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sim小常识
《multisim使用》课件
![《multisim使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7dc9d5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9.png)
MultiSim 的数字电路设计来自数字电路设计的基础 知识
数字电路设计需要掌握二 进制和逻辑门的运算特性 等。
MultiSim 的数字电路 设计流程
在 MultiSim 中设计数字电 路可以通过绘制逻辑图以 及进行仿真和分析来实现。
MultiSim 的数字电路 设计案例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四位计 数器,或使用 shift register 实现数据存储和移位等。
Multisim 使用 PPT 课件
欢迎来学习 Multisim 的使用!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介绍 Multisim 的基本操 作以及它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设计中的应用。
MultiSim 介绍
什么是 MultiSim
MultiSim 的应用场景
MultiSim 的核心功能
MultiSim 是一种电路设计软件, 可用于模拟和分析模拟电路和 数字电路。它由 National Instruments 公司开发。
MultiSim 的实现原理
MultiSim 的原理和算法
MultiSim 采用基于 SPICE 器件模型的算法,能够在多语言状态下运行,能够支持直流、交流、瞬态 响应等。
MultiSim 的实现方式和机制
MultiSim 是一款模拟电路软件,支持在电路的层次结构上进行设计,并实现了元件和信号的完美解 释。
1
模拟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
在 MultiSim 中设计模拟电路需要掌握电路基础知识、元件特性和信号处理等。
2
MultiSim 的模拟电路设计流程
在 MultiSim 中设计模拟电路可以通过绘制电路图和进行仿真分析实现。
3
MultiSim 的模拟电路设计案例
比如可以设计一个从电压源中分离直流电压的电路,或者设计一个反馈放大电路,等 等。
Multisim基础使用方法详解要点
![Multisim基础使用方法详解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df8233a58fb770bf78a55d0.png)
第2章Multisim9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内容2.1 直流工作点分析(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 )2.2 交流分析(AC Analysis)2.3 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2.4 傅立叶分析(Fourier Analysis)2.5 失真分析(Distortion Analysis)2.6 噪声分析(Noise Analysis)2.7 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 Analysis)2.8 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2.1 直流工作点分析直流工作点分析也称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的直流分析是在电路中电容开路、电感短路时,计算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即在恒定激励条件下求电路的稳态值。
在电路工作时,无论是大信号还是小信号,都必须给半导体器件以正确的偏置,以便使其工作在所需的区域,这就是直流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才能进一步分析电路在交流信号作用下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求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在电路分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2.1.1构造电路为了分析电路的交流信号是否能正常放大,必须了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设置得是否合理,所以首先应对电路得直流工作点进行分析。
在Multisim9工作区构造一个单管放大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各电阻和电容取值如图所示。
注意:图中的1,2,3,4,5等编号可以从Options---sheet properties—circuit—show all调试出来。
执行菜单命令(仿真)Simulate/(分析)Analyses,在列出的可操作分析类型中选择DC Operating Point,则出现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如图A所示。
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B。
1. Output 选项Output用于选定需要分析的节点。
左边Variables in circuit 栏内列出电路中各节点电压变量和流过电源的电流变量。
Multisim仿真基础篇-1
![Multisim仿真基础篇-1](https://img.taocdn.com/s3/m/5035f8d7d15abe23482f4dc1.png)
Help ---帮助
Help下拉菜单中的命 令及功能如下:
Multisim Help : 帮助主题目录。
Component Reference: 元器件帮助主题索引。 Release Notes:版本注释。 File Information:当前文件信息。 About Multisim…: 有关Multisim的说 明。
第1章 Multisim电路仿真软件简介
1.1 1.2 1.3 1.4 1.5 历史和现状 Multisim能干什么 特点和优势 网络资源 操作界面
1.1 历史和现状
Electronics Workbench (EWB)是加拿大IIT公
司于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推出的用于电路仿真与 设计的EDA软件,又称为“虚拟电子工作台”。
Show Grid :显示栅格。 Show Brder :显示图纸边框。 Show Page Bounds :显示图纸边界。 Ruler bars :显示表尺。 Status Bar : 显示状态条。 Design Toolbox :显示工程工具箱。 Spreadsheet View :显示电子数据表。 Circuit Description box:显示电路描述窗 口。 Toolbars :设置工具栏是否显示。 Grapher :打开图形窗口。
Run:运行仿真。 Pause:暂停仿真。 Instruments 选择仪器仪表。 Interactive Simulation Settings„ : 仿真参数设置。 Digital Simulation Settings… 仿真数字模型设置。 Analyses 选择电路仿真分析项目。 Postprocess…:后处理器设置和 运行。
Multisim的介绍
![Multisim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29802165ef7ba0d4b733b00.png)
对电路进行仿真运行,通过对运行结果的分 析,判断设计是否正确合理,是EDA软件的 一项主要功能。 为此,Multisim为用户提供了类型丰富的虚 拟仪器,可以从Design工具栏Instruments 工具栏,或用菜单命令(Simulation/ instrument)选用这11种仪表。
以标签Workspace为例,当选中该标签时,Pre ferences对话框如下图所示:
在这个对话窗口中有3个分项: 1.Show:可以设置是否显示网格,页边界以
及标题框。 2.Sheet size:设置电路图页面大小。 3.Zoom level:设置缩放比例。
二、使用Multisim实现电路仿真
3.取用元器件
3.选中相应的元器件: 在Component Family Name中选择74LS系列,在 Component Name List中选择74LS00。 单击OK按钮就可以选中74LS00,出现如下备选窗 口。 7400是四/二输入与非门,在窗口种的Section A/B /C/D分别代表其中的一个与非门,用鼠标选中其中 的一个放置在电路图编辑窗口中。
5. 通过改进、整合设计流程, 减少建模错误并缩短上市时间。
一、Multisim的基本操作
Multisim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元器件,并以开放的形式管理元器件,使得用户能够自己 添加所需要的元器件。
一、Multisim的基本操作
据此用户可以通过选择User数据库,进而对自建元器件进 行编辑管理。
在Multisim Master中有实际元器件和虚拟元器件,它们 之间根本差别在于:一种是与实际元器件的型号、参数值以及 封装都相对应的元器件,在设计中选用此类器件.
