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b6cc309b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1.png)
二、重要考点分析
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①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
性和趋势。
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
两 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
方 面
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 个统一体中
含 B.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义 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
互转化
二、重要考点分析
⑵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②矛盾特殊性的表现:
第一、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
成了一个事物区分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第二、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各有不同的特点 第三、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 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
二、重要考点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
区别: 普遍性是共性、一般、特殊性是个性、是个别。
相互排斥: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 起主导作用;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相互联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 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要求
A.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分清主流和支流,要着重 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既抓“主流” B.不可忽视支流
⑵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地位
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二、重要考点分析
(3)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 认识事物的基础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是我们正确解决矛 盾的关键
二、重要考点分析
把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观点的注意点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区别与联系
表
不同事物…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用)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用)](https://img.taocdn.com/s3/m/52b979df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c7.png)
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为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提供指 导。
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性和科学性
否定之否定规律强调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和辩证过程,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性和科学性。同 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05 唯物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 的应用
发展具有规律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矛盾分析方法
01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 一性。
02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 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03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04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要学会由特殊到普遍, 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
02 实质:对立统一规律
对立统一规律内涵
01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唯物辩证法 的实质和核心。
02
对立统一规律是理解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03
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分析法。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复习用)
contents
目录
• 唯物辩证法基本概念 • 实质:对立统一规律 • 核心:质量互变规律 • 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 唯物辩证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01 唯物辩证法基本概念
物质与意识关系
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意识的基础和前提,意识是物 质的反映和表现。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04 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其意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https://img.taocdn.com/s3/m/731ffff9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8e.png)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思想一、唯物辩证法的概念和起源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原则之一。
它是以辩证法为基础,以唯物主义为指导,对客观世界的发展和变化进行深入研究的一种哲学方法。
唯物辩证法强调对事物的全面认识和分析,注重研究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和发展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唯物辩证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哲学家老子、庄子等人提出的“道”、“无为而无不为”等思想。
但是真正形成系统理论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唯物辩证法,则是在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二、唯物辩证法的实质1. 辩证法:唯物辩证法以辩证法为核心内容,强调对矛盾及其运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
辩证法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内部存在着矛盾的对立面,并通过矛盾的斗争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唯物辩证法通过分析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性。
2. 唯物主义:唯物辩证法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是构成世界的基本要素。
唯物主义强调对客观现实的认识和把握,反对主观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思维方式。
3. 实践性:唯物辩证法强调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性。
它认为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和证明理论是否正确,并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实践是检验真理与谬误、推进社会变革与发展的基础。
三、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1. 矛盾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强调矛盾统一规律,即事物内部存在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矛盾。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通过矛盾的斗争和转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2. 质量互变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质的飞跃,即从一种质态转变为另一种质态。
这种质量互变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的不断发展和斗争所引起的。
3. 否定之否定规律: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一个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过程。
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旧事物被新事物所取代,但同时也保留了旧事物中积极因素的一部分。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3.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831d8566e87101f69e3195bc.png)
§3.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考纲:(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考点一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一、含义: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事物内部”,一方面指事物所包含的矛盾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另一方面,事物是无限可分的,两个具体事物之间的矛盾是包含这两个具体事物的更大的事物的内部矛盾,从这个意义上说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生活中的矛盾vs哲学上的矛盾:一般与特殊、抽象与具体△辩证矛盾vs逻辑矛盾☆矛盾的对立统一性:1、原理:(1)XX和XX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固有的基本属性。
