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全国公开课教学设计[1]
钱学森优秀教案设计
![钱学森优秀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338eca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64.png)
钱学森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钱学森生平简介1.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主要成就认识钱学森在我国科技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1.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出生背景钱学森的学习经历钱学森的主要成就钱学森的贡献和影响1.3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讨论法1.4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钱学森的生平背景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学习经历和主要成就3. 展示:展示钱学森的相关图片,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钱学森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钱学森的贡献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1.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其他方面,如家庭、兴趣爱好等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启示第二章: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贡献2.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贡献认识钱学森在我国航空航天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2.2 教学内容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钱学森的主要科技成果和贡献钱学森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影响2.3 教学方法讲解法图片展示法案例分析法2.4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背景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主要科技成果和贡献3. 展示:展示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相关图片和案例,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钱学森的贡献4.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科技成果和贡献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影响,引导学生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热情2.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其他贡献请学生write a short essay about the inspiration and insights gned from Qian Xuesen's achievements in aerospace.第三章:钱学森的科技教育思想3.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科技教育思想认识钱学森对我国科技教育的贡献培养学生对科技教育的兴趣和热情3.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科技教育理念钱学森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实践和成果钱学森科技教育思想对我国科技教育的启示3.3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3.4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钱学森的科技教育思想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科技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3. 分析:分析钱学森科技教育思想对我国科技教育的启示,引导学生对科技教育的兴趣和热情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钱学森科技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和应用3.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其他贡献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科技教育思想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悟和启示第四章: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4.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钱学森在我国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第四章: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4.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认识钱学森在我国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感4.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爱国情怀钱学森在国家需要时的选择和牺牲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的启示4.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情感教育法4.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名言或事例,引导学生思考爱国主义的含义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爱国情怀和在国家需要时的选择和牺牲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践行爱国主义4.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祖国热爱和责任感4.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爱国主义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爱国主义精神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五章:钱学森的科学态度与方法5.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科学态度与方法认识钱学森在科学研究中的严谨和执着培养学生正确的科学态度和方法5.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科学态度钱学森的科学研究方法钱学森科学态度与方法对后人的启示5.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5.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成就,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态度与方法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研究方法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科学态度与方法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正确的科学态度与方法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科学研究的严谨和执着5.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科学态度与方法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科学态度与方法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六章:钱学森的创新思维6.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创新思维认识钱学森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6.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创新理念钱学森的创新实践6.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思维训练法6.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创新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创新理念和创新实践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创新思维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创新思维4. 思维训练:让学生通过实际训练,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6.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创新思维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创新思维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七章:钱学森的团队合作精神7.