在元器件工具栏中,虽然代表虚拟器件的按钮的图标与该类实际 器件的图标形状相同,但虚拟器件的按钮有底色,而实际器件没有。
multisim教程
![multisim教程](https://img.taocdn.com/s3/m/dc439d90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cc.png)
multisim教程Multisim教程多年来,电子工程领域一直在迅速发展,为了简化电路设计和仿真过程以及提高工程师的效率,出现了许多电路仿真软件。
其中,Multisim是一款备受推崇的仿真软件之一。
本教程将介绍Multisim的基本特征、安装过程以及如何使用该软件来设计和仿真电路。
第一部分:Multisim简介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开发的一款强大的电路设计和仿真软件。
它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设计解决方案,可以帮助工程师从设计到测试阶段进行快速、精确的电路模拟和验证。
Multisim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 直观的界面和易于使用的功能:Multisim的用户界面设计简单,易于理解和操作,即使对于初学者来说也很容易上手。
2. 强大的仿真引擎:Multisim内置了强大的仿真引擎,可以对电路进行精确的仿真和验证。
它可以用于模拟各种电路类型,包括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混合电路等。
3. 多种元件库:Multisim提供了大量的元件库,包括模拟元件、数字元件、射频元件等。
用户可以轻松地在设计中使用所需的元件。
4. 集成直流和交流分析:通过Multisim,用户可以执行直流和交流分析来评估电路的性能,并对其进行优化。
5. 快速原型制作:Multisim支持原型制作功能,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快地验证和验证其设计。
第二部分:Multisim安装过程在开始使用Multisim之前,您需要先进行软件的安装。
以下是安装Multisim的基本步骤:1. 访问美国国家仪器(NI)公司的官方网站,并找到Multisim产品页面。
2. 下载Multisim安装程序并运行该程序。
3. 在安装向导中,选择您想要安装的Multisim版本(学生版、专业版等)。
4. 接受许可协议并选择安装路径。
5. 等待安装程序完成。
6. 完成安装后,您可以根据需要运行Multisim并进行注册。
请注意,安装Multisim可能需要一定的计算机配置和硬件容量。
multisim常用三极管
![multisim常用三极管](https://img.taocdn.com/s3/m/6096fc87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e9.png)
multisim常用三极管(原创实用版)目录1.Multisim 简介2.三极管的基本概念与工作状态3.Multisim 中三极管的设置方法4.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5.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方法6.参数抽取与 SPICE 参数7.总结正文一、Multisim 简介Multisim 是一种电子电路仿真软件,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领域。
它能够帮助工程师在设计电路时进行仿真实验,以验证电路的性能和可行性。
在 Multisim 中,三极管是一种常用的元器件,具有截止、放大和饱和三种状态。
二、三极管的基本概念与工作状态三极管,又称双极型晶体管,是一种三端元件,包括基极 (Base)、发射极 (Emitter) 和集电极 (Collector)。
根据电流放大系数不同,三极管可以分为两类:NPN 型和 PNP 型。
在电路中,三极管可以工作在不同的状态,如截止区、放大区(又称线性区)和饱和区。
三、Multisim 中三极管的设置方法在 Multisim 中,设置三极管主要涉及到静态工作点的选择和 SPICE 参数的设置。
1.静态工作点的选择: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需要设置好静态工作点。
静态工作点一般选在适中的 ic,选小了容易出现小信号失真,选大了会出现饱和失真。
因此,选在 1/2icm 左右比较合适。
2.SPICE 参数的设置:在 Multisim 中,三极管的 SPICE 参数有四十多个,而且与测试参数是不同的。
可以通过参数抽取从测试参数得到SPICE 参数。
双击元件打开特性窗口,选择 edit model,即可修改 SPICE 参数。
四、静态工作点的重要性静态工作点是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的关键参数,它直接影响到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如果静态工作点设置不当,可能导致电路出现失真或者无法正常工作。
五、设置静态工作点的方法设置静态工作点的办法是改变基极偏置电阻的数值。
在实际调试中,可以先用可调电阻调整,测量其数值,再选择合适的固定电阻替换。
第二章 multisim 基础知识
![第二章 multisim 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8e3d85c312b3169a451a43c.png)
Multisim 基本操作界面
演示滤波器电路的设计过程: 打开文件; 添加元器件;
仿真;
保存文件;
(1)叠加定理 在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可以看成是电路 中每一个独立电源单独作用于电路时,在该支路产生的电 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电路仿真示例(思考右边电路的结果)
(2)戴维南定理
对于任意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线性受控源的单口网络(二 端网络),都可以用一个电压源与电阻相串联的单口网络 (二端网络)来等效。 这个电压源的电压,就是此单口网络(二端网络)的开路电 压,这个串联电阻就是从此单口网络(二端网络)两端看进 去,当网络内部所有独立源均置零以后的等效电阻。
(3)互易定理
对于一个仅含线性电阻的电路,在单一激励下产生的影
响,当激励响应互换位置时,其比值保持不变。
(4)暂态响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区别于稳态响应,由于很多电子元件,他们的各种信号值 是在不停变化的,当给定一个时间或者具体条件,可以求 出当时系统的暂态响应。而稳态响应是指当足够长的时间 之后,系统对于固定的输入,有了一个较为稳定的输出。 打个比方,变压器的输入输出线圈中,刚通电的时候,由 于电流的突然变化,会产生很大的磁场,并产生阻碍电流 变化的电场,电流会受到限制。但只要时间足够长,线圈 只不过是一条导线,电流还是会等于电压除以电阻。前者 测出来的,是某时刻的暂态响应,后者则是稳态响应。
(5)串联谐振
在电阻、电感及电容所组成的串联电路内,当容抗CX与感 抗LX相等时,即CX=LX,电路中的电压U与电流I的相位相 同,电路呈现纯电阻性,这种现象叫串联谐振。当电路发 生串联谐振时,电路中总阻抗最小,电流将达到最大值。
Multisim基础使用方法详解
![Multisim基础使用方法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e8b868bdd3383c4ba4cd20a.png)
第2章Multisim9的基本分析方法主要内容2.1 直流工作点分析(DC Operating Point Analysis )2.2 交流分析(AC Analysis)2.3 瞬态分析(Transient Analysis)2.4 傅立叶分析(Fourier Analysis)2.5 失真分析(Distortion Analysis)2.6 噪声分析(Noise Analysis)2.7 直流扫描分析(DC Sweep Analysis)2.8 参数扫描分析(Parameter Sweep Analysis)2.1 直流工作点分析直流工作点分析也称静态工作点分析,电路的直流分析是在电路中电容开路、电感短路时,计算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即在恒定激励条件下求电路的稳态值。
在电路工作时,无论是大信号还是小信号,都必须给半导体器件以正确的偏置,以便使其工作在所需的区域,这就是直流分析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才能进一步分析电路在交流信号作用下电路能否正常工作。
