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第六章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合集下载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2015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A.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2.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的不同回答所区分的哲学派别是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B.世界的统一性4.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C.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5.下列选项中属于最基本的实践活动的是D.物质生产活动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B.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C.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C.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

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B.相对性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C.实事求是11.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是 B.物质生产12.下列范畴中,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是B.生产关系13.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A.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14.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A.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15.商品的最本质因素是B.价值1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17.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B.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18.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意识形态B.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阶级局限性19.产业资本循环中为生产剩余价值准备条件的阶段是C.购买阶段20.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中最典型的现象是A.生产过剩22.超额利润是C.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23.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A.银行利息率24.垄断产生的物质条件和基础是D.社会化生产力的发展25.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D.金融资本26.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为更高级的生产方式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为C.发展社会生产力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28.马克思主义政党产生的充分条件是D.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29.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都存在的经济关系是A.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30.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同时成为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B.共产主义社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31.下列各项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组成部分的有 A.科学社会主义C.马克思主义哲学D.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32.下列各项属于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的有 B.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C.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D.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33.下列各项表现了意识能动性的有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能影响人的生理活动C.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D.意识能指导人的实践活动34.在真理标准问题上,下列说法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多数人认可的就是真理 B.权威人士采纳的就是真理C.少数人坚持的就是真理 D.大家觉得有用的就是真理35.下列各项中,属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36.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37.资本主义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主要依靠的是A.延长工作日C.增加劳动强度38.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B.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C.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D.生产价格与价值在量上经常不一致础39.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A.垄断是在竞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B.垄断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竞争C.垄断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D.垄断与竞争并存40.马克思主义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将消灭A.工农差别B.城乡差别D.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差别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

全国2015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及其答案【纯文字版本】A.马克思列宁主义B.实事求是C.群众路线D.解放思想正确答案:B(1分)教材出处P139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既是一种科学理论,又是一种革命理论。

(1分)2.哲学上的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对世界存在状态问题不同回答的哲学派别。

(1分)3.哲学上的一元论与二元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世界的统一性。

(1分)4.唯心主义在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上的错误在于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

(1分)5.物质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

(1分)6.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

(1分)7.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1分)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在于前者反映事物的现象,后者反映事物的本质。

(1分)9.真理都是具体的,包罗万象的真理是不存在的,这说明任何真理都具有相对性。

(1分)10.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1分)正确答案:C(1分)教材出处P2411.实事求是是正确答案,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态度,要求我们从客观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处理问题。

2.物质生产是决定人口生产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趋势的因素。

地理环境、风俗惯和人伦道德等因素也会对人口生产产生影响,但是物质生产是决定性的。

3.生产关系是反映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范畴,它包括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相互关系、权利义务关系和分配关系等。

4.阶级斗争归根结底是由物质利益的对立引起的。

虽然思想观念、政治理念和宗教等因素也会影响阶级斗争,但是物质利益是最根本的因素。

5.群众史观和英雄史观是历史创造者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

群众史观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和斗争推动的,英雄史观则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杰出人物的个人英雄主义行为推动的。

6.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它是商品作为一种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第七章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第七章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终实现1、结合社会主义供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历程,谈谈在未来理想社会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有何本质区别?参考答案无论托马斯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还是圣西门的“实业制度”和欧文的“和谐公社”,它们都向我们描绘了一个没有剥削压迫和社会不平等现象的理想社会形态,但是,在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认识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空想社会主义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第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未来社会理想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则将其建立在唯心史观之上。

恩格斯曾经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和十八世纪的启蒙学者一样,他们把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建立于所谓“永恒真理”、“永恒正义”和“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的理性原则之上。

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则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基础上,把对未来社会的理想牢牢地构筑于唯物史观的基地之上。

第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看成一个历史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决定的,它反映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则把未来理想社会看成是某些“天才人物”的创造发明,因而纯粹是一种偶然的现象。

第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认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建设是由未来的社会实践决定的,我们只能对未来的社会作大致的构想,而且这些构想也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却从主观愿望出发,为未来理想社会制定了一个极其细致详尽的蓝图,正如恩格斯所说的,这样的蓝图“越是制定得详尽周密,就越是要陷入纯粹的幻想。

