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必考实验知识点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0381c0bf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a6.png)
2024年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范本高中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
高三化学是高中阶段的最后一年,是学生备战高考的关键时期。
下面是高中高三化学的必背必考知识点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备考。
一、化学基本概念1.原子与元素:原子的结构、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周期表。
2.离子与化合物:离子的定义、离子化合物的性质、离子式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
3.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的基本形式、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4.化学计量与电子结构:摩尔与质量关系、原子量与摩尔质量。
二、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类型:酸碱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等。
2.氧化还原反应:电子的概念、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定义、氧化数的计算。
3.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条件、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平衡常数与平衡常数表。
4.勃朗斯特(E)方程:电解质的溶解与电离度、电解质溶液的性质、离子反应与化学平衡。
5.平衡常数计算:物质摩尔浓度与化学平衡、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三、化学反应动力学1.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2.反应速率与反应动力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速率方程与速率常数。
3.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反应级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
4.表观活化能与反应速率:表观活化能的概念、表观活化能与温度的关系。
4.平衡与反应速率:平衡体系与反应速率、平衡常数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五、化学体系的熵1.熵的概念与变化:熵的定义、反应熵与熵变、熵变与反应性质的关系。
2.化学反应的熵变:化学反应的熵变计算、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3.熵变与化学平衡:熵变与反应方向、熵变与平衡常数的关系。
六、化学平衡与电子转移1.电荷转移与配位反应:电子转移的概念、电子转移反应的特点。
2.电子转移反应类型:氧化还原反应、配位反应。
3.电子转移反应与化学平衡:电子转移反应的平衡常数、电子转移反应与温度的关系。
4.电解与电池:电解概念与原理、电解与化学变化、电池的基本概念。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bf60e68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6d3a76f.png)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实验在高考化学考试中占据着重要的一部分,理解和掌握实验题的知识点对于学生的成绩提升至关重要。
下面将对高考化学实验题的常见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溶液的制备与性质1. 溶解度相关知识点:a) 浓度计算公式:C = n/V;b) 饱和溶液、过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定义和区别;c) 影响溶解度的因素:温度、压强和溶质之间的相互作用;d) 晶体的溶解与溶解度曲线。
2. 溶液的酸碱性:a) pH值的概念、计算和酸碱溶液分类;b) 盐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
3. 氧化还原反应:a)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特征;b) 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方法;c) 氧化反应的实验操作和观察结果。
二、常见气体实验1. 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制备:a) 实验室中制取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方法和操作流程;b) 气体的收集方法:水封法、倒置法和升华法。
2. 气体的判断方法和性质:a) 火苗反应:氧气、氢气和二氧化碳的火焰特性;b) 湿润红石证明纸和苏木精试剂的使用。
三、氧化铜反应关系实验1. 确定氧化铜的氧化态:a) 以亚硫酸氢钠为还原剂,采用滴定法测定氧化铜中铜的含量。
2. 确定氧化铜与铁的反应关系:a) 以铁为还原剂,观察氧化铜与铁的反应现象。
3. 确定氧化铜与锌的反应关系:a) 以锌为还原剂,观察氧化铜与锌的反应现象。
四、酸碱中和反应实验1. 酸碱滴定:a) 以标准溶液(例如: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实验,计算浓度。
2. 酸碱中和反应:a)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观察反应现象;b) 判断酸碱溶液的强弱。
五、实验室常见操作技巧1. 水浴加热法;2. 吹洗法;3. 避光法;4. 蒸发结晶法;5. 滤液处理方法等。
六、实验数据处理1. 计算浓度;2. 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计数;3. 摩尔比、反应通量等。
以上为高考化学实验题常见知识点的归纳总结,通过深入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提升化学实验题的解题能力。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3518079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49.png)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1. 高考化学实验题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实验操作技能、化学反应的原理和实验室安全等。
2. 实验操作技能方面,考生需要熟悉实验器材的使用方法,如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掌握实验操作步骤,如溶液的配制、稀释、搅拌等;了解实验现象和规律,如固体熔点、液体沸点、气体溶解等。
3. 化学反应的原理方面,考生需要了解不同物质之间的反应类型和反应条件,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沉淀反应等;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写法和平衡方法,如氧化还原反应需要进行电子平衡、酸碱中和反应需要进行质子平衡等。
4. 实验室安全方面,考生需要掌握实验室常见危险品及其性质,如酸碱溶液的腐蚀性、有机物的易燃性等;了解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如佩戴实验室服和安全眼镜、不随意品尝实验物质等;掌握实验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如溅到眼睛时应立即用清水冲洗等。