(2)矛盾具有同一性,矛盾双方具有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互为前提,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矛盾具有斗争性,矛盾双方具有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分离的属性和趋势。
(4)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5)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2、方法论:必须用一分为二、全面、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必须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善于创造和利用条件,促使矛盾双方向有利的方向转化。
三、特点:普遍性与特殊性1、普遍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1)表现:①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
事事有矛盾≠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②矛盾贯穿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2d07b62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9c79a48.png)
梨 子
砀山梨
共性个性
共性个性
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
正方形
共性个性
共性个性
*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区别
联系
:含义不同
相互联结
相互转化
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理清思路
矛盾的特殊性(个性)与普遍性(共性)相互联结,不可分割。任何事物都是个性和共性的统一体。
*
知识点拨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A
*
“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蕴涵了什么哲学道理?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
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都包含了矛盾
*
社会运动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存在矛盾
阶级社会
阶级之间 阶级内部
社会主义社会
经济活动中政治生活中伦理道德中生产与消费
存在着矛盾
*
人类思维领域
*
怎样理解“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共性寓于个性之中)
具有自觉能动性; 进行新陈代谢; 能思维; ……(共性)
想一想
高矮胖瘦不同年龄长幼相别相貌长相各异 ……(个性)
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
*
请您断案
某司机醉酒驾车,被交警逮住,勒令罚款,该司机辩解道:“我喝的是啤酒,不是酒。”
(3)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 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联系
(1)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 立为前提。
(2)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 制约。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
*
1、哲学上讲的“一分为二”与“合二而一”,体现了事物矛盾双方 ( ) A、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B、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D、既相互区别又相互排斥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245baf6e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b373348.png)
而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如果没 有依存关系;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 相互排斥与对立;
比较:
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 人若邪溪的五言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 幽的佳句; 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
方法论: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反对:反对一点论;反对片面地看问题;
既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看到另一方;既 看到对立又看到统一; 也叫两分法;
误区警示
1 矛盾的存在是没有条件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矛盾的存在是有条件的; 表现在: 第一;矛盾双方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第二;矛盾的对立统一也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没有对立就没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AB请问: 1 他为什Fra bibliotek不敢剪 2 通过这个事例我们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
矛开枪盾吧双;如方果在你一定条件 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 以另信得一过方自的己存的在为前提; 双方枪法共处一个统一体中;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 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 道德经
一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 事物之间
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 统一;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矛盾;不是人们从外部强加的; 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始终是不可分割的;
➢注意点: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是思维上的既肯定又否定;人们 在叙述问题 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 相互打 架的现象; 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 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5ba5db1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ed.png)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什么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1在唯物辩证法的理论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2因为唯物辩证法揭示的是事物的联系与发展,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的是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根本动力,也就是说,所谓联系实质上是矛盾与矛盾、矛盾这方面与矛盾那方面的联系,所谓发展实质上是矛盾推动下的发展。
唯物辩证法(materialist dialectics),是一种研究自然、社会、历史和思维的哲学方法;是辩证法的三种基本历史形式之一;是由马克思首先提出,经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比较突出的如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发展而形成的一套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思想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唯物辩证法表示:"与万物广泛联系"和"按自身规律永恒发展"就是世界存有的两个总的基本特征,从总体上阐明了世界的实事求是性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各个范畴,从相同侧面阐明了这两个基本特征的内涵和外延;矛盾(即为对立统一)的观点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9f7878a4172ded630a1cb60a.png)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唯物辩证法(1)两个总特征(基本观点):联系和发展(2)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3)实质与核心: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4)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一、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相反相成)(1)同一性: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斗争性: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3.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①同一性是相对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
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全面的看问题。
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提示: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机遇与挑战并存;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取得什么成就,但存在什么问题;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时时有矛盾)。
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具有特殊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提示: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A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B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②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逢山开路、逢水搭桥,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入乡随俗,心病心来医、解铃还须系铃人,因材施教。