”2、既然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又要人们去努力追求?既然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什么又说“共产主义渺茫”论是错误的?请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观点予以正确解答。

参考答案(一)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1)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问题,是马克思恩格斯共产主义思想中一个首要的基本问题。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_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2015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_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及其规律学习目的与要求学习本章要了解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社会主义在一国首先胜利的理论,社会主义在20世纪的实践。

要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包括经典作家的论述和当代人的探索。

要了解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以及社会主义道路的多样性。

课程内容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2.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中国等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发展的历史贡献与经验教训。

4.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政权,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第二节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

2.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4.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社会主义在自我发展和完善中走向辉煌。

本章引言社会主义经历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l917年,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有十多个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末又发生了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社会制度的剧变。

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则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坚持建设有各自特色的社会主义。

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进一步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当代完善和发展,我国的理论和实践在进行不断的探索。

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工人运动在社会实践中曲折发展、不断前进。

第一节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2015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绪论:1、试结合当前的现实问题,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于它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在于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还在于它是开放的、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是坚持真理、坚持科学、坚持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就是坚持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发展道路。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2、有一种观点认为,阶级性与科学性是不相容的,凡是代表某个阶级利益和愿望的社会理论,就不可能是科学的。

你怎么评价这样的观念?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答:观点是错的,经济性与科学性无必然联系,两者可以相容,代表某一阶段利益的理论,只要符合人类发展规律,也是符合的。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第一次将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的理论。

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5.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实践将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一、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答:(一)如何理解物质观:1、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它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通过人的感觉为人所感知、复写、摄影和反映。

2、物质是世界唯一的本源,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资料

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完整版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思考题参考答案绪论1. 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

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参考答案:(1)关于马克思。

卡尔·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被称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

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马克思是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伟大变革。

(2)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

如果从狭义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观点和学术体系,如果从广义发展的角度来看,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和学说,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因此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我们还不太讲马克思主义是一百多年前的理论,它还是由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前创立并在此后得到不断发展的理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马克思主义并非是过去时而是现在进行时或者现在完成进行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也永远不会过时,马克思主义内在本质决定他能够永葆时代的价值,为什么当今时代离不开马克思?可能从三个层面来讲,一个是马克思所针对的时代的问题到今天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他提出的解决措施仍然具有一定的价值。

其二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的前瞻性,既属于那个时代也是超越那个时代,它关于未来社会的预测步骤已经实现,而我们当下已经为他实现更高目标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课后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课后习题答案思考题解答绪论: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答:(1)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成为主导趋势的时代的产物。

(2)马克思主义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的产物。

(3)马克思主义是适应工人阶级斗争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产生的。

2、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答:(1)德国古典哲学。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

(2)古希腊罗马哲学、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和法国复辟时代的历史学家的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来源。

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密切相关。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答:(1)马克思主义既然是时代的产物,它就必然随着时代的改变、实践的扩展、科学的进步不断丰富和发展其自身(2)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而且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着。

(3)列宁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条件下继承、捍卫、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到一个新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4)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成果。

4、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答:(1)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2)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的。

3)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立者的理论,还包括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继承人的理论。

(4)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

5、如何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答:(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的表现。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表现。

(4)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以实践为基础,统一于实践。

6、如何说明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答: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第二章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第二章答案 高等教育出版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参考答案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阐明了实践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作用,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指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

马克思主义强调认识的使命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

人们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客观过程。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之间形成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首先是改造被改造之间的关系,在改造和被改造的过程中,客体逐步主体化,从而客体被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也就是主体获得新的认识。

由于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所以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在认识中起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三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从实践中产生,服务于实践,随实践发展,并接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其真理性的标准,实践决定认识。

所谓实践第一,理由就在这里。

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参考答案真理是客观的,凡是真理都是客观真理,这是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指真理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中包含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的客观内容。