求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在电路分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2.1.1构造电路为了分析电路的交流信号是否能正常放大,必须了解电路的直流工作点设置得是否合理,所以首先应对电路得直流工作点进行分析。
在Multisim9工作区构造一个单管放大电路,电路中电源电压、各电阻和电容取值如图所示。
注意:图中的1,2,3,4,5等编号可以从Options---sheet properties—circuit—show all调试出来。
执行菜单命令(仿真)Simulate/(分析)Analyses,在列出的可操作分析类型中选择DC Operating Point,则出现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如图A所示。
直流工作点分析对话框B。
1. Output 选项Output用于选定需要分析的节点。
左边Variables in circuit 栏内列出电路中各节点电压变量和流过电源的电流变量。
multisim的元器件库
![multisim的元器件库](https://img.taocdn.com/s3/m/a5fff24e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2.png)
multisim的元器件库语:随着大一同学们的学习逐渐深入,慢慢需要开始学习专业相关课程,而其中经常要用到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些刚开始在软件Multisim中经常用到的部分。
一.multisim的元器件库multisim10提供了丰富的元器件库,元器件库栏图标和名称如图所示。
(下面仅介绍一开始最常用的5个)1. 电源/信号源库电源/信号源库包含有接地端、直流电压源(电池)、正弦交流电压源、方波(时钟)电压源、压控方波电压源等多种电源与信号源。
2. 基本器件库基本器件库包含有电阻、电容等多种元件。
基本器件库中的虚拟元器件的参数是可以任意设置的,非虚拟元器件的参数是固定的,但是可以选择的。
3. 二极管库二极管库包含有二极管、可控硅等多种器件。
二极管库中的虚拟器件的参数是可以任意设置的,非虚拟元器件的参数是固定的,但是是可以选择的。
4. 晶体管库晶体管库包含有晶体管、FET等多种器件。
晶体管库中的虚拟器件的参数是可以任意设置的,非虚拟元器件的参数是固定的,但是是可以选择的。
5. 模拟集成电路库模拟集成电路库包含有多种运算放大器。
模拟集成电路库中的虚拟器件的参数是可以任意设置的,非虚拟元器件的参数是固定的,但是是可以选择的。
二. multisim仪器仪表库1.数字多用表是一种可以用来测量交直流电压、交直流电流、电阻及电路中两点之间的分贝损耗,自动调整量程的数字显示的多用表。
2.函数信号发生器是可提供正弦波、三角波、方波三种不同波形的信号的电压信号源。
用鼠标双击函数信号发生器图标,可以放大的函数信号发生器的面板。
3.瓦特表用来测量电路的功率,交流或者直流均可测量。
用鼠标双击瓦特表的图标可以放大的瓦特表的面板。
电压输入端与测量电路并联连接,电流输入端与测量电路串联连接。
4.示波器用来显示电信号波形的形状、大小、频率等参数的仪器。
5.波特图仪可以用来测量和显示电路的幅频特性与相频特性,类似于扫频仪。
Multisim简介与使用
![Multisim简介与使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5bcd98e87101f69e3195bb.png)
目录1 Multisim 12简介及使用 (1)1.1 Multisim简介 (1)1.1.1 Multisim概述 (1)1.1.2 Multisim发展历程 (2)1.1.3 Multisim 12的特点 (3)1.2 Multisim 12的基本界面 (4)1.2.1 Multisim 12的主窗口界面 (4)1.2.2 Multisim 12的标题栏 (5)1.2.3 Multisim 12的菜单栏 (5)1.2.4 Multisim 12的工具栏 (6)1.2.5 Multisim 12的元件库 (7)1.2.6 Multisim 12的虚拟仪器库 (8)1.3 Multisim 12的使用方法与实例 (9)1Multisim 12简介及使用1.1Multisim简介1.1.1Multisim概述NI Multisim是一款著名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与NI Ultiboard同属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电路设计软件套件。
是入选伯克利加大SPICE项目中为数不多的几款软件之一。
Multisim在学术界以及产业界被广泛地应用于电路教学、电路图设计以及SPICE模拟。
Multisim是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我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容,这样我们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
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1.1.2Multisim发展历程Multisim 电路仿真软件最早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IIT)于20世纪80年代末推出的一款专门用于电子线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平台(Electronics Workbench,EWB)。
multisim8使用简介
![multisim8使用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4d92b38376baf1ffc4fad13.png)
1.1 Multisim8基本功能及操作1.1.1 概述Multisim是一种交互式电路模拟软件,是一种EDA仿真工具,它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元件库和功能齐全的各类虚拟仪器,主要用于对各种电路进行全面的仿真分析和设计。
Multisim提供了集成化的设计环境,能完成从原理图设计输入、电路仿真分析和电路功能测试等工作。
当需要改变电路参数或电路结构仿真时,可以清楚的观察到各种电路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用Multisim进行电路的仿真,实验成本低、速度快、效率高。
Multisim8提供了广泛的元器件,有数千个元器件的模型:从无源器件到有源器件、从模拟器件到数字器件、从分立元件到集成电路,还可以自己添加新元件。
Multisim8提供的虚拟电子设备种类齐全,有直流电源、交流电源、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频谱仪、失真度仪、网络分析和逻辑分析仪等,操作这些仿真仪器如同操作真实设备一样。
在Multisim8环境下,电路的修改调试方便,可直接打印输出实验数据、实验曲线、电路原理图等。
在正式使用Multisim8进行电路实验仿真之前,首先应当了解Multisim8的基本界面、操作方法、元器件库、仪器仪表等。
1.1.2 基本界面鼠标左键双击启动Multisim8,出现如图1-1-1所示的界面。
该界面主要由菜单栏、工具栏、元器件栏、仪表栏、状态栏和仿真开关等部分组成。
元器件栏存放了各种电路元器件,这些元器件按类别分成不同的库存放,比如信号源库、基本元件库、二极管库、三极管库、模拟器件库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调用其中的元器件。
仪器仪表栏专门用来存放各种常见的电子仪器和测试仪表,比如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万用表、频谱仪等。
这些虚拟仪器仪表与实际的仪器仪表有着相同的面板和调节旋钮,使用起来并不陌生。
电路工作区是基本界面的中心区域,工作区就像实验室的实验台,可以将元器件和仪器仪表放到工作区,然后根据需要连接起来,设计出需要的电路后单击仿真电源开关,Multisim8系统开始对电路进行仿真和测试,通过连接在电路中的仪器仪表可以很方便的观测到电路的测试结果。
第一讲 Multisim基本操作
![第一讲 Multisim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9a3f7c8384868762caaed557.png)
原始图像
顺时针旋转90°
逆时针旋转90°
水平翻转