标志词:根据当地实际,根据…的特点;优势、特色、特征;针对。
③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张冠李戴、良莠不分,生吞活剥,生搬硬套,火上浇油,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鸡蛋得鸡蛋,千篇一律,一刀切,东施效颦,邯郸学步┈四.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https://img.taocdn.com/s3/m/5d853b4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e.png)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从根本上揭示事物内在发展规律,为推动社会革命和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以客观事物发展的实质和核心作为认识的根本方法,是实现人类社会目的的根本保证。
坚持这种指导思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大意义。
唯物辩证法实质就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叫思想方法。
唯物辩证法思想认为:客观存在着对一切事物的本质规律或形式的反映。
包括人们对客观世界所作变化、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变化等等。
这一认识过程,既是联系统一、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认识过程,又是一个矛盾运动和多种认识相互促进(并深刻)发展并最终取得真理的过程。
在这个复杂而不断变化着并且不断发展着的物质运动领域之中(其中包括思想、意识等多个领域),没有任何其他范畴能够与之抗衡,而只有符合客观规律才是科学和真理。
但是人类历史上所有伟大哲学家都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绝对不变或变化不开一般,物质无属性;或者说没有必然联系;也没有绝对对立。
它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具有矛盾和多种对立;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对立统一着各种矛盾和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这些关系相互转化;同时还会产生一定规律等这样一种或那样的辩证法形式;一切事物都具有辩证统一思想观念(即普遍联系学说)等内容在这里都是一致的,同样是正确地反映了事物发展中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构成客观事实。
但这些东西并不完全相同。
也很难将其区分开来,在此笔者简要地作一个阐述:事物间存在着矛盾与斗争;其中对立统一关系以及它们之间不断变化、相互影响或相互转化等复杂现象。
矛盾和运动是永恒不息、不断发展变化中存在着……任何事物都必然受到既有的物质运动规律和这种实践活动之间关系这一总原因所致而产生相应地变化和发展这一过程。
对其进行认识就在这样一个不断前进和加深理解中得以实现一、一切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整体这是人类最基本、最伟大的认识。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243f04b4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4f.png)
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
本课板书设计:
力 展矛
唯 的盾 物 源是 辩 泉事
证 和物
法 的
动发
实 质
与 核 观用 心 点对
看立 问统 题一
的
矛盾的 同一 矛盾的含义 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 1、矛盾的含义及其属性
•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 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
•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1、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2、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
3、坚持重点论和两点论性统一原理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
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事物发展 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矛 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不易为人们否定而消失,也不因为人们夸大或 缩小而改变。
方法论:
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 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其次,要善于全 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毛泽东的论断主要体现了矛盾是普遍存 在的观点。①④都是矛盾普遍性原理的体现。②没有揭示矛 盾普遍性的内涵,把优点和缺点、成绩和错误简单地等同于 两点论是不对的。③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这 种联结表现在( )
答案:D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每一成语的意思。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20c4d063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18.png)
唯物辩证法总结了自然、社会和思 维领域的规律,它所揭示的世界发 展本质和规律是科学的、正确的。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区别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 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而形而上学 则主张世界是精神的或超自然的,物质
是静止的、不变的。
唯物辩证法用联系、发展、矛盾的观点 看待世界,认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内因和外因的相互作用,而形而上学则 强调事物的孤立性和永恒性,否认事物
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所固有的 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推动
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03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实践与认识的统一
实践的概念及其在认识中的地位
实践的概念
实践是指人们在实际生活中进行的各种具体活动,包括经济生产、社会交往、文 化创造、科学研究等活动。
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是人们获得感性认识和经验知识的途径。只有通过实 践,人们才能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03
对立统一
在人际关系中,对立统一是一重要的范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立
场,有时会对立,有时又需要统一。要善于把握对立和统一的关系,以
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经济发展中的唯物辩证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唯物辩证法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经济发展中 ,要始终坚持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 则,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生产 关系,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人际关系中的唯物辩证法
01 02
实事求是
在人际关系中,唯物辩证法要求实事求是地看待自己和他人,不夸大自 己的优点和长处,也不缩小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同时也要客观地看待他 人的优点和不足。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87b0a433102de2bd97058860.png)
9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1)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双方)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注意: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不能将对立和统一分别理解为矛盾的双方,“对立”和“统一”是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矛盾双方是指事物的两个因素,两个因素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即矛盾)①两个基本属性含义:A、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B、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区别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②两个基本属性关系: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A、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B、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3)方法论:坚持一分为二的、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
(两点论、两分法)。
原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这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两个毫不相干的事物如果不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就够不成矛盾。
)方法论: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原理: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6da180f1aef8941ea76e05aa.png)
② (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 同一性之中,并为同一性所制约。
事物为什么会发展?因为有矛盾 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 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 的源泉和动力)