真理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认识论即反映论的一般原理在真理问题上的贯彻。

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也就是说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OOC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OOC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OOC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习题及答案1单选(2分)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是1516年哪个人写作的()得分/总分A.马布利B.摩莱里C.康帕内拉D.托马斯·莫尔2.00/2.002单选(2分)19世纪上半叶,空想社会主义发展最高阶段,代表人物有()得分/总分A.康帕内拉等人B.托马斯·莫尔等人C.圣西门、傅立叶、欧文2.00/2.00D.马布利、摩莱里等人3单选(2分)在下列空想社会主义者中,谁提出用“和谐社会”代替资本主义,并在一个农场进行过组建“法郎吉”的试验()得分/总分A.圣西门B.傅立叶2.00/2.00C.欧文D.康帕内拉4单选(2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不存在下列哪个缺陷?()得分/总分A.没有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B.没有发现找到创造新社会的社会力量C.没有阐明资本主义制度的D.没有发现公有制的优越性2.00/2.005单选(2分)空想社会主义是不成熟的社会主义理论,它们之所以不成熟是有其原因的,哪一个没能正确说明这个原因()得分/总分A.没能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B.没能找到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隐藏在不发达的经济关系中,所以只能从头脑中产生出来D.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不够坚决2.00/2.006单选(2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的最直接思想来源是()得分/总分A.德国古典哲学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自由、平等、博爱的思想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2.00/2.007单选(2分)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时约500年,期间发生了两次重大飞跃,一次是从空想到科学飞跃,另一次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下面哪个选项标志着第二次飞跃的发生()得分/总分A.巴黎公社革命B.十月革命2.00/2.00C.二月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8单选(2分)哪一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得分/总分A.1848年2.00/2.00B.1864年C.1872年D.1871年9单选(2分)巴黎公社革命是哪一年爆发的?()得分/总分A.1864年B.1848年C.1872年D.1871年2.00/2.0010单选(2分)在哪一年,恩格斯在为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写的长篇导言中,已经认识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论述了利用资产阶级民主和普选权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除我国之外,哪个国家也提出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A .苏联B .南斯拉夫C .越南D .古巴2 .美苏冷战全面展开的标志是()A .马歇尔计划B .杜鲁门主义C .两大阵营的形成D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3 .两极终结的标志是()A .东欧剧变B .苏联解体C .第三世界的崛起D .中国的强大4 .社会主义各个阶段的划分最终应以()A .生产力的发展为标准B .生产关系为标准C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程度为标准D .以阶级斗争为标准5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B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C .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 .马克思主义的指导6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A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B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C .坚持党的领导D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7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A .进行阶级斗争B .改革生产资料所有制C .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D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8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A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B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 .巩固共产党的领导D .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9 .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是()A .发达国家的社会主义B .改良的资本主义C .社会主义不同模式的一种D .社会主义的最佳模式10 .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原则是()A .集体领导B .理论联系实际C .实事求是D .民主集中制11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根本目的是()A .改变无产阶级及其他劳动群众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B .彻底打碎旧的资产阶级国家机器C .解放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实现共产主义12 .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