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团队合作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7.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团队合作理念钱学森的团队合作实践7.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团队协作法7.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团队合作成果,引导学生认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团队合作理念和团队合作实践3. 分析:分析钱学森团队合作精神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团队合作精神4. 团队协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团队合作的过程和乐趣7.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团队合作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团队合作精神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八章:钱学森的人生哲学8.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人生哲学认识钱学森在人生道路上的选择和坚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8.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人生理念钱学森的人生实践钱学森的人生哲学对后人的启示8.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情感教育法8.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人生经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学的重要性2. 讲解第九章:钱学森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9.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道德品质认识钱学森在个人修养方面的表现9.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道德观念钱学森的人格特质钱学森的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对后人的启示9.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情感教育法9.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道德行为,引导学生思考道德品质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道德观念和人格特质4.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格魅力9.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道德品质与人格魅力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十章:钱学森的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10.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品质认识钱学森在精神层面上的追求和坚守培养学生向钱学森学习的决心和勇气10.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精神追求钱学森的榜样作用钱学森的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对后人的启示10.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讨论法10.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榜样事迹,引导学生思考精神品质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精神追求和榜样作用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向钱学森学习,培养自己的精神品质4. 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如何向钱学森学习,践行钱学森的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10.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精神品质和榜样作用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精神品质与榜样作用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十一章:钱学森的传承与影响11.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传承与影响认识钱学森在我国科技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传承钱学森精神的责任感11.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科技传承钱学森的精神传承钱学森的传承与影响对后人的启示11.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情感教育法11.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传承成果,引导学生思考传承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科技传承和精神传承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传承与影响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传承钱学森的精神,发挥钱学森的榜样作用4. 情感教育:通过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11.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传承与影响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传承与影响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十二章:钱学森的教育理念与实践12.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教育理念认识钱学森在教育实践中的创新和贡献培养学生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12.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教育观念钱学森的教育实践钱学森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对后人的启示12.3 教学方法讲解法事例分析法实践操作法12.4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钱学森的教育成果,引导学生思考教育理念的重要性2. 讲解:详细讲解钱学森的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3. 分析:分析钱学森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对后人的启示,引导学生学习并应用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法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验教育实践的过程和乐趣12.5 课后作业请学生查阅资料,了解钱学森的更多关于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事迹请学生写一篇关于钱学森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感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体会第十三章:钱学森的科研伦理与道德13.1 教学目标了解钱学森的科研伦理和道德认识钱学森在科研工作中的严谨和诚信培养学生正确的科研伦理和道德观念13.2 教学内容钱学森的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钱学森的生平、科技贡献、教育理念、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思维、道德品质、人格魅力以及其对后人的影响和启示。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d83c712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1.png)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钱学森》公开课教案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生:喜欢。
师:说到电影,我想请教一下,你们知道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大师是谁吗?生:张艺谋!师:张艺谋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电影导演,暂时还不是世界最著名的电影大师。
当然,我们希望他努力争取。
生:卓别林!师:对!你怎么知道的?生:我在电视里看到的,说卓别林是电影之父。
师:对!电影之父。
(板书。
)在电影这一行业里他是老大!算是祖师爷了,谁还知道哪些“之父”?生:音乐之父贝多芬。
生:钢琴之父李斯特。
生:炸药之父诺贝尔。
师:在中国,也有一个人被誉为“导弹之父”,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生:不知道。
师:他就是放弃了在美国优厚的待遇,毅然回国的世界著名科学家钱学森。
(板书:钱学森。