垂直翻转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1.2.4 文本基本编辑
对文字注释方式有两种:直接在电路工作区输 入文字或者在文本描述框输入文字,两种操作方式 有所不同。 1. 电路工作区输入文字 单击Place/Text命令或使用Ctrl+T快捷操作,然 后用鼠标单击需要输入文字的位置,输入需要的文 字。用鼠标指向文字块,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 菜单中选择Color命令,选择需要的颜色。双击文字 块,可以随时修改输入的文字。
1.3.3 导线
1.3.3 导线 主要涉及的操作有:导线的形成、导线的删除、 导线颜色设置、导线连接点、在导线中间插入元器件。 1.3.4 输入/输出 单击Place / HB/SB Connecter命令,屏幕上会出现 输入/输出符号: ,将该符号与电路的输入/输出 信号端进行连接。子电路的输入/输出端必须有输入/ 输出符号,否则无法与外电路进行连接。
Multisim10是IIT(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公司推出Multisim2001之后的Multisim最新版本。 Multisim10提供了全面集成化的设计环境,完成从原 理图设计输入、电路仿真分析到电路功能测试等工作。 当改变电路连接或改变元件参数,对电路进行仿真时,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各种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Multisim10简介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Multisim10简介
Multisim是加拿大图像交互技术公司
Text in here
(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简称IIT公司)推出 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
第一讲 Multisim基本操作
![第一讲 Multisim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9a3f7c8384868762caaed557.png)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1.3.1 元器件
2. 选中元器件:鼠标点击元器件,可选中该元器件。 3. 元器件操作:选中元器件,单击鼠标右键,在菜单中 出现下列操作命令: Cut:剪切 Copy:复制 Flip Horizontal:选中元器件的水平翻转; Flip Vertical:选中元器件的垂直翻转; 90 Clockwise:选中元器件的顺时针旋转 90°; 90 CounterCW:选中元器件的逆时针旋 转90°; Color:设置器件颜色 Edit Symbol:设置器件参数 Help:帮助信息
Multisim10是IIT(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ies) 公司推出Multisim2001之后的Multisim最新版本。 Multisim10提供了全面集成化的设计环境,完成从原 理图设计输入、电路仿真分析到电路功能测试等工作。 当改变电路连接或改变元件参数,对电路进行仿真时, 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各种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1.2.4 文本基本编辑
2. 文本描述框输入文字 利用文本描述框输入文字不占用电路窗口,可 以对电路的功能、使用说明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可 以根据需要修改文字的大小和字体。单击 View/Circuit Description Box命令或使用快捷操作 Ctrl+D,打开电路文本描述框,在其中输入需要说明 的文字,可以保存和打印输入的文本。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1.3.2 电路图
选择菜单Options栏下的Sheet properties命令,出 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每个选项下又有各自不同的对 话内容,用于设置与电路显示方式相关的选项。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系
1.3.2 电路图
2第一讲-Multisim10基础
![2第一讲-Multisim10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cbb28f0856a561252d36fb0.png)
图1.3.7 Display(显示)对话框
(6)改变元器件的颜色
电路创建的基础
鼠标右键
图1.3.8 元器件颜色选择框
1.3.2 导线的操作
1. 导线的连接
鼠标指向一个元器件的端点, 使其出现一个小圆点, 按下鼠标左键并拖曳出一根导线,
电路创建的基础
拉住导线并指向另一个元器件的端点使其出现小圆点, 释放鼠标左键,则导线连接完成。 连接完成后,导线将自动选择合适的走向,不会与 其他元器件或仪器发生交叉。
图1.2.53 NPN型三极管选型
5. 模拟集成电路库
Multisim的基本界面
模拟集成电路库的图标及功能如图所示。 模拟集成电路库中的虚拟器件的参数是可以任
意设置的,非虚拟元器件的参数是固定的,但
是是可以选择的。
图1.2.54 模拟集成电路库的图标及功能
Multisim的基本界面
图1.2.55 运算放大器引脚说明
图1.3.1 电容库对话框
2. 选中元器件
电路创建的基础
• 选中一个元器件:鼠标左键单击该元器件。 • 选中一组元器件:用鼠标拖曳形成一个矩形区域, 同时选中在该矩形区域内包围的一组元器件。 • 取消某一个元器件的选中状态,单击电路工作区的 空白部分。
3. 元器件的移动
电路创建的基础
用鼠标: • 用鼠标拖曳该元器件。 • 移动一组元器件。 用箭头: • 选中元器件后,也可使用箭头键使之作微小的移动。
逻辑分析仪 频谱分析仪
函数信号发生器 安捷伦信号发生器
字信号发生器
测量探针
泰克仿真示波器
图1.4.1 仪器仪表库的图标及功能
1.4.1 仪器仪表的基本操作 1. 仪器的选用与连接 •
1第一讲-Multisim10基础
![1第一讲-Multisim10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584ad155e518964bcf847cc5.png)
窗口
图1.2.2 multisim的12个主菜单
图1.2.3 multisim的工具栏
1. File(文件)菜单
• Open:打开一个己存在的*.msm、 *.ewb或*.utsch等格式的文件。 • Save:将电路工作区内的文件以 *.msm的格式存盘。 • Print Options: Print Circuit Setup:打印电路 Print Instruments:打印电路工作区内的 仪表。
EDA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电子设计自动化
三个发展阶段 传统的设计方法 CAD(计算机辅助设计) EDA
内容提要
Multisim 10仿真软件是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
设计与分析的基础。
1. Multisim 10简介,
2. Multisim的基本界面与操作方法 , 3. Multisim的电路创建的基础, 4. Multisim的仪器仪表的使用, 5. Multisim的电路分析方法。
Multisim的基本界面
图1.2.15 Simulate(仿真)菜单
6. Transfer(文件输出)菜单
• Transfer to Ultiboard:
Multisim的基本界面
将电路图传送给Ultiboard 10。 • Transfer to Ultiboard 9 or earlier: 将电路图传送给Ultiboard 9或更早版本。 Export to PCB Layout: 将电路 图传送给 PCB设计软件。 • Forward Annotate to Ultiboard 10 : 将电路元件注释变动传送到Ultiboard 10 。 Forward Annotate to Ultiboard 9 or earlier: 将注释变动传送到Ultiboard 9或更早版本。 Backannotate from Ultiboard: 从 Ultiboard返回的变更。 • Highlight Selection in Ultiboard: 图1.2. 16 Transfer(文件输出)菜单 高亮显示选中元件 •Export Netlist: 输出网表
