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列极限概念教学问题探讨

合集下载

高等数学说课稿《数列极限》(精选5篇)

高等数学说课稿《数列极限》(精选5篇)

高等数学说课稿《数列极限》(精选5篇)第一篇:高等数学说课稿《数列极限》《数列极限》说课稿袁勋这次我说课的内容是由盛祥耀主编的《高等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极限概念中的数列极限。

这部分内容在课本第18页至20页。

下面我把对本节课的教学目的、过程、方法、工具等方面的简单认识作一个说明。

一、关于教学目的的确定:众所周知,对极限这个概念的理解是高等数学的学习基础,但由于学生对数列极限概念及其定义的数学语言表述的理解比较困难,这种理解上的困难将影响学生对后继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从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确定了本次课的教学目标。

1.在知识上,使学生理解极限的概念,能初步利用极限定义确定某些简单的数列极限;2.在能力上,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和在探索问题中的,由静态到动态、由有限到无限的辨证观点。

体验‚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3.在情感上,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的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并使他们对数列极限知识有一个形象化的了解。

二、关于教学过程的设计: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的,根据两节。

在具体教学中,根据‚循序渐进原则‛,我把这次课分为三个阶段:‚概念探索阶段‛;‚概念建立阶段‛;‚概念巩固阶段‛。

下面我将对每一阶段教学中计划解决的主要问题和教学步骤作出说明。

(一)‚概念探索阶段‛ 1.这一阶段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由于注意到学生在开始接触数列极限这个概念时,总是以静止的观点来理解这个描述变化过程的动态概念,总觉得与以前知识相比,接受起来有困难,似乎这个概念是突然产生的,甚至于不明概念所云,故我在这一阶段计划主要解决这样几个问题:①使学生了解以研究函数值的变化趋势的观点研究无穷数列,从而发现数列极限的过程;②使学生形成对数列极限的初步认识;③使学生了解学习数列极限概念的必要性。

2.本阶段教学安排我采取温故知新、推陈出新的教学过程,分三个步骤进行教学。

数列极限教案

数列极限教案

数列极限教案教案标题:数列极限的引入与探究教学目标:1. 理解数列以及数列极限的概念;2. 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和特征;3. 能够利用数学思维和分析方法确定数列的极限;4. 运用数列极限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数学课本和课后习题;2. 计算器;3. 幻灯片或黑板;4.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引入数列的概念,简单解释数列是一组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的集合。

- 讨论学生可能听说过的数列,比如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

2. 引入与讲解(15分钟)- 引入数列极限的概念,解释数列极限表示数列随着项数增加逐渐趋近于某一确定值。

- 通过示例,说明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如通过求前几项的和、平均数等思路确定数列极限。

3. 探究与实践(20分钟)- 提供一个数列,让学生通过计算数列的前几项,并分析得出数列极限的思路和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指导他们运用找规律、分析数列的增减性等方法确定极限值。

- 给学生一些练习题,让他们自己计算数列极限。

教师鼓励学生之间积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与归纳(10分钟)- 总结数列极限的定义和性质,强调数列极限与数列前几项的关系。

- 归纳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和常见性质。

- 梳理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5. 提升与拓展(15分钟)- 引导学生运用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数列极限在物理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

- 指导学生在练习册上完成更复杂的数列极限计算题目,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6. 课堂练习与反馈(15分钟)- 布置一些课后习题,巩固学生对数列极限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 鼓励学生积极讨论和交流,互相评价和纠正。

- 对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教学延伸:在数列极限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微积分的相关内容,如导数、积分等,对数列极限的计算和应用进行进一步拓展。

同时,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通过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解决思路,增加学生对数学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与实践

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正文】高中数学教学反思: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与实践数学是一门抽象而深奥的学科,而数列极限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更是让许多学生感到困惑和难以理解。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列极限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对数列极限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培养数理思维的重要性数列极限是高中数学中的一项基础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分析和微积分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理解数列极限的重要性,它不仅是学生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更是数学逻辑和推理能力的锻炼。

因此,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数学教学需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数列的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提出问题。

例如,通过展示一个有趣的数列或者数列极限的应用场景,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主动参与其中,进而加深对数列极限的理解和兴趣。

三、注重数列极限的实际应用数列极限的实际应用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举一些生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了解数列极限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如,基于数列极限的数学模型在工程、物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通过讲解这些实际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作用,在实践中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技巧和方法。

四、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学应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对于数列极限的教学,可以采用讲解、实例分析、探究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同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讨论等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思考,加深对数列极限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五、注重巩固和复习数列极限的学习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巩固和复习。

高一数学课程教案引入数列与数列的极限

高一数学课程教案引入数列与数列的极限

高一数学课程教案引入数列与数列的极限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引入,使学生了解数列的概念、性质以及数列的极限概念,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同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

一、引入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列有序的数按顺序排列而成的。

数列通常用{ }表示,其中每个数称为数列的项,用a1、a2、a3…表示。

1. 自然数数列的引入先给出一个问题:求1到100的数字之和,如何解决?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在同学们积极思考的过程中,我给出提示:我们可以将数字逐一列举出来,然后将这些数字相加。

这个一组按照顺序排列的数就是一个数列。

通过这个引入,我们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理解数列的概念,以及数列中数的有序性。

2. 等差数列的引入给出一个问题:新生报道时,班级共发放了200本书,每个班级发放的书本数相同,已知第一个班级发放了8本书,最后一个班级(第n 个班级)发放了52本书,请问一共有多少个班级?通过这个问题的引入,我们可以让学生发现数列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等差数列。

引导学生用数学符号表示这个数列,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数列的性质和运算1. 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中的每一项都有一个通项公式,通过该公式可以计算出数列中任意项的值。

例如对于等差数列an = a1 + (n-1)d,其中a1为首项,d为公差,n为项数。

2. 数列的运算我们可以对数列进行四则运算,例如数列的加法、数列与常数的乘法等。

三、数列的极限概念引入1. 数列的极限定义数列的极限定义为:对于给定的实数A和正数ε,当n趋于无穷大时,如果数列的所有后项都与A的距离都小于ε,那么称A为数列的极限。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向学生解释了数列的极限是指数列中的项随着项数的增加趋向的某个特定的数。