5. 在解答实验题时,考生需要根据实验条件和所给材料进行推理和分析,找到实验目的和需要完成的操作步骤;根据化学反应原理和计算方法,进行物质量的计算和方程式的平衡;在解答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简明、条理清晰,注重实质性的分析和推理。
6. 针对高考化学实验题,考生需要提前进行实验练习和知识总
结,加强对实验器材、操作技能和化学反应的理解和掌握;注意阅读和理解实验题的要求,按照实验流程和要求进行答题;重点关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和正确性。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a6f79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0c.png)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要点总结
:
1. 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将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观察到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和配比,避免产生过多的气体。
2. 酸碱指示剂检测酸碱性:使用酸碱指示剂如酚酞、溴甲酚等,加入待测物质中,观察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3. 金属与盐酸反应:将金属片如锌、铁等与盐酸反应,观察气体的产生和金属的溶解,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和对酸的反应性。
4. 酸与碱中和反应:将一定量的酸和碱混合,逐滴加入,使用酸碱指示剂检测溶液的酸碱度,当溶液中出现颜色变化时停止加入,记录加入的酸碱体积。
5. 酒精和脱水剂实验:将酒精与脱水剂如浓硫酸等混合,观察到产生大量热和气体的反应,同时可以用湿的蓝色石蕊纸测试气体的酸碱性。
6. 金属的活动性实验:将不同金属片放入盐溶液中,观察反应产生的现象,如产生气泡、金属片的溶解等,可以根据表观现象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7. 催化剂实验:将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加入不同催化剂如铁粉、铜粉等,观察反应的速率和明火的变化,从而判断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总的来说,化学实验要点包括注意安全操作、掌握实验步骤、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观察现象、理解实验目的和结果分析等。
在考试
中,要注重实验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对实验原理的理解,有针对性地复习相关实验内容。
2024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整理汇总.doc
![2024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整理汇总.doc](https://img.taocdn.com/s3/m/06c17913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6.png)
2024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及题型整理汇总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化学式无机部分:纯碱、苏打、天然碱、口碱:Na2CO3小苏打:NaHCO3大苏打:Na2S2O3石膏(生石膏):CaSO4.2H2O熟石膏:2CaSO4·.H2O莹石:CaF2重晶石:BaSO4(无毒)碳铵:NH4HCO3石灰石、大理石:CaCO3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Ca(OH)2食盐:NaCl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绿矾:FaSO4·7H2O干冰:CO2明矾:KAl (SO4)2·12H2O漂白粉:Ca (ClO)2、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胆矾、蓝矾:CuSO4·5H2O双氧水:H2O2皓矾:ZnSO4·7H2O硅石、石英:SiO2刚玉:Al2O3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磁铁矿:Fe3O4黄铁矿、硫铁矿:FeS2铜绿、孔雀石:Cu2(OH)2CO3菱铁矿:FeCO3赤铜矿:Cu2O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石硫合剂:Ca (OH)2和S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水煤气:CO和H2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有机部分:氯仿:CHCl3电石:CaC2电石气:C2H2(乙炔)TNT:三硝基甲苯酒精、乙醇:C2H5OH氟氯烃:是良好的制冷剂,有毒,但破坏O3层。
醋酸:冰醋酸、食醋 CH3COOH裂解气成分(石油裂化):烯烃、烷烃、炔烃、H2S、CO2、CO等。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6e8362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a.png)
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要部分,不仅需要知道各种实验操作的方法,还需要理解实验原理与实验结果的分析与判断。
下面将介绍高考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帮助考生备战高考。
一、高考化学实验涉及到的基本操作1. 称量:使用天平、称量纸等工具进行精确称量。
2. 滴定:在实验过程中添加一种试剂直至反应终点,从而确定反应物质量比、摩尔比等。
3. 燃烧:将实验物质放置在火焰上进行燃烧,观察产生的现象,判断反应物性质。
4. 加热:使用酒精灯、电炉等工具进行加热,加速反应速率,改变反应程度。
5. 过滤:使用玻璃棒、滤纸等工具进行分离固体与液体。
6. 蒸馏:使用蒸馏瓶、加热装置、冷却器等工具进行液体的分离。
7. 结晶:通过降温等方法将溶液中溶解的固体结晶分离出来。
二、高考化学实验常用试剂1. 盐酸(HCl):是常用的酸性试剂,可以鉴别碳酸酯、氢氧化物及金属碱沉淀等物质。
2. 硝酸(HNO3):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与腐蚀性,常用于鉴别金属、识别无机化合物等。
3. 硫酸(H2SO4):是酸性强、氧化性强的试剂,常用于制备、稀释酸性溶液、加热实验物等。
4. 氢氧化钠(NaOH):是碱性试剂,能鉴别金属离子、与酸类物质中和等。
5. 碳酸钠(Na2CO3):常用于鉴别金属离子、沉淀分离等。
6. 溴水(Br2):常用于鉴别不饱和烃等。
7. 铜片(Cu):常用于鉴别氯离子等。
三、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实验现象与化学原理1. 气体生成:酸与碱反应、物质燃烧等。
2. 溶解/不溶解:物质在水中能否溶解与其溶解度有关。
3. 燃烧:化学反应的一种,通常会产生光热,有时还会产生气体、水等。
4. 氧化还原反应:由氧化剂与还原剂进行反应,产生氧化与还原现象。
5. 沉淀生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合产生。
四、高考化学实验结果常见判断1. 反应终点的判断:滴定实验中,通过指示剂颜色的转变来判断反应终点。
2. 化学反应类型判断:通过反应后产生的物质确定化学反应类型。
2024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261dbbb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df.png)
高考化学总结姓名:_______________铁笔书来富与贵,鲤鱼一跃出龙门。