)钱学森,194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随后留学美国。
当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但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身的祖国。
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1955年10月1日,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的祖国。
为我国的火箭、导弹的研究和发射工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想不想读课文?生:想。
师:好!放开声音,以自身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
(一会儿,同学基本读完。
)生:还想读吗?生:想。
师:真话假话?生:真话。
师:好,想读的请举手。
好了,时间到,再举手也不算了,就你们这些人读,你们举手最快,获得了读课文的权利,请你们起立齐读课文第一节。
(对没有举手的同学)等他们第一节读完了,你们才有权利接着读。
当然,假如谁读累了,随时可以坐下来歇一歇,谁想读了再站起来读,好吗?生:好!师:开始读吧。
(局部同学齐读课文第一节,紧接着全班同学陆续接着读,直至全文读完。
)师:听你们整齐的朗读,真是一种享受。
不过,现在我想学一学齐泯王,不听你们齐奏,想听你们一个一个地吹,见识一下你们各人的真功夫。
谁敢出来?(生无人举手。
)师:被吓住了?都想当南郭先生?(生笑,众笑。
)师:(有一同学举手。
)好!他站起来了,站起来就证明自身不是南郭先生,有勇气!(该生读课文。
《钱学森》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
![《钱学森》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1](https://img.taocdn.com/s3/m/d932cebd83c4bb4cf6ecd12f.png)
《钱学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爱国事迹。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品评语言,体会作者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重点难点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准备教学前在网上搜索《钱学森》一课的相关视频及课件资料,对其进行整理、筛选,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视频引入,奠定感情基调多媒体播放2007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词视频”1.观看视频2.寻找颁奖词中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语句。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通过观看视频,学生对钱学森有一个初步整体的认识。
抓重点语句,研读课文,感悟人物精神。
抓重点语句,研读课文,感悟人物精神。
投影出示段落一:我是中国人,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做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指名学生读句子谈初读体会。
2.钱学森是什么情况下说的这段话?3.出示幻灯片(图片)战火纷飞中的祖国。
投影出示段落二:我们日夜盼望祖国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投影出示段落三: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决不能让他离开美国。
1.读句子谈初读体会。
2.读课文找相关句子。
3.学生谈观图后感受。
4.再读句子并谈此时的感受。
1.初读谈体会。
2.联系上下文解读重点文字“这一天”“很穷”3.再读谈体会。
1.学生初读谈体会2.解读“五个师”3.交流资料体会钱学森的伟大价值。
感受钱学森心系祖国,为国家利益可抛却荣华富贵。
朗读由浅入深,阅读体验也由浅入深,感悟钱学森面对贫瘠的祖国不抛弃、不抱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丈夫情怀。
进一步认识钱学森,感悟他回国的艰难与报国之志的坚定。
学习文章中倒叙的写作手法学习文章中倒叙的写作手法总结课文内容,升华情感。
《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c07a246a216147917112888.png)
《钱学森》教学设计篇一:《钱学森》教学设计钱学森(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板书:杰出的爱国科学家)2、师:这不仅是同学们的感受,更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感受。
3、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一起来感受一下他的爱国之心。
二、感悟钱学森的爱国之心投影出示:自由朗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儿读出了钱学森的爱国之心?在旁边写上你的理由。
教师进行充分预设,根据学生回答随机调整教学步骤(一)、第一段话“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1、教师结合第二小节,扣住“所做的一切”、“作准备”、“多做”等进行发问“我现在所做的一切”是指做的什么?(成为了冯的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在冯的学生中,他是最棒的!)(这句话中的哪些字最能吸引你?)(课前铺垫比喻某一方面特别突出的成语。
)随机指名说:两个“最”意味着——他异常勤奋、出类拔萃,意味着——他深受器重。
冯又是一位怎么样的人物呢?资料出示。
如果在冯的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拥有成功的人生,拥有无穷的财富,拥有至高无尚的荣誉,拥有优厚的待遇,拥有富裕的生活,拥有优越的工作条件。
2、然而,他一心想要回国,这就意味着他要——抛弃优厚的待遇,抛弃富裕的生活,抛弃优越的工作条件。
3、过渡:尽管在美国有着恩师的器重,过着安逸的生活,可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齐读。
4、你认为他会以什么样的语气说呢?(坚定等)你从哪些词体会到这份坚定?(一切、都是、多做等)请试着读出这份坚定!(二)、回国心切“想到前方就是自己魂牵梦绕的祖国,他多么希望脚下不是轮船的甲板,而是火箭的舱壁呀!”(学生谈感受)教师发问:“魂牵梦绕”是什么意思?此时此刻的钱学森是什么样的心情?(归心似箭、迫不及待)咱们一起来感受一下。
继续交流(二)、第二段话“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公开课《钱学森》教学设计(通用14篇)
![公开课《钱学森》教学设计(通用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6f6330d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5f.png)
公开课《钱学森》教学设计(通用14篇)公开课《钱学森》篇1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写本课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4.学习并领悟本文的写作手法和记叙顺序。
重点、难点:试从写法角度指导阅读,走近人物精神世界。
教学准备:课前搜集有关钱学森的资料。
课件教学过程:一、(出示)颁奖词“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1.读这段文字,猜“他”是谁?2.“钱学森”(板书)。
3.生谈谈对他了解,师小结。
4.齐读课题。
二、检查生字新词。
1.听写含生字的词语。
额头赴美留学富裕诚恳贡献重点指导“裕”(巧记字形、字意)2.对照屏幕同桌互相批改听写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读出你最想读的一段或最有把握的一节。
2.简要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四、探究语言,体会情感。
1.回顾写人文章的共同点(如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写人的经历)。
2.画出文中钱学森的语言,在最打动你的地方写下批注。
3.交流。
预想:(出示):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①你从这句话中读出了什么?(补充)想想现在钱学森他在哪?生活怎么样?他想回到那儿?②齐读这一节,最让你心头一颤的字眼是什么?(出示:第4节)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创造。
”①比较两段话,扣住“我”“我们”细小差别言外深意。
②假如你也是一名留学生,听了钱学森诚恳的话,你会怎么想?③男女生分别读这两节。
4.小结读书法。
5.找出其他人物的语言描写,有何用意?(对比呈现,衬托写法)。
五、记叙顺序──例叙又妙用。
1.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再读第1节,想想时间的顺序,课文的第1自然段应放在哪里?为什么要放在文章的开头?(倒叙又可以设置悬念,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名师公开课获奖教案百校联赛一等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3f07258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0b.png)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引言:钱学森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和航天工程师,他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而他的教学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以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为主题,探讨其独特之处以及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