Multisim10基本操作
![Multisim10基本操作](https://img.taocdn.com/s3/m/a1b344a2b0717fd5360cdc54.png)
4)Tigger(触发) ) (触发) 触发方式主要用来设置X轴的触发信号、触发电平及边沿等。 Edge(边沿):设置被测信号开始的边沿,设置先显示上 升沿或下降沿。 Level(电平):设置触发信号的电平,使触发信号在某一 电平时启动扫描。 触发信号选择:Auto(自动)、通道A和通道B表明用项应 的通道信号作为触发信号;ext为外触发;Sing为单脉冲触发; Nor为一般脉冲触发。
28
5) 四通道示波器(4 Channel Oscilloscope) ) 四通道示波器( ) 四通道示波器与双通道示波器的使用方法和参数调整方式完 全一样,只是多了一个通道控制器旋钮 道位置,才能对该通道的Y轴进行调整。 ,当旋钮拨到某个通
29
6 )波特图仪(Bode Plotter) 波特图仪( ) 利用波特图仪可以方便地测量和显示电路的频率响应,波特 图仪适合于分析滤波电路或电路的频率特性,特别易于观察截止 频率。需要连接两路信号,一路是电路输入信号,另一路是电路 输出信号,需要在电路的输入端接交流信号。
放置元器件 连接点 连接线 总线 连接器 从文件中放置分层模块 新建分层模块 用分层模块来取代 新建子电路 用子电路取代 多页电路 合并总线 注释 放置文字 放置图形 放置标题信息栏
13
5. Simulate(仿真)菜单 (仿真)
运行 暂停 仪表 仿真交互设置 数字仿真设置 选择仿真方法 电路仿真错误记录/检查数据 跟踪 装载仿真设置 保存仿真设置 VHDL 仿真 观察属性对话框 方向观察 清除仪器数据 全局元件误差对话框设置
1
Multisim 10简介
NI Multisim10是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National Instruments)最新推出的Multisim最新版本。 目前美国NI公司的EWB的包含有电路仿真设计的 模块Multisim、PCB设计软件Ultiboard、布线引擎 Ultiroute及通信电路分析与设计模块Commsim4个部 分,能完成从电路的仿真设计到电路版图生成的全过 程。这4个部分相互独立,可以分别使用。
Multisim基础知识资源
![Multisim基础知识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019bcd99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ce.png)
Multisim资源整合multisim介绍 (1)multisim软件下载 (2)multisim教程 (3)multisim常见问题 (4)multisim软件使用技巧 (5)multisim软件应用 (5)multisim推荐下载 (9)multisim介绍名片介绍Multisim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Windows为基础的仿真工具,适用于板级的模拟/数字电路板的设计工作。
它包含了电路原理图的图形输入、电路硬件描述语言输入方式,具有丰富的仿真分析能力。
工程师们可以使用Multisim交互式地搭建电路原理图,并对电路进行仿真。
Multisim提炼了SPICE仿真的复杂内容,这样工程师无需懂得深入的SPICE技术就可以很快地进行捕获、仿真和分析新的设计,这也使其更适合电子学教育。
通过Multisim和虚拟仪器技术,PCB设计工程师和电子学教育工作者可以完成从理论到原理图捕获与仿真再到原型设计和测试这样一个完整的综合设计流程。
Multisim发展简介加拿大EWB (Electrical Workbench)EWB4.0 EWB5.0 EWB6.0 Multisim2001 Multisim 7 Multisim 8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Multisim 9 Multisim 10 Multisim 11 目前在各高校教学中普遍使用Multisim10.0,网上最为普遍的是Multisim 10.0,NI于2007年08月26日发行NI系列电子电路设计软件,NI Multisim v 10作为其中一个组成部分包含于其中。
multisim软件下载multisim 11.0下载/download/multisim-11-0-ic-95016.htmlmultisim 10.0下载/download/ultiboard7-110-ic-48719.htmlMultisim2001汉化破解版下载/download/multisim2001--ic-95028.htmlNI Multisim和NI Ultiboard评估软件(专业版)下载/ebook-98054.htmlMultisim简体中文汉化包下载/ebook-98182.htmlmultiSIM-7-试用版安装程序-109M.zip/download/multisim-7-109m-zip-ic-4881.html电路仿真软件NI.MULTISIM11.0专业破解版共享下载/icview-387546-1-1.htmlMultisim 11.0注册机下载/download/multisim-rar-ic-53575.htmlmultisim 12 汉化包下载/download/chinese-zip-ic-109127.htmlMultisim 11.0加破解及汉化补丁/download/multisim11-0-rar-ic-50174.htmlLabVIEW的multisim工具包/download/lv_multisim_toolkit-zip-ic-103089.htmlMultisim 12 仿真电路设计分析系统的注册器/download/multisim12-0-rar-ic-105987.htmlMultisim12.0注册机/download/multisim12-0-rar-ic-105987.html multisim教程《从零开始学电路仿真Multisim与Protel技术》 258页46.3M /icview-152953-1-1.htmlmultisim视频教程:利用ADI版本的Multisim来仿真设计模拟电路/video/adi/2012-03-05/108457.htmlMultisim应用教程下载-138页-16.1M.pdf/download/multisim-138-16-1m-pdf-ic-4898.htmlmultisim视频教程下载-3.9M-精品.exe/download/multisim-3-9m-exe-ic-4909.htmlMultisim 2001电路设计及仿真入门与应用/download/multisim-nbsp-2001--ic-59264.htmlmultisim仿真实例资料/download/multisim-rar-ic-12876.htmlMultisim 2001 软件的使用教程下载/download/multisim-2001--ic-32035.htmlmultisim教师手册/download/multisim-pdf-ic-46347.htmlMultisim官方使用手册/download/multisim-pdf-ic-73225.htmlMultisim2001教程548页46.0M/download/multisim2001-548-46-0m-pdf-ic-80072.htmlMultisim7教程/download/multisim7-rar-ic-6416.htmlMultisim11.0电路仿真软件经典教程/download/multisim-pdf-ic-94571.html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_10.0速成/icview-296182-1-1.htmlmultisim入门指导/download/multisim-pdf-ic-90661.htmlmultisim基础教程/download/multisim-rar-ic-96026.htmlMultisim实验指导书/download/multisim-rar-ic-43095.html《电子设计从零开始》清华大学出版社/download/21ic-code-ic-72507.html multisim常见问题如何添加multisim元件库/download/-multisim-docx-ic-108949.html新手求教,multisim中怎么添加AD633/icview-390633-1-1.htmlMultisim 11.0使用心得,请高手一起讨论~~!!/icview-356952-1-1.html求助:怎么在multisim仿真软件中增加元件啊?