2. 数列极限的性质学生需要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如唯一性、保号性、夹逼定理等。

四、数列极限的计算1. 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介绍常用的计算数列极限的方法,如夹逼定理、数列极限和等等。

数学分析数列极限分析解析

数学分析数列极限分析解析

第二章 数列极限§1 数列极限概念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同学们理解数列极限存在的定义,数列发散的定义,某一实数不是数列极限的定义;掌握用数列极限定义证明数列收敛发散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数列极限存在和数列发散定义的理解;切实掌握数列收敛发散的定义,利用数列收敛或发散的定义证明数列的收敛或发散性。

教学内容: 一、课题引入1°预备知识:数列的定义、记法、通项、项数等有关概念。

2°实例: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周著《庄子·天下篇》引用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古不竭。

”将其“数学化”即得,每天截后剩余部分长度为(单位尺) 21,221,321,……,n 21,…… 或简记作数列:⎭⎬⎫⎩⎨⎧n 21分析:1°、⎭⎬⎫⎩⎨⎧n 21随n 增大而减小,且无限接近于常数0;2二、数列极限定义1°将上述实例一般化可得:对数列{}na ,若存在某常数a ,当n 无限增大时,n 能无限接近常数a 该数为收敛数列,a 为它的极限。

例如:⎭⎬⎫⎩⎨⎧n 1, a=0;⎭⎬⎫⎩⎨⎧-+n n )1(3, a=3; {}2n , a 不存在,数列不收敛;{}n)1(-, a 不存在,数列不收敛;2°将“n 无限增大时”,数学“符号化”为:“存在N ,当n >N 时” 将“a n 无限接近a ”例如对⎭⎬⎫⎩⎨⎧-+n n )1(()3以3为极限,对ε=1013)1(3--+=-na a nn =1011n只需取N=10,即可3°“抽象化”得“数列极限”的定义定义:设{}na 是一个数列,a 是一个确定的常数,若对任给的正数ε,总存在某一自然数N ,使得当n >N 时,都有aa n -<ε则称数列{}na 收敛于a ,a 为它的极限。

记作a a n n =∞→lim {(或a n →a,(n →∞)) 说明(1)若数列{}na 没有极限,则称该数列为发散数列。

关于数列极限的教学与研究

关于数列极限的教学与研究

关于数列极限的教学与研究
数列极限是数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在很多科学和工程问题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数学
教学中,数列极限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深入学习的概念,也是很多教学思想研究和实际教学
中的重要部分。

首先,在数列极限研究方面,应该着重完善数列极限的基本概念。

有必
要研究什么是数列极限的定义、数列的性质和数列极限的存在性等,这对对数列极限的学
习有着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数列极限在数学教学中起到
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深入研究数列极限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这里可以把数列极限与
真数限、实数极限相结合,让学生理解数列极限的基本概念、知道数列极限的深刻内涵、
以及了解数列极限的应用。

再次,我们应该利用好各种理论资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丰富数列极限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使数学教学充满生动活泼、有吸引力,让学生真正
感受到数列极限的深入和难度,达到让学生有兴趣和理解这一概念的效果。

有必要正确认识、深刻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其计算方法,探究其应用。

另外,数学
教学中还通过图像法、辅助计算软件等,使学生迅速掌握数列极限的基本概念。

因此,
数列极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概念,在科学研究和科学教学中有其独特的地位,必须认
真研究、学习,运用它深入研究其他数学问题。

14.2数列极限教案二

14.2数列极限教案二

课题: 14.1 数列极限的定义(二)学习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列极限概念;并能用极限的“ε—N ”定义验证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学习重点和难点正确理解极限概念中“无限趋近”的含义和数列极限的“ε—N ”的定义.教学过程一、引入1.考察下面的两个数列:1111,,,,,23n , 1371,,,1,2482n并把这两个数列中的前若干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观察并指出数列①、②的变化趋势:2.小结:(1) 数列①与数列②的变化趋势的共同特点是: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通项n a 无限趋近于一个常数A .(2) 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对于无穷数列{n a },如果存在常数A ,当项数无限增大时,通项n a 的值无限趋近于常数A ,则常数A 叫做数列{n a }的极限.3.两点注意:(1)根据上面的分析,对于有穷数列当然不会发生项数无限增大的问题,因此数列极限指的是无穷数列的极限.(2)“无限趋近”的含义需要进一步精确化.二、新课1.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的进一步精确化:着重分析“无限趋近”的含义.“趋近”与“无限趋近”的含义是不同的。

例如数列1n ⎧⎫⎨⎬⎩⎭的项趋近于-1,即随着项数的无限增大,1n 与-1的距离越来越小,但-1不是数列1n ⎧⎫⎨⎬⎩⎭的极限,因为数列1n ⎧⎫⎨⎬⎩⎭项不是无限趋近于-1而是0。

数列112n ⎧⎫-⎨⎬⎩⎭同样如此,趋近于2,但2不是它的极限,因为不是无限地趋近于2,而是无限地趋近于1,故1是它的极限。

定量描述:上面的结论还可以这样表达:随着项数n 的无限增大,n a A -可以逐渐地变小,即对预先指定的任意小的正数ε,从数列{}n a 的某项之后的所有项总能使n a A -<ε恒成立。

例如从数列1n ⎧⎫⎨⎬⎩⎭的某项之后的所有项总能使10n -<ε恒成立,当ε=0.0025时,1n〈0.0025,n>400,即第400项之后各项:401402,403,a a a ,…不等式4010a -<0.0025,4020a -<0.0025, 4030a -<0.0025,…都成立。

高中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

高中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数列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实际生活和各学科中都有广泛应用。

数列的学习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一项必修课程,并且在数学竞赛等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然而,由于数列的抽象性质和较为复杂的概念,许多学生对其理解和掌握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需要合适的策略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列及数列极限。