今天的锁为什么会如此复杂高明? 钞票为什么会制造得这么细致? “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 善吗?假如没有假钞票,钞票的制造会 有这样细致吗?”——马克思。
80后的无奈
当我们读小学的时候,读大学不要钱; 当我们要读大学的时候,读小学不要钱; 当我们没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心的; 当我们找对象的时候,姑娘们是讲金的; 当我们没找工作的时候,小学生也能当领导的; 当我们找工作的时候,大学生也是可以洗厕所的。
当我们出生的时候,奶粉里都有毒了, 当我们长身体的时候,只能吃垃圾食品了, 当我们要上幼儿园的时候,开始乱收费了, 当我想努力赚钱的时候股市倒了。
第九课
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1.什么是矛盾
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的哲学范 (1)含义: 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 ①“事物内部” ----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 人们从外部强加的,说明矛盾是客观的 ②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关系,既指事物内部存 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③哲学上所讲的矛盾不同于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据《华佗传》记载,州官倪寻、李延同 时请华佗看病,两人都说头痛发烧,不适的 感觉也一样。华佗诊断了他们的病情之后, 给倪寻开的是通导药,而李延开的却是发散 剂。两人都责问华佗:为什么病状相同,开 的药却不一样?华佗回答说,倪寻的身体外 部没有病,病是由内部积食引起的,故用泻 药;而李延的身体内部没有病,病是由外感 风寒引起的,故用发散药。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6e939022eefdc8d376ee32cb.png)
2014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二批 部署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运用第 一批活动经验,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 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 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 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 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这一活动对夯实 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 大而深远的意义。 根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 相关知识,说明党的群众路线第二批教育实践活 动部署的哲学依据。(9分)
(2)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韩剧受 到中国观众追捧的原因?(12分)
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韩剧 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可以在中国观众中产生共鸣。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人们在 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 断实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具体的历史 的统一。韩剧在制作过程中在把国际影视成功的经验 与自身传统相统一,创造出亚洲式新文化。 ③主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办事 情的时候要着重抓主要矛盾。韩剧在拍摄过程中始终 把观众需求放在首位,体现了电视剧制作的关键和重 点。 ④矛盾具有特殊性,这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 殊本质。韩剧独特的风格满足了中国观众求异的心理
各地对已有1套自有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符合条 件的没有自有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限购1套房; 限 对已拥有2套及以上自有住房的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拥 购 有1套及以上自有住房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以及不 符合条件的非当地户籍居民家庭,暂停售房。
(1) 根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政府调控房价的做法运用了唯物辩证法 的哪些思想方法?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 什么是矛盾分析法?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204b369984868762caaed546.png)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观点的地位---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主要从世界观角度分析矛盾的观点是什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是什么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含义应注意的问题:①不能把哲学上讲的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及其运动过程。
从外延说,哲学矛盾无处不在,(如:正与负,教和学,生产和消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与自然,经济与资源、环境,教育与经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民主和专政等等。
)逻辑矛盾可以避免。
②准确理解把握矛盾的含义:“事物内部”第一、“事物内部”表明矛盾具有客观性;第二、事物内部,既指事物内部存在这种关系,也指事物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当一事物和另一个事物构成矛盾,对于这个事物来说是外部矛盾,对于更大范围的新的统一体来说则是它的内部矛盾。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二)为什么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
2.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第一、表现①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②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第二、矛盾的同一性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思考:矛盾双方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这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什么启示?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促使矛盾向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方向转化。
3、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1)、哲学上所讲的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2)、哲学上的说的“斗争性”=日常生活中所说的“斗争”(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4、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1)、区别:含义、特点(2)、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
9.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9.1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https://img.taocdn.com/s3/m/434a19d9551810a6f5248672.png)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高考要求】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理解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知识结构】{【考点梳理】【考点】了解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1、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_____,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_______,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__________。
2、矛盾规律即_____________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揭示了事物发展的________和______,提供了理解一切现存事物的“自己运动”的钥匙。
认识世界就是认识________,改造世界就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考点】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1、矛盾的含义: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关系的哲学范畴。
简言之,矛盾就是。
2、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_________性和_________性(1)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的含义:①一是矛盾双方________,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______,双方共处于一个_____中;②二是矛盾双方_________,即__________、_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_____。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属性。
它体现着对立双方___________的倾向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不可分割。
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______,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②寓于_______之中,并为________所制约,没有_________,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