/icview-282340-1-1.htmlmultisim与altium designer的转换/icview-339935-1-1.htmlMultisim、protel和proteus区别对比/icview-344948-1-1.html使用Multisim10仿真译码器时出现了个怪问题/icview-323070-1-1.html请教一个有关multisim中三极管的放大倍数问题/icview-340297-1-1.html求助:关于MULTISIM仿真中探针和电流探针的疑问/icview-358314-1-1.html用multisim仿真LM324,结果为什么不考虑电源电压?/icview-381669-1-1.htmlmultisim里所有的运放都有仿真模型吗?/icview-312599-1-1.html谁讲解下multisim中的MOSFET?/icview-155280-1-1.htmlMultisim 步长交互式仿真设置失败/icview-401095-1-1.html请问Multisim 如何做交流分析?/icview-400279-1-1.htmlmultisim软件使用技巧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使用技巧集合/download/-multisim-zip-ic-80851.htmlmultisim经典学习例子全集/icview-253281-1-1.html如何更好的正确的使用MULTISIM/download/multisim-ppt-ic-93570.html安装破解汉化Multisim10.1文档说明multisim破解包,激活码/download/-multisim10-1-doc-ic-19418.htmlMultisim零件速查表,帮你快速找到零件/download/multisim-pdf-ic-106241.html官方Multisim元件库资料/download/multisim-zip-ic-106895.html multisim软件应用(更多multisim应用/so.php?stype=doc&t1=&keyword=multisim)数字电钟,multisim文件/download/21ic-code-ic-91171.html基于Multisim的数字钟实验电路的设计与仿/app/rf/201212/155225.htm基于Multisim的VHDL建模与仿真/app/power/201210/147985.htmMultisim10单片机在数字电路中的应用/app/eda/201209/141172.htm基于Multisim八音阶电子琴的设计与仿真/app/eda/201208/140591.htmMultisim在电子线路中的应用介绍/app/eda/201208/137023.htm基于Multisim 10的晶闸管调光电路的设计与仿真分析/app/power/201208/135058.htm基于Multisim的数字时钟设计/app/analog/201208/135055.htm基于Multisim10的差分放大电路温漂分析/app/analog/201207/132001.htm基于Multisim2001软件的电子密码锁设计/app/ce/201207/131327.htmMultisim在电子电路教学中的应用/app/eda/201207/130865.htm基于Multisim 10的射频LNA仿真和设计/app/rf/201206/130178.htm结合电子技术课程中典型电路对Multisim应用说明方案/app/eda/201206/127191.htm大学物理实验RC电路时间常数的Multisim仿真测试/app/power/201206/126733.htmRLC串联电路谐振特性的Multisim仿真/app/power/201206/125613.htmMultisim在三相电路基本要点的概括/app/eda/201204/118869.htm中周模型在Multisim中的实现/app/power/201204/118286.htmMultisim在三相电路中的应用/app/power/201204/118284.htmMultisim 10在模电教学中的应用/app/analog/201204/114179.htm基于Multisim 10的16路竞赛抢答器设计与仿真/app/eda/201203/110286.htm基于Multisim的电子线路分析与仿真/app/power/201203/109314.htmMultisim在电子线路中的应用指南/app/eda/201111/99296.htm基于Multisim的电子技术课程虚拟实验环境创设/app/test/201109/94355.htm三态门逻辑功能的Multisim仿真方案/app/eda/201109/94173.htmMultisim10在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中的应用/app/analog/201109/93561.htm基于Multisim 10的差动放大电路仿真分析/app/analog/201108/92290.htmMultisim 10在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的应用/app/eda/201108/91420.htm分压-自偏压共源放大电路的Multisim仿真研究/app/power/201108/90411.htm基于Multisim的负电阻特性分析及应用/app/power/201107/88470.htm基于Multisim10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研究/app/control/201107/87520.htm用Multisim分析二阶低通滤波器电路/app/power/201104/81176.htm用Multisim 仿真分析数据选择器的工作过程/app/eda/201103/78079.htm基于NI Multisim 1O的函数发生器设计与仿真/app/analog/201102/77343.htmMultisim 10在差动放大电路分析中的应用/app/power/201102/75691.htm基于Multisim 10的矩形波信号发生器仿真与实现/app/analog/201101/75145.htm基于Multisim的彩灯控制系统的仿真/app/opto/201012/72123.htmMultisim 10在模拟电路实验中的应用及研究/app/power/201010/67272.htmMultisim在触发器工作波形分析中的应用/app/analog/201010/67204.htm基于Multisim 10的十字路口交通灯控制器的设计与仿真/app/control/201008/63118.htm基于Multisim 9的数字电子钟设计与仿真/app/analog/201007/61691.htm详解Multisim 10仿真实验步骤/app/mcu/201006/60150.htmNI Multisim的十大教学特性/app/test/201002/53862.htm从PSPICE过渡至NI Multisim:教程/app/test/201002/53857.htmMultisim在电子线路实验教学中的应用/app/eda/201001/53215.htmProtel 99 SE制板Multisim 8仿真电路/app/eda/200909/48073.htm利用Multisim10中的MCU模块进行单片机协同仿真/app/mcu/200908/46498.htm基于Multisim的差分放大电路仿真分析/app/analog/200907/44936.htmMultisim在脉宽调制高亮LED驱动电路仿真应用/app/opto/200906/43909.htm利用LabVIEW Multisim连接工具包(ß版)实现Multisim自动化简介/app/test/200902/32849.htmmultisim推荐下载(更多multisim下载:/index.php?act=search.index&keyword=multisim&main_id=)NI Multisim电路设计应用/ebook-97242.htmlNI Multisim之实用教学理念/ebook-97245.htmlNI Multisim电路设计应用/ebook-97242.html使用NI Multisim 优化电路设计性能/ebook-97246.html新版multisim元件库/download/multisim-rar-ic-104810.html最新Multisim用户数据库/download/multisim11-0-rar-ic-109077.html基于Multisim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仿真/download/-multisim-pdf-ic-28479.html基于NI Multisim 10的电子电路计算机仿真设计与分析/download/-multisim10-pdf-ic-106240.html一种50HZ十点的过零检测电路/download/21ic-code-ic-106199.html基于Multisim10和KeilC51的单片机仿真/download/-multisim10-keilc51-rar-ic-91213.htmlmultisim下的三角波发生器设计/download/21ic-code-ic-106679.html。