本文将探讨高中数列与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数列概念的直观感受力数列概念的理解首先要从直观感受入手。

我们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例子,如小球下落或费波那契数列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列的规律和特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对数列的基本概念的直观认识,使后续的学习更加容易。

二、引入数列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在学生对数列有了一定的直观感受后,我们可以引入数列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介绍数列的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定义,并通过具体的数列示例来说明其特点和构造方法。

同时,还应引入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通项公式与数列图形的关系等。

这样可以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计算和推理,深入理解数列的内涵和扩展应用。

三、数列极限的教学策略1. 渐近线法:在数列极限的教学中,可以引入渐近线的概念。

通过观察数列图形是否逐渐趋近于一条直线,可以初步判断数列的极限存在与否。

这样可以启发学生对数列极限的直观感受,使其更好地理解数列的趋势和发展。

2. 极限的迭代法:对于一些较为复杂或难以判断的数列,可以采用迭代的方法来逼近极限值。

通过多次迭代计算数列的前几项,观察数列逐渐趋近的情况,帮助学生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3. 数列极限的性质:引入数列极限的性质,如有界性、单调性等,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和证明这些性质。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列极限的特点和应用。

四、启发式问题解决方法在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一些启发式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通过给出数列的前几项,让学生猜想数列的通项公式,并利用数学归纳法或其他方法进行验证。

数列的极限教案

数列的极限教案
证明:设数列 是数列 的任一子数列,
因为 ,且 当 时,都有 .
取正整数
由此证明 .
注意:若数列有两个子数列收敛于不同的极限,则原数列一定是发散的.
如:
四、课堂小结
(1)数列极限的概念
(2)学会利用数列极限的定义去进行简单的证明
(3)收敛数列的性质
三、理解收敛数列的相关性质
并尝试进行证明
四、与教师一起总结

对于上述
,


注意:上述结论的逆不成立,但是有下述结论:
设 且存在自然数N,当
(2)(收敛数列的保号性)如果 ,且 ,那么存在正整数 ,当 时,都有 .
(3)设 则存在自然数N,
4.收敛数列与其子列间的关系
设 是一严格单调递增的无穷数列,则数列 称为数列 的子数列,简称子列,显然一个数列有无穷多个子列.如果数列 收敛于a,则它的任何子列都收敛,且收敛于a.
一、针对于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并作出回答
1.一根长为一尺的木棒,为什么每天截下一半,这样的过程可以无限制地进行下去?
2.分析以下数列的变化
趋势
教学过程
二、讲授新课,引出数列极限的概念
1.描述性定义
(1)当 无限增大时,如果 无限趋近于某一确定的数值 ,则称 趋近于无穷大时数列 的极限。
例如: 的极限为0。
例如:数列 和 为收敛数列,其极限为 , 和 为发散数列.
(3)注意: 的任意性; 的相应性;几何意义.
3.举例说明数列极限
例1:证明数列 的极限是1.
证明:
为了使 小于任意给定的正数
即 .
二、
1.与教师共同分析描述性定义,并得到数列极限的精确定义
2.能够对定义中所涉及的知识点解决

数列极限定义的教学研究

数列极限定义的教学研究
A a h n s a c n t fn to o m b r S q e c Te c i g Re e r h o he De i n fNu i i e e u n e GONG a -z ng W n ho ‘
( p rme to t e t s An u r lU i e s yW u u An u , 4 0 0Chn ) De a t n fMa h ma i , h i c No ma n v r i , h h i 2 1 0 , i a t
【 yw rsIiu ;ii m e s une “一 ds ii Ke od] f m l ton br e ec;8 Ⅳ’ cp o nm m sfu q e r tn
1 问题 的 引 出
在教 学实践 中. 我们发现 同学们对 数列极 限有着 直观 的认识 , 即
记 为
注2 . 2定义 2 与 同学们对数列 极限 的直观认 识非常 吻合 , 而 . 2 从 有利于 同学们对极限概念的理解 。从定义 2 可知 , X"o 则 X— . 2 若 na, n 之 亦然 , 但对如何刻 画这一直观认识 、 为什 么引入 8 N型定义 以及 如 一 ; , oa , 。 何运用 这个定 义往往 非常模 。在教学 信息反 馈以及 一些调 查中, 我们 O若 n根据下确界定义可得 x- ̄0 进而 — H —l 发 现。 很多数 学专业同学需要大半个 学期来掌握极 限的概念, 而非数 例 1证明数列f : 型 一 : 1 …. 的极 限为 1 n =2 . } 。 学专业 的同学 四年 内未必能掌握 我们认 为造成 这一 现象 的部分原 因 /, / 是 8 Ⅳ型定 义与同学们对数列极 限的直观认识之间还有 着一定 的跨 一 度 。在此 , 我们将格理论 中序极 限的定 义作为这一跨度 的桥梁 , 过 通 l J l n n÷ _∞ Ⅱ 实践 . 发现绝 大多数同学对极 限本质有 了进一步 的认 识。 能够正确 理 例 2设 l <, : g『0证明等比数列f-n l ,) g I =, .的极限为 0 n 2. . 。 解且较 为熟练地运用 Ⅳ型定义 —

数学分析中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

数学分析中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

数学分析中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数学分析中,数列极限概念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为深入研究数学分析提供了重要支持,也是数学分析中最具有挑战性的概念之一。

因此,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对于数学分析的学习、教学和研究来说,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定义数列:数列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有穷多个数,数列可以是有理数、实数、复数、函数和向量等。

(2)数列的极限:数列的极限是指当数列的元素趋近无穷时,它的值所取的上限或者下限,用符号lim表示数列的极限。

(3)数列极限的几何意义:当数列中的每一项和它后面元素的差值变得越来越小时,数列极限就代表数列元素趋于某一数值,这个数值就是数列极限。

(4)数列极限的证明:为了证明数列极限存在,可以使用定义型极限法、准则型极限法、收敛极限法等。

(5)极限的应用:数列极限的应用已经超出了数列的范畴,它可以用来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如求解微分方程和积分等。