祝君金榜提名!化学与生活知识点一、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断牢记常见化学术语的变化类型知识点二、常见的混合物(1)水煤气:CO 和H 2的混合物(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CH 4(3)液化石油气:以C 3H 8、C 4H 10为主(4)裂解气:以C 2H 4为主(5)碱石灰:NaOH 和CaO 的混合物(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7)波尔多液:CuSO 4和Ca(OH)2的混合物(8)水玻璃:Na 2SiO 3的水溶液(9)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0)漂白粉:Ca(ClO)2和CaCl 2的混合物(11)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12)苏打:碳酸钠(13)小苏打:碳酸氢钠明矾:蓝矾:绿矾:知识点三、化学用语的正确书写与判断1.“6种”表示物质变化的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如2FeCl 2+Cl 2===2FeCl 3。
(2)离子方程式:如2Fe 2++Cl 2===2Fe 3++2Cl -。
(3)热化学方程式:如2H 2(g)+O 2(g)===2H 2O(l)ΔH =-571.6kJ·mol -1。
(4)电离方程式:如CH 3COOH ⇌H ++CH 3COO-(5)电极反应式:如钢铁的吸氧腐蚀,负极:2Fe-4e -===2Fe 2+;正极:O 2+4e -+2H 2O===4OH-(6)电解方程式:2NaCl+2H 2O=====通电2NaOH+Cl 2+H 2↑四、化学与STSE(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物理变化化学变化3馏①蒸馏②分馏干馏4色焰色反应(钠:___钾:___锂:___钙;___锶:___钡:___铜:___)①显色反应②颜色反应③指示剂变色反应5解潮解①分解②电解③水解④裂解18化①熔化②汽化③液化④酸化⑤升华①氢化②氧化③水化④风化⑤炭化⑥钝化⑦催化⑧皂化⑨歧化⑩硝化⑪酯化⑫裂化⑬油脂的硬化1)、化学与环境绿色化学: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包括“原料绿色化”“化学反应绿色化”等内容。
新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新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e37237b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e.png)
新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新高考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以下是新高考化学实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归纳:1. 实验安全:在进行化学实验之前,必须了解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规则,包括穿戴实验服、佩戴防护眼镜、使用手套等,以及熟悉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2. 实验器材的使用:熟悉各种化学实验器材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如试管、烧杯、滴管、酒精灯、天平等,并学会正确地清洗和保养这些器材。
3. 化学药品的取用:了解不同化学药品的性质,掌握固体药品和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包括固体药品的“一横二放三慢竖”和液体药品的“两指夹瓶,瓶口紧靠”等技巧。
4. 溶液的配制:掌握溶液的基本概念,如溶质、溶剂、质量分数等,学会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包括计算、称量、溶解和转移等步骤。
5.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了解常见的物质分离提纯方法,如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等,掌握其原理和操作步骤。
6. 化学反应的观察与记录:学会观察化学反应的现象,记录反应过程中的变化,包括颜色变化、气体产生、沉淀形成等,并能够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反应类型和机理。
7. 定量分析实验:掌握滴定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包括滴定管的使用、滴定终点的判断等,学会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物质的含量。
8. 有机化学实验: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操作,如回流、蒸馏、重结晶等,并学会使用有机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仪器和设备。
9. 实验数据处理:学会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数据的记录、计算、作图和误差分析等,能够根据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
10. 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学会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分析实验结果和撰写实验报告。
结束语:新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的归纳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通过实验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化学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8f142d56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b1.png)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要内容。
掌握化学实验知识点对于考试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为广大考生提供参考。
一、常见实验室仪器和玻璃器皿1. 烧杯:用于加热、搅拌液体以及容量的测量。
2. 镊子:用于夹取小物品,如玻璃棒、试管等。
3. 酒精灯:用于提供火焰源。
4. 试管:常用于小量试验和反应观察。
5. 滴定管:用于定量加液。
6. 密度瓶:用于测定固体、液体的密度。
7. 显微镜:用于观察微小物体。
8. 钳子:用于夹取高温物体。
9. 温度计:用于测量温度。
二、实验室常见实验操作1. 加热:利用酒精灯、电炉等加热装置加热试剂或溶液。
2. 滴加:利用滴定管、移液管等仪器加入特定体积的溶液。
3. 观察:使用显微镜、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4. 混合:将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在一起。
5. 搅拌:使用玻璃棒等工具加快混合反应的速度。
6. 过滤:用滤纸、滤膜等过滤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7. 测量:利用天平、电子天平等测量物质的质量。
8. 实验记录:将实验结果、现象等信息记录下来,进行整理。
三、常见化学实验现象1. 气体生成:产生气泡、变色、冒气体等现象。
2. 溶解反应:固体溶解于液体中。
3. 沉淀生成:溶液中出现固体颗粒。
4. 颜色变化:溶液或固体的颜色发生明显改变。
5. 放热或吸热: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或吸收热量。
6. 发光、发烟、发火等现象。
四、常见化学实验反应1. 酸碱中和反应:酸溶液与碱溶液反应,产生盐和水。
2. 氧化还原反应:物质失去或获得电子的反应。
3.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生固体沉淀。
4. 热分解反应:化合物受热分解成两种或多种物质。
5. 餐饮型反应:两种溶液混合后产生沉淀或气体的反应。