multisim元件使用说明
![multisim元件使用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82052d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a.png)
multisim元件使用说明
Multisim是一个流行的电路仿真软件,用户可以通过它来设计和模拟电路。
以下是一些关于如何在Multisim中使用元件的基本说明:
1. 选择元件:在Multisim的元件库中,你可以找到各种类型的元件。
你可以通过点击主界面的“元件”图标来打开元件库。
在元件库中,你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或者浏览不同的分类来找到你需要的元件。
2. 放置元件:找到你需要的元件后,只需单击该元件,然后将其拖到电路编辑窗口中即可。
你可以通过单击并拖动来旋转或移动元件。
3. 修改元件参数:双击元件,你就可以看到它的属性设置窗口。
在这里,你可以修改元件的各种参数,比如电阻的阻值,电容的容量,电感的匝数等。
4. 连接元件:要将元件连接起来,只需单击并拖动连接线。
你可以在需要拐弯的地方再次单击来改变导线的方向。
要断开导线,只需单击导线的任意一处,然后按“Delete”键即可。
5. 设置电源和接地:要在电路中添加电源,只需单击主界面的“电源”图标,然后将其拖到电路中。
同样地,要添加接地,只需单击“接地”图标并将其拖到电路中。
6. 运行仿真:完成电路设计和元件放置后,你可以通过点击主界面的“仿真”按钮来运行仿真。
仿真结果会显示在主界面的“仿真结果”窗口中。
以上就是在Multisim中使用元件的基本步骤。
对于更高级的使用,比如创建自己的元件模型,或者使用Multisim的强大分析工具,你需要进一步学习Multisim的高级功能。
第二讲 Multisim__概述
![第二讲 Multisim__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db2800380912a21614792957.png)
模 TTL 元 件 族 CMOS 拟 元 件 族
混 合 元 件 族
其 他 数 字 元 件 族
指 示 元 件 族
电 源 元 件
其 他 类 元 件
机 先 进 外 围 设 备 库 射 电 频 类 元 元 件 件 族 族
单 片 机 芯 片
放 置 层 次 电 路 块
放 置 总 线
元 件 族
第1章 Multisim概述 章 概述
1.3 操作示例
前面介绍了Multisim10的主要窗口、菜单系 的主要窗口、 前面介绍了 的主要窗口 统及其功能。 统及其功能。下面通过一个二极管限幅电路的 实例介绍电路仿真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 实例介绍电路仿真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方法。
第1章 Multisim概述 章 概述 操作示例 二极管限幅电路
一些关于电路图的基本操作功能, 一些关于电路图的基本操作功能, 如:元件的层设置、旋转操作等; 元件的层设置、旋转操作等;
第1章 Multisim概述 章 概述
3.视图菜单 视图菜单(View) 视图菜单
视图菜单包含了显示 视图菜单包含了 显示 或者隐藏 对电路进行操 或者 隐藏对电路进行操 隐藏
是原理图编辑时最常用的操作菜单
第1章 Multisim概述 章 概述
5.仿真菜单(Simulate) 仿真菜单( 仿真菜单 )
仿真菜单包含了仿真
选择仿真方式
启停、 选择分析方法、 启停 、 选择分析方法 、 全 局元器件误差等子菜单。 局元器件误差等子菜单。
第1章 Multisim概述 章 概述
第1章 Multisim概述 章 概述 Options/Global Preferences/General 补充: 补充: 导线的连接方式的设置
Multisim10基础知识和仿真问题帮助
![Multisim10基础知识和仿真问题帮助](https://img.taocdn.com/s3/m/ac6c0917f18583d049645967.png)
仿真方法:1)模拟仿真:主要流程:A节点分析法和矩阵求解(用来解决纯线性,无微分元件的电路),B 数值积分(暂态分析中采用数值积分,它适用于具有微分性质的元件),C 线性化(仿真器采用迭代非线性分析技术解决非线性元件引起的问题)。
主要分析模式:A DC分析仿真器决定电路的运行点,即直流稳态解。
此时,所有电容器的时变特性、电感、独立电源是被忽略的。
电容视作开路,电感视作短路。
仿真器执行这种分析时使用的是线性化过程;B暂态分析:暂态分析算法的流程图:( t =模拟仿真器的时间步长。
初始条件由DC分析决定,可配置。
非收敛时,为了使电路达到一种稳定状态,仿真器减小时间步长的大小,且尝试一个新的迭代周期。
如果仿真器持续未达到收敛,时间步长减低到最小阈值,模拟器将会终止暂态分析模式,并提示“时间步长太小”的错误。
对仿真速度和精度有很大影响的因素是:时间步长、收敛容限、集成方法。
时间步长控制着连续信号的采集数目;时间步长越小,仿真时间越长;收敛容限表明收敛范围;更严格的容限减小了仿真速度;收敛容限适用于DC分析和暂态分析中。
通常梯形集成方法比齿轮的集成方法更快和更精确。
齿轮的集成方法中引入齿轮在形式的振荡。
)C交流(仿真器计算正弦、小信号和稳态电路的计算方案。
所有无AC参数的独立电压电流源被忽略、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
)2)数字仿真;3)混合式仿真。
CMOS元件:电源引脚为VDD;地引脚为VSS;TTL元件:电源引脚为VCC;地引脚为GND。
交互式仿真:单击RUN按钮使用的是交互式仿真,它执行的是一种时域仿真(瞬态分析),直到按下停止键。
交互式仿真设置时针对暂态分析的。
初始条件:Multisim尽量使用DC运行点作为初始条件开始仿真。
如果仿真失败,它使用自定义初始条件(默认为0)。
子电路不能独立仿真。
交互式仿真中元件容限问题:为了在仿真时使用元件容限,选择仿真->使用容限。
这些元件为电阻、电感、电容和一些电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使用方法及技巧
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最初由加拿大的IIT 公司推出,从Multisim2001开始
到后来的Multisim7和Multisim8止;Multisim9到目前的Multisim10版本,
已改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公司)所推出。
Multisim版本每次升级,软件功能都有相应的提高,但它们的操作方法和电子电路虚拟仿真这一块内容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也就是说,读者只要掌握和学会了Multisim7软件的使用方法,其它的版本也就触类旁通了。
软件更新快,读者也不一定要一味去赶时髦,
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最初由加拿大的IIT 公司推出,从Multisim2001开始
到后来的Multisim7和Multisim8止;Multisim9到目前的Multisim10版本,
已改由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公司)所推出。
Multisim版本每次升级,软件功能都有相应的提高,但它们的操作方法和电子电路虚拟仿真这一块内容几乎没有太大的变化。
也就是说,读者只要掌握和学会了Multisim7软件的使用方法,其它的版本也就触类旁通了。
软件更新快,读者也不一定要一味去赶时髦,这要看你用软件做什么内容来决定,如果是初学者和一般电子电路虚拟仿真,学会和掌握Multisim7软件的使用方法已足够。
一是上手快,二是获得软件容易。
当然,读者要进一步提高,要学LabVIEW技术,要学单片机仿真,要学UltiBoard 制版,那当然需要安装Multisim9或Multisim10版本了,但目前介绍这方面的专业书籍资料不太多,且新版本软件刚推出时不易得到、存在不够稳定等缺点;再说LabVIEW技术也不像电子电路仿真那样容易学会,它是属于构建虚拟仪器技术范畴;至于单片机仿真,软件目前只适用汇编语言,不能用C语言编程;且模块也仅有8051和8052两种,单片机仿真技术方面还不是太理想,有待于版本进一步升级和提高。
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的元件库中虽然收集了大量的常用电子元件,供读者调用搭建电路进行虚拟仿真,但有些读者有时用到的电子元件,MultiSIM的元件
库中没有怎么办?下面就这个话题谈谈自己的一些处理方法,或许对读者有一些启发。
一、没有“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怎么办?