一、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和贡献,了解他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2.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和贡献介绍。
2. 钱学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探讨。
3. 钱学森的实践案例分析。
三、教学过程:1. 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和贡献介绍(课堂时间:20分钟)a. 介绍钱学森的背景和学术成就。
b. 分析钱学森对中国航天事业的贡献。
c. 引导学生思考钱学森为什么能取得如此成就。
2. 钱学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探讨(课堂时间:30分钟)a. 介绍钱学森的教育理念,例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b. 分析钱学森的教育方法,例如通过项目实践和科学竞赛培养学生。
c. 与学生讨论并总结出钱学森教育理念和方法的启示。
3. 钱学森的实践案例分析(课堂时间:40分钟)a. 将学生分为小组,并分配给每个小组一个钱学森的实践案例进行分析。
b. 学生根据所给案例进行讨论和解读,分析该案例中学生们如何运用了钱学森的教育方法和理念。
c.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分享他们的分析结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互动、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对钱学森理念和方法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汇报和课堂讨论来评估学生对钱学森理念和方法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钱学森案例分析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汇报和学生的书面报告来评估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考深度。
五、教学反思:在此次教学中,教师通过介绍钱学森的科学成就和教育理念,引发了学生对科学和创新的兴趣。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e00b26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f2f6a13.png)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钱学森的生平背景和重要成就。
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和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钱学森的生平经历,包括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工作成就等。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钱学森的重要贡献。
1.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引入问题引发学生对钱学森的好奇心,例如:“你们听说过钱学森吗?谁能告诉我他是做什么的?”教师播放一段关于钱学森的短片,让学生对其有初步的了解。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钱学森的重要成就和对社会的贡献。
第二章:钱学森的生平介绍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经历和成长过程。
2.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介绍钱学森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和重要成就。
2.3 教学活动教师通过讲述钱学森的生平故事,引导学生了解他的成长过程和奋斗经历。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成就,并选择其中一项进行展示。
第三章:钱学森的科学贡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钱学森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贡献。
3.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钱学森在航天、航空等领域的贡献。
3.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钱学森在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如“两弹一星”等。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并选择其中一项进行展示。
第四章:钱学森的教育理念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钱学森对教育的看法和理念。
4.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介绍钱学森的教育理念,如培养创新人才等。
4.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钱学森对教育的看法和理念。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教育理念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并选择其中一项进行展示。
第五章:钱学森的精神品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
5.2 教学内容通过图片、文字等资料介绍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如敬业精神、创新意识等。
5.3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和对社会的贡献。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精神品质对当代青少年的启示,并选择其中一项进行展示。
《钱学森》全国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1]
![《钱学森》全国公开课教学设计(一等奖)[1]](https://img.taocdn.com/s3/m/4fd9410f0b4e767f5acfceab.png)
《钱学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一、课前放音乐《我的中国心》二、齐读课题,导入新课1.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一批的优秀的科学家从海外回到祖国,为国效力,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
2.齐读课题3.今天,让我们走近钱学森,去感受一下他不平凡的人格魅力。
三、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先拿出导学卡,小组内交流一下,互相提醒,互相促进,一会儿我们来汇报一下大家的预习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3.小组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最想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什么?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汇报如果对你有启发,也请把它记下来。
预设:音多音字:袒露运载火箭形:裕额随机书写:裕额4.齐读词语:预习中大家对字词掌握的不错,都注意到了易错的字音和字形,一起来来看看这些词你会读吗?前额赴美富裕诚恳贡献袒露卓越眺望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广阔无垠劈波斩浪水天一色运载火箭5.词义:理解“魂牵梦绕”吗?出示句子:又想到了一个成语“归心似箭”6.概括主要内容:如此的对祖国魂牵梦绕、归心似箭的钱学森,那课文到底2.轻轻打开课本,自由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他的一件什么事?3.思考:通过阅读课文你对钱学森有哪些了解。
(多一遍读书,就多一分了解。
)你对钱学森有哪些了解?用一句话说说。
生:我知道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
师:导弹之父怎么理解生:就是中国第一个研制出导弹的人。
师:哦,是导弹的缔造者和开拓者。
你们还知道那些——之父?(交流资料)师: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师:世界炸药之父是(诺贝尔)师:看来,——之父还有另一层意思:贡献特别巨大的人,才能送给他这个至高的荣誉。
板书“贡献卓越”你们还了解钱学森什么?生:他很爱国生:他很了不起。
钱学森教案第一课时
![钱学森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cbdb1e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e.png)
钱学森教案第一课时教案标题:钱学森教案第一课时教案概述:这是一节关于钱学森的教案,旨在向学生介绍这位杰出科学家的成就和贡献,并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本教案适用于中学阶段,适合于历史、科学或通识教育课程中使用。
在这堂课上,学生将通过讲座、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的方式,深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背景、科学研究以及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
一、教案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生平背景、科学研究和贡献。
2. 探索钱学森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和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材和资源:1. 钱学森的传记和相关科学研究资料。