五、常见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前要穿戴实验服、安全眼镜等防护用具。
2. 实验室内要保持干净整洁,禁止乱丢废弃物品。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完整版)
![高考化学实验专题知识归纳(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8e6295fffab069dc50220114.png)
化学实验知识归纳一、常用仪器的使用1、能直接加热的:试管、坩埚、蒸发皿、燃烧匙○1试管:装溶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2,如需加热则不超过1/3;加热时需用试管夹,并使受热均匀,外壁要干燥;拿取试管时,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前l/3处;加热固体时管口略向下倾斜○2区别:蒸发皿:蒸发液体或浓缩溶液或结晶;坩埚:用于灼烧固体使其反应;燃烧匙:少量固体燃烧。
2、垫石棉网加热的:烧杯、烧瓶(圆底、平底)、锥形瓶○1烧杯:方法加热应放在石棉网上,且外部擦干;溶解固体时要轻轻搅拌,玻璃棒不碰器壁;反应液体不超过容量的2/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量的1/2,常用规格有100mL、250mL、500mL、1000mL等,要注意运用。
(在蒸发或结晶时,烧杯的上方应放置一个表面皿,防止液体飞溅或落入灰尘)○2蒸馏烧瓶:加热时要垫石棉网,加碎瓷片防暴沸;液体加入量不要超过容量的1/2;蒸馏(分馏)时温度计水银球宜在支管口处○3其他隔石棉网加热仪器,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量的1/23、不能加热的:集气瓶、试剂瓶(广口、细口)、启普发生器(粉末状固体也不能用)、滴瓶○1集气瓶:上口平面磨砂,内侧不磨砂○2滴瓶、细口瓶(装液体)、广口瓶(装固体):见光易变质的试剂装入棕色瓶中;带有玻璃塞的试剂瓶不可盛装强碱性试剂;瓶塞不能互换;不能加热;倾倒液体时标签向手心;滴瓶不存放碱液及强挥发腐蚀橡胶的试剂(如浓溴水、浓硝酸等)4、计量仪器:温度计、天平、滴定管(酸式、碱式)、量筒、容量瓶、移液管○1容量瓶(精度0.01 mL):不用作反应器,不可加热,瓶塞不可互换;用前必须检漏(方法?);不宜贮存配好的溶液;不可直接溶解溶质;使用时注意选用合适的规格;摇匀时塞好塞子,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手的手指托住瓶底,倒转和摇动多次;瓶塞应严密不漏水;容量瓶的容积通常是在20℃下标定的;常用规格有50 mL、100 mL、250 mL、1000 mL等。
(容量瓶用毕后,立即洗净,并在瓶口与玻璃塞间垫以纸片。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总结归纳图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总结归纳图](https://img.taocdn.com/s3/m/56758d9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ec.png)
高考化学实验题知识点总结归纳图化学实验题在高考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考察学生对化学实验的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实验题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并用图示的形式展示出来。
1. 燃烧实验燃烧实验是高考化学实验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常见的燃烧实验有物质燃烧产物的判断、燃烧反应方程式的填空等。
(图片1:燃烧实验)2. 酸碱实验酸碱实验在高考化学实验中也是常见的题型。
常见的酸碱实验有酸碱溶液的鉴定、酸碱中和反应的判断等。
(图片2:酸碱实验)3. 气体实验气体实验是高考化学实验中涉及到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气体实验有气体的收集和判断、气体的性质和反应等。
(图片3:气体实验)4. 电解实验电解实验也是高考化学实验的考点之一。
常见的电解实验有电解液的导电性判断、电解液中离子在电极上的析出等。
(图片4:电解实验)5. 溶解实验溶解实验是高考化学实验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常见的溶解实验有溶解度的判断、溶液的浓度计算等。
(图片5:溶解实验)6. 沉淀实验沉淀实验也是高考化学实验中重要的考点之一。
常见的沉淀实验有沉淀的判断、沉淀反应方程式的填空等。
(图片6:沉淀实验)7. 颜色实验颜色实验在高考化学实验中也是常见的考点之一。
常见的颜色实验有溶液颜色的判断、气体颜色的判断等。
(图片7:颜色实验)总结:本文对高考化学实验题常见的知识点进行了总结归纳,并用图示的形式展示出来。
通过本文的学习,相信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高考化学实验题,提高化学实验的解题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积累,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202X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中化学必背18个实验知识点
![202X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中化学必背18个实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656aa68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a.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中化学必背18个实验知识点1. 预测气体生成实验:通过反应物的化学方程式预测气体生成实验中产生的气体。
例如,硫酸铜和锌反应产生氢气。
2. 分离混合物实验:通过物理方法将混合物中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
例如,通过蒸馏将水和酒精混合物分离。
3. 酸碱中和实验:通过相应的酸碱反应,使溶液中的酸和碱中和到中性。
例如,将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得到盐和水。
4. 甲醇燃烧实验:将甲醇与氧气反应,观察甲醇燃烧。
甲醇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5. 燃烧剂实验:通过将不同物质作为燃烧剂来观察不同物质燃烧的现象。
例如,将镁带和铁丝分别作为燃烧剂。
6. 鉴定金属离子实验:通过一系列的鉴定试剂来鉴定溶液中的金属离子。
例如,用硫化钠溶液鉴定银离子,生成黑色沉淀。
7. 电解水实验:通过电解水来产生氢气和氧气。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水分子被分解成氢离子和氧离子。
8. 酸溶液电离实验:通过酸溶液的电离反应来判断酸度。
酸溶液中的氢离子可以导电。
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金属与非金属反应实验:通过金属与非金属反应来观察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化学反应。
例如,铁与硫反应生成硫化铁。
10. 过滤固体实验:将悬浮在溶液中的固体通过滤纸进行分离。
固体会被滤纸截留,而溶液则通过滤纸滤出。
11. 加热风化实验:通过加热风化来观察物质的变化。
例如,将水合铜硫酸盐加热得到无水铜硫酸盐。
12. 电化学电流实验:通过电化学反应产生电流,观察电化学电流的效果。
例如,将铝板和铁板通过电解质溶液连接,产生电流。
13. 酸碱指示剂实验:通过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使用酚酞溶液来测试溶液的酸碱性。
14. 溶液浓度实验:通过溶液的浓度来判断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例如,利用重量法测定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5. 反应速率实验: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和观察反应物消耗的速度来判断反应的速率。