提出这一著名论断的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13 .列宁得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结论依据是()A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规律B .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规律C .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规律D .无产阶级是最先进、最革命的阶级的原理14 .下列说法中,观点错误的是()A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当今正处在低潮时期B .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C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D .社会主义在若干国家的严重挫折改变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15.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D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16 .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正确领导B .建立革命的统一战线C .人民群众的革命积极性的极大提高D .国家政权问题17 .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 .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问题B .农民问题C .武装斗争问题D .国家政权问题18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理论斗争D .议会斗争19 .实现社会主义的必要政治前提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C .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D .建立无产阶级专政20 .马列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核心内容是()A .党的路线和组织原则问题B .党的战略和策略问题C .党的性质和奋斗目标D .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问题21 .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B )A .空想社会主义的学说B . 19 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D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22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A .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 .德国古典哲学C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23 .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是( A )A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 .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C .空想社会主义理想的破灭D .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24 .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是()A .通过改革和革命实现的B .通过对人民群众的教育和灌输实现的C .实践D .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实现的25 .马克思说:“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这说明()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形式C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互相排斥D .暴力革命与和平发展可以相互取代26 .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C )A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27 .民主的根本性质最终取决于()A .由谁来进行统治B .其经济基础的性质C .统治阶级如何来进行统治D .是不是全民的民主28 .在理论上第一次将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的是()A .马克思B .恩格斯C .列宁D .斯大林29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是()A .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B .唯物史观C .无产阶级专政D .国家政权30 .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就是()A .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B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C .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和破坏活动D .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31 .无产阶级专政的目标是()A .不断巩固、发展无产阶级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B .建设社会主义民主C .要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到无阶级社会D .防止国外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支持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32.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其根本原因是由于()A.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具有较高的精神文明B. 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决定的C. 它是以高度社会化的资本主义大生产作为社会主义革命的物质前提的D.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可以在旧社会的内部孕育生长起来[单项选择题答案]1.C2.B3.B4.A5.C6.C7.D8.A9.B 10.D 11.C 12.C 13.B 14.D 15.D 16.A 17.D 18.B 19.D 20.D 21.B 22.C 23.A 24.D 25.B 26.C 27.A 28.A29.A 30.A 31.C 32.B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国家建立过社会主义()A. 南斯拉夫B. 罗马尼亚C. 奥地利D. 匈牙利2. 科学社会主义的功绩是()A. 对资本主义的弊病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猛烈的抨击B. 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社会主义胜利的客观规律C. 对未来社会作出了天才的设想D. 找到了变革社会的革命力量3.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A.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形式B. 坚持按劳分配的标准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A.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B. 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C. 我国正处于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新时期D.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5. 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特征有()A. 剥削制度的消灭和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B. 按劳分配C.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6.社会主义建设的几种主要模式是(0A. 苏联模式B. 南斯拉夫模式C.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D. 民主社会主义模式7 .社会主义实现模式多样化的原因在于()A .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发展不同B .历史传统不同C .指导思想不同D .地域环境不同8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B .夺取国家政权C .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 .建立无产阶级政权9 .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文化不发达国家首先进入社会主义是()A .帝国主义时代历史发展的必然B .帝国主义时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必然表现C .资本主义新变化带来的必然结果D .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矛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10 .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主要是()A .政治领导B .组织领导C .思想领导D .集体领导11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 .坚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D .坚持改革开放12 .民主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观点包括()A .攻击和反对共产主义B .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步人社会主义C .主张搞三权分立、多党制D .主张搞以私有制为主体的混合经济13 .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其原因在于()A .它们的领导力量是一样的B .它们的阶级基础是一样的C .它们的内容是一样的D .它们的形式是一样的14 .列宁指出的具备革命形势的主要特征是()A .被压迫阶级的贫苦和灾难超乎寻常的加剧B .统治阶级遭受危机,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C .多数工人充分认识到革命的必要性,并且抱有为革命牺牲的决心D .建立了无产阶级政党巧.1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有()A .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C .阶级结构出现了新变化D .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16 .科学社会主义主要理论来源是()A . 18 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B . 19 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C .德国古典哲学D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17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斗争的基本形式有()A .经济斗争B .政治斗争C .文化斗争D .思想斗争18 .《共产党宣言》提出的无产阶级取得政治统治以后的任务是()A .用革命的暴力镇压资产阶级的反抗B .一步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彻底消灭私有制C .把全部生产资料集中在国家手中,使国家有计划地组织生产D .大力发展生产力,尽快增加生产力的总量19 .无产阶级之所以能承担起推翻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的原因是()A .无产阶级是先进的阶级B .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C .无产阶级是受剥削受压迫最重的阶级D .无产阶级是最强大的阶级20 .无产阶级要建立自己的政党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 .有一定数量的无产阶级B .工人运动的一定发展C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和指导D .加强各国无产阶级之间的联合21 .社会主义发展史的两次飞跃()A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B .早期空想社会主义到空想平均共产主义的发展C .空想平均共产主义到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D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22. 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A. 16-17世纪早期科学社会主义B. 18世纪空想平均共产主义C. 19世纪批判的空想社会主义D. 不成熟、不科学的空想社会主义23. 空想社会主义不是一个科学的思想体系,是因为(0A. 它只是对资本主义罪恶进行了天才的诅咒B. 它没有揭示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原因C. 它没有找到建设新社会所依靠的阶级力量D. 它没有找到通往理想社会的现实道路24. 之所以说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A.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的革命B.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C.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D. 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25. 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形式的基本观点()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B.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形式C.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革命的和平发展D. 无产阶级革命有暴力和和平两种形式26. 无产阶级政党选择革命形式和道路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A. 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原则B.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C. 由各国共产党自己决定、反对国际组织发号施令的原则D. 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争取和平发展原则27. 马克思对阶级斗争学说的新贡献是()A. 发现了社会上的阶级斗争,提出了阶级斗争学说B. 提出了人类社会史就是阶级斗争史学说C. 发现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存在只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D. 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28.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基本特征包括()A.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的国家B.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是大多数人享有民主而只对少数人实行专政的国家C., 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代表和维护着无产阶级和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D. 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的历史任务是为消灭阶级和使国家走向消亡创造条件29. 列宁的“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的理论内容是指()A. 社会主义将在比较落后的国家首先取得胜利B. 社会主义将首先在一个或几个国家取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C. 社会主义将在资本主义统治的薄弱环节首先取得胜利D. 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30. 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课后习题【圣才出品】