2. 投影仪或电子白板。
3. 学生笔记本和学习材料。
三、教学活动和步骤:1. 导入(5分钟)- 板书标题“钱学森教案第一课时”。
- 向学生简要介绍钱学森是一位著名的科学家,对世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讲座和讨论(20分钟)- 展示钱学森的照片和生平背景,并提供一些基本信息。
- 讲解钱学森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突出成就,如导弹技术和航天领域。
-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了解钱学森的成就对科技发展的影响。
3. 实践活动(3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挑选一个科技领域,如航天、医学等。
- 要求学生根据钱学森的科学研究方法和贡献,提出一种改进或创新的科技设想,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展示。
- 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观点,共享和交流创意。
4. 总结和反思(10分钟)- 回顾讨论和实践活动的重点。
-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从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对科学研究的看法有了什么改变。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课后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钱学森的其他科学研究和成就。
2. 提供更多的相关资源,让学生进一步探索科技发展和创新的领域。
3. 组织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研究项目,以了解其他具有重要科学贡献的科学家或领域。
以上是钱学森教案第一课时的一个示例,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级水平,可以对活动内容和时间进行适当调整。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3a457b3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e4.png)
《钱学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钱学森》第一课时篇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读会写5个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钱学森说的前一句话,体会钱学森回国的坚定决心,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钱学森语言中包含的爱国之心。
教学重、难点:通过体会钱学森的语言,感受他回国的坚定决心。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初识钱学森1、教师深情地叙述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并揭示课题。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师: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板书课题:钱学森)让我们响亮地呼唤他的名字(齐读课题)。
刚才老师给大家朗诵的那一段,就是钱学森回国时的情景。
(板书:回国)[评析:教师深情的朗诵文章的第一段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在初识钱学森时,就对钱学森充满了好奇,这个日夜想着回国的人到底是谁,为什么这么焦急?……一连串的问题在学生心中形成了强烈的阅读期待。
]3、初步感知,走近钱学森。
(1)默读钱学森简介。
(课件演示)(2)过渡:下面就让我们通过读课文,进一步去了解钱学森。
(3)温馨提示:a、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b、选择你感兴趣的段落或认为写得好的段落多读几遍。
c、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两句话概括出来。
(4)检查自学情况a、随机检查课文中的生字。
重点指导:“富裕,赴”的读音和意思。
b、考察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了解。
[评析:高年级第一课时的教学也不应忽视字词教学,尤其是对于典型的、难以掌握的字词,如对“富裕,赴”的教学,就有必要在课内指导一下。
至于读书,一定要让学生读熟、读透,这便是人们常说的“书不读通不开讲”。
]二、品读感悟,走进钱学森1、指导学法,布置学习任务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
写人的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表现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人物的表现包括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等(出示)。
这篇文章中,钱学森的什么表现最能体现他的特点?(语言)(出示)自学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找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写什么?在他的语言旁写写你的感受。
《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86d411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28.png)
《钱学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文本,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2、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感悟钱学森的拳拳爱国之心。
3、体会课文语言所包含的情感,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感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阻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无私献身的精神。
【教学准备】搜集资料、图片等制作多媒体。
【教学步骤】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钱学森这个人物。
其实要深刻认识钱学森,不仅要通过这些资料“观其行”,还应该“听其言”。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走近钱学森。
(出示自读提示)自读提示: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划出钱学森说的话,想想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你感受到些什么?在文中标注你的感受。
(学生默读课文,圈画)三、精读感悟。
1、交流钱学森的话。
2、深入体会钱学森的第一段话。
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谁来读读相关的语句。
(投影出示)(1)为什么钱学森要特别强调“我是中国人?”(2)“我现在所作的一切”是指做的什么?(他成为了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3)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出示资料)如果在冯·卡门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什么?(金钱、地位、荣誉、优越的工作条件,更早地获得成功……汽车,别墅,丰厚的待遇,一流的科研条件……)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
读钱学森的话语,读出他的优秀。
交流学生体会。
过渡:是啊,钱学森虽然在国外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板书:条件优越)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没有忘记要回到祖国。
让我们再一起来读读他的心声(齐读)3、过渡:早在1935年8月,钱学森从上海离开祖国时,他就在心中默默地说:“再见了,祖国。
你现在豺狼当道,混乱不堪,我要到美国去学习技术,早日归来为你的复兴效劳。
”1949年10月1日的炮声传来了中国解放的消息,钱学森又说:(出示语言,学生齐读)(1)这段话是钱学森对谁说的?为什么这么说?新中国刚成立又意味着什么?(2)钱学森说“这一天”指的是什么时候?(3)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们是应当回去的”?过渡:钱学森既答复了留学生们的劝说,又表白了自己的心迹。
公开课《钱学森》优秀教学设计
![公开课《钱学森》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8de807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f.png)
公开课《钱学森》优秀教学设计导语:《钱学林》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和发射所作出的卓越贡献。
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教材分析《钱学森》这一课生动地记叙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的语言朴实晓畅,主要通过语言和行为的描写塑造人物形象,抒发钱学森高尚的爱国情怀。
通过细读,不难发现,文本有如下一些特点:1、线索清楚,脉络分明。
课文是按照一明一暗两条线索组织材料的。
明线是时间顺序,课文记叙了钱学森1935年留学美国到1955年回归祖国这段经历。
暗线是贯穿全文的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文中钱学森饱含深情的两段话是全文的关键所在,值得好好品味一番。
2、选材精当,有详有略。