“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是一种新产品,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的元件库中没有。
我们知道“热释电人体红外传感器”是一种能接收人体发出的微弱红外线,然后将它转换成微弱电信号的一种器件。
既然我们知道了它的工作机理,很简单,我们可以用一个开关来代替它。
将开关和电源连在一起,开关打开时表示电路没有接收到信号;开关闭合一下随即打开,表示电路已接收到人体走动的红外线信号,并已转换成电信号被接收,电路会动作,或控制的节能灯亮了,或控制的继电器闭合了等。
图一是“热释电人体红外感应节能灯”的虚拟仿真电路,读者可以去试一下,开关J1闭合一下随即打开,看红色指示灯是否会亮一段时间,然后自动熄灭。
在实际电路中,电路是控制交流灯泡的,这里采取了用红色指示灯来代替的变通方法,一般来说只要虚拟仿真成功了,做成实物也就没有大问题了(注:图中电阻R19是为了仿真时红色指示灯发光稳定添加的,实际电路可以不用;图一是在Multisim10软件下做的仿真,读者完全可以在Multisim7或“汉化特殊版Multisim8.3.30”软件下实现)。
图1
二、没有“光敏电阻”怎么办?
同样地,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的元件库中也找不到光敏电阻。
比如图一的实际节能灯电路,要求天黑以后工作,白天不工作。
这时在实际电路中就需要接上光敏电阻,光敏电阻接收到光照时,阻值降低,如MG45-13型光敏电阻亮阻≤5KΩ;相反,光敏电阻在黑暗中时,阻值升高,如MG45-13型光敏电阻暗阻≥5MΩ。
既然知道了光敏电阻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用两个电阻来分别代替它进行电路虚拟仿真。
在图1的运放第9脚接一个5.1MΩ电阻到地,表示黑夜,接在此处的光敏电阻对原电路仿真没有任何影响,即开关J1闭合一下随即打开,红色指示灯会亮一段时间,然后自动熄灭;将接在此处的电阻换成5.1KΩ,表示白天,则
开关J1闭合后红色指示灯始终不会亮。
三、如何对双向晶闸管控制交流灯泡进行虚拟仿真?
上述节能灯电路实际应用时,是用双向晶闸管来控制交流灯泡的亮和灭的,可以在电子仿真软件中搭建如图2所示虚拟仿真电路。
先用“+10V”电源控制交流灯泡X1的发光如图3所示;再用“–10V”电源控制交流灯泡X1的发光如图4所示。
以上虚拟仿真结果,实现了用双向晶闸管来控制交流灯泡发光的实验验证。
实际上,双向二极管是受交流电的正、负半周电压控制的,这里也可用正、负直流电压来代替仿真,效果是一样的。
图2
图3
图4
四、没有“热敏电阻”怎么办?
同样地,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的元件库中也找不到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特性和光敏电阻相似,有负温度系数和正温度系数之分,如图5所示为一用负温度系数电阻控制电路,图中以普通电阻R4代替热敏电阻,打开仿真开关,当温度正常时,晶体管不工作,继电器K2常闭触点吸合,控制加热器加热;假设温度升高,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减小,我们再用一个普通电阻R5并联到电阻R4上,模拟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阻值减小,这时再打开仿真开关,继电器K2常闭触点分开如图6所示,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注:图5和图6是在Multisim7软件下做的仿真)。
图5
图6
五、结束语
以上所列例子都说明了,在应用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进行虚拟仿真时,有许多传感器或新器件,只要知道了它们的电特性或在电路中的作用,完全可以灵活采用变通的办法代替进行仿真,本来软件就是进行虚拟实验的,并不一定非要用真实元件不可,这样可以大大地拓宽电子仿真软件MultiSIM的应用范围。
再说用软件仿真时不存在损坏和烧毁元件、仪器的问题,只要设计好了电路都可以试一试,仿真成功了就可以进行实际电路的组装和调试,不成功再修改电路重新仿真。
电子仿真技术MultiSIM软件更新很快,不断有新版本问世,一方面说明推出软件的公司资源雄厚、精益求精、不懈努力、与时俱进;另一方面,更说明了电子仿真技术MultiSIM市场看好、前途光明。
特别是加拿大的IIT公司被美国国家仪器公司(NI公司)收购以后,实现了强强联合,在Multisim9和Multisim10版本中加强了LabVIEW技术,MCU仿真技术,VHDL仿真技术,Verilog HDL仿真技术,CommSIM 仿真技术,UltiBOARD制版技术等内容,使MultiSIM软件性能更加先进和实用,相信不久的将来,MultiSIM技术会在国内受到广大电子工作者的喜爱,应用会越来越广泛。