课后习题绪论1.1999年,由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的教授们发起,就“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进行了校内征询和推选。

投票结果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

随后,英国广播公司以同一问题在全球互联网上公开征询。

一个月下来,汇集全球投票结果,仍然是马克思第一,爱因斯坦第二,牛顿和达尔文位列第三和第四。

试结合你对马克思的认识,以及当前中国的社会现实,谈谈我们为什么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答: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吸收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和科学总结工人阶级斗争实践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是通过实践不断检验的普遍真理,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真理性,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和行动的指导思想,在建立和建设新中国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果,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系列理论成果,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是指导我国实践的重要的理论成果和强大的思想武器。

当前中国在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复杂的国内发展时,更是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来指导建设实践,才能找到正确的路线,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使中国建设事业更加蓬勃发展。

(1)当前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的建设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是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基础上的,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制约我国发展的主要矛盾。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要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需要我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在多元文化发展中,坚持社会主义主流文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到第六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四到第六章习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第六章作业题一、单项选择题(在本大题各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C )。

Ch4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2.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 )。

Ch4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发的直接原因是(C )。

Ch4A.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B.企业内部组织性与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者有支付能力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D.生产劳动的直接私人劳动性质与间接社会劳动性质之间的矛盾4.反映预付资本增殖程度的概念是(B )。

Ch4A.劳动生产率B.剩余价值率C.年剩余价值率D.利润率5.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表现的是商品的( A )ch4A.交换价值B.价值C.使用价值D.价格6、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A )。

Ch4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B.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C.具体劳动和私人劳动的矛盾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7.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为了(D )。

Ch5A.联合起来共同发展B.避免两败俱伤C.相互之间竞争D.获取高额垄断利润8. 劳动力商品与其他商品不同的最根本特征是(C )。

Ch4A.劳动力存在于人的身体之内B.劳动力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商品C.劳动力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D.劳动力价值受历史道德因素影响9. 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D )。

Ch4A.降低劳动力价值B.追逐绝对剩余价值C.追逐相对剩余价值D.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二、多项选择题(请将下面各小题后面的备选答案中的正确答案选择出来,并将正确答案前的英文字母填在各小题题干后面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绪 论【圣才出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修订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绪 论【圣才出品】

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秘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③1871 年 3 月,巴黎公社成立后,马克思代表第一国际著写了《法兰西内战》,该书
与几年后他写的《哥达纲领批判》一起,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
④1876~1878 年,恩格斯写出了《反杜林论》,全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阶段,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不曾有的新变化、新特点,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已成为
资本主义发展的绝对规律。
b.除无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外,帝国主义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矛盾成为
③基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 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主要包括实事求是的方法、辩 证分析的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的方法、历史分析的方法、阶级分析的方法、群众路线的 方法等。 (2)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目的 运用这些基本原理,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提高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无产阶级在反抗资产阶级剥削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走向自觉,并迫切渴望有科学的理
论指导。
③思想渊源
a.19 世纪西欧三大先进思潮,即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
想社会主义,为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来源。
b.19 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即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为马
⑤1883 年 3 月 14 日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整理出版了《资本论》第二、三卷,写出
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进
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版课后题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修订版课后题答案