钱学森感人的事迹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但作者紧扣他对祖国执著的爱为中心进行选材。
组织材料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人物形象显得比较饱满丰厚,增强了感染力和教育功能。
3、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本文是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的名家之作,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身份的人爱国报国的赤子深情。
编者的目的是要通过对钱学森的了解、认识,让学生们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爱国事迹。
2、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品评语言,体会作者抓住人物语言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感受钱学森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准备:PPT课件1、教学前在网上搜索《钱学森》一课的相关视频及课件资料,对其进行整理、筛选,制作成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
2、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钱学森》的相关教学资料,找到很多教案及教学实录作为参考,并且明确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基本的教学思路。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beacb8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1.png)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第一章:钱学森生平简介1.1 教师讲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钱学森的生平背景,认识他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钱学森的生平事迹。
【教学重点】钱学森的生平背景钱学森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贡献【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钱学森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钱学森的生平。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钱学森的生平背景,并做好笔记。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钱学森的生平事迹,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钱学森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贡献。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钱学森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钱学森的爱国主义精神。
6. 课后作业第二章:钱学森的科技成就2.1 教师讲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突出成就,认识他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真理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深入解读钱学森的科技成就。
【教学重点】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突出成就钱学森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钱学森的科技创新精神【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钱学森的纪录片,引导学生初步了解钱学森的科技成就。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钱学森在航空、航天领域的突出成就,并做好笔记。
3. 课堂讨论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钱学森的科技成就,教师引导学生深入讨论钱学森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4.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钱学森的科技成果,引导学生分析钱学森的科技创新精神。
6. 课后作业第三章:钱学森的师徒关系3.1 教师讲解【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钱学森的师徒关系,认识他对培养新一代科技人才的贡献。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师长、热爱学习的品质,激发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
《钱学森》公开课教学设计
![《钱学森》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61a67c567ec102de3bd8933.png)
《钱学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抓住课文中钱学森的话,联系上下文体会钱学森的爱国情怀。
一、导入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诗,我们来共同欣赏吧。
2、课件播放,师有感情地朗读。
赶车,赶船,一回到故乡,就满眼春天。
无语,无言,一扑进娘怀,就泪湿衣衫留影,留连,一跨上故乡,就恢复了童年……3、诗中的人该是怎样的身份?你体会到一种怎样的感情?是啊,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难舍故土。
旅居海外的华侨,总有一颗至死不渝的赤子心,一腔汹涌澎湃的报国血。
今天,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钱学森》,走近这位功勋卓著的科学家。
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钱学森是个什么样的人?课文是怎样把人物的特点传递给我们的呢?俗语说:言为心声。
学习这篇课文,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能找到通往人物心灵的最佳途径。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钱学森说的话,轻声读一读。
(一)、出示第一段话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1、为什么钱学森要特别强调“我是中国人?”(因为钱学森虽然在美国,但他心中想的是祖国,一刻也没忘记自己的国家。
)2、“我现在所作的一切”是指做的什么?(他成为了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3、冯•卡门是个怎样的人呢?我们有必要来了解一下出示资料:冯•卡门是美国著名的空气动力学教授,被称为“现代宇航科技之父”“超音速飞行之父”4、、理解“最得意”“最得力”。
由于当时中国贫穷、落后,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是被人瞧不起的。
而钱学森是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这两个“最”字,你读出了什么?意味着——钱学森出类拔萃、异常勤奋,意味着——钱学森深受冯•卡门教授的器重,意味着——钱学森在冯•卡门教授身边前途无量。
读句子,把“最”突出来,读出钱学森的优秀。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f767814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4.png)
《钱学森》公开课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
2. 激发学生对科学和工程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钱学森的生平简介。
2. 钱学森在科学和工程领域的贡献。
【教学活动】1. 播放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的短片。
2.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成就和影响。
3.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分享。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参与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质量。
第二章:钱学森的教育背景【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教育背景。
2. 学生能够了解钱学森是如何培养自己的科学和工程能力的。
【教学内容】1. 钱学森的教育经历。
2. 钱学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关于钱学森教育背景的资料。
2.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第三章:钱学森的科学研究【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科学研究领域和成就。
2. 学生能够了解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内容】1. 钱学森的科学研究领域。
2. 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关于钱学森科学研究的资料。
2.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3. 学生展示他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分享。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展示和分享的质量。