在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中,讲师应注意以下几点:(1)在教学中,讲师一定要明白数列极限概念,要能够清楚地讲解,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数列极限的含义。

(2)讲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充分体现数列极限的几何意义,要能够用图形、案例或者具体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列极限概念。

(3)讲师要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数列极限的存在,使学生们熟悉极限的定义和极限的证明。

(4)讲师要能够用实际例子和案例,将数列极限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学生们更加了解数列极限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价值。

以上是数学分析中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数学分析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讲师在教学数列极限概念时,一定要认真负责,要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数列极限概念,为学生构建数学分析的理论基础打下良好的基础。

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策略

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策略

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策略极限概念是高等数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数列极限的概念是学员最先学习的极限概念。

它的分析定义是用“ ”语言给出的,因此也称之为“ ”定义。

这种定义精细的刻画了极限过程中诸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表达了极限概念的本质,为极限运算的算数化奠定了基础,凡是学过微积分的人,无不赞赏它的完美。

但对于初学者来说,由于它比较抽象难懂,却成了学习途中的一道“坎”。

如何能让学员尽快理解、接受数列极限的这个抽象定义呢?本文探讨一下“ ”定义的教学问题。

1 培养学员的极限思想要理解极限概念必须要有极限思想。

因此,教员可以先从具体浅显的实例入手,调动学员的直觉思维,使学员对极限概念获得感性的认识。

如在课程刚刚开始时,首先提出中国数学史的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公元前300年左右,中国杰出的学者庄子在他的文章《天下篇》中的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载不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在教员与学员共同对其进行解释之后,使学员具备了最初的极限思想。

第二个问题:在古时候,并没有我们现在计算圆的面积时所使用的圆的面积公式,那么古人是如何计算圆的面积呢?随后用古人计算圆面积的方法——刘徽的割圆术来让学员对“极限”有一个模糊的概念。

在讲第二个问题割圆术的时候,我也为学员详细介绍了其历史背景:刘徽在用割圆术计算圆面积的时候,一直计算到了圆的内接正192边形,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后两位3.14,因此后人称此值为“徽率”。

随后到了南北朝时期,祖冲之也用了同样的方法计算到圆的内接正24576边形,得到圆周率3.1415926,然后内接多边形边数再加倍,即圆内接内接正49152边形,将圆周率定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

在西方,这个成绩是由法国数学家韦达于1593年取得的,比祖冲之要晚了一千一百多年。

而在当时,科技是非常落后的,这个精确的结果就是祖冲之用小木棍一点一点测量得出来的。

通过这一史实不仅可以增强学员对极限思想的理解,还能同时培养学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并激励学员要学习古人为了科学不惧困难,不断钻研的精神。

从“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谈难点的突破

从“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谈难点的突破
材 料. 具体 地说 , 就是 把产 生难 点 的 因素 , 提前 分散 到 它 之前 的 内容 中去. 例 如在极 限概念 教学 之前 , 过对 函数 图象 性质 通 的研究 , 解析 几何 中 曲线 切 线 的定 义 、 近 线 的特 性 渐

的作 用 , 以及 为 什 么 要 对 n N 的一 切 自然 数 都 成 >
样 一个 时 刻 , 与 A 接 近 到某 一 程 度 , 列 中在 这 个 n 数
使 他们 易懂 难 忘 , 而 牢 固 掌 握. 极 限概 念 的教 学 从 在
中主要 注意 以下 几个 问题 :
1 利 用 直 观 例 子 .
时 刻后 的各 项 , 不 会 突 破 这 个 程 度 . 定 义 的 精 确 都 为
个难 点 的突破 , 当经 历量 变— — 质变— — 巩 应
固三 个 阶 段 .
1 量 变 阶 段 .
这一 阶段 的时 间 长 , 要 是 为认 识 上 的飞 跃 ( 主 质

的极 限是否存 在来 加深 理解定 义 中 N
变) 作好数 量上 的准 备 , 加有 助 于概 念 形 成 的感 性 增
化 打 下 了基 础 .
3 逐 步 引 申, 层 深 入 . 层 朴素的观念 , 只是 对 极 限 的 表 面 的认 识 , 它 是 但
向纵深 发展 的基 础. 照 上 述 三 条 , 逐 步 向 学 生 指 对 可
在 教学 当 中 , 由下 面的 问题 谈起 : 甲 、 先 有 乙二容
的教学 , 分析 分母 值 趋 近 于 零 时 分 式 值 的 变化 情 况 ,
讲 述古 代数 学家祖 冲之对 圆周 率 的研 究 等等 , 学 使
生熟悉 并正 确理解 “ 穷大” “ 无 、 任意 小 ” 趋 向” “ 、“ 、 无

谈谈数列极限定义的教学

谈谈数列极限定义的教学

谈谈数列极限定义的教学谈谈数列极限定义的教学引言: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又严谨的学科,数学教学中,数列极限的定义是非常重要的一块知识点。

通过学习数列极限的定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列的发展趋势和规律,为后续学习数列的性质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文将从教学的角度,浅谈关于数列极限定义的教学。

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和定义,能够准确地描述数列极限的定义;2. 理解数列极限定义的意义和作用,认识到数列极限在数学中的重要性;3. 能够应用数列极限的定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突出数列极限的定义和概念,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数列极限;2. 解决学生在抽象概念上的困惑,帮助学生理解定义的内涵与外延;3. 针对数列极限的性质进行举例,加深学生对数列极限理论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与过程:1. 引入:教师可以通过带入一个具体的实例,如"小红每天跑步的路程可以用一个数列描述"来引入数列极限的概念。

学生可以想象小红每天跑的距离作为数列的一项,然后逐渐追问小红跑步的极限是多少,为什么会有极限等问题,从而引出数列极限这一概念的引入。

此时,教师可通过实例的引入来让学生感受到数列极限的存在和意义。

2. 数列极限的定义:教师可以通过展开具体事例的推断和讨论,引导学生慢慢逼近数列极限的定义。

首先,教师可以给出一个递推公式,如$a_n=1+\frac{1}{2^n}$来引入数列的概念,然后通过逐渐增加$n$的值,计算数列的项,讨论数列逐渐趋向的值,从而引出数列极限的定义。