例如,观察铁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度。
2024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
![2024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fd9d0a7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e.png)
2024高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咱先说说化学元素吧。
那些元素啊,就像一群性格各异的人。
你看氢啊,氢这个元素,就像个小瘦子,轻轻巧巧的,但是它可机灵了,到处都能凑一脚。
再看氧,氧就像个热情的大胖子,到处找朋友结合,跟氢一结合,就成了水,水可是生命之源呐,你能想象没有水的世界吗?到处都是干巴巴的,人都成了干尸,那画面可太恐怖了。
说到化学反应,这就像一场场戏。
化合反应就像是两个人结婚,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分解反应呢,就像两口子过不下去了,散伙各自过。
置换反应就有趣了,像两个人交换东西,你拿你的换我的,还都觉得挺划算。
化学方程式那可不能小瞧。
我曾经看到有学生对着化学方程式愁眉苦脸的,那眉头皱得像麻花一样。
化学方程式就像化学的语言,你要是不懂这个语言,化学这门课你就像个聋子、哑巴,只能干瞪眼。
你得把那些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都搞清楚,就像你要弄清楚一个故事里的人物、情节、背景一样。
还有化学平衡,这就像走钢丝一样,这边多点,那边少点,就不平衡了。
就像你在跷跷板上,两边重量不一样,就玩不起来了。
我有次跟一个学生讲化学平衡,那学生眼睛瞪得大大的,像两个铜铃,他说:“老师,这咋这么难呢?”我就跟他说:“你就想象你在平衡一个天平,这边加点东西,那边就得减点东西,不然就歪了。
”有机化学也很重要。
那些有机化合物,一个个就像神秘的小怪兽。
碳链就像它们的骨架,有的长,有的短,再加上各种官能团,就像给小怪兽穿上了不同的装备。
比如说醇类,就像带着温和面具的小怪兽,有一定的反应活性,但又不是那么凶猛。
醛类就有点小狡猾了,反应起来花样还不少。
化学实验那也是化学里的重头戏。
实验室里那些瓶瓶罐罐的,就像士兵一样排列着。
酒精灯就像个小火精灵,你要是不小心惹毛了它,它可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我有次看到一个学生做实验,那手忙脚乱的样子,就像个没头的苍蝇。
滴管里的液体滴得歪歪扭扭的,我在旁边忍不住喊:“你可小心着点,这不是在玩泥巴。
”电解质溶液也很有意思。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模版(2篇)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模版(2篇)](https://img.taocdn.com/s3/m/bcfefa4b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10.png)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模版2024年化学高考基本操作知识点总结化学实验是化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下面是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知识点的总结。
一、实验安全与实验操作知识点1.实验室基本常识(1)了解实验室的布局,包括紧急出口的位置和实验室安全设施的使用方法。
(2)掌握常见实验室药品及其性质、储存条件和注意事项。
(3)掌握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如实验时佩戴防护用品、如何正确处理实验废弃物等。
2.实验仪器与玻璃器皿的使用与保养(1)了解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2)学会正确使用烧杯、容量瓶、试管等常用玻璃仪器,并熟悉其读数方法。
(3)掌握实验仪器的基本保养知识,如清洗、干燥、存放等。
3.实验药品的配制与保存(1)了解实验药品的配制方法,如溶液的配制、固体试剂的称量等。
(2)熟悉实验药品的保存条件,如温度、避光、防潮等。
4.实验操作技巧(1)学会使用移液管、量筒、滴管等精密玻璃仪器的操作方法。
(2)掌握固体与液体的准确称量方法。
(3)了解实验室常见的加热方法,包括直接加热、间接加热和加热的注意事项。
5.危险实验与应急措施(1)了解危险实验的特点,如易燃性、毒性、腐蚀性等。
(2)掌握紧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如火灾、泄漏、中毒等应急处理方法。
二、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知识点1.实验前准备(1)了解实验流程和实验目的,规划实验步骤。
(2)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整,如实验仪器、药品等。
2.常见实验操作技巧(1)掌握溶液配制方法,如溶液的稀释、溶液的标定等。
(2)学会利用滴定法、比色法等进行定量实验。
(3)熟悉过滤、结晶、蒸馏等常用分离与纯化技术。
3.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1)掌握实验数据记录和填写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
(2)学会使用计算器和电子表格软件处理实验数据。
4.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与误差分析(1)了解实验误差的来源和计算方法。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33456eeb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08.png)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高考化学实验题是考生在高考化学中难度较大的部分之一,《考试纲要》也对化学实验题的考察范围做出了规定。
在备考高考化学实验题中,必须注意掌握知识点,理性学习化学实验,充分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下面就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
一、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反应。
在高考化学实验中,氧化还原反应也往往是必考的重点之一。
要掌握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将会出现“氧化剂”和“还原剂”这两个概念,氧化剂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指能够失去电子的物质。
2.氧化还原反应半反应式:氧化还原反应的半反应式指的是其中的氧化半反应和还原半反应式。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半反应式中,出现在反应物分子中的那个原子在反应中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可根据需要求出反应物所需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量变化:在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数量和质量各自发生变化。
若氧化剂得到了n个电子,那么还原剂就会失去n个电子。
同时,氧化还原反应中反应物的电量变化也影响着最终的反应结果。
因此,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物理性质是非常重要的。
二、激光逐级电离光谱仪激光逐级电离光谱仪是一种较常用的分析仪器。
从高考化学实验的角度来看,激光逐级电离光谱仪也是一个必考的知识点。
对于它的掌握,需要理解它的基本原理,分析鉴定物质的过程和适用范围等方面的知识。
激光逐级电离光谱法是用激光源来激起试样中的原子或分子,使其发射出电离信号,然后进行分离和鉴定,确定分子的结构和组成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提供了一种分析物质的手段,可用于分析燃料、地球化学、有机化学和金属材料等科学领域。
