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P模式下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新课堂,使我们从以往传统的教学中解放出来,使我们认识到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它给我们较多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活动的同时,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民主、开放、愉快的学习氛围,真切地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十分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 理念的转变教学行为的转换
新课程的颁布、实施实施了一场教学上的革命,新课改在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标犹如一座灯塔,给当前的教学行为指明了方向。众所周知,教学行为的主要场所就是课堂,因此,新课改的重点也应该放在课堂上。课堂教学的主导是教师,笔者认为,新课改能否成功的关键在教师。笔者是一名有着10年教龄的初中英语教师,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方面粗浅地谈谈新课改下初中英语教师课堂教学角色的转换。
一、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师的教育理念是教学的指挥棒,它指挥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传统意义上的英语教学以语法翻译法为主,教师教授英语主要以讲解语法知识为主线。课堂活动模式主要是老师讲、学生听记。现实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它明显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没有把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不利于学生语言运用技能的形成。加之课堂教学的方式单调、乏味,极易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的教育不合乎语言生成的内在规律,即语言是学生“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创新能力得不到发展,全面素质得不到提高,不利于新时期人才的培养。
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教师的教学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即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享受满足感和成功感。
英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应该具备这样的教学理念:课堂上教师的职责实际上是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课堂
是学生学习用所学语言交流的重要场所之一,而这一点常被我们忽视。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充分利用好英语新教材给我们创设的大量、真实的生活情景和语言运用的机会。要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自行解决问题,以期实现由教师单方面的“教”到学生自主“学”的转换。
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已得到迅速发展,其突出表现就是独立自主性日益增强,其抽象逻辑思维也开始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发展,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日渐提高,表现出不轻信、不盲从、渴望独立思考而得出结论,他们不满足于书本或教师提供的现成的东西,喜欢质疑、辨析、争论,常常会提出一些新的与众不同的设想和见解,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团结协作的能力,能较好地进行对象交流与讨论合作,互启互激,互助互进。因此学生已具备自主发展的心理素质,而这正是实现台上台下角色互置、进行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心理前提。经过各个阶段的学习,完全有条件有可能进行教学模式的转变,这就是破掉封闭狭隘的学习环境而实行“改革开放”;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构建一条多向互动的知识传递途径,让学生做有体验的学习,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的“心理移位”,营造一种让学生发展自己潜能优势和赶上、超过他人的心理适应机制。而“当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自参与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就可以产生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稳定积极的学习情感,以及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和努力进取的学习精神。”这是一份自觉的、主动的、活跃的学习动机,是我们在教学中提高质量、实现目标的基础。
二、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转换
1、教师课堂主导作用的恰当发挥。新课标虽然并不倡导师道尊严,而是强调师生互动,但这决不是要抛弃教师的主导地位。那么,在新课程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如何发挥呢?笔者认为,教师应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关注学生互动等因素来决定何时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并做出适时、必要、有效的指导。要防止不必要、不应该的指导,以免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和从教训中学习的机会。当然,我们也应防止不够充分的指导,以免学生手足无措。
著名的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课程改革提倡回归“人的生命化教育”,重点强调的也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而教师在这一学习过程中要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带着一种无比高涨的激情从事学习和思考……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语),并以此促进学生不断探究、主动发展。学习成了学生的自我需
要,教师只是一个给他们创造自我学习条件的引导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并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教与学和谐、融洽,优化教学过程,从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2、课堂提问方式的转变。在现实的英语课堂上,我们也会经常性地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现象。这除了与学生本身的素质及提问的难度有关外,更重要的是与教师的提问艺术有很大的关系。德国教育家每斯多惠曾说过:“教师教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笔者有一次听了两节同样内容的英语课,都涉及到了“rules(what can we do/ what can’t we do in…?)。结果,两节课上学生的反应大相径庭,第一节课气氛沉闷,第二节课上学生的反应热烈。之所以出现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场面,与教师的提问有很大关系。第二老师在提问时注意引进了激励机制:设置相关场景,If you are the headmaster, what do you think the students can and what the students can’t do?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们进行制定规则的比赛。之后,这位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Can you make any rules for your teachers?”这个问题立即引起学生的兴趣,反应相当热烈,教学效果显著。无疑,这节课的成功在于课堂提问设计具有激发性,唤起了学生的热情。
学生适时提问、质疑,形成开放的学习环境,以期上下补充,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力求完美,共同提高。这样从学生自己的角度与实际出发,按其思维层次、认知水平处理教材,完成教学,贴近学生,了解学生,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唤起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提高学生的学科素质。
3、适时地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教学后记”,主要是写教学中的心得体会,教后的得与失。新课程十分注重教师的教学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认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后续产生一定的影响。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通过“写教学反思”、“阅读教学反思”、“对教学反思的反思”等方法,能批判性地重建课堂教学的过程,使教师的专业得到发展。
4、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转换。新课改形势下,我们应该把教学评价作为教学的手段,以此来促进教学和学生的发展。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既要关注结果,也要关注过程。为了鼓励学生,教师宜采用分层的评价方式,让学生们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样一来,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涵着极大的学习潜能。在课堂上,我们应充分肯定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