这样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的计算中发现数列极限的存在和确定性。

3. 数列极限的性质与应用:经过数列极限定义的讲解,学生对数列极限的概念和定义有了一定的了解。

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例题讲解数列极限的一些基本性质和应用,如数列极限的有界性、夹逼准则等。

通过具体例题的分析和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实际问题,如数列极限在物理和经济领域的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列极限的实际意义。

关于数列极限定义教学的思考

关于数列极限定义教学的思考

能确定数列通项无限趋 近 A的事实 。
2颠倒 自变量 与因变量的因果关 系 .
有 限 归纳 很难 判 断 无 穷 的变 化 过
程 ,因为无论计算数列 的多少 项都不知
道在这 以后会发生什 么情 形 ,正如克莱 因所说 , 因为发现苹果是红 的 ,就断定 “ 所有 的苹果都是红 的 ,这 就是有 限归纳
数列 ) 以看成 以 自然数 为 自 可
变量 的函数 , ,7 X,∈ 描述通项 即 () n' N。 1 ̄ l t
‰无限接近 A的方法 不是 紧盯因变量 ‰
二 、 精俗 并用 ”的教学 过 “

我们 的 目的是 给学 生介 绍数列极 限
的变化 趋势 ,而是对数列通项提 出要求 I- (> 。然后寻找使得这个不等 x A n Ⅳ) . l
r ∞
我们用以下例子说 明这个问题 :
例 3 某公 司招 聘新职员 , 口 甲种 岗 位底薪是 10 0 0元 , , 月 每月加薪 20元 ; 0 乙种 岗位底薪是 6 0元 , 每半月加薪 0 月, 6 元, o 两种 岗位都是每半月发一次薪水。 可 能很 多 人会 很 直 观地 选 择 甲岗
增大时 , %无限趋于常数 。这个基于直
观 的极限概念看起来好像很清楚 ,也便
于理解 , 为什么需要另外建立严格 的 、 精
确的极 限概 念呢?我们可 以从两个方面
加以分析 , 破除学生的“ 旧俗” 观念 。 1 基本直观作出的判 断实 际上是一 .
种 “ 限 归 纳” 有
长快吗?我们 以列表来说明 从下表数据来看 , 到了第 2 2次发 薪 水时 , 乙岗位的薪酬就超过了甲岗位 。所 以说我们 的直觉是靠 不住 的。 “ 欲穷千里 目, 上一层楼 。 学生 自 更 ” 然开始动摇在以前概念基础上建立 的思 维方式 , 进而开始关注新概念 的学习 。

数学实验在数列极限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实验在数列极限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实验在数列极限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极限概念的引入使数学的概念更加抽象,形象地定义数学公式,从而推导出有用的结论。

它也是高等数学教学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实际应用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以数列极限概念为例,讨论实验在数列极限概念教学中的运用。

首先,我们应充分利用实验的优势。

实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概念,理解复杂的数学知识,运用数学模型。

实验可以非常直观地让学生明白极限概念考虑的知识点,特别是极限值在实际问题中的重要性,以及数列极限能够帮助研究者对不同问题给出有用的结论。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实验让学生进行实践,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数列极限的理解。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用具体的实例研究各种极限的概念,使用数学工具求解问题,从而使概念更加深入。

此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极限概念。

利用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极限概念,并理解为什么不同的序列极限是不一样的,以及怎样来判断极限的存在性。

利用实验,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极限的概念,并深入了解和实践极限的特性。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实验对于深入理解极限概念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数学抽象概念的实际作用和意义,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极限概念。

同时,学生通过实验还可以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数列极限教学探讨

数列极限教学探讨

把 或不 等式 ) 边 同取 极 限 , 两 这一 作 法 , 须 要 满 足 一 必 要点一: 当数 列 b 的极 限 不易 直 接计 算 时, 以考 虑 寻 找 满 足 定 求 得 , 一 个 等 式 ( . 可 个 条 件— — 两 端 的极 限均 存 在 , 则将 发生 错 误 , : 知 = 。 否 例 已 1 设 理 条 件 的 两 个 数列 与 b 通 过 计 算 数 列 与 b 间 接 计 算 数 列 b 的 , l = +i i a r ll m , 10矛 盾 . 导 致 错 误 的原 因 是 数 列 根 本 就 不存 则 = 而 极限.
21 00年 第 1期 9
SIN E&T C N L G F R TO CE C E H O O Y N O MA IN I
O高校讲坛 O
科技信■
数列极限教学探讨
向长 福 ( 曲靖 师范 学院数 学与 信息科 学学 院 云 南 曲靖 6 5 0 ) 5 0 0
【 摘 要】 数列极限是高等数 学教 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教师讲授这一部分 内容时感觉困难、 效果不好 ; 而学生学 习这一部分 内容 时逮 茫
方 面 , 列 极 限 是 高 等 数 学 的一 个 重 点 , 时 又 是 一 个 难 点 . 数 同 而 文献 [ ] 绍 了 数列 极 限 的夹 逼 定 理 ; 献 [ ] 出 了 给 出 了 数列 极 限 1介 文 2给


) > ) ( 0
分 :式 手(- 析公 : 一
・ ・ ・
争一 ≥m ・} 界 ( )/l  ̄-_ ・有 。 + ・ 下 {
又 一。 V + {c 毫 = 每≥
( 一 ’ 边 同取 极 限 , a 两 有1 i a r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极限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极限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极限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而数列的极限也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内容。

数列极限是数列中的一个重要属性,它描述了数列随着项数无限增加时所趋近的值。

本文将介绍数列的概念,解释数列极限的定义并探讨数列极限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一、数列的概念数列是由一系列实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

数列可以用公式或递归关系式表示,其中公式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递归关系式表示每一项与前一项之间的关系。