第四章:钱学森的社会贡献【教学目标】1. 了解钱学森的社会贡献和影响。
2. 学生能够了解钱学森是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的。
【教学内容】1. 钱学森的社会贡献和影响。
2. 钱学森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教学活动】1. 学生阅读关于钱学森社会贡献的资料。
2. 学生分组讨论钱学森的价值观和人生哲学。
3. 学生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阅读和讨论情况。
2. 学生分享的质量和深度。
第五章:总结【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总结钱学森的生平和贡献。
2024年《钱学森》教学设计
![2024年《钱学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cb55dd4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8a.png)
2024年《钱学森》教学设计2024年《钱学森》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5个生字,读准“恳”、“袒露”、“贡”、“劈波斩浪”等字词,理解文中重点的词语。
2、通过阅读语言文字,体会钱学森的拳拳报国之心,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自主预习见“自学导航”。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可以尝试先学后教的原则,因此课前设置了自主预习的环节,采取“自学导航”的策略,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形成新知的认知、心理储备,“学教”统一,让学生把握目标,标注疑点。
一、情境导入播放音乐:班得瑞《追梦人》。
1、播放音乐(《我的中国心》)2、导入:这首歌体现了华夏儿女无论身在何方都心系祖国,有这样一位科学家就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中国人,“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3、你知道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是谁吗?(钱学森)4、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友善用脑的教学方法将由压力引起的学习障碍减少到最小程度,因此在课开始时,设计“神奇的音乐”:播放一段与心跳节奏相符的音乐,让学生放松身心,倾听音乐,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二、预习交流1.师:昨天我们已经回家预习过了,请把你的收获和同伴分享一下,小组轻声地交流。
2.交流汇报:学生分小组共享预习收获。
a、本课有哪些难读、难写的生字词?b、读了课文,钱学森的什么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3.小组汇报,展示自学的收获。
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拳拳报国心【设计意图:】通过预习交流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达到收获共享,目标:1、扫清生字词障碍,读通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感受钱学森拥有拳拳报国之心。
三、课间活动做健脑操。
【设计意图:】课堂上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专注力,一旦学生出现疲劳状态,就要安排活动让学生放松,因此根据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本阶段设计了健脑操,让学生在音乐中积极活动,通过交叉活动来调整学习状态。
《钱学森》教学设计
![《钱学森》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514164e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c9.png)
《钱学森》教学设计《钱学森》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2——6自然段,抓住钱学森说的两句话,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3、学会描写人物的语言,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4、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
教学重、难点:1、体会钱学森的拳拳爱国心,浓浓骨肉情。
2、学会描写人物的语言,学习运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3、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体会倒叙写法的好处。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上一节,我们初学了《钱学森》一文,对钱学森有了初步的了解,谁能用一句话介绍他?古语说得好,“识其人,听其言”。
这节课我们就来细细品味人物的语言,进一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诵读感知,体验人物情感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钱学森说的话,用横线划出来。
2、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
课文中的人物语言最难读,怎样才能读好呢?首先,我们要看看他是在什么情况下说这话的。
先来看第一段话,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3、简介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被誉为“超声速时代之父”,是美国空军科技的奠基石。
)“师从美国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从这段语言文字中发现了什么?从两个“最”读懂了什么?(钱学森很出色、有才华、学有成就等)这么出色的钱学森留在这么著名的冯·卡门教授身边,意味着钱学森将得到些什么呢?这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可是钱学森却选择了回国。
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钱学森呢?钱学森怎么回答的?(示: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点事。
)谁来读钱学森的话,注意此时你就是钱学森。
板书:我是中国人你从钱学森的这句话中感受到他怎样的情怀?板书:拳拳爱国心中国才是他的家。
是祖国的山山水水养育了他。
《钱学森》优秀教学设计
![《钱学森》优秀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1d82c0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06.png)
《钱学森》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22课《钱学森》。
本文记叙了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童年时在上海读书,受到一位爱国老师教育的事,表现了钱学森从小树立爱国思想的崇高境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慕、崇”等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钱学森的优秀品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钱学森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理解钱学森“幼小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的原因,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文原文、生字词卡片、作业本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教师播放钱学森的纪录片,让学生对其有所了解,引导学生说出对钱学森的印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自主学习生字词。
3. 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文内容,讨论结束后各组派代表进行分享。
4. 讲解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分析钱学森的优秀品质,如爱国、敬业、团结、创新等。
5. 实践拓展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课后作业:请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谈谈自己对钱学森的敬佩之情,并拟写一篇以“我心中的钱学森”为主题的作文。
六、板书设计钱学森爱国精神幼小心灵受到震撼七、作业设计1. 完成课后作文:“我心中的钱学森”。
2. 抄写课文第35自然段,以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钱学森的爱国精神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通过分组讨论、实践拓展等环节,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了提高。
但在课堂提问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依赖性,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培养。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观钱学森纪念馆,了解钱学森的生平事迹,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学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语言文字的训练,体会钱学森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学会体会钱学森放弃优厚待遇,回国为祖国的腾飞发展作贡献。