由于公开一直失败,所以特此上传到云,请下载后查看。

点击下面的“答案”两字直接链接到答案答案(温馨提示“下载后,按住Ctrl+鼠标左键直接链接到答案”),为保答案正确性,先上几张截图。

说明:以上链接只有在下载后才可点击,文库当中只是浏览模式,无法链接。

提取密码65i6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现代意义?2 . 在追求中国梦的过程中,应该怎样把握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3 . 结合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分析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4 . 联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说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要意义。

5 . 根据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实际,说明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关于“实践第一”的观点2.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绝对的又是相对的?把握这一观点对于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什么重要意义?3.有人说价值观没有对错之分,请结合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论述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4.如何理解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的关系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1.为什么说社会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2.当前,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需要协调好开发资源和保护资源的矛盾。

请根据你对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的理解,谈谈在利用科学技术方面应该怎样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3.既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那么为什么同一时代条件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却差异很大甚至产生对立呢?4.社会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可历史事件又是人们意志的“合力”造成的,这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怎样的关系?5.为什么在阶级社会中评价历史人物要同时坚持历史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方法?举例说明两种方法的具体运用6.请结合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谈一谈你对坚持群众路线重要性的认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六章

国际金融市场

国 国国 国
际 际际 际
信 债券市 股 外
贷 场票 汇

市市

场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市国 场际
衍 生 金 融工 具
1.跨国公司从事各领域生产经营活动; 2.跨国公司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 3.跨国公司成为国际投资、
贸易和金融活动的主体
4.企业经 营全球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第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更大范围内支 配生产资料。 第二,经济波动的加深要求借助国家政府 力量采取反危机措施。 第三,社会各阶级和阶层之间的矛盾要求 国家协调利益分配。 归根到底是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 义私有制基本矛盾激化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配 • 对别国劳动人民的剥削和海外财富的掠夺
归根是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创造的价值 和剩余价值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二、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私人垄断资本和国家 政权相结合,服从于私人垄断统治利益的 一种资本主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一战前的 产生形成时期;到二战结束初期的不稳定发展; 二战后至今的广泛发展。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征具有经常性、 广泛性、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一,国际化是与产业革命、工业经济相适应; 全球化自然与信息经济的发展相联系。 第二,国际化是以垂直型分工为基础;全球化则 是以水平型分工为基础。 第三,国际化反映的是以商品交换和资本流动为 主的经济交往方式;全球化反映的是各种生产要 素流动的经济交往方式。 第四,国际化主要以国家为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 全球化是在以国家为国际经济联系的主体外,跨 国公司成为更重要的主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版)》

1.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关系。

答案:(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

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靠科学性来保证。

(2)科学性和革命性内在地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2.简述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的涵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答案:(1)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具体的人。

认识客体是指人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是:第一,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改造与被改造的实践关系,这是二者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第二,主体与客体之间具有反映与被反映的认识关系。

第三,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能动地改造和认识客体,客体对主体又有制约作用。

3.简述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关系。

答案:(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只有正确认识了规律并按规律办事,才能有效地改造世界,实现预期目的。

如果违背规律,盲目蛮干,必然受到规律的惩罚。

(2)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反复实践,深入研究,才能把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必然规律揭示出来,才能以正确的理论指导实践。

4.简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调控货币量的主要方法。

答案: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在调控货币量方面,主要运用所谓三大手段或三个法宝。

(1)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在货币资本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从而增加或减少市场的货币供给量。

(2)最低准备金率政策。

提高最低准备金率会减少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降低最低准备金率则会增加市场上流通的货币量。

(3)再贴现利率政策。

中央银行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向其再贴现的利率,可以相应地减少或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

5.如何理解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答案:(1)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也是抽象劳动。

(2)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有特定性质、目的和形式的劳动;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推荐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1到5章