二、数列极限的定义数列极限是指当数列的项数趋近无穷大时,数列中的数值趋近的一个值。

设数列{an}表示一个数列,当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epsilon),存在一个正整数N,当n>N时,对应的数列项an满足|an - A|< ε,其中A为数列的极限。

三、数列极限的性质1. 数列极限的唯一性:若数列{an}的极限存在,那么它的极限是唯一的。

2. 有界性:如果数列{an}是有界的,那么它一定存在极限。

3. 数列极限的保号性:如果数列{an}的极限为A,且A>0(或A<0),那么从某一项开始,数列的项都大于0(或小于0)。

4. 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设{an}和{bn}分别是两个数列,且它们的极限分别为A和B,那么以下四个极限成立:- {an + bn}的极限为A + B;- {an - bn}的极限为A - B;- {an * bn}的极限为A * B;- {an / bn}的极限为A / B(当B≠0时)。

四、数列极限的计算方法1. 常见数列的极限:- 等差数列的极限为首项与末项的平均值;- 等比数列(公比小于1)的极限为0;- 等比数列(公比大于1)的极限为正无穷大或负无穷大。

2. 利用数列极限的性质进行计算:- 利用极限的保号性可以确定极限的正负性;- 利用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极限的计算。

3. 利用数列的局部性质进行计算:- 极限运算与局部性质:如果数列的部分项与极限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那么这两个数值可以互相替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ol.28No.3M ar.2012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第28卷第3期(下)2012年3月1极限概念的重要性以及教学“困难”的因素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系统中的基本元素,清晰准确的数学概念是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基石,也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必要条件.极限理论是微积分的理论基础和应用基础,贯穿于微积分课程教学的始终.而数列极限概念在极限理论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刻画数列极限概念的“ε—N ”语言,是一种高度概括抽象,复杂又逻辑结构严密的数学语言,它对变量的变化趋势给出了非常深刻的“动态”描述,简洁、清晰地刻画了极限概念的实质.因其逻辑结构复杂,所以初学者难以理解和掌握.一百多年来,极限概念的“ε—N ”语言已成为进入高等数学大门的难以逾越的障碍.这一教学内容安排在大学生刚进校的第一学期里,打击并挫伤了许多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极限的“ε—N ”语言之所以难以理解和掌握,主要原因是它具有辩证的抽象思维,且带有逻辑推理模式,加上无限逼近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非构造性的,即它是一非常规的高等级抽象概念,无论是研究的思维方式还是语言表达都与学习初等数学不同.主要体现在:(1)极限概念所表达的“动态”性;(2)“ε—N ”语言的简练和高度抽象性;(3)“ε—N ”语言在逻辑上的严密性.由于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其学习的方式方法往往还停留在学习初等数学阶段,习惯于常规的中低级、非构造性、无辩证的简单思维.极限概念与学生在中学所接触过的数学概念在研究的对象,刻画的内容,语言的抽象程度和语言逻辑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差别,于是用“ε—N ”语言定义的极限概念,常常使诸多学生感到困难,甚至束手无策,导致极限概念成为许多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拦路虎.2极限概念教学的现状目前,对极限概念教学的重要性以及困难基本达成共识,因此探索如何有效地进行极限概念的课堂教学一直是《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一个热点问题.目前在普通高等院校,对《高等数学》课程中极限概念的教学大多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案:法1不惜花费学时,让学生学好严格的极限理论,打好数学基础(适用于理工科多学时专业,如计算机科学等).该法将极限内容的教学一步到位,即在一开始就投入很大的精力和较多的学时,强化极限理论的教学,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极限理论基础和应用“ε—N ”语言的能力.使学生在《高等数学》的学习中具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为扎实地掌握后继内容和再学习奠定基础.一方面,它能加深对极限概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连续,可微,敛散,可积等概念,完成被称为“分析的算术化”的“ε—N ”极限理论.另一方面,只有真正掌握了“极限”的动态实质,才能更好的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系统地采用“ε—N ”语言教学对学生打下厚实的数学基础是必要的,这种教学方法是效仿苏联模式,一直被大多数院校采用(配套教材如同济大学数学系编写的《高等数学》).但目前由于高等教育以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学生的数学基础差距很大,另外为满足更多新学科学习及素质教育的要求,大量缩减学时,这种条件下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普通高等学校中难度较大.据调查了解,二本靠后及三本院校基本很难达到教学目标.往往是教师花费了很大力气,但能较好地掌握极限理论的学生面不广,大部分学生只能停留于能背诵“ε—数列极限概念教学问题探讨张洪光,王晓英(赤峰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内蒙古赤峰024000)摘要:数列极限概念是初学高等数学的学生难于理解不易掌握的概念,数列极限概念教学问题多年来一直是教学讨论的热点.本文在分析极限概念的特性和当前极限概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探索极限概念教学方法,提出了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的一些问题.关键词:数学概念;数列极限;“ε—N ”语言中图分类号:O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 (2012)03-0011-0411--N”语言的层面上,于是有了下面各种教改方案.法2先让学生直观地掌握极限概念及运算法则,以及求微分和积分的方法,后面再补严格极限理论这一课.该法在教学中,调整教材内容顺序,将极限教学分成两步进行.第一步先在描述性极限概念的基础上解决微积分计算,在讲解极限的描述性定义的基础上,对用“ε—N”语言给出的极限定义只做介绍,许多定理的结果依靠几何直观认可.