三、掌握常用的试剂和实验方法进行实验分析时必须使用常用的试剂和实验方法。
掌握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分析结果。
在高考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试剂和实验方法包括:1.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常见实验方法之一,特别适用于确定酸和碱的强度。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https://img.taocdn.com/s3/m/8058d11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2b.png)
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2024高考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2024)一、化学基本概念。
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例如,碳元素包含^12C、^13C、^14C等不同的原子。
-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空气(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蒸馏水。
- 单质与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氧气O_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_2。
- 酸、碱、盐、氧化物:- 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化合物,如HCl、H_2SO_4。
- 碱: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化合物,如NaOH、Ca(OH)_2。
- 盐: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如NaCl、Na_2CO_3。
-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如CO、MgO。
2. 化学用语。
- 元素符号: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表示氢元素。
- 化学式:用元素符号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例如,H_2O表示水的组成。
-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2H_2 +O_2{点燃}{===}2H_2O,表示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
- 离子符号:表示离子的符号,如Na^+表示钠离子,Cl^-表示氯离子。
3. 化学中的计量关系。
- 物质的量(n):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单位为摩尔(mol)。
- 阿伏伽德罗常数(N_A):1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约为6.02×10^23mol^-1。
- 摩尔质量(M):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单位为g/mol。
例如,H_2O的摩尔质量为18g/mol。
- 气体摩尔体积(V_m):在标准状况(0^∘C,101kPa)下,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即V_m = 22.4L/mol。
高考化学实验全部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全部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19662bd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e5.png)
高考化学实验全部知识点高考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化学考试的重点内容。
掌握化学实验的全部知识点对于高考化学的备考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较系统的方式,讨论高考化学实验的全部知识点。
1. 实验室常用仪器与玻璃仪器实验室常用仪器包括量筒、容量瓶、分析天平等,这些仪器在化学实验中用于测量和称量物质。
玻璃仪器包括试管、烧杯、漏斗等,用于容纳和转移物质。
高考化学实验中,考生需要熟悉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 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包括溶解、加热、冷却、过滤、干燥等。
在高考化学实验中,考生需要熟悉这些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如何正确溶解固体、加热时控制温度和时间等。
3. 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与结果高考化学实验中,考生需要了解常见的化学实验现象与结果。
例如,能够区分气体的颜色和味道,了解酸碱指示剂的变色现象以及酸碱反应的产物等。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化学实验中常见反应的观察结果,例如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气泡、酸与碱中和反应产生盐和水等。
4. 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与环境保护化学实验中的安全与环境保护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操作规范,例如戴手套、护目镜,实验室通风等。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化学实验中对环境的保护措施,例如正确处理废液、弃置实验废物等。
5. 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高考化学实验中,考生需要熟悉化学实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方法。
例如,能够正确计算溶液的浓度、物质的摩尔质量等。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如何通过实验数据进行实验结论的推断与判断。
6. 化学实验中的实验方程式与计算化学实验中,实验方程式和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考生需要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写出完整的实验方程式。
同时,考生还需要掌握在实验方程式中的摩尔比例关系,并能够进行相应的计算。
7. 化学实验中的误差与精度控制化学实验中,误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考生需要了解误差的分类和来源,能够正确估计和控制误差。
同时,考生还需要了解实验中精密度和准确度的区别,并能够选择合适的仪器和方法进行实验。
高中化学20个常考实验
![高中化学20个常考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c2f13e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1a.png)
高中化学20 个常考实验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仪器:容量瓶、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托盘天平、药匙等。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冷却、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签。
二、焰色反应实验仪器:铂丝(或光洁无锈的铁丝)、酒精灯、蓝色钴玻璃(检验钾元素时用)。
实验步骤:洗、烧、蘸、烧、观。