2.体会钱学森冲破阴碍,为了祖国的科学事业不断努力献身。
一、课前放音乐《我的中国心》二、齐读课题,导入新课1.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一批的优秀的科学家从海外回到祖国,为国效力,钱学森就是其中的一位。
2.齐读课题3.今天,让我们走近钱学森,去感受一下他不平凡的人格魅力。
三、整体感知,检查预习。
1.课文大家都预习过了,先拿出导学卡,小组内交流一下,互相提醒,互相促进,一会儿我们来汇报一下大家的预习内容。
2.小组合作学习3.小组汇报交流:你们小组最想与大家交流的内容是什么?其他同学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汇报如果对你有启发,也请把它记下来。
预设:音多音字:袒露运载火箭形:裕额随机书写:裕额4.齐读词语:预习中大家对字词掌握的不错,都注意到了易错的字音和字形,一起来来看看这些词你会读吗?前额赴美富裕诚恳贡献袒露卓越眺望屈指一算魂牵梦绕广阔无垠劈波斩浪水天一色运载火箭5.词义:理解“魂牵梦绕”吗?出示句子:又想到了一个成语“归心似箭”6.概括主要内容:如此的对祖国魂牵梦绕、归心似箭的钱学森,那课文到底2.轻轻打开课本,自由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他的一件什么事?3.思考:通过阅读课文你对钱学森有哪些了解。
(多一遍读书,就多一分了解。
)你对钱学森有哪些了解?用一句话说说。
生:我知道钱学森是中国导弹之父。
师:导弹之父怎么理解生:就是中国第一个研制出导弹的人。
师:哦,是导弹的缔造者和开拓者。
你们还知道那些——之父?(交流资料)师: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是(袁隆平)师:世界炸药之父是(诺贝尔)师:看来,——之父还有另一层意思:贡献特别巨大的人,才能送给他这个至高的荣誉。
板书“贡献卓越”你们还了解钱学森什么?生:他很爱国生:他很了不起。
4.你能用学过的方法简单总结一下文章的主要内容吗?(总结有困难的同学课件提示)二.精读课文,感悟情感。
有句俗语说:言为心声。
学习这篇文章,如果能抓住钱学森的语言来品味,就找到了通向钱学森爷爷心灵的最佳道路。
现在,就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画出描写钱学森语言的句子,轻轻读几遍。
生画,轻读,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悟,交流。
(一)研读第一段文字1.随生答出示钱学森的第一段语言:他说:“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①让生齐读这句话。
②这段话是钱学森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一段话?2.随生答出示:(课件)·师从美国着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①师:变红冯·卡门,交流或补充冯·卡门资料(先让学生交流,学生没有搜集再补充)(课件链接)“超音速时代之父”——美国空军科技奠基人冯·卡门,冯·卡门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是“全世界闻名的工程力学和航空技术权威”。
冯·卡门在一生艰苦研究的基础上,对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有过很多重要的预见,后来都一一成为现实,例如超音速飞行、远程导弹、全天候飞行、卫星……②(出示)师从美国着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③让学生谈感受:(出示) 学有所成、前途无量师引读:(课件出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3.随生答出示:(课件)·钱学森享受着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衬托①让学生展开想象是怎样的“优厚的待遇,有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
”②当时的中国到底是一个怎样境况啊!老师搜集了一个资料:③师:1964年,一个震惊世界的消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啊,当时,我们的党和政府决定嘉奖科学家,同学们,你们猜猜,会奖励多少?师;若论贡献,真的是无法用金钱衡量,你给的价的确物有所值,你知道重奖有功之臣,有魄力,有胆识。
还有谁也来猜猜。
④师:呵呵,你能考虑当时国家的困难,能拿出这么多钱也算不易了是吧。
⑤同学们,想知道奖励多少吗师:100元。
师稍停,然后说,这,就是他们在祖国的待遇啊!4.师引读:(课件出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
5.师:让我情不自禁想起了周恩来少年读书时的一句名言,生脱口而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和钱学森的这句话,是何等的相似啊!因为这两句话,都表现了——---强烈的报国心!6.指导朗读。
“我是中国人。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作准备,为的是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多做些事。
”指导朗读适时评价:你读出了一个()的钱学森;你走进了钱学森的内心……(二)第二段语言:(课件出示):“我们日夜盼望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大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
1.同学们,这段话是钱学森在什么情况下说的?(中秋之夜和留学生们一起时说的。
)2.“这一天”是哪一天?(新中国成立的这一天,1949年10月1日)“很穷”有多穷?让生结合上文来谈。
你从“诚恳”体会到什么?你从“应当”体会到什么?拳拳爱国之心。
3.指导学生朗读,适时评价:读的字字诚恳,发自肺腑!这是本学期我听到的你最动人的一次朗读。
慷慨激昂、语重心长、还有谁想读?(三)总结写作方法:抓住人物的语言体会人物的感情是读书的好方法。
(四)补充资料,升华情感1.那个夜晚,是一个月圆之夜,每逢佳节倍思亲,他和留学生们还会想念亲人,你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知道?2.可惜文章没写他和亲人之间的浓浓亲情,你们想知道吗。
老师这里有二封钱学森的家信多媒体出示:师充满感情诵读:儿唯一深感遗憾的是已经有十个春节不能陪伴二老于身旁,不能尽孝于膝下。
只好将思念和祝福之心诉诸信函,寄往二老身旁。
二老见信如见儿面,权当儿在父母身边,与二老共进年夜饭,共度团圆年……钱学森思念亲人,中国的父母也思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钱学森。
有一次,钱学森的母亲生了重病,她写下了这样一首诗:窗外细雨飞,老妇命垂危。
夫君煎药苦,盼子子不归。
生心被打动,很多学生眼里闪着泪花。
你感受到了怎样的深情?(血浓于水的亲情)3.再读钱学森的两段语言。
课件:两段话(五)感悟归国不易师导语:既然父母那么想你,祖国那么需要你,钱学森,你赶快回来吧。
1.他的归国之路会那么容易吗,善于发现的同学,你从哪知道的,请用文中的有关语句告诉我。
生答2.课件出示: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标红: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绝不能让他离开美国!3.善于感悟的同学,你读懂了什么?(敌人肯定不让他回去。
)师:为什么?(因为他太重要了,一个人抵的上五个师。
)师:一个师有多少人?师:你怎么知道的。
你能处处留心,很好的习惯。
师:师是军队的一种建制,古代和现代,以及国家之间的人数都不尽相同。
我查过资料,美国的一个师,人数是一万七千左右,那五个呢?钱学森的作用果然巨大,所以,那个美国军官后来还有一句话,我宁可把他枪毙了,也不让他回去。
善于想象的同学,你猜测一下,敌人为了阻止钱学森回国,会采取哪些卑鄙手段?师总结4.是啊!同学们想像的都有可能。
出示课件:钱学森决定马上以探亲为名回国,并订了飞往香港的机票。
但就在这时,美国当局突然通知钱学森不得离开美国,理由是说他的行李中携带有同美国国防有关的“绝密”文件。
联邦调查局派人继续监视他家每个人的行动。
非法逮捕了钱学森。
钱学森被关押在一个岛上的拘留所里。
15天后被保释出狱。
出狱后他仍无人身自由,在美国羁绊达5年之久。
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继续对他进行监视和跟踪。
检察官穷追不舍,“你现在要求回中国大陆,那么你会用你的知识去帮助共产党政权吗?”钱学森毫不示弱,说:“知识是我个人的财产,我有权要给谁就给谁。
”5.此时的他,面对敌人的迫害,(课件出示)他一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
6.课件出示:(面对敌人的迫害)钱学森回国的决心一刻也没有动摇过。
7.师过渡:经过五年的漫长岁月,在周总理的关怀下,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终于踏上了归国的航程。
课件:图片(六)学习第一小节1.齐读第一小节。
2.师: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应该放在哪里?作者为什么要放到开头?(归心似箭)课件出示:倒叙用倒叙的方法,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增强表达效果。
(七)学习最后一小节师:钱学森回到祖国,马上开始了科学研究,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1.让我们齐读课文最后一段吧。
2.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辞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
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
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
3.同学们,钱学森的殷殷赤子心,拳拳报国志,让我们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好多象他一样的人,他们在新中国成立后归国效力。
课件:着名科学家的图片让我情不自禁的想起全世界海外华人最喜欢的一首歌曲,《我的中国心》让我们来听听吧。
4.随音乐播放钱学森各个时期图片资料,师生共唱歌曲。
三、作业继续搜集钱学森的故事或更多其他有着突出贡献的爱国之士,感悟他们的人格魅力。
四、板书设计:钱学森——中国导弹之父卓越贡献拳拳爱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