第二步再反过头来补上极限的精确定义这一课.这种方法往往在进行第二步时仍会碰到很大困难,按照这个方案,依靠对极限的描述性定义的理解,虽然大部分学生在强化训练下能利用公式进行微积分的基本运算,但由于在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基础上无法讲透极限的基本理论,对于介绍性地给出的“ε—N”语言学生不理解,因此在处理涉及极限理论的问题和应用问题时就显现出较大的困难,原因在于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研究方法和表达方式上有很大的区别.法3不从“ε—N”定义入手,而从积分和微分的直观意义入手,先让学生认识微积分是什么,然后再用“ε—N”语言去更深刻地认识.法4干脆不讲严格的极限理论,只要求学生会求导数、算积分(一般适用于文史类专业).法5非标准分析的实无限教材的处理方法.法6张景中院士1984年提出的极限概念的非ε语言3极限概念教学的思考上面介绍的关于极限概念在教学过程中的处理方法,是教师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和适应群体,后几种方法正处在尝试过程中,总体来说各有利弊,哪种方法都不能完全彻底的解决极限教学“难”的问题.也就是说只在内容先后顺序,概念的体现方式上下功夫还不够,还应该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加以改进.对于学生来说,极限概念的“ε—N”语言的学习是全新的,是一种探索,而众所周知没有相应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任何探索都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必须把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对于掌握极限的概念,学生往往感到困难.造成这种困难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对极限概念所表达的内涵理解不深,二是对“ε—N”语言的表达逻辑不理解.笔者认为,极限概念的教学无论是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一个共同点是都需要解决在思维上从形象到抽象、在研究方法上从“静止”到“动态”,在语言表达上从粗略到严谨的飞跃.需要我们下功夫的是探索怎样进行课堂教学才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这种飞跃.反思教学中的经验和教训,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问题.3.1遵循认知规律,在描述性定义的教学上下功夫教育学中有一个原理,根据生物学家所提出的著名法则:“个体发育再现系统发育”.其含义一般地说是“个体重复群体的发展过程”.这个教育学原理至少大体上表明,在向学生讲授一门学问时,应当按照这门学问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微积分学形成的顺序是:积分→微分→微积分基本公式→微积分→矛盾→严格“ε—N”和“ε—δ”语言的极限→实数理论.也就是说在微积分创立之初,牛顿与莱布尼兹根本就不知道极限,更不知道什么极限的“ε—N”语言.但是他们不仅发明了微积分而且将其有效的应用于物理、天体等各方面.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矛盾再回头探索理论的严密性.首先微积分作为工具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故解决问题是核心,而严格是第二位的.而上面介绍的方法1的教学过程却要求他们倒过来学习,与认知规律正好相反,故学习难度加大.方法2、法3试图遵循这一法则加以改变,但受各种条件限制也很难达到预期教学效果.非ε教学法在尝试过程中.人们往往认为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学生在中学就有所接触,故较容易接受,困难仅仅在于“ε—N”语言的抽象性.但实际上,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掌握极限的描述性定义是掌握“ε—N”语言的前提.相当一部分学生之所以不能顺利地接受“ε—N”语言,其原因除了“ε—N”语言本身的高度抽象性以外,对极限的描述性定义没有深刻领会是一个主要原因.在保证概念严密性的情况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分析极限的描述性定义是非常必要的.尽管学生在中学阶段已经有了数列和极限的概念,但并不是所有同学对这些概念都非常清楚,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化为大众化教育的今天,能上大学的学生基础差别悬殊,本科录取线400多分到700多分不等,个别民族院校甚至200多分.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之间差距也非常明显,高考数学成绩在六、七十分甚至三、四十分的同学大有人在,多数学校的学生数学基础较薄弱.这种实际情况下应该先复习数列的概念,阐述n、a n的具体含义,深入的分析描述性定义中两个“无限”的动态过程.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是:“当n无限增大时,12 --a n 与常数a 无限接近,则称数列{a n }以a 为极限”.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疑提问引入极限思想,通过数学史上的经典问题如:惠子的“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的例子及刘徽的“割圆术”提出问题,这类问题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探索积极性,同时与微积分的发展历史相吻合,在问题的驱动下解释这两个“无限接近”的内涵.在分析了这些典型问题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无限接近”的各种不同形式,使学生首先在图形上对“无限接近”这种“动态”变化有一较清晰的认识.然后借助多媒体的视听效果演示数列{a n }的极限是a 的几何意义是:对任意小的半径ε,任意一个以a 为中心以ε为半径的邻域U(a,ε),数列{a n }中总存在一项a N ,在此以后的所有项a N +1,a N +2…它们在数轴上所有的点都位于a 的ε邻域U(a,ε)之中,至多能有N 个点a 1,a 2,…a N 在此领域之外.由于邻域半径ε可以任意小,所以数列{a n }中各项所对应的点a n 都无限聚集在点a 附近.这说明对于数列{a n }的第N 项之后的所有项都有和点a 紧密地“挤”在一起,不管邻域半径ε多么小,这个事实都不会改变.接下来通过区别“无限接近”、“越来越接近”、“不断接近”、“后项比前项更接近”等表述的含义,来突出极限的本质,从而强化对极限概念的理解.3.2正面剖析、反面强化数列极限的概念,深刻分析每一句话的具体含义与逻辑关系在描述性定义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给出数列{a n }以a 为极限的“ε—N ”语言定义,即:a n 与a 无限接近圳a n 与a 的距离无限小圳|a n —a|<任意给定的无论多么小的正数(设给定的正数为ε)圳|a n —a|<ε,前提条件是当n →∞时,而ε又是任意的,也就是说n 和ε都是变化的.如果每个ε都对应着N ,使N 相以后的所有项a n 都有|a n —a|<ε,且ε无限小都能找到对应的N ,a 就是数列{a n }的极限.