三、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仪器: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滴定台等。
实验步骤:查漏、洗涤、润洗、装液、调零、取液、滴定、计算。
四、Fe(OH)₂的制备实验仪器:试管、胶头滴管等。
实验要点:使用新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并将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以下挤出氢氧化钠溶液,以防止氢氧化亚铁被氧化。
五、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仪器:圆底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集气瓶等。
反应原理:MnO₂ + 4HCl(浓)→₂ MnCl₂ + Cl₂↑ + 2H₂O。
六、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仪器:大试管、酒精灯、铁架台、集气瓶等。
反应原理:2NH₂Cl + Ca(OH)₂ →₂ CaCl₂ + 2NH₂↑ + 2H₂O。
七、喷泉实验(以NH₃为例)实验仪器:圆底烧瓶、烧杯、玻璃导管、止水夹等。
实验原理: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迅速减小,形成喷泉。
八、铜与浓硫酸的反应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等。
反应原理:Cu + 2H₂SO₂(浓) →₂ CuSO₂ + SO₂↑ + 2H₂O。
九、铝热反应实验仪器:滤纸、漏斗、铁架台、坩埚钳等。
反应原理:2Al + Fe₂O₂ →高温Al₂O₂ + 2Fe。
十、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铜丝等。
反应原理:2CH₂CH₂OH + O₂ →Cu/₂ 2CH₂CHO + 2H₂O。
十一、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仪器:试管、酒精灯、铁架台等。
反应原理:CH₂COOH + CH₂CH₂OH ₂浓硫酸/₂ CH₂COOCH₂CH₂ +H₂O。
十二、葡萄糖的银镜反应实验仪器:试管、水浴锅等。
反应原理:CH₂OH(CHOH)₂CHO + 2Ag(NH₂)₂OH →水浴加热CH₂OH(CHOH)₂COONH₂ + 2Ag↓ + 3NH₂ + H₂O。
202X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中化学必背18个实验知识点
![202X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中化学必背18个实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ca0c8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7a.png)
202X年高考化学总复习高中化学必背18个实验知识点1. 钠和水的反应:当钠与水反应时,会产生氢气和氢氧化钠。
这个实验也可以用钾代替钠进行。
2. 铜和硫酸的反应:铜和稀硫酸反应时,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和硫酸铜。
3. 氧气和氢气的反应:氧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水。
4. 碳酸氢铵分解:碳酸氢铵分解时,会产生氨气、二氧化碳和水。
5. 石膏结晶实验:将石膏溶液蒸发结晶,可以观察到石膏结晶的过程。
6. 硫酸与铁的反应:硫酸和铁反应时,会产生二氧化硫气体和硫酸亚铁。
7. 氧气和硫化铁的反应:氧气和硫化铁反应时,生成硫酸亚铁。
8. 醋酸铜的还原:用锌粉将醋酸铜还原成纯铜,并观察铜的沉积现象。
9. 燃烧镁带:将镁带点燃,观察镁燃烧时的现象。
10. 燃烧木炭:将木炭进行燃烧实验,观察木炭燃烧时的现象。
11. 酸碱中和反应:将酸与碱进行中和反应,观察中和反应产生的盐和水。
12. 氧化还原反应:观察不同物质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
13. 锌和稀盐酸的反应: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
14. 镁和稀盐酸的反应: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
15. 铝和稀盐酸的反应: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
16. 铁和稀盐酸的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和盐。
17. 碱金属和水的反应:碱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碱。
18. 阳极和阴极的观察:在电解质溶液中,观察阳极和阴极上的现象,了解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规律。
以上是202X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中,高中化学必背的18个实验知识点。
通过掌握这些实验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提升应对实验题的能力。
希望这些知识点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第 1 页共 1 页。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971c8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e.png)
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有机化学是高中化学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化学的重要考查内容之一。
下面将总结一些2024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的重点知识点。
一、碳与有机化合物1. 碳的特性:碳有四个电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与其他元素形成多种配位关系。
2. 碳的同素异形体:同一种物质中,不同原子排列方式的同分异构体。
3. 有机物的命名:包括根据合成方法的命名、根据化合物结构的命名、根据官能团的命名等。
二、烷烃和烯烃1. 烷烃:只含碳碳单键,没有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a. 单键烷烃(烷烃):根据碳原子数命名(甲烷、乙烷、丙烷等)。
b. 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同分异构体。
c. 燃烧反应和制备方法。
2. 烯烃:含有至少一个碳碳双键的有机化合物。
a. 乌拉普反应:破坏烯烃双键,生成烷烃。
b. 乙炔:性质、反应和制备方法。
三、卤代烃1. 卤代烃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溴、氯原子数命名。
2. 卤代烃的性质:溴代烃、氯代烃的学名及命名规则。
3. 卤代烃的反应:取代反应、消除反应、亲核取代反应。
4. 卤代烃的制备方法:自由基取代反应、光解反应。
四、醇、酚和醚1. 醇和酚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羟基数目命名。
2. 醇和酚的性质:燃烧性质、溶解性质、酸碱性。
3. 醇和酚的制备方法:催化加氢、水合反应、卤代烃与水合反应。
4. 醇的酸碱性和盐类的生成。
5. 醇和酚的鉴别方法。
五、醛和酮1. 醛和酮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羰基数目命名。
2. 醛和酮的性质:燃烧性质、溶解性质、氧化性质。
3. 醛和酮的制备方法:氧化还原反应、酸酐酯化反应。
4. 醛和酮的鉴别方法。
六、羧酸和酯1. 羧酸和酯的命名:根据碳原子数和羧基数目命名。
2. 羧酸和酯的性质:燃烧性质、溶解性质、酸碱性质。
3. 羧酸的制备方法:酸酐水解反应、酸酐酯化反应。
4. 酯的制备方法: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5. 脂肪族羧酸和酯的鉴别方法。