推荐2015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1到5章

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 )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4.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 )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5.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 ) 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6.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辩证法 B.历史观 C.劳动价值论 D.剩余价值论7.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 )A.合理内核 B.基本内核 C.精髓 D.核心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德国 B.奥地利 C.中国 D.俄国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 ) 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10.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 ( )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 D.科学性11.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D.唯物主义1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与时俱进1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 ( )A. 吐故纳新 B.科学严谨 C.博大精深 D.与时俱进1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 )A. 实现共产主义 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 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 D.实现人权15.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 ( )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理论联系实际 D.实事求是二、多项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那时,资本主义的发展已经经历过 ( )A. 14世纪末至15世纪初,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孕育B.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30年代末,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C.多次经济危机,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极大破坏D.垄断资本主义2.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 ( )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 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马克思主义哲学3.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是( )A.巴黎公社B.1831年和1834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c.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D.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是 ( )A.德国古典哲学 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C.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D.法国启蒙思想5.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性人物 ( )A.康德 B.黑格尔 C.费尔巴哈 D.笛卡尔6.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 (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马尔萨斯 D.西斯蒙7.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 ( )A.昂利·圣西门 B.沙尔·傅立叶C.罗伯特·欧文 D.托马斯·莫尔8.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 ( )A.辩证法 B.劳动价值论 c.唯物史观 D.剩余价值学说9.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有 ( ) A.资本主义世界生产力生产关系矛盾的激化B.争夺和瓜分世界殖民地的矛盾激化C.资本主义各国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奥地利皇太子菲迪南大公在南斯拉夫遇刺身亡10.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可以概括为 (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理论品质D.实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11.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是 ( )A.阶级性 B.实践性 C.客观性 D.人民性1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是 ( )A.李大钊的理论 B.毛泽东思想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3.“八荣八耻”的“八荣”是 ( )A.热爱祖国、服务人民 B.崇尚科学、辛勤劳动C.团结互助、诚实守信 D.遵纪守法、艰苦奋斗14.“八荣八耻”的“八耻”是 ( )A.危害祖国、背离人民 B.愚昧无知、好逸恶劳C.损人利己、见利忘义 D.违法乱纪、骄奢淫逸15.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要分清 ( )A.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B.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C.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D.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A 3.A 4.C 5.B 6.C 7.A8.D. 9.A 10.A 11.C 12.A 13.D 14.A 15.C 二、多项选择题1.ABC 2.:BCD 3..BCD 4.ABC 5.BC 6.AB 7.ABC 8.CD 9.ABCD 10.ABCD 11.AB 12.BCD 13.ABCD 1 4.ABCD15.ABCD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 ( )A、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 )A、实践性B、运动性C、物质性D、客观性4、“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 ( )A、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5、“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 ( )A、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6、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A、运动B、实践C、精神生产D、物质生产7、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马原第六章复习题答案

马原第六章复习题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 A )的胜利,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A.俄国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二月革命 C.十月革命 D.卫国战争2.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其实现的途径是 ( B )A无产阶级罢工 B.无产阶级和平示威C.无产阶级议会斗争 D.无产阶级革命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这表明( C )A、马克思主义政党即工人阶级本身B、马克思主义政党以工人阶级为基础C、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阶级性是其先进性的根本前提D、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决定了工人阶级的先进性4.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最后苏联模式僵化了”,列宁新经济政策关于社会主义的思路之所以“比较好”是因为:( B ) A 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纲领B根据俄国的实际情况来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C 为俄国找到一种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发展模式D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的设想来建设社会主义5.关于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C)A.列宁、斯大林领导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时,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战争环境和帝国主义武装干涉俄国迫使无产阶级采取的一种临时性政策。

C.新经济政策以取消商品货币关系为主要特征D.苏联模式在二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6.人类社会最后的也是最进步的新型国家政权是( B )A.资产阶级专政 B.无产阶级专政 C.三权分立 D.君主立宪7.人类社会最高类型的民主是(D )A.共产主义民主 B.雅典式民主 C.资本主义民主 D.社会主义民主8.对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做了科学概括的是(D )A.马克思 B.列宁 C.毛泽东 D.邓小平9.实现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 )A.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B.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革命导师的基本理论C.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D.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A.“一条道路”、一种模式发展社会主义是行不通的B.发展社会主义不能照搬苏联模式C.西方资本主义道路也是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种模式D.发展社会主义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11.下列哪一项不是社会主义在曲折中保持不可扭转的前进趋势的原因(D )A.社会主义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的束缚B.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C.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D.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发展的预见性12.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一项是( B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效率B.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D.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1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A )A.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B.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C.制定符合实际状况的政治纲领 D.代表工人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14.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必须有( A )的领导A.马克思主义政党 B.无产阶级 C.工人阶级 D.工农联盟15.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所作的最简要最明确的表述是( A )A.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国人民的先锋队C.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二、多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两次飞跃是( AB )A.19世纪,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后答案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人类文明发展大道上的产物?
参考答案
根据唯物史观,由于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历史上任何社会形态的产生和消亡都具有历史必然性,因此都具有暂时的性质。