于是数列{a n }以a 为极限用逻辑符号可表为:lim n →∞a n =a 圳坌ε>0,埚N ∈N +,坌n>N ,|a n —a|<ε.给出概念后进一步再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首先从正面分析每一句话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1)在“对任意给定的ε>0”这句话的“任意”与“给定”这两个词是很深刻的.所谓任意是对极限全过程来说.ε的作用在于衡量a n 与a 的接近程度.ε愈小,表示愈接近.ε仅限于正数,ε要取多小就可以取多小,不能有任何附加条件,即ε具有绝对任意性,这样才能有{a n }无限趋近于a ;所谓给定是对极限全过程的某个片断(瞬间)来说,ε一旦给出就必须是一个给定的正数,即ε具有相对固定性,从而不等式|a n —a|<ε表示数列{a n }无限趋近于a 的渐近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而可估算a n 与a 的接近程度.再者,ε既然可以是任意正教,那么2ε,3ε,ε2等同样也是任意正数,因此定义中的ε可以用2ε,3ε,ε2等代替.ε的这种二重性使数列极限的“ε-N ”定义从近似转化到精确,又能从精确转化到近似,这正是数列极限定量定义的精髓.(2)“埚N ∈N +”是指一定存在或一定能找到正整数N.强调N 的存在性,一般地说,N 随着ε的变小而变大,故可将N 记作N(ε),来强调N 依赖于ε.但这种写法并不意味N 是由ε唯一确定的.用什么方法去找N ,找出多大的N 才符合要求呢,这全由所给的ε而定,是局部的,ε相对固定性起作用.如何以ε找N ,还得看定义中后的一段话.(3)“坌n>N ,使得|a n —a|<ε”是指不等式|a n —a|<ε能成立的前提条件是不等式n>N 成立.而n>N 是指数列第N 项后的一切项,由于ε的任意性,不等式|a n —a|<ε便刻划了a n 与a 无限趋近的确切含义.所以“当n>N 时,使得|a n —a|<ε”这句话应理解为“在第N 项以后的一切项a n 与a 之差的绝对值小于ε”,这正是“当n 无限增大时,a n 无限趋势近于a 的确切含义.(4)由(3)便可解决如何根据所给的<ε找N 了,使得|a n —a|<ε成立的那个n ,便是我们所要找的那个N ,因此,这个N 可以是正好使得|a n —a|<ε的最小的项数.当然,由第N 项后的一切项都满足|a n —a|<ε,所以N 可以放大,但不能缩小,至于N 到底取多大,则由所给<ε确定.再从反面剖析,加深对“ε-N ”定义的理解.在教学中,可通过如下讨论:(1)在“ε-N ”定义中,能否去掉ε的任意性?即对于给定的ε>0,埚N ∈N +,当n>N 时,使得|a n —a|<ε成立,能不能说a n 以a 为极限;(2)在“ε-N ”定义中能否去掉ε的确定性?如果ε不确定,那么N 也就不能确定,这样便不能断定从某项起以后的所有项a n 都在领域U(a,ε)之中,这时无法找到N ,故不能断定a n 以a 为极限;(3)在“ε-N ”定义中,能否删去“埚N ∈N +”呢?如果删去,那么后面的那个不等式n>N 就没有意义了.这时,定义变为:“坌ε>0,使得|a n —a|<ε”,这说明:由ε的任意性得a n =a ,即数列{a n }只能是常数列{a},没有讨论的意义了;(4)在“ε-N ”定义中,不能将|a n -a|的绝对值符13--号去掉.因为这样不能保证a-ε<a n ;(5)lim n →∞a n ≠a 应如何用“ε-N ”语言定义;(6)数列{a n }不存在极限(发散)应如何用“ε-N ”语言定义.通过这样的讨论,强化了学生对数列极限概念条件理解的有效方法,使学生对概念的条件刻骨铭心,同时对概念的难点也有正确的认识.3.3合理搭建梯度,典型例题讲解,逐步深化教学一个学生能把概念背得滚瓜烂熟.并不一定表明他已获得概念,真正意义上的获得概念,就是运用概念作出判断和推理,能够根据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教学内容需要辅以例题强化,通过探索、剖析数列极限概念之后,可以推出以下题组:第一组辨析题:以下几种叙述与数列极限lim n →∞a n =a 定义是否等价,并说明理由:(1)坌ε≥0,埚N ∈N +,坌n>N ,|a n -a|<ε;(2)埚N ∈N +,坌ε>0,坌n>N ,|a n -a|<ε;(3)有无限多个ε>0,对每个ε,埚N ∈N +,坌n>N ,有|a n -a|<ε;(4)ε>0,有无限多个a n ,使|a n -a|<ε;(5)K ∈N +,只有有限个a n 位于区间(a-1,a+1K)之外;(6)K ∈N +,埚N ∈N +,n>N k ,有|a n -a|<1;(7)坌ε≥0,埚N ∈N +,坌n>N ,a n -a<ε.第二组讨论题:观察下列数列(只给出同项)是否收敛:(1)a n =sin n π3(2)a n =q n (|q|<1)(3)a n =n 2,n<10012n-1,n ≥10埚埚埚埚埚埚埚埚埚0第三组应用题:利用数列极限ε-N 定义证明下列极限:(1)lim n →∞1(2)lim n →∞2n 2+3 3.4作业反馈对作业题中的典型错误进行勘误、剖析是加深对概念理解的有效途径.由于作业题学生进行过思考,因此对理解、认识上的错误进行分析更具针对性.在大学课堂里,给学生留下充分的独立思考的空间是正确的,但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教师详细指导,合理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牢固掌握基础.对于数学科学而言,没有足够的习题强化不能真正的理解教学内容.通过详细讲解、例题示范及自主解答习题几个环节,既加深了学生对数列极限概念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如果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处理,学生对数列极限概念掌握就比较牢固,才能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真正把握概念的本质属性,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逐步提高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参考文献:〔1〕尤秀英.探索新生心理,构造模型教学[J].工科数学,1995(11):166-177.〔2〕王庚.论极限教学的解决方案[J].大学数学,2004,20(3):55-58.〔3〕范兴华,王文初.工科数学教学策略的实践及探索[J].大学数学,2005,21(2):32-34.〔4〕刘庆华,韩云瑞.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效果的几点思考[J].大学数学,2005,21(5):12-14.〔5〕王兵团,王秀娟,王秋媛.数学基础课教学改革初探[J].大学数学,2005,21(1):10-13.〔6〕萧树铁.高等数学改革研究报告[J].数学通报,2002,41(9):3-8.〔7〕同济大学.高等数学(上、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8〕张景中.从数学教育到教育数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9.〔9〕刘宗贵.非ε语言一元微积分[M].成都:四川都江堰教育学院.〔10〕龚升.简明微积分(第三版)[M].合肥: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7.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