七、脂肪族化合物的聚合反应1. 乙烯基聚合物:聚乙烯的制备和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考化学必考实验知识点
高考化学必考实验知识点(一)
1.中学阶段使用温度计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②实验室制乙烯;③石油分馏。
前二者要浸入溶液内。
2.中学阶段使用水浴加热的实验:
①溶解度的测定(要用温度计);②银镜反应.③酯的水解。
3.玻璃棒的用途:
①搅拌;②引流;③引发反应:Fe浴S粉的混合物放在石棉网上,用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的玻璃棒引发二者反应;④转移固体;⑤醼取溶液;
⑥粘取试纸。
4.由于空气中CO2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生石灰、NaOH、Ca(OH)2溶液、Ba(OH)2溶液、NaAlO2溶液、水玻璃、碱石灰、漂白粉、苯酚钠溶液、Na2O、Na2O2;
5.由于空气中H2O的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浓H2SO4、P2O5、硅胶、CaCl2、碱石灰等干燥剂、浓H3PO4、无水硫酸铜、CaC2、面碱、NaOH固体、生石灰;
6.由于空气中O2的氧化作用而变质的物质:
钠、钾、白磷和红磷、NO、天然橡胶、苯酚、-2价硫(氢硫酸或硫化物水溶液)、+4价硫(SO2水溶液或亚硫酸盐)、亚铁盐溶液、Fe(OH)2。
7.由于挥发或自身分解作用而变质的:
AgNO3、浓HNO3、H¬2O2、液溴、浓氨水、浓HCl、Cu(OH)2。
8.加热试管时,应先均匀加热后局部加热。
9.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先拿出导管后撤酒精灯。
10.制取气体时,先检验气密性后装药品。
高考化学必考实验知识点(二)
一、常考20种气体:H2、N2、O2、Cl2、O3、HCl、HF、CO、NO、CO2、SO2、NO2、N2O4、H2S、NH3、CH4、C2H4、C2H2、CH3Cl、HCHO。
我们一定要弄清楚每种气体的基本性质(物理和化学),还有掌握一些气体之间相互转化的条件和化学方程式。
二、容易写错的20个字(词组):酯化、氨基、羰基、醛基、羧基、苯酚、铵离子、三角锥、萃取、过滤、蘸取、砷、锑、硒、碲、坩埚、研钵。
一字一分或者两分,可不要小看这一分两分,那可是决定你命运的数字!
三、有色物质
黑色:C、CuO、MnO2、FeO、Fe3O4
黄色:Na2O2、S、AgI、AgBr(浅黄)
红色:红磷、Cu2O、Cu、NO2(g)、Br2(g)、Fe(SCN)3(血红色)
蓝色:Cu(OH)2、CuSO4·5H2O
绿色:Cu2(OH)2CO3、CuCl2溶液、Fe2+、Cl2(黄绿色)
特殊颜色就是特殊信号,记准他,化学实验题就是给你送分来了。
四、化学实验中的"先"与"后"10例
(1)用H2还原CuO时,先通H2,后加热CuO,反应完毕后先撤酒精灯,冷却后再停止通H2。
(2)稀释浓硫酸时,烧杯中先装一定量蒸馏水后再沿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
(3)做氯气的制备等实验时,先滴加液体后点燃酒精灯。
(4)检验SO42-时先用盐酸酸化,后加BaCl2。
(5)检验NH3(用红色石蕊试纸)、Cl2(用淀粉KI试纸)等气体时,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后再与气体接触。
(6)中和滴定实验时,用蒸馏水洗过的滴定管先用标准液润洗后再装标准液;先用待测液润洗后再移取液体;滴定管读数时先等1~2分钟后读数;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改变时,先等半分钟颜色不变后即为滴定终点。
(7)做气体的体积测定实验时先冷却至室温后测量体积,测量时先保证左右装置液面高度一致后测定。
(8)配制Fe2+、Sn2+等易水解、易被氧化的盐溶液,先把蒸馏水煮沸,再溶解,并加少量相应金属粉末和相应酸。
(9)检验卤代烃中的卤元素时,在水解后的溶液中先加稀HNO3再加AgNO3溶液。
(10)检验蔗糖、淀粉等是否水解时,先在水解后溶液中加NaOH 溶液中和,后加银氨溶液或Cu(OH)2悬浊液。
五、气体干燥剂
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
(1)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
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气体。
(2)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
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3)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
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
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I2来干燥NH3(因生成CaCl2?8NH3),不能用浓H2SO4干燥NH3、H2S、HBr、HI等。
六、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1)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2)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2+离子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 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O42-,可加入适量的稀H2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例如在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2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2气将FeCl2氧化为FeCl3。
若在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FeCl3,可加入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例如在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aHCO3分解生成Na2CO3,而除去杂质。
若在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O2,使Na2CO3转化为NaHCO3。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例如在Fe2O3里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可利用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使其中Al2O3转化为可溶性NaAlO2,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2O3。
6.离子交换法例如用磺化煤(NaR)做阳离子交换剂,与硬水里的Ca2+、Mg2+进行交换,而使硬水软化。
高考化学必考实验知识点(三)
1.白磷:保存在水中,防氧化,放冷暗处。
镊子取,立即放入水中用长柄小刀切取,滤纸吸干水分。
2.液Br2:有毒易挥发,盛于磨口的细口瓶中,并用水封。
瓶盖严密。
3.I2:易升华,且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应保存在用蜡封好的瓶中,放置低温处。
4.浓HNO3,AgNO3:见光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瓶中,放在低温避光处。
5.固体烧碱:易潮解,应用易于密封的干燥大口瓶保存。
瓶口用橡胶塞塞严或用塑料盖盖紧。
6.NH3,H2O:易挥发,应密封放低温处,不能用金属器皿盛放氨水。
7.C6H6、、C6H5-CH3、CH3CH2OH、CH3CH2OCH2CH3:易挥发、易燃,应密封存放低温处,并远离火源及强氧化剂。
8.卤水、石灰水、银氨溶液、Cu(OH)2悬浊液等,都要随配随用,不能长时间放置。
9.滴定管最上面的刻度是0。
小数点为两位
10.量筒最下面的刻度是0。
小数点为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