性,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存在这样的商品,因此关于第三类情况本文不作具体分析。
1.2 需求弹性的影响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哪些呢?影响商品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商品本身的可替代程度。
一般来说,一种商品可以被其它商品替代的程度越高,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反之,一种商品可以被其他商品替代的程度越低,其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2.商品在消费生活中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生活必需品在消费者生活中占重要地位,故弹性较小;而奢侈品在消费者生活中占次要地位,故弹性较大。
3.商品的用途是否广泛。
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多,需求就越有弹性;一种商品的用途越少,需求弹性则越小。
4.商品使用时间的长短。
一般来说,使用时间长的耐用消费品需求弹性大,使用时间短的非耐用消费品需求弹性小。
5.商品在家庭支出中所占的比例。
一般来说,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小的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小,所以其弹性也小。
在家庭支出中所占比例大的商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大,所以其弹性也大。
某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到底有多大,是由上述诸多因素综合决定的, 不能只考虑其中一种因素。
2.需求弹性对于总收益的影响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时,它的需求弹性的大小与价格变动所引起总收益的变动情况是密切相关的。
这是因为总收益等于价格乘销售量(P*Q),价格的变动引起了需求量的变动,从而就引起了销售量的变动。
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是不同的,所以价格变动引起的销售量的变动是不同的,总收益的变动也就不同。
比如:1.分析需求富于价格弹性商品的价格变化而引起收入变动的情况。
如下图1:图1P 表示价格,Q表示需求量,D是一条富于价格弹性商品的需求曲线,因此它比较平坦。
假设商家降价出售该商品,从图中可以看出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
这意味着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必定小于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
所以,降价最终带来的销售收入是增加的,即图中OP2BQ2的面积大于OP1AQ1的面积。
反之,提价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2.分析需求缺乏价格弹性商品的价格变化而引起收入变动的情况。
如下图2:图2D是一条缺乏价格弹性商品的需求曲线,因此它比较陡峭。
假设一厂商降价出售该商品,从图中可以看出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这意味着需求量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
所以,降价最终使销售收入减少,即图中OP2BQ2的面积小于OP1AQ1的面积。
反之,提价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降价以后,收入才会增加,并不是所有的商品降价以后收入都能增加;2.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提价以后,收入才会增加,降价反而收入减少。
因此,厂商或经销商在销售或经营商品时,必须了解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走出所有商品“薄利”就能“多销”的误区。
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一定是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
例如耐用消费品冰箱、彩电等就属于需求富于弹性的商品,降价会使厂商收入增加。
3.谷贱伤农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则当该商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小于价格下降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减少。
据统计: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与女帽、轮船、电影票等非农产品和服务相比,农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全都小于1。
“谷贱伤农”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一种说法,它描述的是这么一种经济现象:在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收入却反而减少了。
意思是粮食丰收了,由于粮价的下跌,农民的收入减少。
这种似乎难以理解的现象,但可以用弹性原理加以解释。
其原因就在于(如图3):图3图中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 是缺乏弹性的。
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的位置, 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P1下降为P2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大量减少。
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OP1AQ1和OP2BQ2的面积之差。
相反,在欠丰收的年份,农民的总收入会增加。
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时期出现把粮食和农产品毁掉、休耕的做法,究其原因也在于粮食这种产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降价不会增加需求量的大幅度的增加,只会减少总收益,所以资本家宁愿把这些农产品毁掉或休耕,这样做反而会减少损失。
4.“粮食保护价”与需求弹性理论如果某商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商品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会增加。
为了避免谷贱伤农,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国家通常采取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
如:从1998年起,我国推行以“三项政策、一个完善”为主要内容的粮食购销体制改革,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就是对粮食进行保护价收购,从新粮上市起,进一步放开粮食收购价格,由取得经营资格的企业随行就市收购,同时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即在粮食市场价格低于最低收购价格时,国家将指定部分粮食经营企业按照最低收购价格敞开收购。
粮食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当该粮食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小于价格上升的幅度,从而总收益增加。
由于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而造成粮价较高且稳定,并不会使需求量同比例的减少,从而总收益增加,增加了农民收入,使农民得到了实惠。
这其实是对种粮农民实行的一种间接补贴方式,国家每年都要拿出数百亿元通过国有粮食企业这个中间环节进行补贴。
此项政策对保护农民利益、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5.谷贱伤农的避免谷贱伤农是一让人遗憾的现象,我们必须利用一切手段,尤其是目前信息化发展的潮流,扩大农产品销路,生产适销对路的农产品。
5.1 建立多样化农产品销售渠道,开展网络营销我国农业地区要摆脱依赖中间商销售渠道的农产品销售模式,就要积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如借鉴日本经验建立农民公社,实行集中化生产与农产品直销,以消除农产品销售中的信息不对称,保证信息流动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利用当今社会信息化的契机,充分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拓展农产品的营销渠道,根据不同地区的信息化程度制定相应的网络营销模式,如信息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利用政府网站开展网络营销;信息较发达地区,则可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或引导农村产销组织自主建立农产品销售网站,积极开拓农产品信息流动和销售范围,拓宽农产品销售市场。
[2]5.2 增强农民及服务机构的信息意识和信息处理能力解决农产品产销过程中所有参与者的信息水平低这一问题,需要农业相关部门加强对农民以及服务机构的信息开放和教育,提高其对信息的敏感度和信息接收、处理能力;集中对农业生产技术、经济学、社会学、消费者心理学、美学等领域综合分析研究,开发可蕴含审美、祝福、实用等丰富信息的农产品,满足消费者欣赏、赠送等多样化、个性化需求;拉长农产品产业链条,解决小生产与大需求之间的矛盾;致力于农产品的品牌创建与拓展,注重农产品的特色化、专业化生产。
将开拓创新最大程度融入农产品的生产销售中,最大化激发出消费者对农产品的各式需求,使农产品走出销售困境。
5.3 加强地区间信息交流,优化农产品配送解决因地区间信息沟通不足导致的“谷贱伤农”,则要求政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加强宏观调控。
加大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地区信息化程度,建立信息沟通渠道,保障地区间信息流通的硬件设施和渠道畅通;建立全国范围内同类及相似农作物生产和销售的分布地图,以及农作物上市时间等农产品产销相关信息的数据库,并及时进行更新以及实现在各地区间共享,引导各地区合理安排生产和销售;成立专门的市场调查部门和产销预警体系,准确掌握市场对农产品的各种需求状况,加强市场监测,把握市场动态;发挥整体调度作用,调节好地区间的供给需求以及出口的关系,实现整体的农产品供需平衡。
5.4 加强监管,整顿规范农产品销售市场秩序农产品销售市场中存在着大量市场秩序的破坏者,他们或在农产品中掺杂掺假,或故意隐瞒、扭曲农产品相关信息,使自己从中牟取暴利,中饱私囊,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与消费者的利益。
为避免道德危害造成的严重后果以及完善市场资源配置机制,相关执法部门应出台专门的农产品产销法律法规,形成一套完整的、可最大化保障农产品顺利销售的法律体系,加强市场监管、执法监督,严厉打击不法分子,为农产品销售市场的清洁、切实解决“谷贱伤农”问题创建一个严明有序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