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历史的一大进步。

但是,资本主义社会也仅仅是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定的阶段。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日益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便日益尖锐起来,最终导致大规模的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爆发。

这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无法克服的。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矛盾,就必须废除私有制,代之以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这是资本主义自身客观经济规律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20世纪50年代开始,当代资本主义出现了种种新变化,如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矛盾缓和,国家权利配置行驶进一步制度化、法律化,教育科学文化进步,公民素质和文明程度提高,等等。

但是,当代资本主义的种种新变化,是在保持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条件下发生的。

资本主义接受或者促成这些变化,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维护资本主义社
会的稳定。

它没有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因此,这些变化不能最终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

在批判和否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产生了空想社会主义,并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使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历史性跨越。

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下,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

1917年,列宁领导了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社会主义阵营,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在各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呈现出多样性。

既有20世纪30年代逐步形成的苏联模式,也有不同于苏联模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取得的重大成果。

总之,尽管社会主义在其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艰难曲折,特别是1990年代前后由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而进入低谷,但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到多国、从一种模式到多样化发展的历程表明,社会主义不是某个天才思想家头脑中的产物,而是人类文明历史发展大道上产物。

2、如何认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参考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
和恩格斯通过深入揭露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深入阐发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并在指导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马克思、恩格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来说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灭亡的历史必然性;从社会化大生产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斗争和发展总趋势,来阐释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自然历史过程。

他们从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对立来分析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得出无产阶级是最革命的阶级,是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

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发展过程、发展方向和一般特征作出了科学预测和设想,对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提出了基本准则和要求。

第一,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第二,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第三,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第五,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第六,通过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高度发展,最终实现向消灭阶级、消灭剥削、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

3、考茨基认为:在俄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做法,就像“一个孕妇,她疯狂万分地猛跳,为了把她无法忍受的怀孕期缩短并引起早产。

”“这样生下来的孩子,通常是活不成的”。

“早产论”的内容和论证方式虽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不同时期对人们的影响却不一样。

20世纪末,由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转入低潮,“早产论”似乎得到了某种“验证”,因而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一定的思想混乱。

你认为应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早产论”?
参考答案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

同时,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定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形成了成熟的革命主观条件。

通过武装斗争,经济落后的国家率先夺取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

经济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特殊表现。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但是由于广泛的国家交往,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产生类似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

在生产关系不变更,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特殊
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正是这一历史状况的反映。

“早产论”的观点是错误的,就在于它不懂得历史发展的辩证法。

4、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

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邓小平指出:“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83页)“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0页)如何理解邓小平上述论断的深刻含义?
参考答案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十月革命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最严重的挫折,但它不是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失败,而是社会主义运动发展过程中的曲折,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经济文化落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经济和政治建设的长期性和复杂性,另一方面说明社会主义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要妥善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选择正确的改革方式和步骤。

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在不断总结并吸取社会主义改革和
建设中的经验和教训,才能促使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5、怎样理解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参考答案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由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

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矛盾的焦点集中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出现了很好的革命形势。

同时,这些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制定了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的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斗争策略,形成了成熟的革命主观条件。

通过武装斗争,经济落后的国家率先夺取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产物。

经济落后的国家先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规律的特殊表现。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先进的生产关系不可能建立在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基础上。

但是,由于广泛的国家交往,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也可以产生类似于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矛盾。

在生产关系不变更,社会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特殊条件下,生产关系的变更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方面。

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率先进入社会主义正是这一历史状况的反映.
6、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
参考答案
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

列宁在谈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时指出:“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会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速度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

”这一论述,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揭示了各民族发展道路的多样性、特殊性的深刻内涵,对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的不同,革命传统的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的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

第二,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国家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第三,时代和时间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